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9499B - 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9499B
CN103209499B CN201310066744.9A CN201310066744A CN103209499B CN 103209499 B CN103209499 B CN 103209499B CN 201310066744 A CN201310066744 A CN 201310066744A CN 103209499 B CN103209499 B CN 103209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phone
switchboard
extension
matched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67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9499A (zh
Inventor
龙涛
唐元浩
滕敏
严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it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it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it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it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67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9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9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9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9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9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包括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及向所述电话系统完成所述网内号码的注册或存储已注册的网内号码。所述实现通话的方法包括接收拨出命令及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以发出拨出命令。本发明能够实现电话系统的任意扩展。

Description

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及电话、电话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包括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在内的通信终端已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集团电话系统是企业通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程控电话交换机,其能够把系统内部各个电话的通信点有效的连接起来,适于各种电话业务的处理,主要包括分机话务处理、中继话务处理、话务控制管理、语音提示处理以及基于网络技术的话务处理等。
在上述电话业务的基础上,现有技术的集团电话系统实现的功能应用包括:
分机话务处理是实现分机电话的转接电话、代接电话、保留电话、遇忙转接、无人接听转移、无应答转移、免打扰、经理秘书、会议等基本的功能应用;
中继话务处理是实现中继呼入的应答模式、振铃分机的设定等功能应用;
话务控制管理是实现限拨号码、限制呼出等级、呼出记录、路由选择、记录话单、控制费用等功能应用;
语音提示处理实现呼入引导处理直拨分机、分机忙、无人接听等状态提示功能。
基于网络技术的话务处理包括基以太网宽带技术的网络电话应用(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
根据上述不同的功能应用,集团电话系统能够用于建立:普通办公通讯系统、客服呼叫中心系统、应急调度系统、工厂生产通信系统、酒店客房通信系统。集团电话系统能够在内部实现通话,减轻外部电话网络的负担。
现有技术的集团电话系统一般包括集团总机、各总机电话及各分机电话,集团总机负责与外部电话网络进行通信,实现集团电话系统中所有电话拨打外线电话时的数据交互,各总机电话之间、各分机电话之间、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之间、总机电话与集团总机之间、分机电话与集团总机之间还能够实现内部的数据交互。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集团电话系统是基于传统的有线电话网络的,且上述电话都是固定电话,在电话系统进行应用之前,要预先铺设电话线,即集团电话系统的内部电话之间是用电话线进行连接的,这导致了电话之间连接的有限性,即集团总机连接的总机电话数目有限,总机电话连接的分机电话数目也有限。在另一方面,当集团电话系统新增分机电话时,还需要根据上述电话数目及空余位置进行有线接入设置,当一部总机电话或集团总机的连接电话的数目满或集体无空余位置进行有线接入时,需要重新铺线,这不利于集团电话系统的扩展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集团电话系统的任意扩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所述电话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总机电话,包括:
获取网内号码;
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
通过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向所述电话系统完成所述网内号码的注册。
可选的,所述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包括:
遍历电话系统无线网络内的总机电话;
选择无线网络信号最强的总机电话;
基于WIFI-Direct标准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
所述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包括:与所述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IEEE地址信息的交互。
可选的,所述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包括:与所述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地址信息的交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所述电话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总机电话,包括:
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
存储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反馈的已在所述电话系统完成注册的网内号码。
可选的,所述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包括:
遍历电话系统无线网络内的总机电话;
选择无线网络信号最强的总机电话;
基于WIFI-Direct标准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
所述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包括:与所述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IEEE地址信息的交互。
可选的,所述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包括:与所述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地址信息的交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应用于采用上述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电话中,包括:
接收拨出命令,所述拨出命令携带被叫电话的号码信息;
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以发出拨出命令;
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反馈的所述被叫电话的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当接收到接通命令,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可选的,所述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包括:基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的地址信息搜索电话系统无线网络内对应的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可选的,所述发出拨出命令包括:
对所述拨出命令进行压缩;
对压缩后的拨出命令添加拨出信号识别标记并打包发出。
可选的,所述传输语音信号,包括:
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压缩;
对压缩后的语音信号添加语音信号识别标记并打包;
传输打包后的语音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应用于采用上述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电话中,包括:
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的接入请求;
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发出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当发出接通命令,则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可选的,所述传输语音信号,包括:
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压缩;
对压缩后的语音信号添加语音信号识别标记并打包;
传输打包后的语音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装置,所述电话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总机电话,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内号码;
建立单元,用于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配对单元,用于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
注册单元,用于通过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向所述电话系统完成所述网内号码的注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装置,所述电话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总机电话,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配对单元,用于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反馈的已在所述电话系统完成注册的网内号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采用上述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电话中,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拨出命令,所述拨出命令携带被叫电话的号码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以发出拨出命令;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反馈的所述被叫电话的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传输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接通命令,则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采用上述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电话中,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的接入请求;
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发出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语音传输单元,用于当发出接通命令,则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电话,包括上述任一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电话系统,包括:总机电话及适于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总机电话连接的分机电话;所述总机电话记录所述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及地址信息;所述分机电话为上述电话。
可选的,所述电话系统还包括适于与所述总机电话连接的集团总机;所述集团总机记录所述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及与所述分机电话配对的总机电话的地址信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无线网络信号使待接入的分机电话与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并在建立链路后执行配对及注册的过程,能够实现集团电话系统的任意扩展;
在可选方案中,选用WIFI-Direct标准建立分机电话与总机电话的直连链路,WIFI-Direct标准下的链路具有信号强、覆盖广、带宽足的优越性,且抗干扰性能强,与其他网络连接相比,由于其带宽很足,其实时性也比较强;
此外,分机电话与总机电话之间还包括电话地址信息交互的配对过程,能够将写入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与分机电话的地址信息(IEEE地址)相关联,如此,当总机电话收到任何携带指令,可通过被叫号码找到相应的与该被叫号码相关的地址信息,并依据该地址信息实现指令的准确送达;
在另一可选方案中,接入集团电话系统的分机电话在与其配对的总机电话进行交互时,还设置了各类信号识别,比如传输语音信号时添加语音信号识别、在发出拨出命令时添加拨出信号识别,使分机电话的总机电话在接收上述信号时容易区分各类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5所述电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步骤S103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步骤S301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步骤S303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分机电话内接入电话系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分机电话内接入电话系统的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分机电话内实现通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分机电话内实现通话的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话系统如图1所示,是一种集团电话系统:包括集团总机100,总机电话101及分机电话102。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的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可以使新的分机电话(待接入的分机电话)接入电话系统,当然,这里的电话系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集团电话系统,一个总机电话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分机电话。上述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网内号码。
获取的网内号码是写入待接入分机电话的内存中的:
作为电话系统的新的分机电话,首先应当申请一个电话系统内唯一的网内号码写入分机电话的存储空间。由于电话系统网内号码的管理方式包括系统自动随机生成及人工管理;本实施例以人工管理的方式直接向待接入的分机电话写入可用的网内号码的,该网内号码被写入电话内存后可在分机电话与电话系统建立连接后直接使用。
步骤S102,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在分机电话与总机电话之间建立直连链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运用2.4GHz无绳电话网以及蓝牙直连。但是2.4GHz无绳电话网一般适用于子母机,这种机组实现的功能是母机和子机的并行使用,比如当电话接入,母机和子机会同时响应,当母机或子机应答,相应的另一机子则不再作响应,会使相应用户错过电话;并且,当母机故障,子机也无法立刻重新配对其他母机,使用不便。而采用蓝牙的连接方式,其链接的通信带宽较小,设置成本却很高,无法保证通信的安全性,使用效果不佳。
本实施例的步骤S102采用了一种基于WIFI-Direct标准建立连接的方式,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步骤S102还包括步骤:
步骤S121,遍历电话系统无线网络内的总机电话;
步骤S122,选择无线网络信号最强的总机电话;
步骤S123,基于WIFI-Direct标准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
在步骤S122中,由于电话系统内的总机电话可以有多个,一般采取接近连接的原则,即选取距离最近的总机电话作为与上述分机电话连接的总机电话,而距离越近,该总机电话于分机电话上接收到的信号越强。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上均设有WIFI-Direct标准下的WIFI芯片,能够通过无线网络信号建立点对点的直连链路。
采用步骤S121~S123实现步骤S102的过程是基于如下思路的:WIFI-Direct标准采用2.4G频段上抗干扰最强的802.11协议,而802.11协议的通信频段包含2.4G频段和5G频段,802.11协议能够自动衡量信道的干扰程度并选择相应较为干净的信道;802.11协议的带宽高,传输数据量大,并且传输速度快;802.11协议还具备完整的配对协议,可以方便的增加新设备。WIFI-Direct标准对比于采用2.4GHz无绳电话网技术以及蓝牙技术建立分机电话与总机电话之间的连接具有明显的优势。
步骤S103,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
配对的方式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流程,包括:
步骤S131,根据被选择的总机电话反馈的配对信息,在所述分机电话上请求输入密码;
步骤S132,当输入的密码正确,所述分机电话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地址信息的交互,完成配对。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103的配对过程还是分机电话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直接进行地址信息的交互,完成配对。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上均设有WIFI-Direct标准下的WIFI芯片,所述地址信息的交互实际是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基于WIFI芯片的IEEE地址信息的交互。
需要注意的是,步骤S103还可能出现配对不成功的情况,比如在步骤S102被选择的总机电话忽然出现网络设备连接错误或设备出现故障,其连接信号消失等,此时则重复步骤S102~S103,直到分机电话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配对成功为止,再进入步骤S104。
步骤S104,通过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向所述电话系统完成所述网内号码的注册。
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在配对成功后向电话系统注册该分机电话的过程包括:
向电话系统的集团总机传递配对所获取的、该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及指向该分机电话的路径信息,指向该分机电话的路径信息是指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在网内的路径信息;
当该网内号码未被使用,集团总机将该网内号码添加入所存储的号码库中,保存指向该分机号码的路径信息,返回该网内号码注册成功;
当该网内号码已被使用,集团总机更新所存储的号码库中的该网内号码的状态,保存指向该分机号码的路径信息,返回该网内号码注册成功。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的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可以使新的分机电话(待接入的分机电话)接入电话系统,也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集团电话系统,一个总机电话同样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分机电话,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其具体实施过程可以与实施例1的步骤S10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02,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
其具体实施过程可以与实施例1的步骤S10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03,存储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反馈的已在所述电话系统完成注册的网内号码。
这里,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系统自动随机生成网内号码的方式,为所述分机电话分配网内号码。由于网内号码是电话系统自动管理的,当分机号码与所确定的总机电话建立连接之时,系统即可随机生成一个号码作为网内号码并自行对该号码进行注册:如果该号码没有被注册使用,则注册成功,由上述已配对的主机电话反馈至分机电话并写入分机电话的内存中;如果该号码已被注册使用,则重新随机生成,直到找到一个未被使用的号码为止。
上述随机生成号码的设备可设于所述总机电话中,也可设于所述集团总机中。所述分机电话在已获取并存储网内号码的情况下,在重新与电话系统的总机电话建立连接时(比如该电话移动位置,重新与另一总机电话进行连接)可请求用户选择清除内存来重新申请网内号码,也可不清除内存直接使用以前存储的网内号码。
当分机电话与所述总机电话完成配对后,总机电话记录分机电话的地址信息(本实施例也为IEEE地址信息),并将指向该分机电话的路径信息传送给集团总机,该路径信息其实也是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在网内的路径信息;在电话系统成功得到一个分配给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后,集团总机将该网内号码添加入所存储的号码库中,保存指向该分机电话的路径信息,返回该网内号码注册成功;同时,由所述总机电话向分机电话写入电话系统生成的网内号码。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的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能够应用于采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任意一种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分机电话,所述分机电话作为主叫电话,包括;
步骤S301,接收拨出命令。
所述拨出命令携带被叫电话的号码信息,该被叫电话的号码信息可以是用户在上述分机电话的数字键盘或触摸键盘上输入的。
步骤S302,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以发出拨出命令;
对于特定的分机电话,其在接入过程中已与配对的总机电话交换了双方的地址信息,分机电话在发出拨出命令时,直接基于总机电话的地址信息便可与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因此,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是指所述分机电话基于已配对的总机电话的地址信息搜索电话系统无线网络内对应的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上述拨出命令实质是一种控制命令,由于在本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采用分机电话与总机电话的连接都是基于WIFI-Direct标准建立的,被传输的控制命令都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发送的。因此,发出拨出命令的过程,如图7所示,还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311,对所述拨出命令进行压缩;
步骤S312,对压缩后的拨出命令添加拨出信号识别标记并打包发出。
上述拨出信号识别标记可以多种方式实现,比如将压缩后的拨出命令以一特定的信号格式传递,这种特定的信号格式可以作为一种标记。
步骤S303,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反馈的所述被叫电话的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步骤S304,当接收到接通命令,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与发出拨出命令类似(步骤S311~S312),上述语音信号是连续的语音数据,被传输的语音信号也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的。因此,传输语音信号的过程,如图8所示,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331,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压缩;
步骤S332,对压缩后的语音信号添加语音信号识别标记并打包;
步骤S333,传输打包后的语音信号。
上述语音信号识别标记也同样可以多种方式实现,比如将压缩后的语音信号以另一特定的且区别于控制命令传递的信号格式传递,这种语音信号的信号格式可以作为另一种标记,与控制命令区别,这样在接收端(总机电话)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分控制命令和语音信号。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的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与实施例3相对应,能够应用于采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任意一种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分机电话,所述分机电话作为被叫电话,包括:
步骤S400,总机电话接收接入其分机电话的请求,并与该分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
这里,实际是总机电话主动与其分机电话建立连接的过程:
对于特定的总机电话,由于在其分机电话接入电话系统的过程中已相互配对,交换了双方的地址信息,当总机电话接收指向分机电话的接入请求时,直接基于分机电话的地址信息便可与分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因此,总机电话与其分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是指所述总机电话基于已配对的分机电话的地址信息搜索电话系统无线网络内对应的分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步骤S401,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的接入请求。
步骤S402,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发出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步骤S403,当发出接通命令,则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上述步骤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实施例3,此处不再赘述。
从实施例1~4可知,对于某一电话终端,该电话终端作为电话系统的分机电话接入该电话系统,其往往是包括如下过程的:接入电话系统的过程、实现通话的过程,而实现通话的过程又包括在电话系统内部实现通话的过程、通过电话系统与外部电话实现通话的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具体以如图1所示的集团电话系统为例。集团电话系统的集团总机100实际为本电话系统与外部公用电话网之间的网路交换机,其功能主要是实现网内号码(也即分机号)的分配、对电话系统内部的总分机电话权限的控制、使总分机电话与外部电话进行通话等功能。集团总机100具体可以为程控电话交换机。
集团总机100根据电话容量可以在集团电话系统内设置一个或多个,每个集团总机100再根据话务量连接一路或者多路电话到公用电话网。集团总机100具体包括接入公用电话网的外网接口及与各总机电话通信的内网接口,上述接口可以是千兆以太网接口。
总机电话101,如图1所示,可以具体以划分成大楼为地点,每个大楼的楼层为单位作划分,即每个大楼设有一级总机电话,一级总机电话下的每个楼层设置二级总机电话,当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作其他网络的设置。只有一级总机电话可以与集团总机进行直接通信,二级总机电话通过一级总机电话与集团总机进行通信。各总机电话也具体包括用于通信的内网接口,使各总机电话之间、各总机电话与集团总机之间通过内网接口进行通信,接口与接口之间采用传输线进行连接,上述传输线可以为一般电话线,即上述电话之间是用有线方式连接的。理论上,一级总机电话与集团总机之间、一级总机电话与二级总机电话之间也可以通过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接入方式进行配对连接,采用无线方式进行连接并通信。
分机电话102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接入方式与二级总机电话进行配对连接。由此,二级总机电话能够同时与多台分机电话进行连接配对,并且分机电话可以在集团内任意移动,经重新配对连接即可注册于上述电话系统。
基于实施例3~4,图1所示集团电话系统的内部通话的过程进一步包括:
以图1中的分机电话A(该分机电话的二级总机电话为总机电话B,一级总机电话为总机电话C,总机电话B是与分机电话A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为例:
当分机电话A(主叫电话)拨打内线电话,比如拨打总机电话D(为二级总机电话,被叫电话),其内部通信过程为:
用户于分机电话A的数字键盘或触摸键盘上拨出命令,此时因拨打的是内线电话,因此拨出命令携带总机电话D的号码信息,总机电话D的号码信息为内网号码;
分机电话A检测并接收数字键盘或触摸键盘上拨出命令,并与已配对的总机电话B通过WIFI-Direct标准建立直连链路以发出拨出命令;
总机电话B接收上述拨出命令后通过内网接口与总机电话C建立连接,并通过总机电话C传输给集团总机100,集团总机100解读命令中的内网号码,并通过与该内网号码匹配的总机电话D的路径信息,连接总机电话D;
至此时,分机电话A与总机电话D实现连接通信,集团总机100向总机电话D传递主叫号码和振铃指示后即总机电话D返回铃音(拨号音或者忙音),并在接通时传输语音信号。
当接收到总机电话D的接通命令时,分机电话A向总机电话D传输语音信号。
在上述通话过程中,集团总机100还随时接收电话A或总机电话D的挂机指令挂断电话。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集团总机100内存储的是与内网号码匹配的指向某一电话的路径信息,这个路径信息是有线网络的路径信息,以无线网络建立连接的两个电话因为是以内部WIFI芯片实现无线连接通信的功能的,WIFI芯片上本身是记录了其唯一的IEEE地址的,交互的两个电话是以交换其IEEE地址信息进行通信的,比如这里的分机电话A与总机电话B,集团总机100内部将分机电话A的网内电话与总机电话B的路径信息匹配,当集团总机100作为交换机在接通时使分机电话A与总机电话D进行语音通信时:
当总机电话D传输语音信号,其语音信号通过其内网接口传输至集团总机100,集团总机100通过总机电话B的路径信息找到总机电话B,总机电话B再通过其内部的分机电话A的IEEE地址信息,与和其匹配的分机电话A建立直连链路,并传输语音信息。
当分机电话A传输语音信号,首先与其匹配的总机电话B建立直连链路,其语音信号通过WIFI-Direct标准打包发送至总机电话B,由总机电话B反馈至集团总机100,集团总机100通过总机电话D的路径信息找到总机电话D,并通过内网接口传输语音信息。
在上述过程中,集团总机100是通过信息所携带的网内号码,找到与之匹配的路径信息的。
语音信号的传输过程可以参见实施例3的步骤S331~S333。电话系统实现语音信号传输的具体思路可参见如下过程:由于实施例中的语音信号是采用WIFI-Direct标准建立的无线传输,语音信号在传输时一般会对其进行压缩,再以一定的数据格式打包成WIFI数据包传输至目的地。在电话系统通信的过程中,控制命令,例如振铃,拨号等指令同样地是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发送的,但控制命令的数据格式与语音信号的数据格式不同,这样在接收端能够容易地区分控制命令和语音信号。
当分机电话A(被叫电话)是被接入某一内线电话的被叫分机,比如总机电话D(为二级总机电话,主叫电话)拨打电话给分机电话A,其内部通信过程为类似上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实施例3~4,图1所示集团电话系统的外部通话的过程进一步包括:
同样以图1中的分机电话A为例:
当分机电话A作为主叫电话拨打外线电话,其通信过程为:
用户于分机电话A的数字键盘或触摸键盘上拨出命令,此时因拨打的是外线电话,因此拨出命令处携带外部电话的号码信息外,还携带请求进入外部公用电话网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可供集团总机100识别并使集团总机100接入公用电话网。
分机电话A检测并接收数字键盘或触摸键盘上拨出命令,并与已配对的总机电话B通过WIFI-Direct标准建立直连链路以发出拨出命令;
总机电话B接收上述拨出命令后通过内网接口与总机电话C建立连接,并通过总机电话C传输给集团总机100,集团总机100响应命令中请求信息,解读命令中的外部电话号码,并接入外部公用电话网,搜索与电话号码匹配的外部电话,在已寻得时,与该外部电话建立连接,返回铃音,并在接通时传输语音信号;未寻得时,返回空号音。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总机电话B与分机电话A之间是基于WIFI-Direct标准建立的无线通信,总机电话B与总机电话C、总机电话C与集团电话100之间是基于内网接口的有线通信,其传递的数据结构形式是不同的;总机电话B是对拨出命令进行解读后对数据重新打包,再通过总机电话C传输给集团总机100的,集团总机100通过内网接口接收该拨出命令,并解读命令中的外网电话号码,并记录请求外网电话号码的网内号码(即分机电话A的内网号码);
当接收到接通命令时,分机电话A向外部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分机电话A与外部电话传输语音信号的过程与内部通信过程是类似的:
当外部电话传输语音信号,其语音信号经外部公用电话网,通过集体总机100的外网接口传输至电话系统内部,集团总机100通过总机电话B的路径信息找到总机电话B,总机电话B再通过其内部的分机电话A的IEEE地址信息,与和其匹配的分机电话A建立直连链路,并传输语音信息。
当分机电话A传输语音信号,首先与其匹配的总机电话B建立直连链路,其语音信号通过WIFI-Direct标准打包发送至总机电话B,由总机电话B反馈至集团总机100,集团总机100通过外部公共电话网找到外部电话,并通过外网接口传输语音信息。
当分机电话A作为被叫电话,且主叫电话是外部电话时,其内部通信过程也与上述过程类似:
集团总机100接受外网电话的接入请求,并返回拨打分机号提示音,等待接收被拨入的分机号(网内号码),确认网内号码并查找与该网内号码匹配的路径信息,通过所述路径信息找到与该分机电话A匹配的总机电话B,与总机电话B通过内网接口建立连接,总机电话B则通过被传递的内网号码找到相应分机电话(分机电话A)IEEE地址,与分机电话A基于WIFI-Direct标准建立直连链路,由此建立集团总机100与分机电话A的连接。
集团总机100将拨入的外部电话的号码作为分机电话A的来电显示,同时向分机电话A发出振铃指令,在分机电话A检测并接收到用户的接通指令时,反馈至集团总机100,接通电话并传递语音信号。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话系统,包括:
集团总机100;
总机电话101;以及,
分机电话102。
分机电话102与总机电话101内均设有WIFI芯片,二者通过交互WIFI芯片内的IEEE地址进行配对;在配对完成后,所述总机电话记录所述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及地址信息,分机电话102与总机电话101能够基于WIFI-Direct标准建立直连链路。
所述分机电话102内部具体设置有接入电话系统的装置及实现通话的装置;其中,接入电话系统的装置使分机电话102成功接入电话系统,实现通话的装置使分机电话102通过电话系统实现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电话系统的装置对应实施例1,如图10所示,包括:获取单元101、第一建立单元102、第一配对单元103以及注册单元104,分别用于执行步骤S101~S104。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电话系统的装置也可对应实施例2,如图11所示,包括:第二建立单元201、第二配对单元202;以及存储单元203,分别用于执行步骤S201~S203。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通话的装置对应实施例3,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接收单元301、发送单元302、第二接收单元303以及传输单元304,分别用于执行步骤S301~S304。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通话的装置也可对应实施例4,如图13所示,包括:请求接收单元401、命令发送单元402以及语音传输单元403,分别用于执行步骤S401~S403。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所述电话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总机电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一个电话系统内唯一的网内号码写入分机电话的内存中;
获取网内号码,获取的网内号码是写入分机电话的内存中的;
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
通过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向所述电话系统完成所述网内号码的注册;
其中,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在配对成功后向电话系统注册该分机电话的过程包括:
向电话系统的集团总机传递配对所获取的、该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及指向该分机电话的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包括:遍历电话系统无线网络内的总机电话;选择无线网络信号最强的总机电话;基于WIFI-Direct标准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
所述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包括:根据被选择的总机电话反馈的配对信息,在所述分机电话上请求输入密码;当输入的密码正确,所述分机电话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地址信息的交互,完成配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包括:与所述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IEEE地址信息的交互。
3.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应用于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电话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拨出命令,所述拨出命令携带被叫电话的号码信息;
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以发出拨出命令;
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反馈的所述被叫电话的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当接收到接通命令,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包括:基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的地址信息搜索电话系统无线网络内对应的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拨出命令包括:
对所述拨出命令进行压缩;
对压缩后的拨出命令添加拨出信号识别标记并打包发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语音信号,包括:
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压缩;
对压缩后的语音信号添加语音信号识别标记并打包;
传输打包后的语音信号。
7.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应用于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电话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的接入请求;
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发出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当发出接通命令,则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语音信号,包括:
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压缩;
对压缩后的语音信号添加语音信号识别标记并打包;
传输打包后的语音信号。
9.一种接入电话系统的装置,所述电话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总机电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一个电话系统内唯一的网内号码写入分机电话的内存中;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内号码,获取的网内号码是写入分机电话的内存中的;
建立单元,用于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
配对单元,用于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
注册单元,用于通过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向所述电话系统完成所述网内号码的注册;
其中,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在配对成功后向电话系统注册该分机电话的过程包括:
向电话系统的集团总机传递配对所获取的、该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及指向该分机电话的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搜索无线网络信号以选择总机电话并与之建立直连链路包括:遍历电话系统无线网络内的总机电话;选择无线网络信号最强的总机电话;基于WIFI-Direct标准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
所述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配对包括:根据被选择的总机电话反馈的配对信息,在所述分机电话上请求输入密码;当输入的密码正确,所述分机电话与被选择的总机电话进行地址信息的交互,完成配对。
10.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电话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拨出命令,所述拨出命令携带被叫电话的号码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与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建立直连链路以发出拨出命令;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反馈的所述被叫电话的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传输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接通命令,则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11.一种实现通话的装置,应用于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接入电话系统的电话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的接入请求;
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发出挂断命令或接通命令;
语音传输单元,用于当发出接通命令,则在接通时向所述已配对的总机电话传输语音信号。
12.一种电话,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3.一种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机电话及适于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总机电话连接的分机电话;所述总机电话记录所述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及地址信息;所述分机电话为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话。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于与所述总机电话连接的集团总机;所述集团总机记录所述分机电话的网内号码及与所述分机电话配对的总机电话的地址信息。
CN201310066744.9A 2013-02-28 2013-02-28 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209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6744.9A CN103209499B (zh) 2013-02-28 2013-02-28 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6744.9A CN103209499B (zh) 2013-02-28 2013-02-28 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9499A CN103209499A (zh) 2013-07-17
CN103209499B true CN103209499B (zh) 2016-07-06

Family

ID=4875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6744.9A Active CN103209499B (zh) 2013-02-28 2013-02-28 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94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80322B1 (ko) * 2015-09-30 2022-03-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무선 통신 수행 방법
CN105592569A (zh) * 2015-12-30 2016-05-18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通话建立方法、无线电话系统及电话子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3484A (zh) * 2005-07-06 2007-0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虚拟总机业务的中继资源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594971A (zh) * 2012-03-15 2012-07-18 林少雄 程控交换机、基于程控交换机的无线电话呼叫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3484A (zh) * 2005-07-06 2007-0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虚拟总机业务的中继资源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594971A (zh) * 2012-03-15 2012-07-18 林少雄 程控交换机、基于程控交换机的无线电话呼叫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9499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6326C2 (ru) Аппарат,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интеграции услуг мобильной и спутниковой телефонной связи
KR101054467B1 (ko) 데이터 스트리밍 및 실시간 서비스에 적합한 단거리 무선단말기
CN101800801A (zh) 一种手机及其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
JP2005197777A (ja) 携帯電話機からip電話機への着信転送方法
US801438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717378B (zh) 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3379662B (zh) 网络接入的方法、接口设备和移动上网设备
CN102739885A (zh) Pstn通话与voip通话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3209499B (zh) 接入电话系统的方法和装置、实现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19556B (zh) 一种无绳电话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通信的方法
RU128051U1 (ru) Ун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связи
TWI542186B (zh) 可攜式語音路由裝置、系統與電話語音通訊的方法
CN102006679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及电话网的用于三网融合系统的双模手机
KR101028487B1 (ko) 인터넷 전화연결방법
JP2010041149A (ja) 交換機、電話システム及び中継通信方法
KR101463947B1 (ko) 유무선 융합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장치
JP6015349B2 (ja) 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EP2997721B1 (en) Mobile device synchronization to a gateway
JP564418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5003540B2 (ja) 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3127958B2 (ja) 無線電話システム
CN102281651A (zh) 一种集团无线数据通信交换机及使用方法与用途
JP4334186B2 (ja) 移動体通信機器によるインターネット電話システム
JP2006129158A (ja) 場内電話システム
TWI544776B (zh) 電話通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