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1743B - 汽车地板 - Google Patents

汽车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1743B
CN103231743B CN201310155763.9A CN201310155763A CN103231743B CN 103231743 B CN103231743 B CN 103231743B CN 201310155763 A CN201310155763 A CN 201310155763A CN 103231743 B CN103231743 B CN 103231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crossbeam
oblique
floor
automo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57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1743A (zh
Inventor
黄勇
崔浩然
赵海旭
张超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557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1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1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1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1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17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地板,涉及汽车配件,以提高汽车地板的碰撞性能,从而提高汽车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地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地板和后地板,所述前地板或后地板上设有横梁及纵梁、或所述前地板和所述后地板上均设有横梁及纵梁;所述横梁与纵梁固设在所述地板的同一表面,且所述横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与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所述横梁与门槛梁相连接。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汽车中。

Description

汽车地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地板。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一般分为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是指车架承载着整个车体,发动机、悬挂和车身都安装在车架上,该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汽车质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承载式车身是指车身承载着整个车体,其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具有质量小、高度低,装配容易,高速行驶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目前大部分轿车均采用这种车身结构。
通常承载式车身的地板包括前地板及后地板,整个地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门槛梁,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门槛梁固定连接的前防撞梁和后防撞梁。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或追尾时,汽车通过前或后防撞梁和门槛梁吸收碰撞能量;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汽车通过门槛梁吸收碰撞能量。由上述可知,汽车通过前、后防撞梁和门槛梁的单次吸能作用无法充分地吸收碰撞能量,从而使汽车地板由于碰撞而发生较严重的变形和损坏,导致汽车地板的碰撞性能低,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地板,以提高汽车地板的碰撞性能,从而提高汽车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地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地板和后地板,所述前地板或后地板上设有横梁及纵梁、或所述前地板和所述后地板上均设有横梁及纵梁;所述横梁与纵梁固设在所述地板的同一表面,且所述横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与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所述横梁与门槛梁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纵梁的结构有多种,其中一种为:所述纵梁为斜纵梁,且包括第一斜纵梁及第二斜纵梁;所述第一斜纵梁与第二斜纵梁相交,同时与所述第一横梁构成三角形闭合结构;所述第一斜纵梁或第二斜纵梁在相交位置延伸并与所述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所述第一斜纵梁与所述第二斜纵梁分别与两侧的所述门槛梁相连接。
优选地,对应所述第一斜纵梁及第二斜纵梁的相交位置设有第二横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纵梁的结构有多种,其中一种为:所述横梁及纵梁在所述前地板或后地板上形成第一结构及第二结构,且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二结构在相应的同一所述地板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为:所述纵梁为斜纵梁,且包括第三斜纵梁及第四斜纵梁;所述第三斜纵梁与所述第四斜纵梁相交,同时与所述第三横梁构成等腰三角形闭合结构;所述第三斜纵梁或第四斜纵梁在相交位置延伸并与所述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所述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中的所述第三斜纵梁与临近的所述门槛梁相连接。
优选地,对应所述第三斜纵梁及第四斜纵梁的相交位置设有第四横梁。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分别对应汽车座椅安装位置,且所述第一结构的第四斜纵梁与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四斜纵梁之间为中通道。
为了使横梁和纵梁更好的吸收碰撞能量,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设有溃缩吸能结构。
优选地,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之间,及所述横梁、纵梁与所述地板之间均采用两层焊接的方式焊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地板中,在前地板或后地板上设有横梁和纵梁,或在前地板和后地板上均设有横梁和纵梁,且横梁和纵梁固定连接,同时固定在地板的同一表面。因此当汽车发生正碰或后碰时,通过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能够将碰撞能量传递给纵梁,及与纵梁固定连接的横梁;当汽车发生侧碰时,碰撞能量通过门槛梁传递给横梁,及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纵梁。由此可知,汽车不论如何发生碰撞,汽车地板上的横梁及纵梁能够同时作用来传递并吸收碰撞能量,有效地提高了汽车地板的碰撞性能及汽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地板在汽车正碰时的碰撞力传递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地板在汽车侧碰时的碰撞力传递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地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地板和后地板,前地板或后地板上设有横梁及纵梁、或前地板和后地板上均设有横梁及纵梁;横梁与纵梁固设在地板的同一表面,且横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纵梁与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横梁与门槛梁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地板中,在前地板或后地板上设有横梁和纵梁,或在前地板和后地板上均设有横梁和纵梁,且横梁和纵梁固定连接,同时固定在地板的同一表面。因此当汽车发生正碰或后碰时,通过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能够将碰撞能量传递给纵梁,及与纵梁固定连接的横梁;当汽车发生侧碰时,碰撞能量通过门槛梁传递给横梁,及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纵梁。由此可知,汽车不论如何发生碰撞,汽车地板上的横梁及纵梁能够同时作用来传递并吸收碰撞能量,有效地提高了汽车地板的碰撞性能及汽车安全性。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汽车的前地板与后地板能够采用相同的结构来完成汽车碰撞能量的传递和吸收,因此本实施例以前地板为例。
在汽车前地板中,其上的横梁和纵梁的排列方式有多种,综合其结构自身的大小及空间限制并结合横梁、纵梁的连接情况,其通常有两种实施方式。
方式1
纵梁可以为斜纵梁,且可以包括第一斜纵梁及第二斜纵梁;第一斜纵梁与第二斜纵梁相交,同时与第一横梁构成三角形闭合结构;第一斜纵梁或第二斜纵梁在相交位置延伸并与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第一斜纵梁与第二斜纵梁分别与两侧的门槛梁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地板中,在前地板或后地板上设有横梁和纵梁,或在前地板和后地板上均设有横梁和纵梁,且横梁和纵梁固定连接,同时固定在地板的同一表面。因此当汽车发生正碰或后碰时,通过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能够将碰撞能量传递给纵梁,及与纵梁固定连接的横梁;当汽车发生侧碰时,碰撞能量通过门槛梁传递给横梁,及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纵梁。由此可知,汽车不论如何发生碰撞,汽车地板上的横梁及纵梁能够同时作用来传递并吸收碰撞能量,有效地提高了汽车地板的碰撞性能及汽车安全性。
当汽车发生正碰或后碰时,汽车的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首先受到碰撞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之后碰撞力传递到与其相连接的第一斜纵梁或第二斜纵梁上,以传递到第一斜纵梁为例,然后碰撞力在第一斜纵梁与第二斜纵梁的相交位置发生分散,使碰撞力同时沿第一斜纵梁和第二斜纵梁传递,最后传递碰撞力从第一斜纵梁与第二斜纵梁上传导与两者构成闭合三角形结构的第一横梁上。
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汽车的门槛梁首先受到碰撞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之后碰撞力传递到与其相连接的第二横梁、第一斜纵梁和第二斜纵梁上,因此,不管汽车发生如何的碰撞,汽车地板上的横梁和纵梁能够同时起到传递碰撞力并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从而提高汽车地板的碰撞性能。
其中,横梁与纵梁构成闭合结构,能够保证碰撞力传递的稳定性,且三角形结构为最简单的闭合结构,从而能够节约成本,并易于加工制造。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地板中,对应第一斜纵梁及第二斜纵梁的相交位置可以设有第二横梁。第二横梁将第一斜纵梁及第二斜纵梁相交的位置加强,便于在纵梁与横梁之间传递碰撞力,同时通过增设第二横梁能够加快碰撞能量的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方式2
如图1所示,横梁11及纵梁12在前地板13或后地板(图1中未示出)上形成第一结构及第二结构,且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在相应的同一地板上对称设置;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可以为:纵梁12为斜纵梁,且包括第三斜纵梁121及第四斜纵梁122;第三斜纵梁121与第四斜纵梁122相交,同时与第三横梁14构成等腰三角形闭合结构;第三斜纵梁121或第四斜纵梁122在相交位置延伸并与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中的第三斜纵梁121与临近的门槛梁相连接。
图1所示的汽车地板中,在前地板或后地板上设有横梁和纵梁,或在前地板和后地板上均设有横梁和纵梁,且横梁和纵梁固定连接,同时固定在地板的同一表面。因此当汽车发生正碰或后碰时,通过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能够将碰撞能量传递给纵梁,及与纵梁固定连接的横梁;当汽车发生侧碰时,碰撞能量通过门槛梁传递给横梁,及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纵梁。由此可知,汽车不论如何发生碰撞,汽车地板上的横梁及纵梁能够同时作用来传递并吸收碰撞能量,有效地提高了汽车地板的碰撞性能及汽车安全性。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横梁11与第三横梁14为相同部件。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在前地板13上对称设置,则仅以其中一个为例来说明,且图1中与前防撞梁相连接的为第三斜纵梁121。
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汽车前防撞梁首先受到碰撞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之后如图2中箭头所示,碰撞力传递到第三斜纵梁121上,并在第三斜纵梁121与第四斜纵梁122上的相交位置处分散,使碰撞力沿第三斜纵梁121和第四斜纵梁122传递,使得第三斜纵梁121的碰撞力传递到相应的门槛梁和第三横梁14上,而第四斜纵梁122的碰撞力传递到前地板13的中通道15及第三横梁14中,从而通过碰撞力在第三横梁14及第三、四斜纵梁(121、122)之间的传递,来完成碰撞能量的吸收。其中,等腰三角形闭合结构能保证传递的稳定性及均匀性。
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汽车门槛梁首先受到碰撞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之后如图3中箭头所示,碰撞力传递到第三横梁14及第三斜纵梁121中,然后碰撞力通过第三横梁14传递到第四斜纵梁122中,使得第三、四斜纵梁(121,122)中的碰撞力在相交位置汇合并传递给前防撞梁。因此可以,汽车不管正、后或侧碰,都能够通过汽车地板上的横梁和纵梁的共同作用来吸收碰撞能量。
其中,中通道15为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的对称中心,通常用于安装汽车中心轴等,且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对应汽车座椅的安装位置,因此通过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能够充分地保证所有座椅上的用户的乘车安全。此时,横梁与纵梁上设有相应的安装孔。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地板中,如图1所示,对应第三斜纵梁121及第四斜纵梁122的相交位置可以设有第四横梁16。第四横梁16同样能够传递碰撞力,从而使碰撞能量较快速的被吸收。具体传递方式,如图2和图3中箭头所示,其在汽车正碰时,用于分散纵梁12的碰撞力,在汽车侧碰时,用于接收门槛梁的碰撞力并传递给纵梁12。
此处需要明确的是,图1至图3中,对称设置的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地板中,横梁和/或纵梁上可以设有溃缩吸能结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横梁和/或纵梁在溃缩吸能结构位置按溃缩结构溃缩变形,能够使横梁和/或纵梁充分地吸收碰撞能量。其中,该溃缩吸能结构可以为凹槽或其他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地板中,横梁与纵梁之间,及横梁、纵梁与地板之间均可以采用两层焊接的方式焊接。现有技术中,梁与梁之间,梁与地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多为三层焊接,但是三层焊接的焊接层数较高,从而降低了焊接位置的强度,因此采用两层焊接的方式,既能够保证焊接连接方式的可操作性、灵活性,同时能够提高焊接位置的强度,进一步提高汽车地板的碰撞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汽车地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地板和后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或后地板上设有横梁及纵梁、或所述前地板和所述后地板上均设有横梁及纵梁;所述横梁与纵梁固设在所述地板的同一表面,且所述横梁与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与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所述横梁与门槛梁相连接;
所述纵梁为斜纵梁,且包括第一斜纵梁及第二斜纵梁;所述第一斜纵梁与第二斜纵梁相交,同时与第一横梁构成三角形闭合结构;所述第一斜纵梁或第二斜纵梁在相交位置延伸并与所述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所述第一斜纵梁与所述第二斜纵梁分别与两侧的所述门槛梁相连接;
对应所述第一斜纵梁及第二斜纵梁的相交位置设有第二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及纵梁在所述前地板或后地板上形成第一结构及第二结构,且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二结构在相应的同一所述地板上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为:所述纵梁为斜纵梁,且包括第三斜纵梁及第四斜纵梁;所述第三斜纵梁与所述第四斜纵梁相交,同时与第三横梁构成等腰三角形闭合结构;所述第三斜纵梁或第四斜纵梁在相交位置延伸并与所述前防撞梁或后防撞梁相连接;
所述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中的所述第三斜纵梁与临近的所述门槛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地板,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三斜纵梁及第四斜纵梁的相交位置设有第四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分别对应汽车座椅安装位置,且所述第一结构的第四斜纵梁与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四斜纵梁之间为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设有溃缩吸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之间,及所述横梁、纵梁与所述地板之间均采用两层焊接的方式焊接。
CN201310155763.9A 2013-04-28 2013-04-28 汽车地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1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5763.9A CN103231743B (zh) 2013-04-28 2013-04-28 汽车地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5763.9A CN103231743B (zh) 2013-04-28 2013-04-28 汽车地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1743A CN103231743A (zh) 2013-08-07
CN103231743B true CN103231743B (zh) 2016-08-31

Family

ID=48879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57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1743B (zh) 2013-04-28 2013-04-28 汽车地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174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8349Y (zh) * 2002-11-20 2004-03-3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头轻型车的正面碰撞装置及平头轻型车
CN201604701U (zh) * 2009-12-29 2010-10-13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轻型客车前部防碰撞吸能结构
DE102010050824A1 (de) * 2010-11-09 2012-05-1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Querträg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Bodenquerträger- und/oder Fußraumquerträgeranordnung, an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insbesondere an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CN102616283B (zh) * 2012-03-23 2014-11-0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部骨架结构
CN202847620U (zh) * 2012-09-05 2013-04-0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客车正碰吸能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客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1743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1387U (zh) 下车体框架结构
CN205273623U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202728365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
CN204871195U (zh) 一种整体车架结构
CN103171628B (zh) 一种吸能式前副车架
US20160280271A1 (en) Vehicle body comprising an interception device for frontal collisions with a slight overlap
WO2021013004A1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5313980A (zh) 车辆及用于车辆的车身
CN206186958U (zh) 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
CN209553323U (zh) 一种车架前段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07535988U (zh) 前舱传力结构
CN205652224U (zh) 车身门槛加强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汽车车身结构
JP2016141289A (ja) 車両骨格構造
CN104149725A (zh) 汽车前碰撞横梁吸能盒
CN103231743B (zh) 汽车地板
CN101481989A (zh) 汽车车门防撞杆及使用该防撞杆的汽车车门
CN103448803B (zh) 一种地板后横梁加强结构
CN102975770B (zh) 汽车地板
CN217048531U (zh) 一种汽车前端碰撞吸能结构及汽车
CN106080471B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及其吸能盒
CN106275087B (zh) 一种汽车机舱总成
CN201026852Y (zh) 一种轿车车门防撞结构
CN103707938B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
CN106114630A (zh) 一种底盘总成的框架结构
KR20130136302A (ko) 차량용 범퍼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