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2408B - 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2408B
CN103232408B CN201210594044.2A CN201210594044A CN103232408B CN 103232408 B CN103232408 B CN 103232408B CN 201210594044 A CN201210594044 A CN 201210594044A CN 103232408 B CN103232408 B CN 103232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preparing
preferred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940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2408A (zh
Inventor
韩伟鹏
赵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nok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NOKY Textile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NOKY Textile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NOKY Textile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940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2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2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2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2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2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4的烷氧基或者氢;R2为C1-4的酰氨基或者氢;R3为C1-4的烷基;R4为C1-4的烷基;D为 本发明的分散染料结构新颖,具有较高的升华牢度和综合牢度,颜色鲜艳,适用于聚酯纤维纺织材料及其混纺纤维制品的染色和印花,特别适用于泳衣等户外运动纺织面料的染色和印花。

Description

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
背景技术
分散染料是一类结构简单,水溶性低,在染浴中主要以微小颗粒呈分散状态存在的非离子染料。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便已问世,当时主要应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因此也被称为醋纤染料。近年来,随着合成纤维特别是聚酯纤维的迅速发展,分散染料逐渐成为现代发展最快的染料之一。目前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也可用于醋酯纤维以及聚酰胺纤维等疏水性纺织材料的染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纺织品服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要求染色纺织品具有较高的耐升华牢度、耐日晒等多项牢度。一些常规应用的分散染料如C.I.红153、C.I.紫93、C.I.蓝291和C.I.橙288等,则不适合对耐升华牢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苯酚和环氧氯丙烷的反应在美国专利US2010279997A1中有类似结构化合物合成方法的介绍;另外,在CAS号为122-60-1的CAS数据库中也有相关合成方法的说明。但是以上专利文献提到的合成方法反应周期长、后处理操作繁琐,而且需要大量溶剂的参与,并不十分经济环保。
制备化合物4的反应,在美国专利US4448719A中有类似结构化合物合成方法的介绍;
另外,在文献Rus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43(8),1176-1179;2007中也有相关结构化合物合成方法的介绍。但是该文献报道的制备工艺反应过程复杂,后处理操作繁琐。
制备化合物2的反应,目前尚无专利文献报道,只有类似羟基酰化的反应,在文献Rus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43(8),1176-1179,2007中有类似的反应,不过该文献中是采用乙酰氯来对羟基进行酰化;用酰氯做反应原料,毒性大,防护要求较高,后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染料升华牢度低、综合牢度差及对聚酯纤维纺织材料及其混纺纤维制品的染色效果差等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本发明的分散染料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较高的升华牢度和综合牢度,颜色鲜艳,适用于聚酯纤维纺织材料或其混纺纤维制品的染色和印花,特别适用于泳衣等户外运动纺织面料的染色和印花。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为C1-4的烷氧基或者氢;R2为C1-4的酰氨基或者氢;R3为C1- 4的烷基;R4为C1-4的烷基;D为
其中,R1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或者氢。R2优选为甲酰氨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丁酰氨基或者氢。R3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4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1进一步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或者氢。R2进一步优选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或者氢。R3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R4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所述的化合物1为一种分散染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溶剂中,酸催化的条件下,将如式3所示重氮盐与如式2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偶合反应,得到化合物1即可;
其中,A为Cl-、CH2COO-、H2PO4 -、HSO4 -或NO3 -,R1为C1-4的烷氧基或者氢;R2为C1-4的酰氨基或者氢;R3为C1-4的烷基;R4为C1-4的烷基;D为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R1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或者氢。R2优选为甲酰氨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丁酰氨基或者氢。R3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4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1进一步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或者氢。R2进一步优选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或者氢。R3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R4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偶合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中该类反应的常规方法进行,优选下述反应条件和步骤: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优选水。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化合物2的体积质量比优选4mL/g~12mL/g,进一步优选6mL/g~9mL/g。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酸优选盐酸、醋酸、磷酸、硝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盐酸、醋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再进一步优选硫酸和/或盐酸。所述的酸可以以酸的水溶液的形式参与反应,所述的酸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优选1%~20%,进一步优选3%~15%。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酸与所述的溶剂的体积比优选0.005~0.02,进一步优选0.008~0.012。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化合物2与化合物3的重氮盐的摩尔比优选1:1~1:1.5,进一步优选1:1~1:1.2。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偶合反应的温度优选-10℃~30℃,进一步优选-10℃~10℃,再进一步优选-5℃~5℃。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偶合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滤纸渗圈法)监控,以反应不再进行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1h~3h,进一步优选2h。
上述如式3所示的重氮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将亚硝酸盐或亚硝酰硫酸,与如式8所示的芳香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的重氮盐即可;再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制得化合物1即可;
其中,A为Cl-、CH2COO-、H2PO4 -、HSO4 -或NO3 -;D为
所述的重氮化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中的常规方法进行,优选下列反应条件: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溶剂优选水。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酸优选盐酸、醋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硫酸和/或盐酸。所述的酸可以以酸的水溶液的形式参与反应,所述的酸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优选10%~90%,进一步优选20%~80%。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亚硝酸盐优选亚硝酸钠。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如式8所示的芳香胺的体积质量比优选1mL/g~10mL/g,进一步优选2mL/g~5mL/g。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如式8所示的芳香胺与所述的亚硝酸盐或亚硝酰硫酸的摩尔比优选1:1~1:1.2,进一步优选1:1~1:1.1。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优选-10℃~30℃,进一步优选-10~20℃。
所述的重氮化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TLC)监控,以所述的如式8所示的芳香胺消失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1h~5h,进一步优选2h~3h。
上述化合物2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将化合物4与如式5所示的酸酐进行酰化反应,得到化合物2即可;
再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3的方法制备化合物3,再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制备化合物1即可;其中,R1为C1-4的烷氧基或者氢;R2为C1-4的酰氨基或者氢;R3为C1-4的烷基;R4为C1-4的烷基。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R1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或者氢。R2优选为甲酰氨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丁酰氨基或者氢。R3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4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1进一步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或者氢。R2进一步优选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或者氢。R3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R4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酰化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下列反应条件: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可以在溶剂中进行,也可以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溶剂优选有机酸,所述的有机酸优选醋酸。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化合物4的体积质量比优选1mL/g~10mL/g,进一步优选1mL/g~5mL/g。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酸酐5与所述的化合物4的摩尔比优选1:1~1:1.2,进一步优选1:1~1:1.1。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酰化反应的温度优选20℃~100℃,进一步优选25℃~75℃,再进一步优选50℃。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酰化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HPLC)监控,以化合物4反应完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2h~6h,进一步优选4~5h。
上述化合物4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将化合物6与如式7所示的胺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4即可;
再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制得化合物2,再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3的方法制备化合物3,再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制备化合物1即可;其中,R1为C1-4的烷氧基或者氢;R2为C1-4的酰氨基或者氢;R3为C1-4的烷基。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R1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或者氢。R2优选为甲酰氨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丁酰氨基或者氢。R3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4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1进一步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或者氢。R2进一步优选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或者氢。R3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R4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下列反应条件: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可以在溶剂中进行,也可以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溶剂优选有机酸,所述的有机酸优选醋酸。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化合物7的体积质量比优选1mL/g~10mL/g,进一步优选1mL/g~5mL/g。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化合物6与所述的化合物7的摩尔比优选1:1~1:2,进一步优选1:1~1:1.1。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优选20℃~100℃,进一步优选25℃~75℃,再进一步优选50℃。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HPLC)监控,以化合物7反应完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1h~5h,进一步优选2h~4h。
上述化合物6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在溶剂中,碱存在和催化剂催化的条件下,将苯酚与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6即可;
再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制得化合物4,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制得化合物2,再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3的方法制备化合物3,再按照上述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制备化合物1即可。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下列反应条件: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优选水。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优选PEG-400(聚乙二醇400)。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与苯酚的质量百分比优选1%~30%,进一步优选5%~25%,再进一步优选10%。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化合物苯酚的体积质量比优选1mL/g~10mL/g,进一步优选1mL/g~5mL/g。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苯酚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优选1:1~1:1.8,进一步优选1:1~1:1.5。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碱优选无机碱,所述的无机碱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氢氧化钠。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碱可以以碱的水溶液的形式参与反应,所述的碱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优选10%~40%,进一步优选25%~35%,再进一步优选30%。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碱与苯酚的摩尔比优选1:1~1:1.2,进一步优选1:1。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优选0℃~100℃,进一步优选20℃~75℃,再进一步优选50℃~55℃。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HPLC)监控,以苯酚基本反应完全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1h~6h,进一步优选2h~5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化合物4与如式5所示的酸酐进行酰化反应,得到化合物2即可;
其中,R1为C1-4的烷氧基或者氢;R2为C1-4的酰氨基或者氢;R3为C1- 4的烷基;R4为C1-4的烷基。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R1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或者氢。R2优选为甲酰氨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丁酰氨基或者氢。R3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4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1进一步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或者氢。R2进一步优选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或者氢。R3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R4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酰化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下列反应条件: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可以在溶剂中进行,也可以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溶剂优选有机酸,所述的有机酸优选醋酸。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化合物4的体积质量比优选1mL/g~10mL/g,进一步优选1mL/g~5mL/g。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酸酐5与所述的化合物4的摩尔比优选1:1~1:1.2,进一步优选1:1~1:1.1。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酰化反应的温度优选20℃~100℃,进一步优选25℃~75℃,再进一步优选50℃。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酰化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HPLC)监控,以化合物4反应完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2h~6h,进一步优选4~5h。
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其较佳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溶剂中,碱存在和催化剂催化的条件下,将苯酚与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6即可;
步骤2:将步骤1中制得的化合物6与如式7所示的胺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4即可;
步骤3:将步骤2中制得的化合物4与如式5所示的酸酐进行酰化反应,得到化合物2即可;
步骤4: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将如式8所示的芳香胺与亚硝酸盐或亚硝酰硫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的重氮盐即可;
步骤5:在溶剂中,酸催化的条件下,将步骤4中制得的如式3所示重氮盐与步骤3中制得的如式2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偶合反应,得到化合物1即可;
其中,R1为C1-4的烷氧基或者氢;R2为C1-4的酰氨基或者氢;R3为C1- 4的烷基;R4为C1-4的烷基;D为
其中,R1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或者氢。R2优选为甲酰氨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丁酰氨基或者氢。R3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4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1进一步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或者氢。R2进一步优选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或者氢。R3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R4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所述的化合物1为一种分散染料。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下列反应条件: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优选水。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优选PEG-400(聚乙二醇400)。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与苯酚的质量百分比优选1%~30%,进一步优选5%~25%,再进一步优选10%。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化合物苯酚的体积质量比优选1mL/g~10mL/g,进一步优选1mL/g~5mL/g。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苯酚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优选1:1~1:1.8,进一步优选1:1~1:1.5。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碱优选无机碱,所述的无机碱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氢氧化钠。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碱可以以碱的水溶液的形式参与反应,所述的碱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优选10%~40%,进一步优选25%~35%,再进一步优选30%。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碱与苯酚的摩尔比优选1:1~1:1.2,进一步优选1:1。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优选0℃~100℃,进一步优选20℃~75℃,再进一步优选50℃~55℃。
在制备化合物6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HPLC)监控,以苯酚基本反应完全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1h~6h,进一步优选2h~5h。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下列反应条件: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可以在溶剂中进行,也可以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溶剂优选有机酸,所述的有机酸优选醋酸。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化合物7的体积质量比优选1mL/g~10mL/g,进一步优选1mL/g~5mL/g。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化合物6与所述的化合物7的摩尔比优选1:1~1:2,进一步优选1:1~1:1.1。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优选20℃~100℃,进一步优选25℃~75℃,再进一步优选50℃。
在制备化合物4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HPLC)监控,以化合物7反应完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1h~5h,进一步优选2h~4h。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酰化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下列反应条件: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反应可以在溶剂中进行,也可以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溶剂优选有机酸,所述的有机酸优选醋酸。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化合物4的体积质量比优选1mL/g~10mL/g,进一步优选1mL/g~5mL/g。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酸酐5与所述的化合物4的摩尔比优选1:1~1:1.2,进一步优选1:1~1:1.1。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酰化反应的温度优选20℃~100℃,进一步优选25℃~75℃,再进一步优选50℃。
在制备化合物2的方法中,所述的酰化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HPLC)监控,以化合物4反应完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2h~6h,进一步优选4~5h。
所述的重氮化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中的常规方法进行,优选下列反应条件: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溶剂优选水。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酸优选盐酸、醋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硫酸和/或盐酸。所述的酸可以以酸的水溶液的形式参与反应,所述的酸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优选10%~90%,进一步优选20%~80%。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亚硝酸盐优选亚硝酸钠。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如式8所示的芳香胺的体积质量比优选1mL/g~10mL/g,进一步优选2mL/g~5mL/g。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如式8所示的芳香胺与所述的亚硝酸盐或亚硝酰硫酸的摩尔比优选1:1~1:1.2,进一步优选1:1~1:1.1。
在所述的重氮化反应中,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优选-10℃~30℃,进一步优选-10~20℃。
所述的重氮化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TLC)监控,以所述的如式8所示的芳香胺消失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1h~5h,进一步优选2h~3h。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偶合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中该类反应的常规方法进行,优选下述反应条件和步骤: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优选水。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化合物2的体积质量比优选4mL/g~12mL/g,进一步优选6mL/g~9mL/g。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酸优选盐酸、醋酸、磷酸、硝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盐酸、醋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再进一步优选硫酸和/或盐酸。所述的酸可以以酸的水溶液的形式参与反应,所述的酸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优选1%~20%,进一步优选3%~15%。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酸与所述的溶剂的体积比优选0.005~0.02,进一步优选0.008~0.012。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化合物2与化合物3的重氮盐的摩尔比优选1:1~1:1.5,进一步优选1:1~1:1.2。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偶合反应的温度优选-10℃~30℃,进一步优选-10℃~10℃,再进一步优选-5℃~5℃。
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中,所述的偶合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规测试方法(如滤纸渗圈法)监控,以反应不再进行为反应终点,优选反应时间为1h~3h,进一步优选2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1作为分散染料的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1可以按照本领域中的常规处理方法(如砂磨)进行处理,得到商品化分散染料。
本发明的化合物制得的商品化分散染料,可以按照本领域中该类分散染料的常规染色方法应用于聚酯纤维制品或其混纺纤维制品的染色和印花。所述的聚酯纤维制品或其混纺纤维制品可以为本领域中常规的聚酯纤维制品或其混纺纤维制品;所述的聚酯纤维制品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制品,所述的混纺纤维制品优选聚酯/棉或聚酯/羊毛。本发明的分散染料进一步优选用于泳衣等户外运动纺织面料;所述的泳衣等户外运动纺织面料为聚酯纤维制品或其混纺纤维制品。所述的聚酯纤维制品或其混纺纤维制品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存在形式,如纤维、纱线、机织物、针织物或非织造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式2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为C1-4的烷氧基或者氢;R2为C1-4的酰氨基或者氢;R3为C1- 4的烷基;R4为C1-4的烷基。
其中,R1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或者氢。R2优选为甲酰氨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丁酰氨基或者氢。R3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4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R1进一步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或者氢。R2进一步优选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或者氢。R3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R4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者乙基。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中的室温为10℃~30℃。
本发明中的份数除特殊说明外,均指质量份数。
本发明中所述的LC-MS数据是通过Waters UPLC-SQD液质联用仪,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系,60%-90%乙腈V/V,柱温40℃的条件下测试。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分散染料结构新颖具有较高的升华牢度和综合牢度,颜色鲜艳,适用于聚酯纤维纺织材料及其混纺纤维制品的染色和印花,特别适用于泳衣等户外运动纺织面料的染色和印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1化合物6的制备
在室温条件下,将67份重30%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然后在搅拌下加入47份重苯酚、5份重PEG-400,搅拌均匀,然后在室温条件下,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66份重环氧氯丙烷,约滴加1~2h,滴加完后缓慢升温至50℃~55℃进行反应,3h~5h后原料反应完全,加水50mL使固体充分溶解,然后静置分层,分去水相,再加水100mL进行水洗,并用少量稀盐酸调节pH至中性,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分层,收集油相,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环氧氯丙烷和水。得下式化合物52g,收率70.5%,HPLC纯度96.4%。LC-MS(ESI):[M+H]+151.3,[M+Na]+173.3。
实施例2化合物4(R1为H,R2为H,R3为乙基)的制备
将18份重N-乙基苯胺和30份重醋酸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后慢慢升温至50℃,然后自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24份重化合物6,约滴加3h~4h,加完后在50℃保温3h~4h反应完全,得化合物4(R1为H,R2为H,R3为乙基)的醋酸溶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收率97.3%,HPLC纯度92.4%,LC-MS(ESI):[M+H]+272.2,[M+Na]+294.2。
实施例3化合物2-1(R1为H,R2为H,R3为乙基,R4为甲基)的制备
将29份重化合物4(R1为H,R2为H,R3为乙基)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缓慢升温到50℃,在该温度下自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13份重醋酸酐,约滴加2h,并在50℃保温反应直到原料反应完全,得化合物2-1(R1为H,R2为H,R3为乙基,R4为甲基)的醋酸溶液,收率96.1%,HPLC纯度94.3%,LC-MS(ESI):[M+H]+314.4,[M+Na]+336.4。
按照实施例1~3的方法制备化合物2-1~2-12,其相关实验数据和结构鉴定数据见表1。
表1化合物2-1~2-12的实验数据及结构鉴定数据
实施例4化合物1-1(R1为H,R2为H,R3为乙基,R4为甲基,D为)的制备
将144份重浓硫酸加入到反应瓶1中,于搅拌下加入45份重2-氨基-5,6-二氯苯并噻唑,然后升温到40℃~45℃,保温30min使完全溶解,然后降温到15℃左右慢加入67份重亚硝酰硫酸,搅拌均匀,降温到5℃以下待用。在反应瓶2中加入92份重水,在搅拌下加入139份重浓硫酸和3份重硝酸,搅拌均匀,降温到0℃以下,-5℃~0℃条件下缓慢滴加反应瓶1中硫酸液,同时缓慢滴加72份重水,约1h加完,0℃以下保温2.5-3h。然后在1h内滴加与化合物2-1完成偶合,通过加冰控制反应温度0~5℃,并在0~5℃保温2h完成偶合,自然搅拌至室温,过滤,水洗,烘干,得化合物1-1(R1为H,R2为H,R3为乙基,R4为甲基,D为)的分散染料滤饼83g,收率76.5%,HPLC纯度92.6%,LC-MS(ESI):[M+H]+544.5,[M+Na]+566.5。
按照实施例1~4的方法制备化合物1-1~1-76。相关实验数据及结构鉴定数据见表2。
表2化合物1-1~1-76的实验数据及结构鉴定数据
效果实施例1
取5克实施例4制得的商品化分散染料[化合物1-1(R1为H,R2为H,R3为乙基,R4为甲基,D为)]分散在500毫升水中,吸取20毫升与80毫升的水混合,用醋酸调染浴pH为4~5,升温至70℃同时放入5克聚酯纤维布进行染色,于30分钟内由70℃升温至130℃,保温50分钟,冷却至90℃以下排水清洗。再将布样放入含有1克/升烧碱和3克/升保险粉的100毫升还原清洗液中于80℃进行清洗,时间为20分钟。采用国标GB/T5718-1997测试耐升华牢度,测试温度为180℃,时间为30秒。
效果实施例2
按照效果实施例1的方法对化合物1-1~1-76制备的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并测试它们的耐升华牢度,其测试结果见表3。
表3化合物1-1~1-76制备的分散染料的染色效果数据

Claims (6)

1.一种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为C1-4的烷氧基或者氢;R2为C1-4的酰氨基或者氢;R3为C1-4的烷基;R4为C1-4的烷基;D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1为C1-4的烷氧基时,所述的C1-4的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或丁氧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2为C1-4的酰氨基时,所述的C1-4的酰氨基为甲酰氨基、乙酰氨基、丙酰氨基或丁酰氨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3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4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表格中,通式为化合物1,基团为编号1-1~1-76中的任一情况的具体化合物:
CN201210594044.2A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 Active CN103232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94044.2A CN103232408B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94044.2A CN103232408B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2408A CN103232408A (zh) 2013-08-07
CN103232408B true CN103232408B (zh) 2014-12-10

Family

ID=4888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94044.2A Active CN103232408B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2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9571A (zh) * 2013-10-30 2014-04-23 中昊(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苯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方法
CN104088166B (zh) * 2013-12-25 2016-10-05 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藏青色或黑色分散染料的应用
CN104710322B (zh) * 2015-02-27 2017-04-12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红玉酯化液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9872A (en) * 1968-11-07 1973-01-09 Ciba Geigy Ag Dispersible phenyl-azo-phenyl dyestuffs
US4078890A (en) * 1974-04-24 1978-03-14 Ciba-Geigy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dyeing and printing of polyester material
US4099909A (en) * 1970-01-16 1978-07-11 Ciba-Geigy Ag Method of dyeing with dispersible azo anilino dyestuffs
CH622542A5 (en) * 1976-12-22 1981-04-15 Nii Orch Poluproduktov I Krasi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ovel disperse monoazo dyestuff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9872A (en) * 1968-11-07 1973-01-09 Ciba Geigy Ag Dispersible phenyl-azo-phenyl dyestuffs
US4099909A (en) * 1970-01-16 1978-07-11 Ciba-Geigy Ag Method of dyeing with dispersible azo anilino dyestuffs
US4078890A (en) * 1974-04-24 1978-03-14 Ciba-Geigy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dyeing and printing of polyester material
CH622542A5 (en) * 1976-12-22 1981-04-15 Nii Orch Poluproduktov I Krasi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ovel disperse monoazo dyestuff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九种新偶氮染料合成及性质研究;何立芳等;《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1130;第22卷(第6期);第76-82页 *
何立芳等.九种新偶氮染料合成及性质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第22卷(第6期),第76-8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2408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3572B (zh) 一种单偶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604413A (zh) 一种中温型分散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232408B (zh) 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
KR20120098917A (ko) 분산아조염료
CN101735665A (zh) 一种含5-氯硝基苯胺的偶氮型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497139A (zh) 一种超临界co2用乙烯砜型活性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31659A (zh) 一种含苯甲酸酯基的红色噻唑杂环分散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143969A (zh) 偶氮型杂环蓝色分散染料
CN103232723B (zh) 一种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2409B (zh) 一种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65559A (zh) 一种藏青活性染料混合物及其制备及使用
CN104262992B (zh) 高耐碱的艳红色分散染料及其应用
CN103233370B (zh) 一种分散染料的应用
CN105254517B (zh) 一种萘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396B (zh)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439896A (zh) 一种偶氮苯胺类的化合物
BRPI0715862B1 (pt) corantes, seu processo de produção, mistura de corante, seus usos, e tinta para estampagem têxtil digital pelo processo de jato de tinta
CN107892823A (zh) 一类具有偶氮苯并噻唑结构的适合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羊毛染色的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1775A (zh)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应用
CN105152964B (zh) 一种偶氮化合物
CN105647235A (zh) 一种高上染率分散染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78563B (zh) 一种黑色活性染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524483A (zh) 一种偶氮苯胺类的化合物作为分散染料的应用
CN105523959A (zh) 一种偶氮苯胺类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7337662A (zh) 水溶性双芴基醌式噻吩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染色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ANOK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ANGHAI ANOKY TEXTILE CHEMICAL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Liantang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city 201717 Zhu Feng Road No. 6188 room 262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NOK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Liantang Tow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city 201717 Zhu Feng Road No. 6188 room 262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NOKY Textile Chemical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