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8062B -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8062B
CN103228062B CN201310027972.5A CN201310027972A CN103228062B CN 103228062 B CN103228062 B CN 103228062B CN 201310027972 A CN201310027972 A CN 201310027972A CN 103228062 B CN103228062 B CN 1032280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or
communicators
messaging parameter
fun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7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8062A (zh
Inventor
后藤史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28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8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8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8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充当用于向其他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装置的单元;用于充当用于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的接收装置的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角色,所述预定处理用于通过与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来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充当所述提供装置还是所述接收装置;以及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充当所述提供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中的任何一者之后、未开始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所述预定处理。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通过接入点(以下简称“AP”)提供的网络(基础结构网络)中,若要加入具有无线局域网(LAN)功能的通信装置,要求用户在通信装置上设置无线连接及安全性。在该处理中,用户需要在通信终端输入各种设置。由于无线通信所需的这些设置及输入是复杂的,因此,对于无经验的用户而言,设置是繁琐的工作。
为了解决该问题,Wi-Fi联盟(Wi-FiAlliance)的“Wi-Fi保护设置规范1.0h版”(非专利文献1)被发布作为业界标准的无线LAN技术,用于简化设置无线连接及安全性的处理,以使得通信装置能够加入基础结构网络。非专利文献1中讨论的技术被作为Wi-Fi保护设置(WPS)实施于各种产品上。
WPS是如下的技术,即AP充当参数提供装置(以下称为“登记者”),并且通信装置作为参数接收装置(以下称为“加入者”)从AP获取无线LAN连接所需的参数。WPS技术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按钮法,另一种是个人标识号(PIN)法,根据所述按钮法,在两装置上按下按钮,而根据所述PIN法,在两装置上设置预定PIN码,并在PIN码相匹配的装置之间设置通信参数。此外,WPS技术进行如下的规定,即在基于按钮法执行WPS的情况下,当存在多个登记者或多个加入者时,因会话交叠而执行错误处理。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装置的普及,越来越需要在无需AP介入的情况下,实现两个或更多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ad-hoc(点对点)通信)。即使是此种无AP网络(ad-hoc网络),也需要设置和输入在装置间的无线通信中所需的通信参数。在ad-hoc网络中进行如上述WPS技术一样自动设置无线连接及安全性的情况下,由于装置为对等关系,因此需要在装置之间进行确定哪个装置充当登记者、哪个装置充当加入者的处理。
在美国专利申请2008/0037444号公报中,讨论了用于控制通信装置充当登记者还是充当加入者的方法。美国专利申请2008/0037444号公报讨论了如下的结构,其中通信装置基于用户的操作,来确定是充当登记者还是充当加入者,作为在参数设置处理执行时的角色。此外,在美国专利申请2008/0037444号公报中讨论的结构中,当充当加入者的通信装置在预定时间段内、不能检测到充当登记者的其他装置时,通信装置将自身的角色切换为登记者。
此外,美国专利申请2012/0063327号公报讨论了如下的结构,其中能够充当登记者及加入者的通信装置基于与其他通信装置的协商,来确定要充当的角色。
需要考虑到在如下情况下要执行的处理,所述情况为在ad-hoc模式下的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中,多个装置在相近的定时开始自动设置处理,并且通信装置中的一者检测到多个登记者或加入者。例如,根据WPS,将角色分配固定为AP充当登记者,而终端装置充当加入者。因此,当装置检测到充当与自身角色不同的角色的多个装置时,装置不能确定装置应当通过哪一个来开始处理,因而不得不因会话交叠而终止处理。然而,就用户的可操作性而言,如果通信对方既能行使登记者功能,又能行使加入者功能,则期望使至少两个装置能够开始处理,而不是使开始自动设置处理的全部多个装置均将所述处理作为错误而终止。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充当向其他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装置的单元;以及用于充当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的接收装置的单元。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角色,所述预定处理用于通过与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来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充当所述提供装置还是所述接收装置;以及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充当所述提供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中的任何一者之后、未开始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所述预定处理。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并入说明书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并且与文字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例示了网络结构的示例。
图4是例示在多个通信装置不能执行自动设置处理的情况下的序列的序列图。
图5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序列图。
图6是例示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序列图。
图8是例示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的包序列图。
图9是例示重新发送LAN的扩展认证协议(EAPOL,ExtensibleAuthenticationProtocoloverLAN)-START包的序列的序列图。
图10是例示重新发送扩展认证协议(EAP,ExtensibleAuthenticationProtocol)-Request(Req.)/Identify包的序列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而给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面说明。然而,显而易见,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一个或更多实施例。在其他情形下,公知的结构及设备被示意性地示出,以简化附图。
以下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即使三个或更多装置开始用于在彼此之间共享通信参数的处理,也使得至少任意两个装置能够执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下面,将基于使用符合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1系列的无线LAN系统的示例,来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通信方法不局限于符合IEEE802.11的无线LAN。
下面,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硬件结构。图1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后述各装置的结构的示例的框图。通信装置101包括以下单元。控制单元102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整个装置。控制单元102还控制通信装置101与其他装置之间的通信参数的设置。存储单元103存储要由控制单元102执行的控制程序,以及诸如通信参数等的各种信息。控制单元102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控制程序,以使得实现后述的各种操作。无线单元104使得能够进行符合IEEE802.11系列的无线LAN通信。显示单元105提供各种显示,并具有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及发光二极管(LED)等输出视觉可辨识信息的功能,或是诸如扬声器等的输出声音的功能。
设置按钮106提供用于开始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触发。当设置按钮106被操作时,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处理开始。设置按钮106可以由硬件构成,或者也可以通过诸如由显示单元105输出的图标的选择等的任意用户界面(UI)来实现。在检测到用户对设置按钮106的操作时,控制单元102执行后述的处理。通信装置101还包括天线控制单元107及天线108。输入单元109使得用户能够执行各种输入。
图2是例示通过根据程序控制通信装置101的各硬件设备来实现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块201表示整个装置。装置201包括以下单元。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功能单元202自动设置执行无线LAN通信所需的通信参数,诸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加密方法、加密密钥、验证方法及验证密钥等。在下文中,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将简称为“自动设置”。包接收单元203接收与各种通信相关的包。由包接收单元203来接收信标(通知信号)。包发送单元204发送与各种通信相关的包。由包发送单元204来发送信标。作为发送源的装置的各种信息被添加至信标。
搜索信号发送单元205控制诸如探测请求等的装置搜索信号的发送。术语“探测请求”也用来指用于搜索所需网络的网络搜索信号。由搜索信号发送单元205来发送探测请求。此外,也由搜索信号发送单元205发送作为对接收的探测请求的响应信号的探测响应。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用户操作设置按钮106以开始自动设置处理的情况下,在附加了表示自动设置正在进行中(自动设置当前正在被执行)的信息的状态下,信标、探测请求及探测响应被发送。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附加的信息将称为“信息元(IE)”。
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控制来自其他装置的诸如探测请求之类的装置搜索信号的接收。由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接收探测请求。也由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接收探测响应。将作为发送源的装置的各种信息添加至装置搜索信号以及针对装置搜索信号的响应信号。网络控制单元207控制网络连接。例如,由网络控制单元207执行用于连接到无线LANad-hoc网络的处理。
自动设置功能单元202还包括通信参数接收单元208、通信参数提供单元209、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提供源检测单元211及通信参数存储单元212。自动设置功能单元202还包括计时单元213、到期确定单元214、错误终止单元215、执行单元216及确定单元217。
通信参数接收单元208从通信的另一端的装置(即对方装置),接收(接受)通信参数。通信参数提供单元209向对方装置提供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控制自动设置中的各种协议。此外,当从自动设置开始起经过的时间超过预定限制时间时,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取消自动设置处理。
当通信装置201自身充当接收通信参数的提供的装置(加入者)时,提供源检测单元211检测提供通信参数的装置(登记者)。提供源检测单元211基于搜索信号发送单元205及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对搜索信号的发送以及对搜索信号的响应,来检测提供通信参数的装置。此外,提供源检测单元211能够基于包接收单元203对信标的接收,来检测提供通信参数的装置。当接收通信参数的提供时,加入者装置向检测到的提供通信参数的装置发送提供通信参数的请求,并且接收所提供的通信参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通信参数的装置(登记者)将称为“提供装置”,接收通信参数的提供的装置(加入者)将称为“接收装置”。
通信参数存储单元212存储从提供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或是要向接收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通信参数存储单元212对应于存储单元103。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通信装置从其他装置接收通信参数的提供时,通信参数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作为已经被设置过的通信参数。此外,当通信装置向其他装置提供通信参数时,提供的通信参数被存储在通信参数存储单元212中,作为已经被设置过的参数。当利用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已经设置过的参数而构造的网络中的通信完成时,这些已经设置过的参数可以被丢弃。作为另一选择,例如,当参数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段时,或者当通信装置断电时,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已经设置过的参数可以被丢弃。
计时单元213是用于测量时间的计时器。到期确定单元214基于计时单元213,来确定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段。错误终止单元215在检测到预定条件时终止自动设置功能,并向用户通知错误终止。执行单元216控制如下的处理,该处理用于确定通信装置是充当提供装置(提供功能),还是充当接收装置(接收功能)。确定单元217基于用于确定通信装置执行由执行单元216控制的提供功能和接收功能中的哪个功能的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功能。
信标控制单元218控制发送信标(通知信号)的定时。信标生成单元219生成信标。由包发送单元204将生成的信标发送至网络。所有的功能块之间都凭借软件或硬件而具有关联。此外,上述的功能块仅仅是示例。可以由多个功能块构成一个功能块,或者,可以将部分功能块进一步划分为执行多个功能的块。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通信装置的操作。首先,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在检测到设置按钮106的操作时,开始自动设置处理。首先,通信装置执行用于确定要执行的角色(功能)的处理。通信装置基于与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来确定装置自身执行的角色(功能)。
如在美国专利申请2008/0037444号公报中所讨论的,在用于确定角色的处理中,通信装置确定装置自身的临时角色,并且基于通信装置是被如下的其他通信装置检测到,还是检测到该其他通信装置,来确定实际角色,其中,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充当的角色不同于通信装置针对自身临时确定的角色。此外,当通信装置不能被充当与通信装置针对自身临时确定的角色不同的角色的其他通信装置检测到,或者不能检测到该其他通信装置时,通信装置改变自身的临时角色。
如美国专利申请2012/0063327号公报中所讨论的,通信装置可以被构造为与其他通信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用于确定角色的消息,并通过比较消息中包括的优先级与自身的优先级来将较高优先级的装置确定为管理装置。
在通信装置通过角色确定处理而确定装置自身充当的角色之后,通信装置开始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参数的处理(通信参数交换处理)。当在通信参数交换处理完成之前、经过与超时错误相对应的时间(第一预定时间段)时,将自动设置处理作为错误而终止。
接下来,将基于图3中所示的系统结构的示例,来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操作。图3中所示的系统包括三个通信装置,即通信装置A32(以下称为“装置A”)、通信装置B34(以下称为“装置B”),以及通信装置C36(以下称为“装置C”)。装置A、B及C分别形成ad-hoc网络A31(以下称为“网络A”)、ad-hoc网络B33(以下称为“网络B”),以及ad-hoc网络C35(以下称为“网络C”)。通信装置A、B及C包括图1及图2中所示的前述结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分别形成独立网络的装置之间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以在装置间共享参数,并且能够在装置间执行数据通信。
接下来,将描述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多个通信装置在相近的定时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情况下的问题。图4例示了当在相近的定时在装置A、B及C上按下设置按钮106、并且在各装置A、B及C之间执行自动设置处理时的处理序列的示例。
参照图4,在步骤F401、F402及F403中,装置A、B及C分别检测设置按钮106的按下。在步骤F404、F405及F406中,装置A、B及C的执行单元216首先控制装置A、B及C充当接收装置(加入者)作为临时角色,并且开始用于检测充当提供装置(登记者)的其他装置的扫描。
在步骤F407中,由于装置A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能检测到充当提供装置的其他装置,因此,装置A的执行单元216将自身的操作模式改变为提供装置。装置A的执行单元216控制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进行如下的确定,即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是否从充当接收装置的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搜索信号(诸如前述的探测请求等用于搜索装置的广播或多播无线信号)。
在步骤F408中,响应于在装置A充当提供装置的定时、分别来自充当接收装置的装置B及C的搜索信号,包发送单元204将响应信号发送至各装置,该响应信号包括表示装置A正在充当提供装置的信息。在步骤F410及F411中,装置B及C的确定单元217响应于从提供装置(装置A)发送的对搜索信号的响应信号,而检测充当提供装置的其他通信装置,并且确定装置C及B充当接收装置。
另一方面,装置A检测到:在装置A充当提供装置的同时从各装置B及C接收到的搜索信号包括表示装置B及C充当接收装置的信息。在步骤F409中,由于装置A在充当提供装置时检测到存在多个接收装置,因此装置A的错误终止单元215将自动设置处理作为错误(会话交叠)而终止。在装置A将该自动设置处理作为错误而终止的情况下,装置A不执行后续的通信参数交换处理。
然而,由于装置B及C被确定为充当接收装置,因此装置B及C等待从作为提供装置的装置A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然而,装置A已经由于错误终止而停止了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然后,在步骤F412及F413中,同样在装置B及C中,装置B及C的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检测到经过了上述第一预定时间段而通信参数交换处理未开始,然后将自动设置处理作为超时错误而终止。在图4中所例示的情况下,全部通信装置A、B及C均以错误终止而结束。
如上面参照图4所述,依据多个装置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定时,全部通信装置可能变为不能相互通信(不能完成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例如,当装置B及C希望相互通信时,用户需要在超时错误发生之后,再次指示装置B及C开始自动设置处理。因此,用户被迫执行繁琐的操作,浪费了时间,并且削弱了可用性。
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以下面的方式来执行控制。在通信装置确定与通信参数的发送及接收相关的角色(提供装置或接收装置)之后,在通信参数交换处理未启动的情况下,自动再次执行角色确定处理。因此,如果多个装置在相近的定时开始自动设置处理,则最终,至少两个通信装置执行通信参数交换处理,并变为可通信的。图5是例示包括上述控制的序列的序列图。在图5中,用与图4中相同的步骤编号,来标识与图4中所示相似的处理。
图5以与图4类似的方式,例示了当在相近的定时在装置A、B及C上按下设置按钮106、并且在装置间执行自动设置处理时的处理序列的示例。
参照图5,在步骤F401、F402及F403中,装置A、B及C分别检测设置按钮106的按下。在步骤F404、F405及F406中,装置A、B及C的执行单元216首先控制装置A、B及C充当接收装置(加入者)作为临时角色,并且开始用于检测充当提供装置(登记者)的其他装置的扫描。
在步骤F407中,由于装置A的执行单元216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能检测到充当提供装置的其他装置,因此装置A的执行单元216将自身的操作模式改变为提供装置。装置A的执行单元216控制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进行如下的确定,即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是否从充当接收装置的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搜索信号(诸如前述的探测请求等用于搜索装置的广播或多播无线信号)。
在步骤F408中,响应于在装置A充当提供装置的定时、分别来自充当接收装置的装置B及C的搜索信号,包发送单元204将包括表示装置A正充当提供装置的信息的响应信号发送至各装置。在步骤F410及F411中,装置B及C的确定单元217响应于从提供装置(装置A)发送的对搜索信号的响应信号,而检测充当提供装置的其他通信装置,并且确定装置C及B充当接收装置。
另一方面,装置A检测到:在装置A充当提供装置的同时从各装置B及C接收到的搜索信号包括表示装置B及C充当接收装置的信息。在步骤F409中,由于装置A在充当提供装置时检测到存在多个接收装置,因此装置A的错误终止单元215将自动设置处理作为错误(会话交叠)而终止。在装置A将该自动设置处理作为错误而终止的情况下,装置A不执行后续的通信参数交换处理。
然而,由于装置B及C已确定他们充当接收装置,因此,装置B及C等待从作为提供装置的装置A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装置B及C等待预定时间段(第二预定时间段),开始根据角色确定而进行的参数交换处理。图8例示了提供装置(即登记者)与接收装置(即加入者)之间的参数交换处理的包序列。
等待从接收装置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是指等待接收图8中所示的EAPOL-START包。如图9所示,EAPOL-START包以30秒的间隔被重新发送。因此,考虑到EAPOL-START包的发送失败,期望提供装置被构造为针对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的开始等待30秒或更长时间。
另一方面,等待从提供装置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是指等待接收如图10所示的EAP-Req./Identity包。EAP-Req./Identity包的重新发送由提供装置侧来管理,并且根据规范,EAP-Req./Identity包以5秒的间隔被重新发送。因此,考虑到EAP-Req./Identity包的发送失败,期望接收装置被构造为针对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的开始等待5秒或更长时间。换言之,系统能够被构造为使得通信装置根据确定的角色,而具有用于等待参数交换处理的开始的不同计时器时间。在通信参数交换处理中,图10中所示的EAPOL-START包可以被省略。
返回图5,在步骤F601及F602中,当由用于等待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的开始的计时器检测到超时时,装置B及C的执行单元216重新开始角色确定处理。装置B及C重新开始角色确定处理,并重新开始用于检测充当提供装置的其他装置的扫描处理。
在步骤F603中,由于装置B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能检测到充当提供装置的其他装置,因此,装置B将自身的操作模式改变为提供装置。在步骤F604中,响应于在装置B充当提供装置的定时、来自充当接收装置的装置C的搜索信号,装置B的包发送单元204发送包括表示装置B正在充当提供装置的信息的响应信号。
然后,在步骤F605及F606中,装置B及C再次确定自身的角色,即装置B充当提供装置,装置C充当接收装置。在步骤F607中,在装置B与装置C之间执行参数交换处理。
如上所述,在角色被确定之后未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的情况下,自动再次执行角色确定处理。因此,如果三个或更多通信装置在相近的定时执行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则能够在至少两个通信装置之间正常完成参数自动设置处理(执行参数交换处理)。
图5例示了如下的示例,其中在通信装置确定充当接收装置之后,未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的情况下,通信装置重新开始角色确定处理。然而,系统也可以被构造为使得在通信装置确定充当提供装置之后未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的情况下,通信装置重新开始角色确定处理。
下面,图6是例示用于实现图5中所示的序列图的各通信装置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700中,通信装置的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基于检测到设置按钮106的按下,来确定开始自动设置处理。
在步骤S701中,当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基于设置按钮106的按下、而检测到自动设置处理的开始时,通信装置的计时单元213开始第一预定时间段的计时器计数,该第一预定时间段是从自动设置处理的开始到由于超时导致错误终止的时间段。然后,执行单元216开始角色确定处理(用于确定功能的处理)。
首先,执行单元216控制通信装置充当接收装置(加入者)。在步骤S702中,提供源检测单元211开始用于检测充当提供装置的其他通信装置的扫描处理。
如果提供源检测单元211检测到提供装置(步骤S702:是),则在步骤S703中,执行单元216确定提供源检测单元211是否检测到多个提供装置。如果检测到多个提供装置(步骤S703:是),则在步骤S709中,错误终止单元215输出会话交叠错误,并且终止处理。
如果仅检测到一个提供装置(步骤S703:否),则在步骤S704中,确定单元217确定自身的通信装置充当接收装置,并且计时单元213开始用于加入者的第二预定时间段(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预定时间段为如上所述的5秒)的计时器计数。
在步骤S705中,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使包发送单元204将EAPOL-START包发送至其他通信装置。然后,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基于是否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EAP-Req./Identity包,来确定是否已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
如果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EAP-Req./Identity包(步骤S705:是),则在步骤S708中,通信参数接收单元208将随后提供的通信参数存储到通信参数存储单元212中,以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这些参数。如果未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EAP-Req./Identity包(步骤S705:否),则在步骤S706中,到期确定单元214确定是否经过了第二预定时间段。
如果经过了第二预定时间段(步骤S706:是),则在步骤S707中,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使充当接收装置的确定无效。然后,执行单元216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702,以重新开始角色确定处理。在步骤S702中,提供源检测单元211开始用于检测充当提供装置的其他通信装置的扫描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在步骤S702中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提供装置(步骤S702: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710中,执行单元216将通信装置自身的角色切换为充当提供装置。
在步骤S711中,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根据来自充当接收装置的其他通信装置的搜索信号的接收,确定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是否检测到充当接收装置的其他装置。
作为确定的结果,如果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未能检测到充当接收装置的其他通信装置(步骤S711:否),则在步骤S712中,到期确定单元214确定是否经过了第一预定时间段。如果尚未经过第一预定时间段(步骤S712:否),则处理再次返回到步骤S702。在步骤S702中,执行单元216将装置自身再次设置为接收装置。
如果经过了第一预定时间段(步骤S712:是),则在步骤S713中,错误终止单元215将自动设置处理作为超时错误而终止。通信装置可以被构造为使得不仅在步骤S711中的处理之后的定时,而且在任意定时确定自动设置处理的超时错误,或者,在经过了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作为中断处理来执行超时错误的确定。
如果在步骤S711中,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检测到接收装置(步骤S711:是),则在步骤S714中,执行单元216确定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是否检测到多个接收装置。如果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检测到多个接收装置(步骤S714:是),则在步骤S709中,类似于当检测到多个提供装置时的流程,错误终止单元215输出会话交叠错误,并且终止处理。
如果在步骤S714中,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仅检测到一个接收装置(步骤S714:否),则在步骤S715中,确定单元217确定自身的通信装置充当提供装置,并且计时单元213开始用于登记者的第二预定时间段的计时器计数(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为如上所述的30秒)。
然后,在步骤S716中,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基于包接收单元203是否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EAPOL-START包,来确定是否已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可以基于通信装置自身是否先发送了EAP-Req./Identity包、并随后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EAP-Response(Resp)/Wi-Fi简单配置(WSC)-Start包,来确定是否已开始通信参数交换处理。根据规范,EAP-Req./Identity以5秒的间隔被重新发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用于登记者的第二预定时间段设置为5秒。
在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EAPOL-START包的情况下要执行的处理以及参数交换处理已开始。如果确定参数交换处理已开始(步骤S716:是),则在步骤S717中,通信参数提供单元209执行参数交换处理,以与充当接收装置的其他通信装置共享存储在通信参数存储单元212中的通信参数。
如果未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EAPOL-START包(步骤S716:否),则在步骤S718中,到期确定单元214确定是否经过了第二预定时间段。
如果经过了第二预定时间段(步骤S718:是),则在步骤S719中,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0使充当提供装置的确定无效,并且执行单元216重新开始角色确定处理。因此,处理再次返回到步骤S702,在步骤S702中,执行单元216将自身通信装置的操作模式切换为接收装置。通信装置可以被构造为使得处理从步骤S719返回到步骤S710,而不是从步骤S719返回到步骤S702。如上所述,在预定时间段内未开始参数交换处理的情况下,从用于确定提供装置或接收装置的角色确定起重复处理,并且能够实现图5中所示的序列图。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即使三个或更多通信装置在相近的定时尝试通信参数自动设置,也能够在至少任意两个通信装置之间执行通信参数交换处理,并且能够实现数据通信。此外,本示例性实施例能够降低自动设置处理中的错误的概率,并消除用户重新开始自动设置处理的必要,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此外,本示例性实施例使得通信装置能够重复角色确定处理,而不必等待自动设置处理的超时错误,因而能够提高自动设置处理的效率。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基于通信参数交换处理中使用的包的重新发送定时,来确定用于等待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的开始的计时器,并且,用于登记者的计时器时间和用于加入者的计时器时间分别被设置为30秒和5秒。然而,考虑到例如包生成处理及发送延迟花费的时间,期望计时器被设置为比重新发送时间更长的时间。因此,例如,除重新发送时间之外,考虑到例如包生成处理及发送延迟,通信装置可以被构造为使得用于登记者的计时器时间和用于加入者的计时器时间分别被设置为32秒及7秒。这样,考虑到例如包生成处理及发送延迟来设置计时器,能够降低取消本来将开始的参数交换处理的可能性。
上面,基于在角色确定之后未开始参数交换处理的情况下重新开始角色确定处理的示例而描述了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例如,虽然装置B希望与装置A执行自动设置处理,但是装置B也可能处于如下的情形中,即在装置B与对装置B而言未知的装置C之间,执行自动设置处理。换言之,由于通信装置被设置为能够与不是所期望的通信对方的装置通信,因此,发生安全问题。
因此,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将被描述作为如下的示例。在角色被确定之后未开始参数交换处理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向用户通知错误信息,并向用户询问用户是否希望继续自动设置处理。此外,通信装置向用户询问在继续的自动设置处理中用户是否希望连接到已经与通信装置进行了通信参数交换处理的对方装置。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各通信装置包括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似的结构。下面,将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图7例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当装置A、B及C在相近的定时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时的序列的示例。
下面,将说明与图5中所示序列的不同之处。在步骤F410及F411中,装置B及C确定充当接收装置。然后,在步骤F801及F802中,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参数交换处理未开始,则装置B及C各自显示错误通知,用于向用户通知参数交换处理未开始。
然后,在步骤F803及F804中,装置B及C各自询问用户是否希望继续处理。在该询问中,装置B及C还向用户进行如下的通知,即如果用户选择继续处理,则在安全方面存在风险。如果装置B及C被用户指示继续处理,则装置B及C分别执行图5所示的步骤F601及F602以及随后的步骤。如果装置B及C被用户指示取消处理,则装置B及C终止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用户被通知错误,并被询问是否继续处理。因此,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降低通信装置可能变为能够与不是期望装置的其他装置通信而用户未认识到安全风险的可能性。此外,用户能够辨识出三个或更多通信装置在相近的定时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此外,通信装置能够根据用户的指令来快速重试处理。
然后,在装置B与C之间完成参数交换处理之后,在步骤F805及F806中,装置B和C分别经由显示单元105,向用户通知关于各装置藉以执行了参数交换处理的对方通信装置的信息,并向用户询问用户是否希望连接到该对方装置。
如果装置B及C被用户指示连接到各装置B及C藉以执行了参数交换处理的对方装置,则在步骤F807中,装置B及C执行加密密钥交换处理(Wi-Fi保护接入(WPA)密钥交换处理)。另一方面,如果装置B及C不被准许连接到对方装置,则装置B及C停止此时的连接处理,并且终止处理。通信装置可以被构造为在连接不被准许的情况下,发送用于向对方装置通知连接被取消(将处理作为错误而终止)的消息。如果通信装置接收到通知连接被取消(将处理作为错误而终止)的消息,则通信装置也立即终止自身的连接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确保在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之后、执行连接处理之前寻求用户的确认,能够降低非预期的网络装置之间共享网络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减轻安全风险。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充当向其他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装置的单元;用于充当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的接收装置的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功能,该预定处理用于通过与第一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来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充当所述提供装置还是所述接收装置;以及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通过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而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充当所述提供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中的任何一者之后未开始用于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的情况下,基于预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功能,该预定处理用于通过与第二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来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充当所述提供装置还是所述接收装置。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能够由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程序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者诸如CPU或MPU等的设备)来实现,并且能够利用由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程序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为此,例如经由网络或从充当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所述范围涵盖所有的变形例、等同结构及功能。

Claims (12)

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充当向其他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装置的单元;
用于充当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的接收装置的单元;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角色确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角色,所述角色确定处理用于通过与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来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充当所述提供装置还是所述接收装置,其中,响应于预定用户操作来开始所述角色确定处理;以及
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充当所述提供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中的任何一者之后、未开始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的情况下,无需所述预定用户操作而再次执行所述角色确定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错误终止单元,该错误终止单元用于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未完成用于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处理的情况下,将用于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处理作为错误而终止,
其中,在所述错误终止单元将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处理作为错误而终止之前,所述执行单元再次执行所述角色确定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充当所述提供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中的任何一者之后、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所述通信装置未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预定包的情况下,所述执行单元再次执行所述角色确定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充当所述提供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中的任何一者之后、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所述通信装置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预定包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开始用于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还包括下述单元,该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充当所述提供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中的任何一者之后、未开始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的情况下,发出错误通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还包括下述单元,该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充当所述提供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中的任何一者之后、未开始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的情况下,向用户询问所述执行单元是否要再次执行所述角色确定处理,
其中,在用户指示所述通信装置再次执行所述角色确定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执行单元再次执行所述角色确定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通信装置根据基于所述执行单元再次执行的所述角色确定处理确定的角色而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通信参数的情况下,显示关于该其他通信装置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通信装置根据基于所述执行单元再次执行的所述角色确定处理确定的角色而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通信参数的情况下,向用户询问是否要连接到该其他通信装置的单元;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用户指示所述通信装置连接到该其他通信装置的情况下,执行用于连接到该其他通信装置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连接到该其他通信装置的处理是加密密钥交换处理。
10.一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装置具有提供功能及接收功能,所述提供功能用于向其他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以与该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所述接收功能用于接收由其他通信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以与该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功能确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确定处理用于通过与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来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执行所述提供功能还是所述接收功能,其中,响应于预定用户操作来开始所述功能确定处理;以及
在当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所述提供功能或所述接收功能之后、未开始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的情况下,无需所述预定用户操作而再次执行所述功能确定处理。
1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充当向其他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装置的单元;
用于充当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的接收装置的单元;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功能,该预定处理用于通过与第一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来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充当所述提供装置还是所述接收装置;以及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通过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而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充当所述提供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中的任何一者之后、未开始用于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的情况下,基于用于通过与第二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充当所述提供装置还是所述接收装置的预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功能。
12.一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装置具有提供功能及接收功能,所述提供功能用于向其他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以与该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所述接收功能用于接收由其他通信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以与该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第一确定,以基于预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功能,该预定处理用于通过与第一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来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执行所述提供功能还是所述接收功能;以及
进行第二确定,以在通过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而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所述提供功能和所述接收功能中的任何一者之后、未开始用于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共享所述通信参数的通信的情况下,基于用于通过与第二其他通信装置的通信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执行所述提供功能还是所述接收功能的预定处理,来确定要执行的功能。
CN201310027972.5A 2012-01-25 2013-01-24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2280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3036A JP5967947B2 (ja) 2012-01-25 2012-01-25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2-013036 2012-0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8062A CN103228062A (zh) 2013-07-31
CN103228062B true CN103228062B (zh) 2016-04-06

Family

ID=47632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7972.5A Active CN103228062B (zh) 2012-01-25 2013-01-24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88523A1 (zh)
EP (1) EP2621213A3 (zh)
JP (1) JP5967947B2 (zh)
KR (1) KR101572306B1 (zh)
CN (1) CN103228062B (zh)
BR (1) BR102013001955A2 (zh)
RU (1) RU2536172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9681B2 (ja) * 2013-09-03 2018-10-03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883538B2 (en) * 2014-08-27 2018-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voiding P2P connection failure due to push button configuration overlap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4513A1 (en) * 2008-02-22 2009-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0131424A1 (en) * 2009-05-15 2010-1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6714B1 (en) * 2001-12-14 2006-02-07 Cisco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US7616594B2 (en) * 2005-04-22 2009-11-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discovery and configuration
JP4250611B2 (ja) * 2005-04-27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JP4502393B2 (ja) * 2005-06-13 2010-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共有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7577125B2 (en) * 2005-07-08 2009-08-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rect wireless client to client communication
US20070274274A1 (en) * 2006-05-24 2007-11-29 Carothers Matthew E Open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JP5110819B2 (ja) * 2006-07-31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サーバー及びサーバーの制御方法
US8619623B2 (en) * 2006-08-08 2013-12-3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d-hoc simple configuration
CN101563881B (zh) * 2006-09-18 2012-01-04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多个装置之间的自组织网络的建立
JP5053715B2 (ja) * 2007-05-31 2012-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094260B2 (ja) * 2007-08-01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171167B2 (ja) * 2007-09-05 2013-03-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設定処理を行う通信装置、当該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538692B2 (ja) * 2008-08-08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137746B2 (ja) * 2008-08-28 2013-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0068021A (ja) * 2008-09-08 2010-03-25 Olympus Corp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222081B2 (ja) * 2008-09-24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5127658B2 (ja) * 2008-10-06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435927B2 (ja) * 2008-11-05 2014-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361463B2 (ja) * 2009-03-11 2013-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409147B2 (ja) * 2009-07-03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830866B2 (en) * 2009-09-30 2014-09-09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olicited activation for protected wireless networking
US8224246B2 (en) * 2010-05-10 2012-07-17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connection setup u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US8531989B2 (en) * 2011-03-08 2013-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d hoc wireless network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4513A1 (en) * 2008-02-22 2009-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953206A (zh) * 2008-02-22 2011-01-19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存储介质
WO2010131424A1 (en) * 2009-05-15 2010-1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86560A (ko) 2013-08-02
CN103228062A (zh) 2013-07-31
EP2621213A2 (en) 2013-07-31
KR101572306B1 (ko) 2015-11-26
EP2621213A3 (en) 2016-10-12
RU2013103357A (ru) 2014-07-27
BR102013001955A2 (pt) 2015-06-02
JP2013153322A (ja) 2013-08-08
RU2536172C2 (ru) 2014-12-20
US20130188523A1 (en) 2013-07-25
JP5967947B2 (ja)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2403B2 (en) Function execu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0674341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863583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80249313A1 (en) Smart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nfc-base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US894838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EP3185642B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857674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ion setup method of wireless network
WO2016192387A1 (zh) 一种安全低功耗代理设备的物联网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3945507A (zh) 用于叠接连接的省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933881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wireless network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US928882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selectively establish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nnections
CN102869014A (zh) 终端和数据通信方法
CN112753238B (zh)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05782A (zh) 用于混合网络设备的按压按钮配置
WO2008047884A1 (en) Setting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US20120059945A1 (en) Data-Transfer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3940099B (zh)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1945371A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28062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10029330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5557022A (zh) 两个通信装置之间基于服务优先级从nfc通信模式向wlan/蓝牙通信模式的切换
KR101921142B1 (ko) 와이파이 네트워크를 연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210282008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