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5629B -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5629B
CN103095629B CN201110339955.6A CN201110339955A CN103095629B CN 103095629 B CN103095629 B CN 103095629B CN 201110339955 A CN201110339955 A CN 201110339955A CN 103095629 B CN103095629 B CN 1030956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
ofdm symbol
data
modulation
ofd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99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5629A (zh
Inventor
陈小锋
夏林峰
陈庆勇
张兴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399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5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5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5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其中R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获得调制符号;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其中,每相邻两次映射的调制符号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发送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所述OFDM符号。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利用OFDM符号资源,提高利用率。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标准组织的802.11协议存在很多协议分支,比如802.11a、802.11b、802.11n、802.11ac等。不同的协议分支,其应用的场景或业务应用类型不同。比如,有些支持低速数据传输,有些能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有些协议的工作频段是2.4GHz,有些协议的工作频段是5GHz。现有的协议分支,一般主要适用于室内覆盖,其覆盖半径较小,大概为100米~200米以内。目前,IEEE标准组织正在开始讨论制定称为802.11ah的协议分支,该协议分支可以进行室外覆盖,覆盖半径要求能支持到半径1000米,工作频段在1GHz以下,而且低速数据传输和高速数据传输都支持。
但是,现有技术在传输支持较长半径覆盖的物理层无线帧,也即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Presentation Protocol Data Unit,以下简称:PPDU)时,所采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简称:OFDM)符号的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其中R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获得调制符号;
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其中,每相邻两次映射的调制符号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
发送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所述OFDM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OFDM符号,所述接收数据对应的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被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R次;
应用所述重复次数R对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的相同的调制符号进行联合解调解码,获得接收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设备,包括:
符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其中R为大于1的整数;
编码调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获得调制符号;
符号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其中,每相邻两次映射的调制符号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所述OFDM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接收设备,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OFDM符号,所述接收数据对应的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被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R次;
解调解码模块,用于应用所述重复次数R对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的相同的调制符号进行联合解调解码,获得接收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上述数据发送设备和数据接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发送设备可以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在确定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之后,可以采用连续映射的方式将调制符号映射在OFDM符号上,避免因为调制符号的不连续映射而浪费OFDM符号资源。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利用OFDM符号资源,提高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发送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发送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接收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数据发送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其中R为大于1的整数。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数据发送设备,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以下简称:UE)。数据发送设备可以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
具体来说,在一个基于OFDM技术的系统中,数据传输在时间上的基本组成单位为一个OFDM符号,在频率上,一个OFDM符号包含一定个数的子载波(subcarrier)。一个无线帧的业务数据部分,根据当前待发送的业务数据量的大小以及所需采用的编码调制方式,所包含的OFDM符号个数是变化的。802.11系列协议,在编码方式部分,可以支持几种预先给定的编码码率,比如1/2,2/3,3/4,5/6,支持的调制方式可以包含双相移相键控(BinaryPhase Shift Keying,以下简称:B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以下简称:QPSK),包含16种符号的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以下简称:16QAM),包含64种符号的QAM(以下简称:64QAM)等。
对于OFDM系统来说,待发送数据经过编码调制后获得的调制符号需要映射到各个OFDM符号的子载波上进行发送。举例来说,假设一个OFDM符号上有N个可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子载波,那么每个OFDM符号可以传输N个调制符号,每个调制符号可以是BPSK符号,可以是QPSK符号等。
针对待发送数据只被发送一次的情况来说,假设P为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u为所采用的编码方式的码率,D为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使得每个调制符号可以承载的比特数,E为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的个数,则本次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M例如可以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M=ceil{ceil{P/u}/D/E};或者,
M=ceil{ceil{P/(u×D)}/E};或者,
M=ceil{P/(u×D×E)}。
由于ceil函数取整前的ceil{P/u}/D/E或者ceil{P/(u×D)}/E或者P/(u×D×E并不一定是整数,因此ceil函数向上取整后确定的M个OFDM符号存在剩余的子载波。
以采用上述M=ceil{P/(u×D×E)}为例来说,假设p=7500bit,u=2/3,D=60,E=52,则P/(u×D×E)≈3.6,M=4,因此,确定的4个OFDM符号中存在剩余的子载波数为{M-P/(u×D×E)}×E≈21。因此,数据发送设备在将待发送数据映射到4个OFDM符号之后,可以在剩余的21个子载波上任意填充21个比特使得调制符号可以占满整这4个OFDM符号。
在现有的无线通信里,大多数数据发送设备,例如UE,都是使用电池供电,所以要求发射功率小,不然电池电量消耗得很快;而另一方面,无线通信不管从干扰管理,还是环境辐射等方面考虑,也不允许有太大的发射功率。因此,为了能够支持长半径覆盖,本实施例采用将待发送数据重复发送R次,以获得较大的功率增益,从而支持较大半径覆盖。假设发送一次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为4个,而数据重复发送3次,则所需的OFDM符号数为R×M=12个。
步骤102、根据所述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获得调制符号。
在确定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后,数据发送设备可以根据编码调制方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从而可以获得调制符号。
举例来说,该编码方式可以采用上述编码码率为1/2,2/3,3/4或者5/6的编码方式,调制方式可以采用BPSK、QPSK、16QAM)或者64QAM等调制方式。
步骤103、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其中,每相邻两次映射的调制符号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
为了提高OFDM符号的资源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发送设备可以将获取的调制符号在OFDM符号上映射R次。该映射的具体过程可以为:对于每相邻两次映射的调制符号来说,其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在OFDM符号上。
具体来说,在现有技术中,每一次数据重复映射,其均是一个OFDM符号的起始位开始的。举例来说,假设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为3次,步骤101确定的所需的OFDM符号为6个,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也即一个OFDM符号所包含的子载波的个数为50个,经过编码调制处理后的调制符号个数为75个,则第一次数据重复时,75个调制符号被映射在第1个以及第2个OFDM符号上,可以理解的是,第2个OFDM符号中只使用了25个子载波,还剩余25个子载波,这些剩余的子载波可以采用任意比特填充;第二次数据重复时,75个调制符号被映射在第3个以及第4个OFDM符号上,可以理解的是,第4个OFDM符号中也只使用了25个子载波,还剩余25个子载波,这些剩余的子载波也可以采用任意比特填充;同理,对于第三次数据重复时,第6个OFDM符号中也只使用了25个子载波,还剩余25个子载波,这些剩余的子载波也可以采用任意比特填充。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大量的子载波被无用的比特填充,从而造成了OFDM资源的浪费。
相比之下,在本实施例中,每次数据重复时的调制符号是被连续映射在OFDM符号上的。仍以上述内容举例来说,第一次数据重复时,75个调制符号被映射在第1个以及第2个OFDM符号上,第2个OFDM符号上还剩余25个子载波,第二次数据重复时,从第2个OFDM符号上的第26个子载波开始映射75个调制符号,则第二次数据重复时,75个调制符号被映射在第2个OFDM符号的后25个子载波和第3个OFDM符号的全部子载波上,第三次数据重复时,75个调制符号被映射在第4个OFDM符号的全部子载波以及第5个符号的前25个子载波。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只需要使用5个OFDM符号,而第6个OFDM符号是完全未被使用的,该第6个OFDM符号可以用来进行下次待发送数据的传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次重复时,调制符号向OFDM符号映射的顺序可以不一样。比如一共I个数据符号[a1,a2,...,a_I],第一次映射时按照[a1,a2,...,a_I]的顺序映射,第二次可以按照[a_i,a_{i+1},...,a_I,a1,a2,...,a_{i-1}]的顺序映射,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正是由于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调制符号的连续映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可以优选地采用下述公式(1)计算确定OFDM符号的个数M:
M=ceil{R×(ceil{P/u}/D)/E} (1)
具体来说,假设p=7500bit,u=2/3,D=60,E=52,R=4,则采用上述M=R×ceil{ceil{P/u}/D/E}计算获得的M=16,而采用上述公式(1)计算获得的M为15。
可以理解的是,正是由于本实施例的步骤103可以将调制符号进行连续映射,因此,多个OFDM符号可以拼凑使用,因此,在步骤101中计算确定OFDM符号的个数M时,可以让R先与实际所需的非整数的OFDM符号个数相乘,然后再取整。举例来说,假设一次数据重复需要1.2个OFDM符号,即ceil{P/u}/D/E=1.2,数据需要重复5次,则采用M=R×ceil{ceil{P/u}/D/E}计算获得的OFDM符号个数M为10个,而采用M=ceil{R×ceil{P/u}/D/E}计算获得的OFDM符号个数M为6个。
因此,采用上述公式(1)计算确定的OFDM符号的个数相对于前述计算方式来说,可以减少所需的OFDM符号个数。而节约的OFDM符号个数可以用于下一次数据传输。
步骤104、发送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所述OFDM符号。
在完成上述调制符号映射后,数据发送设备即可发送PPDU,该PPDU中即可包含上述经过数据映射的OFDM符号。如果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预先已经约定了重复次数,则在该PPDU中可以不包含该重复次数,如果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并未约定重复次数,则数据发送设备需要将重复次数承载在PPDU中,以通知数据接收设备根据该PPDU中的重复次数对接收数据进行联合解调。
具体来说,该OFDM符号可以包含在PPDU的数据部分,而重复次数R则可以包含在该PPDU的控制部分,举例来说,该重复次数可以包含在该PPDU控制部分的信息块中。
本实施例中,数据发送设备可以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在确定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之后,可以采用连续映射的方式将调制符号映射在OFDM符号上,避免因为调制符号的不连续映射而浪费OFDM符号资源。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利用OFDM符号资源,提高利用率。
在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调制符号在确定的OFDM符号上映射R次之后,如果数据发送设备判断确定的OFDM符号中还存在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则数据发送设备可以将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应用于下一次数据发送,而不会造成浪费。
在另一种情况中,数据发送设备可以采用公式(1)计算出较少的OFDM符号的个数,从而节约了OFDM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数据发送设备判断确定的OFDM符号中的最后一个OFDM上还存在剩余的子载波,则数据发送设备可以采用下述任一种方式对最后一个OFDM符号进行处理:
方式一、将已经映射的所述调制符号中的部分调制符号再映射到所述剩余的子载波上。
对于这种方式来说,某些调制符号可以多映射一次,这些调制符号可以获得比其它调制符号更大的功率增益。
方式二、对所述剩余的子载波进行比特填充。
方式三、将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丢弃。
对于这种方式来说,某些调制符号只是少映射一次而已。
在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中,在对最后一个OFDM进行上述三种方式的处理之前,数据发送设备可以预先针对该OFDM符号进行预判断。具体来说,数据发送设备可以先确定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已占用的子载波个数是否超过预设值;若超过,则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进行处理;若未超过,则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三进行处理。在具体实现时,该预设值可以根据一个OFDM符号可以承载的调制符号数量的不同而变化。举例来说,如果一个OFDM符号能承载52个调制符号,则预设值可以设定为一半的子载波,即26个子载波,如果最后一个OFDM符号在调制符号映射后已占用26个子载波或者更多子载波,则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一或者方式二进行处理,而如果少于26个子载波,则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三进行处理。在假设一个OFDM符号能承载104个调制符号,则预设值可以设定为1/4的子载波,即仍为26个子载波。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针对不同方式确定出的OFDM符号的个数,可以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来针对最后一个OFDM符号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利用了OFDM符号的资源。
图2为本发明数据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是与图1所示数据发送方法相对应的数据接收方法,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接收无线帧,该无线帧中包含OFDM符号,所述接收数据对应的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被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R次。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1所接收的PPDU,即为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最后发送的无线帧,在该无线帧中,调制符号是被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在OFDM符号上R次,这种连续映射方式使得OFDM符号资源被有效利用。
具体来说,对于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预先已经约定了重复次数的情况来说,数据接收设备可以采用预先约定的重复次数进行联合解调,对于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并未约定重复次数的情况来说,数据发送设备可以将重复次数承载在PPDU中通知数据接收设备,因此,数据接收设备可以从PPDU的控制部分的信息块中获取重复次数R。
步骤202、应用所述重复次数R对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的相同的调制符号进行联合解调解码,获得接收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设备可以预先获知数据发送设备到底如何将调制符号映射到OFDM符号上的。举例来说,数据接收设备可以预先获知数据发送设备针对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处理方式是上述方式一,则数据接收设备可以针对被多映射一次的调制符号进行R+1次的联合解调解码,而针对其它调制符号,则进行R次的联合解调解码,而针对方式二,则数据接收设备可以预先获知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的最后一部分子载波上填充的是空闲比特。针对方式三来说,被丢弃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原本被映射的调制符号可以进行R-1次的联合解调解码,而其它调制符号,则进行R次的联合解调解码。
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设备接收的无线帧中,调制符号是被连续映射在OFDM符号上的,因此,可以避免因为调制符号的不连续映射而浪费OFDM符号资源。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利用OFDM符号资源,提高利用率。
图3为本发明数据发送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设备可以包括:符号确定模块11、编码调制模块12、符号映射模块13以及数据发送模块14,其中,符号确定模块11,用于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其中R为大于1的整数;编码调制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获得调制符号;符号映射模块13,用于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其中,每相邻两次映射的调制符号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数据发送模块14,用于发送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所述OFDM符号。
图4为本发明数据发送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设备在图3所示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符号确定模块11可以具体用于应用公式(1)计算获取所述OFDM符号的个数M:
M=ceil{R×(ceil{P/u}/D)/E} (1);
其中,P为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u为所采用的编码方式的码率,D为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使得每个调制符号可以承载的比特数,E为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的个数,ceil{·}为向上取整函数。
另外,该设备还可以包括:符号处理模块15;
符号确定模块11还用于判断确定的OFDM符号中是否还存在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或确定的OFDM符号中的最后一个OFDM上是否还存在剩余的子载波;相应地,符号处理模块12,用于若所述符号确定模块的判断结果为确定的OFDM符号中还存在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则将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应用于下一次数据发送;若所述符号确定模块的判断结果为确定的OFDM符号中的最后一个OFDM上还存在剩余的子载波,则执行下述任一操作:
将已经映射的所述调制符号中的部分调制符号再映射到所述剩余的子载波上;或者,
对所述剩余的子载波进行比特填充;或者,
将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丢弃;或者,
确定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已占用的子载波个数是否超过预设值,若超过,则对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已经映射的所述调制符号中的部分调制符号再映射到所述剩余的子载波上,或者,对所述剩余的子载波进行比特填充;若未超过,则将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丢弃。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数据接收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设备可以包括:数据接收模块21和解调解码模块22,其中,数据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OFDM符号,所述接收数据对应的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被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R次;解调解码模块22,用于应用所述重复次数R对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的相同的调制符号进行联合解调解码,获得接收数据。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设备还可以包括:次数获取模块23,用于从所述无线帧的控制部分的信息块中获取所述重复次数R。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数据接收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数据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包括:数据发送设备1和数据接收设备2,其中,数据发送设备1可以采用图3或图4所示的结构,数据接收设备2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结构,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系统中,数据发送设备1可以为用户设备,数据接收设备2可以为基站;或者,数据发送设备1可以为基站,数据接收设备2可以为用户设备;或者,数据发送设备1和数据接收设备2均为用户设备或者均为基站。具体该数据发送设备1和数据接收设备2是网络中的哪个实体,有本其适用的使用场景决定。
本实施例的系统中,数据发送设备可以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在确定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之后,可以采用连续映射的方式将调制符号映射在OFDM符号上,避免因为调制符号的不连续映射而浪费OFDM符号资源。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利用OFDM符号资源,提高利用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其中R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获得调制符号;
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其中,每相邻两次映射的调制符号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
发送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所述OFDM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包括:
应用公式(1)计算获取所述OFDM符号的个数M:
M=ceil{R×(ceil{P/u}/D)/E} (1);
其中,P为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u为所采用的编码方式的码率,D为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使得每个调制符号可以承载的比特数,E为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的个数,ceil{·}为向上取整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之后,若确定的OFDM符号中还存在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应用于下一次数据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之后,若确定的OFDM符号中的最后一个OFDM上还存在剩余的子载波,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已经映射的所述调制符号中的部分调制符号再映射到所述剩余的子载波上;或者,
对所述剩余的子载波进行比特填充;或者,
将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丢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之后,若确定的OFDM符号中的最后一个OFDM上还存在剩余的子载波,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已占用的子载波个数是否超过预设值;
若超过,则对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已经映射的所述调制符号中的部分调制符号再映射到所述剩余的子载波上,或者,对所述剩余的子载波进行比特填充;
若未超过,则将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丢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符号承载在所述无线帧的数据部分,所述重复次数承载在所述无线帧的控制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次数承载在所述无线帧的控制部分的信息块中。
8.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OFDM符号,接收数据对应的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被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重复次数R次;
应用所述重复次数R对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的相同的调制符号进行联合解调解码,获得所述接收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所述重复次数R对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的相同的调制符号进行联合解调解码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无线帧的控制部分的信息块中获取所述重复次数R。
10.一种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符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数据的重复次数R、数据量、编码调制方式以及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个数,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所需的OFDM符号的个数,其中R为大于1的整数;
编码调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码调制方式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获得调制符号;
符号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映射R次,其中,每相邻两次映射的调制符号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所述OFDM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应用公式(1)计算获取所述OFDM符号的个数M:
M=ceil{R×(ceil{P/u}/D)/E} (1);
其中,P为所述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u为所采用的编码方式的码率,D为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使得每个调制符号可以承载的比特数,E为每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调制符号的个数,ceil{·}为向上取整函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号确定模块还用于判断确定的OFDM符号中是否还存在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或确定的OFDM符号中的最后一个OFDM上是否还存在剩余的子载波;
所述设备,还包括:
符号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符号确定模块的判断结果为确定的OFDM符号中还存在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则将剩余的整个OFDM符号应用于下一次数据发送;
若所述符号确定模块的判断结果为确定的OFDM符号中的最后一个OFDM上还存在剩余的子载波,则执行下述任一操作:
将已经映射的所述调制符号中的部分调制符号再映射到所述剩余的子载波上;或者,
对所述剩余的子载波进行比特填充;或者,
将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丢弃;或者,
确定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已占用的子载波个数是否超过预设值,若超过,则对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已经映射的所述调制符号中的部分调制符号再映射到所述剩余的子载波上,或者,对所述剩余的子载波进行比特填充;若未超过,则将所述最后一个OFDM符号丢弃。
13.一种数据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帧,所述无线帧中包含OFDM符号,接收数据对应的调制符号在所述OFDM符号上被首尾相接地连续映射重复次数R次;
解调解码模块,用于应用所述重复次数R对映射在所述OFDM符号上的相同的调制符号进行联合解调解码,获得所述接收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次数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无线帧的控制部分的信息块中获取所述重复次数R。
15.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和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数据接收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设备为用户设备,所述数据接收设备为基站;或者,所述数据发送设备为基站,所述数据接收设备为用户设备;或者,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和所述数据接收设备均为用户设备或者均为基站。
CN201110339955.6A 2011-11-01 2011-11-01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3095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9955.6A CN103095629B (zh) 2011-11-01 2011-11-01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9955.6A CN103095629B (zh) 2011-11-01 2011-11-01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5629A CN103095629A (zh) 2013-05-08
CN103095629B true CN103095629B (zh) 2017-04-26

Family

ID=48207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9955.6A Active CN103095629B (zh) 2011-11-01 2011-11-01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56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0545B2 (en) * 2015-08-10 2019-06-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control field comprising information about resource units in wireless LAN system
EP3602858A4 (en) * 2017-03-24 2020-11-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APPING OF DATA ON OFDM SYMBOLS
CN109067686A (zh) * 2018-09-14 2018-12-21 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信号传输方法
WO2020078016A1 (en) * 2018-10-15 2020-04-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point-to-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901815A (zh) * 2019-05-05 2020-11-0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确定方法、合并方法及装置
CN112054982B (zh) * 2019-06-06 2022-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205203B (zh) * 2021-12-09 2023-02-0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ofdm的卫星物联网大规模接入设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1142A (zh) * 2007-06-08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子载波分配方法及资源映射装置以及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1484A1 (en) * 2004-07-29 2007-04-12 Wang Michael M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frame struct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94045B (zh) * 2007-08-10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确应答消息和/或错误应答消息的传输方法
CN101686218B (zh) * 2008-09-28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fdm通信系统处理帧前缀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1142A (zh) * 2007-06-08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子载波分配方法及资源映射装置以及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5629A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5629B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348526B (zh) 发送上行信息、发送与接收下行信息、系统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2845099B (zh) 通信方法、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JP6892385B2 (ja) ヘッダを用いたwlanパケットの自動検出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9000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MIMO system
JP6049083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アップ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要請を伝送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101296002B1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변조 및 코딩 방식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KR102352674B1 (ko) 시퀀스 기반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6851734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分组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96336B (zh) 利用补充资源最小化数据分组重复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5453470B (zh) 用于传送数据的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WO2017186175A1 (zh) 接入方法及装置、发射机、接收机、终端
CN108418669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5453469A (zh) 通信系统、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方法
WO201503930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984111A (zh) 一种ofdm系统中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应用
KR20220133208A (ko)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CN109450535A (zh) 一种基于可见光和射频技术的无线通信方法
KR20080032823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20040092274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 radio station suitably used for the same
EP20747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channel node tree in an of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71261B (zh) 一种空间流的mcs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3384182A (zh)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413138B (zh) 数据映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001816B (zh) 数据通信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