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3465B - 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3465B
CN103233465B CN201310162835.2A CN201310162835A CN103233465B CN 103233465 B CN103233465 B CN 103233465B CN 201310162835 A CN201310162835 A CN 201310162835A CN 103233465 B CN103233465 B CN 103233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collimation
stake
urceolus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28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3465A (zh
Inventor
杨文军
嵇康东
白才仁
蔡庆军
郝盼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628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3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3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3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3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3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直永久点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坑土方完成后,确定准直桩的位置和长度;开挖所述准直桩的桩孔;将制作成型且于顶部临时连接为一体的内筒和外筒安装至所述桩孔内;制作准直桩钢筋笼,并将制作完成的准直桩钢筋笼吊入所述内筒内,在相应的标高安装准直点的预埋件;同时浇注所述内筒内混凝土和所述外筒外混凝土;割除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顶部的临时连接,浇注底板面层混凝土,完成施工。本发明的准直永久点结构,使准直桩设置在结构底板上,但与结构分离,设置内外双层钢护筒,保证准直桩与底板结构之间的空隙。

Description

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直永久点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置建筑物内准直点的设置,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坐标的精准定位的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程中,为满足设备严格精确的准直定位,需在整个建筑物园区和装置建筑物内布设准直控制点,相应的控制点之间应具备互相通视的条件。一般,永久准直点虽设在结构以内,但需要与结构分离,确保结构的变形不会影响到准直点的位置。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使永久准直点设置在结构底板上,但需要与结构分离,准直点入岩层10000mm,并设置双层钢护筒,保证准直点与底板结构之间的空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相对独立性的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直永久点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坑土方完成后,确定准直桩的位置和长度;
开挖所述准直桩的桩孔;
将制作成型且于顶部临时连接为一体的内筒和外筒安装至所述桩孔内;
制作准直桩钢筋笼,并将制作完成的准直桩钢筋笼吊入所述内筒内,在相应的标高安装准直点的预埋件;
同时浇注所述内筒内混凝土和所述外筒外混凝土;
割除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顶部的临时连接,浇注底板面层混凝土,完成施工。
所述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桩孔成孔至新鲜基岩面以下;
所述内筒伸至所述桩孔底部;
于所述内筒的底部开设复数注浆口;
沿所述内筒外侧在所述内筒的下部焊接一第一环形钢板;
在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上表面焊接复数道钢筋止水环;
所述外筒伸至所述新鲜基岩面处;
沿所述外筒外侧在所述外筒的下端焊接一第二环形钢板;
在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下表面焊接复数道钢筋止水环;
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复数限位钢板;
将所述内筒套入所述外筒内,使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上方一定距离处;
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顶部通过一连接板临时焊接在一起。
所述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与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之间填充膨润土。
所述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筒内混凝土浇至所述准直桩顶标高,所述外筒外混凝土浇至所述底板面层标高。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准直永久点结构,所述结构包括一准直桩,所述准直桩的顶部设置有一准直点,所述准直桩的外部套设有一内筒和一外筒,所述外筒的外表面贴合于结构底板的内表面,所述准直桩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可独立移动。
所述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沿所述内筒外侧在所述内筒的下部焊接有一第一环形钢板,沿所述外筒外侧在所述外筒的下端焊接有一第二环形钢板,所述内筒套设于所述外筒内,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上方一定距离处,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与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之间填充有膨润土。
所述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上表面和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下表面分别焊接有复数道钢筋止水环。
所述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复数限位钢板。
所述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顶部通过一连接板临时焊接在一起。
所述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筒的底部开设有复数注浆口。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使准直桩设置在结构底板上,但需要与结构分离,准直桩入岩层10000mm,并设置内外双层钢护筒,保证准直桩与底板结构之间的空隙。在内外护筒的环形钢板之间填充膨润土,保证内外护筒之间有一定的可移动性和防水性,保证准直桩的相对独立性。并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封闭内外护筒之间的间隙,保证底板的防水性和准直桩的相对独立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准直永久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准直永久点结构1,主要由一准直桩11、一准直点12和一双层钢护筒构成,准直点12设于准直桩11的顶部,双层钢护筒套设于准直桩11的外部。其中双层钢护筒进一步包括一内筒131和一外筒132,外筒132的外表面贴合于结构底板14的内表面,准直桩11置于内筒131内,内筒131与外筒132之间可独立移动。沿内筒131外侧在内筒131的下部焊接有一第一环形钢板151,沿外筒132外侧在外筒132的下端焊接有一第二环形钢板152,内筒131套设于外筒132内,并在内筒131和外筒132之间设置限位钢板16,保证内筒131与外筒132之间保持间隙,第一环形钢板151的下表面与第二环形钢板152的上表面之间距离100mm,并在第一环形钢板151与第二环形钢板152之间填充有膨润土,保证内筒131与外筒132之间有一定的可移动性和防水性,保证准直桩11的相对独立性。
本发明准直永久点结构施工方法如下:
1、测量定位
在基坑土方完成后,根据坐标控制点测放出准直桩11的位置,并采用超前钻确定准直桩11的长度,为内外护筒的加工的桩孔110的开挖提供数据。
2、准直桩11成孔
准直桩11的桩孔110的直径为1700mm,要求入新鲜岩层18为1000mm,采用钻孔法成孔,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桩孔110的直径、垂直度,入岩后,需要相关单位进行验孔,看桩底岩层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入岩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满足设计要求,则终孔,完成准直桩成孔工作。
由于准直桩11需要与底板一同施工、在成孔后,还需要等待底板垫层、防水、钢筋等的施工,在此期间,采用泥浆护臂对桩孔110进行保护,并在孔口设置临时盖板,保证孔壁及施工的安全。
3、内外护筒的制作及安装
分为一内筒131和一外筒132,先分别加工好内筒131和外筒132,再将内筒131和外筒132临时连接。
内筒131的加工,内筒131直径1000mm,厚度14mm,在下口均匀切割出8个150×400mm的缺口,作为预留注浆口17,沿内筒131外侧在内筒131距底端1000mm处焊接D=1650mm的第一环形钢板151,并在第一环形钢板151的上表面焊接三道环形的钢筋止水环(图中未标示钢筋止水环),在第一环形钢板151上方100mm处,沿内筒131外侧均匀焊接8个45×100×8厚的限位钢板16,保证内筒131与外筒132之间保持间隙和内筒131的安装垂直度。
外筒132的加工,外筒132直径1100mm,厚度14mm,沿外筒132外侧在外筒132的下端焊接直径1650mm的第二环形钢板152,第二环形钢板152的下表面焊接三道钢筋止水环(图中未标示钢筋止水环)。
将内筒131套入外筒132内,控制好内筒131与外筒132之间的间隙,使第二环形钢板152位于第一环形钢板151上方一定距离处,第一环形钢板151的下表面与第二环形钢板152的上表面之间距离100mm。在内筒131和外筒132的顶部用连接板将内外筒临时焊接在一起。
4、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准直桩11钢筋笼在现场加工,纵向钢筋为16根Φ22mm螺纹钢,螺旋筋为直径12mm,间距200mm,螺旋筋与纵向钢筋采用点焊固定。
内外护筒安装完毕后,将准直桩11钢筋笼吊入内筒131内,并固定好位置,在相应的标高安装好准直点12的预埋件,并固定牢固。
5、混凝土浇筑
底板14钢筋绑扎完毕,经验过隐蔽验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准直桩11混凝土浇筑时,内筒131内混凝土和外筒132外混凝土同时浇筑,内筒131混凝土浇至准直桩11顶标高,外筒132外混凝土浇至底板面层标高,并随时观测内外护筒及准直点12的预埋件的位置,确保准直桩11及准直点12的预埋件置位的准确。
6、底板面层施工
底板14混凝土浇完成后,割除内筒131和外筒132的顶部的临时连接板,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充,安装好底板面层的各预埋件后,浇注底板面层混凝土至底板完成面标高。
本发明的一种准直永久点结构,使准直桩11设置在结构底板14内,但需要与结构分离,准直桩11入岩层10000mm,并设置内外护筒,保证准直桩11与结构底板14之间的空隙。在内外护筒的环形钢板之间填充膨润土,保证内外护筒之间有一定的可移动性和防水性,保证准直桩的相对独立性。并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封闭内外护筒顶部的间隙,保证底板的防水性和准直桩的相对独立性。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准直永久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坑土方完成后,确定准直桩的位置和长度;
开挖所述准直桩的桩孔;
将制作成型且于顶部临时连接为一体的内筒和外筒安装至所述桩孔内;
制作准直桩钢筋笼,并将制作完成的准直桩钢筋笼吊入所述内筒内,在相应的标高安装准直点的预埋件;
同时浇注所述内筒内混凝土和所述外筒外混凝土;
割除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顶部的临时连接,浇注底板面层混凝土,完成施工;
进一步,所述桩孔成孔至新鲜基岩面以下,在施工所述桩孔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待桩孔成孔至新鲜基岩面后,进行验孔;
所述内筒伸至所述桩孔底部;
于所述内筒的底部开设复数注浆口;
沿所述内筒外侧在所述内筒的下部焊接一第一环形钢板;
在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上表面焊接复数道钢筋止水环;
所述外筒伸至所述新鲜基岩面处;
沿所述外筒外侧在所述外筒的下端焊接一第二环形钢板;
在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下表面焊接复数道钢筋止水环;
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复数限位钢板;
将所述内筒套入所述外筒内,使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上方一定距离处;
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顶部通过一连接板临时焊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在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与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之间填充膨润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混凝土浇至所述准直桩顶标高,所述外筒外混凝土浇至所述底板面层标高。
3.一种准直永久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一准直桩,所述准直桩的顶部设置有一准直点,所述准直桩的外部套设有一内筒和一外筒,所述外筒的外表面贴合于结构底板的内表面,所述准直桩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可独立移动;
沿所述内筒外侧在所述内筒的下部焊接有一第一环形钢板,沿所述外筒外侧在所述外筒的下端焊接有一第二环形钢板,所述内筒套设于所述外筒内,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上方一定距离处,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与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之间填充有膨润土;所述内筒的底部开设有复数注浆口;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封闭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顶部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钢板上表面和所述第二环形钢板下表面分别焊接有复数道钢筋止水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复数限位钢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顶部通过一连接板临时焊接在一起。
CN201310162835.2A 2013-05-06 2013-05-06 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3233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2835.2A CN103233465B (zh) 2013-05-06 2013-05-06 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2835.2A CN103233465B (zh) 2013-05-06 2013-05-06 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3465A CN103233465A (zh) 2013-08-07
CN103233465B true CN103233465B (zh) 2016-05-11

Family

ID=48881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2835.2A Active CN103233465B (zh) 2013-05-06 2013-05-06 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3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3098B (zh) * 2015-01-21 2016-01-20 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超大直径全钢护筒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7386277B (zh) * 2017-07-25 2020-03-24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330956B (zh) * 2018-02-24 2020-03-24 东莞福瑞来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坑护桩
CN109736296B (zh) * 2019-01-04 2020-12-08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厂房基准的设置方法
CN114777650B (zh) * 2022-04-28 2023-02-07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一种粒子加速器隧道准直一级控制网布设方法及测量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3741A1 (fr) * 1987-04-07 1988-10-14 Labrue Jean Marie Tubage interieur amovible pour tariere creuse destinee au moulage des pieux fores
CN101798820A (zh) * 2010-03-01 2010-08-11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桩土接触的钻孔灌注桩双套管
CN101806073A (zh) * 2010-04-09 2010-08-18 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基桩上延段的无阻力载荷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2720221A (zh) * 2012-06-29 2012-10-1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消除试桩桩顶标高以上部分侧摩阻力的双套管及试桩方法
CN203259161U (zh) * 2013-05-06 2013-10-3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准直永久点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3741A1 (fr) * 1987-04-07 1988-10-14 Labrue Jean Marie Tubage interieur amovible pour tariere creuse destinee au moulage des pieux fores
CN101798820A (zh) * 2010-03-01 2010-08-11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桩土接触的钻孔灌注桩双套管
CN101806073A (zh) * 2010-04-09 2010-08-18 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基桩上延段的无阻力载荷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2720221A (zh) * 2012-06-29 2012-10-1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消除试桩桩顶标高以上部分侧摩阻力的双套管及试桩方法
CN203259161U (zh) * 2013-05-06 2013-10-3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准直永久点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3465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3465B (zh) 准直永久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0939535B1 (ko) 지하연속벽체 시공용 가이드
CN101975067B (zh) 小断面泥水盾构粉细砂层接收方法
CN104404983B (zh) 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骑马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6223976B (zh) 基于主体结构的盾构井端头大管棚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10198A (zh) 隧道地表定向大口径深孔注浆装置及注浆方法
CN109505298A (zh) 一种自平衡基坑围护方法
CN208965555U (zh) 用于钻孔灌注桩遇溶洞的防漏砼装置
KR20020046904A (ko) 차수벽 흙막이 공법
CN204326104U (zh) 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骑马井装置
JP6433069B2 (ja) 地盤埋設ボード及びその利用方法
JP6225458B2 (ja) 山留め壁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03259161U (zh) 准直永久点结构
KR101974826B1 (ko) 인터로킹 시컨트 프리캐스트파일 및 이를 이용한 주열식 흙지지 벽체의 시공방법
CN208845026U (zh) 一种新型地铁站施工主体围护结构
CN111155542A (zh) 一种基于引孔技术的pba工法隧道止水帷幕施工方法
CN109056735A (zh) 用于钻孔灌注桩遇溶洞的防漏砼装置
CN104793262A (zh) 一种地层分层位移的监测方法
CN210919057U (zh) 盾构开挖与土体沉降监测模拟试验平台
KR20190012368A (ko) 소형 천공장비를 이용한 인접건물 근접구간 소구경 합성파일 벽체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13481775A (zh) 岩溶地区泡沫混凝土回填路堤的施工方法
CN110374631B (zh) 一种软弱地层小净距隧道后行隧洞超前注浆施工方法
CN110144903A (zh) 一种基坑支护遇防空洞的施工工法
CN205100224U (zh) 一种预埋钢板与钢筋笼的组合结构
CN205116719U (zh) 制作预留洞预制块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Wenjun

Inventor after: Sun Shujin

Inventor after: Ji Kangdong

Inventor after: Bai Cairen

Inventor after: Cai Qingjun

Inventor after: Hao Panpan

Inventor before: Yang Wenjun

Inventor before: Ji Kangdong

Inventor before: Bai Cairen

Inventor before: Cai Qingjun

Inventor before: Hao Panp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