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9149A -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9149A
CN103249149A CN2012100244242A CN201210024424A CN103249149A CN 103249149 A CN103249149 A CN 103249149A CN 2012100244242 A CN2012100244242 A CN 2012100244242A CN 201210024424 A CN201210024424 A CN 201210024424A CN 103249149 A CN103249149 A CN 103249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ulation signal
downlink data
modulation
data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44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9149B (zh
Inventor
罗超
肖洁华
柴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244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9149B/zh
Priority to EP12867457.9A priority patent/EP278240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85891 priority patent/WO201311323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9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149A/zh
Priority to US14/308,216 priority patent/US936380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9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1Allocation based on fairness other than the proportional ki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其中,网络侧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下行数据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下行数据块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将两种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发送集合调制信号。终端侧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原始的下行数据块。本发明解决了在兼顾更多类型的低能力移动终端的USF兼容性的同时,提高下行数据的吞吐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进增强数据速率无线接入网(GSM EDGE RadioAccess Network,GERAN)的分组数据业务中,由于相对独立的上、下行链路资源分配方式,对于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以上行状态标识(Uplink State Flag,USF)寻址,对于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以(Temporary Flow Identity,TFI)寻址。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的上行资源分配是通过下行数据块中携带的USF来控制的,即通信系统网络侧下发给MS侧的下行数据块中既包括USF信息又包括下行的数据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当USF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的调制编码能力与下行的数据信息所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调制编码能力不同时,采取使用调制编码能力低的移动终端支持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进行下行数据块的发送。对于数据信息部分可以使用比USF部分更高阶调制方式的情况,这种发送方法损失了数据信息部分可高阶调制的灵活性,降低了下行数据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在兼顾更多类型的低能力移动终端的USF兼容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下行数据的发送能力,提高下行数据的吞吐量。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方式;
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
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
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
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
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插入单元,用于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调制单元,用于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方式;
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
第一解调单元,用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
第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
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网络侧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移动终端侧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然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由此本发明实现了在兼顾更多类型的低能力移动终端的USF兼容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下行数据的发送能力,提高下行数据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传输所采用的对初步的Burst结构进行处理后的Burst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网络侧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移动终端侧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然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由此本发明实现了在兼顾更多类型的低能力移动终端的USF兼容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下行数据的发送能力,提高下行数据的吞吐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信系统网络侧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下行数据块既包括下行数据信息,也包括上行状态标识USF信息。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侧产生乱码等现象。对数码流进行信道编码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下行数据信息包括数据Data信息和头Header信息,在信道编码处理过程中,会将数据信息中的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插入下行数据块中。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的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接收侧可以检测出所述数据信息使用的调制方式的类型。
在对下行数据块进行编码处理后,通信系统网络侧还将在下行数据块的第一信息的中间位置插入连续的训练序列信息,形成初步的突发脉冲序列Burst结构。
Burst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低符号速率的Burst结构,即Level-A的Burst结构,对于Level-A的Burst结构,训练序列TS信息占用26个符号位置;另一种是高符号速率的Busrt结构,即Level-B的Burst结构,对于Level-B的Burst结构,训练序列TS信息占用31个符号位置。训练序列信息在所述下行数据块的中间位置。
图2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传输所采用的对初步的Burst结构进行处理后的Burst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第一信息,为不需要经过预处理的信息,其中预处理是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或离散余弦逆变换IDCT(In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或离散小波逆变换IDWT(Invers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本实施例以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为例,由于傅里叶逆变换是从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因此可以将预处理前的信号称之为频域信号,变换后的信号称之为时域信号。预处理的目的就是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第一信息为时域信号,因此不再需要进行预处理。第一信息位于Burst结构的中间位置,包括上行状态标识USF信息、借用标识SF信息,还可以包含头Header信息,第一信息主要用于承载上行状态标识信息,因此第一信息所使用的第一调制方式根据USF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能力确定。如果USF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为EGPRS终端,则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8PSK,即一个符号周期内传输3个比特数的信息,在图中用3行数据标识。第一信息还包括训练序列TS信息,在第一信息的中间位置,如图2中间位置黑色线条指示的位置,训练序列TS信息占用26个或31个符号位置,由于训练序列TS信息在Burst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容易说明,因此图2中没有标识出来。
优选地,第一信息也可以包括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可以全部放置在第一信息的位置,即Burst结构的中间位置;也可以全部放置在第二信息的位置,即放置在Burst结构的两侧;还可以部分位于第一信息位置,部分位于第二信息位置。图2中,在Level-A结构中,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位于符号52,74位置,在Level-B结构中,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位于符号61,7位置。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也可以一部分位于第一信息的位置,一部分位于第二信息的位置。
第二信息,为待预处理信息,位于Burst结构的左右两侧,包括下行数据Data信息、填充Padding信息、补充比特Mbit信息,还可以包含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I。第二信息主要用来承载数据信息,因此所述第二调制方式根据下行数据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能力确定。如果数据信息所归属的移动终端为PCE2移动终端,则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32QAM、64QAM。图2中,第二信息使用的调制方式为32QAM的调制方式,即一个符号周期内传输5个比特数的信息,在图2中用5行数据标识。
此外,所述第二信息还可以包含头Header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是通过符号指示的,可以选取欧氏距离最大的两个符号代表0(symbol a)和1(symbol b)。所述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通过两个符号指示,通过判断两个符号是symbol a还是symbol b,可以获得(0,0),(0,1),(1,0),(1,1)四种状态。四种状态可以分别对应四种调制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133965200000071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2DBS9的一种Burst结构中,第一信息的符号速率与第二信息的符号速率不同,也就是每个符号所占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图2DBS9所示的Burst结构中符号的个数与原EGPRS2level-B的Burst结构中符号的个数不同,但本发明实施例中DBS9的Burst所占用的时间长度与原EGPRS2Burst所占用的时间长度相同。
举例说明:对于level-A的情况,新的Burst结构统一采用NSR速率(Normal Symbol Rate,普通符号速率),因此符号个数与原EGPRS2level-A的符号个数相等,时间总长也相等,在不考虑GP长度情况下为122+26=148个符号。
但在level-B的情况下,新的Burst可以两边采用HSR(Higher SymbolRate,高符号速率),中间采用NSR(Normal Symbol Rate,普通符号速率),一个NSR速率的符号所占用的时间约为HSR速率符号的1.2倍,因此新burst结构的时间总长(以HSR下的符号时间归一化)为62*2+(18+26)*1.2=177。
图2中只给出了两种时频混合Burst结构的示意图,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针对不同的调制方式,会有不同的Burst结构,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步骤102,通信系统网络侧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方式。
所述第一信息为不需要经过数据预处理的信息,对于预处理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时,第一信息可以称为时域信号,所述第二信息为需要经过数据预处理的信息,对于预处理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时,第二信息可以称为频域信号。
第一调制方式根据上行状态标识USF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能力确定,如果USF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为EGPRS终端,则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8PSK。所述第一调制方式为8移相键控8PSK方式时,通信系统网络侧使用8PSK调制方式对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将第一信息调制为8PSK符号。由于8PSK符号幅度不恒定,在对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后还需要对8PSK符号进行符号旋转,来降低较大的幅度变化。对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和符号旋转处理后,得到第一调制信号。
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数据信息归属的移动终端的能力确定。本实施例中以第二调制方式为正交幅度调制32QAM方式进行描述,通信系统网络侧使用32QAM调制方式对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将第二信息转换为32QAM符号后,还将对32QAM符号进行数据预处理,这种预处理方式可以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离散余弦逆变换、离散小波逆变换,本实施例以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为例,由于傅里叶逆变换是从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因此可以将预处理前的信号称之为频域信号,变换后的信号称之为时域信号。预处理的过程就是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再在转换后得到的时域信号中添加一定长度的循环前缀CP信息,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添加循环前缀信息的目的是克服信道扩展引起的符号间的干扰。
对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后的第二信息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并插入循环前缀CP信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后的第二信息的左右两部分,如图2所示的DAS8-9方式的Burst结构的符号0-52位置和符号69-121位置分别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并在左右两部分分别插入所述循环前缀CP信息;第二种是对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后的第二信息的左右两部分一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并在左右两部分分别插入所述循环前缀CP信息。根据情况也可简化为只在一边插入循环前缀CP信息。
步骤103,通信系统网络侧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
通信系统网络侧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后,将添加保护时段GP信息,并进行脉冲成形处理。插入保护时段信息是为了给手机或网络侧在Burst结构边界处功率上升和下降提供一定的时间间隔。
通信系统网络侧可以使用脉冲成形滤波器对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脉冲成形处理。
步骤104,通信系统网络侧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
对于集合调制信号中的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通信系统网络侧可以以不同的符号速率发送。利用第一符号速率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中的脉冲成形后的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符号速率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中的脉冲形成后的第二调制信号。
第一符号速率根据所述上行状态标识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的符号速率支持能力确定;第二符号速率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的符号速率支持能力确定。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二符号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level-A的情况,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二符号速率相同,都是采用正常符号速率NSR;对于level-B的情况,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二符号速率可以不同,第一符号速率可以为NSR,第二符号速率可以为高符号速率HSR,第二符号速率约为第一符号速率的1.2倍。
需要说明的是,EGPRS2A移动终端最高支持32QAM调制方式,符号速率为NSR;EGPRS2B移动终端最高支持32QAM调制方式,符号速率可以为NSR或HSR;PCE2移动终端最高支持64QAM调制方式,符号速率可以为NSR或HSR,并支持预处理解调。
通信系统网络侧发送所述射频信号,其目的是由接收侧,例如移动终端接收后,进行解调处理后,就可以将上述通信系统网络侧发送的集合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的数字信号,并根据解调后的上述数字信号进行相应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网络侧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移动终端侧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通信系统网络侧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调制下行数据块中的信息,实现了在兼顾更多类型的低能力移动终端的USF兼容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下行数据的发送能力,提高下行数据的吞吐量。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为通信系统网络侧如何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而下述实施例就是描述移动终端侧将接收到的上述数字信号解调为原始的数字信号的过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移动终端侧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
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所述第一调制信号中包括训练序列信息和USF信息的调制信号,所述第二调制信号中包括数据信息Data信息的调制信号。
步骤302,移动终端侧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
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第一调制信号后,根据所述第一调制信号中的训练序列信息和不同的符号旋转角度,盲检测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所述第一符号速率和所述第一调制方式。与现有EGPRS2中的盲检方式相同。
根据得到的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一符号速率解调第一调制信号,即可得到第一信息。
步骤303,移动终端侧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
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具体为:利用一种符号速率和对应的解调方式对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预测值;利用另一种符号速率和对应的解调方式对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预测值;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值、第一种频域信号和第一种频域信道因子得到第一评估度量值;根据所述第二预测值、另一种频域信号和另一种频域信道因子得到第二评估度量值;比较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和所述第二评估度量值,得到评估度量值,所述评估度量值对应的预测值为第二信息。
首先根据第一调制信号中的训练序列信息,估计出时域信道因子h=[h1h2...hl]。
假设第二调制信号以NSR发送,对时域信道因子h进行N1点的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种频域信道因子HA=FFTN1[h],其中FFT是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是傅里叶变换的一种快速计算。N1为第二调制信号速率为NSR时的FFT变换长度。对第二调制信号按照NSR符号速率进行采样,去除循环前缀CP信息得到sA=sA_1,sA_2...sA_n*N1,再进行傅里叶变换,将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转换为第一种频域信号SA=FFTN1[sA]。在level-A的Burst结构中,如图2所示,第二调制方式的编码信息位于符号52,74位置,在频域信号的52,74符号位置可以检测到相应的第二调制方式Mod_A。使用得到的第二调制方式Mod_A对所述频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第二信息的第一预测值XA。根据得到的第二信息的第一预测值XA、第一种频域信号SA、第一种频域信道因子HA,计算出第一评估度量值。这个度量值可以是噪声方差σA=var[YA-XA],其中YA=SA/HA。此外这个度量值还可以是均方误差,信噪比等。不同的评估度量值选择可以称为不同的评估准则。
假设第二调制信号以HSR发送,对时域信道因子h进行N2点的傅里叶变换,得到另一种频域信道因子HB=FFTN2[h]。N2为第二调制信号速率为HSR时的FFT变换长度。对第二调制信号按照HSR符号速率进行采样,去除循环前缀CP信息得到sB=sB_1,sB_2...sB_n*N2,再进行傅里叶变换,将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转换为另一种频域信号SB=FFTN2[sB]。在level-B的Burst结构中,第二调制方式的编码信息位于符号61,7位置,在频域信号的61,7符号位置可以检测到相应的第二调制方式Mod_B。使用得到的第二调制方式Mod_B对所述频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第二信息的第二预测值XB。根据得到的第二信息的第二预测值XB、另一种频域信号SB、另一种频域信道因子HB,计算出相对于第一评估度量值的第二评估度量值。当第一评估度量值为噪声方差时,第二评估度量值也为噪声方差σB=var[YB-XB],其中YB=SB/HB。当第一评估度量值为均方误差或信噪比时,第二评估度量值也为均方误差或信噪比。
不同的评估度量值选择可以称为不同的评估准则。评估准则为: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噪声方差,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噪声方差时,噪声方差小者为评估度量值,即两者中比较小的一个噪声方差所对应的预测值为对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后得到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均方误差,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均方误差时,均方误差小者为评估度量值,即也是选择两者中最小值所对应的预测值为对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后得到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噪声比,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噪声比时,噪声比大者为评估度量值,即选择两者中最大值所对应的预测值为对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后得到的第二信息。
步骤304,移动终端侧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
通信系统网络侧在对数据进行调制之前,对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处理,因此接收侧在解调调制信号得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之后,还要进行解码处理,才能得到原始的下行数据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侧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然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由此本发明实现了在兼顾更多类型的低能力移动终端的USF兼容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下行数据的发送能力,提高下行数据的吞吐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单元:
信息插入单元401,用于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无码,从而使接收侧产生乱码现象,因此通信系统网络侧会对数码流进行信道编码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中误码的产生。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信道编码处理过程中,信息插入单元401还会将数据信息的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插入编码输出信息中。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的调制方式的编码信息,接收侧可以检测出所述数据信息使用的调制方式的类型。
在对下行数据块进行编码处理后,通信系统网络侧还将在第一信息的中间位置插入连续的训练序列信息,形成初步的突发脉冲序列Burst结构
第一信息,为不需要经过预处理的信息,其中预处理是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或离散余弦逆变换IDCT(In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或离散小波逆变换IDWT(Invers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本实施例以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为例,由于傅里叶逆变换是从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因此可以将预处理前的信号称之为频域信号,变换后的信号称之为时域信号。预处理的目的就是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第一信息为时域信号,因此不再需要进行预处理。第一信息位于Burst结构的中间位置,包括上行状态标识USF信息、借用标识SF信息,还可以包含头Header信息,第一信息主要用于承载上行状态标识信息,因此第一信息所使用的第一调制方式根据USF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能力确定。如果USF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为EGPRS终端,则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8PSK,即一个符号周期内传输3个比特数的信息,在图中用3行数据标识。第一信息还包括训练序列TS信息,在第一信息的中间位置,如图2中间位置黑色线条指示的位置,训练序列TS信息占用26个或31个符号位置,由于训练序列TS信息在Burst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容易说明,因此图2中没有标识出来。
优选地,第一信息也可以包括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可以全部放置在第一信息的位置,即Burst结构的中间位置;也可以全部放置在第二信息的位置,即放置在Burst结构的两侧;还可以部分位于第一信息位置,部分位于第二信息位置。
第二信息,为待预处理信息,位于Burst结构的左右两侧,包括下行数据Data信息、填充Padding信息、补充比特Mbit信息,还可以包含指示第二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I。第二信息主要用来承载数据信息,因此所述第二调制方式根据下行数据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能力确定。如果数据信息所归属的移动终端为PCE2移动终端,则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可以为16QAM、32QAM、64QAM。图2中,第二信息使用的调制方式为32QAM的调制方式,即一个符号周期内传输5个比特数的信息,在图2中用5行数据标识。
此外,所述第二信息还可以包含头Header信息。
调制单元402,用于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移动终端侧所述第二调制方式。
第一调制方式根据上行状态标识USF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能力确定,如果USF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为EGPRS终端,则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8PSK。所述第一调制方式为8移相键控8PSK方式时,通信系统网络侧使用8PSK调制方式对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将第一信息调制为8PSK符号。由于8PSK符号幅度不恒定,在对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后还需要对8PSK符号进行符号旋转,来降低较大的幅度变化。对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和符号旋转处理后,得到第一调制信号。
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数据信息归属的移动终端的能力确定。本实施例中以第二调制方式为正交幅度调制32QAM方式进行描述,通信系统网络侧使用32QAM调制方式对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将第二信息转换为32QAM符号后,还将对32QAM符号进行数据预处理,这种预处理方式可以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离散余弦逆变换、离散小波逆变换,本实施例以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为例,由于傅里叶逆变换是从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因此可以将预处理前的信号称之为频域信号,变换后的信号称之为时域信号。预处理的过程就是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再在转换后得到的时域信号中添加一定长度的循环前缀CP信息,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添加循环前缀信息的目的是克服信道扩展引起的符号间的干扰。
调制单元402对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后的第二信息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并插入循环前缀CP信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后的第二信息的左右两部分,如图2所示的DAS8-9方式的Burst结构的符号0-52位置和符号69-121位置分别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并在左右两部分分别插入所述循环前缀CP信息;第二种是对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后的第二信息的左右两部分一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并在左右两部分分别插入所述循环前缀CP信息。
组合单元403,用于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
通信系统网络侧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后,将添加保护时段GP信息,并进行脉冲成形处理。插入保护时段信息是为了给手机或网络侧在Burst结构边界处功率上升和下降提供一定的时间间隔。
发送单元404,用于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
对于集合调制信号中的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通信系统网络侧可以以不同的符号速率发送。利用第一符号速率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中的脉冲成形后的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符号速率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中的脉冲形成后的第二调制信号。
第一符号速率根据所述上行状态标识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的符号速率支持能力确定;第二符号速率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的符号速率支持能力确定。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二符号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网络侧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移动终端侧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由此本发明实现了在兼顾更多类型的低能力移动终端的USF兼容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下行数据的发送能力,提高下行数据的吞吐量。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是网络侧的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下述实施例描述的是移动终端侧的下行数据块的接收装置。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单元: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
第一解调单元502,用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
第一解调单元5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制信号中的训练序列信息,盲检测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所述第一符号速率和所述第一调制方式。
第一解调单元502根据所述第一调制信号中的训练序列信息,可以盲检测出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所述第一符号速率和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根据得到的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一符号速率解调第一调制信号,即可得到第一信息。
第二解调单元503,用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
第二解调单元503具体用于:利用一种符号速率和对应的解调方式对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预测值;利用另一种符号速率和对应的解调方式对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预测值;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值、第一种频域信号和第一种频域信道因子得到第一评估度量值;根据所述第二预测值、另一种频域信号和另一种频域信道因子得到第二评估度量值;比较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和所述第二评估度量值,得到评估度量值,所述评估度量值对应的预测值为第二信息。
所述比较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和所述第二评估度量值,得到评估度量值具体为: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噪声方差,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噪声方差时,噪声方差小者为评估度量值;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均方误差,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均方误差时,均方误差小者为评估度量值;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噪声比,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噪声比时,噪声比大者为评估度量值。
解码单元504,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
通信系统网络侧在对数据进行调制之前,对信息进行了信道编码处理,因此接收侧中的解码单元504在解调调制信号得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之后,还要进行解码处理,才能得到原始的下行数据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侧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然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由此本发明实现了在兼顾更多类型的低能力移动终端的USF兼容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下行数据的发送能力,提高下行数据的吞吐量。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方式;
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
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具体为:利用第一符号速率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中的脉冲成形后的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符号速率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中的脉冲形成后的第二调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符号映射处理后的第二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具体为:对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后的第二信息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并插入循环前缀CP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上行状态标识信息和训练序列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数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位于所述第一信息中;或者,所述指示信息位于所述第二信息中;或者,所述指示信息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信息中,其他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信息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上行状态标识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的调制编码能力确定;所述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调制编码能力确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速率根据所述上行状态标识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的符号速率支持能力确定;所述第二符号速率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的符号速率支持能力确定。
8.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
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
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
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具体为:
利用一种符号速率和对应的解调方式对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预测值;
利用另一种符号速率和对应的解调方式对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二预测值;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值、第一种频域信号和第一种频域信道因子得到第一评估度量值;根据所述第二预测值、另一种频域信号和另一种频域信道因子得到第二评估度量值;
比较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和所述第二评估度量值,得到评估度量值,所述评估度量值对应的预测值为第二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和所述第二评估度量值,得到评估度量值具体为:
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噪声方差,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噪声方差时,噪声方差小者为评估度量值;
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均方误差,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均方误差时,均方误差小者为评估度量值;
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噪声比,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噪声比时,噪声比大者为评估度量值。
11.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插入单元,用于在下行数据块中加入数据信息调制方式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数据块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调制单元,用于利用第一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调制信号;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方式;
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组合起来得到集合调制信号;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利用第一符号速率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中的脉冲成形后的第一调制信号;利用第二符号速率发送所述集合调制信号中的脉冲形成后的第二调制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单元还用于:对进行符号映射处理后的第二信息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并插入循环前缀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上行状态标识信息和训练序列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数据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位于所述第一信息中;或者,所述指示信息位于所述第二信息中;或者,所述指示信息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信息中,其他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信息中。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上行状态标识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的调制编码能力确定;所述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调制编码能力确定。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速率根据所述上行状态标识信息所调度的移动终端的符号速率支持能力确定;所述第二符号速率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的符号速率支持能力确定。
18.一种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集合调制信号,所述集合调制信号包括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
第一解调单元,用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的第一符号速率和第一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一调制信号,获取第一信息;
第二解调单元,用于检测并获取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的第二符号速率和第二调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二符号速率解调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获取第二信息;
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调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一种符号速率和对应的解调方式对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预测值;
利用另一种符号速率和对应的解调方式对所述第二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的第一预测值;
根据所述第一预测值、第一种频域信号和第一种频域信道因子得到第一评估度量值;根据所述第二预测值、另一种频域信号和另一种频域信道因子得到第二评估度量值;
比较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和所述第二评估度量值,得到评估度量值,所述评估度量值对应的预测值为第二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和所述第二评估度量值,得到评估度量值具体为:
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噪声方差,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噪声方差时,噪声方差小者为评估度量值;
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均方误差,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均方误差时,均方误差小者为评估度量值;
所述第一评估度量值为第一噪声比,第二评估度量值为第二噪声比时,噪声比大者为评估度量值。
CN201210024424.2A 2012-02-03 2012-02-03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249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4424.2A CN103249149B (zh) 2012-02-03 2012-02-03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EP12867457.9A EP2782408B1 (en) 2012-02-03 2012-12-05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block in packet data service
PCT/CN2012/085891 WO2013113233A1 (zh) 2012-02-03 2012-12-05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4/308,216 US9363807B2 (en) 2012-02-03 2014-06-1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a downlink data block of a packet data ser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4424.2A CN103249149B (zh) 2012-02-03 2012-02-03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9149A true CN103249149A (zh) 2013-08-14
CN103249149B CN103249149B (zh) 2016-08-24

Family

ID=48904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4424.2A Active CN103249149B (zh) 2012-02-03 2012-02-03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63807B2 (zh)
EP (1) EP2782408B1 (zh)
CN (1) CN103249149B (zh)
WO (1) WO201311323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376A (zh) * 2016-07-27 201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以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2039812A (zh) * 2020-07-17 2020-1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7339B1 (ko) * 2014-02-12 2020-12-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모드 전환이 가능한 무선 송수신기
CN106576017B (zh) 2015-01-27 2019-09-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向接收设备传输块的传输设备、接收设备、控制节点以及其中的方法
US10637704B2 (en) * 2017-07-17 2020-04-28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mprov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761A (zh) * 1997-08-29 2000-12-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支持多重调制方案的通信系统中传送信息的方法
WO2009102270A1 (en) * 2008-02-12 2009-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610144A (zh) * 2009-07-23 2009-12-23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子信道-调制方式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1277B2 (en) * 2001-03-02 2003-10-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pensation for antenna diagram optimization
CN100486144C (zh) 2003-04-15 2009-05-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时隙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提高传输速率的方法
CA2556301C (en) * 2004-03-05 2011-08-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pilot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fdm scheme
US8179876B2 (en) * 2004-12-22 2012-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modulation technique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45501B2 (en) * 2008-02-01 2011-10-25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up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US8127197B2 (en) * 2008-03-13 2012-02-28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control padding for enhanced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US8509198B2 (en) * 2010-08-24 2013-08-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data transfer in dynamic timeslot reduction
US20130294319A1 (en) * 2010-10-14 2013-11-07 Mikko Markus Haapaniemi Base Station, Radio Device,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40050151A1 (en) * 2011-04-20 2014-02-2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Link Quality Reporting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Using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761A (zh) * 1997-08-29 2000-12-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支持多重调制方案的通信系统中传送信息的方法
WO2009102270A1 (en) * 2008-02-12 2009-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946440A (zh) * 2008-02-12 2011-01-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10144A (zh) * 2009-07-23 2009-12-23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子信道-调制方式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376A (zh) * 2016-07-27 201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以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07666376B (zh) * 2016-07-27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以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2039812A (zh) * 2020-07-17 2020-1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9812B (zh) * 2020-07-17 2023-03-28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82408B1 (en) 2019-07-10
US20140301318A1 (en) 2014-10-09
EP2782408A1 (en) 2014-09-24
CN103249149B (zh) 2016-08-24
EP2782408A4 (en) 2014-11-12
WO2013113233A1 (zh) 2013-08-08
US9363807B2 (en) 2016-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3675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46444B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US8681731B2 (en)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communication slot structures and methods
US20180192424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8476550A (zh) 无线网络中的用户特定控制信息的通信
CN111434081A (zh) 使用功率自适应星座的半正交多址接入
CN103249149A (zh) 分组数据业务下行数据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703181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transmission frame structure, and system
CN101969368B (zh) 一种应答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283835A (zh) 一种正交幅度调制软比特解调方法及其装置
CN105519067B (zh) 传输信令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237001B (zh) Ami系统载波通信模块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法
CN102801675B (zh) 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接收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设备和系统
CN102244558B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58096C (zh) 一种应用于通信系统的正交幅度调制解调方法和装置
CN101496368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信令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1479285B (zh) 离散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0556020C (zh) 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中辨别信号调制类型的方法
CN103916353A (zh) 一种降低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77567A (zh) 基于叠加编码的信令编码调制方法及解调译码方法
CN102932094B (zh) 发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116613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389929B (zh) 一种用于基站的高速率传输的三维调制、解调方法及系统
US20100290401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ignal
CN104219002A (zh) 一种测量误差向量幅度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