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0486B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0486B
CN103230486B CN201310134821.XA CN201310134821A CN103230486B CN 103230486 B CN103230486 B CN 103230486B CN 201310134821 A CN201310134821 A CN 201310134821A CN 103230486 B CN103230486 B CN 103230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arts
fatty l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48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0486A (zh
Inventor
孟祥顺
吴晔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ENJIU MEDPHARM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ENJIU MEDPHARM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ENJIU MEDPHARM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ENJIU MEDPHARM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348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0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0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0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0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04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消积降脂作用。该组合物采用浸膏的制备工艺,也适合于糖代谢障碍的患者,初步临床研究表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肝组织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目前脂肪肝的治疗根据病因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基本的原则是及早治疗,防止并发症,通过治疗原发病、饮食治疗、必要的体育锻炼等都一定程度纠正血脂水平,脂肪肝有所缓解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肝纤维化。药物治疗:脂蛋白代谢紊乱涉及多因素多环节,不仅反映在血循环水平,也反映在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特别是注意到脂质过氧化与炎症及纤维化关系后,人们力图寻找药物干预,遗憾的是迄今临床上尚无满意的药物。目前脂肪肝的治疗仍以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坚持合理饮食制度为主,药物仅起辅助治疗作用,“降脂理肝散”是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消导为主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脂肪肝的新策略。 
中医认为,脂肪肝起因多为过食肥甘厚味,过度肥胖,或饮酒过度,或感受湿热疫毒,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以及食积、气滞、疫气等都可引发本病。其病变部位在肝,与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对其发病机理认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而最终形成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络而形成脂肪肝,除痰、湿、瘀这些病理产物外,也有人认为与机体气血亏虚,肝失调养及肾精亏耗,水不涵木相关。中医治疗脂肪肝,就是以这些表征和发病机理为治疗方向,也可根据病情,辅以清热、解毒、利胆、 化积、补肾、养肝等方法。 
现有技术中的中药治疗脂肪肝的方法有多种,但是并没有特效治疗的药物,临床上已有的常用防治脂肪肝的药物大多作用较缓,疗效不显著或疗程较长,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对肝脏有损伤,不宜用于脂肪肝的治疗,另外对于有并发症例如糖尿病的患者一些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并不适用于患有并发症的患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脂肪肝,且能用于患有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患者。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组合物,使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通过浸膏法制备得到; 
桃仁4-10份 当归2-5份 柴胡3-10份 赤白芍5-12份 
姜半夏4-10份 泽泻4-15份 生首乌3-10份 草决明4-15份 
丹参3-10份 生山楂6-10份,桔梗5-10份 荷叶3-12份 云芝4-10份。 
优选的,所述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桃仁8份 当归5份 柴胡10份 赤白芍10份 姜半夏8份 泽泻15份 生山楂10份 生首乌10份 草决明15份 丹参10份 桔梗8份,荷叶8份 云芝10份。 
本处方采用水提,无其他化学制剂加入,在传统“疏肝降脂汤”和健脾理肝药物的重组,加入新的重要组分,针对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消积降脂治疗有显著效果,治疗、调理结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由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优选的,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的剂型为片剂、散剂、膏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微囊剂和口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重量份计,称取桃仁4-10份 当归2-5份 柴胡3-10份 赤白芍 5-12份 姜半夏4-10份 泽泻4-15份 生首乌3-10份 草决明4-15份丹参3-10份 生山楂6-10份,桔梗5-10份 荷叶3-12份 云芝4-10份; 
将所述组合物中桃仁、柴胡、赤白芍、姜半夏、泽泻、何首乌、草决明、丹参、生山楂、桔梗、荷叶经粉碎、混合后煮提两次;得到第一混合药液; 
将所述云芝混合在所述第一混合药液中,得到第二混合药液,将所述第二混合药液过滤、浓缩得到浸膏。 
优选的,所述煮提两次具体为: 
第一次煮沸后立即降温至60℃以下,在60-45℃保温2-3小时;再经第二次煮沸,立即降温至60℃以下, 
优选的,将所述云芝混合在所述第一混合药液中之后还包括:在60-45℃保温1-2小时。 
优选的,所述过滤、浓缩在减压低温条件下进行。 
优选的,还包括将所述浸膏经减压真空干燥,粗碎,筛分得粉末制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消积降脂作用。该组合物采用浸膏的制备工艺,也适合于糖代谢障碍的患者,初步临床研究表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肝组织变化。 
附图说明
图1:实验中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专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 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且适用于有糖代谢障碍并发症的患者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提供了以下方案: 
一种中药组合物,使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通过浸膏法制备得到; 
桃仁4-10份 当归2-5份 柴胡3-10份 赤白芍5-12份 
姜半夏4-10份 泽泻4-15份 生首乌3-10份 草决明4-15份 
丹参3-10份 生山楂6-10份,桔梗5-10份 荷叶3-12份 
云芝4-10份。 
针对现有技术中治疗脂肪肝药物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选择多种中药进行配伍,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良好药效。其中: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增加犬股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取物能改善动物的肝脏表面微循环,并促进胆汁分泌。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可润滑肠道,利于排便。桃仁能促进初产妇子宫收缩及出血。水煎剂及提取物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桃仁中的苦杏仁苷有镇咳平喘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当归:全归长略呈圆柱形,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当归有降血脂,补血气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脂肪含量。 
柴胡:别名:茈胡、地薰,清虚热中药。主治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赤白芍:是赤芍和白芍的合称。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 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姜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主治: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泽泻:多年生沼生植物味甘,寒、咸,无毒、味苦、气平、气寒。治疗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生首乌:味苦、甘、涩。是将首乌直接晒干制成,首乌有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护肝、延缓衰老等功效。 
草决明:又名野青豆、假绿豆一年生草本,高1~2米。生于荒坡、路边、村旁或栽培。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性平,味咸;清肝明目,消积。具有良好的保肝护肝功效。 
山楂:味酸,性平。归肝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通脉。用于气滞血瘀.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桔梗:味苦;辛;性平。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有效保护消化道。 
荷叶:又名荷叶、莲叶、鲜荷叶、干荷叶、荷叶炭等是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叶,主治清暑利湿,升发清阳,止血,降血压,降血脂。适用于中暑热致头昏脑涨、胸闷烦渴、小便短赤等。 
云芝:为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的子实体。性味:甘;淡;微寒。归经:肝;脾;肺经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 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 
本发明以上述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各味中药药效间具有协同作用,疗程短,疗效确切,能有效治愈脂肪肝患者。按照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料按重量分数计优选包括如下原料:桃仁8份,当归5份,柴胡10份,赤白芍10份,姜半夏8份,泽泻15份,生山楂10份,生首乌10份,草决明15份,丹参10份,桔梗8份,荷叶8份,云芝10份。 
将上述原料按照有效剂量通过浸膏法制备,得到中药组合物再将其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组成不同的剂型。所述剂型优选为片剂、散剂、膏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微囊剂和口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得到防治脂肪肝效果更好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通过浸膏法进行制备,所述浸膏法的具体步骤为: 
以重量份计,称取桃仁4-10份 当归2-5份 柴胡3-10份 赤白芍5-12份 姜半夏4-10份 泽泻4-15份 生首乌3-10份 草决明4-15份丹参3-10份 生山楂6-10份,桔梗5-10份 荷叶3-12份 云芝4-10份,所述组合物中桃仁、柴胡、赤白芍、姜半夏、泽泻、何首乌、草决明、丹参、生山楂、桔梗、荷叶经粉碎、混合后煮提两次,第一次煮沸后立即降温至60℃以下,在60-45℃保温2-3小时;再经第二次煮沸,立即降温至60℃以下,加入经过粉碎的定量云芝,在60-45℃保温1-2小时,经过滤、浓缩至膏状、得稠浸膏;如需固体制剂,进行减压真空干燥,然后粗碎,筛分得精细粉末。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药制剂及膏药的制备方法中所用药材及试剂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本处方采用水提,无其他化学制剂加入,在传统“疏肝降脂汤”和健脾理肝药物的重组,加入新的重要组分,针对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消积降脂治疗有显著效果,治疗、调理结合。 
实施例1制备中药组合物 
称取桃仁4g 当归2g 柴胡3g 赤白芍5g 姜半夏4g 泽泻4g 生 首乌3g 草决明4g 丹参3g 生山楂6g,桔梗5g 荷叶3g 云芝4g;将所述桃仁、柴胡、赤白芍、姜半夏、泽泻、何首乌、草决明、丹参、生山楂、桔梗、荷叶经粉碎、混合后煮提两次,第一次煮沸后立即降温至60℃以下,在50℃保温2小时;再经第二次煮沸,立即降温至60℃以下,加入经过粉碎的定量云芝,在50℃保温1小时,经过滤、浓缩、得稠浸膏。 
实施例2 
称取桃仁10g 当归5g 柴胡10g 赤白芍12g 姜半夏10g 泽泻15g 生首乌10g 草决明15g 丹参10g 生山楂10g,桔梗10g 荷叶12g 云芝10g,所述所述桃仁、柴胡、赤白芍、姜半夏、泽泻、何首乌、草决明、丹参、生山楂、桔梗、荷叶经粉碎、混合后煮提两次,第一次煮沸后立即降温至60℃以下,在45℃保温3小时;再经第二次煮沸,立即降温至60℃以下,加入经过粉碎的定量云芝,在45℃保温2小时,经过滤、浓缩、得稠浸膏;然后将所述浸膏进行减压真空干燥,然后粗碎,筛分得精细粉末。 
实施例3 
桃仁8g,当归5g,柴胡10g,赤白芍10g,姜半夏8g,泽泻15g,生山楂10g,生首乌10g,草决明15g,丹参10g,桔梗8g,荷叶8g,云芝10g。,所述组合物中桃仁、柴胡、赤白芍、姜半夏、泽泻、何首乌、草决明、丹参、生山楂、桔梗、荷叶经粉碎、混合后煮提两次,第一次煮沸后立即降温至60℃以下,在50~55℃保温2小时;再经第二次煮沸,立即降温至60℃以下,加入经过粉碎的定量云芝,在50~55℃保温2小时,经过滤、浓缩、得稠浸膏;然后将所述浸膏进行减压真空干燥,然后粗碎,筛分得精细粉末。 
实施例4 
本发明根据中医对脂肪肝的发病和治疗理论,研制了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并用实验性大鼠脂肪肝模型,研究了其药效作用 
实验材料: 
动物 
种属:SD大鼠 
来源: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动物中心 
性别:全部雄性 
体重:145克±5克 
饲养条件:大鼠于不锈钢笼内饲养,每笼7-10只。自由食用颗粒饲料,自由饮水。室温25±2℃,湿度70±10%,12小时明暗交替,每日通风2次,每次1小时。 
合格证号码:SCXK(沪)2007-005 
实验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含量:1克浸膏相当于4.3克生药材 
溶剂:生理盐水 
配制方法:每日将浸膏用生理盐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 
阳性对照药物:黄连素浸膏 
实验方法 
模型方法 
大鼠在饲养场所适应1周后,进行分组。空白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进食特制的高脂肪饲料。高脂肪饲料配制方法参照文献,主要成分为:基础饲料88%、猪油10%、胆固醇1.5%、胆盐0.5%。连续食用高脂饲料后4周后,每组各取2只动物活杀后取肝脏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如不符合模型判断方法,则继续连续食用高脂饲料4周。每组再取2只动物活杀后取肝脏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表明需要连续食用高脂饮食8周,可较好的造成肥胖型脂肪肝模型。 
模型判断方法: 
大鼠连续食用高脂饲料4周后,每组各取2只动物安乐死后取肝脏常规进行病理切片后,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进行观察。脂肪肝病变程度按下述标准判断,结果表明需要连续食用高脂饲料8周,可较好的造成肥胖型脂肪肝模型: 
0度:视野内的肝细胞内不含有脂肪空泡 
1度:视野内1/3以下的肝细胞含有脂肪空泡 
2度:视野内1/3以上、但小于2/3的肝细胞含有脂肪空泡 
3度:视野内2/3以上的肝细胞含有脂肪空泡 
同时参考动物的体重增长和肝功能的血液生化指标 
分组方法: 
大鼠经过适应期,根据体重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普通饲料组(分为空白溶媒组,和空白治疗组),高脂饲料模型组,经过模型判断标准判断后,在第8周每组取6只喂高脂饲料的动物,眼眶取血,静置后离心取上清,血清用于肝功能检测及血脂指标检测,检测项目为:AL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TG(甘油三酯)、GC(胆固醇)、r-GT(r-球蛋白) 
共分为7个实验组:正常饲料溶媒治疗组(空白溶媒组);正常饲料中剂量给药组(空白给药组);高脂饲料溶媒治疗组(模型组);高脂饲料低、中、高剂量组治疗组;高脂饲料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 
表1给药方法: 
实验组 饲料饮食 治疗方案 剂量mg/kg 时间 给药体积
空白溶媒组 正常饲料 生理盐水 0 6周 10ml/kg
空白给药组 正常饲料 实施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300 6周 10ml/kg
模型组 高脂饲料 生理盐水 0 6周 10ml/kg
高剂量组 高脂饲料 实施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100 6周 10ml/kg
中剂量组 高脂饲料 实施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300 6周 10ml/kg
低剂量组 高脂饲料 实施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900 6周 10ml/kg
阳性对照组 高脂饲料 黄连素 300 6周 10ml/kg
正常饲料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正常饲料选择中剂量每日用稀释的浸膏灌胃;实验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用稀释的浸膏灌胃;阳性药物组每日给予阳性药物口服灌胃。连续给药6周。给药容量为10ml/kg。 
观察指标: 
做临床观察、体重指标、摄食量、Lee’s指数(体长和尾长计算)、肝脏重量、体脂肪(肾脏脂肪垫和睾丸脂肪垫)血清生化检查、肝组 织脂肪含量检查及病理诊断评价。 
1、临床表现 造模型期间,空白对照组动物食用基础颗粒饲料,动物精神、活动度正常,发育和生长良好。其余各组因食用高脂肪饲料,大鼠毛色油光发亮、体态明显肥胖,活动度明显减少。服药期间,各组大鼠生长发育正常,饮食和饮水量正常,大小便正常,未见有稀便和食欲受影响的情况。其余所有动物活存至实验终期。未见临床表现异常。 
2、体重与体重增重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如图1所示,给药组的动物,在适当限制高脂肪饮食的情况下,在给药后的1个月内,可比较有效地减轻实验动物的体重。其中 
3、摄食量 
药物对动物的摄食量无明显影响。动物给药后体重减轻的同时,并未影响动物的摄食量,因此可以认为,动物给药后体重的减轻并不是由于食入量减少而造成的。这一点在今后药物的临床应用上有明显的意义。 
4、Lee’s指数计算 
Lee′s指数是反映体重、体长比例的指标,结果证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服药动物体重减轻较体长变化明显,因此高、低剂量组表现出Lee′s指数显著减少。 
5、肝脏重量 
模型组动物由于食用高脂肪饲料,在模型的过程中,不但体重增加,肝脏的重量也非常明显增加。虽经食用6周的正常饲料的恢复,但肝脏重量仍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各剂量的用药组,经过6周的治疗后,肝脏重量与模型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中剂量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本与空白对照组接近,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实验结果提示,本实验药物对治疗动物由于过度饮食而引起的肝脏重量增加有较好的疗效。 
表2试验结束活杀大鼠各组肝脏重量的比较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与模型组比:^p<0.05;^^p<0.01正常饲料治疗后于溶媒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6、体内脂肪重量 
肥胖大鼠体内推积大量的脂肪,主要分布在肾脏、膀胱和睾丸两侧。模型组大鼠体脂的重量与空白对照比,增加非常明显(p<0.01),虽经食用6周正常饲料的控制和恢复,但仍非常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经6周治疗后,其体内的脂肪明显减少,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各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未治疗的模型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减少(p<0.01)。根据体重标化后的每公斤体重的体脂重量,各组相比较的结果与上述相同。上述结果可以认为,本实验药物对减少肥胖动物体内的脂肪堆积,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表3各组大鼠的体脂重量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与模型组比: ^p<0.05;^^p<0.01 
7、血清生化检测 
模型动物由于改食正常饲料6周,所有的检测指标基本已有所恢复,与治疗组或空白对照组相比,已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别。可能由于模型的不稳定,动物控制饮食后损伤有自动恢复的趋势,也可能由于检测时间较晚,各组的差异变化不大。 
8、肝组织匀桨检测 
尽管血清学检查各组的检查指标看不出差别,但肝脏的损伤并没有恢复,肝组织匀桨后检测的结果表明,模型组动物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治疗组有些指标已恢复到空白对照组的水平或接近空白对照组。实验药物对脂肪肝和肝内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等的降低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作用。 
9、病理学检查 
结果发现:镜下各组动物肝脏结构均未见有明显破坏,肝小叶结构完整存在。病变除淤血性改变较普遍外,可见不同数量、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样变性和脂肪变性,以及部分动物肝脏存在点状或小灶性坏死和小叶内及汇管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反应, 
根据组织学发现,尽管各组动物,模型对照与用药动物的肝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但其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剂量递减关系。模型组动物脂肪变性最重,高剂量组明显轻于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高剂量组只有少数动物(33.3%)发现稀少肝细胞呈现脂肪变性,胞桨内脂滴也较小。中低剂量组的动物肝脂肪变性的动物数分别为60%和80%,与模型对照组也有差别,表现出了治疗作用。 
病理检查结论认为: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高剂量使用时有明显的降脂和治疗脂肪肝的作用,中、低剂量组的作用相对较弱。 
模型组脂肪肝程度为Ⅲ°脂肪变性为主,肉眼观肝脏明显肿大,色变黄,质软,切面肉腻感)。经过治疗与模型开始时比较,有了明显的减轻。 
表4各组动物肝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 
结论: 
1.实验药物对肥胖型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高、中、低剂量组间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2.实验药物对正常饲料大鼠临床表现,摄食量、体重、Lee′s指数、肝功能指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影响。 
3.实验药物在各治疗组临床观察食欲、大小便、毛色、精神等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4.实验药物治疗组治疗过程体重增加缓慢,与模型溶媒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5.各治疗组治疗期间摄食量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6.经过6周的药物治疗后,肝脏重量与模型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基本接近空白对照组。 
7.各给药组经6周治疗后,其体内的脂肪明显减少,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各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未治疗的模型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减少。 
8.治疗6周后各组动物肝组织匀桨后检测的结果表明,模型组 动物的ALT、AST、TC、r-GT、TG等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治疗组有些指标已恢复到空白对照组的水平或接近空白对照组 
9.病理检查的结果表明,模型组动物脂肪变性最重,高剂量组明显轻于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高剂量组只有少数动物(33.3%)发现稀少肝细胞呈现脂肪变性,胞桨内脂滴也较小。中、低剂量组的动物肝脂肪变性的动物数分别为60%和80%,与模型对照组也有差别。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脂肪肝的生化检测指标、病理变化、体重、肝脏重量、肝脏外观观察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出现。对于临床上治疗脂肪肝药物治疗填补了治疗疗效之好,副反应之少的新药空白。新的组方不但能治疗控制脂肪肝,对体重,体脂肪的控制都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无任何副反应,也是一种保健减肥的提供可能。 
实施例3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实例 
本研究还进行了一个30例开放性临床研究。 
病例选择: 
年龄18-70岁,男女不限。肥胖、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相关性脂肪肝,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①有明显肝胆系统疾病的相关症状;②有肝功能损害,ALT、AST、GGT、SB中任一指标升高;③血TG和/或TCH升高。 
排除标准: 
①急、慢性病毒性肝炎;②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病;③治疗前半月内用过其他降血脂类药物 
脂肪肝、肥胖的诊断标准: 
①脂肪肝确诊需经2次以上B超检查证实;②肥胖系指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BMI男>27、女>25。标准体重为(身高cm-105)公斤。③每周饮酒量<40g,或已戒酒半年以上的脂肪肝患者不列入酒精性肝病范围。 
治疗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服法:冲服,于早、晚餐前顿服,2次/日。 
疗程:观察方法和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疗程结束时进行常规临床体检,肝功能、血脂和血糖检查,并记录临床症状的变化。肝、胆、脾的B超检查为治疗前后各一次,并拍照及注明脂肪肝的程度(无、轻、中、重)。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症状积分减低2分和2分以上,肝功能和血脂恢复正常,B超显示脂肪肝程度减少一级以上。 
有效:症状减轻,症状积分减少1分,肝功能和血脂明显改善,和/或B超示脂肪肝程度减少一级以上。以上4项指标中任一项达到标准均判为有效。 
无效:症状、肝功能和血脂及B超均无好转。 
各项症状按程度记为无、轻、中、重四个级别,分别记为0、1、2、3、分。 
脂肪肝B超分级:轻度为肝切面前半部回声稍粗,增强,肝切面后半部分回声稍减低,血管结构清晰。重度为肝切面前半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肝切面后半部回声消失,血管结构不能辨认。中度为介于两者之间。B超结果需注明肝脏、脾脏大小以及胆囊和胆管病变的有无。 
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x100% 
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 
详细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一切不良反应,凡遇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于24小时内告知研究人员。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配对t检验。 
实验结果: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30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54.8±13.7岁。 其中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5.6±16.6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4.1±11.1岁。 
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 
患者在治疗前各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恶心、腹胀、右上腹隐痛等症状,经降脂利肝颗粒治疗3个月后,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三个月的疗效评价情况 
对30例患者按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观察,服药后三个月的显效率为23.3%,有效率为66.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0%。 
对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临床评价,完成3个月的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0%。经治疗后,患者ALT、AST、AKP、GGT等肝功能指标、TG、TCH等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除GGT的p值<0.05外,其余指标的p值均分别<0.01)。治疗后,乏力、恶心、腹胀、右上腹隐痛等症状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值<0.05)。并且试验过程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使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通过提取和浓缩制备得到;
桃仁4-10份 当归2-5份 柴胡3-10份 赤白芍5-12份 
姜半夏4-10份 泽泻4-15份 生首乌3-10份 草决明4-15份 
丹参3-10份  生山楂6-10份 桔梗5-10份 
荷叶3-12份 云芝4-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
桃仁 8份 当归5份 柴胡10份 赤白芍10份 姜半夏8份 泽泻15份 生山楂10份 生首乌10份 草决明15份 丹参10份 桔梗8份,荷叶8份 云芝10份。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由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的剂型为片剂、散剂、膏剂、颗粒剂、胶囊剂、和口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重量份计,称取桃仁4-10份 当归2-5份 柴胡3-10份 赤白芍5-12份 姜半夏4-10份 泽泻4-15份 生首乌3-10份 草决明4-15份 丹参3-10份  生山楂6-10份,桔梗5-10份 荷叶3-12份 云芝4-10份;
将所述组合物中桃仁、柴胡、赤白芍、姜半夏、泽泻、何首乌、草决明、丹参、生山楂、桔梗、荷叶经粉碎、混合后煮提两次;得到第一混合药液;
将所述云芝混合在所述第一混合药液中,得到第二混合药液,将所述第二混合药液过滤再经过滤、浓缩得到浸膏;
所述煮提两次具体为:
第一次煮沸后立即降温至60℃以下,在60-45℃保温2-3小时;再经第二次煮沸,立即降温至60℃以下;
将所述云芝混合在所述第一混合药液中之后还包括:在60-45℃保温1-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浓缩在减压低温条件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浸膏经减压真空干燥,粗碎,筛分得粉末制剂。 
CN201310134821.XA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0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4821.XA CN103230486B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4821.XA CN103230486B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0486A CN103230486A (zh) 2013-08-07
CN103230486B true CN103230486B (zh) 2014-11-05

Family

ID=48878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482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0486B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0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6490A (zh) * 2015-02-06 2015-05-13 刘延玲 重度脂肪肝患者降脂药及制备方法
CN105381342A (zh) * 2015-12-17 2016-03-09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正虚瘀结型脂肪肝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05434936A (zh) * 2015-12-17 2016-03-30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气滞型脂肪肝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11012789A (zh) * 2020-01-10 2020-04-1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苦杏仁苷在制备治疗脂肪性肝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4540A (zh) * 2003-02-28 2004-09-01 唐山康琳药业有限公司 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及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4540A (zh) * 2003-02-28 2004-09-01 唐山康琳药业有限公司 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及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华甫.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85例.《河北中医》.2006,第28卷(第3期),第204页.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脂肪肝85例;李华甫;《河北中医》;20060331;第28卷(第3期);第204页 *
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许海舰;《甘肃中医》;20080930;第21卷(第9期);第63-65页 *
许海舰.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甘肃中医》.2008,第21卷(第9期),第63-65页. *
陈华东,等.疏肝降脂方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第22卷(第6期),第13-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0486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9179A (zh) 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30486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CN105497609A (zh) 减轻肿瘤病人化疗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片剂
CN107095995B (zh) 一种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055111B (zh)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481A (zh)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149393A1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4141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802A (zh) 治疗慢性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857363A (zh) 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744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稠膏及制法
CN109316589A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6045A (zh)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906A (zh) 一种治疗干性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1223A (zh) 辅助治疗胰腺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709A (zh) 治疗胃胀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148120A (zh) 一种有效防治男性高尿酸症并伴有痛风的中药
CN104623471A (zh)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40777A (zh) 一种治疗肝旺脾弱型经行泄泻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2487B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保健茶
CN114533835A (zh) 一种具有芳香、祛风利湿功效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TW202333761A (zh) 用於預防、改善或緩和痰濕相關症狀之組合物
CN117064966A (zh) 一种调理便秘的固体饮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645A (zh) 胰腺癌患者放疗期间服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5535714A (zh) 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胰腺癌的制剂及制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