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8182B -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8182B
CN103218182B CN201210376991.4A CN201210376991A CN103218182B CN 103218182 B CN103218182 B CN 103218182B CN 201210376991 A CN201210376991 A CN 201210376991A CN 103218182 B CN103218182 B CN 103218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mory cel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69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8182A (zh
Inventor
市村毅
西村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18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8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8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8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7Job repository, e.g. non-scheduled jobs, delay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1Pool of printer devices: self-managing printing devices in a network, e.g. without a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9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server-printer device-client configuration, e.g. print flow goes from server to printer and then bidirectional from printer to client, i.e. the client does not communicate with the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形成图像的多个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每个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相关地存储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和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接收单元,其接收任意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第一获取单元,当所述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时,其从主体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图像数据;第二获取单元,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其获取与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并且存储在不同于所述主体设备的另一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以及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或所述第二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能够使用连接到网络的多个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来印刷用户指定的图像的技术。例如,JP-A-2008-25097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图像形成设备具有网络服务器的功能,从而用户可以将指定的图像数据从连接到网络的另一图像形成设备下载到用户操作的图像形成设备,并且对图像进行印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能够使用多个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来缩短用户指定的图像开始形成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形成图像的多个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每个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相关地存储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和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接收单元,其接收任意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第一获取单元,当所述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时,其从主体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图像数据;第二获取单元,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其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并且存储在不同于所述主体设备的另一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以及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或所述第二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系统还可以包括管理设备,其包括识别信息存储单元,该识别信息存储单元相关地存储用于识别各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其中,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所述第二获取单元指定所述识别信息存储单元中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地存储的设备识别信息,并且在该设备识别信息所识别的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用户识别信息相关地存储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向所述主体设备之外的图像形成设备发送针对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地存储的图像数据的请求,并且获取所述主体设备之外的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响应于该请求而发送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相关地存储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和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接收单元,其接收任意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第一获取单元,当所述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时,其从主体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图像数据;第二获取单元,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其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并且存储在不同于所述主体设备的另一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以及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或所述第二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将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和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相关地存储在存储单元中;接收任意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当所述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时,先从主体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图像数据;当不能在第一获取步骤中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再获取与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并且存储在不同于所述主体图像形成设备的另一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以及将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形成单元,从而形成与该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系统,与不具有当用户的图像数据不存储在主体设备的存储单元中时获取存储在另一图像形成设备的存储单元中的用户的图像数据的配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相比,能够缩短图像开始形成所需的时间。
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系统,与不具有包括相关地存储用于识别各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和用户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存储单元的管理设备的图像形成系统相比,能够节省识别其中用户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其存储单元中的图像形成设备所需的负担。
根据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系统,与不具有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从主体设备之外的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相关地存储的图像数据的配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相比,能够减少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之外的构成所述图像形成系统的设备数量。
根据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与不具有当用户的图像数据不存储在主体设备的存储单元中时获取存储在另一图像形成设备的存储单元中的用户的图像数据的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相比,能够缩短图像开始形成所需的时间。
根据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方法,与不具有当用户的图像数据不存储在主体设备的存储单元中时获取存储在另一图像形成设备的存储单元中的用户的图像数据的配置的系统相比,能够缩短图像开始形成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以下将基于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通信终端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印刷数据的示图;
图5是示出索引服务器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6是示出索引数据的示图;
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的操作的顺序示意图;
图9是示出显示在图像形成设备上的印刷数据列表的示例的示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显示在图像形成设备上的印刷数据列表的示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示例实施例。
配置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配置的框图。图像形成系统100包括通信终端10、图像形成设备20A、20B、和20C、索引服务器30、以及网络NW。当不必对图像形成设备20A、20B、和20C进行区分时,忽略这些参考标号末尾所附的字符而将这些图像形成设备统称为图像形成设备20。此外,图像形成设备20和通信终端10的数量不限于图1所示。网络NW是包括诸如移动电话网络或无线局域网(LAN)之类的移动通信网络和诸如因特网之类的固定通信网络的通信网络。
通信终端10是能够与图像形成设备20通信的通信终端(例如,能够连接到移动电话和无线LAN的无线终端)或具有通信功能的个人计算机(PC)。在图1中,例如,通信终端10是个人计算机(PC)。图像形成设备20例如是电子照相印刷机。图像形成设备20包括存储部分,其存储从通信终端10传送的印刷数据。这里,印刷数据是用户已使用通信终端10指示的印刷处理相关的数据,包括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ID、待印刷的图像数据、时间信息等。这里,印刷的意思是根据电子照相方法来形成图像。索引服务器30是这样的服务器设备,其存储用于识别图像形成设备20的信息,其中每个用户已将该图像形成设备20指定为与用户ID相关的印刷数据的存储目的地。用于识别图像形成设备20的信息(即,设备识别信息)为分配给每个图像形成设备20的名称和诸如因特网协议(IP)地址之类的地址信息。
图2是示出通信终端1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通信终端10包括控制单元11、存储单元12、通信单元13、操作单元14、和显示单元15。各单元通过总线电连接。控制单元1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CPU通过执行存储在ROM或存储单元12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连接到控制单元11的各单元。存储单元12例如是诸如硬盘之类的存储设备,其存储例如控制程序或印刷机驱动器121。印刷机驱动器121是具有控制图像形成设备20的功能的程序。
通信单元13在控制单元11的控制下与图像形成设备20进行通信。操作单元14包括用于接收点击操作的鼠标和多个按键,并且当用户操作鼠标或按键时,其向控制单元11提供与操作内容相对应的信号。控制单元11基于该信号确定操作内容并且执行处理。显示单元15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之类的显示器和诸如视频随机访问存储器(VRAM)之类的存储器,并且在控制单元11的控制下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各种图像。
在印刷机驱动器121中,事先相关地设置用户ID和假脱机程序信息(spoolerinformation)。假脱机程序信息是表示存储从通信终端10传送的印刷数据的存储位置的信息。假脱机程序信息包括分配给每个图像形成设备20的诸如IP地址之类的地址信息和每个图像形成设备20的名称。例如,在印刷机驱动器121中,相关地设置用户ID“用户01”、分配给图像形成设备20B的IP地址“192.168.227.101”、和分配给图像形成设备20B的名称“A001”。用户可以使用操作单元14来改变为印刷机驱动器121设置的假脱机程序信息。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2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图像形成设备20被配置为包括控制单元21、存储单元22、通信单元23、用户接口(UI)单元24、和图像形成单元25的计算机。各单元通过总线电连接。控制单元21包括CPU、ROM、和RAM。CPU通过执行存储在ROM或存储单元22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连接到控制单元21的各单元。存储单元22例如是诸如硬盘之类的存储设备,其存储例如控制程序和印刷数据221。印刷数据221是从通信终端10接收到的印刷数据。通信单元23在控制单元21的控制下与通信终端10和索引服务器30进行通信。UI单元24包括例如触摸屏和按键。UI单元24向控制单元21提供与用户输入的操作内容相对应的信号。控制单元21基于该信号来确定操作内容,并且执行印刷处理或者在触摸屏上显示图像。图像形成单元25是在纸张上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例。
图4是示出印刷数据221的示图。印刷数据221包括多个数据项,包括“用户ID”、“存储日期”、“文件名称”、“页数”、“份数”、“彩色/黑白指示”、“双面印刷的存在”、以及“后处理”。印刷数据221可以包括其他信息项。“用户ID”是已使用通信终端指示了印刷处理的用户的用户ID。“存储日期”是当印刷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2中时的日期,即表示当印刷数据存储到图像形成设备20中时的日期的时间信息。“文件名称”表示印刷数据所包括的印刷目标图像数据的文件名称。“页数”表示印刷目标文件的页数。“份数”表示将要印刷的份数。“彩色/黑白指示”表示将要执行的印刷为彩色印刷还是黑白印刷。“双面印刷的存在”表示将要执行的是双面印刷还是单面印刷。“后处理”表示将要在印刷纸张上执行的后处理。除上述之外,印刷数据还包括由“文件名称”表示的印刷目标图像数据本身。图4示出了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20B的存储单元22B中的印刷数据221的内容,其中针对用户ID“USER01”的三项印刷数据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20B中。
图5是示出索引服务器3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索引服务器30被配置为包括控制单元31、存储单元32、和通信单元33的计算机。各单元通过总线电连接。控制单元31包括CPU、ROM、和RAM。CPU通过执行存储在ROM或存储单元32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连接到控制单元31的各单元。通信单元33在控制单元31的控制下与图像形成设备20进行通信。存储单元32例如是诸如硬盘之类的存储设备,其存储例如控制程序和索引数据321。
图6是示出索引数据321的示图。索引数据321包括多个项,包括用户ID、存储目的地IP地址、和存储目的地名称。用户ID与上述相同。存储目的地IP地址是分配给图像形成设备20的IP地址,该图像形成设备20包括存储通过用户的操作而从通信终端10传送的印刷数据的存储部分。存储目的地名称是分配给图像形成设备20的名称。在索引数据321中,针对多个用户相关地描述用户ID、存储目的地IP地址、和存储目的地名称。与某个用户ID相关的存储目的地IP地址和存储目的地名称与对存储在由该用户ID的用户操作的通信终端10的存储单元12中的对印刷机驱动器121所设置的假脱机程序信息具有相同的内容。
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10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在图7中,尽管为了表示两个不同的图像形成设备20而使用不同的参考标号20A和20B来表示图像形成设备,但是各图像形成设备不限于特定的图像形成设备20。存储单元22A是相关地存储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和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单元的示例。通过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A和UI单元24A的协作实现的接收单元211是接收任意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的接收单元的示例。通过控制单元21A实现的第一获取单元212是在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2A中时从主体设备所包括的存储单元22A中获取与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单元的示例。通过控制单元21A实现的第二获取单元213是在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图像数据时获取与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并且存储在另一图像形成设备20B的存储单元22B中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获取单元的示例。图像形成单元25A是形成与第一获取单元或第二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例。通过控制单元21A实现的输出单元214是将第一获取单元或第二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形成与该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5A的输出单元的示例。
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操作的顺序图。在图8的描述中,“用户”是指具有用户ID“User01”的用户。首先,当用户使用通信终端10输出印刷指令时,通信终端10的控制单元11基于该指令使用通信单元13向对印刷机驱动器121设置的假脱机程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形成设备20发送印刷数据(步骤S1)。该示例中,假设发送目的地为图像形成设备20B。一旦接收到印刷数据,图像形成设备20B的控制单元21B就将所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2B中作为印刷数据221(步骤S2)。此外,控制单元21B使用通信单元23向索引服务器30发送所接收到的印刷数据中所包括的用户ID、分配给主体设备的IP地址、和分配给主体设备的名称(步骤S3)。此外,索引服务器30的控制单元31基于所接收到的内容来更新索引数据321(步骤S4)。具体地,在步骤S4中,当所接收到的内容中所包含的与用户ID相关的索引数据321中的主体设备和存储目的地名称不同于所接收到的内容中所包含的IP地址和设备名称时,控制单元31根据所接收到的内容来更新索引数据321的存储目的地IP地址和存储目的地名称。
随后,假设用户从通信终端10的位置移动到图像形成设备20A的位置,并且尝试使用图像形成设备20A来基于印刷数据执行印刷。用户使用UI单元24来输入用户ID和密码,从而执行图像形成设备20A的用户验证(步骤S5)。当完成用户验证时,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A确定通过验证的用户的印刷数据是否存储在主体设备中(步骤S6)。具体地,在步骤S6中,控制单元21A确定包括在步骤S5中验证了的用户ID的印刷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单元22A中。当通过验证的用户的印刷数据221存储在主体设备中时(步骤S6:是),控制单元21A使用UI单元24A在触摸屏上显示印刷数据221的列表(步骤S7)。
图9是示出显示在图像形成设备20A的触摸屏上的印刷数据221的列表示例的示图。图9的示例示出了与通过验证的用户的用户ID相关的两项印刷数据221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20A的存储单元22A中的情况。用户使用UI单元24A来复选要印刷的印刷数据的复选框241。在印刷目标框242中,显示存储了被显示印刷数据的图像形成设备20的名称。图9的示例示出了被显示的印刷数据存储在用户正操作的图像形成设备20A中。印刷目标框242是下拉框。在以下拉形式显示的列表中,除了主体设备的名称之外,还显示了与通过验证的用户的用户ID相关的索引数据321中的存储目的地名称。用户可以使用UI单元24A来从列表中选择期望的图像形成设备20。控制单元21A在触摸屏上与用户的用户ID相关地显示印刷目标框242中所选的图像形成设备20的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印刷数据。
当用户使用UI单元24A按下全选按钮243时,控制单元21A以复选的状态显示所有的复选框241。此外,当用户使用UI单元24A指定印刷数据并且按下删除按钮244时,控制单元21A从存储单元22A中删除指定的印刷数据。此外,当用户使用UI单元24A按下印刷按钮245时,控制单元21A对复选的复选框241的印刷数据进行印刷。
描述返回图8。在步骤S7之后,当用户使用UI单元24A复选要印刷的印刷数据的复选框241时,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A选择该印刷数据作为印刷目标(步骤S8)。此外,控制单元21A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5A来基于所选择的印刷数据执行印刷(步骤S9)。
另一方面,当通过验证的用户的印刷数据221没有存储在主体设备中时(步骤S6:否),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A使用通信单元23A向索引服务器30发送指令,以使用用户的用户ID作为关键字(key)进行检索(步骤S10)。一旦接收到指令,索引服务器30的控制单元31使用所接收到的用户ID作为关键字来检索索引数据321,并且获取与该用户ID相关的存储目的地IP地址和存储目的地名称(步骤S11)。该示例中,由于用户ID为“User01”,因此控制单元31分别获取“192.168.227.101”和“A001”作为存储目的地IP地址和存储目的地名称(参见图6)。此外,控制单元31使用通信单元33将用户ID、存储目的地IP地址、和存储目的地名称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20A(步骤S12)。
一旦接收到数据,控制单元21A就使用通信单元23A向接收到的存储目的地IP地址所表示的图像形成设备20B发送指令,以使用通过验证的用户的用户ID作为关键字来检索印刷数据(步骤S13)。一旦接收到指令,图像形成设备20B的控制单元21B使用所接收到的用户ID作为关键字来检索存储单元22B中的印刷数据221,并且获取与该用户ID相关的印刷数据(步骤S14)。此外,控制单元21B使用通信单元23B向图像形成设备20A发送所接收到的用户ID和所获取的印刷数据(步骤S15)。控制单元21A使用UI单元24A来在触摸屏上显示使用通信单元23A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列表(步骤S16)。
图10是示出显示在图像形成设备20A上的印刷数据列表的示例的示图。图10的示例示出了与通过验证的用户的用户ID相关的三项印刷数据221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20B中的情况。
描述返回图8。在步骤S15之后,用户使用UI单元14复选要印刷的印刷数据的复选框241,从而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选择该印刷数据作为印刷目标(步骤S17)。此外,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使用图像形成单元25基于所选择的印刷数据执行印刷(步骤S18)。
根据该示例实施例,当用户的印刷数据没有存储在主体设备的存储单元22中时,图像形成设备20的控制单元21向另一图像形成设备20发送检索用户的印刷数据的指令。即,当用户的印刷数据存储在主体设备的存储单元22中时,控制单元21不向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发送检索指令。通常认为,用户使用在印刷机驱动器121中被设置为假脱机程序信息的图像形成设备20执行印刷。这是因为对假脱机程序信息设置用户频繁使用的图像形成设备20作为印刷数据的存储目的地。例如,对假脱机程序信息设置离用户位置最近的图像形成设备20。图像形成设备20例如是图像形成设备20B。由于假脱机程序信息设置在印刷机驱动器121中,因此,用户的印刷数据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20B的存储单元22B中。即,该情况下,当用户使用图像形成设备20B执行对印刷数据的印刷时,由于不对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进行检索,因此,完成印刷所需的时间被缩短了对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进行检索所需的时间量。此外,即使在用户的印刷数据没有存储在用户正在操作的图像形成设备20的存储单元22中时,也不需要用户的操作,正在被操作的图像形成设备20的控制单元21就从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中获取印刷数据。这样,不需要花费用户操作所需的时间。
此外,当用户的印刷数据存储在主体设备的存储单元22中时,控制单元21不需要使用通信单元23从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中获取印刷数据。这样,即使在网络中发生问题而不能通信时,也可以没有任何问题地进行印刷。因此,在该情况下,由于即使不解决网络问题也能进行印刷,从而,不必等待至问题的解决。此外,由于索引服务器30的存储单元32存储了索引数据321,因此,能够减轻图像形成设备20的控制单元21指定其中印刷数据很可能与通过验证的用户的用户ID相关地存储在其存储单元22中的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的负担。此外,由于以整体化形式将用于识别不同图像形成设备20的信息管理为索引数据321,因此图像形成设备20可以节省管理这些信息所需的资源。
如上所述,根据该示例实施例,与不具有当用户的印刷数据没有存储在主体设备的存储单元中时获取存储在另一图像形成设备的存储单元中的用户的印刷数据的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使用连接到网络的多个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任意图像形成设备来形成用户指定的图像的所需时间。
修改示例
可以以下述方式来修改上述示例实施例。下述修改示例可以按适当组合的形式实施。
第一修改示例
当用户指定了具体图像形成设备20的IP地址时,可以确定存储了显示为列表的印刷数据的图像形成设备20。该示例中,假设用户正在操作的图像形成设备20为图像形成设备20A。该情况下,用户使用UI单元24A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输入框中输入期望图像形成设备20的IP地址。例如,用户使用UI单元24A输入“192.168.227.102”作为IP地址。如图6所示,分配了该IP地址的图像形成设备20的名称为“A002”。此外,用户使用UI单元24A按下用于提供指定IP地址的指令的按钮。
一旦接收到指令,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A使用通信单元23A向指定IP地址所表示的图像形成设备20C发送指令,以在操作中使用用户的用户ID作为关键字来检索印刷数据。图像形成设备20C的控制单元21C使用所接收到的用户ID作为关键字来检索印刷数据221,并且获取与该用户ID相关的印刷数据。此外,控制单元21C使用通信单元23C向图像形成设备20A发送表示所获取的印刷数据的列表。控制单元21A使用UI单元24A在触摸屏上显示印刷数据的列表。
根据第一修改示例,用户指定其中存储了期望印刷数据的图像形成设备20。这样,例如,即使在索引服务器30中存在问题而不能检索印刷数据时,也能够获取印刷数据并对其进行印刷。
第二修改示例
获取存储在不同于用户正在操作的图像形成设备20的图像形成设备20中的印刷数据列表的方法不限于如示例实施例中使用索引服务器30的方法,而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例如,考虑用户ID为“User01”的用户操作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情况。该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A例如在图8所示的步骤S10时,向能够以子网掩码进行通信的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广播指令,以使用用户ID“User01”作为关键字检索印刷数据。一旦接收到对该广播的响应,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A就在触摸屏上显示所接收到的印刷数据的列表。
这里,当从多个图像形成设备20接收到响应时,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A优先在触摸屏上显示包括例如具有最近存储日期的印刷数据的列表。优先在触摸屏上显示包括具有最近存储日期的印刷数据的列表的原因在于,存储日期越新,用户使用通信终端10发送印刷指令之后所经过的时间越短,即,印刷数据稍后被印刷的可能性越大。该情况下,在印刷目标框242的下拉列表中显示不是列表的发送源的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的名称。此外,当从多个图像形成设备20接收到响应时,图像形成设备20A的控制单元21A可以在触摸屏上显示作为响应接收到的所有所接收到的印刷数据的列表。作为广播目的地的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的范围不限于子网掩码内存在的那些,而可以由用户事先确定。
根据第二修改示例,由于不需要索引服务器30,因此图像形成系统100的配置变得比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简单。即,能够减少图像形成设备20之外的构成图像形成系统100的设备的数量。
第三修改示例
显示在触摸屏上的印刷数据列表不限于存储在一个图像形成设备20中的那些,而可以将存储在多个图像形成设备20中的印刷数据组合显示为一个列表。例如,可以考虑将与用户ID“User01”相关的印刷数据存储在用户ID为“User01”的用户正在操作的图像形成设备20A和该用户没有在操作的图像形成设备20B二者中的情况。该情况下,例如,在图9所示的印刷目标框242的顶部显示用于显示存储在主体设备和其他图像形成设备20中的印刷数据的显示按钮。此外,在图6的步骤S7之后,当用户使用UI单元24A按下显示按钮时,控制单元21A执行与步骤S10至S15的处理相同的处理。以此方式,控制单元21A在触摸屏上同时显示存储在主体设备中的印刷数据列表和所接收到的印刷数据的列表。之后,执行步骤S8之后的处理。
在第三修改示例中,与通过验证的用户的用户ID相关的印刷数据存储在主体设备中。这样,当该印刷数据被选择为印刷目标数据时,当用户使用图像形成设备20A来基于该印刷数据执行印刷时,不需要耗费用于完成印刷所需的时间。相比之下,在第三修改示例中,当与通过验证的用户的用户ID相关的印刷数据分布式存储在包括主体设备的多个图像形成设备20中时,与该用户ID相关的印刷数据被组合显示为一个列表。这样,用户可以节省复选各个印刷数据的负担。
第四修改示例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被理解为使计算机用作控制设备的程序。该程序可以记录在诸如光盘之类的记录介质上的形式而被提供,也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通信网络被下载到计算机上进行安装和使用的形式而提供。
本发明的上述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而不是为了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上述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用于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多个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每个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其相关地存储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和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
接收单元,其接收任意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
第一获取单元,当所述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时,其从该第一获取单元所在的主体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图像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其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并且存储在不同于所述主体图像形成设备的另一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以及
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或所述第二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系统,还包括:
管理设备,其包括识别信息存储单元,该识别信息存储单元相关地存储用于识别各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和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其中,
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所述第二获取单元指定所述识别信息存储单元中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地存储的设备识别信息,并且在该设备识别信息所识别的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用户识别信息相关地存储的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向所述主体图像形成设备之外的图像形成设备发送针对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地存储的图像数据的请求,并且获取所述主体图像形成设备之外的图像形成设备响应于该请求而发送的图像数据。
4.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其相关地存储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和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
接收单元,其接收任意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
第一获取单元,当所述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时,其从该第一获取单元所在的主体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图像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当所述第一获取单元不能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其获取与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并且存储在不同于所述主体图像形成设备的另一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以及
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或所述第二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
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将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和表示图像的图像数据相关地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接收任意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输入;
当所述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时,从主体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获取与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图像数据;
当不能在第一获取步骤中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时,获取与所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的、并且存储在不同于所述主体图像形成设备的另一图像形成设备所包含的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以及
将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形成单元,从而形成与该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
CN201210376991.4A 2011-10-11 2012-10-08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3218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4326A JP2013082147A (ja) 2011-10-11 2011-10-11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24326 2011-10-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8182A CN103218182A (zh) 2013-07-24
CN103218182B true CN103218182B (zh) 2017-06-09

Family

ID=48041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6991.4A Active CN103218182B (zh) 2011-10-11 2012-10-08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88754A1 (zh)
JP (1) JP2013082147A (zh)
CN (1) CN103218182B (zh)
AU (1) AU20122329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2579A (ja) * 2011-06-03 2012-12-2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66980B2 (ja) * 2011-11-07 2016-0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357826B2 (ja) * 2014-03-26 2018-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17488B2 (ja) * 2014-03-26 2017-10-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27030B2 (ja) * 2014-07-15 2018-05-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30902A (ja) * 2015-01-13 2016-07-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0560A (zh) * 2007-04-20 2008-10-22 夏普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控制系统、打印装置及打印控制方法
CN101742037A (zh) * 2008-11-11 2010-06-16 夏普株式会社 附带打印服务器功能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服务器启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4948A (ja) * 2006-06-01 2007-12-1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システム
KR20100121355A (ko) * 2009-05-08 2010-1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데이터를 저장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0560A (zh) * 2007-04-20 2008-10-22 夏普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控制系统、打印装置及打印控制方法
CN101742037A (zh) * 2008-11-11 2010-06-16 夏普株式会社 附带打印服务器功能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服务器启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88754A1 (en) 2013-04-11
CN103218182A (zh) 2013-07-24
JP2013082147A (ja) 2013-05-09
AU2012232983A1 (en) 201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8182B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6164843A (zh) 显示输入装置及具备该显示输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10103B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75160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程序
CN10938844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01826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任务检索方法
CN110339568A (zh) 虚拟控件的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8055320A (zh) 资源下载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092536B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07249959A5 (zh)
CN102667851A (zh) 图像生成装置、图像生成方法、图像生成程序及记录介质
CN107977171A (zh) 打印管理设备以及存储打印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365535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US9710210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tall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5418062B2 (ja) 会議管理装置、会議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868399A (zh) 相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11846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4809017A (zh) 应用程序分发控制、执行方法及其相应装置
JP2013088900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856501A (zh) 文化场馆书法体验系统
JP6311248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JP6803647B2 (ja) 端末装置、プリン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772700B2 (ja) 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コンテンツ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選択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95409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4050611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