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1090B - 车架钻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架钻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1090B
CN103231090B CN201310213510.2A CN201310213510A CN103231090B CN 103231090 B CN103231090 B CN 103231090B CN 201310213510 A CN201310213510 A CN 201310213510A CN 103231090 B CN103231090 B CN 103231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over stand
vehicle frame
frame
hole
dril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35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1090A (zh
Inventor
谭景林
郑克宇
谭刚
易建忠
杨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XIAND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XIAN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XIAND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XIAN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35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1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1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1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10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车架钻孔装置,具有支撑车架第一端的第一翻转机构、支撑车架第二端的第二翻转机构;第一翻转机构具有第一底座(1)、连接在第一底座(1)上的电动机(2)、通过转轴与第一底座(1)可旋转连接的第一翻转架(4)、与第一翻转架(4)连接将车架(9)的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翻转架(4)上的第一固定机构,转轴与电动机(2)传动连接;第二翻转机构具有第二底座(11)、可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11)上的第二翻转架(12)、与第二翻转架(12)连接将车架(9)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翻转架(12)上的第二固定机构。

Description

车架钻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程机械车架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汽车、工程机械的车架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车架总成后桥位置有一组桥体孔,此组孔由车架腹面(车架的主平面)孔、左右两侧翼板孔组成,要求前后左右及上下各方向的位置偏差不大于0.5mm。
现有技术,钻此组孔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车架总成组装前,在各零件上先装好孔再组装,此工艺虽然简单,但组装后,各零件上的孔相对位置保证性不好,质量难以控制。二是在车架总成组装后,先用模板钻车架腹面(车架的主平面)孔,再将车架吊成垂直状态,用另一模板以腹面(车架的主平面)孔定位钻翼面孔,车架翻边后,再钻另一翼面孔。虽可保证质量,但操作复杂,操作过程中安全性较低。以上两种工艺都不能同时满足加工精度和提高效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车架钻孔装置,一次装夹就能完成车架的腹面(车架的主平面)及两翼面钻孔,提高车架成孔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车架钻孔装置具有支撑车架第一端的第一翻转机构、支撑车架第二端的第二翻转机构;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具有第一底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电动机、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底座可旋转连接的第一翻转架、与所述第一翻转架连接将车架的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翻转架上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转轴与所述电动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具有第二底座、可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翻转架、与所述第二翻转架连接将车架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翻转架上的第二固定机构。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车架钻孔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一翻转架底部的第一螺杆,铰接在所述第一翻转架顶部的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具有U型槽或通孔,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压板的U型槽或通孔后,通过第一螺母将车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转架上;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二翻转架底部的第二螺杆、铰接在所述第二翻转架顶部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具有U型槽或通孔,第二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压板的U型槽或通孔后,通过第二螺母将车架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翻转架上。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车架钻孔装置,还具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变速箱,所述转轴通过变速箱与所述电动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车架钻孔装置,所述第一翻转架和第一底座之间的相对端面还具有三个位置感应开关,当第一翻转架转动到使所述感应开关动作时,感应开关的电信号使所述电机停止,三个位置感应开关的安装位置使车架待钻孔腹面停止位置为水平或垂直状态。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车架钻孔装置,所述电动机或转轴至少其中之一还具有抱紧装置,用于阻止车架转动。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车架钻孔装置,还具有钻套,所述钻套呈U型,钻套的两侧分别具有凸出的倒U型槽,所述倒U型槽与车架两侧需开孔的翼面板配合,所述翼面板能插入所述倒U型槽内;钻套的底部具有至少三个限位孔,车架腹面上具有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定位销或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限位孔内或通过销轴插入所述定位孔和限位孔内,将所述钻套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钻套的底部和/或两侧的倒U型槽的第一侧具有钻孔模,所述钻孔模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车架待开孔的数量和位置配合,所述倒U型槽的第二侧具有与其第一侧钻孔模数量和位置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车架钻孔装置,所述限位孔为腰形孔。腰形孔可适应车架宽度在误差范围之内的少许变化,提高工作效率。
车架总成后桥桥体钻孔时,包括以下过程:装料:将第一翻转架、第二翻转架上的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打开,将车架总成放入第一翻转架、第二翻转架上,将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锁止,将车架固定在第一翻转架、第二翻转架上。通过旋转翻转架,可完成车架腹面(车架的主平面)和两翼面的钻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车架钻孔装置,仅需一次装夹就能完成车架腹面和两翼面的钻孔,定位精度高,能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及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车架钻孔装置的轴测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车架钻孔装置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车架钻孔装置的第一翻转机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车架钻孔装置的第一翻转机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车架钻孔装置的钻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的车架钻孔装置,包括支撑车架9第一端的第一翻转机构、支撑车架9第二端的第二翻转机构;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具有第一底座1,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1上的电动机2和变速箱3,第一翻转架4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底座1可旋转地连接,所述转轴与变速箱3传动连接,变速箱3与所述电动机2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2与变速箱3的连接轴上设有抱紧装置(图中未示出),车架9在停止时启用抱紧装置可阻止其转动,有利于钻孔加工。第一翻转架4的截面呈U型,车架9的第一端能配合安装在所述翻转架4内,第一螺杆7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翻转架4的底部,第一压板5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翻转架4的顶部,所述第一压板5的第二端具有U型槽,第一螺杆7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压板5的U型槽后,通过第一螺母8将车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转架4上;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具有第二底座11,第二翻转架12可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11上,第二翻转架12的截面呈U型,车架9的第二端能配合安装在所述翻转架12内,第二螺杆13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翻转架12的底部,第二压板15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翻转架12的顶部,所述第二压板15的第二端具有U型槽,第二螺杆13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压板15的U型槽后,通过第二螺母14将车架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翻转架12上。所述第一翻转架4和第一底座1之间的相对端面还具有三个位置感应开关6,三个位置感应开关的安装位置使车架9的停止位置为:车架9钻孔腹面(车架的主平面)朝上的水平状态,或车架9两钻孔翼面分别朝上的垂直状态,当第一翻转架4转动到使所述感应开关6动作时,感应开关6的电信号使所述电机2停止,车架9在第一钻孔工况位置,再次启动电机2后,到下一感应开关动作时,电机2停止,车架9在另一钻孔工况位置。车架钻孔装置还具有钻套10,所述钻套10呈U型,钻套10的两侧分别具有凸出的倒U型槽19,两倒U型槽19与车架9两侧需开孔的翼面板配合,所述翼面板能插入倒U型槽19内;钻套10的底部具有四个腰形限位孔16,车架9上具有与所述限位孔16配合的定位孔,用螺栓插入所述限位孔16和定位孔内,通过螺母将所述钻套10固定在所述车架9上;所述钻套10的底部和两侧的倒U型槽19的第一侧具有多个钻孔模17,所述钻孔模17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车架9待开孔的数量相同,位置相配合,所述倒U型槽19的第二侧具有与其第一侧钻孔模17数量相同,位置相配合的通孔18,通孔18的直径大于需钻孔的孔径,腰形限位孔可适应车架宽度在误差范围之内的少许变化,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它实施例中,车架9两端与第一翻转架4和第二翻转架12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可采用其它方式,如在第一翻转架4和第二翻转架12及车架9上设置通孔,用螺栓固定,又如在第一翻转架4和第二翻转架12上设置相应的销轴或液压缸。只要能将车架9的两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翻转架4和第二翻转架12上,同样能实施本发明,并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压板5和/或第二压板15的U型槽可用腰型通孔或圆形通孔替代,具有相同的功能和同样的技术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车架9上具有与钻套10的限位孔16配合的定位销,定位销的一端具有螺纹,定位销穿过限位孔16后,通过螺母将所述钻套10固定在所述车架9上,也具有相同的功能和同样的技术效果。
车架总成后桥桥体钻孔时,包括以下过程:装料:将第一翻转架4、第二翻转架12上的压板、螺杆、压紧螺母松开,将车架9放入第一翻转架4、第二翻转架12上,放下压板,将螺杆的一端穿过压板的U型槽或通孔后,通过螺母将车架9固定在第一翻转架4、第二翻转架12上;将钻套10的限位孔16对好车架的定位销或定位孔后装好,固定;钻腹面孔:启动电机2,带动第一翻转架4、第二翻转架12旋转,待车架9处于腹面(车架的主平面)朝上的水平状态时,位置感应开关6动作,切断电机2电源,旋转自动停止,启用抱紧装置,通过钻孔模钻好平面孔;钻左翼面孔:启动电机2,带动第一翻转架4、第二翻转架12旋转,待车架9的左翼面向上时,位置感应开关6动作,切断电机2电源,旋转自动停止,启用抱紧装置,通过钻孔模钻好左翼面孔;钻右翼面孔:启动电机2,带动第一翻转架4、第二翻转架12旋转,待车架9的右翼面向上时,位置感应开关6动作,切断电机2电源,旋转自动停止,启用抱紧装置,通过钻孔模钻好右翼面孔;卸料:启动电机2,带动第一翻转架4、第二翻转架12旋转,待车架9处于腹面(车架的主平面)朝上的水平状态时,位置感应开关6动作,切断电机2电源,旋转自动停止,松开钻套10的固定螺母,取出钻套10,松开第一翻转架4、第二翻转架12上的压紧螺母、螺杆、压板,吊出车架9。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优选实施方式,还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和说明书限定的精神内,进行多种形式的变换和改进,能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并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故不重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或联想到的所有方案,只要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之内,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车架钻孔装置,所述车架钻孔装置具有支撑车架第一端的第一翻转机构、支撑车架第二端的第二翻转机构;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具有第一底座(1)、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1)上的电动机(2)、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底座(1)可旋转连接的第一翻转架(4)、与所述第一翻转架(4)连接将车架(9)的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翻转架(4)上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转轴与所述电动机(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具有第二底座(11)、可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11)上的第二翻转架(12)、与所述第二翻转架(12)连接将车架(9)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翻转架(12)上的第二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一翻转架(4)底部的第一螺杆(7),铰接在所述第一翻转架(4)顶部的第一压板(5),所述第一压板(5)具有U型槽或通孔,第一螺杆(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压板(5)的U型槽或通孔后,通过第一螺母(8)将车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转架(4)上;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二翻转架(12)底部的第二螺杆(13)、铰接在所述第二翻转架(12)顶部的第二压板(15),所述第二压板(15)具有U型槽或通孔,第二螺杆(1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压板(15)的U型槽或通孔后,通过第二螺母(14)将车架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翻转架(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1)上的变速箱(3),所述转轴通过变速箱(3)与所述电动机(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架(4)和第一底座(1)之间的相对端面还具有三个位置感应开关(6),当第一翻转架(4)转动到使所述感应开关(6)动作时,感应开关(6)的电信号使所述电动机(2)停止,三个位置感应开关的安装位置使车架(9)的待钻孔腹面停止位置为水平或垂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或转轴至少其中之一还具有抱紧装置,用于阻止车架(9)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钻套(10),所述钻套(10)呈U型,钻套(10)的两侧分别具有凸出的倒U型槽(19),所述倒U型槽(19)与车架(9)两侧需开孔的翼面板配合,所述翼面板能插入所述倒U型槽(19)内;钻套(10)的底部具有至少三个限位孔(16),车架(9)腹面上具有与所述限位孔(16)配合的定位销或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限位孔(16)内或通过销轴插入所述定位孔和限位孔(16)内,将所述钻套(10)固定在所述车架(9)上;所述钻套(10)的底部和/或两侧的倒U型槽(19)的第一侧具有钻孔模(17),所述钻孔模(17)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车架(9)待开孔的数量和位置配合,所述倒U型槽(19)的第二侧具有与其第一侧钻孔模(17)数量和位置配合的通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6)为腰形孔。
CN201310213510.2A 2013-06-03 2013-06-03 车架钻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1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3510.2A CN103231090B (zh) 2013-06-03 2013-06-03 车架钻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3510.2A CN103231090B (zh) 2013-06-03 2013-06-03 车架钻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1090A CN103231090A (zh) 2013-08-07
CN103231090B true CN103231090B (zh) 2015-01-14

Family

ID=48879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351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1090B (zh) 2013-06-03 2013-06-03 车架钻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10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5807B (zh) * 2014-12-10 2017-05-10 吴小江 一种能自动装卸活塞冷却喷嘴体孔加工夹具的使用方法
CN104526002B (zh) * 2014-12-10 2017-08-04 苏州路路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翻转活塞冷却喷嘴体孔加工夹具的使用方法
CN110076613B (zh) * 2019-05-27 2020-12-08 徐州三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环真空泵泵体辅助翻转装置
CN112643361A (zh) * 2020-12-21 2021-04-13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后桥壳体铣床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57535Y (zh) * 2008-08-29 2009-06-17 陕西宇航科技工业公司 汽车纵梁制孔装置
CN102019529B (zh) * 2010-12-10 2014-04-16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新型多车型车架柔性翻转夹具
CN202147234U (zh) * 2011-07-04 2012-02-22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装配夹具用翻转装置
CN102699380A (zh) * 2012-06-18 2012-10-03 江苏泓明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钻孔小车
CN102717272A (zh) * 2012-06-26 2012-10-10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壳钻孔铰孔翻转夹具
CN203265684U (zh) * 2013-06-03 2013-11-06 长沙仙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钻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1090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849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数控钻孔机床
CN103231090B (zh) 车架钻孔装置
CN104959644A (zh) 双工位转盘式自动钻孔机
CN104014844B (zh) 一种螺栓中心自动穿孔机
CN101224506A (zh) 倒立式机床
CN204711256U (zh) 双工位转盘式自动钻孔机
CN107716987B (zh) 一种可进行多面作业的多孔钻机
CN204018781U (zh) 一种多工位阀体法兰钻孔装置
CN202070788U (zh) 加工定子面排渣孔的专用钻床
CN203622025U (zh) 蝶板止回阀同轴钻孔机
CN106181392A (zh) 五轴六工位加工机
CN203265684U (zh) 一种车架钻孔装置
CN206578537U (zh) 一种方向盘压铸件自动三轴钻孔机的钻孔攻丝装置
CN204975395U (zh) 一种可自动旋转工件横向多钻钻床
CN208051352U (zh) 多孔异型件的钻攻一体机
CN203292565U (zh) 一种防砂筛管自动铣槽机
CN206253879U (zh) 钻孔攻丝专机
CN216421639U (zh) 一种钻攻组合机床
CN205291115U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洗涤壶自动加工设备
CN220806563U (zh) 一种舵叶铰链孔加工装置
CN217290480U (zh) 一种钻锪一体复合钻孔装置
CN214518954U (zh) 一种用于立式钻床的限位保护装置
CN204711253U (zh) 双工位转盘式自动钻孔机的气控式自动钻机
CN207615693U (zh) 一种钻床
CN103962842B (zh) 电机筒端面及接线盒钻攻组合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