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1996B -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1996B
CN103251996B CN201310113070.3A CN201310113070A CN103251996B CN 103251996 B CN103251996 B CN 103251996B CN 201310113070 A CN201310113070 A CN 201310113070A CN 103251996 B CN103251996 B CN 103251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valve
path
rigid
fluid infusion
therapy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30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1996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1130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1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1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1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1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1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包括:动脉通路;静脉通路;白蛋白溶液回路;补液通路;超滤液通路;采用硬式腔体和硬式活塞的自衡置换装置,设置在所述补液通路和所述超滤液通路上,通过容积置换的方式维持所述补液通路和所述超滤液通路的流量平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多器官支持治疗机体积庞大,搬运困难,便携性差,非本专业人员难以使用,不能在运动等特殊环境中展开救治的问题。

Description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净化以及多器官功能支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Portable Multiple OrganSupport Integration Machine,PMOSIM)。
背景技术
战争、海难、地震及各种自然灾难造成大量人员受伤,且损伤广泛、伤情复杂、伤势严重,进而迅速进展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率明显增高。加之远离医院,不能及时后送,必须在现场进行救治。因此,对这些重伤员在一线进行早期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以挽救生命,意义重大。
特别是对于海战、海难而言。海上创伤不同于陆地伤,多合并海水浸泡,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增加,伤情复杂,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进行早期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是海上重伤员救治的重要措施。
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包括:连续性血液净化肾脏功能替代、人工氧合(模肺)呼吸功能支持以及人工肝支持系统等。多器官支持装置多集成了人工肾、人工肝、人工肺等模块,其中人工肾与人工肝功能均采用血液净化技术实现,
现有的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人工氧合机、人工肝支持系统体积庞大、质量重、搬运困难。单一的针对一种脏器的替代治疗方式导致设备分散,不适应战场机动需求,目前仍然缺乏能够进行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的机动便携设备。
目前市面上的多器官支持系统在其底部设置一个电子秤装置,该装置外部呈勾状,内部与电子秤重模块相联,将液袋悬挂至该钩部,控制系统可通过内部电子秤模块计算出该液袋的重量,通过计算进液袋与出液袋的重量变化,来控制蠕动泵的转速。
由于电子秤均采用悬挂结构,因此采用该部件的多器官支持装置都配有较高的底部支架,将机体抬至一定高度为下方悬挂液袋留出必要空间,因此该类机器高度较高,重心也较高,在移动过程中易发生倾倒损坏机器砸伤的情况,并且体积庞大,搬运困难,便携性差。不能在运动等特殊环境下使用。
因此,本发明研制出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其拓展了危重伤员救治的应用范围,使得在特殊情况下原本无法得到治疗的患者能够早期得到救治,为争取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机器的优势在于能在海上、地震等各种灾难现场对伤员进行早期救治,并可在行驶的救护车、救援飞机等后送途中不间断地进行治疗。是灾难救援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解决了现有多器官支持治疗机体积庞大,搬运困难,便携性差,非本专业人员难以使用,不能在运动等特殊环境中展开救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包括:
动脉通路,用于:将血液从血液入口引入第一滤器的膜内;
静脉通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滤器膜内过滤后的血液经氧合器引至血液出口;
白蛋白溶液回路,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一滤器膜外的白蛋白溶液引入第二滤器的膜内,将经所述第二滤器膜内过滤后的白蛋白溶液引入所述第一滤器的膜外;
补液通路,用于:将透析液引入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所述透析液流经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后形成超滤液;
超滤液通路,用于:将所述超滤液由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引入废液出口;
采用硬式腔体和硬式活塞的自衡置换装置,设置在所述补液通路和所述超滤液通路上,通过容积置换的方式维持所述补液通路和所述超滤液通路的流量平衡,从而能够避免摇摆晃动环境对流量平衡的影响,并省去电子秤所占的空间,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硬式活塞移动,实现治疗机的小型化。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机中,所述自衡置换装置包括:
第一硬式腔体,通过第一硬式活塞分隔为第一左侧腔室和第一右侧腔室;
第二硬式腔体,通过第二硬式活塞分隔为第二左侧腔室和第二右侧腔室;
第一电磁阀,入口连接所述补液通路中的补液泵,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左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左侧腔室;
第二电磁阀,两个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左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左侧腔室,出口连接所述补液通路中的加热罐;
第三电磁阀,入口连接所述超滤液通路中的超滤泵,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右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右侧腔室;
第四电磁阀,两个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右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右侧腔室,出口连接所述废液出口。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机中,还包括:
脱水通路,连接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出口和所述废液出口。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机中,所述加热罐内部设置一根加热棒,所述加热罐的金属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小于1:4。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机中,所述白蛋白溶液回路中包括:驱动泵、活性炭吸附器和阴离子吸附器。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机中,所述补液泵和所述超滤泵为齿轮泵。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机中,所述脱水通路包括:脱水泵、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机中,还包括远程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治疗机的运行状况数据;
卫星通信单元,用于:通过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运行状况数据发送到远端控制中心,并接远端控制指令;
指令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远端控制指令调整治疗机的运行状况。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机中,所述静脉通路包括静脉血壶,所述静脉血壶通过电磁选择阀连接所述补液通路,用于接收来自补液通路的置换液。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机中,还包括: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包括:
第一过程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一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由左向右移动;将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二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二硬式活塞由右向左移动;
第二过程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二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二硬式活塞由左向右移动;将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一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由右向左移动;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到达最右端,并且所述第二硬式活塞到达最左端后,关闭所述第一过程控制单元,开启所述第二过程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到达最左端,并且所述第二硬式活塞到达最右端后,关闭所述第二过程控制单元,开启所述第一过程控制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是一种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其用简单的一套系统实现了多器官支持,大大减少了多器官支持所需的设备数量和设备体积;
2)其用硬式腔体和硬式活塞的自衡置换装置实现流量平衡,不但大大减小了治疗机的体积,而且增加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摇摆晃动的环境和空间狭小的区域,特别适合应用在海上医院船、地震现场等环境;
3)从整体上来看,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是体积减小和环境适应性增加,而是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治疗机的快速布置,快速使用和全面救治,增加了救治速度,而速度对危重伤员来说就是生命,因此本发明对地震及灾难现场救治和在拥挤的医疗船上对伤员救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采用了4个三通电磁阀,相对于现有平衡腔技术的两通电磁阀来说,电磁阀的数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大大减小了总体积。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是采用了硬式活塞的硬式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软式膜片活塞的腔体来说,消除了在移动过程中可能的错误干扰信号,可靠性有较大增强。
5)补液泵和超滤泵为齿轮泵,脱水泵也为齿轮泵,因为齿轮泵的体积远小于常规蠕动泵的体积,所以进一步减小了治疗机的总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体化治疗机实施例的左半部分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体化治疗机实施例的右半部分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图2分别为本发明一体化治疗机实施例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连接结构图,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在连接点A、B处对应连接,从而组成完整的一体化治疗机。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包括:
动脉通路,用于:将血液从血液入口引入第一滤器101的膜内;
静脉通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滤器膜内过滤后的血液经氧合器引至血液出口;
白蛋白溶液回路,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一滤器膜外的白蛋白溶液引入第二滤器102的膜内,将经所述第二滤器膜内过滤后的白蛋白溶液引入所述第一滤器的膜外;
补液通路,用于:将透析液引入所述第二滤器102的膜外,所述透析液流经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后形成超滤液;
超滤液通路,用于:将所述超滤液由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引入废液出口;
采用硬式腔体和硬式活塞的自衡置换装置200,设置在所述补液通路和所述超滤液通路上,通过容积置换的方式维持所述补液通路和所述超滤液通路的流量平衡。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回路对血液进行净化处理,实现人工肾、人工肝的功能,通过静脉通路设置氧合器实现人工肺功能,从而将多器官支持功能集成在了一套简单的系统中,体积小,功能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硬式腔体和硬式活塞的自衡置换装置实现补液通路和超滤液通路的流量平衡,所以无需再进行计量操作,不再需要占用大量体积的电子秤,进一步减小了一体化治疗机的体积。而且,硬式腔体和硬式活塞不受环境的影响,可以应用在摇摆晃动的环境中,从而一体化治疗机可以应用在颠簸的船上、行驶的救护车或者地震现场。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是一种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其用简单的一套系统实现了多器官支持,大大减少了多器官支持所需的设备数量和设备体积,并且,其用硬式腔体和硬式活塞的自衡置换装置实现流量平衡,不但大大减小了治疗机的体积,而且增加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是体积减小和环境适应性增加,而是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治疗机的快速布置,快速使用和全面救治,增加了救治速度,而速度对危重伤员来说就是生命,因此本发明对地震及灾难现场救治和在拥挤的医疗船上对伤员救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衡置换装置包括:
第一硬式腔体210,通过第一硬式活塞分隔为第一左侧腔室和第一右侧腔室;
第二硬式腔体220,通过第二硬式活塞分隔为第二左侧腔室和第二右侧腔室;
第一电磁阀231,入口连接所述补液通路中的补液泵,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左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左侧腔室;
第二电磁阀232,两个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左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左侧腔室,出口连接所述补液通路中的加热罐;
第三电磁阀233,入口连接所述超滤液通路中的超滤泵,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右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右侧腔室;
第四电磁阀234,两个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右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右侧腔室,出口连接所述废液出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包括:
第一过程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一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由左向右移动;将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二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二硬式活塞由右向左移动;
第二过程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二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二硬式活塞由左向右移动;将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一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由右向左移动;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到达最右端,并且所述第二硬式活塞到达最左端后,关闭所述第一过程控制单元,开启所述第二过程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到达最左端,并且所述第二硬式活塞到达最右端后,关闭所述第二过程控制单元,开启所述第一过程控制单元。
其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首先,将第一电磁阀231和第四电磁阀234打开到第一硬式腔体210,补液由补液泵进入第一左侧腔室,中间的隔离活塞由左向右移动;同时第二电磁阀232和第三电磁阀233打开到第二硬式腔体220,而废液由废液泵进入第二右侧腔室,中间的隔离活塞由右向左移动;当第一硬式腔体210充满补液后,同时第二硬式腔体220充满废液,则第一过程完毕;
然后将4个电磁阀切换,补液由补液泵进入第二左侧腔室,第二硬式腔体220的活塞由左向右移动;而废液由超滤泵进入第一右侧腔室,第一硬式腔体210的活塞由右向左移动,当第一硬式腔体210充满废液后,第二硬式腔体220充满补液时,第二过程完毕;一个完整循环结束。4个电磁阀再次切换,新的循环开始。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了4个三通电磁阀,相对于现有平衡腔技术的两通电磁阀来说,电磁阀的数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大大减小了总体积。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是采用了硬式活塞的硬式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软式膜片活塞的腔体来说,消除了在移动过程中可能的错误干扰信号,可靠性有较大增强。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应对脱水的需求,还增加了:脱水通路,连接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出口和所述废液出口。所述脱水通路包括:脱水泵、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此通路为对自衡置换装置功能的补充,因为自衡置换装置只能保障流量平衡功能,难以满足脱水时对流量的调节需求。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罐内部设置一根加热棒,所述加热罐的金属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小于1:4。
如图2所示,所述白蛋白溶液回路中包括:驱动泵和两个过滤柱,两个过滤柱分别为活性炭吸附器和阴离子吸附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液泵和所述超滤泵为齿轮泵。所述脱水泵也为齿轮泵。因为齿轮泵的体积远小于常规蠕动泵的体积,所以进一步减小了治疗机的总体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脉通路包括静脉血壶,所述静脉血壶通过电磁选择阀连接所述补液通路,用于接收来自补液通路的置换液。此通路设计可以实现血液置换功能。
以下,对本发明PMOSIM(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便携式PMOSIM系统分为血液循环回路、白蛋白溶液回路、置换液回路。
(一)血液循环回路
血液循环回路分为动脉通路与静脉通路,动脉通路将血液从人体引入第一滤器,静脉通路将血液从第一滤器出口送回人体。静脉通路上设置有氧合器,血液经过血液净化,在氧合器内提升氧含量后返回人体。
动脉通路:人体血液通过管路进入血泵入口,经过血泵驱动获得动力流入动脉血壶。在血泵出口设置有血液传感器及注射泵,用来检测血液参数及注射肝素。动脉血壶固定支架上设置液位检测装置,当血壶内液位过低时,系统自动报警。同时系统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来检测动脉血壶内压力。血液流经动脉血壶后进入第一滤器入口。
静脉通路:血液流出第一滤器后进入静脉血壶,静脉血壶固定装置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系统同时设置有静脉血壶压力检测装置。血液经过静脉血壶后进入氧合器,氧合器起到氧合作用,能够增加血液含氧量,血液流出氧合器后返回人体。氧合器出口设置压力检测装置。血液回到人体前流经气泡夹装置,气泡夹装置能够检测到血液通路中的气泡,并加紧血液通路,防止气泡进入人体。
(二)白蛋白溶液回路
白蛋白溶液回路中驱动泵起到驱动溶液作用,在驱动泵的驱动下,第一滤器膜外的白蛋白溶液依次流入活性炭吸附器和阴离子吸附器后进入第二滤器的膜内,并经过第二滤器净化后返回第一滤器膜外,形成了白蛋白溶液循环回路。
在第二滤器出口与第一滤器入口之间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
(三)置换液回路
置换液回路包括补液通路、超滤液通路和脱水通路
(1)补液通路:在补液泵的驱动下,补液泵将置换液由置换液袋送入自衡置换装置,置换液流出自衡置换装置后进入第二滤器膜外入口,补液通路上分别设置有气泡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热罐,电磁阀,温度传感器,浓度传感器
气泡传感器:用来监测补液通路是否有气泡进入
压力传感器:在补液泵前后分别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用来监测泵进出口压力情况
加热罐:采用高效无超调加热技术,加热罐采用薄壁罐体,金属体积与液体体积比例控制在2:8以内,内部设置一根加热棒,当加热棒开始加热时,由于金属与液体体积比例十分悬殊,大部分热量传递至液体内,极大的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减小温度超调可能,当液体停止流动时,金属内部蕴含的热量快速传递至大体积的液体中,液体温度升高很小,因此有效避免了常规速热加热器存在的当液体停止流动时液体产生温度过高的问题。
电磁阀:加热罐出口设置一个电磁阀,用来切换加热罐加热功能与排空功能。
补液通路末端设置一个电磁阀,用来切换将置换液送至滤器膜外入口或动脉血壶或静脉血壶。
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加热罐出口温度,并对浓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
浓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置换液的浓度状况,当浓度超限时进行报警。
(2)超滤液通路:在超滤泵的作用将第二滤器膜外出口液体送至自衡置换装置,废液从自衡置换装置流出后进入废液袋(废液出口)。包括压力传感器,超滤泵,漏血传感器
漏血传感器:采用光电方式对流经传感器的液体进行漏血检测,传统传感器采用光强判断方式进行判断,即传感器一端为发射端,一端为接收端,发射端产生红光和蓝光,穿透液体后由接收端接受,接收端判断光的强度老进行漏血判断,随着长时间使用,当接收端或发射端的探头出现污染时会产生误报警。
本传感器采用光强比例进行判断,发射端发射白光,接收端判断白光中红光与绿光成分的比例,当出现污染时,光强度虽然减弱,但红光与绿光的比例不发生变化,因此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准确率。
(3)脱水通路:由于平衡装置的存在,置换液与超滤液流量始终保持平衡,在此基础上脱水泵起到脱水作用。在脱水泵的作用下,废液从第二滤器膜外出口进入废液袋。
流量传感器:脱水泵回路出口设置一个流量传感器,用来监测脱水流量,并对脱水泵进行流速调节。
血液净化治疗与膜肺氧合治疗技术都是技术背景非常专业的治疗手段,对医护人员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准确判断病情,正确下达医嘱,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设备操作技能,能够正确执行医嘱、熟练操作及排除故障、对治疗中的各个环节都十分熟悉。因此,多功能一体化治疗机的使用需要从事血液净化专业的医护人员。但是,在海上、边远地区及灾难现场极其缺乏这样的专业人员,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该机器的使用,限制了病人在一线的早期救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远程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治疗机的运行状况数据;卫星通信单元,用于:通过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运行状况数据发送到远端控制中心,并接远端控制指令;指令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远端控制指令调整治疗机的运行状况。
因此,该远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操控、远程发送治疗指令功能。
目前,全球主要有铱星(Iridium)和全球星(Global star)两个可实现全球覆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卫星通信系统由66颗低轨道卫星组成,包括南北极在内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通,卫星运行状况良好,入网客户较多,能通话,发短数据及上网,而且资费比较适中。铱(Iridium)系统,采用11轨道66颗星的星状星座,铱星系统(IRIDIUM)是由66颗环绕地球的低轨卫星网组成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网络覆盖全球(包括南北两极),是迄今全球覆盖最广的卫星通信系统。SBD是结合铱星全球覆盖网络提供的铱星短数据服务。SBD的意思Short Burst Data,就是突发短数据;采用数据包的方式实现短消息双向传输。
为了实现全球远程会诊,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内置SBD模块,该模块通过RS232接口,利用覆盖全球的铱星卫星短数据通信网络,实现短数据的远程无线透明传输。使用时,PMOSIM将采集的各种小容量数据信息通过铱星SBD透明数传模块发送到信息中心,从而实现对PMOSIM各种治疗参数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也可通过铱星SBD透明数传模块接收信息中心的指令信息,从而实现对PMOSIM远程控制。
因此,本发明采用了先进的铱星卫星通讯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在通信落后的边远地区以及自然灾害现场和专家进行远程会诊、远程传输、远程发送指令操控等功能。医生可在远程问诊终端,直接对远程PMOSIM进行监控,甚至可以直接进行参数设置与设备操作,方便非本专业人员使用,有效提高对病人的救治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采用了小型化便携技术,在设计中,对净化机采用高度集成设计技术,如容积计量技术、高效加热技术等,并采取结构紧凑性设计,大大缩小了传统计量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体积,从而使净化机体积小、重量轻,便携性好。
具体的小型化技术包括:
1)采用自衡置换装置实现流量平衡,替代了原有的电子秤称重系统,不需要称重系统所必须的悬挂系统,因此有效减少了设备的体积。
2)便携式PECMOSS设备采用内置式齿轮泵替代外置式蠕动泵,将外置大体积蠕动泵变为内置小体积泵,在提高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机箱体积
3)便携式PECMOSS设备机箱内部设备布局采用立体设备支架,将各个设备按照功能与外形契合安装成独立模块,将常规平面布置的方式改为多层次,多角度的布局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内部空间利用率,在保证方便维护的情况下实现了内部设备的高度集成。
4)便携式PECMOSS设备采用内置高效联动加热装置,替代外置加热板装置,实现快速加热功能的同时,有效减小了外置加热装置功率大,体积笨,重量沉的问题。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实施例,是一种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其用简单的一套系统实现了多器官支持,大大减少了多器官支持所需的设备数量和设备体积;
2)其用硬式腔体和硬式活塞的自衡置换装置实现流量平衡,不但大大减小了治疗机的体积,而且增加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摇摆晃动的环境和空间狭小的区域,特别适合应用在海上救护的医院船、地震及各种灾难现场等环境;
3)从整体上来看,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是体积减小和环境适应性增加,而是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治疗机的快速布置,快速使用和全面救治,增加了救治速度,而速度对危重伤员来说就是生命,因此本发明对地震现场救治和在拥挤的医疗船上对伤员救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采用了4个三通电磁阀,相对于现有平衡腔技术的两通电磁阀来说,电磁阀的数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大大减小了总体积。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是采用了硬式活塞的硬式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软式膜片活塞的腔体来说,消除了在移动过程中可能的错误干扰信号,可靠性有较大增强。
5)补液泵和超滤泵为齿轮泵,脱水泵也为齿轮泵,因为齿轮泵的体积远小于常规蠕动泵的体积,所以进一步减小了治疗机的总体积。
综上,本发明一体化治疗机,可以远程控制,重量轻体积小,采用的自衡置换装置精度高可靠性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包括:
动脉通路,用于:将血液从血液入口引入第一滤器的膜内;
静脉通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滤器膜内过滤后的血液经氧合器引至血液出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白蛋白溶液回路,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一滤器膜外的白蛋白溶液引入第二滤器的膜内,将经所述第二滤器膜内过滤后的白蛋白溶液引入所述第一滤器的膜外;
补液通路,用于:将透析液引入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所述透析液流经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后形成超滤液;
超滤液通路,用于:将所述超滤液由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引入废液出口;
采用硬式腔体和硬式活塞的自衡置换装置,设置在所述补液通路和所述超滤液通路上,通过容积置换的方式维持所述补液通路和所述超滤液通路的流量平衡,从而能够避免摇摆晃动环境对流量平衡的影响,并省去电子秤所占的空间,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硬式活塞移动,实现治疗机的小型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衡置换装置包括:
第一硬式腔体,通过第一硬式活塞分隔为第一左侧腔室和第一右侧腔室;
第二硬式腔体,通过第二硬式活塞分隔为第二左侧腔室和第二右侧腔室;
第一电磁阀,入口连接所述补液通路中的补液泵,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左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左侧腔室;
第二电磁阀,两个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左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左侧腔室,出口连接所述补液通路中的加热罐;
第三电磁阀,入口连接所述超滤液通路中的超滤泵,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右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右侧腔室;
第四电磁阀,两个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右侧腔室和所述第二右侧腔室,出口连接所述废液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脱水通路,连接所述第二滤器的膜外出口和所述废液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内部设置一根加热棒,所述加热罐的金属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小于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蛋白溶液回路中包括:驱动泵、活性炭吸附器和阴离子吸附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泵和所述超滤泵为齿轮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通路包括:脱水泵、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治疗机的运行状况数据;
卫星通信单元,用于:通过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运行状况数据发送到远端控制中心,并接远端控制指令;
指令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远端控制指令调整治疗机的运行状况。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通路包括静脉血壶,所述静脉血壶通过电磁选择阀连接所述补液通路,用于接收来自补液通路的置换液。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包括:
第一过程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一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由左向右移动;将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二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二硬式活塞由右向左移动;
第二过程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二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二硬式活塞由左向右移动;将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到所述第一硬式腔体,通过液体挤压的方式推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由右向左移动;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到达最右端,并且所述第二硬式活塞到达最左端后,关闭所述第一过程控制单元,开启所述第二过程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硬式活塞到达最左端,并且所述第二硬式活塞到达最右端后,关闭所述第二过程控制单元,开启所述第一过程控制单元。
CN201310113070.3A 2013-04-02 2013-04-02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Active CN103251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3070.3A CN103251996B (zh) 2013-04-02 2013-04-02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3070.3A CN103251996B (zh) 2013-04-02 2013-04-02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1996A CN103251996A (zh) 2013-08-21
CN103251996B true CN103251996B (zh) 2015-09-30

Family

ID=48956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3070.3A Active CN103251996B (zh) 2013-04-02 2013-04-02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19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4985B (zh) * 2016-09-20 2018-06-12 黄昱 一种多功能再生血液净化系统
DE102017210134A1 (de) 2016-12-15 2018-06-21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System zur extrakorporalen Blutbehandlung, Behandlungsvorrichtung, Ki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ystems zur extrakorporalen Blutbehandlung
CN112370589A (zh) * 2020-09-28 2021-02-19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一种人工肺/人工肾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1092A (zh) * 2007-04-27 2007-09-26 高光勇 多器官功能支持系统
CN101363435A (zh) * 2008-09-08 2009-02-11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净化用容量平衡泵
CN203169682U (zh) * 2013-04-02 2013-09-04 周春华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181A (ja) * 1991-08-02 1993-02-09 Asahi Medical Co Ltd 血液透析装置
US7112273B2 (en) * 2002-09-27 2006-09-26 Nxstage Medical, Inc. Volumetric fluid balance control for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CN100438932C (zh) * 2006-04-28 2008-12-03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血液净化用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
CN201123923Y (zh) * 2007-11-09 2008-10-01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可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混合型人工肝系统
WO2012052151A1 (en) * 2010-10-18 2012-04-26 Hans-Dietrich Polascheg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 extracorporeal treatment of a bodily fluid
CN102895710B (zh) * 2012-10-22 2014-11-05 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流量平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1092A (zh) * 2007-04-27 2007-09-26 高光勇 多器官功能支持系统
CN101363435A (zh) * 2008-09-08 2009-02-11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净化用容量平衡泵
CN203169682U (zh) * 2013-04-02 2013-09-04 周春华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1996A (zh)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1993B (zh) 用于多器官支持的自衡置换装置
CN102137688B (zh) 治疗传送系统和方法
ES2281184T3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ultrafiltracion controlada durante hemodialisis.
CN103251996B (zh)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CN108744099A (zh)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装置及其控制氧合血供的控制方法
CN201755338U (zh) 一种家庭型腹膜透析治疗设备
US20220233381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rtificial placentas and amniotic bed incubators
CN203169682U (zh) 便携式多器官功能支持一体化治疗机
CN108472424A (zh) 膜式导管
CN105363085A (zh) 血液净化装置
CN101347644B (zh) 一种便携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
CN205268704U (zh) 便携式血液净化装置
CN210809007U (zh) 供肾的机器灌注保存及转运仪器
CN101537215B (zh) 一种血液净化用容量平衡器
Hayslett et al. In vitro perfusion of the dogfish rectal gland
CN110663680A (zh) 一种供肾的机器灌注保存及转运仪器
CN204246569U (zh) 便携式透析装置
CN110558310A (zh) 离体器官灌注换液系统
CN209847953U (zh)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装置
CN206334152U (zh)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的调节系统
CN111882964B (zh) 一种血液透析培训用的模拟装置
CN103585684A (zh) 分离式体外循环系统
CN107271348A (zh) 一种医用人造管道渗透性能测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9049761U (zh) 一种可远程监控的平战兼用血液净化超滤系统
CN210017603U (zh) 一种基于非接触传感控制灌注技术的人体断肢保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