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8196B - 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8196B
CN103228196B CN201280003857.8A CN201280003857A CN103228196B CN 103228196 B CN103228196 B CN 103228196B CN 201280003857 A CN201280003857 A CN 201280003857A CN 103228196 B CN103228196 B CN 103228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ype endoscope
capsule type
accommodation box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38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8196A (zh
Inventor
冈部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28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8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8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8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contamination, e.g. by using a sanitary sheath
    • A61B1/00144Hygienic pack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1Manufacturing of endoscop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50/20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50/3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ckaging, protecting, dispensing, collecting or disposing of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 A61B1/0000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of image signals during a use of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contamination, e.g. by using a sanitary sh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2050/005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with a lid or cover
    • A61B2050/0058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with a lid or cover closable by translation
    • A61B2050/006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with a lid or cover closable by transla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id plane, e.g. by a downward mov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2050/005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with a lid or cover
    • A61B2050/0065Peelable cov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稳定地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142)包括:孔(142e),其设置在形成为平板状的基体部(142f)的中央,并向与基体部(142f)的主面正交的方向突出,且该孔(142e)是用于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保持部;以及多个台阶部,其分别自孔(142e)侧表面突出,通过与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中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形成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定位。

Description

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内窥镜领域中出现了一种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在形成为能够导入到患者等的被检体的消化管内的大小的胶囊型壳体的内部具有摄像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胶囊型内窥镜在自被检体的口吞入之后,通过蠕动运动在消化管内移动。胶囊型内窥镜在从导入到被检体的消化管内部之后到排出至被检体外部的期间依次获取该被检体的脏器内部的图像(以下,有时称作体内图像),将所获取的体内图像依次无线发送至被检体外部的接收装置。
由胶囊型内窥镜拍摄的各个体内图像经由接收装置被送入图像显示装置中。图像显示装置将送入的各个体内图像静态显示或动态显示于显示器。医生或护士等使用者观察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的被检体的各个体内图像,通过观察各个体内图像来检查被检体的脏器内部。
这种胶囊型内窥镜需要在使用于被检者之前进行灭菌并保持其灭菌状态。因此,一直以来,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容纳于能够进行灭菌的容纳盒中。该容纳盒具有如下结构:利用灭菌片封堵容纳有用于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内壳的外壳。在内壳上设有供胶囊型内窥镜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沿长度方向插入的孔。该孔的内径设定为稍微大于胶囊型内窥镜的外径,在孔的侧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内壳在胶囊型内窥镜端部的半球部中的、处于摄像光学系统的视角以外的圆筒部侧的区域,胶囊型内窥镜以与该多个突起抵接的方式固定,以便不会在宽度方向上移动,而且,在位于孔的深处的、比胶囊型内窥镜的外径稍微小的直径处与胶囊型内窥镜的半球部中的光学视角外的区域整周抵接的台阶部抵接于胶囊型内窥镜,胶囊型内窥镜被固定为不会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由此将胶囊型内窥镜稳定地保持在孔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8541号公报
在此,近年来,为了大范围地拍摄被检体的脏器内部而提出如下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不仅利用透明材料形成胶囊型壳体的半球部还形成圆筒部的一部分,从而使摄像光学系统的视角形成为广角。
但是,在将形成为广角的胶囊型内窥镜容纳于上述以往的容纳盒内的情况下,由于胶囊型内窥镜的视角扩展至内壳所抵接的胶囊型壳体的半球部,因此,可能因内壳的台阶部的抵接而对胶囊型壳体的半球部的与视角内部对应的部分造成划痕。其结果,胶囊型内窥镜总是拍摄存在划痕的图像,存在不能够清晰地拍摄被检体的图像的问题。
另外,若改变内壳的台阶部的位置,使该台阶部不与胶囊型壳体的半球部接触而与胶囊型壳体的圆筒部接触,则胶囊型内窥镜会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存在不能够将胶囊型内窥镜稳定地保持在容纳盒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在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目的,在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中,胶囊型内窥镜包括:第1壳体,其具有有底的圆筒形状,并在内部保持摄像元件;以及透明的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1壳体卡合;该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用于容纳胶囊型内窥镜,在该胶囊型内窥镜中,照明机构与位于最外侧的透镜位于至少上述第2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包括:基体部,其形成为平板状;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基体部的中央,向与上述基体部的主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以及多个接触部,其分别自上述保持部突出,通过与至少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生成和/或使用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定位。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入射至上述摄像元件的光所通过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和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不显示部分相对应的区域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相对于规定的直线呈线对称的位置、亦即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相距相等距离的位置形成有多个。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以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相等间隔形成有多个。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的除上述接触部以外的部分以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大的直径形成,上述接触部的顶端位于具有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小的直径的圆上。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该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具备标识,该标识用于使上述接触部与上述接触部接触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的区域对准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作为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该容纳盒的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的标识而发挥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簧片开关,该簧片开关利用起动用的启动器所带来的磁场变化进行开关动作,电源根据上述簧片开关的开关动作相应地起动或停止,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设定为与上述启动器相对于容纳在上述容纳盒内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接近位置对应。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的T字标记。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基体部的突起部。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包括:胶囊型内窥镜;容纳盒,其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外壳,其在内部保持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容纳盒;以及灭菌片,其用于封堵上述外壳并且具有灭菌气体穿透性;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包括:第1壳体,其具有有底的圆筒形状,并在内部保持摄像元件;透明的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1壳体卡合;照明机构,其位于上述第2壳体内部;以及透镜组,该透镜组的至少最外侧的透镜位于上述第2壳体内部;上述容纳盒包括:基体部,其形成为平板状;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基体部的中央,向与上述基体部的主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以及多个接触部,其分别自上述保持部突出,通过与至少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生成和/或使用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定位。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入射至上述摄像元件的光所通过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和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不显示部分相对应的区域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相对于规定的直线呈线对称的位置、亦即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相距相等距离的位置形成有多个。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以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相等间隔形成有多个。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的除上述接触部以外的部分以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大的直径形成,上述接触部的顶端位于具有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小的直径的圆上。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具备标识,该标识用于使上述接触部与上述接触部接触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的区域对准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作为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的标识而发挥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簧片开关,该簧片开关利用起动用的启动器所带来的磁场变化来进行开关动作,电源根据上述簧片开关的开关动作相应地起动或停止,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簧片开关的轴线方向对应地设置,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设定为与上述启动器相对于容纳在上述容纳盒内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接近位置对应。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的T字标记。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基体部的突起部。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所涉及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包括:胶囊型内窥镜,其具有摄像元件和无线通信部件;以及容纳盒,其具有标识以及形成有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保持部的基体部,该标识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或上述基体部,该标识用于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对位;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持移动步骤,其中,把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主体部,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移动到上述保持部的上方,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朝向上述保持部侧;以及插入步骤,其中,通过拍摄至少上述对位用的标识而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定位,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上述插入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电源接通步骤,其中,接通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图像获取步骤,其中,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上述对位用的标识而得到的图像;移动步骤,其中,根据在上述图像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图像获取上述对位用的标识的位置,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上述对位用的标识位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能够保持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基准区域内;胶囊型内窥镜插入步骤,其中,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以及电源切断步骤,其中,切断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基体部的突起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包括:有底的圆筒形状的第1壳体,其形成上述主体部;以及透明的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1壳体卡合,该第2壳体至少在内部设有照明机构、位于最外侧的透镜以及在内部保持上述透镜的透镜保持架的一部分;上述插入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摄像步骤,其中,拍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和上述突起部;移动步骤,其中,根据在上述摄像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的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的位置,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具有规定的位置关系;以及胶囊型内窥镜插入步骤,其中,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摄像步骤中拍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照明机构的规定位置和上述突起部,在上述移动步骤中,根据在上述摄像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照明机构的规定部位的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的位置,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照明机构的规定部位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相对。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在上述主体部具有D形切割部,在上述摄像步骤中,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保持部的上方拍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D形切割部和上述突起部,在上述移动步骤中,根据在上述摄像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D形切割部的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的位置,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D形切割部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相对。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用于组装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该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包括:胶囊型内窥镜,其具有摄像元件和无线通信部件;以及容纳盒,其具有标识和形成有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保持部的基体部,该标识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或上述基体部,该标识用于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对位;其特征在于,该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包括:把持移动部件,其把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主体部,能够使所把持的胶囊型内窥镜进行升降移动及旋转移动,该把持移动部件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移动到上述保持部的上方,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朝向上述保持部侧;以及控制部件,其通过拍摄至少上述对位用的标识而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定位,相对于上述把持移动部件,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该组装装置还具备能够接通或切断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的电源切换部件,上述控制部件包括:图像获取部件,其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上述对位用的标识而得到的图像;图像处理部件,其根据上述图像获取部件所获取的图像获取上述对位用的标识的位置,并求出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移动量,以使得上述对位用的标识位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能够保持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基准区域内;以及移动控制部件,其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向上述把持移动部件移动上述图像处理部件所求出的移动量,并且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上述电源切换部件在上述图像获取部件获取图像之前接通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在上述图像处理部件获取移动量结束之后切断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基体部的突起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包括:有底的圆筒形状的第1壳体,其形成上述主体部;以及透明的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1壳体卡合,该第2壳体至少在内部设有照明机构、位于最外侧的透镜以及在内部保持上述透镜的透镜保持架的一部分;上述控制部件包括:摄像部件,其拍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和上述突起部;图像处理部件,其根据上述摄像部件拍摄到的图像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的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的位置,并求出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移动量,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具有规定的位置关系;以及移动控制部件,其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向上述把持移动部件移动上述图像处理部件所求出的移动量,并且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
对于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和在容纳盒内容纳有胶囊型内窥镜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由于与圆顶半球部接触来进行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定位的接触部与胶囊型内窥镜的第2壳体的半球部的外表面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摄像光学系统的撮影视角的内侧、亦即对生成和/或使用由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因此,能够以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稳定地保持胶囊型内窥镜。
另外,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是在具有对位用的标识的容纳盒内容纳有胶囊型内窥镜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由于通过拍摄至少对位用的标识来使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容纳盒的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准确地定位,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保持部内,因此,能够组装以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稳定地保持有胶囊型内窥镜的状态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系统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功能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沿着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截取图2所示的圆顶部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容纳图2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实施方式1的容纳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从图5所示的容纳容器中拆下灭菌片后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7是利用与外壳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面截取图5所示的容纳容器而得到的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10是图8和图9所示的孔的放大图,且是从上方观察孔时的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A-A线剖视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B-B线剖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区域A1的放大图。
图14是说明图9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台阶部所抵接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圆顶半球部外表面的区域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的C向视图。
图16是说明图9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台阶部的其他例的图。
图17是说明图9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台阶部的其他例的图。
图18是说明图9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台阶部的其他例的图。
图19是说明图9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台阶部所抵接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圆顶半球部外表面的区域的其他例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的E向视图。
图21是实施方式2的内部容纳盒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1和图22所示的孔的放大图,且是从上方观察孔时的图。
图24是说明图2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与图21所示的内部容纳盒之间的对位的示意图。
图25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27是实施方式4的内部容纳盒的剖视图。
图28是图27的F向视图。
图29是图27的G向视图。
图30是说明其他胶囊型内窥镜与实施方式4的内部容纳盒之间的对位的示意图。
图31是说明实施方式4的其他内部容纳盒的图。
图32是说明胶囊型内窥镜与利用图31说明的内部容纳盒之间的对位的示意图。
图33是说明其他胶囊型内窥镜与利用图31说明的内部容纳盒之间的对位的示意图。
图34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的内部容纳盒的剖视图。
图35是图34的H向视图。
图36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主视图。
图37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侧视图。
图38是说明图36和图37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与图27所示的内部容纳盒之间的对位的图。
图39是图38的I向视图。
图40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1是表示图40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42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2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3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3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的组装装置。另外,本发明并不被这些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在各个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表示。附图是示意性的,需注意各个部分的尺寸关系、比例与实际的情况不同。在附图彼此之间也包括彼此的尺寸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系统的概念的示意图。在图1中,该胶囊型内窥镜系统包括胶囊型内窥镜2、接收装置3、显示装置4以及便携式记录介质5。
胶囊型内窥镜2具有摄像功能与无线通信功能,是被导入到被检体1的体腔内的吞入型的胶囊型医疗装置。接收装置3配置在被检体1的外部,是在与胶囊型内窥镜2之间对包括被检体内的图像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进行无线通信的体外装置。接收装置3穿戴在被检体1上,并且包括接收封套3a和外部装置3b,该接收封套3a具有未图示的多个接收用天线,该外部装置3b对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等。显示装置4根据接收装置3所接收的信息显示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的被检体内的图像等。便携式记录介质5在接收装置3与显示装置4间进行信息的输入输出。便携式记录介质5也能够连接外部装置3b和显示装置4,具有在安装并连接时能够进行信息的输出或记录的构造。便携式记录介质5具有如下结构:在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1内移动的期间,该便携式记录介质5插入外部装置3b内并记录从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的信息,在胶囊型内窥镜2对被检体1的内部的摄像结束之后,从外部装置3b中取出该便携式记录介质5并插入显示装置4中,利用显示装置4读出记录在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的信息。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功能部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胶囊型内窥镜2包括:胶囊型的壳体10,其由具有半球部和圆筒部的透明的圆顶部11以及具有有底的圆筒形状的壳部12构成;第1组件部6,其在隔离件13上组装有各种功能部;电池部7;以及第2组件部8,其在隔离件14上组装有各种功能部。组装于第1组件部6的功能部与组装于第2组件部8的功能部电连接。第2组件部8、电池部7及第1组件部6依次容纳于壳部12内,借助与壳部12卡合而成为盖的圆顶部11被密闭在壳体10内。
第1组件部6包括:物镜单元20,其使经由圆顶部11从外部入射的光会聚并成像于后述的摄像元件42的感光部;照明部30,其产生用于照亮被检体1的照明光;摄像部40,其通过对经由物镜单元20接收的光进行光电转换而生成表示图像的电信号;以及控制部50,其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源的接通/切断控制等各种控制。其中,物镜单元20设计为入射光瞳位置与圆顶部11的球心一致。控制部50与电池部7电导通。
电池部7包括使电池与接点构件等一体化而成的第1电池部组7a和第2电池部组7b。
第2组件部8包括无线通信部60,其接收在摄像部40中生成的电信号,并以与无线信号重叠的方式发送。
物镜单元20包括第1~第3透镜21~23、光圈24以及使这些光学部件定位并进行保持的透镜保持架25。物镜单元20被定位于摄像元件42的感光面。物镜单元20与后述的摄像基板41利用粘接剂相互固定。另外,利用该粘接剂对物镜单元20内的光学系统进行密封。物镜单元20被隔离件13夹持。第1~第3透镜21~23例如是使用环烯聚合物(COP)、聚碳酸酯、丙烯酸等树脂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的透明透镜,且配置为各个光轴彼此一致。
照明部30包括挠性的照明基板31和安装于照明基板31的作为多个照明元件的LED32。在照明基板31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LED32配置在开口周围。LED32例如产生白色的照明光。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四个LED32以均等的间隔配设在开口周围。这些LED32串联连接,与构成照明驱动部53c(参照图3)的电路相连接。这些照明部30在壳体10内部的位置通过使物镜单元20贯穿于照明基板31的开口来确定。
摄像部40包括挠性的摄像基板41、倒装于摄像基板41的CMOS等摄像元件42以及用于使摄像元件42执行摄像动作的电路部43(参照图3)。摄像元件42被保持在壳部12内部,以使感光面朝向摄像基板41侧的方式配设。摄像元件42通过接收穿过物镜单元20的各个透镜后的光并进行光电转换而生成表示图像的电信号。电路部43包括:摄像控制部43a,其控制利用摄像元件42进行的摄像动作;信号处理部43b,其对由摄像元件42生成的电信号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并转换为图像信号;内部寄存器43c,其存储与胶囊型内窥镜2相关的信息(ID信息等);以及振荡电路43d,其根据后述的石英振荡器55所产生的振动生成时钟信号。
控制部50包括由刚性基板形成的控制基板51和安装于控制基板51的簧片开关52、电源IC53、存储器54、石英振荡器55等电子部件组50G。簧片开关52对从外部施加的磁场产生反应而进行开关动作。电源IC53包括根据簧片开关52的开关动作来控制电源的起动/停止的电源控制部53a、在电源控制部53a的控制下向照明部30、摄像部40进行电源供给的电源部53b以及驱动照明部30的照明驱动部53c。存储器54例如是EEPROM,用于存储动作设定信息等。
无线通信部60包括无线通信用的基板(以下,称作无线基板)61、形成在无线基板61上的无线信号发送用的天线(以下,称作发送用天线)62以及安装于无线基板61的无线通信用的电子部件63。电子部件63例如包括构成调制部63a的元件等,该调制部63a对从摄像部40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调制。
接着,详细说明壳体10的圆顶部11。图4是沿着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截取圆顶部11而得到的剖视图。
圆顶部11包括半球状的圆顶半球部11a、具有与圆顶半球部11a的外径相同的外径尺寸的圆筒形状的圆顶圆筒部11b、以及设置有与圆顶圆筒部11b相比外径较小的切口并与壳部12相嵌合的圆顶卡合部11c。也可以在圆顶半球部11a与圆顶圆筒部11b之间的交界配置成形时产生的分割线。能够利用这种分割线容易地目视确认圆顶半球部11a与圆顶圆筒部11b之间的交界。
圆顶半球部11a是成为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部分。圆顶半球部11a的包含于摄像部40的光学视野范围内的区域的表面被镜面抛光。
圆顶圆筒部11b设置为能够在组装等时以不与镜面抛光部分接触的方式把持圆顶半球部11a。圆顶半球部11a和圆顶圆筒部11b具有与壳部12的外径相同的外径。
圆顶卡合部11c的外径尺寸与壳部12的嵌合部分的内径尺寸大致相等。另外,圆顶圆筒部11b的端面11d在将圆顶卡合部11c嵌合于壳部12时与壳部12的端面抵接。通过设置这种端面11d,能够准确地进行圆顶部11与壳部12在长度方向上的对位。
圆顶部11使用对于由照明部30照射的可见光等照明光透明、且具有生物适应性的材料(例如聚碳酸酯、丙烯酸、环烯聚合物等树脂材料)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
如图2所示,在圆顶部11内部至少存在照明部30、位于物镜单元20的最外侧的第1透镜21以及将物镜单元20的各个透镜保持于内部的透镜保持架25的一部分。这样,为了大范围地拍摄被检体的脏器内部,胶囊型内窥镜2像上述圆顶部11那样不仅利用透明材料形成胶囊型的壳体10的半球部还形成圆筒部的一部分,从而使光学视角成为广角。
图5是表示容纳胶囊型内窥镜2的本实施方式1的容纳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从图5所示的容纳容器拆下后述的灭菌片后的情况的立体图。图7是利用与后述的外壳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面截取图5所示的容纳容器而得到的图。
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容纳容器140包括作为外部容纳盒的外壳141、嵌入外壳141内并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的内部容纳盒142、以及设于外壳141的上表面并封堵外壳141的开口的灭菌片143。
外壳141包括:有底的圆筒部141a;舌片形状的把手部141b,其设于该圆筒部141a的开口上边缘的一部分;边缘部141c,其设于圆筒部141a的开口上边缘和把手部141b的外周;以及大致半圆柱形状的多个突起部141d,其设于圆筒部141a的周面,从圆筒部141a的内部向外部方向突出且形成在圆筒部141a的长度方向上。把手部141b构成为能够与后述的内部容纳盒142的把手部142b抵接。边缘部141c具有规定的宽度,设置为在圆筒部141a的开口上边缘和把手部141b的外周呈台阶状地高一级,在内部容纳盒142容纳于外壳141内的状态下,在边缘部141c的上表面粘贴灭菌片143。
内部容纳盒142以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嵌装于设置在作为圆筒部142a底部亦即基体部142f上的有底(底面142g)的孔142e的状态容纳于外壳141内。
进一步参照图8~图13详细说明该内部容纳盒142。图8是图5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立体图,且是从图7所示的状态反转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10是图8和图9所示的孔142e的放大图,且是从上方观察孔时的图。在图10中,圆Lc表示胶囊型内窥镜2的壳部12的外径。图10中的曲线Leu、Led、Lem是从上部观察时的孔142e的形状,曲线Leu是表示孔142e的上端部的形状的曲线,曲线Led是表示孔142e的下端部的形状的曲线,曲线Lem是表示孔142e的中间附近的形状的曲线。图11是图9所示的A-A线剖视图。图12是图9所示的B-B线剖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区域A1的放大图。
如图6、图8~图13所示,内部容纳盒142包括:圆筒部142a;舌片形状的把手部142b,其设于该圆筒部142a的开口上边缘的一部分;边缘部142c,其以与把手部142b相连的方式设于圆筒部142a的开口上边缘;以及大致半圆柱形状的多个突起部142d,其从圆筒部142a的内部向外部方向突出。
圆筒部142a的底面亦即基体部142f形成为平面状。在基体部142f的中央形成有向与基体部142f的主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作为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保持部而发挥作用的孔142e。自胶囊型内窥镜2的端部中的、上述透明的圆顶部11端部插入到该孔142e内。
孔142e随着从上端朝向底面142g而向内侧倾斜。如图10的曲线Lc和曲线Leu、Led、Lem所示,孔142e的主侧表面142h以比胶囊型内窥镜2的壳部12的外径大的直径形成。该主侧表面142h相当于除后述的突出部142i和台阶部142i2以外的部分。因而,如利用穿过主侧表面142h的截取面截取内部容纳盒142而得到的剖视图亦即图11所示,主侧表面142h不与壳部12侧表面接触。
而且,突出部142i以向朝向趋近孔142e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于孔142e。如图10的曲线Lc和Leu所示,该突出部142i的至少上端位于具有比壳部12的外径稍微小的直径的圆上。即,对于突出部142i,由于将胶囊型内窥镜2固定为不会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因此顶端位于具有比胶囊型内窥镜2的壳部12的外径小的直径的圆上。而且,如利用穿过突出部142i的截取面截取内部容纳盒142而得到的剖视图亦即图12所示,突出部142i与壳部12侧表面相接触,并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壳部12。另外,内部容纳盒142由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壳部12相比硬度相对较低的材质形成。因此,在将胶囊型内窥镜2容纳于内部容纳盒142时,突出部142i的顶端被胶囊型内窥镜2扩展而变形。因该突出部142i顶端变形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胶囊型内窥镜2的壳部12表面,从而限制胶囊型内窥镜2向宽度方向移动。如图10所示,突出部142i在位于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以孔142e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相等间隔地形成有四个。
而且,如图12和图13所示,与设有各个突出部142i的位置相对应地还设有分别从孔142e突出的多个台阶部142i2。该台阶部142i2突出至具有与圆顶部11的圆顶半球部11a的规定部位的外径大致相同的直径的圆的圆周,与圆顶部11的圆顶半球部11a的外表面接触,具有作为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定位的接触部的功能。台阶部142i2以较细的线宽与圆顶半球部11a的外表面接触。如图10所示,由于突出部142i在位于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以孔142e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等间隔形成有四个,因此台阶部142i2也在位于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以孔142e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等间隔形成有四个。
在本实施方式1中,台阶部142i2所接触的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区域设定为与圆顶部11的圆顶半球部11a中的规定部位接触。因此,参照图14和图15说明台阶部142i2所接触的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图14是说明台阶部142i2所抵接的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的立体图。图15是图14的C向视图。
在图14和图15中,曲线Lj是表示圆顶部11的圆顶半球部11a与圆顶圆筒部11b之间的交界的曲线,曲线La表示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光学视角边界对应的曲线。在图15中,区域Sp表示入射至摄像元件42的光的通过区域。
在此,在实施方式1中,台阶部142i2所接触的区域设定为图14和图15所示的区域Sa。该区域Sa是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中的、曲线La的内侧的区域,与区域Sp的外侧的区域相对应。即,区域Sa是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中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摄像光学系统的撮影视角的内侧,且是比入射至摄像元件42的光的通过区域靠外侧的区域。
由于该区域Sa即使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视角的内侧,也比入射至摄像元件42的光的通过区域靠外侧,因此相当于对生成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
因而,即使在台阶部142i2与该区域Sa接触,导致在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与视角内部相对应的部分产生划痕的情况下,由于该区域Sa不是供入射至胶囊型内窥镜像2的摄像元件42的光通过的区域,因此不会在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中出现划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台阶部142i2因与圆顶半球部11a的外表面的规定的区域Sa接触而能够恰当地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定位,因此胶囊型内窥镜2也不会在长度方向上移动,能够将胶囊型内窥镜2稳定地保持在内部容纳盒142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台阶部142i2所抵接的区域设定为图14和图15所示的区域Sa,因此台阶部142i2在具有与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Sa所包含的规定部位的外径大致相同的直径的圆的圆周上形成为相等角度间隔。因此,即使在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内部容纳盒142的孔142e内时产生了相等角度间隔量的偏移,由于台阶部142i2未与圆顶半球部11a的朝向摄像元件42入射的光所通过的区域相接触,因此也能够可靠地进行长轴方向的定位,提高了胶囊型内窥镜2向内部容纳盒142的孔142e内进行插入处理的操作性。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1中,通过将台阶部142i2所接触的区域设定为区域Sa,即便是不仅利用透明材料形成圆顶半球部11a还形成圆顶圆筒部11b的一部分从而使视角形成广角的胶囊型内窥镜2,也能够在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1的摄像功能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在内部容纳盒142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内部容纳盒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多个突起部142d中的任意一个上设有从突起部142d进一步向外部方向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状的小突起部142j。在内部容纳盒142中,在内部容纳盒142向制造内部容纳盒142后输送时等那样彼此重叠多个的情况下,在重叠的内部容纳盒142的孔142e的底面142g、主侧表面142h、突出部142i及台阶部142i2彼此接触之前,小突起部142j彼此在表侧和背侧接触,小突起部142j成为止挡件,内部容纳盒142不会继续靠近。其结果,能够在底面142g、主侧表面142h、突出部142i及台阶部142i2彼此之间保持有恒定间隙的状态下使内部容纳盒142彼此重叠,因此,底面142g、主侧表面142h、突出部142i及台阶部142i2等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部分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形。另外,也可以取代该小突起部142j,而在基体部142f形成作为止挡件而发挥作用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只要向基体部142f的铅垂方向突出,则可以向铅直上下的任意方向突出。
另外,如图14所示,为了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内部容纳盒142的孔142e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也可以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壳部12设置表示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的基准位置的标志12m。也可以通过一边使该标志12m与内部容纳盒142的孔142e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一边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孔142e内,从而使台阶部142i2准确地与区域Sa接触。该标志12m和孔142e的周向的规定位置不仅设置一处,也可以与台阶部142i2的位置和个数相应地设置多处。
而且,胶囊型内窥镜2包括利用磁性接通的簧片开关52,通过使产生磁场的启动器自规定方向沿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接近而接通电源。因而,针对胶囊型内窥镜2的启动器,只有自规定方向沿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接近才能够接通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源。因此,作为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的基准位置,在与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对应的位置标注一个标志12m,内部容纳盒142的孔142e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设定为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位置。接着,也可以通过一边使该标志12m与孔142e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一边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孔142e内,从而使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Sa接触,并且能够使启动器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接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虽说明了在位于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以孔142e为中心的圆周上形成有上个突出部142i和台阶部142i2的例子,但是只要能够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即可,因此只要形成两个以上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位于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以孔142e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相等间隔、即不同于360°的旋转对象形成有多个突出部142i和台阶部142i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并不限于此。台阶部142i2只要在位于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相对于规定直线呈线对称的位置、即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相距等距离的位置形成多个即可。具体以图16~图18为例进行说明。图16~图18是说明图9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台阶部的其他例的图,切是利用胶囊型内窥镜2的插入方向的正交面截取了孔142e的中间左右的情况的示意图。在图16~图17中,作为参考而示出胶囊型内窥镜2的表示胶囊型内窥镜2的壳部12的外径的圆Lc。
例如,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位于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Ac垂直的平面上且是相对于规定的直线Lv呈线对称的位置、即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Ac相距等距离D的两个部位的位置P11、P12形成台阶部142i2。另外,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直线Lv上的位置P21与相对于直线Lv呈线对称的位置、即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Ac相距等距离D的两个部位的位置P22、P23这三个部位形成台阶部142i2。另外,如图18所示,也可以在分别相对于直线Lv呈线对称的位置、即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Ac相距等距离D的位置P31、P32及位置P33、P34这四个部位形成台阶部142i2。
这样,通过在位于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相对于规定的直线呈线对称的位置、亦即与孔142e的中心轴线相距等距离的位置形成多个台阶部142i2,从而在与中心轴线Ac垂直的平面上从台阶部142i2施加于胶囊型内窥镜2的力相互抵消。因此,在该情况下,由于从台阶部142i2施加于胶囊型内窥镜2的力恰当地分散,因此在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定位时也不会出现胶囊型内窥镜2倾斜导致台阶部142i2与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Sa以外的区域接触而划伤的情况。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台阶部142i2所接触的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虽说明了对生成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定为在显示于显示装置4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图像位于包括图像整体的中央部在内的局部区域的情况下,台阶部142i2接触于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中的与在该显示装置4中进行显示时的不显示部分相对应的区域。具体参照图19和图20进行说明。图19是说明台阶部142i2所抵接的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的其他例的立体图。图20是图19的E向视图。
例如,在显示装置4以将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长方形的图像中的四角切下规定量而成的八边形的状态显示图像的情况下,圆顶半球部11a的外表面中的、与作为该图像的显示形状的八边形对应的区域成为区域Sd。在该情况下,台阶部142i2所接触的区域设定为图18和图19所示的区域Sb。该区域Sb是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中的、曲线La的内侧的区域,与区域Sd的外侧的区域相对应。即,区域Sb是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中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且是和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4时的不显示部分相对应的区域。
由于该区域Sb即便是胶囊型内窥镜2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也是与实际上显示于显示装置4的图像的除显示部分以外的部分对应的区域,因此也相当于对使用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的摄像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
因而,即使在台阶部142i2与该区域Sb接触而在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与视角内部对应的部分产生划痕的情况下,由于该区域Sb实际上不是作为图像而显示于显示装置4的区域,因此在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中不存在划痕。另外,由于在该情况下,台阶部142i2也接触于与圆顶半球部11a的外表面的规定的区域Sb,因此能够一边恰当地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定位一边将胶囊型内窥镜2稳定地保持在内部容纳盒142内。
这样,与将台阶部142i2所接触的区域设定为区域Sb的情况相同,使视角形成广角的胶囊型内窥镜2也以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稳定地保持在内部容纳盒142内。
(实施方式2)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2中,在内部容纳盒上设置用于使台阶部与台阶部接触于圆顶半球部外表面的区域的对位的标识,使台阶部恰当地抵接于接触的区域。
图21是实施方式2的内部容纳盒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内部容纳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23是图21和图22所示的孔的放大图,且是从上方观察孔时的图。
如图21~图23所示,实施方式2的内部容纳盒242的孔242e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内部容纳盒142的孔142e相同的结构,并且具有在底面上还形成有T字状的标识亦即T字标记242k的结构。
T字标记242k作为标识而发挥作用,该标识用于使孔242e的台阶部142i2与阶部142i2所接触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上述区域Sa或区域Sb对准。而且,T字标记242k也作为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内部容纳盒242的孔242e的周向的规定对位的标识而发挥作用。而且,如上所述,在设定与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对应的位置作为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且设定为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相对应地存在有T字标记242k的短轴端部的情况下,T字标记242k也作为用于使启动器沿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进行接近的标识发挥作用。
例如,如图14所示,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壳部12外表面形成有表示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的基准位置的标志12m的情况下,将T字标记242k的长轴和短轴的方向设定为,只要以标志12m朝向T字标记242k的短轴端部的方式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孔242e内,则台阶部142i2准确地抵接于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的上述区域Sa或区域Sb。而且,将T字标记242k的长轴和短轴的方向被设定为,只要以标志12m朝向T字标记242k的短轴端部的方式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孔242内,则能够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朝向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方向。
而且,即使在胶囊型内窥镜2外表面未设有用于与T字标记242k对位的标志的情况下,通过使用T字标记242k,也能够恰当地进行台阶部142i2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的上述区域Sa或区域Sb之间的对位。
具体参照图24进行说明。图24是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与内部容纳盒242之间的对位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在该情况下,使用作为把持移动部的夹具271和能够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的无线信息的接收装置280,该夹具271能够把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主体部,能够使胶囊型内窥镜2绕长轴旋转移动,并且能够使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升降移动。
接收装置280包括:天线281,其接收包含从胶囊型内窥镜2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的信息,并获取胶囊型内窥镜2所拍摄到的图像;控制部282,其控制接收装置280的各个构成部位;图像处理部283,其对天线281接收到的信息中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输入部284,其接收与接收装置280的处理动作相关的指示信息并输入至控制部282;输出部285,其在控制部282的控制下利用声音或光等输出与对位相关的信息;以及显示器286,其在控制部282的控制下显示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
首先,操作者使启动器接近胶囊型内窥镜2而接通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源,使用夹具271把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主体部亦即壳部12,使胶囊型内窥镜2向孔242e的上方移动,以使得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即圆顶部11端部朝向内部容纳盒242的孔242e侧。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形成于孔242e的底面的T字标记242k的图像,并无线发送包含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在内的信息。在接收装置280中,在利用图像处理部283对天线281接收到的来自胶囊型内窥镜2的发送信息中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在显示器286显示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
在此,在显示器286中显示有胶囊型内窥镜2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孔242e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能够保持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基准区域Sg。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基准区域Sg根据内部容纳盒242的设置状态相应地设定,以使得内部容纳盒242的台阶部142i2能够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能够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朝向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方向。例如,在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的短轴G242k的端部朝向规定方向(在图24所示的情况下为图中左上方)的状态下,在使胶囊型内窥镜2旋转以使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的长轴L242k位于基准区域Sg内的情况下,内部容纳盒242的台阶部142i2能够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能够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朝向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方向。
因此,操作者在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的短轴G242k端部朝向规定方向的状态下对夹具271进行旋转操作,以使得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的长轴L242k位于基准区域Sg内。然后,操作者对显示器286进行确认,当确认到在T字标记242k的短轴G242k的端部朝向规定方向的状态下,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的长轴L242k位于基准区域Sg内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恰当地使胶囊型内窥镜2与内部容纳盒242对位,因此通过操作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下降,将胶囊型内窥镜2从长度方向插入到内部容纳盒242的孔242e内。
这样,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将对位用的标识设于内部容纳盒242并使用该对位用的标识,从而能够在内部容纳盒242的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朝向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方向的状态下,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到内部容纳盒242内。
特别是若要使内部容纳盒242的台阶部142i2仅与形成为广角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朝向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方向,则胶囊型内窥镜2的绕长轴的旋转误差只容许约±10°的误差,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2,通过与该误差范围相对应地设定基准区域Sg,并在该基准区域Sg内对应地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移动处理,从而能够在容许的误差范围内实现准确的对位。
另外,图像处理部283也可以根据T字标记242k的图像求出胶囊型内窥镜2的绕长轴的旋转量,以使得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恰当地位于基准区域Sg内,并从输出部285输出表示求出的旋转量的声音信息。操作者只要以与该声音信息相应的旋转量操作夹具271来使胶囊型内窥镜2旋转,就能够使内部容纳盒242与胶囊型内窥镜2恰当地对准位置。另外,在操作夹具271使之继续旋转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283分别处理从胶囊型内窥镜2依次发送的图像信息,判断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是否恰当地位于基准区域Sg内,在判断为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恰当地位于基准区域Sg内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输出部285输出表示该意思的声音信息或光等视觉信息。在该情况下,操作者只要在确认到该声音信息或光等视觉信息时停止针对夹具271的旋转操作,就能够使内部容纳盒242与胶囊型内窥镜2正确地对准位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使胶囊型内窥镜2移动来进行对位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内部容纳盒242移动来进行对位,另外,也可以使胶囊型内窥镜2与内部容纳盒242这两者移动来进行对位。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对位用的标识,以T字标记242k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并不限于此,该对位用的标识也可以是标注于T字标记242k的短轴端部所位于的部位的标志,在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该标志的图像中,只要以使标志进入应当位于的规定的基准区域的方式使胶囊型内窥镜2绕长轴旋转来进行内部容纳盒与胶囊型内窥镜2之间的对位即可。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并不限于广角化了的胶囊型内窥镜2,当然也能够应用仅与圆顶半球部11a对应的部分为透明材料的胶囊型内窥镜。在该情况下,只要是胶囊型内窥镜的圆顶半球部11a的与光学视角外的区域对应的区域,台阶部142i2就可以与任意位置接触,只要能够使胶囊型内窥镜的簧片开关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大致朝向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方向即可,因此胶囊型内窥镜2的绕长轴的旋转误差容许至大约30°。
(实施方式3)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3说明自动组装包括实施方式2的内部容纳盒与胶囊型内窥镜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情况。
图25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5所示,实施方式3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300包括夹具271和控制装置380,该控制装置380包括用于驱动夹具271的夹具驱动部372和产生磁场并将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源切换为接通或切断的电源切换部373。
控制装置380还具有天线281、控制控制装置380的各个构成部位的控制部382、对由天线281接收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383、输入部284以及显示器286。
图像处理部383根据天线281所接收的图像信息获取T字标记242k的位置,并求出胶囊型内窥镜2和内部容纳盒242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移动量,以使得T字标记242k按照规定的方向位于上述基准区域Sg内。在实施方式3中,以图像处理部383求出胶囊型内窥镜2的移动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控制部382包括:夹具控制部382a,其控制夹具驱动部372的驱动处理;以及胶囊电源控制部382b,其控制电源切换部373的磁场的产生并控制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源接通或切断的切换。
接着,说明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300的处理动作。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3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26所示,夹具控制部382a使夹具驱动部372驱动,进行使夹具271把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主体部亦即壳部12的胶囊型内窥镜把持处理(步骤S1)。接着,夹具控制部382a使夹具驱动部372驱动,该驱动部372驱动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向孔242e的上方移动,以使得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即圆顶部11端部朝向内部容纳盒242的孔242e侧,(步骤S2)。
胶囊电源控制部382b使电源切换部373产生规定的磁场并接通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源(步骤S3)。其结果,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形成于孔242e的底面的T字标记242k的图像,并无线发送包含所拍摄到的图像信息的信息。
之后,在控制装置380中,天线281接收来自胶囊型内窥镜2的无线信息并获取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步骤S4),图像处理部383对天线281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根据T字标记242k的标记图像286k获取T字标记242k的长轴L242的位置和短轴端部G242k的方向(步骤S5)。接着,图像处理部383判断标记图像286k的短轴端部G242k是否朝向规定的方向(在图25中为图中左上方)(步骤S6)。图像处理部383在判断为标记图像286k的短轴端部G242k朝向规定的方向(在图25中为图中左上方)的情况下(步骤S6:是),判断标记图像286k的长轴是否位于基准区域Sg内(步骤S7)。
图像处理部383在判断为标记图像286k的短轴端部G242k未朝向规定的方向的情况下(步骤S6:否),或者在判断为标记图像286k的长轴未位于基准区域Sg内的情况下(步骤S7:否),对标记图像286k的位置与基准区域Sg的位置进行比较,在标记图像286k的短轴端部G242k朝向规定的方向的状态下,获取用于使标记图像286k的长轴L242位于基准区域Sg内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旋转量(步骤S8)。
接着,夹具控制部382a控制夹具驱动部372,该夹具驱动部372驱动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以图像处理部383所获取的旋转量进行旋转。其结果,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以图像处理部383所获取的旋转量进行旋转(步骤S9)。然后,返回步骤S4,天线281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的图像信息,在胶囊型内窥镜2旋转之后获取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图像。
另一方面,在图像处理部383判断为标记图像286k的长轴位于基准区域Sg内的情况下(步骤S7:是),由于能够使内部容纳盒242与胶囊型内窥镜2对位,因此夹具控制部382a驱动夹具驱动部372,使夹具271下降直至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与台阶部142i2接触,进行从长度方向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到内部容纳盒242的孔242e内的胶囊型内窥镜插入处理(步骤S10)。之后,夹具控制部382a驱动夹具驱动部372,解除夹具271对胶囊型内窥镜2的把持(步骤S11)。接着,胶囊电源控制部382b通过使电源切换部373停止产生磁场来切断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源(步骤S12)。另外,也可以在图像处理部383判断为标记图像286k的长轴位于基准区域Sg内(步骤S7:是)后的、胶囊型内窥镜插入处理(步骤S10)或解除胶囊型内窥镜2的把持(步骤S11)之前进行切断胶囊内窥镜2的电源的步骤(步骤12),以减少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池的消耗。之后,组装装置300将保持有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容纳盒242嵌入外壳141内,在对外壳141内部进行灭菌之后,利用灭菌片143封堵外壳141的开口,结束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
这样,在实施方式3中,通过对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到的T字标记242k的图像进行处理而求出胶囊型内窥镜2的移动量,通过使胶囊型内窥镜2移动,从而能够自动地组装以内部容纳盒242的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朝向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方向的状态保持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以使胶囊型内窥镜2移动来进行对位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使内部容纳盒242移动来进行对位,另外,也可以使胶囊型内窥镜2与内部容纳盒242这两者移动来进行对位。
(实施方式4)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4。在实施方式2、3中,作为对位用的标识,说明了形成于内部容纳盒的底面的T字标记,但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对位用的标识的其他例。
图27是实施方式4的内部容纳盒的剖视图。图27表示利用穿过实施方式4的内部容纳盒的孔的主侧表面的截取面截取了内部容纳盒的情况。
如图27所示,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内部容纳盒142相比,实施方式4的内部容纳盒442具有在基体部442f设有一个向图中上方突出的突起部442m的结构。该突起部442m作为标识而发挥作用,该标识用于使孔142e的台阶部142i2与台阶部142i2所接触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上述区域Sa或区域Sb对准位置。
以使台阶部142i2与上述圆顶部11的区域Sa接触的情况为例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与内部容纳盒442之间的对位。图28是图27的F向视图。在图28中,曲线La表示胶囊型内窥镜2的与光学视角边界对应的曲线,区域Sp表示入射至摄像元件42的光的通过区域。在图28中也示出了区域Sa。
如图28所示,在从自孔142e的底面142g侧朝向孔142e的开口的方向观察胶囊型内窥镜2与突起部442m的情况下,LED32在穿过区域Sp的对角线的圆周上以相等间隔设有四个。台阶部142i2也在以孔142e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相等间隔形成有四个。突起部442m形成在连结两个相对的突出部142i的端部彼此的直线Lh上。突起部442m的图中上下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相邻的两个LED32之间的距离短的宽度。
若要使孔142e的突出部142i表面的台阶部142i2与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Sa接触,在从自孔142e的底面142g侧朝向孔142e的开口的方向观察胶囊型内窥镜2与突起部442m的情况下,只要调整胶囊型内窥镜2或内部容纳盒442的方向,使得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位于相邻的LED32之间即可。
由于该胶囊型内窥镜2直至圆筒部的一部分为止使用透明的圆顶部11作为壳体,因此在从宽度方向观察胶囊型内窥镜2的情况下,能够隔着透明的圆顶部11目视确认LED32与透镜保持架25。另外,LED32大多由在从侧表面观察的情况下为白色的构件形成,透镜保持架25为了防止光的反射而通常形成为黑色。因而,操作者能够通过目视分别区别LED32与透镜保持架25。另外,内部容纳盒442由通过成形时的加热处理而形成为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目视分别区别突起部442m与透镜保持架25。
因此,操作者只要一边从宽度方向目视胶囊型内窥镜2一边调整胶囊型内窥镜2或内部容纳盒442的方向,使得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位于相邻的LED32之间即可。换言之,操作者只要调整胶囊型内窥镜2或内部容纳盒442的方向,使得相邻的两个LED32之间与突起部442m相对即可。而且,通过调整胶囊型内窥镜2或内部容纳盒442的方向,使得在LED32与突起部442m之间观察到的透镜保持架25的两侧的宽度相等,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两者的对位。通过利用白色的LED32、乳白色的突起部442m以及黑色的透镜保持架25之间的对比度差,即使目视也能够进行准确的对位。
图29是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与实施方式4的内部容纳盒442之间的对位的示意图,且是图27的G向视图。操作者使用夹具271把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主体部亦即壳部12,如图29的(a)所示,使胶囊型内窥镜2向孔142e的上方移动,以使得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即圆顶部11端部朝向内部容纳盒442的孔142e侧。此时,操作者从胶囊型内窥镜2的宽度方向目视内部容纳盒442与胶囊型内窥镜2,以使得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LED32如图29的(a)所示那样进入视野内。接着,操作者操作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逐渐下降。与此同时,使胶囊型内窥镜2绕长轴旋转,使得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位于相邻的两个LED32之间。然后,操作者在如图29的(b)所示那样使胶囊型内窥镜2旋转至内突起部442m位于相邻的两个LED32之间之后,操作夹具271以使胶囊型内窥镜2下降至台阶部142i2与圆顶半球部11a接触,将胶囊型内窥镜2从长度方向插入到内部容纳盒442的孔242e内。
这样,在实施方式4中,作为对位用的标识,在基体部442f的突出部142i的延长线上设有一个突起部442m。在实施方式4中,通过使胶囊型内窥镜2和内部容纳盒442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突起部442m与构成胶囊型内窥镜2的照明机构的LED32中的相邻的两个LED32之间相对,从而能够以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区域Sa接触的方式将胶囊型内窥镜2容纳于内部容纳盒442。另外,由于上述区域Sb是比区域Sa大的区域,因此通过同样地使胶囊型内窥镜2与内部容纳盒442对位,能够使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区域Sa接触。
而且,在实施方式4中,作为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也可以在与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对应的位置标注一个标志12n(参照图30),将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的位置设定为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位置。通过一边使该标志12n与突起部442m对位一边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孔142e内,能够使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能够使启动器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上准确地接近。
另外,如图30的胶囊型内窥镜2A所示,作为具有与标志12n相同功能的对位用的标识,也可以在各个LED32之间的、与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对应的位置设置突起部32a。在该情况下,通过一边使该胶囊型内窥镜2A的突起部32a与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对位一边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孔142e内,从而能够使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能够使启动器在胶囊型内窥镜2A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上准确地接近。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
另外,设于内部容纳盒的对位用的突起部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图31是说明实施方式4的其他内部容纳盒的图,相当于如图27所示那样存在胶囊型内窥镜2与内部容纳盒的情况下的F向视图。图32是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与利用图31说明的内部容纳盒之间的对位的示意图,相当于如图27所示那样存在胶囊型内窥镜2与内部容纳盒的情况下的G向视图。
在图31和图32所示的内部容纳盒442A的情况下,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以连结两个相对的主侧表面142h中央彼此的直线Li为交界形成于基体部442f。而且,该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之间的间隔W2设定得比LED32的外表面的宽度W1略宽。
因而,如图31所示,若要使孔142e的突出部142i表面的台阶部142i2与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区域Sa接触,在从自孔142e的底面142g侧朝向孔142e的开口的方向观察胶囊型内窥镜2与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的情况下,只要调整胶囊型内窥镜2或内部容纳盒442A的方向,使得胶囊型内窥镜2的LED32位于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之间即可。而且,通过调整胶囊型内窥镜2或内部容纳盒442的方向,使得在LED32与突起部442m之间观察到的透镜保持架25的两侧的宽度相等,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两者的对位。
具体地说,操作者使用夹具把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主体部,如图32的(a)所示,从胶囊型内窥镜2的宽度方向目视内部容纳盒442A与胶囊型内窥镜2,使得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任一个LED32进入视野内。接着,如图32的(b)所示,操作者在使胶囊型内窥镜2旋转至LED32位于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之间之后操作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下降至圆顶半球部11a与台阶部142i2接触,将胶囊型内窥镜2从长度方向插入到内部容纳盒442A的孔142e内。
而且,与实施方式4相同,也可以像图33的胶囊型内窥镜2B那样在与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对应的位置标注一个标志12n,将内部容纳盒442A的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的位置作为内部容纳盒442A的孔142e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而设定于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位置。通过一边对准该标志12n的位置以使之位于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之间一边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孔142e内,能够使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能够使启动器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上准确地接近。
另外,如胶囊型内窥镜2B所示,作为具有与标志12n相同的功能的对位用的标识,也可以在各个LED32中的、成为与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对应的基准的LED32的两侧设置两个突起部32b。在该情况下,通过一边使隔在该胶囊型内窥镜2B的两个突起部32b之间的LED32与内部容纳盒442A的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的对位一边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孔142e内,能够使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能够使启动器在胶囊型内窥镜2B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上准确地接近。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
图34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的内部容纳盒的剖视图。图34表示利用穿过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的内部容纳盒的孔的主侧表面的截取面截取了内部容纳盒的情况。图35是图34的H向视图。
如图34和图35所示,与实施方式4的内部容纳盒442相比,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的内部容纳盒442C在与突起部442m相同的位置具有在基体部442f设有一个向图中下方突出的突起部442m3的结构。而且,孔142e的底面侧敞开。孔142e的底面侧的开口442g设定为位于比台阶部142i2靠图中下侧的位置。
如图35所示,为了使孔142e的突出部142i表面的台阶部142i2与区域Sa接触,在从自孔142e的开口442g侧朝向孔142e的开口的方向观察胶囊型内窥镜2与突起部442m的情况下,只要调整胶囊型内窥镜2或内部容纳盒442C的方向,使得内部容纳盒442C的突起部442m3位于相邻的LED32之间即可。
在该情况下,由于孔142e的底面部敞开,因此操作者使用夹具271把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主体部,从孔142e的开口442g侧目视内部容纳盒442C,使得突起部442m3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任意两个相邻的LED32进入视野内。接着,操作者操作夹具271,如图34所示,在使胶囊型内窥镜2旋转直至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3位于相邻的两个LED32之间之后,将胶囊型内窥镜2从长度方向插入到内部容纳盒442C的孔142e内直至圆顶半球部11a与台阶部142i2接触。
另外,也可以与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对应地在照明基板31上标注标志,将内部容纳盒442C的突起部442m3的位置设定于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位置。通过一边使该照明基板31的标志与突起部442m3对位一边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孔142e内,能够使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能够使启动器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上准确地接近。
(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
图36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主视图。图37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侧视图。如图36和图37所示,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中的胶囊型内窥镜2D在作为主体部的壳部12D设有一个D形切割部12d。
接着,参照图38和图39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D与内部容纳盒442之间的对位。图38是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D与内部容纳盒442之间的对位的图。图38表示内部容纳盒442的截面形状,并且示意性表示胶囊型内窥镜2D。图39是图38的I向视图。
在此,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形成在与胶囊型内窥镜2D内部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对应的位置。该D形切割部是指利用平面切除胶囊型内窥镜2D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而得到的部分。另外,D形切割部12d的位置设定为,在该D形切割部12d与内部容纳盒442的台阶部142i2相对的情况下,台阶部142i2与上述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
因而,若要使图38所示的孔142e的突出部142i表面的台阶部142i2与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在从上方观察胶囊型内窥镜2D与内部容纳盒442的情况下,如图39所示,只要调整胶囊型内窥镜2D或内部容纳盒442的方向,使得突起部442m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相对即可。
具体地说,操作者使用夹具271把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主体部,从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上方目视内部容纳盒442与胶囊型内窥镜2D,使得突起部442m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进入视野内。接着,如图39所示,操作者在使胶囊型内窥镜2D旋转至突起部442m与D形切割部12d相对之后操作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D下降,将胶囊型内窥镜2D从长度方向插入到内部容纳盒442的孔142e内。
也可以将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的位置设置在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一边以突起部442m与D形切割部12d相对的方式进行对位一边将胶囊型内窥镜2D插入孔142e内,能够使台阶部142i2恰当地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圆顶半球部11a外表面的区域Sa或区域Sb接触,并且能够使启动器在胶囊型内窥镜2D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上准确地接近。
另外,在两个部位的D形切割部12d以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轴为中心而相对设置的情况下,只要预先在与突起部442m相对的D形切割部12d标注标志而能够区別即可。
(实施方式5)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5说明使用实施方式4的内部容纳盒自动地组装包括内部容纳盒与胶囊型内窥镜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情况。作为实施方式5,以在实施方式4的内部容纳盒442内容纳胶囊型内窥镜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40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0所示,实施方式5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500包括夹具271、驱动夹具271的夹具驱动部372以及控制装置580。
控制装置580包括:摄像部581,其从胶囊型内窥镜2的宽度方向拍摄胶囊型内窥镜2的相邻的两个LED32及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控制部582,其具有夹具控制部382a并且控制控制装置580的各个构成部位;图像处理部583,其对摄像部581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及输入部284。另外,控制装置580也可以还具有输出视觉信息和声音信息中的至少一者的输出部585。
图像处理部583根据摄像部581拍摄到的图像获取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两个相邻的LED32的位置与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的位置,并求出胶囊型内窥镜2和内部容纳盒442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移动量,以使得突起部442m在图像上位于两个相邻的LED32之间。在实施方式5中,以图像处理部583求出胶囊型内窥镜2的移动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接着,说明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500的处理动作。图41是表示图40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5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41所示,夹具控制部382a使夹具驱动部372驱动,进行使夹具271把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主体部亦即壳部12D的胶囊型内窥镜把持处理(步骤S21)。接着,夹具控制部382a使夹具驱动部372驱动,该驱动部372驱动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向孔242e的上方移动,以使得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度方向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即圆顶部11端部朝向内部容纳盒242的孔242e侧(步骤S22)。
之后,摄像部581进行从胶囊型内窥镜2的宽度方向拍摄胶囊型内窥镜2的相邻的两个LED32和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的摄像处理(步骤S23)。接着,在控制装置580中,图像处理部583对摄像部581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步骤S24),获取胶囊型内窥镜2的相邻的两个LED32的位置和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的位置。例如,通过比较摄像部581拍摄到的图像中的、两个LED32和突起部442m与在LED32及突起部442m的后方观察到的透镜保持架25的对比度,由此图像处理部583获取胶囊型内窥镜2的相邻的两个LED32的位置和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的位置。
接着,图像处理部583判断胶囊型内窥镜2的规定部位的位置与内部容纳盒442的位置是否对应(步骤S25)。具体地说,图像处理部583判断突起部442m在图像上是否位于两个相邻的LED32之间。
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胶囊型内窥镜2的规定部位的位置与内部容纳盒442的位置不对应的情况下(步骤S25:否),即,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突起部442m在图像上没有位于两个相邻的LED32之间的情况下,比较相邻的两个LED32的位置和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的位置,获取用于使突起部442m在图像上位于两个相邻的LED32之间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旋转量(步骤S26)。
接着,夹具控制部382a控制夹具驱动部372,该夹具驱动部372驱动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以图像处理部583所获取的旋转量进行旋转。其结果,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以图像处理部583所获取的旋转量进行旋转(步骤S27)。然后,返回步骤S23,天线281从胶囊型内窥镜2的宽度方向拍摄两个相邻的LED32与突起部442m。
另一方面,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胶囊型内窥镜2的规定部位的位置与内部容纳盒442的位置对应的情况下(步骤S25:是),即,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突起部442m在图像上位于两个相邻的LED32之间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内部容纳盒442与胶囊型内窥镜2对位,因此,夹具控制部382a驱动夹具驱动部372,使夹具271下降直至圆顶半球部11a与台阶部142i2接触,进行将胶囊型内窥镜2从长度方向插入至内部容纳盒442的孔142e内的胶囊型内窥镜插入处理(步骤S28)。之后,夹具控制部382a驱动夹具驱动部372,解除夹具271对胶囊型内窥镜2的把持(步骤S29)。之后,组装装置300将保持有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容纳盒442嵌入外壳141内,在对外壳141内部进行灭菌之后,利用灭菌片143封堵外壳141的开口,结束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
这样,在实施方式5中,通过对由摄像部581拍摄到的LED32与突起部442m的图像进行处理而求出胶囊型内窥镜2的移动量,通过使胶囊型内窥镜2移动,能够以内部容纳盒442的台阶部142i2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区域Sa或区域Sb恰当地抵接的状态自动地组装胶囊型内窥镜组件。
而且,在组装在实施方式4中记载的、用于容纳设有突起部32a的胶囊型内窥镜2A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情况下,通过对在中间具有突起部32a的两个LED32与突起部442m的图像进行处理,并求出胶囊型内窥镜2A的旋转量,以使得突起部442m处于该突起部32a所位于的LED32之间,从而能够自动地组装以使胶囊型内窥镜2A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朝向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方向的状态保持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
(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1)
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1中,说明具有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的内部容纳盒442A作为内部容纳盒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在该情况下,在组装装置500中,在进行图41所示的步骤S21和步骤S22之后,作为步骤S23,摄像部581从胶囊型内窥镜2的宽度方向拍摄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与LED32。接着,作为步骤S24,图像处理部583对摄像部581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的位置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LED32的位置。接着,作为步骤S25,图像处理部583判断胶囊型内窥镜2的LED32是否位于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之间。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LED32未位于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之间的情况下(步骤S25:否),比较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的位置和LED32的位置,获取用于使LED32在图像上位于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之间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旋转量(步骤S26),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以该旋转量进行旋转(步骤S27),返回步骤S23。
另一方面,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LED32位于两个突起部442m1、442m2之间的情况下(步骤S25:是),进行胶囊型内窥镜插入处理(步骤S28)、胶囊型内窥镜把持解除处理(步骤S29),将内部容纳盒442A嵌入外壳141内,利用灭菌片143封堵外壳141的开口,结束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
而且,在组装在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1中记载的、用于容纳设有两个突起部32b的胶囊型内窥镜2B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情况下,对隔在两个突起部32b之间的LED32与突起部442m1、442m2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求出胶囊型内窥镜2B的旋转量,以使得隔在突起部32b之间的LED32位于两个突出部442m1、442m2之间,从而能够自动地组装以使胶囊型内窥镜2B的簧片开关52的引线的轴线方向准确地朝向与启动器的接近位置对应的方向的状态保持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
(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2)
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1中,说明使用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2的内部容纳盒442C作为内部容纳盒的情况。
图42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2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结构。如图42所示,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2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500C中,摄像部581从内部容纳盒442C的孔142e底面侧的开口442g的下方拍摄突起部442m3与两个LED32。
在组装装置500C中,在进行图41所示的步骤S21和步骤S22之后,作为步骤S23,摄像部581从内部容纳盒442C的孔142e底面侧的开口442g的下方拍摄突起部442m3与两个LED32。接着,作为步骤S24,图像处理部583对摄像部581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相邻的两个LED32的位置和内部容纳盒442C的突起部442m3的位置。接着,作为步骤S25,图像处理部583判断突起部442m3在图像上是否位于两个相邻的LED32之间。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突起部442m3未位于两个相邻的LED32之间的情况下(步骤S25:否),比较相邻的两个LED32的位置和突起部442m3的位置,获取用于使突起部442m3在图像上位于两个相邻的LED32之间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旋转量(步骤S26),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以该旋转量进行旋转(步骤S27),返回步骤S23。
另一方面,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突起部442m3位于两个相邻的LED32之间的情况下(步骤S25:是),进行胶囊型内窥镜插入处理(步骤S28)、胶囊型内窥镜把持解除处理(步骤S29),将内部容纳盒442C嵌入外壳141内,利用灭菌片143封堵外壳141的开口,结束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
这样,在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1、2中,根据摄像部581拍摄到的图像获取胶囊型内窥镜2、2A、2B的照明机构的规定部位的位置与内部容纳盒442、442A、442C的突起部442m、442m1、442m2、442m3的位置,只要使胶囊型内窥镜2、2A、2B和内部容纳盒442、442A、442C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胶囊型内窥镜2、2A、2B的照明机构的规定部位与内部容纳盒442、442A、442C的突起部442m、442m1、442m2、442m3相对即可。
(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3)
另外,说明作为内部容纳盒而在内部容纳盒442内容纳有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3的胶囊型内窥镜2D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进行组装的情况。
图43是说明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3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3所示,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3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500D中,摄像部581从内部容纳盒442的孔142e上方拍摄突起部442m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
在该情况下,在组装装置500D中,在进行图41所示的步骤S21和步骤S22之后,作为步骤S23,摄像部581从内部容纳盒442的孔142e上方拍摄突起部442m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接着,作为步骤S24,图像处理部583对摄像部581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突起部442m的位置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的位置。接着,作为步骤S25,图像处理部583判断突起部442m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在图像上是否相对。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突起部442m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不相对的情况下(步骤S25:否),比较突起部442m的位置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的位置,获取用于使突起部442m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在图像上相对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旋转量(步骤S26),夹具271使胶囊型内窥镜2以该旋转量进行旋转(步骤S27),返回步骤S23。
另一方面,在图像处理部583判断为突起部442m与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相对的情况下(步骤S25:是),进行胶囊型内窥镜插入处理(步骤S28)、胶囊型内窥镜把持解除处理(步骤S29),将内部容纳盒442嵌入外壳141内,利用灭菌片143封堵外壳141的开口,结束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
这样,根据摄像部581拍摄到的图像获取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与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的位置,只要使胶囊型内窥镜D和内部容纳盒442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胶囊型内窥镜2D的D形切割部12d与内部容纳盒442的突起部442m相对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在导入人体的内部来观察被检部位的医疗用观察装置中是有用的,尤其适合以恰当地维持针对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状态稳定地保持胶囊型内窥镜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 被检体;2、2A、2B、2D 胶囊型内窥镜;3 接收装置;4 显示装置;5 便携式记录介质;6 第1组件部;7 电池部;8 第2组件部;10壳体;11 圆顶部;11a 圆顶半球部;11b 圆顶圆筒部;11c 圆顶卡合部;12、12D 壳部;12d D形切割部;12m、12n 标志;13、14 隔离件;20物镜单元;21 第1透镜;22 第2透镜;23 第3透镜;24 光圈;25 透镜保持架;30 照明部;31 照明基板;32 LED;32a、32b 突起部;40摄像部;41 摄像基板;42 摄像元件;43 电路部;43a 摄像控制部;43b 信号处理部;43c 内部寄存器;43d 振荡电路;50 控制部;50G 电子部件组;51 控制基板;52 簧片开关;53c 照明驱动部;53a 电源控制部;53b 电源部;54 存储器;55 石英振荡器;60 无线通信部;61 无线基板;62 发送用天线;63 电子部件;63a 调制部;140 容纳容器;141 外壳;142、242、442、442A、442C 内部容纳盒;142a 圆筒部;142d 突起部;142e、242e 孔;142f、442f 基体部;142h 主侧表面;142i 突出部;142i2 台阶部;142j 小突起部;142g 底面;143 灭菌片;242k T字标记;271 夹具;280 接收装置;281 天线;282、382 控制部;283、383、583 图像处理部;284 输入部;285、585 输出部;286显示器;300、500、500C、500D 组装装置;373 电源切换部;380、580控制装置;382a 夹具控制部;382b 胶囊电源控制部;442g 开口;442m、442m1、442m2、442m3 突起部;581 摄像部。

Claims (30)

1.一种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包括:第1壳体,其具有有底的圆筒形状,并在内部保持摄像元件;以及透明的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1壳体卡合;该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用于收纳胶囊型内窥镜,在该胶囊型内窥镜中,照明机构与位于最外侧的透镜位于至少上述第2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
该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包括:
基体部,其形成为平板状;
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基体部的中央,向与上述基体部的主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以及
多个接触部,其分别自上述保持部突出,通过与至少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生成和/或使用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入射至上述摄像元件的光所通过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和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不显示部分相对应的区域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相对于规定的直线呈线对称的位置、亦即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相距相等距离的位置形成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以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相等间隔形成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的除上述接触部以外的部分以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大的直径形成,
上述接触部的顶端位于具有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小的直径的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该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具备对位用的标识,该对位用的标识用于使上述接触部与上述接触部接触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的区域对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作为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该容纳盒的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的标识而发挥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簧片开关,该簧片开关利用起动用的启动器所带来的磁场变化来进行开关动作,电源根据上述簧片开关的开关动作相应地起动或停止,
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设定为与上述启动器相对于容纳在上述容纳盒内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接近位置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的T字标记。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基体部的突起部。
12.一种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包括:胶囊型内窥镜;容纳盒,其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外壳,其在内部保持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容纳盒;以及灭菌片,其封堵上述外壳,并且具有灭菌气体穿透性;其特征在于,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包括:
第1壳体,其具有有底的圆筒形状,并在内部保持摄像元件;
透明的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1壳体卡合;
照明机构,其位于上述第2壳体内部;以及
透镜组,该透镜组的至少最外侧的透镜位于上述第2壳体内部;
上述容纳盒包括:
基体部,其形成为平板状;
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基体部的中央,向与上述基体部的主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保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以及
多个接触部,其分别自上述保持部突出,通过与至少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生成和/或使用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入射至上述摄像元件的光所通过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中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和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不显示部分相对应的区域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相对于规定的直线呈线对称的位置、亦即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相距相等距离的位置形成有多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部在位于与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且以上述保持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相等间隔形成有多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的除上述接触部以外的部分以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大的直径形成,
上述接触部的顶端位于具有比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小的直径的圆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纳盒具备对位用的标识,该对位用的标识用于使上述接触部与上述接触部接触于上述第2壳体的半球部外表面的区域对准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作为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的标识而发挥作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簧片开关,该簧片开关利用起动用的启动器所带来的磁场变化来进行开关动作,电源根据上述簧片开关的开关动作相应地起动或停止,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簧片开关的轴线方向对应地设置,
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设定为与上述启动器相对于容纳在上述容纳盒内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接近位置对应。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的T字标记。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基体部的突起部。
23.一种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该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包括:胶囊型内窥镜,其具有摄像元件和无线通信部件;以及容纳盒,其具有对位用的标识以及形成有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保持部的基体部,该对位用的标识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或上述基体部,该对位用的标识用于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其特征在于,
该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持移动步骤,其中,把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主体部,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移动到上述保持部的上方,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朝向上述保持部侧;以及
插入步骤,其中,通过拍摄至少上述对位用的标识而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定位,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使得:分别自上述保持部突出的多个接触部通过与至少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生成和/或使用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定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
上述插入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电源接通步骤,其中,接通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
图像获取步骤,其中,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上述对位用的标识而得到的图像;
移动步骤,其中,根据在上述图像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图像获取上述对位用的标识的位置,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上述对位用的标识位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能够保持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基准区域内;
胶囊型内窥镜插入步骤,其中,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以及
电源切断步骤,其中,切断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基体部的突起部,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包括:有底的圆筒形状的第1壳体,其形成上述主体部;以及透明的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1壳体卡合,该第2壳体至少在内部设有照明机构、位于最外侧的透镜以及在内部保持上述透镜的透镜保持架的一部分;
上述插入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摄像步骤,其中,拍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和上述突起部;
移动步骤,其中,根据在上述摄像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的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的位置,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具有规定的位置关系;以及
胶囊型内窥镜插入步骤,其中,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摄像步骤中拍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照明机构的规定位置和上述突起部,
在上述移动步骤中,根据在上述摄像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照明机构的规定部位的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的位置,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照明机构的规定部位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相对。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在上述主体部具有D形切割部,
在上述摄像步骤中,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保持部的上方拍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D形切割部和上述突起部,
在上述移动步骤中,根据在上述摄像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D形切割部的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的位置,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移动,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D形切割部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相对。
28.一种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其用于组装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该胶囊型内窥镜组件包括:胶囊型内窥镜,其具有摄像元件和无线通信部件;以及容纳盒,其具有对位用的标识和形成有用于容纳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保持部的基体部,该对位用的标识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或上述基体部,该对位用的标识用于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对准;其特征在于,
该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包括:
把持移动部件,其把持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主体部,能够使所把持的胶囊型内窥镜进行升降移动及旋转移动,该把持移动部件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移动到上述保持部的上方,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朝向上述保持部侧;以及
控制部件,其通过拍摄至少上述对位用的标识而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定位,相对于上述把持移动部件,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使得:分别自上述保持部突出的多个接触部通过与至少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摄像方向侧的端部的光学视角的内侧、亦即对生成和/或使用由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没有帮助的区域接触来进行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长度方向的定位。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形成于上述保持部的底面,
该组装装置还具备能够接通或切断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的电源切换部件,
上述控制部件包括:
图像获取部件,其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拍摄上述对位用的标识而得到的图像;
图像处理部件,其根据上述图像获取部件所获取的图像获取上述对位用的标识的位置,并求出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移动量,以使得上述对位用的标识位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周向的基准位置与上述保持部的周向的规定位置能够保持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基准区域内;以及
移动控制部件,其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向上述把持移动部件移动上述图像处理部件所求出的移动量,并且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
上述电源切换部件在上述图像获取部件获取图像之前接通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在上述图像处理部件获取移动量结束之后切断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电源。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位用的标识是形成于上述基体部的突起部,
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包括:有底的圆筒形状的第1壳体,其形成上述主体部;以及透明的第2壳体,其包括具有与上述第1壳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筒部和半球部,并与上述第1壳体卡合,该第2壳体至少在内部设有照明机构、位于最外侧的透镜以及在内部保持上述透镜的透镜保持架的一部分;
上述控制部件包括:
摄像部件,其拍摄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和上述突起部;
图像处理部件,其根据上述摄像部件拍摄到的图像获取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的位置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的位置,并求出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移动量,以使得上述胶囊型内窥镜的规定部分与上述容纳盒的突起部具有规定的位置关系;以及
移动控制部件,其使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和上述容纳盒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向上述把持移动部件移动上述图像处理部件所求出的移动量,并且将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从长度方向插入到上述保持部内。
CN201280003857.8A 2011-05-13 2012-05-09 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Active CN1032281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8796 2011-05-13
JP2011-108796 2011-05-13
PCT/JP2012/061906 WO2012157497A1 (ja) 2011-05-13 2012-05-09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の収容ケース、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キット、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キットの組み立て方法およ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キットの組み立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8196A CN103228196A (zh) 2013-07-31
CN103228196B true CN103228196B (zh) 2014-07-09

Family

ID=47176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3857.8A Active CN103228196B (zh) 2011-05-13 2012-05-09 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08165B2 (zh)
EP (1) EP2617345A4 (zh)
JP (1) JP5192102B2 (zh)
CN (1) CN103228196B (zh)
WO (1) WO20121574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45713B2 (en) 2012-08-16 2018-08-14 Rock West Medical Device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riggering a radiofrequency transceiver in the human body
AU2014340223B2 (en) 2013-10-22 2019-04-04 Rock West Medical Devices, Llc System to localize swallowable pill sensor with three transmitting elements
JP6017745B1 (ja) * 2015-02-19 2016-11-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回転センサおよびトロッカ
JPWO2016157603A1 (ja) * 2015-03-30 2017-04-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保持装置
CN106714650B (zh) * 2015-04-15 2018-09-0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医疗装置
CN109106320A (zh) * 2018-08-08 2019-01-01 江苏华亘泰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内窥镜视场角检测夹具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652A (zh) * 2005-01-05 2008-01-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的收容壳体
JP4611091B2 (ja) * 2005-04-15 2011-01-1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の収容ケー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1707B2 (ja) * 2003-02-25 2009-03-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WO2005067782A1 (ja) * 2004-01-19 2005-07-28 Olympus Corporation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WO2005067783A1 (ja) * 2004-01-19 2005-07-28 Olympus Corporation 内視鏡用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JP4520266B2 (ja) * 2004-09-21 2010-08-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の収容ケース
JP4611034B2 (ja) * 2005-01-05 2011-01-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の収容ケース
JP4546278B2 (ja) * 2005-02-16 2010-09-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用電源スターター
JP4520352B2 (ja) 2005-04-07 2010-08-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型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の収容ケース
JP4885881B2 (ja) * 2005-12-27 2012-02-29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療装置用収納装置
US8128560B2 (en) * 2006-10-31 2012-03-06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ower-supply starter apparatus for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start method of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and stop method of power supply for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JP2008289724A (ja) * 2007-05-25 2008-12-04 Olympus Corp カプセル内視鏡用検査装置及びこのカプセル内視鏡用検査装置を用いたカプセル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09172212A (ja) * 2008-01-25 2009-08-06 Hoya Corp カプセル内視鏡セット
CN102753081B (zh) * 2010-04-05 2015-06-24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封装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652A (zh) * 2005-01-05 2008-01-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的收容壳体
JP4611091B2 (ja) * 2005-04-15 2011-01-1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の収容ケー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许第4611091号B2 2011.01.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92102B2 (ja) 2013-05-08
US8808165B2 (en) 2014-08-19
WO2012157497A1 (ja) 2012-11-22
EP2617345A4 (en) 2015-04-08
EP2617345A1 (en) 2013-07-24
JPWO2012157497A1 (ja) 2014-07-31
CN103228196A (zh) 2013-07-31
US20130102844A1 (en) 201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8196B (zh) 胶囊型内窥镜的容纳盒、胶囊型内窥镜组件、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方法及胶囊型内窥镜组件的组装装置
JP5203958B2 (ja) 生体内画像化装置
JP2003260025A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EP1618835B1 (en) Capsule endoscope and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CN100435716C (zh) 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系统
CN100508872C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US7637865B2 (en) In vivo imaging device
CN102753081B (zh) 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封装体
CN101098652B (zh) 胶囊型内窥镜的收容壳体
CN107003497B (zh) 投射光学装置以及投影仪
JPWO2008062594A1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CN106714650B (zh) 胶囊型医疗装置
JP2008089671A (ja)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
US1007562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ntraoral camera
US106389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lens alignment for capsule
CN101257831B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JP4589088B2 (ja)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
JP2004065574A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の組立方法及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JP2005204924A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JP4300601B2 (ja) 双眼顕微鏡と双眼顕微鏡による撮像方法
KR102528417B1 (ko) 캡슐 내시경
JP2005124963A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6149462A (ja)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
JP2006149461A (ja)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
JP2006050320A (ja) 立体画像観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