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9183B -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 Google Patents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9183B
CN103219183B CN201310100652.8A CN201310100652A CN103219183B CN 103219183 B CN103219183 B CN 103219183B CN 201310100652 A CN201310100652 A CN 201310100652A CN 103219183 B CN103219183 B CN 103219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 portion
circuit
pin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06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9183A (zh
Inventor
张绍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06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19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19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9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9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9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膜片开关,其包含第一膜片以及第二膜片。第一膜片包含第一本体以及自第一本体侧边延伸出的第一集线部,其中第一膜片具有相背的第一电路面及第一背面。第二膜片包含第二本体以及自第二本体侧边延伸出的第二集线部,其中第二膜片具有相背的第二电路面及第二背面。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以第一电路面及第二电路面相面对而重叠,第二集线部具有错位区段与第一集线部在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且穿过第一电路面所在的平面;第一集线部及第二集线部在远离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的末端以第一背面及第二背面相面对而重叠。

Description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背景技术
膜片开关是键盘按键的主要元件之一。如图1A所示的现有技术,现有膜片开关90包含第一膜片10、第二膜片20以及间隔层30。第一膜片10包含第一本体11以及自第一本体11侧边延伸出的第一集线部12,其中,第一膜片10具有相背的第一电路面13及第一背面14。第二膜片20包含第二本体21,并具有相背的第二电路面23及第二背面24。其中,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21以第一电路面13及第二电路面23相面对而重叠,间隔层30设置于两者之间,并具有多个通孔。
第一电路面13及第二电路面23上分别设有第一电路15及第二电路25,对应于该多个通孔,第一电路15上设有多个第一开关,第二电路25上设有多个第二开关。当膜片开关90对应于孔洞的特定部位受到按压时,该特定部位的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可通过该特定位置的通孔接触导通,类似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开关152及第二开关252可通过通孔352接触导通的情形。如此类型的膜片开关仅第一电路面13上设置有第一集线部12,第一电路15及第二电路25上的电讯号均需要通过该第一集线部12传递,美国专利US4066851、US4561709、US4623768、US4837412等都属于此类型的单集线部膜片开关。
美国专利US4484039,揭示了不同的双集线部膜片开关,如图1B所示,其双集线部膜片开关2包含基材4、膜片6以及设置于相对的基材4与膜片6间的间隔层8。分别由基材4及膜片6延伸出的集线部28及集线部30共同构成接头26。其中,集线部28及集线部30相互重叠且平行延伸,然后集线部28尾部及集线部30尾部分别延伸穿过插槽,使得原先分别设置于基材4及膜片6的相对面的电路接点在集线部28尾部及集线部30尾部穿过插槽后成为相背对。但“第一电路接点的设置区域”和″第二电路接点设置区域″并未上下重叠;换言之,从上视角度观看,两个区域仍彼此分离地设置于不同水平位置,相较于传统单集线部膜片开关,欲设置相同数量,相同宽度的电路接点,此设计仍需要相同宽度的接头26。就缩小连接器尺寸的目标而言,并无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膜片开关,可满足在双面提供电路接脚的需求,可减小接头的宽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膜片开关,其包含: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第一膜片,包含第一本体和第一集线部,第一集线部自该第一本体侧边延伸出;其中,该第一膜片具有相背的第一电路面及第一背面;以及第二膜片,包含第二本体和第二集线部,第二集线部自该第二本体侧边延伸出;其中,该第二膜片具有相背的第二电路面及第二背面。其中,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以该第一电路面及该第二电路面相面对而重叠,该第二集线部具有错位区段与该第一集线部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且穿过该第一电路面所在的平面;该第一集线部及该第二集线部在远离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的末端以该第一背面及该第二背面相面对而重叠。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第一膜片更包含第一电路,该第一电路设置于该第一电路面上,并由该第一本体延伸至该第一集线部;其中该第一电路包含多个第一接脚,该多个第一接脚设置于该第一集线部远离该第一本体的末端;该第二膜片更包含第二电路,该第二电路设置于该第二电路面上,并由该第二本体延伸至该第二集线部;其中该第二电路包含多个第二接脚,该多个第二接脚设置于该第二集线部远离该第二本体的末端。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第一接脚的分布区域和该第二接脚的分布区域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第一接脚与该第二接脚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双膜片开关更包含间隔层,该间隔层设置于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之间。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第二集线部弯曲,使得该第二集线部与该第一集线部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第一集线部的根部与该第二集线部的根部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双膜片开关包含第一保护层,该第一保护层设置于该第一电路面及该第一集线部,但该第一保护层不覆盖该第一电路及第一集线部末端。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第一保护层包含第一涂层和第一贴膜,第一涂层设置于该第一电路之间的该第一电路面上;以及第一贴膜设置于除第一集线部末端以外的第一集线部上。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双膜片开关更包含第二保护层,该第二保护层设置于该第二电路面及该第二集线部,但该第二保护层不覆盖该第二电路及该第二集线部末端。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第二保护层包含第二涂层和第二贴膜,第二涂层设置于该第二电路之间的第二电路面上;以及第二贴膜设置于除第二集线部末端以外的第二集线部上。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第一集线部具有第一集线部末端,该第一集线部末端位于远离该第一本体处;以及该第一电路设置于该第一电路面上,该第一电路包含多个第一开关和多个第一接脚,该多个第一开关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该多个第一接脚设置于该第一集线部末端,该多个第一接脚排列于第一边缘上;该第二集线部具有第二集线部末端,该第二集线部末端位于远离该第二本体处;以及该第二电路设置于该第二电路面上,该第二电路包含多个第二开关和多个第二接脚,该多个第二开关设置于该第二本体上,该多个第二接脚设置于该第二集线部末端,该多个第二接脚排列于第二边缘上;其中,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以该第一电路面及该第二电路面相面对而重叠,当使用者按压该多个第一开关其中之一时,可和该多个第二开关其中之一相接触而导通;其中,该第二集线部具有错位区段与该第一集线部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且穿过该第一电路面所在的平面,使该第一集线部末端及该第二集线部末端以该第一背面及该第二背面相面对而重叠,该多个第一接脚和该多个第二接脚暴露在外;其中,该第一边缘与该第二边缘皆平行于一方向轴,在该方向轴上,该多个第一接脚和该多个第二接脚在该第一电路面法线方向上的投影交错排列。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第一集线部末端宽度为W1,该第二集线部末端宽度为W2,该第一集线部末端和该第二集线部末端重叠后的宽度为W3,其中W3<W1+W2;或W3=W1和W2二者之一其中较大者。
较佳的,在所述双膜片开关中,该交错排列,为该多个第一接脚的投影在该方向轴上排列在偶数排序位置,该多个第二接脚的投影在该方向轴上排列在奇数排序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座,其包含:第一内面、第二内面、多个第一内面接脚和多个第二内面接脚。该第一内面实质延伸于第一平面;该第二内面相对于该第一内面;多个第一内面接脚设置于该第一内面上;以及多个第二内面接脚设置于该第二内面上,从垂直于第一平面的方向投影,该第一内面接脚投影和该第二内面接脚投影彼此互不重叠。
较佳的,在所述连接座中,该连接座更具有开口边缘,该第一内面接脚投影和该第二内面接脚投影交错排列于一直线上,该开口边缘平行于该直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第二集线部具有错位区段与该第一集线部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且穿过该第一电路面所在的平面,从而可满足在双面提供电路接脚的需求;该第一集线部及该第二集线部在远离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的末端以该第一背面及该第二背面相面对而重叠,从而可减小接头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双膜片开关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双膜片开关示意图;
图4A和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设置第一保护层的示意图;
图5A和5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设置第二保护层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CC’剖面示意图;
图7A和7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8A和8B本发明一实施例双面膜片开关插拔连接座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第一膜片、11第一本体、13第一电路面、14第一背面、15第一电极、151第一接脚、20第二膜片、21第二本体、23第二电路面、24第二背面、25第二电极、100第一膜片、110第一本体、120第一集线部、121第一集线部末端、122第一集线部根部、130第一电路面、140第一背面、150第一电路、151第一接脚、1510第一接脚分布区域、1511第一接脚在第一电路面之法线方向上之投影、152第一开关、160第一边缘、200第二膜片、210第二本体、220第二集线部、221第二集线部末端、222第二集线部根部、230第二电路面、240第二背面、250第二电路、251第二接脚、2510第二接脚分布区域、2511第二接脚在第一电路面之法线方向上之投影、252第二开关、260第二边缘、290错位区段、300间隔层、352通孔、410第一保护层、411第一涂层、412第一贴膜、420第二保护层、421第二涂层、422第二贴膜、700黏合胶、800连接座、810第一内面、820第二内面、830第一内面接脚、8301第一内面接脚投影、831第一内面接脚触接部、840第二内面接脚、8401第二内面接脚投影、841第二内面接脚触接部、850开口边缘、888直线、900双膜片开关、W1第一集线部末端宽度、W2第二集线部末端宽度、W3第一集线部末端和第二集线部末端重叠后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双膜片开关较佳但不限于供键盘使用。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双膜片开关900包含第一膜片100以及第二膜片200。第一膜片100,包含第一本体110以及自第一本体110侧边延伸出的第一集线部120,其中,第一膜片100具有相背的第一电路面130(下表面)及第一背面140(上表面)。第二膜片200,包含第二本体210以及自第二本体210侧边延伸出的第二集线部220,其中,第二膜片200具有相背的第二电路面230(上表面)及第二背面240(下表面)。其中,第一本体110及第二本体210以第一电路面130及第二电路面230相面对而重叠,第二集线部220具有错位区段290与第一集线部120在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且穿过第一电路面130所在的平面;第一集线部120及第二集线部220在远离第一本体110及第二本体210的末端121、221以第一背面140及第二背面240相面对而重叠。
具体而言,在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路面130实质延伸于X-Y平面,第二电路面230相对于第一电路面130,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沿一实质垂直于X-Y平面的Z轴延伸。第二集线部220由错位区段290自第一集线部120外侧向上穿过第一电路面130所在的平面,然后使得第一集线部末端121以及第二集线部末端221以第一背面140及第二背面240相面对而重叠。因此,第一膜片100的第一集线部120可与第二膜片200的第二集线部220错位交叉,达成(a)于第一本体110及第二本体210处,第一电路面130与第二电路面230重叠部分相面对,而同时(b)于第一集线部末端121以及第二集线部末端221处,第一电路面130与第二电路面230重叠部分相背对。
如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第一膜片100更包含第一电路150,该第一电路150设置于第一电路面130上,并由第一本体110延伸至第一集线部120;其中第一电路150包含多个第一接脚151,该多个第一接脚151设置于第一集线部120远离第一本体110的末端121。第二膜片200更包含第二电路250,该第二电路250设置于第二电路面230上,并由第二本体210延伸至第二集线部220;其中第二电路250包含多个第二接脚251,该多个第二接脚251设置于第二集线部220远离第二本体210的末端221。进一步而言,第一电路150及第二电路250分别散布于第一本体110的第一电路面130以及第二本体210的第二电路面230上,然后再分别往第一集线部120以及第二集线部220汇集,并分别延伸到第一集线部末端121以及第二集线部末端221。
如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双膜片开关900由于第一膜片100的第一集线部120可与第二膜片200的第二集线部220错位交叉,可达成第一电路面130与第二电路面230在第一本体110及第二本体210重叠部分相面对,而在第一集线部末端121以及第二集线部末端221重叠部分相背对。因此,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路面130及第二电路面230的第一电路150及第二电路250,可在第一本体110及第二本体210重叠部分相面对,而在第一集线部末端121以及第二集线部末端221重叠部分相背对。此时,第一接脚151及第二接脚251设置于相背的两面,第一接脚151的分布区域1510和第二接脚251的分布区域2510在第一电路面150的法线方向(即Z轴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因此,可满足在双面提供电路接脚的需求。另一方面,相较于美国专利US4484039,本发明因为无需设置插槽,第一接脚151的分布区域1510和第二接脚251的分布区域2510在第一电路面150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可相互重叠,所以本发明的接头(即第一集线部末端121以及第二集线部末端221重叠部分)的宽度可较为减小。
如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双膜片开关900更包含间隔层300,该间隔层300设置于第一本体110及第二本体210之间。具体而言,第一电路150上具有多个第一开关152,第二电路250上具有多个第二开关252。间隔层300用于确保第一电路150及第二电路250能保持间隙,其上分布有多个通孔352。第一开关152、通孔352及第二开关252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相对应。因此,当双膜片开关900的特定部位受到Z轴方向的按压时,该特定部位的第一开关152及第二开关252可透过通孔352接触导通。
如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以不同角度观之,双膜片开关900包含第一膜片100以及第二膜片200。第一膜片100具有相背的第一电路面130及第一背面140,第一膜片100包含第一本体110、第一集线部120以及第一电路150。第一集线部120自第一本体110的侧边延伸出,该第一集线部120具有第一集线部末端121,该第一集线部末端121处于远离第一本体110处。第一电路150设置于第一电路面130上,第一电路150包含多个第一开关152和多个第一接脚151,多个第一开关152设置于第一本体110上,多个第一接脚151设置于第一集线部末端121,多个第一接脚151排列于第一边缘160上。第二膜片200具有相背的第二电路面230及第二背面240。第二膜片200包含第二本体210、第二集线部220以及第二电路250。第二集线部220自第二本体210的侧边延伸出,第二集线部220具有第二集线部末端221,该第二集线部末端221处于远离第二本体210处。第二电路250设置于第二电路面230上,第二电路250包含多个第二开关252和多个第二接脚251,多个第二开关252设置于第二本体210上,多个第二接脚251设置第二集线部末端221,多个第二接脚251排列于第二边缘上260。其中,第一本体110及第二本体210以第一电路面130及第二电路面230相面对而重叠,当使用者按压多个第一开关152其中之一时,可和多个第二开关252其中之一相接触而导通。第二集线部220具有错位区段290与第一集线部120在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且穿过第一电路面130所在的平面,使第一集线部末端121及第二集线部末端221以第一背面140及第二背面240相面对而重叠,多个第一接脚151和多个第二接脚251暴露在外。
在如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集线部末端121宽度为W1,第二集线部末端221宽度为W2,第一集线部末端121和第二集线部末端221重叠后的宽度为W3。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集线部末端121宽度与第二集线部末端221完全重叠,且第一集线部末端121宽度与第二集线部末端221宽度相同,所以W3=W1=W2。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视使用或制造需求而令W3<W1+W2,亦即第一集线部末端与第二集线部末端仅部分重叠;或使W3=W1和W2二者之一其中较大者,亦即第一集线部末端与第二集线部末端完全重叠,但第一集线部末端121宽度与第二集线部末端221宽度不相同。
在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集线部120的根部122与第二集线部220的根部222在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为了符合使用或制造的要求。第一集线部120的根部122与第二集线部220的根部222在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可部分或完全重叠。例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集线部120的根部122与第二集线部220的根部222在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相完全重叠。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集线部220进一步弯曲,使得第二集线部220与第一集线部120在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方向(即Z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同样地,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集线部220具有错位区段290与第一集线部120在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且穿过第一电路面130所在的平面。换言之,第二集线部220可视第一集线部根部122与第二集线部根部222的相对位置而有不同走向设计,以满足错位区段290与第一集线部120在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且穿过第一电路面130所在平面这一条件。
如图4A及4B所示,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双膜片开关更包含第一保护层410,该第一保护层410设置于第一电路面130的相邻的第一电路150及第一集线部120远离第一本体110的末端121以外区域,用以减少水气及灰尘沾染第一电路面130。换言之,第一保护层410设置于第一电路面130上,并暴露第一电路150以及第一集线部末端121。第一保护膜410可以根据使用及制造需求选自涂层(例如水胶)或贴膜或两者的混合,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410包含第一涂层411以及第一贴膜412。第一涂层411设置于第一电路面130的相邻的第一电路150间。第一贴膜412设置于第一电路面130的第一集线部120远离第一本体110的末端121以外区域。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涂层材料费用,第一涂层可仅设置在第一电路面130和第二电路面230结合线和机构孔(未绘示)的周围。
相似地,如图5A及5B所示,第二电路面上230可设置第二保护层420以减少水气及灰尘沾染。第二保护层420设置于第二电路面230的相邻的第二电路250及第二集线部220远离第二本体210的末端221以外区域。第二保护层420较佳包含第二涂层421以及第二贴膜422。第二涂层421设置于第二电路面230的相邻的第二电路250间。第二贴膜422设置于第二电路面230的第二集线部220远离第二本体210的末端221以外区域。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二涂层可仅设置在第二电路面230和第一电路面130结合线和机构孔(未绘示)的周围。
图6为图2中CC’剖面的剖面图,说明多个第一接脚151与多个第二接脚251的相对位置关系,在较佳实施例中,各个第一接脚151与各个第二接脚251在第一电路面130(参见图2)的法线131方向上的投影1511、2511相互错开。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第一边缘160与第二边缘260皆平行于X轴,在X轴上,多个第一接脚151和多个第二接脚251在第一电路面130的法线131方向上的投影1511、2511。如图6所示的交错排列。其中,交错排列指多个第一接脚151的投影1511在X方向轴上排列在偶数排序位置,多个第二接脚251的投影2511在X方向轴上排列在奇数排序位置。
前述第一接脚151及第二接脚251的交错设计有益于避免供本发明使用的连接座短路。具体而言,如图7A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连接座800包含第一内面810、第二内面820、多个第一内面接脚830以及多个第二内面接脚840。第一内面810实质延伸于X-Y平面(参见图2)。第二内面820相对于第一内面810。多个第一内面接脚830设置于第一内面810上。多个第二内面接脚840设置于第二内面820上,如图7B所示,从Z轴(请见图2)方向投影,第一内面接脚830的投影8301和第二内面接脚840的投影8401彼此互不重叠。在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座800更具有开口边缘850,第一内面接脚投影8301和第二内面接脚投影8401交错排列于直线888上,开口850边缘平行于直线888。
如图8A及8B所示的本发明双面膜片开关900插拔连接座800示意图。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双膜片开关900的接头(即第一集线部末端121以及第二集线部末端221重叠部分)的厚度大都小于0.15mm,换言之,用以与第一接脚151触接导通的第一内面接脚830的触接部831以及供与第二接脚251触接导通的第二内面接脚840的触接部841的距离极小,第一内面接脚830及第二内面接脚840,甚至会因为刻意做成或使用变形的关系而如图8A所示在Z轴方向交叉。此时,因为本发明连接座800的第一内面接脚830及第二内面接脚840基于与投影相互交错的第一接脚151及第二接脚251分别对应,使得第一内面接脚830的投影8301和第二内面接脚840的投影8401彼此互不重叠,亦即即使第一内面接脚830及第二内面接脚840如图8A所示在Z轴方向交叉,第一内面接脚830及第二内面接脚840实质上亦不会相触接。因此,可减少短路发生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集线部末端121与第二集线部末端221以黏合胶700相黏合,藉以提升强度。
虽然前述的描述及图式已揭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不会脱离如所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可体会,本发明可使用于许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由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Claims (13)

1.一种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第一膜片,包含:
第一本体;以及
第一集线部,自该第一本体侧边延伸出;
其中,该第一膜片具有相背的第一电路面及第一背面;以及
第二膜片,包含:
第二本体;以及
第二集线部,自该第二本体侧边延伸出;
其中,该第二膜片具有相背的第二电路面及第二背面;
其中,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以该第一电路面及该第二电路面相面对而重叠,该第二集线部具有错位区段与该第一集线部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且穿过该第一电路面所在的平面;该第一集线部及该第二集线部在远离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的末端以该第一背面及该第二背面相面对而重叠;
该第二集线部弯曲,使得该第二集线部与该第一集线部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或者,该第一集线部的根部与该第二集线部的根部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膜片更包含第一电路,该第一电路设置于该第一电路面上,并由该第一本体延伸至该第一集线部;其中该第一电路包含多个第一接脚,该多个第一接脚设置于该第一集线部远离该第一本体的末端;
该第二膜片更包含第二电路,该第二电路设置于该第二电路面上,并由该第二本体延伸至该第二集线部;其中该第二电路包含多个第二接脚,该多个第二接脚设置于该第二集线部远离该第二本体的末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脚的分布区域和该第二接脚的分布区域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脚与该第二接脚在该第一电路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双膜片开关更包含间隔层,该间隔层设置于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双膜片开关包含第一保护层,该第一保护层设置于该第一电路面及第一集线部,但该第一保护层不覆盖该第一电路及该第一集线部末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保护层包含:
第一涂层,设置于该第一电路面上相邻的第一电路之间;以及
第一贴膜,设置于除第一集线部末端以外的第一集线部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双膜片开关更包含第二保护层,该第二保护层设置于该第二电路面及第二集线部,但该第二保护层不覆盖该第二电路及该第二集线部末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保护层包含:
第二涂层,设置于该第二电路面上相邻的该第二电路之间;以及
第二贴膜,设置于除第二集线部末端以外的第二集线部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集线部具有第一集线部末端,该第一集线部末端位于远离该第一本体处;以及
该第一膜片更包含第一电路和第一边缘,该第一电路设置于该第一电路面上,该第一电路包含多个第一开关和多个第一接脚,该多个第一开关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该多个第一接脚设置于该第一集线部末端,该多个第一接脚排列于该第一边缘上;
该第二集线部具有第二集线部末端,该第二集线部末端位于远离该第二本体处;以及
该第二膜片更包含第二电路和第二边缘,该第二电路设置于该第二电路面上,该第二电路包含多个第二开关和多个第二接脚,该多个第二开关设置于该第二本体上,该多个第二接脚设置于该第二集线部末端,该多个第二接脚排列于该第二边缘上;
其中,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以该第一电路面及该第二电路面相面对而重叠,当使用者按压该多个第一开关其中之一时,可和该多个第二开关其中之一相接触而导通;
其中,该多个第一接脚和该多个第二接脚暴露在外;
其中,该第一边缘与该第二边缘皆平行于一方向轴,在该方向轴上,该多个第一接脚和该多个第二接脚在该第一电路面法线方向上的投影交错排列。
11.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集线部末端宽度为W1,该第二集线部末端宽度为W2,该第一集线部末端和该第二集线部末端重叠后的宽度为W3,其中W3<W1+W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W3为W1和W2二者之一其中较大者。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双膜片开关,其特征在于,该交错排列,为该多个第一接脚的投影在该方向轴上排列在偶数排序位置,该多个第二接脚的投影在该方向轴上排列在奇数排序位置。
CN201310100652.8A 2013-03-26 2013-03-26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Active CN103219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0652.8A CN103219183B (zh) 2013-03-26 2013-03-26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0652.8A CN103219183B (zh) 2013-03-26 2013-03-26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9183A CN103219183A (zh) 2013-07-24
CN103219183B true CN103219183B (zh) 2015-07-08

Family

ID=4881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0652.8A Active CN103219183B (zh) 2013-03-26 2013-03-26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19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0604B (zh) * 2018-06-28 2022-10-25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防鬼键的薄膜开关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8166A (en) * 1973-07-16 1975-02-25 Elfab Corp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s arranged in a staggered grid array
US4484039A (en) * 1983-08-29 1984-11-20 Amp Incorporated Membrane switch having improved switch tail
CN2105752U (zh) * 1991-11-13 1992-05-27 深圳宝利达电子有限公司 防水型薄膜开关
CN2200878Y (zh) * 1993-09-08 1995-06-14 富士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低插入力端子栅阵列插座
CN2579010Y (zh) * 2002-01-07 2003-10-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201576595U (zh) * 2009-12-31 2010-09-08 广东德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开关的引出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61A (zh) * 1993-03-30 1994-11-09 刘进卿 电路板扩充插槽连接器之新颖结构
JP5092243B2 (ja) * 2006-02-02 2012-12-0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狭ピッチフレキシブル配線
CN201117880Y (zh) * 2007-08-31 2008-09-17 许庆仁 一种高频连接器
CN201142404Y (zh) * 2007-12-29 2008-10-29 东莞展麒电子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及其构成的hdmi连接器
CN201708341U (zh) * 2010-05-31 2011-01-12 西门子公司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
TWI433190B (zh) * 2011-04-01 2014-04-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發光鍵盤
CN202145500U (zh) * 2011-08-05 2012-02-15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8166A (en) * 1973-07-16 1975-02-25 Elfab Corp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s arranged in a staggered grid array
US4484039A (en) * 1983-08-29 1984-11-20 Amp Incorporated Membrane switch having improved switch tail
CN2105752U (zh) * 1991-11-13 1992-05-27 深圳宝利达电子有限公司 防水型薄膜开关
CN2200878Y (zh) * 1993-09-08 1995-06-14 富士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低插入力端子栅阵列插座
CN2579010Y (zh) * 2002-01-07 2003-10-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201576595U (zh) * 2009-12-31 2010-09-08 广东德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开关的引出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9183A (zh)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9385B (zh) 電氣連接器之電路板
US8952924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20190164683A1 (en) Pulse transformer
CN106293225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268449B2 (en) Touch panel
US20170177105A1 (en) Bezel structure of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8658919B2 (en) Multi-touch panel including equipotential line distortion corrector
CN105117067A (zh) 触控电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5502599A (ja) タッチセンシング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035472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138161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3855113A (zh) 接垫结构
JP5756033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2751625A (zh) 连接器
CN104298386A (zh) 触控电极结构及其应用之触控面板
US20110001719A1 (en) Touch Panel
CN103219183B (zh)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TWI457813B (zh) 觸控面板
CN104716461B (zh) 薄型连接器
TW201704951A (zh) 觸控面板
CN106549269A (zh) 电连接器
CN102306073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445406A (zh) 觸控面板
CN11305083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506099B (zh) 触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