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8341U -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08341U
CN201708341U CN2010202160125U CN201020216012U CN201708341U CN 201708341 U CN201708341 U CN 201708341U CN 2010202160125 U CN2010202160125 U CN 2010202160125U CN 201020216012 U CN201020216012 U CN 201020216012U CN 201708341 U CN201708341 U CN 201708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ragment
socket
sleeve
fragment district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160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明辉
赵卓君
孙全周
袁仕强
陈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2010202160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08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08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083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插座的插套,包括一个弹性本体。弹性本体具有一个中心弹片区和一个设在该中心弹片区外围的外侧弹片区,中心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通过一个接合区彼此相连。中心弹片区具有一个第一分离端部,外侧弹片区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分离端部相对应的第二分离端部,第一和第二分离端部位于远离所述接合区的一端。中心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中的至少一个可经至少一次弯折分离而在其间形成一个插口,插口顶部由所述第一分离端部和所述第二分离端部形成,插口底部位于接合区与插口顶部之间,插口底部开口比插口顶部开口小。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上述插套的插座。这种插套节省材料、结构简单、弹性变形好、不易变形和插头插入时不易出现偏差。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计成一体的插套,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使用该插套的插座。
背景技术
开关插座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电器附件。常见的插座包括二极插座、三极插座、二三极联体插座和四极插座。它主要由塑料外壳和设置在塑料外壳内的插套组成,其核心的零件就是位于外壳内的插套。传统的插套技术是由一长条金属片折弯而成紧口“U’形使用。
图1A展示了一种传统插套,图1B是图1A所示插套的料带12的展开图。利用料带12弯折成紧口的“U”型,插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导电性,但插套“U”型的两侧要通过一段料带部分12a连接。
图2A展示了另一种类型的传统插套,图2B是图2A所示插套的料带14的展开图。它由料带14弯折而成,使插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导电性,但插套“U”型的两侧也要通过一段料带部分14a连接。
图3是图1A所示的插套12在二三联体插座上的应用,它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安装麻烦,且二插与三插之间需要通过铆接工艺连接,降低了导电性能,甚至存在由于虚铆带来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材料、成型率高、弹性变形好并且接触面积比较大的插套,且可用于二极、三极、二三联体或四极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这种插套的插座,该插座节省材料、工艺简单、安装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包括一个弹性本体。弹性本体具有一个中心弹片区和一个设在该中心弹片区外围的外侧弹片区,中心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通过一个接合区彼此相连。中心弹片区具有一个第一分离端部,外侧弹片区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分离端部相对应的第二分离端部,第一和第二分离端部位于远离所述接合区的一端。中心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中的至少一个可经至少一次弯折分离而在其间形成一个插口,插口顶部由所述第一分离端部和所述第二分离端部形成,插口底部位于接合区与插口顶部之间,插口底部开口比插口顶部开口小。
在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外侧弹片区的第二分离端部上还延伸设有一个加强件。
在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中心弹片区呈“凸”字形,中心弹片在所述接合区的宽度大于其在第一分离端部的宽度。
在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中心弹片区的弯折形状与外侧弹片区的弯折形状成面对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插套的插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此插套一体化设计,在一个弹性本体的中间部位设置一个可以撕裂分离的中心弹片区,在使中心弹片区和外侧弹片区分离后,通过弯折形成一个渐开的插口,供插销插入。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插套无需再通过一段用于连接的多余料带部分,节省了材料。另外,中心弹片区与外侧弹片区的变形力臂较长,其弹性变形能力也较强。这种插套可以让插销与插套充分接触并且对插销的表面电气镀层的损害也减小,不易产生有害物质电弧,进而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插套及其插座还使用了呈“凸”字形的中心弹片区,中心弹片在接合区的宽度大于其在第一分离端部的宽度,在保证插套与插销充分接触时提供足够的强度。中心弹片区的弯折形状与外侧弹片区的弯折形状可以成面对称,进一步增大插销插入时与插套的接触面积,还使插套易于制造和安装。
进一步地说,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套及其插座中,外侧弹片区的第二分离端部上还延伸设有一个加强件,确保外侧弹片区同步变形,即使在插销插偏和插弯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导入插销接触,解决了单边接触和强度不高的问题,安全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一种传统的插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插套的料带的展开示意图;
图2A是另一种传统的插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插套的料带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显示了图1A所示的插套在二三联体插座上应用;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的料带的展开示意图;
图4B是用图4A所示料带形成的插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4C是沿图4B所示C向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套用于二三联极插座时的展开示意图;
图6B是图6A所示插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
20  弹性本体      30   中心弹片区     40  外侧弹片区   50  接合区
32  第一分离端部  42   第二分离端部   44  加强件       10  连接区域
60  插口          62   插口底部       64  插口顶部
12  料带          12a  料带部分       14  料带         14a 料带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功能相同但结构相似的部分。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图4A和图4B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它包括一个例如为片状的弹性本体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弹性本体20可由如铜等导电材料制成。如图4A所示,弹性本体20具有一个中心弹片区30和一个设在中心弹片区30外围的外侧弹片区40,中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通过接合区50彼此相连。在制造过程中,中心弹片区30可以通过在弹性本体20中央冲压而成。
如图4B所示为了形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套,可通过撕裂技术沿接合区50将中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分离开。参见沿图4B中C向的示意图图4C,中心弹片区30具有第一分离端部32,外侧弹片区40具有一个第二分离端部42。这两个分离端部32和42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分离端部32位于中心弹片区30远离接合区50的一端,第二分离端部42位于外侧弹片区40远离接合区50的一端(参见图4B)。中心弹片区30和外侧弹片区40与接合区50分离后,可以使中心弹片区30和/或外侧弹片区40经过至少一次弯折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如图4C中虚线所示的插口60,图4B和4C中示意性地展示了中心弹片区30和外侧弹片区40都经过弯折的情形。插口60的插口底部62开口比其插口顶部64开口小,在图4C中示意性地展示为一个从插口底部62向插口顶部64渐开的形状。
如图4C所示,插口底部60的插口顶部64是由第一分离端部32与第二分离端部42之间的间隙而形成的,插口底部62则位于插口顶部64与接口区50之间,通过对应地弯折中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而成。虽然图中所示实施例中,插套经过两次弯折,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中心弹性区30和外侧弹片区40的弯折次数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虽然为了增大插销(未图示)插入时与插套的接触面积,并使插套易于制造和安装,中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弯折形状可以设置成如图4C所示的对称状,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中心弹片区30与外侧弹片区40弯折形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设计要求而所有不同,如它们也可以是不完全对称的。
虽然在图4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中心弹片区30呈“凸”字形,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中心弹片区30也可以设计成其他适于插套工作要求的形状,如矩形等。参见图4B和图4C,中心弹片区30为“凸”字形时,其在接合区50处的宽度大于其在第一分离端部32的宽度,保证插套使用时可与插销充分接触,并且为中心弹片区30和外侧弹片区40间的连接提供了足够的强度。
图5示意性地表示了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在外侧弹片区40的第二分离端部42上还可延伸设有加强件44。加强件44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连接在外侧弹片区40上。
如图6A和图6B显示了插套20用于二三联极插座时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
图7示意性地表示了插套20安装在插座中的局部示意图,在使用过程中,可将插头的插销(图中未示)从插口的顶部插入插套中,当插销穿过底部之后,即可固定在中心弹片区与外侧弹片区之间。
这时,可以让插销与插套充分接触并且对插销的表面电气镀层的损害也减小,不易产生有害物质电弧,进而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此外,加强件还能确保外侧弹片区的两个侧边部同步变形。这样,即使在插销插偏和插弯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导入插销接触,解决了单边接触和强度不高的问题。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包括一个弹性本体,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本体具有一个中心弹片区和一个设在该中心弹片区外围的外侧弹片区,
所述中心弹片区和所述外侧弹片区通过一个接合区彼此相连,
所述中心弹片区具有一个第一分离端部,所述外侧弹片区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分离端部相对应的第二分离端部,所述第一分离端部和第二分离端部位于远离所述接合区的一端,
所述中心弹片区和所述外侧弹片区中的至少一个可经至少一次弯折而在其间形成一个插口,所述插口顶部由所述第一分离端部和所述第二分离端部形成,所述插口底部位于所述接合区与所述插口顶部之间,所述插口底部开口比所述插口顶部开口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其中所述外侧弹片区的第二分离端部上还延伸设有一个加强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其中,所述中心弹片区呈“凸”字形,所述中心弹片区在所述接合区的宽度大于其在所述第一分离端部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其中所述中心弹片区的弯折形状与所述外侧弹片区的弯折形状成面对称。
5.一种插座,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插套。
CN2010202160125U 2010-05-31 2010-05-31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08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60125U CN201708341U (zh) 2010-05-31 2010-05-31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60125U CN201708341U (zh) 2010-05-31 2010-05-31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08341U true CN201708341U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45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1601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08341U (zh) 2010-05-31 2010-05-31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083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9183A (zh) * 2013-03-26 2013-07-24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CN107342473A (zh) * 2017-06-21 2017-11-10 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插套结构及根据插套结构制作16a三孔插座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9183A (zh) * 2013-03-26 2013-07-24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双膜片开关以及使用此双膜片开关的连接座
CN107342473A (zh) * 2017-06-21 2017-11-10 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插套结构及根据插套结构制作16a三孔插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8676U (zh) 高速传输母端连接器
CN205016784U (zh) 同轴连接器的母头及同轴连接器
CN201708341U (zh) 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及其插座
CN102742097B (zh) 用于制造具有压嵌接合部的端子的方法
CN203014061U (zh) 防脱落插头
CN203013999U (zh) 插孔接触件
CN102931510A (zh) 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9786244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母端结构
CN202977792U (zh) 一种面接触连接组件
CN202534903U (zh) 面包板弹片和面包板
CN104619142A (zh) 壳体结构、移动终端和该移动终端的装配方法
CN201663252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
CN207165787U (zh) 一种应用于小间距的板对板连接器
CN107004965A (zh) 用于刺穿电线的绝缘护套的电连接元件
CN201838763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
CN201774124U (zh) 连接器转接头
CN103594829A (zh) 接线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40870Y (zh) 抽芯铆钉型接线柱
CN201549671U (zh) D-sub电连接器
CN201904496U (zh) 电源线母插座
CN202487807U (zh) 一种电器插座接触片
CN107342473A (zh) 插套结构及根据插套结构制作16a三孔插座的方法
CN202058914U (zh) 一体式电源转换器插套及插座
CN107634364B (zh) 一种插孔接触件
CN205319337U (zh) 一种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