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3471A -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3471A
CN104623471A CN201510107517.5A CN201510107517A CN104623471A CN 104623471 A CN104623471 A CN 104623471A CN 201510107517 A CN201510107517 A CN 201510107517A CN 104623471 A CN104623471 A CN 104623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emulsion
chinese medicine
rhizoma
gas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75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075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34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3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34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獾油480-850;瓦楞子20-40;草血竭30-40;山柰10-20;三七30-50;白及60-110;菖蒲15-30;硬脂酸80-100;吐温-80 5-10;苯甲酸钠4-8;尼泊金丁酯3-8;香草香精1.2-2.5;薄荷油香精6-10。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发明将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有机结合,以消化饮食,导除积滞为主要作用的原料组成,遣药组方,增进疗效;本发明不仅具有消食、导滞、行气、除胀等功效,同时搭配具有消肿止痛,散瘀止血功效的药物,相辅相承,疗效俱佳。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其主要局部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壁出现局限性圆形缺损或者椭圆形缺损。患者主要伴有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嗳气以及发酸等临床症状。其中,上腹部疼痛主要包括灼痛、钝痛、剧痛以及胀痛等症状,也可表现为患者处于饥饿状态后出现隐痛不适的症状。该病具有反复性发作、慢性经过的特点。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约占70%,胃溃疡的发病率约占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出血、穿孔以及幽门梗阻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随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的不断创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率大幅提高,但停药后极易复发。
本病是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因本病以慢性周期性发作并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归属于中医“胃脘痛”、“肝胃气痛”等的范围。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胃脘痛”为本病的中医对应病名。其并发症则与中医学中的“呕吐”、“血证”相同。长期以来,中医学者通过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不断的治疗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研究认为肝主疏泄,故其发病与肝脾失调相关,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胃病及脾则碍运,而脾胃病又会涉及肝,导致气郁;再者本病的发生多饮饮食不节,烟酒过度、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情志不畅等,而脾胃虚弱是该病的发病基础,气滞血瘀是共同的病机,胃络损伤为基本病变特点;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申请公布号 CN 102727774 A(申请号 201210228382.4)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白芨20-40克、乌贼骨10-30克、川贝5-15克、元胡5-15克、陈皮3-9克、麦芽5-15克、甘草5-15克、白术3-9克、山药5-15克、三七3-9克。申请公布号 CN 102284008 A(申请号 201110209301.1)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颗粒,由下列中药组成,且各组分重量配比为:白接骨190-210份、紫珠草140-160份、马勃90-110份、仙鹤草140-160份、小蓟140-160份、白芨110-130份。申请公布号 CN 104189702 A(申请号 201410367388.9)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内服中药丸,其原料药材分别是:柴胡9份、香附6份、川芎9份、砂仁5份、党参9份、黄芪10份、蒲黄9份、五灵脂12份、延胡索10份。
目前市场上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效果缓慢或药效不理想,有的药物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因此研究一种安全有效,无任何副作用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方便服用、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本发明中药乳剂疗效显著且无任何副作用,便于临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獾油480-850;瓦楞子20-40;草血竭30-40;山柰10-20;三七30-50;白及60-110;菖蒲15-30;硬脂酸80-100;吐温-80 5-10;苯甲酸钠4-8;尼泊金丁酯3-8;香草香精1.2-2.5;薄荷油香精6-10。
优选的方案中,獾油600-730;瓦楞子25-35;草血竭33-37;山柰12-18;三七35-45;白及80-90;菖蒲20-25;硬脂酸85-95;吐温-80 6-9;苯甲酸钠5-7;尼泊金丁酯4-7;香草香精1.5-2.2;薄荷油香精7-9。
更加优选的,獾油665;瓦楞子30;草血竭35;山柰15;三七40;白及85;菖蒲22.5;硬脂酸90;吐温-80 7.5;苯甲酸钠6;尼泊金丁酯5.5;香草香精1.9;薄荷油香精8。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獾油置于药锅中,中火加热熬制35分钟,以除去部分臭味,接着向其中加入硬脂酸和尼泊金丁酯,搅拌,熔化,然后自然冷却至40℃,备用;
(2)将瓦楞子、草血竭、山柰、菖蒲和三七置于中药罐中,加纯净水浸泡,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43-67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55分钟),第二次煎煮32-46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9分钟),过滤,合并煎液,备用;
(3)取净白及置于7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3小时,然后粉碎,过筛,得白及粉;将白及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煎液中,中火加热22-30分钟(优选中火加热26分钟),三层面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得中药胶浆;加入苯甲酸钠搅拌溶解,自然冷却至40℃,备用;
(4)将步骤(3)所得药液和吐温-80置于乳化缸中,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1)所得獾油,搅拌至液体发白,变稠且细腻为止,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继续高速搅拌8-16分钟,即得乳剂;
(5)将乳剂瓶于100℃干燥后,加入步骤(4)所得乳剂,按照每瓶330g的剂量分装,加盖,密封即得。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中加5-8倍原料量的纯净水(优选的加6-7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更加优选的加6.5倍原料量的纯净水)。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2)中加纯净水浸泡的时间为1.5-3.5小时(优选的纯净水浸泡的时间为2.0-3.0小时,更加优选的纯净水浸泡的时间为2.5小时)。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中干燥1.5-2.5小时(优选干燥2小时)。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中过30-70目筛(优选过40-6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50目筛)。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中高速搅拌10-14分钟(优选高速搅拌12分钟)。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中将乳剂瓶于100℃干燥16-30分钟(优选的将乳剂瓶于100℃干燥20-26分钟,更加优选的将乳剂瓶于100℃干燥23分钟)。
本发明组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安全有效。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将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有机结合,以消化饮食,导除积滞为主要作用的原料组成,遣药组方,增进疗效;
2、本发明不仅具有消食、导滞、行气、除胀等功效,同时搭配具有消肿止痛,散瘀止血功效的药物,相辅相承,疗效俱佳;
3、本发明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80g/份):獾油480份;瓦楞子20份;草血竭30份;山柰10份;三七30份;白及60份;菖蒲15份;硬脂酸80份;吐温-80 5份;苯甲酸钠4份;尼泊金丁酯3份;香草香精1.2份;薄荷油香精6份。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獾油置于药锅中,中火加热熬制35分钟,以除去部分臭味,接着向其中加入硬脂酸和尼泊金丁酯,搅拌,熔化,然后自然冷却至40℃,备用;
(2)将瓦楞子、草血竭、山柰、菖蒲和三七置于中药罐中,加5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1.5小时,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43分钟,第二次煎煮32分钟,过滤,合并煎液,备用;
(3)取净白及置于7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小时,然后粉碎,过30目筛,得白及粉;将白及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煎液中,中火加热22分钟,三层面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得中药胶浆;加入苯甲酸钠搅拌溶解,自然冷却至40℃,备用;
(4)将步骤(3)所得药液和吐温-80置于乳化缸中,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1)所得獾油,搅拌至液体发白,变稠且细腻为止,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继续高速搅拌8分钟,即得乳剂;
(5)将乳剂瓶于100℃干燥16分钟后,加入步骤(4)所得乳剂,按照每瓶330g的剂量分装,加盖,密封即得。
本发明中药乳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50-100mL(口服),7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60g/份):獾油850份;瓦楞子40份;草血竭40份;山柰20份;三七50份;白及110份;菖蒲30份;硬脂酸100份;吐温-80 10份;苯甲酸钠8份;尼泊金丁酯8份;香草香精2.5份;薄荷油香精10份。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獾油置于药锅中,中火加热熬制35分钟,以除去部分臭味,接着向其中加入硬脂酸和尼泊金丁酯,搅拌,熔化,然后自然冷却至40℃,备用;
(2)将瓦楞子、草血竭、山柰、菖蒲和三七置于中药罐中,加8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3.5小时,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67分钟,第二次煎煮46分钟,过滤,合并煎液,备用;
(3)取净白及置于7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3小时,然后粉碎,过70目筛,得白及粉;将白及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煎液中,中火加热30分钟,三层面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得中药胶浆;加入苯甲酸钠搅拌溶解,自然冷却至40℃,备用;
(4)将步骤(3)所得药液和吐温-80置于乳化缸中,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1)所得獾油,搅拌至液体发白,变稠且细腻为止,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继续高速搅拌16分钟,即得乳剂;
(5)将乳剂瓶于100℃干燥30分钟后,加入步骤(4)所得乳剂,按照每瓶330g的剂量分装,加盖,密封即得。
本发明中药乳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50-100mL(口服),7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王XX,男,44岁,天津人。患者于2010年10月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上腹部疼痛已3年有余,黑便加重半年。患者曾经因饮食不洁,导致上腹经常灼痛,空腹时症状加重,伴有嗳气、泛酸等症状,经常发作,每次持续一周左右,王先生曾经服用苏打片等药物,开始时病情有缓解,后来逐渐失效。经朋友介绍来我院检查治疗。检查:患者上腹部隐隐作痛,腹部较凉,喜温喜按,空腹病情加重,进食后疼痛缓解,伴有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经胃肠道X线钡餐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溃疡。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50-100mL(口服),7天一个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患者腹痛消失,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部分症状及体征消失,继续用药两个疗程,患者痊愈。三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75g/份):獾油600份;瓦楞子25份;草血竭33份;山柰12份;三七35份;白及80份;菖蒲20份;硬脂酸85份;吐温-80 6份;苯甲酸钠5份;尼泊金丁酯4份;香草香精1.5份;薄荷油香精7份。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獾油置于药锅中,中火加热熬制35分钟,以除去部分臭味,接着向其中加入硬脂酸和尼泊金丁酯,搅拌,熔化,然后自然冷却至40℃,备用;
(2)将瓦楞子、草血竭、山柰、菖蒲和三七置于中药罐中,加6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2小时,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48分钟,第二次煎煮36分钟,过滤,合并煎液,备用;
(3)取净白及置于7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5小时,然后粉碎,过40目筛,得白及粉;将白及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煎液中,中火加热24分钟,三层面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得中药胶浆;加入苯甲酸钠搅拌溶解,自然冷却至40℃,备用;
(4)将步骤(3)所得药液和吐温-80置于乳化缸中,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1)所得獾油,搅拌至液体发白,变稠且细腻为止,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继续高速搅拌10分钟,即得乳剂;
(5)将乳剂瓶于100℃干燥20分钟后,加入步骤(4)所得乳剂,按照每瓶330g的剂量分装,加盖,密封即得。
本发明中药乳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50-100mL(口服),7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65g/份):獾油730份;瓦楞子35份;草血竭37份;山柰18份;三七45份;白及90份;菖蒲25份;硬脂酸95份;吐温-80 9份;苯甲酸钠7份;尼泊金丁酯7份;香草香精2.2份;薄荷油香精9份。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獾油置于药锅中,中火加热熬制35分钟,以除去部分臭味,接着向其中加入硬脂酸和尼泊金丁酯,搅拌,熔化,然后自然冷却至40℃,备用;
(2)将瓦楞子、草血竭、山柰、菖蒲和三七置于中药罐中,加7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浸泡3小时,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62分钟,第二次煎煮42分钟,过滤,合并煎液,备用;
(3)取净白及置于7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5小时,然后粉碎,过60目筛,得白及粉;将白及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煎液中,中火加热28分钟,三层面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得中药胶浆;加入苯甲酸钠搅拌溶解,自然冷却至40℃,备用;
(4)将步骤(3)所得药液和吐温-80置于乳化缸中,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1)所得獾油,搅拌至液体发白,变稠且细腻为止,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继续高速搅拌14分钟,即得乳剂;
(5)将乳剂瓶于100℃干燥26分钟后,加入步骤(4)所得乳剂,按照每瓶330g的剂量分装,加盖,密封即得。
本发明中药乳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50-100mL(口服),7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孙XX,女,51岁,潍坊人。患者于2011年7月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整个腹部都有痛感,以上腹部疼痛较重,呈持续性钝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开始时吐胃内容物,后来慢慢开始吐黄色胆汁,患者曾在当地某医院以胃炎治疗,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后来经朋友介绍来我院检查治疗。检查:患者上腹部压痛阳性,左下腹部压痛阳性,右下腹部压痛阳性,无肠型蠕动波,上腹部CT提示胃扩张表现,胃内可见就见较多内容物,后经胃肠道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胃溃疡。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50-100mL(口服),7天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腹痛明显减轻,恶心、呕吐现象消失;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后,患者溃疡面逐渐愈合,患者症状解除,三个月后复查,无复发。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70g/份):獾油665份;瓦楞子30份;草血竭35份;山柰15份;三七40份;白及85份;菖蒲22.5份;硬脂酸90份;吐温-80 7.5份;苯甲酸钠6份;尼泊金丁酯5.5份;香草香精1.9份;薄荷油香精8份。
上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獾油置于药锅中,中火加热熬制35分钟,以除去部分臭味,接着向其中加入硬脂酸和尼泊金丁酯,搅拌,熔化,然后自然冷却至40℃,备用;
(2)将瓦楞子、草血竭、山柰、菖蒲和三七置于中药罐中,加6.5倍原料量纯净水浸泡2.5小时,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55分钟,第二次煎煮39分钟,过滤,合并煎液,备用;
(3)取净白及置于7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小时,然后粉碎,过50目筛,得白及粉;将白及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煎液中,中火加热26分钟,三层面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得中药胶浆;加入苯甲酸钠搅拌溶解,自然冷却至40℃,备用;
(4)将步骤(3)所得药液和吐温-80置于乳化缸中,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1)所得獾油,搅拌至液体发白,变稠且细腻为止,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继续高速搅拌12分钟,即得乳剂;
(5)将乳剂瓶于100℃干燥23分钟后,加入步骤(4)所得乳剂,按照每瓶330g的剂量分装,加盖,密封即得。
本发明中药乳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50-100mL(口服),7天一个疗程。
本发明所用主要原料的作用如下:
獾油:基原: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脂肪油。功能主治:治中气不足,子宫脱垂,咳血,痔疮,疳疮,疥癣,白秃,烫伤,冻疮。
瓦楞子:基原: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或毛蚶的贝壳。性状:壳呈扇形或三角形,左右两壳形状相同,或左壳稍大于右壳。长2.5~8厘米,宽2~6厘米。背面隆起,有数十条直楞如瓦垄状,由顶端向周围放射,楞纹明显,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间而成。性味:甘咸,平。归经:入肝、脾经。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散瘀,消积。治痰积,胃痛,嘈杂,吐酸,症瘕,瘰疬,牙疳。
草血竭:基原:为蓼科蓼属植物草血竭的根茎。成分:草血竭根茎含混合性鞣质。药性:苦、辛、寒。功用主治:散瘀止血,下气消积,解毒,利湿。主治癓瘕积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吐血,咯血,衄血,经闭,崩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停滞,痢疾,肠炎,水肿,疮毒,蛇咬伤,烫火伤。
山柰:基原: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性味:辛,温。归经:入胃经。功能主治: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三七:基原: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白及:基原: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化学成份:新鲜块茎含水分14.6%、淀粉30.48%,葡萄糖1.5%。又含挥发油、粘液质。根含白及甘露聚糖,是由4份甘露糖和1份葡萄糖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性味:苦甘,凉。归经:入肺经。功能主治: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
菖蒲:性味:辛,苦,性温。归经:归心、胃经。化学成份:含α-、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菖蒲螺烯酮、水菖蒲酮、菖蒲螺酮、菖蒲大牯牛儿酮、菖蒲酮、异菖蒲酮等。能开窍化痰,辟秽杀虫。能为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噤口毒痢,外敷痈疽疥癣。开窍,化痰,健胃。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主治:痰涎壅闭、神识不清、慢性气管炎;痢疾、肠炎、腹胀腹痛、食欲不振、风寒湿痹,外用敷疮疥。
苯甲酸钠属于酸性防腐剂在酸性环境下防腐效果较好,是很常用的食品、药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
硬脂酸:1、纯品为带有光泽的白色柔软小片。2、微溶于冷水,溶于酒精、丙酮,易溶于苯、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醋酸戊酯和甲苯等。无毒。3、存在于烤烟烟叶、白肋烟烟叶、香料烟烟叶、烟气中。4、是组成硬脂精的脂肪酸。作用及用途:广泛用于制化妆品、塑料耐寒增塑剂、脱模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防水剂、抛光剂、金属皂、金属矿物浮选剂、软化剂、医药品及其他有机化学品。硬脂酸在医药中主要用作赋形剂。
吐温-80:性状:易溶于水,溶于乙醇、植物油、乙酸乙酯、甲醇、甲苯,不溶于矿物油。低温时成胶状,受热后复原。有特臭,味微苦。功用作用:(1)吐温-80为油酸酯,具有乳化作用。(2)吐温-80在片剂中可以作为崩解剂:因为吐温-80能增加药物的润湿性,加速水分的投入,从而加快崩解速度。(3)在栓剂基质中加入吐温-80,可以增加药物的亲水性,加速药物的释放,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率。
尼泊金丁酯:化学名称: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性 状:白色结晶,微有特殊气味,溶于醇、醚和氯仿,难溶于水,口尝时有麻舌感。用 途:本品主要用作有机合成,食品、医药、化妆品的杀菌防腐剂,也用作饲料防腐剂。
香草香精:香草精是一种从香草提炼的食用香精,常用于糕点类去除蛋腥味或是制作香草口味点心。
薄荷油香精: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得油,一般得率为0.3%-0.6%。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用途:主要用于口香糖、糖果、饮料等食品中。增加或修饰其香气香味。药理药效: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3、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解郁。
试验例1  本发明所得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1月我院胃肠科收治的患者共325例,其中男性183例,女性14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3岁,病程在0.5-6年;其中胃溃疡患者129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得药物,共观察治疗三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他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洛赛克等常规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溃疡愈合,病变部位恢复正常;
显效:胃痛缓解,其他症状显著减轻,溃疡面积缩小,病变部位明显改善;
无效:症状及体征均为改善或病情较治疗前加重。
1.4  治疗结果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服用实施例5产品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113例(64.6%),显效59例(33.7%),无效3例(1.7%),总有效率为98.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故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发明由獾油、瓦楞子、草血竭、山柰、三七、白及、菖蒲等共13味原料制备而成。方中,獾油主治治中气不足;瓦楞子具有化痰软坚,散瘀消积的功效;草血竭散瘀止血,下气消积;山柰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白及补肺,止血,消肿,生肌;菖蒲主治痢疾、肠炎、腹胀腹痛等。治疗后有效率高达98.3%,而对照组仅为76.7%。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其特征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獾油480-850;瓦楞子20-40;草血竭30-40;山柰10-20;三七30-50;白及60-110;菖蒲15-30;硬脂酸80-100;吐温-80 5-10;苯甲酸钠4-8;尼泊金丁酯3-8;香草香精1.2-2.5;薄荷油香精6-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其特征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獾油600-730;瓦楞子25-35;草血竭33-37;山柰12-18;三七35-45;白及80-90;菖蒲20-25;硬脂酸85-95;吐温-80 6-9;苯甲酸钠5-7;尼泊金丁酯4-7;香草香精1.5-2.2;薄荷油香精7-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其特征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獾油665;瓦楞子30;草血竭35;山柰15;三七40;白及85;菖蒲22.5;硬脂酸90;吐温-80 7.5;苯甲酸钠6;尼泊金丁酯5.5;香草香精1.9;薄荷油香精8。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将獾油置于药锅中,中火加热熬制35分钟,以除去部分臭味,接着向其中加入硬脂酸和尼泊金丁酯,搅拌,熔化,然后自然冷却至40℃,备用;
(2)将瓦楞子、草血竭、山柰、菖蒲和三七置于中药罐中,加纯净水浸泡,然后武火加热至沸,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43-67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55分钟),第二次煎煮32-46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9分钟),过滤,合并煎液,备用;
(3)取净白及置于7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3小时,然后粉碎,过筛,得白及粉;将白及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煎液中,中火加热22-30分钟(优选中火加热26分钟),三层面纱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液体积的1/2,得中药胶浆;加入苯甲酸钠搅拌溶解,自然冷却至40℃,备用;
(4)将步骤(3)所得药液和吐温-80置于乳化缸中,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1)所得獾油,搅拌至液体发白,变稠且细腻为止,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继续高速搅拌8-16分钟,即得乳剂;
(5)将乳剂瓶于100℃干燥后,加入步骤(4)所得乳剂,按照每瓶330g的剂量分装,加盖,密封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加5-8倍原料量的纯净水(优选的加6-7倍原料量的纯净水,更加优选的加6.5倍原料量的纯净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加纯净水浸泡的时间为1.5-3.5小时(优选的纯净水浸泡的时间为2.0-3.0小时,更加优选的纯净水浸泡的时间为2.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干燥1.5-2.5小时(优选干燥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过30-70目筛(优选过40-60目筛,更加优选的过50目筛)。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高速搅拌10-14分钟(优选高速搅拌12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将乳剂瓶于100℃干燥16-30分钟(优选的将乳剂瓶于100℃干燥20-26分钟,更加优选的将乳剂瓶于100℃干燥23分钟)。
CN201510107517.5A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6234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7517.5A CN104623471A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7517.5A CN104623471A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3471A true CN104623471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03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7517.5A Pending CN104623471A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34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2814A (zh) * 2016-05-24 2016-08-31 扬州大学临床中医学院 三粉愈疡散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0986A (en) * 1995-06-14 1998-03-24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Process for the isolation of an active principle from azadirachta indica useful for controlling gastric hyperacidity and gastric ulceration
CN1836719A (zh) * 2005-11-08 2006-09-27 许景连 一种治疗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CN101062221A (zh) * 2007-05-16 2007-10-31 刘忠文 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0986A (en) * 1995-06-14 1998-03-24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Process for the isolation of an active principle from azadirachta indica useful for controlling gastric hyperacidity and gastric ulceration
CN1836719A (zh) * 2005-11-08 2006-09-27 许景连 一种治疗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CN101062221A (zh) * 2007-05-16 2007-10-31 刘忠文 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贻谷: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中药学》", 31 October 1991 *
李克绍: "《中药讲习手记》", 30 June 2012 *
杨朱洁: "自拟白及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5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郭国华: "《临床中药辞典(第二版)》", 30 April 200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2814A (zh) * 2016-05-24 2016-08-31 扬州大学临床中医学院 三粉愈疡散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2338A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37B (zh) 用于治疗肝硬化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6B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432559B (zh) 一种治疗血滞型月经减少及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21394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1014B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
CN103041257B (zh)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656461B (zh)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蜜丸及制备方法
CN104288745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
CN103041255B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4739941A (zh) 一种治疗肾阳亏虚型不孕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471A (zh)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
CN104435744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稠膏及制法
CN104547953A (zh) 治疗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
CN10387748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口服液
CN103041258B (zh)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纳差不食的中药制剂
CN103028028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
CN103520620A (zh) 一种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168847A (zh) 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药
CN106039075A (zh) 一种治疗肺胃蕴热型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
CN105664024A (zh) 一种治疗湿热困脾型胃脘痛的夏连合剂及制备方法
CN105456951A (zh) 一种治疗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469A (zh)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行气消导乳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41259B (zh) 治疗小儿痰多咳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4721786A (zh) 一种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32000 Mount Lu, Jiujiang, Jiangxi, Mount Lu Avenue, No. 74, Mount Lu court, building 3-201, No. 4

Applicant after: Liu Liang

Address before: Spring, No. 21 building,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road six weft

Applicant before: Liu L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