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2121B - 连接器及开关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2121B
CN103222121B CN201180054302.1A CN201180054302A CN103222121B CN 103222121 B CN103222121 B CN 103222121B CN 201180054302 A CN201180054302 A CN 201180054302A CN 103222121 B CN103222121 B CN 103222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ard
connector
button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43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2121A (zh
Inventor
岩本大荣
白承锡
柚场誉嗣
桐生幸一
广濑圭一
则竹政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Mi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Component Ltd
NTT Facilit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Component Ltd, NTT Facilities Inc filed Critical Fujitsu Component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2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2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2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2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1/5866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plug and socket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02Details
    • H01H15/06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5/16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02Movable contacts fixed to oper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264Protective covers f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7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H01R24/7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with additional earth or shield contacts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接端子,与其它连接器中的其它连接端子相连接;固定接点;可动接点,被设置在可动板部的一个端部;卡片,由绝缘体所形成,并与所述可动板部相接触;按钮,与所述卡片相接触;开离弹簧,与所述按钮相连接;及滑动操作部,用于控制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所述固定接点或所述可动接点中的任一个与所述连接端子相连接;通过使所述滑动操作部沿一个方向移动,按下所述按钮,并经由所述卡片使所述可动板部移动,通过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相接触,变为开状态;从所述开状态开始,在沿使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离开的方向上,所述开离弹簧的复原力发生作用;通过使所述滑动操作部沿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移动,所述开离弹簧的复原力使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分离,变为关状态。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connector)及开关(switch)。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气机器是接收到电源等所提供的电力后进行工作的机器;通常,电源介由连接器向电气机器提供电力。此时,作为一个例子,如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那样,凸状的雄型类型的连接器和凹状的雌型类型的连接器相嵌合,据此实现电连接。
另一方面,近年来,作为应对地球温暖化等的对策之一,出现了即使在本地(localarea)送电中,也采用电压变换和送电等中的电力损失较少,并且不需要较粗的缆线的直流来进行高电压电力供给的课题。尤其是在服务器等的信息处理机器中,因为大量的电力被消耗,所以更希望进行这样的电力供给。
但是,关于向电气机器所提供的电力,电压如果较高,则存在着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情形、及会对电子部品的动作产生影响的情形。
在将这样的高电压电力应用于服务器等的信息处理机器的情况下,进行装置的设置和维护时,就作为进行电连接的部分的连接器而言,与通常的交流商用电源相比,更需要考虑其对人体的影响及对电子部品的动作的影响等。
例如,在组装了开关的连接器中,如果电源所供给的电压是100V以上、或是高电压的直流,就不能仍然使用现在所使用的开关。在电源所供给的电力是直流400V的情况下,现在所使用的用于交流100V的开关并不能确保得到充分的安全性和信赖性,所以,如果仍然继续地进行使用,则很危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822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13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安全地提供高电压电力的连接器,另外,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与电压比现有的商用电源的电压还高的电源或直流电源相对应的高安全性及高信赖性的开关。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接端子,与其它连接器中的其它连接端子相连接;固定接点;可动接点,被设置在可动板部的一个端部;卡片,由绝缘体所形成,并与所述可动板部相接触;按钮,与所述卡片相接触;开离弹簧,与所述按钮相连接;滑动操作部,用于控制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所述固定接点或所述可动接点中的任一个与所述连接端子相连接。通过使所述滑动操作部沿一个方向移动,按下所述按钮,并经由所述卡片使所述可动板部移动,通过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相接触,变为开状态。从所述开状态开始在沿使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离开的方向上,所述开离弹簧的复原力发生作用。通过使所述滑动操作部沿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移动,所述开离弹簧的复原力使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分离,变为关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按钮的上面设置有高度被形成为较低的下段部、高度被形成为较高的上段部、及连接所述底面部和所述上段部的倾斜部。设置了与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动作相对应地进行动作的接触滑动部。在所述关状态下,所述按钮的所述底面部与所述接触滑动部的前端相接触。在所述开状态下,通过所述按钮的所述上段部与所述接触滑动部的前端相接触,所述按钮被按下。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滑动部具有接触滑动开口部和与所述按钮相接触的接触滑动接触部。与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动作相对应地进行动作的滑动连结部的一部分进入所述接触滑动开口部内。通过使所述滑动操作部滑动,所述滑动连结部沿与所述滑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通过所述滑动连结部的一部分对所述接触滑动开口部的一个端部或另一个端部进行按压,所述接触滑动部沿与所述滑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其它连接器上设置了连接器连接开口部。在所述开状态下,钩部进入所述连接器连接开口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具有与所述可动板部的一个面相接触的第1接触部、及与另一个面相接触的第2接触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设置在由开关部箱体和基块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开离弹簧设置在所述开关部箱体的外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卡片包含在由所述箱体和所述基块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所存在的卡片主体部、及具有从所述箱体的所述开口部往所述箱体的外侧突出了的形状的突起部。在关状态下,所述箱体中的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卡片主体部的上面相接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中的所述开口部的近傍(附近)设置有壁部。所述按钮具有被形成为在开状态下对所述箱体的壁部进行覆盖的端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卡片与所述基块在可旋转的状态下相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设置在固定弹簧的一个端部,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基块相连接。所述可动板部的另一个端部与可动弹簧的一个端部相连接,所述可动弹簧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基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弹簧和所述可动弹簧之间设置有绝缘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位置的近傍设置有永久磁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被设置为多个。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按钮,使被设置为多个的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中的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分别同时相接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接点;可动接点,被设置在可动板部的一个端部;卡片,由绝缘体所形成,并与所述可动板部相接触;按钮,与所述卡片相接触;开离弹簧,与所述按钮相连接。通过按下所述按钮,经由所述卡片使所述可动板部移动,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相接触,变为开状态。从所述开状态开始,在沿使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分离的方向上,所述开离弹簧的复原力发生作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具有与所述可动板部的一个面相接触的第1接触部、及与另一个面相接触的第2接触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设置在由箱体和基块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开离弹簧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开口部。所述卡片包含在由所述箱体和所述基块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所存在的卡片主体部、和具有从所述箱体的所述开口部往所述箱体的外侧突出了的形状的突起部。在关状态下,所述箱体中的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卡片主体部的上面相接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的所述开口部的近傍设置有壁部。所述按钮具有被形成为在开状态下对所述箱体的壁部进行覆盖的端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卡片与所述基块在可旋转的状态下相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设置在固定弹簧的一个端部,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基块相连接。所述可动板部的另一个端部与可动弹簧的一个端部相连接,所述可动弹簧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基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弹簧和所述可动弹簧之间设置有绝缘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使用电线以取代所述可动弹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位置的附近设置有永久磁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被设置为多个。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按钮,使被设置为多个的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中的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分别同时相接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与电压比现有的商用电源的电压还高的电源、或直流电源相对应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可安全地从这些电源提供电力,另外,还能够提供一种可与电压比现有的商用电源的电压还高的电源、或直流电源相对应的开关,该开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信赖性。
附图概述
[图1]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6]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8]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9]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10]开关部的立体图
[图11]开关部的结构图(关(off)状态)
[图12]开关部的结构图(开(on)状态)
[图13]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前的说明图
[图14]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后的关状态的说明图
[图15]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后的开状态的说明图
[图16]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处于关状态下从侧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
[图17]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处于关状态下从上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
[图18]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关状态下的要部(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9]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关状态下的机构的立体图
[图20]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关状态下的要部侧视图
[图21]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关状态下的说明图
[图22]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钩部(hook)的说明图
[图23]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从关状态向开状态移行阶段从侧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
[图24]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从关状态向开状态移行阶段的机构的立体图
[图25]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从关状态向开状态移行阶段的要部侧视图
[图26]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处于开状态下从侧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
[图27]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处于开状态下从上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
[图28]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开状态下的要部立体图
[图29]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开状态下的机构的立体图
[图30]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开状态下的要部侧视图
[图31]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结构图(关状态)
[图32]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结构图(开状态)
[图33]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的说明图(1)
[图34]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的说明图(2)
[图35]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的说明图(3)
[图36]第2实施方式的其它开关的说明图
[图37]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的要部扩大图(1)
[图38]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的要部扩大图(2)
[图39]第2实施方式的其它开关的结构图
[图40]第3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结构图(关状态)
[图41]第3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结构图(开状态)
[图42]第4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结构图(关状态)
[图43]第4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结构图(开状态)
[图44]第4实施方式的开关的说明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相同的部品等被赋予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了其说明。
[第1实施方式]
(连接器的结构)
对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是与图1至图5所示的作为其它连接器的插头(plug)连接器进行连接的连接器,是相当于图6至图8所示的作为插座(jack)连接器的连接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时也将图1至图5所示的插头连接器和图6至图8所示的插座连接器一起称为连接器。
首先根据图1至图5对插头连接器200进行说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插头连接器200的立体图,图2是俯视图,图3是侧视图,图4是仰视图,图5是正视图。该插头连接器200具有由绝缘体等所形成的盖部210、及作为其它连接端子的3个插头端子221、222、223。在设置了3个插头端子221、222、223的一侧和其反对侧连接有电源线230。插头端子221是GND(接地)端子,被形成为长于插头端子222、223。插头端子222、223是藉由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以进行电力供给的端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插头连接器200中,在设置了插头端子221、222、223的一侧的盖部210的部分上,设置了保护部211,该保护部211是以对插头端子221、222、223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形状被形成的,另外,还设置了连接器连接开口部212,以使与本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连接之后,连接器的连接不会断开。
下面,根据图6至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进行说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7是正视图,图8是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整体上被框体50所覆盖,并设置有滑动操作部40,用于在插头连接器200中的插头端子221、222、223插入至插座开口部21、22、23、插头连接器200中的保护部211插入至沟部31、及插头连接器200和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相连接了的状态下,进行是否进行电力供给的控制。可使滑动操作部40滑动,以使其位于「ON」位置或「OFF」位置。通过使滑动操作部40滑动,可实施是否经由连接器进行电力供给的控制。
下面,根据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内部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的断面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滑动操作部40中的滑动操作上部40a具有从设置在框体50上的开口往外侧突出了的形状,通过从框体50的外侧对滑动操作上部40a沿箭头A所示的滑动方向进行移动,在框体50的内部的开关部100处,可进行是否实施电连接的操作。
滑动操作部40具有位于框体50内的滑动操作主体部40b,滑动操作主体部40b与滑动连结部41相连接。滑动连结部41可沿与箭头A所示的滑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进行动作,并被形成为L字状,L字状的一端进入了接触滑动部42的接触滑动开口部42a内。该接触滑动开口部42a是以沿滑动连结部41的移动方向、即、箭头A所示的滑动方向具有细长形状的方式被形成的。另外,如后所述,在接触滑动部42上设置了沿与箭头A所示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接触滑动接触部,接触滑动接触部的前端与开关部100中的按钮160的上面相接触。
(开关部)
下面,对开关部1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开关部100是用于进行电力供给的控制的开关,也被称为电源开关。图10是开关部100的立体图,图11是开关部100的内部结构图。如图11所示,开关部100藉由固定部110中的固定接点111和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接点121是否接触,可进行电源供给的开(on)和关(off)的控制。
固定部110整体上由金属等的导电性材料形成,与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接点121相接触的固定接点111被设置在固定弹簧112的一个端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弹簧112是藉由对铜或包含铜的合金等的金属板等进行弯折而形成的,固定接点111是由银和铜的合金所形成的。固定弹簧112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基块130中的基块主体部131上,并且,在固定弹簧112的中间左右处,被固定部支持部132所支持(支撑)并被固定。
可动部120整体上由金属等的导电性材料所形成,与固定部110中的固定接点111相接触的可动接点121被设置在可动板部122的一个端部,可动板部122的另一个端部和可动弹簧123的一个端部相连。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动板部122及可动弹簧123是藉由对铜或包含铜的合金等的金属板等进行弯折的方式而形成的,可动接点121是由银和铜的合金所形成的。可动弹簧123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基块130中的基块主体部131上,可动弹簧123因为是藉由对金属板等进行弯折的方式而形成的,所以具有柔软性,并可使可动板部122的一个端部上所设置的可动接点121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另外,在基块130上,连接了固定弹簧112的另一个端部的部分和连接了可动弹簧123的另一个端部的部分之间设置了由难燃性树脂材料等构成的绝缘壁133,可动弹簧123被弯曲成从另一个端部开始围绕绝缘壁133的周围的一部分的形状。
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板部122的作为一个面的上面与卡片140中的作为第1接触部的上部接触部141相接触,可动板部122的作为另一个面的下面与卡片140中的作为第2接触部的下部接触部142相接触。在此状态下,通过使卡片140以旋转轴143为中心进行旋转,可动板部122与上部接触部141或下部接触部142相接触以施加力,这样,可使可动接点121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部接触部141及下部接触部142在可动板部122上可进行滑动,所以,为了降低摩擦抵抗,在上部接触部141及下部接触部142的表面上还可以设置由氟树脂等所形成的表面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110及可动部120被设置在由基块130和开关部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卡片140包含具有从设置在开关部箱体150上的开关部开口部151往外部突出了的形状的突起部144、及位于由基块130和开关部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的卡片主体部145。所以,在开关部100处,上部接触部141或下部接触部142被设置在由基块130和开关部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另外,卡片140、基块130、及开关部箱体150由树脂材料等构成的绝缘体材料所形成。
在开关部箱体150的外部,为了以旋转轴143为中心使卡片140进行旋转,设置了可被按下的按钮160,卡片140在卡片140中的设置在突起部144的上部的接触部144a处与按钮160的内壁部161相接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接触部144a因为在内壁部161的表面上可进行滑动,所以,为了降低摩擦抵抗,在内壁部161的表面上还可以设置由氟树脂等所形成的表面层。另外,在开关部箱体150的外部还设置了一个端部与开关部箱体150相连接,另一个端部与按钮160相连接了的开离弹簧170。
(开关部的开(on)、关(off)动作)
在开关部100中,在对开关进行开(on)操作的情况下,如后所述,藉由使接触滑动部42中的接触滑动接触部移动,对按钮160进行按下,这样,在接触部144a处与按钮160的内壁部161相接触的卡片140以旋转轴143为中心进行旋转。据此,经由上部接触部141,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板部122上被施加了沿朝下的方向的力,可动接点121与固定接点111进行接触。该状态示于图12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后所述,在开关部100中,该状态因为被接触滑动部42中的接触滑动接触部所维持,所以,可动接点121和固定接点111的接触被维持,这样,从电源就可供给电力。
另外,在开关部100中,在对开关进行关(off)操作的情况下,如后所述,藉由使接触滑动部42中的接触滑动接触部移动,开离弹簧170的复元(回复)力使按钮160返回关(off)的状态。即,如图11所示,在接触部144a处与按钮160的内壁部161相接触的卡片140以旋转轴143为中心进行旋转,经由下部接触部142,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板部122沿朝上的方向被施加力。这样,藉由可动板部122上所施加的朝上的方向的力,可动接点121和固定接点111的接触可被解除,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可被停止。此时,因为可动接点121和固定接点111之间有可能发生电弧(arc),所以,为了可通过磁力来消除该电弧,在可动接点121和固定接点111的接触位置的近傍设置了永久磁铁180,该永久磁铁180可沿与电弧的发生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产生磁场。
在开关部100中,对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进行遮断时,并不是藉由可动部120中的可动弹簧123等的回复力,而是藉由设置在开关部箱体150的外部的开离弹簧170的回复力来实现关(off)状态。为此,即使在可动部120中的可动弹簧123等内没有了回复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电源进行切断。另外,即使在热量导致可动弹簧123等的一部分发生了溶化以使其作为弹簧的功能消失了的情况下,不使用可动弹簧123等的回复力,而使用开离弹簧170的弹性,也可以使电源处于关状态,这样,就可以确确实实地对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进行切断。另外,开离弹簧170因为设置在开关部箱体150的外部,所以,不会象固定部110及可动部120那样,会受到开关部箱体150内部的热量等的影响。
另外,在开关部100中,基块130的连接了固定弹簧112的另一个端部的部分和连接了可动弹簧123的另一个端部的部分之间设置了绝缘壁133。据此,即使在固定部110和可动部120因热量而发生了溶解等的情况下,固定部110的溶解了的部分和可动部120的溶解了的部分也会被绝缘壁133所分离。因此,可防止在固定部110和可动部120发生了溶解而处于贴在一起的状态下的电流的继续流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关部100中,在灰尘(dust)等进入了由基块130和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内的情况下,固定接点111和可动接点121之间可能会发生短路或接触不良。所以,在开关部100处于关(off)的状态下,为了防止灰尘等进入由基块130和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内,卡片140的卡片主体部145的上面被压至箱体150,以堵住开口部151。据此,在开关部100处于关状态下,就可以防止灰尘等从开口部151进入箱体150的内部。
另外,在开关部100处于开(on)的状态下,为了防止灰尘等进入由基块130和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了壁部152和U字状的端部162,壁部152设置在箱体150的开口部151的近傍,端部162设置在按钮160上。在开关部100处于开状态下,箱体150中的壁部152被设置在按钮160上的U字状的端部162所覆盖,这样,藉由壁部152和端部162就可以进行封堵。据此,在开关部100处于开状态下,可防止灰尘等从开口部151进行箱体150的内部。
(连接器的开(on)、关(off)动作)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200处于连接了的状态下,藉由进行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开、关的控制,可实施开关部100的开、关操作,进而可对来自电源等的电力供给进行控制。
首先,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200处于没有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从此状态开始,如图14所示,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200连接在一起。在此状态下,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滑动操作部40的滑动操作上部40a位于「OFF」位置,处于关状态,所以,不存在电连接,不会经由连接器进行电力等的供给。接下来,如图15所示,使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滑动操作部40的滑动操作上部40a滑动至「ON」位置,使其变为ON状态。据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200被电连接,经由连接器可进行电力等的供给。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从图14所示的关状态开始至图15所示的开状态为止的状况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对图14所示的关状态根据图16至图20进行说明。图16是从处于关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图,图17是从正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图,图18是内部结构的要部的立体图,图19是机构部分的要部的立体图,图20是内部结构的要部的侧视图。在关状态下,滑动操作上部40a位于「OFF」位置,所以,是一种接触滑动部42中的接触滑动开口部42a的左侧与被形成为L字状的滑动连结部41的一端相接触的状态。另外,扭转弹簧43的一端与框体50的一部分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操作部40相连接。另外,如图21所示,在接触滑动部42上设置了沿与箭头A所示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接触滑动接触部42b,设置在开关部160的上面的沟槽的下段部163与接触滑动接触部42b的前端相接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座开口部21、22、23的内部设置了用于与插头端子221、222、223电连接的插座端子61、62、63,在前述的开关部100中,固定部110及可动部120与插座端子62及63相对应地被设置了2对。即,插座端子62与其中的1对的固定部110或可动部120的任一个相连接,另一个则与未图示的电源供给源相连接。另外,插座端子63与另1对的固定部110或可动部120的任一个相连接,另一个则与未图示的电源供给源相连接。再有,图22所示的钩部70与滑动操作部40的侧面的窄部40c相接,在此状态下,钩部70没有进入插头连接器200的连接器连接开口部212内,所以,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200呈可安装和可拆卸的状态。
下面,根据图23至图25,对使滑动操作部40移动至关状态和开状态的大致中间的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图23是从处于此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图,图24是机构部分的要部的立体图,图25是内部结构的要部的侧视图。在此状态下,滑动操作上部40a位于「ON」位置和「OFF」位置的大致中间的位置,接触滑动部42中的接触滑动开口部42a的右侧与被形成为L字状的滑动连结部41的一端相接触,使接触滑动部42沿滑动方向进行了若干的移动。据此,接触滑动部42中的接触滑动接触部42b的前端与设置在图21所示的开关部160上的沟槽的倾斜部164相接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状态下,固定部110中的固定接点111和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接点121不发生接触。
下面,对图15所示的开状态根据图26至图30进行说明。图26是从处于此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图,图27是从正面观察时的内部结构图,图28是内部结构的要部的立体图,图29是机构部分的要部的立体图,图30是内部结构的要部的侧视图。在开状态下,滑动操作上部40a位于「ON」位置,藉由接触滑动部42的接触滑动开口部42a的右侧被形成为L字状的滑动连结部41的一端进一步地进行按压,可使接触滑动部42进一步移动。据此,接触滑动部42中的接触滑动接触部42b的前端与设置在开关部160上的上段部165相接触。在此状态下,因为开关部100中的按钮160被接触滑动接触部42b所按压,所以,2对的固定部110中的固定接点111和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接点121分别接触。此开(on)状态藉由设置在开关部160上的上段部165与接触滑动部42中的接触滑动接触部42b的前端的接触而被维持。
另外,在从关状态变化至开状态时,图22所示钩部70中的与滑动操作部40的侧面相接触的接触位置从滑动操作部40的侧面的窄部40c开始,经由倾斜部40d,移动至宽部40e,所以,藉由沿箭头A1所示的滑动操作上部40a的滑动方向的滑动,可沿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即、箭头B1所示的方向移动。移动后的钩部70进入设置在插头连接器200上的连接器连接开口部212内并进行嵌合,所以,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可被维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从开状态移行至关状态的情况下,是藉由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滑动操作上部40a的位置从「ON」位置滑动至「OFF」位置来进行的。这样,通过使滑动操作上部40a的位置进行滑动,接触滑动部42中的接触滑动接触部42b的前端的接触位置从设置在开关部160上的上段部165开始,经由倾斜部164,移动至下段部163。据此,开关部160被开离弹簧170提升,2对固定部110中的固定接点111和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接点121的接触被分离,变为关状态。此时,图22所示的钩部70中的与滑动操作部40的侧面相接触的接触位置从滑动操作部40的侧面的宽部40e开始,经由倾斜部40d,移动至窄部40c。据此,钩部70从插头连接器200中的连接器连接开口部212内向外露出,所以,可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内拔出插头连接器200。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的开关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电源所供给的电压为100V以上的情形中的电源开关进行说明。
在电源所供给的电压为100V以上、例如、为直流400V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现有的开关,则因为电压为高电压且为直流,所以,将会导致相接触的接点之间发生基于热量等的溶化,进而导致不能对电力供给进行切断。这样,就会导致开关的功能完全丧失,进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样的开关中存在着问题(隐患)。
(开关)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开关是用于进行电力供给的控制的开关,也被称为电源开关。如图3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藉由固定部110中的固定接点111和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接点121是否接触,可进行电源的电力供给的开(on)、关(off)的控制。
固定部110整体上由金属等的导电性材料所形成,与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接点121相接触的固定接点111被设置在固定弹簧112的一个端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弹簧112是藉由对铜或包含铜的合金等的金属板等进行弯曲的方式而形成的,固定接点111是由银和铜的合金所形成的。固定弹簧112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基块130中的基块主体部131上,并且,在固定弹簧112的大致中间处被固定部支持部132所支持(支撑)并被固定。
可动部120整体上由金属等的导电性材料所形成,与固定部110中的固定接点111相接触的可动接点121被设置在可动板部122的一个端部,可动板部122的另一个端部和可动弹簧123的一个端部相连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动板部122及可动弹簧123是藉由铜或包含铜的合金等的金属板等所形成的,可动接点121是藉由银和铜的合金所形成的。可动弹簧123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基块130中的基块主体部131上,可动弹簧123因为是藉由对金属板等进行弯曲的方式而形成的,所以具有柔软性,并可使设置在可动板部122的一个端部的可动接点121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另外,在基块130中,与固定弹簧112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的部分和与可动弹簧123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的部分之间设置了由难燃性树脂材料等构成的绝缘壁133,可动弹簧123被弯曲成从另一个端部开始对绝缘壁133的周围的一部分进行围绕的形状。
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板部122的作为一个面的上面与卡片140中的作为第1接触部的上部接触部141相接触,可动板部122的作为另一个面的下面与卡片140中的作为第2接触部的下部接触部142相接触。在此状态下,卡片140以旋转轴143为中心进行旋转,经由与可动板部122相接触的上部接触部141或下部接触部142进行施力,这样,可使可动接点121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部接触部141及下部接触部142在可动板部122上可滑动,所以,为了降低摩擦抵抗,在上部接触部141及下部接触部142的表面上也可以设置由氟树脂等形成的表面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110及可动部120设置在由基块130和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卡片140包含具有从设置在箱体150上的开口部151往外突出了的形状的突起部144、及位于由基块130和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的卡片主体部145。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上部接触部141或下部接触部142被设置在由基块130和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另外,卡片140、基块130、及箱体150由树脂材料等构成的绝缘体材料所形成。
在箱体150的外部,为了以旋转轴143为中心使卡片140进行旋转,设置了可被按下的按钮160,卡片140在卡片140中的设置在突起部144的上部的接触部144a处与按钮160的内壁部161相接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接触部144a因为可在内壁部161的表面上滑动,所以,为了降低摩擦抵抗,内壁部161的表面上也可以设置由氟树脂等形成的表面层。另外,在箱体150的外部,设置了一个端部与箱体150相连接,另一个端部与按钮160相连接了的开离弹簧170。
(开(on)、关(off)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在对开关进行开(on)操作的情况下,藉由按下按钮160,与按钮160的内壁部161在接触部144a处相接触的卡片140以旋转轴143为中心进行旋转,上部接触部141对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板部122沿朝下的方向进行施力,可动接点121与固定接点111相接触。该状态示于图32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设置了未图示的、具有用于维持该状态(开状态)的系止部(卡止部)等的开状态维持机构等,藉由开状态维持机构等,可动接点121与固定接点111的接触可被维持,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可被维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在进行开关的关(off)操作的情况下,未图示的开状态维持机构等中的卡止部的卡止等被解除,藉由开离弹簧170的基于弹性的回复力,可对开关进行关(off)操作。据此,如图31所示,与按钮160的内壁部161在接触部144a处相接触的卡片140以旋转轴143为中心进行旋转,下部接触部142对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板部122沿朝上的方向进行施力。这样,藉由可动板部122上被施加的朝上的方向的力,可动接点121和固定接点111的接触可被解除,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可被停止。此时,因为在可动接点121和固定接点111之间有可能发生电弧,所以,为了能以磁力消除该电弧,在可动接点121和固定接点111的接触位置的近傍设置了永久磁铁180,该永久磁铁180可沿与电弧的发生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产生磁场。
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对电源进行关(off)操作时,并不是藉由可动部120中的可动弹簧123等的弹簧回复力,而是藉由设置在箱体外部的开离弹簧170的弹簧回复力,使其变为关状态。为此,即使在可动部120中的可动弹簧123等的回复力不存在了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电源进行关(off)操作。例如,即使在热量使可动弹簧123等的一部分发生了溶化,导致丧失了弹簧的功能的情况下,不藉由可动弹簧123等的回复力,而是藉由开离弹簧170的弹性,也可以使电源变为关状态,这样,就可以对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进行确实地切断。另外,开离弹簧170因为设置在箱体150的外部,所以,不会象固定部110及可动部120那样,会受到箱体150内部的热量等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基块130中的与固定弹簧112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的部分和与可动弹簧123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的部分之间设置了绝缘壁133。据此,即使在固定部110和可动部120因热量而发生了溶解的情况下,藉由绝缘壁133,也可以对固定部110的溶解了的部分和可动部120的溶解了的部分进行分离,据此,可以防止在固定部110和可动部120发生了溶解而处于胶着状态下的电流的继续流动。
(开关安装方法的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的安装方法中的要点部分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图33,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的可动部120、基块130及卡片140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在卡片140上设置了以旋转轴143为中心的圆形形状的旋转部146。另外,基块130上设置了用于连接卡片140的卡片支持部134,卡片支持部134上设置了圆形形状的开口部135,用于供卡片140的旋转部146插入。通过将旋转部146插入开口部135内,卡片140和卡片支持部134在以旋转轴143为中心可旋转的状态下被连接。另外,在可动板部122的上侧与上部接触部141相接,下侧与下部接触部142相接触的状态下,卡片140沿可动板部122被插入,并被一直插入到旋转部146插入开口部135内的状态为止,以进行安装。据此,可对可动部120、基块130及卡片140进行连接。
下面,根据图34及图35,对基块130和卡片140的连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卡片140的旋转部146分别设置在2根棒状部147的端部,每个旋转部146都被设置在外侧。在对基块130和卡片140进行连接时,藉由将2根棒状部147沿内侧方向进行弯曲,将旋转部146插入基块部130的开口部13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开口部135和旋转部146的接触部分被实施了镜面处理等,以使摩擦抵抗降低。
另外,为了使卡片140的旋转部146更顺利地插入基块部130的开口部135,在卡片支持部134上沿插入方向还设置了导引部136,再有,在卡片支持部134的、旋转部146进入的部分的端部,还设置了倾斜部137。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说明中,尽管对可动板部122的被卡片140中的上部接触部141和下部接触部142所夹持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36所示,也可以在可动板部122上设置T字状的开口部122a,并在卡片140a上设置突起状连接部148,以取代上部接触部141及下部接触部142。该突起状连接部148在端部具有尖形状的前端部148a、被连接至前端部148a的具有宽度变窄了的形状的窄部148b、及被连接至窄部148b的具有宽度变宽了的形状的主体部148c。在对可动板部122和卡片140a进行固定时,藉由在设置于可动板部122开口部122a内插入突起状连接部148的前端部148a及窄部148b而进行固定。在此状态下,可动板部122的下面被固定在窄部148b和宽度变宽了的前端部148a之间,可动板部122的上面被固定在窄部148b和宽度变宽了的主体部148c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在尘埃等进入了由基块130和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内的情况下,固定接点111和可动接点121之间可能会发生短路或导通不良。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的关(off)的状态下,如图37所示,为了防止尘埃等进入由基块130和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内,在箱体150的形成了开口部151的内侧的面上,卡片140的卡片主体部145的上面被形成为与其接触并抵压。据此,在开关处于关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尘埃从开口部151进入箱体150的内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处于开(on)的状态下,如图38所示,为了防止尘埃等进入由基块130和箱体150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了壁部152和U字状的端部162,壁部152被设置在箱体150的开口部151的近傍,端部162被设置在按钮160上。在开关处于开状态下,箱体150的壁部152被设置在按钮160上的U字状的端部162所覆盖,以可藉由壁部152和端部162进行封堵。据此,在开关处于开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尘埃从开口部151进入箱体150的内部。
另外,如图3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设置了多个(本文中,多个指2个以上)固定接点111及可动接点121的结构,藉由对1个按钮168进行操作,可以同时将对多个电子机器或电路所进行的电力供给设置为开状态,也可以同时设置为关状态。据此,可以同时将多个固定接点111和可动接点121操作为开状态或关状态。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3实施方式的开关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关状态被示于图40中,开状态被示于图41中。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如图40及图41所示,其中,卡片340并不具有旋转轴,藉由对按钮160进行按下,卡片340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固定部110中的固定接点111和可动部120中的可动接点121相接触。
具体而言,藉由对按钮160进行按下,与按钮160的内壁部161相接的接触部344a被按压,卡片340下降,卡片340中的上部接触部341对可动板部122沿朝下的方向进行按压,固定接点111和可动接点121相接触。据此,如图41所示,变为开状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未图示的开状态维持机构等,可动接点121和固定接点111的接触可被维持。
另外,如果未图示的开状态维持机构等的卡止等被解除,藉由基于开离弹簧170的回复力,如图40所示,返回关状态。即,卡片340中的下部接触部342对可动板部122沿朝上的方向进行按压,固定接点111和可动接点121的接触被分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部接触部341及下部接触部342因为可在可动板部122上进行滑动,所以,为了降低摩擦抵抗,在上部接触部341及下部接触部342的表面上可以设置由氟树脂等形成的表面层。
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因为卡片340并具有旋转轴等,所以,可以将开关小型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开关可用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的开关部。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4实施方式的开关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关状态被示于图42中,开状态被示于图43中,图44是固定部110和可动部420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中的可动弹簧123的部分由作为电线的线缆(cable)423所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中,藉由开离弹簧170的回复力,固定接点111和可动接点121的接触可相互分离,所以,可动弹簧123等并不需要具有弹性,这样,相当于可动弹簧123的部分就可以由缆线423来形成。如果这样的缆线423具有导电性,则可使用任意的缆线;优选为使用可获得灵活的动作的编织线等的缆线。另外,缆线423也可是表面被进行了覆盖的缆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缆线423的具有导电性的部分与设置在可动部420上的端子连接部424相连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2或第3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开关可用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的开关部。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超过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变形和变更。
本国际申请主张2010年11月12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0-254259号的优先权,并在本国际申请中引用了该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0-254259号的全部内容。
[符号的说明]
21插座(jack)开口部
22插座开口部
23插座开口部
31沟部
40滑动操作部
40a滑动操作上部
40b滑动操作主体部
41滑动连结(link)部
42接触滑动部
42a接触滑动开口部
42b接触滑动接触部
50框体
61插座端子
62插座端子
63插座端子
70钩部(hook)
110固定部
111固定接点
112固定弹簧
120可动部
121可动接点
122可动板部
123可动弹簧
130基块(baseblock)
131基块主体部
132固定部支持部
133绝缘壁
140卡片(card)
141上部接触部(第1接触部)
142下部接触部(第2接触部)
143旋转轴
144突起部
144a接触部
145卡片主体部
150开关部箱体
151开关部开口部
152壁部
160按钮(button)
161内壁部
162端部
163底面部
164倾斜部
165上段部
170开离弹簧
180永久磁铁(permanentmagnet)
200插头连接器
210盖部
211保护部
212连接器连接开口部
221插头(plug)端子
222插头端子
223插头端子
230电源线(cable)

Claims (21)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连接端子,与其它连接器中的其它连接端子相连接;
固定接点;
可动接点,被设置在可动板部的一个端部,并可与所述固定接点相接触;
卡片,由绝缘体所形成,并与所述可动板部相接触;
滑动操作部;
按钮,与所述卡片相接触,并通过所述滑动操作部的滑动动作被按下;及
开离弹簧,与所述按钮相连接,并沿使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分离的方向产生复原力,
其中,所述固定接点或所述可动接点中的任一个与所述连接端子相连接,
卡片在卡片中的设置在突起部的上部的接触部处与按钮的内壁部相接触,当所述滑动操作部沿一个方向移动时,所述按钮被按下,所述卡片使所述可动板部移动,以使所述可动接点和所述固定接点相接触,变为开状态,
当所述滑动操作部沿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移动时,所述可动接点和所述固定接点的接触分离,变为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与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动作相对应地进行动作的接触滑动部,
在所述按钮的上面设置有下段部、高度被形成为高于所述下段部的上段部、及连接所述下段部和所述上段部的倾斜部,
在所述关状态下,所述按钮的所述下段部与所述接触滑动部的前端相接触,
在所述开状态下,通过所述按钮的所述上段部与所述接触滑动部的前端相接触,所述按钮被按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与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动作相对应地进行动作的滑动连结部,
所述接触滑动部具有接触滑动开口部和与所述按钮相接触的接触滑动接触部,
所述滑动连结部的一部分进入所述接触滑动开口部内,通过使所述滑动操作部滑动,所述滑动连结部沿与所述滑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滑动连结部对所述接触滑动开口部的一个端部进行按压时,所述接触滑动部沿与所述滑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钩部,在所述开状态下,所述钩部进入所述其它连接器的连接器连接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具有与所述可动板部的一个面相接触的第1接触部、及与另一个面相接触的第2接触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开关部箱体和基块,
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设置在由所述开关部箱体和所述基块所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开离弹簧设置在所述开关部箱体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部箱体上设置有开口部,
所述卡片包含在由所述开关部箱体和所述基块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所存在的卡片主体部、及具有从所述开关部箱体的所述开口部往所述开关部箱体的外侧突出了的形状的突起部,
在关状态下,所述开关部箱体的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卡片主体部的上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所述开关部箱体的所述开口部的附近设置的壁部;及
被形成为在所述开状态下对所述壁部进行覆盖的所述按钮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与所述基块在可旋转的状态下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接点设置在所述固定弹簧的一个端部,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基块相连接;
可动弹簧,所述可动板部与所述可动弹簧的一个端部相连接,所述可动弹簧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基块相连接;及
绝缘壁,设置在所述固定弹簧和所述可动弹簧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位置的附近设置有永久磁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被设置为多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按钮,使被设置为多个的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彼此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分别同时相接触。
14.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接点;
可动接点,被设置在可动板部的一个端部;
卡片,由绝缘体所形成,并与所述可动板部相接触;
按钮,与所述卡片相接触;及
开离弹簧,与所述按钮相连接,
其中,通过按下所述按钮,经由所述卡片使所述可动板部移动,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相接触,变为开状态,
在沿使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分离的方向上,所述开离弹簧产生复原力,
卡片在卡片中的设置在突起部的上部的接触部处与按钮的内壁部相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具有与所述可动板部的一个面相接触的第1接触部、及与另一个面相接触的第2接触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设置在由开关部箱体和基块所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开离弹簧设置在所述开关部箱体的外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关部箱体上设置有开口部,
所述卡片包含在由所述开关部箱体和所述基块所围成的区域的内部所存在的卡片主体部、及具有从所述开关部箱体的所述开口部往所述开关部箱体的外侧突出了的形状的突起部,
在关状态下,所述开关部箱体的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卡片主体部的上面相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关部箱体的所述开口部的附近设置有壁部,
所述按钮具有被形成为在所述开状态下对所述壁部进行覆盖的端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与所述基块在可旋转的状态下相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接点设置在固定弹簧的一个端部,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基块相连接,
所述可动板部的另一个端部与可动弹簧的一个端部相连接,所述可动弹簧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基块相连接,
所述固定弹簧和所述可动弹簧之间设置有绝缘壁。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的接触位置的附近设置有永久磁铁。
CN201180054302.1A 2010-11-12 2011-07-19 连接器及开关 Active CN1032221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4259 2010-11-12
JP2010254259A JP5619576B2 (ja) 2010-11-12 2010-11-12 コネクタ及びスイッチ
PCT/JP2011/066308 WO2012063528A1 (ja) 2010-11-12 2011-07-19 コネクタ及び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2121A CN103222121A (zh) 2013-07-24
CN103222121B true CN103222121B (zh) 2016-04-20

Family

ID=46050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302.1A Active CN103222121B (zh) 2010-11-12 2011-07-19 连接器及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225125B2 (zh)
EP (1) EP2639896B1 (zh)
JP (1) JP5619576B2 (zh)
CN (1) CN103222121B (zh)
WO (1) WO20120635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9576B2 (ja) * 2010-11-12 2014-11-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スイッチ
JP5658825B2 (ja) * 2011-08-11 2015-01-2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バー
US8680415B2 (en) * 2012-04-16 2014-03-25 Zippy Technology Corp. Micro-switch employing lever principle
US8816230B2 (en) * 2012-06-08 2014-08-26 Zippy Technology Corp. Micro-switch provided labor-saving switching
JP6161974B2 (ja) * 2013-06-26 2017-07-1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306882B2 (ja) 2013-12-27 2018-04-0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3943398B (zh) * 2014-04-04 2017-05-17 余正明 一种长行程微动开关
CN103928255B (zh) * 2014-04-04 2017-11-10 余正明 一种长行程防水微动开关
JP2016110833A (ja) * 2014-12-05 2016-06-2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69468B2 (ja) * 2015-02-06 2019-02-1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666977B2 (en) 2015-07-29 2017-05-30 Abb Schweiz Ag Direct current socket with direct current arc protection
EP3353862A1 (en) 2015-09-24 2018-08-01 ABB Schweiz AG Sliding contact assembly for accelerating relative separation speed between plug and socket contacts
JP6618816B2 (ja) 2016-01-22 2019-12-1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US10468818B2 (en) * 2017-01-20 2019-11-05 Philip Giampi Magnetically activated power socket and plug combination
DE102017129515A1 (de) * 2017-12-12 2019-06-13 Johnson Electric Germany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Schalter
JP2020095834A (ja) * 2018-12-11 2020-06-1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TWI699799B (zh) * 2019-11-21 2020-07-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N212961458U (zh) * 2020-07-16 2021-04-13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外置驱动及灯具
CN112332251B (zh) * 2020-11-23 2022-08-16 上海宝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安全型开关柜
JP2023027978A (ja) * 2021-08-18 2023-03-0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源コンセント
CN114706171B (zh) * 2022-03-31 2023-04-07 江西明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脱落多芯保偏光纤连接器
CN115377748B (zh) * 2022-08-19 2023-04-14 深圳市天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通讯信号连接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27673A (en) * 1966-04-06 1968-09-18 Burgess Products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electrical microswitches
US3648004A (en) * 1971-02-25 1972-03-07 Cutler Hammer Inc Auxiliary support means for electrical switch actuator
JPH0582208A (ja) * 1991-09-20 1993-04-02 Fujitsu Ltd コネクタ
JP3790450B2 (ja) * 2001-07-17 2006-06-28 富士通アクセス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897196A (zh) * 2005-06-13 2007-01-1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1640348A (zh) * 2008-07-30 2010-02-03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插入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以及连接器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73848A (en) * 1947-08-21 1949-06-2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ircuit breaker
JPH039365U (zh) * 1989-06-16 1991-01-29
US5270505A (en) * 1989-12-18 1993-12-14 Joseph Magiera Remote controlled switch/receptacle
JP3009365U (ja) 1994-07-25 1995-04-04 キタノ製作株式会社 作動軸変換防水開閉装置
ITMI20012002A1 (it) * 2001-09-27 2003-03-27 Vimar Spa Meccanismo di azionamento a compressione mediante tasto basculante diinterruttori commutatori deviatori e simili
US7211758B2 (en) * 2005-07-12 2007-05-01 Defond Components Limited Circuit interrupter that produces snap-action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ical contacts
JP4779892B2 (ja) * 2006-09-06 2011-09-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および接点モジュール
JP2010257601A (ja) * 2009-04-21 2010-11-11 Alps Electric Co Ltd 可動接点付きシートおよ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5347689B2 (ja) 2009-04-28 2013-11-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5619576B2 (ja) * 2010-11-12 2014-11-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27673A (en) * 1966-04-06 1968-09-18 Burgess Products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electrical microswitches
US3648004A (en) * 1971-02-25 1972-03-07 Cutler Hammer Inc Auxiliary support means for electrical switch actuator
JPH0582208A (ja) * 1991-09-20 1993-04-02 Fujitsu Ltd コネクタ
JP3790450B2 (ja) * 2001-07-17 2006-06-28 富士通アクセス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897196A (zh) * 2005-06-13 2007-01-1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200956326Y (zh) * 2005-06-13 2007-10-0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1640348A (zh) * 2008-07-30 2010-02-03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插入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以及连接器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72460B2 (en) 2018-05-15
CN103222121A (zh) 2013-07-24
US9225125B2 (en) 2015-12-29
EP2639896A1 (en) 2013-09-18
US20160071663A1 (en) 2016-03-10
JP5619576B2 (ja) 2014-11-05
JP2012104448A (ja) 2012-05-31
EP2639896A4 (en) 2014-03-26
WO2012063528A1 (ja) 2012-05-18
EP2639896B1 (en) 2019-10-30
US20130231007A1 (en) 201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2121B (zh) 连接器及开关
JP5119112B2 (ja) 雄コネクタ、雌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
CN105723567B (zh) 具有预调校装置和能够相对于预调校装置推移的闩锁装置的直接插接装置
CN102088153A (zh) 连接器装置、接收连接器和插入连接器
JP5330197B2 (ja)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雌コネクタ
KR20170000354A (ko) 전기 커넥터
JP5770547B2 (ja) コネクタ
JP5658825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バー
EP3872936B1 (en) Connector
JP539562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雄コネクタ
CN209374297U (zh) 一种二次设备的防误闭锁装置
CN216850627U (zh) 一种适配器的开关结构、适配器及电源分配装置
CN216850400U (zh) 一种适配器及电源分配装置
CN105849983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CN105340137B (zh) 连接器
CN215184712U (zh) 一种拾电插头以及接电装置
JP5918426B2 (ja) コネクタ
JP5732152B2 (ja) 電力供給ユニット
CN107210567A (zh) 连接器
KR101632704B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113422238A (zh) 一种拾电插头以及接电装置
JP5330196B2 (ja)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雄コネクタ
JP2017130427A (ja) スイッチ及び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Mita Co.,Ltd.

Patentee after: NTT FACILITIES,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Ltd.

Patentee before: NTT FACILITI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8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Nippon Mit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Nippon Mit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NTT FACILITI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