CN103259608A - 基站装置和响应信号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和响应信号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9608A
CN103259608A CN2013100686948A CN201310068694A CN103259608A CN 103259608 A CN103259608 A CN 103259608A CN 2013100686948 A CN2013100686948 A CN 2013100686948A CN 201310068694 A CN201310068694 A CN 201310068694A CN 103259608 A CN103259608 A CN 103259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ce
sequence
response signal
resource
cyclic sh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86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9608B (zh
Inventor
中尾正悟
今村大地
西尾昭彦
星野正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3259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9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9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9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3Code application, i.e. aspects relating to how codes are applied to form multiplex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22Allocation of codes with a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3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physical layer [OSI layer 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4Orthogonal
    • H04J13/0048Wals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74Code shifting or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18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Abstract

公开了基站装置,具有:发送单元,对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并通过连续编号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信道要素(CCE)对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控制信息;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对于所述数据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利用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由与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资源确定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和多个正交序列内由所述资源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进行扩频,对于同一所述正交序列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移位量,分别由与奇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和与偶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确定。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和响应信号接收方法
本申请为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2008年6月18日,申请号为200880020552.1,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对从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下简称为基站)发往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下简称为移动台)的下行线路数据,适用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自动重发请求)。也就是说,移动台将表示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的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移动台对下行线路数据进行CRC(Cyclic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后,在CRC=OK(无差错)时将ACK(Acknowledgment:确认)作为响应信号,而在CRC=NG(有差错)时将NACK(Negative Acknowledgment:不予确认)作为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使用例如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等上行线路控制信道,将该响应信号发送到基站。
另外,基站将用于通知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的控制信息发送给移动台。使用例如L1/L2CCH(L1/L2Control Channel:L1/L2控制信道)等下行线路控制信道,将该控制信息发送到移动台。各个L1/L2CCH占用一个或多个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要素)。在一个L1/L2CCH占用多个CCE时,一个L1/L2CCH占用多个连续的CCE。根据通知控制信息所需的CCE数,基站对各个移动台分配多个L1/L2CCH中的任一个L1/L2CCH,并将控制信息映射到与各个L1/L2CCH所占用的CCE对应的物理资源而进行发送。
另外,为了高效率地使用下行线路的通信资源,正在研究使CCE与PUCCH一一对应的方案。各个移动台根据该对应关系,能够从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对应的CCE,判定从本台发送应答信号时使用的PUCCH。也就是说,各个移动台基于与映射有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对应的CCE,将从本台发送的响应信号映射到物理资源。
另外,如图1所示,正在研讨使用ZC(Zadoff-Chu)序列和沃尔什(Walsh)序列对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响应信号进行扩频,从而进行码复用的方案(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图1中,(W0,W1,W2,W3)表示序列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如图1所示,在移动台,首先在频率轴上,使用ZC序列(序列长度为12)对响应信号ACK或NACK在1码元内进行第一次扩频。接着,使第一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分别与W0~W3对应而进行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通过该IFFT,在频率轴上用序列长度为12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被变换为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的ZC序列。然后,再用沃尔什序列(序列长度为4)对IFFT后的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也就是说,一个响应信号被分别配置到四个码元S0~S3。在其他移动台中也同样地使用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扩频。但是,在不同的移动台间,使用时间轴上的循环移位(Cyclic Shift)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或者相互不同的沃尔什序列。这里,ZC序列的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因此可以使用从同一ZC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量为0~11的12个ZC序列。另外,因为沃尔什序列的序列长度为4,所以可以使用相互不同的四个沃尔什序列。因此,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中,能够将来自最大48(12×4)个移动台的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
这里,在从同一ZC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间的互相关为0。因此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中,通过在基站中的相关处理,能够在时间轴上,不发生码间干扰地将使用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循环移位量为0~11)分别扩频而码复用后的多个响应信号进行分离。
然而,由于移动台中的发送定时的偏差、多路径造成的延迟波、频率偏移等的影响,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响应信号不一定同时到达基站。例如,在使用循环移位量为0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的发送定时迟于正确的发送定时的情况下,循环移位量为0的ZC序列的相关峰出现在循环移位量为1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内。另外,在使用循环移位量为0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中存在延迟波的情况下,该延迟波所造成的干扰泄漏出现在循环移位量为1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内。也就是说,在这些情况下,循环移位量为1的ZC序列受到来自循环移位量为0的ZC序列的干扰。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循环移位量为0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与使用循环移位量为1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之间的分离特性劣化。也就是说,如果使用循环移位量彼此相邻的ZC序列,则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有可能劣化。
因此,以往在通过ZC序列的扩频将多个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时,在ZC序列间设置了不发生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的程度的循环移位量的差(循环移位间隔)。例如,将ZC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设定为2,在循环移位量为0~11的12个ZC序列中,仅将循环移位量为0、2、4、6、8、10的六个ZC序列用于响应信号的第一次扩频。由此,在序列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用于响应信号的第二次扩频时,能够将来自最大24(6×4)个移动台的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
非专利文献1]Multiplexing capability of CQIs and ACK/NACKs formdifferent UEs
(ftp://ftp.3gpp.org/TSG_RAN/WG1_RL1/TSGR1_49/Docs/R1-072315.zip)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将序列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W0,W1,W2,W3)用于第二次扩频时,一个响应信号被分别配置到四个码元(S0~S3)。因此在接收来自移动台的响应信号的基站中,需要在整个4码元时间对响应信号进行解扩。另一方面,移动台高速移动时,在上述4码元时间中,移动台与基站间的传播路径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时,有时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沃尔什序列间的正交性崩解。也就是说,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时,与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相比,更容易发生沃尔什序列间的码间干扰,其结果,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劣化。
另外,在多个移动台中的一部分移动台高速移动而其他移动台处于静止状态时,高速移动的移动台以及在沃尔什轴上被复用的静止状态的移动台都受到码间干扰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其能够将被码复用的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第一扩频单元,使用多个第一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所述多个第一序列根据相互不同的循环移位量能够相互分离;以及第二扩频单元,使用多个第二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第一次扩频后的所述响应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所述第一扩频单元和所述第二扩频单元使用根据与CCE号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使用概率而与CCE关联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和所述多个第二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所述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和第二次扩频。
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具有:发送单元,对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并通过连续编号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信道要素(CCE)对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控制信息;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对于所述数据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利用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由与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资源确定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和多个正交序列内由所述资源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进行扩频,对于同一所述正交序列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移位量,分别由与奇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和与偶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确定。
本发明的另一种基站装置具有:发送单元,对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并通过连续编号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信道要素(CCE)对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控制信息;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对于所述数据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利用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由与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资源确定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和多个正交序列内由所述资源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进行扩频,所述资源被用于所述响应信号的发送,对于同一所述正交序列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移位量,分别由在以所述多个CC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使用的所述资源、和仅在以一个CC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使用的所述资源确定。
本发明的响应信号接收方法,对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通过连续编号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信道要素(CCE)对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控制信息,
接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对于所述数据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利用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由与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资源确定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和多个正交序列内由所述资源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进行扩频,对于同一所述正交序列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移位量,分别由与奇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和与偶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被码复用的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响应信号扩频方法的图(以往)。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台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PUCCH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L1/L2CCH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L1/L2CCH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L1/L2CCH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其一)。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L1/L2CCH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其二)。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其一)。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其二)。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CCE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参照信号的扩频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台200的结构。
另外,为了避免说明的复杂化,在图2中表示与本发明密切关联的、发送下行线路数据、以及接收上行线路上的对该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结构部分,而省略接收上行线路数据的结构部分的图示和说明。同样地,在图3中表示与本发明密切关联的、接收下行线路数据、以及发送上行线路上的对该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结构部分,而省略发送上行线路数据的结构部分的图示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将ZC序列用于第一次扩频,并将沃尔什序列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情况。但是,对第一次扩频,也可以使用ZC序列以外的、因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而可以相互分离的序列。同样地,对第二次扩频也可以使用沃尔什序列以外的正交序列。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用序列长度为12的ZC序列以及序列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W0,W1,W2,W3)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序列长度。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循环移位量为0~11的12个ZC序列分别记为ZC#0~ZC#11,并且将序列号0~3的四个沃尔什序列分别记为W#0~W#3。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用沃尔什序列W#0~W#3中的三个沃尔什序列W#0~W#2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如图4所示,由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和沃尔什序列号定义PUCCH号。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使CCE号与PUCCH号一一对应。
在图2所示的基站100中,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被输入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和映射单元104。
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对每个移动台生成用于通知资源分配结果的控制信息,将其输出到编码单元102。每个移动台的控制信息包括移动台ID信息,其表示该控制信息为发往哪个移动台的控制信息。例如,在控制信息中包含用该控制信息的通知目的地的移动台的ID号掩蔽了的CRC作为移动台ID信息。在编码单元102,对每个移动台的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后,在调制单元103进行调制,然后输入到映射单元104。另外,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根据通知控制信息所需的CCE数(CCE占用数),对各个移动台分配L1/L2CCH,并将与分配了的L1/L2CCH对应的CCE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04。
以下,假设L1/L2CCH的编码率为2/3、1/3和1/6中任一个,而且编码率为2/3的L1/L2CCH占用一个CCE。因此,编码率为1/3的L1/L2CCH占用两个CCE,编码率为1/6的L1/L2CCH占用四个CCE。例如,移动台200位于离基站100较远的地点而移动台200中的接收质量较低时,编码单元102中的L1/L2CCH的编码率变低,因此增加CCE的数目。另一方面,移动台200位于离基站100较近的地点而移动台200中的接收质量较高时,编码单元102中的L1/L2CCH的编码率变高,因此减少CCE的数目。也就是说,编码率较低的L1/L2CCH所占用的CCE数较多,编码率较高的L1/L2CCH所占用的CCE数较少。换言之,分配了编码率较低的L1/L2CCH的移动台200的CCE数较多,分配了编码率较高的L1/L2CCH的移动台200的CCE数较少。
另外,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中的控制信息生成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另一方面,编码单元105对发往各个移动台的发送数据(下行线路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其输出到重发控制单元106。
重发控制单元106在初次发送时,按每个移动台保持编码后的发送数据,而且将其输出到调制单元107。重发控制单元106保持发送数据直到从判定单元116输入来自各个移动台的ACK为止。另外,从判定单元116输入来自各个移动台的NACK时,也就是在重发时,重发控制单元106将对应于该NACK的发送数据输出到调制单元107。
调制单元107对从重发控制单元106输入的编码后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并输出到映射单元104。
在发送控制信息时,映射单元104根据从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输入的CCE号,将从调制单元103输入的控制信息映射到物理资源,并输出到IFFT单元108。也就是说,映射单元104将每个移动台的控制信息映射到构成OFDM码元的多个副载波中的、对应于CCE号的副载波上。
另一方面,发送下行线路数据时,映射单元104根据资源分配结果,将发往各个移动台的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资源,并输出到IFFT单元108。也就是说,映射单元104根据资源分配结果,将每个移动台的发送数据映射到构成OFDM码元的多个副载波中的任意的副载波上。
IFFT单元108对映射了控制信息或发送数据的多个副载波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将其输出到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附加单元109。
CP附加单元109将与OFDM码元的末尾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开头。
无线发送单元110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变换、放大以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然后从天线111发送到移动台200(图3)。
另一方面,无线接收单元112通过天线111接收从移动台200发送的响应信号,对响应信号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接收处理。
CP去除单元113去除附加在接收处理后的响应信号上的CP。
解扩单元114以移动台200中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沃尔什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解扩,将解扩后的响应信号输出到相关处理单元115。
相关处理单元115求从解扩单元114输入的响应信号、即用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与在移动台200中用于第一次扩频的ZC序列之间的相关值,将其输出到判定单元116。
判定单元116使用在时间轴上对每个移动台设定的检测窗口,对每个移动台检测相关峰,从而检测每个移动台的响应信号。例如,在用于移动台#1的检测窗口#1中检测出相关峰时,判定单元116检测来自移动台#1的响应信号。然后,判定单元116判定所检测出的响应信号是ACK还是NACK,并将每个移动台的ACK或NACK输出到重发控制单元106。
另一方面,在图3所示的移动台200中,无线接收单元202通过天线201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OFDM码元,对OFDM码元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接收处理。
CP去除单元203去除附加在接收处理后的OFDM码元上的CP。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204对OFDM码元进行FFT,从而获得映射在多个副载波上的控制信息或下行线路数据,并将其输出到提取单元205。
在接收控制信息时,提取单元205从多个副载波中提取控制信息,将其输出到解调单元206。该控制信息由解调单元206解调,并由解码单元207解码后,被输入到判定单元208。
另一方面,在接收下行线路数据时,提取单元205根据从判定单元208输入的资源分配结果,从多个副载波中提取发往本台的下行线路数据,将其输出到解调单元210。该下行线路数据由解调单元210解调,并由解码单元211解码后,被输入到CRC单元212。
CRC单元212对解码后的下行线路数据进行使用了CRC的差错检测,在CRC=OK(无差错)时生成ACK作为响应信号,而在CRC=NG(有差错)时生成NACK作为响应信号,并将生成的响应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213。另外,在CRC=OK(无差错)时,CRC单元212将解码后的下行线路数据作为接收数据而输出。
判定单元208进行“盲”判定,以判定从解码单元207输入的控制信息是否为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例如,判定单元208将用本台的ID号进行解掩蔽后CRC=OK(无差错)的控制信息,判定为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然后,判定单元208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也就是对本台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输出到提取单元205。另外,判定单元208根据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副载波对应的CCE号,判定用于从本台发送响应信息的PUCCH,将判定结果(PUCCH号)输出到控制单元209。例如,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副载波对应的CCE为CCE#1时,判定单元208将对应于CCE#1的PUCCH判定为本台用的PUCCH。另外,例如,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副载波对应的CCE为CCE#4和CCE#5时,判定单元208将与CCE#4和CCE#5中的最小序号的CCE#4对应的PUCCH判定为本台用的PUCCH。再有,例如,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副载波对应的CCE为CCE#8~CCE#11时,判定单元208将与CCE#8~CCE#11中的最小序号的CCE#8对应的PUCCH判定为本台用的PUCCH。
控制单元209根据从判定单元208输入的PUCCH号,控制扩频单元214中的第一次扩频所使用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及扩频单元217中的第二次扩频所使用的沃尔什序列。也就是说,控制单元209对扩频单元214设定与从判定单元208输入的PUCCH号对应的循环移位量的ZC序列,并对扩频单元217设定与从判定单元208输入的PUCCH号对应的沃尔什序列。控制单元209中的序列控制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调制单元213对从CRC单元212输入的响应信号进行调制后,将其输出到扩频单元214。
扩频单元214以图1所示的方式,使用控制单元209所设定的ZC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将第一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输出到IFFT单元215。
IFFT单元215以图1所示的方式,对第一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进行IFFT,将IFFT后的响应信号输出到CP附加单元216。
CP附加单元216将与IFFT后的响应信号的末尾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该响应信号的开头。
扩频单元217以图1所示的方式,使用控制单元209所设定的沃尔什序列对附加CP后的响应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将第二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单元218。
无线发送单元218对第二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进行D/A变换、放大以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然后从天线201发送到基站100(图2)。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使用了ZC序列的第一次扩频和使用了沃尔什序列的第二次扩频,对响应信号进行二维扩频。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循环移位轴和沃尔什轴的两个轴上,对响应信号进行扩频。
下面说明控制单元209中的序列控制的细节。
在通过使用了ZC序列的第一次扩频的码复用中,也就是在循环移位轴上的码复用中,如上所述,在ZC序列间设置了不发生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的程度的循环移位量的差。因此,ZC序列间的正交性不容易崩解。而且,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时,ZC序列间的正交性也不崩解。另一方面,在使用了沃尔什序列的第二次扩频的码复用中,也就是在沃尔什轴上的码复用中,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时,沃尔什序列间的正交性容易崩解。因此,通过第二次扩频将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时,增加正交性不容易崩解的循环移位轴上的平均复用度,而减少正交性容易崩解的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即可。并且,最好在ZC序列间使沃尔什轴上的复用度均匀(相同),以免仅在使用一部分ZC序列进行了第一次扩频的响应信号中,沃尔什轴上的复用度极端地变大。也就是说,将响应信号在循环移位轴和沃尔什轴的两个轴上进行二维扩频时,最好减少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同时使沃尔什轴上的复用度在ZC序列间均匀(相同)。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5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也就是说,控制单元209根据图5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扩频单元214中的第一次扩频所使用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及扩频单元217中的第二次扩频所使用的沃尔什序列。
这里,图5所示的CCE#1~CCE#18中,假设按照CCE#1,CCE#2,…CCE#17,CCE#18的顺序,与CCE号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PUCCH用物理资源)的使用概率P或者CCE的优先级下降。也就是说,在图5中,随着CCE号的增加,上述使用概率P单调减少。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CCE与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如图5所示地关联对应。
也就是说,注目于图5的沃尔什轴的第一行(W#0)和第二行(W#1),可知对应于CCE#1的PUCCH#1与对应于CCE#12的PUCCH#12复用,对应于CCE#2的PUCCH#2与对应于CCE#11的PUCCH#11复用。因此,CCE#1与CCE#12的CCE号的总和13等于CCE#2与CCE#11的CCE号的总和13。也就是说,在沃尔什轴上,将序号较小的CCE与序号较大的CCE组合而进行配置。另外,以ZC#0对PUCCH#1和PUCCH#12进行扩频,以ZC#2对PUCCH#2和PUCCH#11进行扩频。对于CCE#3~CCE#10也同样另外,对于沃尔什轴的第二行(W#1)和第三行(W#2)也同样。也就是说,在图5中,在ZC序列间彼此相邻的沃尔什序列的CCE号的总和相同。换言之,在图5中,ZC序列间在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大致均匀(大致相同)。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与CCE号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使用概率P或CCE的优先级,使各个CCE(即各个PUCCH)与用于二维扩频的各个序列关联对应。由此,在ZC序列间,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即沃尔什轴上的PUCCH复用数的期望值成为大致均匀(大致相同)。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会出现仅在使用一部分ZC序列进行了第一次扩频的响应信号中,沃尔什轴上的复用度极端地变大的情形,因此能够将沃尔什序列间的正交性崩解时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通过第二次扩频而被码复用的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
下面说明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中的控制信息生成的细节。
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以如图6所示的方式,进行根据CCE占用数的L1/L2CCH的分配,以便CCE号越增加,越减少上述使用概率P。
图6表示如下的情况:L1/L2CCH#1、L1/L2CCH#3和L1/L2CCH#4的编码率为2/3,L1/L2CCH#2和L1/L2CCH#6的编码率为1/3,L1/L2CCH#5的编码率为1/6。因此,各个L1/L2CCH#1、L1/L2CCH#3、L1/L2CCH#4的CCE占用数为1,各个L1/L2CCH#2、L1/L2CCH#6的CCE占用数为2,L1/L2CCH#5的CCE占用数为4。
也就是说,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从CCE占用数较少的L1/L2CCH开始,依序进行L1/L2CCH的分配。换言之,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从CCE占用数较少的L1/L2CCH开始,依序对各个L1/L2CCH分配CCE,而且从CCE号较小的CCE开始,依序分配CCE。
这里,如上所述,对一个移动台分配多个CCE时,移动台仅使用与那些多个CCE中的序号最小的CCE对应的PUCCH来发送响应信号。换言之,对一个移动台分配多个CCE时,不使用与那些多个CCE中序号最小的CCE以外的CCE对应的PUCCH,即浪费那些PUCCH。也就是说,对一个移动台分配多个CCE时,发生不使用的、浪费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
另外,在各个子帧中,根据下行线路数据的优先级,决定将下行线路数据发送到哪个移动台。因此,存在一些移动台,在某个子帧中不向其发送下行线路数据。也就是说,对于每个子帧,作为下行线路数据的发送对象的移动台几乎随机地变化。另外,如果下行线路数据的发送对象的移动台不同,则对L1/L2CCH要求的编码率也不同,所以对于每个子帧,分配给一个移动台的CCE数随机地变化。同样地,对于每个子帧,占用一个CCE的移动台的数目、占用两个CCE的移动台的数目以及占用四个CCE的移动台的数目也随机地变化。
总之,在某子帧n中,如图6所示,占用一个CCE的移动台存在三个,因此使用与CCE#1~CCE#3分别对应的全部三个PUCCH。但是,有可能在下一子帧n+1中,占用一个CCE的移动台仅存在一个。此时,在子帧n+1中,CCE#2和CCE#3被分配给一个移动台,所以不使用与CCE#3对应的PUCCH。也就是说,仅占用一个CCE的移动台的数目越少,与CCE号越大的CCE对应的PUCCH的(在多个子帧中进行平均的)使用概率单调减少。总之,随着CCE号的增加,上述使用概率P或者上述期待值E单调减少。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在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中发生空闲资源之下,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以图6所示的方式,进行根据CCE占用数的L1/L2CCH的分配。由此,随着CCE号的增加,能够使在图5中的上述使用概率P单调减少。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效地利用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中的空闲资源,在ZC序列间,使其在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大致均匀(大致相同)。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单元209根据图5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及沃尔什序列,从而能够将通过第二次扩频而被码复用的、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进而,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以图6所示的方式进行根据CCE占用数的L1/L2CCH的分配,从而能够将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浪费抑制到最小限度。总之,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浪费抑制到最小限度,同时将通过第二次扩频而被码复用的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在进行根据CCE占用数的L1/L2CCH的分配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区别在于:对一个移动台分配多个CCE时,将那些多个CCE中的最小的CCE号设定为奇数序号。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例如以图7所示的方式进行L1/L2CCH的分配。即,实施方式1(图6)中,L1/L2CCH#2占用CCE#4和CCE#5,L1/L2CCH#6占用CCE#6和CCE#7,L1/L2CCH#5占用CCE#8~CCE#11,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不使用CCE#4,从而使L1/L2CCH#2占用CCE#5和CCE#6,使L1/L2CCH#6占用CCE#7和CCE#8,使L1/L2CCH#5占用CCE#9~CCE#12。
通过进行如图7所示的L1/L2CCH的分配,被分配多个CCE的移动台必然使用与奇数序号的CCE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因此,随着CCE号的增加,能够急剧地减少与偶数序号的CCE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上述使用概率P。总之,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增加与奇数序号的CCE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上述使用概率P的同时,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与偶数序号的CCE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上述使用概率P。
另外,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进行如图7所示的L1/L2CCH的分配时,控制单元209根据图8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扩频单元214中的第一次扩频所使用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及扩频单元217中的第二次扩频所使用的沃尔什序列。在图8中,将与奇数序号的CCE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上述使用概率P较高)和与偶数序号的CCE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上述使用概率P较低),配置在同一ZC序列的沃尔什轴上。因此,例如注目于图8的沃尔什轴的第一行(W#0)和第二行(W#1),可知对应于CCE#1的PUCCH#1与对应于CCE#12的PUCCH#12复用,对应于CCE#3的PUCCH#2与对应于CCE#10的PUCCH#11复用。因此,CCE#1与CCE#12的CCE号的总和13等于CCE#3与CCE#10的CCE号的总和13。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图5)同样,在ZC序列间,能够使其在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大致均匀(大致相同)。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中,还考虑循环移位轴上的ZC序列间的正交性的崩解。
在移动台中的发送定时的偏差、延迟波的延迟时间或者频率偏移变大时,相邻的ZC序列间发生码间干扰。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使上述使用概率P较高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在循环移位轴上不相邻,而将其分散配置。
因此,例如注目于图9的沃尔什轴的第一行(W#0)和第二行(W#1),可知对应于CCE#1的PUCCH#1与对应于CCE#12的PUCCH#12复用,对应于CCE#6的PUCCH#2与对应于CCE#7的PUCCH#11复用。因此,CCE#1与CCE#12的CCE号的总和13等于CCE#6与CCE#7的CCE号的总和13。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图5)和实施方式2(图8)同样,在ZC序列间,能够使其在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大致均匀(大致相同)。
进而,注目于图9的循环移位轴的第一列、第三列、第五列、第七列(ZC#0、ZC#2、ZC#4、ZC#6),可知使用具有相邻的循环移位量的ZC#0、ZC#2、ZC#4、ZC#6,将对应于CCE#1的PUCCH#1、对应于CCE#6的PUCCH#2、对应于CCE#2的PUCCH#3和对应于CCE#4的PUCCH#4进行码复用。因此,CCE#1与CCE#6的CCE号的总和7、CCE#6与CCE#2的CCE号的总和8以及CCE#2与CCE#6的CCE号的总和6大致相同。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减少使用同一沃尔什序列的多个移动台同时使用相互相邻的多个ZC序列的概率。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难以维持循环移位轴上的正交性的通信环境中,也能够将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CCE用于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和上行线路数据的分配的情况,也就是下行线路L1/L2CCH和上行线路L1/L2CCH都占用CCE的情况。
此时,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以图10或图11所示的方式进行L1/L2CCH的分配即可。也就是说,与实施方式1(图6)同样,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从CCE占用数较少的L1/L2CCH开始,依序进行L1/L2CCH的分配。
但是,如图10所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从信道号较小的下行线路L1/L2CCH开始,依序对各个下行线路L1/L2CCH分配CCE,而且从CCE号较小的CCE开始依序分配CCE,另一方面,从信道号较小的上行线路L1/L2CCH开始,依序对各个上行线路L1/L2CCH分配CCE,而且从CCE号较大的CCE开始,依序分配CCE。
或者,如图11所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从信道号较小的上行线路L1/L2CCH开始,依序对各个上行线路L1/L2CCH分配CCE,而且从CCE号较小的CCE开始依序分配CCE,另一方面,从信道号较小的下行线路L1/L2CCH开始,依序对各个下行线路L1/L2CCH分配CCE,而且从CCE号较大的CCE开始,依序分配CCE。在进行如图11所示的L1/L2CCH的分配时,控制单元209根据图12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扩频单元214中的第一次扩频所使用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及扩频单元217中的第二次扩频所使用的沃尔什序列。在图12中,假设按照CCE#18、CCE#17、…、CCE#2、CCE#1的顺序,上述使用概率P或者上述优先级下降。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将CCE用于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和上行线路数据的分配时,也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的情况,即,因为不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所以与沃尔什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相比更容易发生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
此时,仅注目于循环移位轴上的相互相邻的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如图13所示,以沃尔什轴为优先地增加响应信号的复用数即可。由此,能够降低同时使用具有相互相邻的循环移位量的多个ZC序列的可能性。另外,在图13中,与实施方式1(图5)同样,假设按照CCE#1、CCE#2、…、CCE#17、CCE#18的顺序,上述使用概率P或者上述优先级下降。
另外,移动台200是利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来进行通信的移动台(VoIP移动台)时,基站100根据语音数据的压缩率,向VoIP移动台定期发送下行线路数据。因此,正在研讨对VoIP移动台,在高于物理层的高层中预先通知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的方案。因此,对VoIP移动台,不进行使用了L1/L2CCH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所以VoIP移动台无法由CCE号判定用于发送响应信号的PUCCH。因此,与数据用物理资源同样,在高于物理层的高层中预先通知VoIP移动台所使用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因此,如图14所示,对VoIP移动台分配上述使用概率P或者上述优先级较低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即可。另外,在图14中,与实施方式1(图5)同样,假设按照CCE#1、CCE#2、…、CCE#17、CCE#18的顺序,上述使用概率P或者上述优先级下降。并且,在可以预料VoIP移动台可能发送响应信号的帧中,将CCE#10~CCE#18用于通知上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或者将其分配给占用多个CCE的L1/L2CCH即可。由此,能够防止来自VoIP移动台的响应信号与来自除VoIP移动台以外的一般的移动台的响应信号的冲突。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中,降低在相邻的小区间同时使用同一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概率。
在小区#1与小区#2相互相邻时,在小区#1中,根据图15的上段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而在小区#2中,根据图15的下段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另外,在小区#1和小区#2中,从CCE占用数较少的L1/L2CCH开始,依序进行L1/L2CCH的分配。换言之,在小区#1和小区#2中,从CCE占用数较少的L1/L2CC开始,依序对各个L1/L2CCH分配CCE,而且从CCE号较小的CCE开始,依序分配CCE。因此,图15所示的CCE#1~CCE#18中,假设按照CCE#1、CCE#2、…、CCE#17、CCE#18的顺序,上述使用概率P或者上述优先级下降。总之,对于同一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在一个小区中进行使上述使用概率变高的与CCE号的关联对应,而在另一个小区中进行使上述使用概率变低的与CCE号的关联对应。由此,能够降低在相邻的小区间同时使用同一循环移位量的ZC序列或者同一沃尔什序列的概率。
另外,以如下的方式设置对应关系即可:在一个小区发生未使用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时,在另一个小区优先使用所述一个小区中未使用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图15表示在小区#1中未使用W#3,在小区#2中未使用W#0的情况。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沃尔什序列W#0~W#2的三个沃尔什序列的情况。但是,在使用两个、或四个以上的沃尔什序列的情况下,也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能够实施本发明。在使用四个以上的沃尔什序列时,在图6、图8和图9中,将第n列的CCE号加12所得的CCE号分配给第n+2列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ZC序列的扩频增益补偿沃尔什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将沃尔什序列等完全正交序列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情况,也可以适用于例如将PN(伪随机)序列等非完全正交序列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情况。此时,以ZC序列的扩频增益,补偿因PN序列的非完全正交性而产生的码间干扰。也就是说,在将根据相互不同的循环移位量能够彼此分离的序列用于第一次扩频,并且将根据序列的不同能够彼此分离的序列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中,可以适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的情况。但是,也能够在将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参照信号(导频信号)进行码复用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实施本发明。如图16所示,从ZC序列(序列长度为12)生成3码元的参照信号R0、R1、R2时,首先使ZC序列与序列长度为3的正交序列(F0、F1、F2)分别对应而进行IFFT。通过该IFFT,可以获得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的ZC序列。然后,使用正交序列(F0、F1、F2)对IFFT后的信号进行扩频。也就是说,将一个参照信号(ZC序列)分别配置到三个码元R0、R1、R2。在其他移动台中也同样地将一个参照信号(ZC序列)分别配置到三个码元R0,、R1、R2。但是,在不同的移动台间,使用在时间轴上的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或者相互不同的正交序列。这里,ZC序列的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因此可以使用从同一ZC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量为0~11的12个ZC序列。另外,正交序列的序列长度为3,因此可以使用相互不同的三个正交序列。所以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中,能够将来自最大36(12×3)个移动台的参照信号进行码复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PUCCH是用于反馈ACK或NACK的信道,因而有时被称为ACK/NACK信道。
另外,有时移动台被称为UE,基站被称为Node B,副载波被称为音调(tone)。另外,CP有时被称为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
另外,差错检测的方法不限于CRC。
另外,用于进行频域与时域之间的变换的方法不限于IFFT、FFT。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移动台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被固定的静止状态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和与基站之间进行与移动台同等的动作的无线通信中继站装置。总之,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无线通信装置。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由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以由软件实现。
另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一个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或特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他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扩频单元,使用多个第一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所述多个第一序列根据相互不同的循环移位量能够相互分离;以及第二扩频单元,使用多个第二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第一次扩频后的所述响应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所述第一扩频单元和所述第二扩频单元使用根据与控制信道要素号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使用概率而与控制信道要素关联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和所述多个第二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所述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和第二次扩频。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响应信号扩频方法,包括:第一扩频步骤,使用多个第一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所述多个第一序列根据相互不同的循环移位量能够相互分离;以及第二扩频步骤,使用多个第二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第一次扩频后的所述响应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在所述第一扩频步骤和所述第二扩频步骤中,使用根据与控制信道要素号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使用概率而与控制信道要素关联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和所述多个第二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所述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和第二次扩频。
2007年6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161969号所包含的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都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等。

Claims (15)

1.基站装置,具有:
发送单元,对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并通过连续编号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信道要素(CCE)对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对于所述数据的响应信号,
所述响应信号利用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由与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资源确定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和多个正交序列内由所述资源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进行扩频,
对于同一所述正交序列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移位量,分别由与奇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和与偶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还具有:
解扩单元,对所述响应信号进行解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在对所述同一正交序列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移位量中,包含以规定间隔相邻的多个循环移位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资源与所述多个CCE中最小的CCE的编号关联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在以所述多个CC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CCE中的最小的CCE的编号限制为奇数或者偶数的其中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在以所述多个CC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CCE中的最小的CCE的编号限制为奇数或者偶数的其中一个,
并且所述资源与所述最小的CCE的编号关联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资源被用于所述响应信号的发送,
所述发送单元将与仅在以一个CC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使用的所述资源关联对应的所述CCE的编号,限制为奇数或者偶数的其中一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资源被用于所述响应信号的发送,
在与奇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资源、和与偶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资源中,被用于所述响应信号的发送的概率不同。
9.基站装置,具有:
发送单元,对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并通过连续编号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信道要素(CCE)对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对于所述数据的响应信号,
所述响应信号利用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由与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资源确定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和多个正交序列内由所述资源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进行扩频,
所述资源被用于所述响应信号的发送,
对于同一所述正交序列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移位量,分别由在以所述多个CC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使用的所述资源、和仅在以一个CC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使用的所述资源确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装置,
在对所述同一正交序列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移位量中,包含以规定间隔相邻的多个循环移位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在以所述多个CCE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CCE中的最小的CCE的编号限制为奇数或者偶数的其中一个,
所述资源与所述最小的CCE的编号关联对应。
12.如权利要求1至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资源的编号与所述CCE的编号连续地关联对应,
对于所述同一正交序列使用的多个所述循环移位量分别由在所述循环移位量移位的方向上连续的所述资源的编号确定。
13.如权利要求1至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
使用以序列长为12的所述循环移位量定义的序列,
使用序列长为4的所述正交序列。
14.如权利要求1至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响应信号为ACK或者NACK。
15.响应信号接收方法,
对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数据,
通过连续编号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信道要素(CCE)对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控制信息,
接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的、对于所述数据的响应信号,
所述响应信号利用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由与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资源确定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和多个正交序列内由所述资源确定的正交序列来进行扩频,
对于同一所述正交序列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移位量,分别由与奇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和与偶数的所述CCE的编号关联对应的所述资源确定。
CN201310068694.8A 2007-06-19 2008-06-18 基站装置和响应信号接收方法 Active CN103259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1969/07 2007-06-19
JP2007161969 2007-06-19
CN2008800205521A CN101682365B (zh) 2007-06-19 2008-06-18 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05521A Division CN101682365B (zh) 2007-06-19 2008-06-18 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9608A true CN103259608A (zh) 2013-08-21
CN103259608B CN103259608B (zh) 2015-10-28

Family

ID=4015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05521A Active CN101682365B (zh) 2007-06-19 2008-06-18 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CN201310068694.8A Active CN103259608B (zh) 2007-06-19 2008-06-18 基站装置和响应信号接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05521A Active CN101682365B (zh) 2007-06-19 2008-06-18 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9) US8073038B2 (zh)
EP (3) EP2466774B1 (zh)
JP (4) JP4524334B2 (zh)
KR (2) KR101538496B1 (zh)
CN (2) CN101682365B (zh)
BR (1) BRPI0813102B1 (zh)
CA (1) CA2689165C (zh)
ES (3) ES2429866T3 (zh)
MY (2) MY146312A (zh)
RU (3) RU2476992C2 (zh)
WO (1) WO2008155909A1 (zh)
ZA (1) ZA2009089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4427A (zh) * 2019-04-23 2019-09-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6774B1 (en) * 2007-06-19 2013-09-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esponse signal spreading method
CN101842999B (zh) 2007-10-29 2014-05-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序列控制方法
CN103560852B (zh) * 2007-10-29 2016-01-2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293039B (zh) * 2009-01-26 2016-07-06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2418900B1 (en) * 2009-04-27 2017-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eceiv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relay device
CA3194847A1 (en) 2014-08-25 2016-03-03 ONE Media, LLC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a flexibl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hy transport data frame preamble
KR102342727B1 (ko) 2015-03-09 2021-12-24 원 미디어, 엘엘씨 시스템 발견 및 시그널링
WO2017117795A1 (zh) 2016-01-08 2017-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32804A1 (fr) * 1978-08-03 1980-02-29 Trt Telecom Radio Electr Commutateur de donnees a haute vitesse
WO1999032174A1 (de) * 1997-12-19 1999-07-01 Arithmed Gmbh Tragbarer medikamentspender zur zeitversetzten verabreichung von injektions- oder infusionspräparaten
US6084919A (en) * 1998-01-30 2000-07-04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unit having spectral adaptability
US6754251B1 (en) * 1998-03-09 2004-06-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pread-spectrum telephony with accelerated code acquisition
CN101106418B (zh) * 1998-03-14 2012-10-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装置和数据接收方法
US6831910B1 (en) * 1998-03-23 2004-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verse link common channe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315709B1 (ko) * 1998-12-29 2002-02-28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채널확산장치및방법
GB0024705D0 (en) * 2000-10-09 2000-11-22 Nokia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099118B2 (ja) * 2003-08-08 2008-06-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信号伝送装置及び信号伝送方法
JP2007506342A (ja) * 2003-09-23 2007-03-1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受信器に対するロバストな初期同期
US8842657B2 (en) * 2003-10-15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with legacy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JP2005333344A (ja) * 2004-05-19 2005-12-02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JP4533833B2 (ja) * 2005-10-31 2010-09-0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同期用シンボルにおける信号−サブキャリア割り当て方法
US7931990B2 (en) 2005-12-15 2011-04-26 Saint-Gobain Ceramics & Plastics, Inc. Solid oxide fuel cell having a buffer layer
JP5332076B2 (ja) 2005-12-16 2013-11-06 東洋紡株式会社 再生ポリインジゴ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7688878B2 (en) * 2006-03-16 2010-03-30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device of peak detection in preamble synchronization for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GB0619530D0 (en) * 2006-10-03 2006-11-15 Nokia Corp Signalling
US20080084853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Motorola, Inc.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in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761145B2 (en) * 2006-10-31 2014-06-24 Kddi Corporation Wireles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KR101350623B1 (ko) * 2007-02-02 2014-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용 기준신호의 전송 방법
KR101049138B1 (ko) * 2007-03-19 2011-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확인신호 수신 방법
KR101381095B1 (ko) * 2007-04-26 2014-04-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응답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268860A1 (en) * 2007-04-27 2008-10-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herent and non-coherent control signaling
US8059735B2 (en) * 2007-06-04 2011-11-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llocation of block spreading sequences
KR100956494B1 (ko) * 2007-06-14 2010-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ES2533346T3 (es) 2007-06-15 2015-04-09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Aparato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y procedimiento de difusión de señal de respuesta
US20080310539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Kowalski John M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 orthogonal signal from sequences that are not multiples of 2n
US8036166B2 (en) * 2007-06-18 2011-10-11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ing of implicit ACK/NACK resources
US8599819B2 (en) * 2007-06-19 2013-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EP2466774B1 (en) * 2007-06-19 2013-09-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esponse signal spreading method
JP2010122968A (ja) 2008-11-20 2010-06-03 Hitachi Kokusai Denki Engineering:Kk 監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4427A (zh) * 2019-04-23 2019-09-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50730A1 (en) 2012-10-04
BRPI0813102A2 (pt) 2015-08-04
JP5470477B2 (ja) 2014-04-16
ES2425765T3 (es) 2013-10-17
KR20130028780A (ko) 2013-03-19
US8073037B2 (en) 2011-12-06
JPWO2008155909A1 (ja) 2010-08-26
RU2009147261A (ru) 2011-07-27
US20110064120A1 (en) 2011-03-17
RU2014125814A (ru) 2015-12-27
EP2169842B1 (en) 2013-08-07
RU2476992C2 (ru) 2013-02-27
US9148876B2 (en) 2015-09-29
US8514908B2 (en) 2013-08-20
JP4633191B2 (ja) 2011-02-16
US20120039160A1 (en) 2012-02-16
CN101682365B (zh) 2013-05-08
RU2643346C2 (ru) 2018-02-01
MY146312A (en) 2012-07-31
US20130301585A1 (en) 2013-11-14
EP2466774A1 (en) 2012-06-20
EP2466774B1 (en) 2013-09-18
JP2013128320A (ja) 2013-06-27
CN103259608B (zh) 2015-10-28
MY157223A (en) 2016-05-13
EP2169842A1 (en) 2010-03-31
US8509285B2 (en) 2013-08-13
ZA200908984B (en) 2011-02-23
US20160234701A1 (en) 2016-08-11
WO2008155909A1 (ja) 2008-12-24
JP5213922B2 (ja) 2013-06-19
JP4524334B2 (ja) 2010-08-18
US20100183047A1 (en) 2010-07-22
ES2474616T3 (es) 2014-07-09
KR20100031677A (ko) 2010-03-24
US9345010B2 (en) 2016-05-17
KR101538497B1 (ko) 2015-07-22
EP2624490A1 (en) 2013-08-07
US10003983B2 (en) 2018-06-19
EP2624490B1 (en) 2014-06-04
US20140369391A1 (en) 2014-12-18
EP2169842A4 (en) 2011-08-17
JP2010233265A (ja) 2010-10-14
KR101538496B1 (ko) 2015-07-22
CA2689165C (en) 2013-12-03
JP2010193525A (ja) 2010-09-02
ES2429866T3 (es) 2013-11-18
BRPI0813102B1 (pt) 2020-02-18
US8223818B2 (en) 2012-07-17
US9307526B2 (en) 2016-04-05
US20140369307A1 (en) 2014-12-18
RU2012146553A (ru) 2014-05-10
CN101682365A (zh) 2010-03-24
US20120281732A1 (en) 2012-11-08
CA2689165A1 (en) 2008-12-24
RU2529686C2 (ru) 2014-09-27
US8073038B2 (en) 2011-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0531B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CN101682365B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CN101785224B (zh) 无线发送装置及无线发送方法
CN101785266B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US950322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the hybrid-ARQ ACK/NACK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60808B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的解扩方法
CN101821976B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星座图控制方法
CN102461245B (zh) 终端装置以及重发控制方法
CN102474390B (zh) 终端装置及重发控制方法
CN101821975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星座图控制方法
CN102246447A (zh)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及信号扩频方法
CN102415132A (zh) 终端装置和重发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LECTUAL PROPERTY BRIDGE NO. 1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226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