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8165A -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程序 - Google Patents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8165A
CN103238165A CN2011800577668A CN201180057766A CN103238165A CN 103238165 A CN103238165 A CN 103238165A CN 2011800577668 A CN2011800577668 A CN 2011800577668A CN 201180057766 A CN201180057766 A CN 201180057766A CN 103238165 A CN103238165 A CN 103238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ntioned
record
reservation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77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8165B (zh
Inventor
前田信太郎
田村和治
笠井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38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8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将生产对象物分别为起点而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并将各记录存储到存储器,在存储器上的对象物组中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一标志,在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二标志,对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与设定了第二标志的记录进行对照,确定出已是设定了第二标志的记录但在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中制作编号相同的记录,针对确定出的记录所示的对象物,抽取保留关系,在抽取记录中设定了第一标志的情况下变更为第二标志,将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作为历史记录信息与保留信息分开地登记到存储部,通过执行以上的处理,以低成本来实现生产管理用的业务系统中的过去数据利用,并且抑制大量数据处理性能的劣化。

Description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程序,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低成本实现生产管理用的业务系统中的过去数据利用并且抑制大量数据处理性能的劣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存在以下这样的业务:根据订单信息等来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根据该生产计划来进行构成产品的部件或半成品的生产、保留(reserve)等指示、生产实绩的收集和管理等。当持续利用管理这种业务的生产管理用的业务系统时,会存储大量实绩数据。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执行大量数据处理(MRP等)时施加到系统的负荷增大而处理速度变慢。
因此,例如以提供不对系统施加较大负荷就能够高效率地收集、统计进出数据等的进出历史记录管理装置为目的,提出了以下进出历史记录管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该进出历史记录管理装置具备:第一数据变换单元,其将在没有利用字符串记录的数据库中记录的进出历史记录变换为文本字符串或者与文本字符串对应的二进制数据列,并将变换得到的字符串数据作为文件存储到预定的区域,该文件以与变换得到的上述进出历史记录对应的管理时间作为文件名;第一数据库,其记录了从当前至此前的预定短时间的过去的上述进出历史记录的数据;第二数据库,其至少记录了没有记录在该第一数据库中的期间的过去的上述进出历史记录的数据;第二数据变换单元,其将在上述预定的区域内存储的文件的进出历史记录的数据变换为上述第二数据库的进出历史记录的数据并存储到上述第二数据库;以及数据管理单元,其在从上述外部请求的全部进出历史记录的期间没有与上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期间一致并且不包含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二数据变换单元将作为数据存储期间而不足期间量的进出历史记录的数据从上述文件的进出历史记录的数据进行变换,补充到上述第二数据库,将该第二数据库的进出历史记录的数据设为对于上述外部的参照对象,其中,该进出历史记录管理装置在上述预定的区域中实际存储有与比上述第一数据库长的应用上的全部期间有关的上述文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57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应对由负荷增大导致的性能下降这种状况,当将所存储的过去的实绩数据单纯地进行删除或者存档时,会产生在需要时无法利用对应数据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参照所存档的过去的实绩数据,需要另外构建参照过去的输出单据的结构等,从而招致成本增加。另外,如果不实施任何办法,则由负荷增大导致性能下降,由此担心业务系统的应用中断、停滞。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低成本来实现生产管理用的业务系统中的过去数据利用并且抑制大量数据处理性能的劣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存储部,其存储保留信息,该保留信息至少包含与生产管理的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间的保留关系、制作编号以及生产状况的各信息;以及执行以下处理的运算部,该处理包括:参照上述保留信息的上述保留关系和生产状况的信息,来搜索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以及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处理;以通过上述搜索确定出的各对象物分别为起点,从上述保留信息的保留关系的信息中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保留信息中读出抽取出的对象物的各记录并存储到存储器的处理;在上述存储器中,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一标志,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二标志的处理;对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与设定了上述第二标志的记录进行对照,并确定出已是设定了第二标志的记录但在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中制作编号相同的记录,针对该确定出的记录所表示的对象物,抽取在上述保留信息中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在抽取出的该记录中设定有第一标志的情况下变更为第二标志的处理;以及将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作为历史记录信息与上述保留信息分开地登记到存储部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由具备存储部和运算部的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其中,该存储部存储保留信息,该保留信息至少包含与生产管理的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间的保留关系、制作编号以及生产状况的各信息,所述处理包括:参照上述保留信息的上述保留关系和生产状况的信息,来搜索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以及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处理;以通过上述搜索确定出的各对象物分别作为起点,从上述保留信息的保留关系的信息中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保留信息中读出抽取出的对象物的各记录并存储到存储器的处理;在上述存储器中,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一标志,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二标志的处理;对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与设定了上述第二标志的记录进行对照,并确定出已是设定了第二标志的记录但在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中制作编号相同的记录,针对该确定出的记录所表示对象物,抽取在上述保留信息中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在抽取出的该记录中设定有第一标志的情况下变更为第二标志的处理;以及将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作为历史记录信息与上述保留信息分开地登记到存储部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数据管理程序的特征在于,由具备存储部和运算部的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其中,该存储部存储保留信息,该保留信息至少包含与生产管理的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间的保留关系、制作编号以及生产状况的各信息,所述处理包括:参照上述保留信息的上述保留关系和生产状况的信息,来搜索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以及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处理;以通过上述搜索确定出的各对象物分别作为起点,从上述保留信息的保留关系的信息中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保留信息中读出抽取出的对象物的各记录并存储到存储器的处理;在上述存储器中,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一标志,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二标志的处理;对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与设定了上述第二标志的记录进行对照,并确定出已是设定了第二标志的记录但在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中制作编号相同的记录,针对该确定出的记录所表示对象物,抽取在上述保留信息中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在抽取出的该记录中设定有第一标志的情况下变更为第二标志的处理;以及将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作为历史记录信息与上述保留信息分开地登记到存储部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低成本来实现生产管理用的业务系统中的过去数据利用并且抑制大量数据处理性能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生产日程信息部和保留信息部的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计划信息部、指示信息部以及实绩信息部的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1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2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3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4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的概念例1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的概念例2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的概念例3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的概念例4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历史记录信息的判定概念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的概念例5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的概念例6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的概念例7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的概念例8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计划历史记录信息部、指示历史记录信息部以及实绩历史记录信息部的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5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6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7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画面例1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画面例2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画面例3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画面例4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画面例5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系统结构>
下面,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图。图1示出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以下,称为系统100)是以低成本来实现生产管理用的业务系统中的过去数据利用并且抑制大量数据处理性能的劣化的计算机系统。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的一例,例如能够设想根据来自各种终端等的请求来处理数据而进行返回的服务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网络140中,除了连接上述系统100以外,还连接有设计部门终端200、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资材管理部门终端220、订购处终端230、外包处终端240以及购买处终端250这样的计算机终端。
在图1示出的示例中,在上述中的、上述系统100、设计部门终端200、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以及资材管理部门终端220作为在同一公司内干预生产管理业务的计算机类以能够通过因特网等进行通信的方式进行连结。另外,购买成为生产管理业务对象的物品、即生产对象产品等的其他商家所利用的终端为订购处终端230。另外,不仅自己公司制作生产管理的对象物,有时还外包一部分,而该外包处企业所利用的终端为外包处终端240。另外,不仅是自己公司制作生产管理的对象物,有时还从外部购入,而该购买处企业所利用的终端为购买处终端250。
在生产管理业务的一般流程中,首先产品订购的指示信息从订购处终端230进入到系统100这一情况容易成为契机。对于接收到该信息的系统100,设计部门终端200获取产品订购的内容,显示在显示器等中。设计部门的担当者对所显示的产品订购的内容信息进行阅览而执行产品设计。通过设计部门终端200输入的设计内容被登记到系统100。生产管理部门的担当者利用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来阅览上述设计内容,制作实际生产管理用的信息并登记到系统100。资材管理部门的担当者利用资材管理部门终端220来阅览上述生产管理用的信息,不仅是在自己公司内,还执行外包处终端240、购买处终端250所需的资材、部件等安排指示。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系统100的结构。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上述系统100当然具备通常的计算机要具备的结构,还具备:存储部101,其由硬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构成;作为RAM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存储器103;CPU等运算装置104,其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该存储部101中的程序102并安装需要的功能;输入部105,其作为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的键盘、鼠标或者触摸面板等用户接口;显示器等的输出部106,其显示处理结果;以及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等通信部107,其用于与其它装置进行通信。根据业务流程中的状况等来显示在上述输出部106中的画面数据110被预先准备在存储部101中。另外,在上述存储部101中,作为上述系统100用于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方法而利用的数据库,存储有生产日程信息部125、保留信息部126、计划信息部127、指示信息部128、实绩信息部129以及历史记录信息130~133。在后文中详细说明这些信息。
接着,说明通过上述系统100的运算部104执行上述程序102而安装的功能。上述系统100具有以下功能:参照保留信息部126的保留关系(在图3的示例中,“保留编号”、“对象保留编号”)以及生产状况(在图3的示例中,“状态”)的信息,来搜索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以及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
另外,上述系统100还具有以下功能:以通过上述搜索而确定出的各对象物分别为起点,从上述保留信息部126的保留关系的信息中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保留信息部126读出抽取出的对象物的各记录并存储到存储器103。
另外,上述系统100还具有以下功能:在上述存储器103中,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一标志(在图11的示例中,“对象标志”栏中的“对象”标志),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二标志(在图11的示例中,“对象标志”栏中的“对象外”标志)。
另外,上述系统100还具有以下功能:对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与设定了上述第二标志的记录进行对照,并确定出已是设定了第二标志的记录但在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中制作编号相同的记录,针对该确定出的记录所表示的对象物,抽取在上述保留信息部126中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在抽取出的该记录中设定有第一标志的情况下变更为第二标志。
另外,上述系统100还具有以下功能:将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作为历史记录信息(在图2等示例中,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0)与上述保留信息部126分开地登记到存储部101。
此外,上述系统100如果还具有以下功能则更理想:针对上述历史记录信息所包含的记录所示的各对象物,从存储部101抽取上述计划信息部127、上述指示信息部128以及上述实绩信息部129中的对应记录,将该抽取出的信息作为与对应对象物有关的历史记录信息(在图2等示例中,计划历史记录信息部131、指示历史记录信息部132以及实绩历史记录信息部133)登记到存储部101。
另外,上述系统100还具有以下功能:经由上述通信部107接收来自设计部门终端200、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资材管理部门终端220等各种终端的信息请求,作为与对应于该信息请求的对象物有关的信息,从存储部101中的、上述计划信息部127、上述指示信息部128、上述实绩信息部129、上述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0、上述计划历史记录信息部131、上述指示历史记录信息部132以及上述实绩历史记录信息部133分别抽取对应对象物的计划信息、指示信息、实绩信息以及上述历史记录信息,并返回给上述终端。
<数据结构例>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所使用的信息的数据结构例。上述信息除了是在上述系统100本身所具备的存储部101中管理的信息以外,也可以是在能够经由网络来利用的硬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管理的信息。此外,在后文中说明上述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0、上述计划历史记录信息部131、上述指示历史记录信息部132以及上述实绩历史记录信息部133等历史记录信息。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生产日程信息部125和保留信息部126的各数据结构例的图。生产日程信息部125是以下数据库:根据系统100从订购处终端230接收到的订购数据,设计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资材管理部门等的各担当者研究对象产品、其结构部件等各物品的生产,存储对各物品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对象物的生产数量、交付期限等进行决定的信息。在图1的示例中,是以按照每个制作事件来唯一地确定的日程编号、制作编号为关键字,将对象物的品种、要生产的数量以及交付期限这种数据对应起来的记录的集合体。
另外,上述保留信息部126是存储了保留信息的数据库,该保留信息至少包括与生产管理的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间的保留关系、制作编号以及生产状况的各信息。还可以说,这种信息是以下信息:为了生产接受订购的产品,使生产管理用的信息融合至表示如何相互保留半成品、部件而最终构成产品的部件表中。
在附图示出的保留信息部126的示例中,以保留编号为关键字,成为使对象保留编号、制作编号、计划编号、指示编号、实绩编号、品种、保留数量以及状态的各数据对应的记录的集合体。在本例中,“保留编号”是对成为生产管理的对象的上述对象物各自唯一地附加的识别编号,通常,按照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设定为最终产品、构成产品的半成品、构成半成品的部件。另外,“对象保留编号”是成为对应对象物的保留对象的对象物的保留编号。另外,“制作编号”与生产对应对象物有关地与在生产日程信息部125中制定的记录的、制作编号对应。另外,“计划编号”为在后述的计划信息部127中与上述制作编号对应的记录的计划编号。同样地,“指示编号”为在后述的指示信息部128中与上述制作编号对应的记录的指示编号,“实绩编号”为在后述的实绩信息部129中与上述制作编号对应的记录的实绩编号。另外,“品种”为与生产对应对象物有关地与在上述生产日程信息部125中制定的记录的、上述制作编号对应的品种。另外,“保留数量”表示对应对象物被保留成根据对象保留编号指定的对象物的数量。另外,“状态”是表示对应对象物的生产状况的信息。在上述各信息中、例如保留编号与对象保留编号的连接与对象物间的保留关系的信息对应。
接着,说明计划信息部127、指示信息部128以及实绩信息部129的各数据结构例。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计划信息部127、指示信息部128以及实绩信息部129的各数据结构例的图。计划信息部127是按照上述生产日程信息部125的各记录的每个记录来附加计划编号,设定了其生产的开始预定日和结束预定日的信息的集合体。
另外,指示信息部128是存储了基于与生产上述对象物有关的计划信息的向生产部门至供应部门的指示信息的数据库,是以与关于对应对象物的上述制作编号对应的指示编号为关键字,将制作编号、品种、数量等数据对应起来的记录的集合体。
另外,实绩信息部129是存储了根据这些上述计划信息部127、指示信息部128的信息来实际进行的生产结果的信息的数据库,是以与上述制作编号对应的实绩编号为关键字,将制作编号、品种、数量这种数据对应起来的记录的集合体。
<预处理的示例>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1的图。首先,概要地说明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方法的前段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01中,上述系统100接收从上述订购处终端230发送的订单信息,根据要求,将该信息提供给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关于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担当者阅览上述信息来决定生产日程。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将这样决定的生产日程的信息登记到上述系统100的生产日程信息部125。图22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生产日程信息的输入画面例。
接着,在步骤s102中,上述系统100将在上述步骤s101中得到的各种信息以及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01中的、产品和部件等品种结构和库存信息例如根据需要提供给这些各种终端200~220。担当者们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资材需要量展开的作业来执行生产计划制定方案,使用这些终端200~220将其制定方案结果登记到系统100的保留信息部126和计划信息部127。
接着,在步骤s103中,上述系统100根据在上述步骤s102中登记的、上述计划信息部127中的例如开始年月日的信息,抽取成为生产指示的对象的记录,登记到存储部101的上述指示信息部128。
另外,在步骤s104中,上述系统100将与在上述步骤s103中登记的指示信息部128的记录所示的对象物有关的、实际生产实绩的信息作为实绩记录登记到实绩信息部129。该生产实绩的信息例如是系统100从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接收而获取的。图25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实绩信息的输入画面例。
接着,在步骤s105中,上述系统100从这些上述终端200~220接收指示,在需要再次计划的情况下(s105:“是”),使处理返回至上述步骤s101,在不需要再次计划的情况下(s105:“否”),结束本流程。
总之,上述处理流程就是一个例子,在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方法时,这些上述生产日程信息部125、保留信息部126、计划信息部127、指示信息部128、实绩信息部129预先存储需要的信息即可,其获取路径、方法等并不限定于上述流程。
<处理过程例2>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管理方法的实际过程。下面,与要说明的数据管理方法对应的各种动作是通过对上述系统100的存储器103进行读取而执行的程序102来实现的。然后,该程序102由用于进行以下说明的各种动作的代码构成。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2的图。在该情况下,上述系统100抽取保留信息部126的保留关系(在图3的示例中,“保留编号”、“对象保留编号”)和生产状况(在图3的示例中,“状态”)的信息,登记到存储器103(s201)。图9示出其处理概念例。
接着,系统100参照在上述步骤s201中登记到存储器103的信息,抽取“无对象保留编号或者有对象保留编号而没有保留编号的保留编号”即无保留对象、且“状态”处于“完成”的记录作为向历史记录信息的反映对象的展开起点,并登记到存储器103(s202)。
同样地,参照在上述步骤s201中登记到存储器103的信息,抽取“无对象保留编号或者有对象保留编号而没有保留编号的保留编号”即无保留对象、且“状态”处于“完成”以外的记录作为向历史记录信息的反映对象外的展开起点,并登记到存储器103(s203)。图10示出其处理概念例。在该情况下,作为向历史记录信息的反映对象的起点而确定有保留编号“01”的记录,作为向历史记录信息的反映对象外的起点而确定有保留编号“02”的记录。
设在此起的流程基于图7的流程。接着,上述系统100以在上述步骤s202中作为展开起点登记到存储器103的记录为起点,在上述步骤s201中登记到存储器103的保留信息部126的信息中,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保留关系的上级向下级按顺序将对应记录登记到存储器103(s204)。另外,上述系统100在上述步骤s204中登记到存储器103的记录中,在“对象标志”的项目中设定“对象”标志(s205)。
图11示出这些处理的概念例。在图11的示例中,以保留编号“01”的记录为起点,作为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而抽取对象保留编号具有该“01”的保留编号“03”、“04”的各记录、对象保留编号具有“03”至“04”的保留编号“06”、“07”、“08”的各记录、对象保留编号具有“06”、“07”、“08”中的任一个的保留编号“11”、“12”、“13”的各记录。在该情况下,从保留关系的上级即保留编号“01”的记录朝向下级的“13”的记录依次将对应记录登记到存储器103。
接着,上述系统100以在上述步骤s203中作为展开起点登记到存储器103的记录为起点,在上述步骤s201中登记到存储器103的保留信息部126的信息中,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保留关系的上级朝向下级依次将对应记录登记到存储器103(s206)。另外,上述系统100在上述步骤s206中登记到存储器103的记录中,在“对象标志”的项目中设定“对象外”标志(s207)。
图12示出这些处理的概念例。在图12的示例中,以保留编号“02”的记录为起点,作为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而抽取对象保留编号具有该“02”的保留编号“05”的记录、对象保留编号具有“05”的保留编号“09”、“10”的各记录、对象保留编号具有“09”、“10”中的任一个的保留编号“14”、“15”的各记录。在该情况下,从保留关系的上级即保留编号“02”的记录朝向下级的“15”的记录依次将对应记录登记到存储器103。
此外,上述步骤s207中的上述系统100对设定了上述“对象”标志的记录与设定了上述“对象外”标志的记录进行对照,确定出已是设定了“对象外”标志的记录但在设定了“对象”标志的记录中“制作编号”相同的记录。在图11示出的示例中设定了“对象”标志的保留编号“08”的记录与在图12示出的示例中设定了“对象外”标志的保留编号“09”的记录的“制作编号”均相同为“007”,系统100确定出该保留编号“08”的记录。另外,上述系统100作为与该保留编号“08”的记录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对存储器103展开的保留信息部126的信息中抽取保留编号“13”的记录。然后,系统100在这些保留编号“08”和保留编号“13”的记录中,将“对象标志”从“对象”标志变更为“对象外”标志。
如图13所示,这种标志变更处理的概念的特征在于,对以生产状况为“完成”的产品等为起点的、保留成该产品等的物品的保留关系中的连接与以生产状况为“完成”以外的产品等为起点的、保留成该产品等的物品的保留关系中的连接进行比较,由此确定出在这些连接之间使用具有相同制作编号的物品的状况。然后,还能够考虑大致判断为可作为历史记录信息来处理的“对象”标志的附加对象实际上由“对象外”标志的附加对象的物品构成的情况等情况,不是简单地确定历史记录信息的对象,而是根据制作编号的观点也对保留关系进行双重检查,仅将可作为历史记录信息来处理的信息存储到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0、计划历史记录信息部131、指示历史记录信息部132、实绩历史记录信息部133等。
在图13示出的示例中,例如,制作编号“C”的对象物与对制作编号“B”的对象物相关而被保留,但是在“对象”、“对象外”中的任一个的保留关系的连接中均包含该制作编号“B”的对象物。也就是说,制作编号“C”的对象物中、某一单品被保留成“对象”标志的附加对象的制作编号“B”,其它单品被保留成“对象外”标志的附加对象的制作编号“B”,可以说具有兄弟关系的物品被分为历史记录信息的对象和对象外。或者,如果在保留关系中上级即追溯到祖先的物品中存在作为历史记录信息的对象外的物品,则也有可能对下级的对应物品中利用数据,因此不作为“对象”。
设在此起的流程基于图8的流程。接着,如图14所示,上述系统100将在复制到上述存储器103的保留信息部126的信息中设定了“对象”标志的记录作为历史记录信息与上述存储部101的保留信息部126分开地登记到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0(s208)。
另外,同样地,如图15所示,上述系统100从存储部101的计划信息部127抽取与在上述步骤s208中作为历史记录信息登记到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0的对应记录所示的计划编号对应的记录,登记到计划历史记录信息部131(s209)。另外,如图16所示,上述系统100从存储部101的指示信息部128抽取与在上述步骤s208中作为历史记录信息登记到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0的对应记录所示的指示编号对应的记录,登记到指示历史记录信息部132(s210)。另外,如图17所示,上述系统100从存储部101的实绩信息部129抽取与在上述步骤s208中作为历史记录信息登记到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0的对应记录所示的实绩编号对应的记录,登记到实绩历史记录信息部133(s211)。图18示出这样生成的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0、计划历史记录信息部131、指示历史记录信息部132以及实绩历史记录信息部133的示例。
<处理过程例3>
接着,说明上述系统100中的信息的输入输出处理。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5的图,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6的图,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例7的图。在该情况下,上述系统100经由上述通信部107接收来自设计部门终端200、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资材管理部门终端220等各种终端的信息请求,作为与对应于该信息请求的对象物有关的信息,从存储部101中的上述计划信息部127抽取对应对象物的记录,并返回给上述终端(s301)。图23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计划信息的输出画面例。
或者,上述系统100经由上述通信部107接收来自设计部门终端200、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资材管理部门终端220等各种终端的信息请求,作为与对应于该信息请求的对象物有关的信息,从存储部101中的上述指示信息部128抽取对应对象物的记录,并返回给上述终端(s302)。图24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指示信息的输出画面例。
或者,上述系统100经由上述通信部107接收来自设计部门终端200、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10、资材管理部门终端220等各种终端的信息请求,作为与对应于该信息请求的对象物有关的信息,从存储部101中的上述实绩信息部129中抽取对应对象物的记录,并返回给上述终端(s302)。图26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实绩信息的输出画面例。
以上,具体地说明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根据这种本实施方式,在生产管理的业务流程中,生产管理上的状况完成,即使在保留对象与其它物品之间的关系中也可靠地划分不会产生利用于重写、更新等的信息与除此以外的信息(有可能利用于重写、更新等的信息),作为历史记录信息而分开管理不会产生利用于重写、更新等的信息,例如能够作为仅对输出要求对应地提供的信息而处理。换言之,接收业务系统中的输入、更新等处理的对象限定为有可能利用于更新等的信息,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与业务系统有关的数据处理的负荷。而且,为了实现这种结构,不需要导入特别的新硬件等,因此能够将有效利用历史记录信息(=过去数据)和抑制上述数据处理负荷一起以低成本来实现。
因而,能够以低成本实现生产管理用的业务系统中的过去数据利用并且抑制大量数据处理性能的劣化。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情况。即,上述数据管理系统也可以执行以下处理:上述存储部进一步存储与上述对象物的生产有关的计划信息、基于该计划向生产部门至供应部门的指示信息以及生产的实绩信息,上述运算部对于上述历史记录信息所包含的记录所示的各对象物,从存储部抽取上述计划信息、上述指示信息以及上述实绩信息,将抽取出的该信息作为与对应对象物有关的历史记录信息登记到存储部。
另外,上述数据管理系统也可以具备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并执行以下处理:上述运算部经由上述通信部接收来自终端的信息请求,作为与对应于该信息请求的对象物有关的信息,从存储部抽取对应对象物的计划信息、指示信息、实绩信息以及上述历史记录信息,并返回给上述终端。
符号说明
100:数据管理系统;101:存储部;102:程序;103:存储器;104:运算部;105:输入部;106:输出部;107:通信部;110:画面数据;125:生产日程信息部;126:保留信息部;127:计划信息部;128:指示信息部;129:实绩信息部;130:保留历史记录信息部;131:计划历史记录信息部;132:指示历史记录信息部;133:实绩历史记录信息部;140:网络;200:设计部门终端;210:生产管理部门终端;220:资材管理部门终端;230:订购处终端;240:外包处终端;250:购买处终端。

Claims (5)

1.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部,其存储保留信息,该保留信息至少包含与生产管理的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间的保留关系、制作编号以及生产状况的各信息;以及
执行以下处理的运算部,该处理包括:
参照上述保留信息的上述保留关系和生产状况的信息,来搜索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以及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处理;
以通过上述搜索确定出的各对象物分别为起点,从上述保留信息的保留关系的信息中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保留信息中读出抽取出的对象物的各记录并存储到存储器的处理;
在上述存储器中,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一标志,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二标志的处理;
对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与设定了上述第二标志的记录进行对照,并确定出已是设定了第二标志的记录但在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中制作编号相同的记录,针对该确定出的记录所表示的对象物,抽取在上述保留信息中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在抽取出的该记录中设定有第一标志的情况下变更为第二标志的处理;以及
将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作为历史记录信息与上述保留信息分开地登记到存储部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部还存储有与上述对象物的生产有关的计划信息、基于该计划的向生产部门至供应部门的指示信息、以及生产的实绩信息,
上述运算部执行以下处理:针对上述历史记录信息所包含的记录所示的各对象物,从存储部抽取上述计划信息、上述指示信息以及上述实绩信息,将抽取出的该信息作为与对应对象物有关的历史记录信息登记到存储部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数据管理系统具备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部,
上述运算部执行以下处理:经由上述通信部接收来自终端的信息请求,作为与对应于该信息请求的对象物有关的信息,从存储部抽取对应对象物的计划信息、指示信息、实绩信息以及上述历史记录信息,并返回给上述终端的处理。
4.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具备存储部和运算部的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其中,该存储部存储保留信息,该保留信息至少包含与生产管理的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间的保留关系、制作编号以及生产状况的各信息,所述处理包括:
参照上述保留信息的上述保留关系和生产状况的信息,来搜索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以及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处理;
以通过上述搜索确定出的各对象物分别作为起点,从上述保留信息的保留关系的信息中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保留信息中读出抽取出的对象物的各记录并存储到存储器的处理;
在上述存储器中,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一标志,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二标志的处理;
对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与设定了上述第二标志的记录进行对照,并确定出已是设定了第二标志的记录但在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中制作编号相同的记录,针对该确定出的记录所表示对象物,抽取在上述保留信息中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在抽取出的该记录中设定有第一标志的情况下变更为第二标志的处理;以及
将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作为历史记录信息与上述保留信息分开地登记到存储部的处理。
5.一种数据管理程序,其特征在于,
由具备存储部和运算部的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其中,该存储部存储保留信息,该保留信息至少包含与生产管理的对象物有关的、对象物间的保留关系、制作编号以及生产状况的各信息,所述处理包括:
参照上述保留信息的上述保留关系和生产状况的信息,来搜索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以及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处理;
以通过上述搜索确定出的各对象物分别作为起点,从上述保留信息的保留关系的信息中抽取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从保留信息中读出抽取出的对象物的各记录并存储到存储器的处理;
在上述存储器中,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一标志,在以无保留对象且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为起点而关联的对象物组中的、生产状况表示完成以外的状况的对象物的记录中设定第二标志的处理;
对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与设定了上述第二标志的记录进行对照,并确定出已是设定了第二标志的记录但在设定了第一标志的记录中制作编号相同的记录,针对该确定出的记录所表示对象物,抽取在上述保留信息中具有保留关系的对象物的关联,在抽取出的该记录中设定有第一标志的情况下变更为第二标志的处理;以及
将设定了上述第一标志的记录作为历史记录信息与上述保留信息分开地登记到存储部的处理。
CN201180057766.8A 2010-11-30 2011-08-02 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方法 Active CN103238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7204 2010-11-30
JP2010267204A JP5319653B2 (ja) 2010-11-30 2010-11-30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PCT/JP2011/067652 WO2012073555A1 (ja) 2010-11-30 2011-08-02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8165A true CN103238165A (zh) 2013-08-07
CN103238165B CN103238165B (zh) 2016-10-12

Family

ID=46171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7766.8A Active CN103238165B (zh) 2010-11-30 2011-08-02 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319653B2 (zh)
CN (1) CN103238165B (zh)
MX (1) MX2013005934A (zh)
MY (1) MY181476A (zh)
WO (1) WO20120735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611A (zh) * 2018-09-26 2021-05-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读取装置、记录方法、记录程序、读取方法、读取程序及磁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6421B (zh) * 2015-08-31 2020-07-03 上海合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历史比较功能的印刷质量监测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6603A (ja) * 2001-02-09 2002-08-23 Sony Corp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リレーショナル・データベース管理システム用サーバー
CN1439995A (zh) * 2002-02-20 2003-09-03 e-制造有限公司 在供应链产品管理中基于流管理的管理方法
CN101086666A (zh) * 2006-06-09 2007-12-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作业管理装置、拣选台车、作业性管理系统、方法及程序
CN101266493A (zh) * 2007-03-14 2008-09-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生产管理系统以及生产管理方法
CN101364288A (zh) * 2008-09-03 2009-02-11 于万钦 基于soa架构的bom容器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2232A (ja) * 1993-12-21 1995-07-21 Nissan Motor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6603A (ja) * 2001-02-09 2002-08-23 Sony Corp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リレーショナル・データベース管理システム用サーバー
CN1439995A (zh) * 2002-02-20 2003-09-03 e-制造有限公司 在供应链产品管理中基于流管理的管理方法
CN101086666A (zh) * 2006-06-09 2007-12-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作业管理装置、拣选台车、作业性管理系统、方法及程序
CN101266493A (zh) * 2007-03-14 2008-09-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生产管理系统以及生产管理方法
CN101364288A (zh) * 2008-09-03 2009-02-11 于万钦 基于soa架构的bom容器构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611A (zh) * 2018-09-26 2021-05-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读取装置、记录方法、记录程序、读取方法、读取程序及磁带
US11915726B2 (en) 2018-09-26 2024-02-27 Fujifilm Corporation Recording device, readout device,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program, readout method, readout program, and magnetic tape capable of shortening the reading of data recorded on a recording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8165B (zh) 2016-10-12
MY181476A (en) 2020-12-23
JP5319653B2 (ja) 2013-10-16
MX2013005934A (es) 2013-08-29
WO2012073555A1 (ja) 2012-06-07
JP2012118711A (ja) 201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15123A1 (en) Specify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output dataset of a data pipeline
CN103329130A (zh) 管理数据集合的更改
CN101233505A (zh) 从关系数据库中检索对象并将其保存到关系数据库
US20140067548A1 (en) Saving on device functionality for business calendar
CN109978392B (zh) 敏捷软件开发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9740994B2 (en) Simulation of supply chain plans using data model
US10915947B2 (en) Digital media lend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4364786A (zh) 用于关于迟到临床信息的任务管理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1539926B (zh) 相关文档呈现系统和相关文档呈现方法
CN103238165A (zh)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程序
CN111444368B (zh) 构建用户画像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809915B (zh) 一种磁盘文件的读写方法和装置
CN104281584A (zh) Xml数据库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352405B (zh) 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系统、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Böhmer et al. Seamless interoperability in logistics: narrowing the business-IT gap by logistics business objects
JP6098685B2 (ja)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ワークフローサーバ、ワークフローサーバ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282931A1 (en) System,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umerical Analysis Data, And Numerical Analysis Data Utilizing Device
JP6397657B2 (ja) 所要量計算システム、所要量計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0200314A (ja) デ―タ処理方法、医療デ―タ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記録媒体
US20090271439A1 (en) Systems to implement business processes in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120233115A1 (en) Real-time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9785894B2 (en) Simulation of supply chain plans using web service
CN112070464B (zh) 项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US20070156484A1 (en) Cross company project management
CN113312410B (zh) 数据图谱的构建方法、数据查询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