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8260A - 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8260A
CN103208260A CN2012100403408A CN201210040340A CN103208260A CN 103208260 A CN103208260 A CN 103208260A CN 2012100403408 A CN2012100403408 A CN 2012100403408A CN 201210040340 A CN201210040340 A CN 201210040340A CN 103208260 A CN103208260 A CN 103208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data line
modular converter
channel
multiplex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03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8260B (zh
Inventor
庄凯岚
陈建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08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8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8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82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07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for displaying colours or for displaying grey scales with a specific pixel layout, e.g. using sub-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7Special arrangements wi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of display data in the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a pre-processing circuitry delivering display data to said drivers or in the matrix panel, e.g. multiplexing plural data signals to one D/A converter or demultiplexing the D/A converter output to multiple columns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其第一通道包含有第一锁存模块、第一位准移位模块、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及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第二通道包含有第二锁存模块、第二位准移位模块、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及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分别选择性地耦接至第一或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第一锁存模块接收第一数字信号且由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输出对应于第一数字信号的第一模拟信号。第二锁存模块接收第二数字信号且由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输出对应于第二数字信号的第二模拟信号。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液晶显示器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具有锯齿状面板(ZigZag panel)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不断进步,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具有不同功能及优点的新型态显示装置。举例而言,常见的液晶显示器即可采用所谓的锯齿状面板作为其显示面板。
相较于一般的面板,锯齿状面板将会额外多出一条数据线,并且应用于具有锯齿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亦需额外设置有一个接触垫(pad)及两个通道(channel)才能满足多出一条数据线的锯齿状面板的需求。此外,传统应用于具有锯齿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由于无法达到消除偏差(offset cancel)的功效,使得具有锯齿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无法获得提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驱动装置。于此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包含2N个通道,分为N组通道,N为正整数,每一组通道包含相邻的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包含有至少一第一锁存模块、一第一位准移位模块、一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及一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该第二通道包含有至少一第二锁存模块、一第二位准移位模块、一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及一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
其中,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位准移位模块耦接于该至少一第一锁存模块与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之间,且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位准移位模块耦接于该至少一第二锁存模块与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之间;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及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分别选择性地耦接至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或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该第一通道的该至少一第一锁存模块接收一第一数字信号且由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输出一第一模拟信号,该第一模拟信号对应于该第一数字信号;该第二通道的该至少一第二锁存模块接收一第二数字信号且由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输出一第二模拟信号,该第二模拟信号对应于该第二数字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该液晶显示器包含有锯齿状的一面板,且该面板包含有2N条数据线。
于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进一步包含2N+1个二对一多工器,该2N+1个二对一多工器中的一第一个二对一多工器耦接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外部信号以及该面板的该2N条数据线中的一第一条数据线,一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耦接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以及该面板的该2N条数据线中的一第二条数据线,一第2N+1个二对一多工器耦接第2N通道的该第2N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外部信号以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
于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进一步包含N个二对三多工器,该N个二对三多工器中的一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耦接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以及该面板的该2N条数据线中的一第一条数据线、一第二条数据线及一第三条数据线,一第N个二对三多工器耦接第2N-1通道的该第2N-1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第2N通道的该第2N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以及该面板的该2N条数据线中的一第2N-1条数据线、一第2N条数据线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应用于具有锯齿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且不需如同现有技术一样额外多出两个通道即可满足锯齿状面板的需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是通过锯齿状面板的同一列子像素(sub-pixel)于不同时间下自驱动装置的相同通道接收输入电压,以实现消除偏差(offset cancel)的功效,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为绘示图1中的驱动装置7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号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3为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具体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分别为绘示图3中的驱动装置9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号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分别为绘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两种不同型式的电路布局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7、9:驱动装置                CH1~CH2N:通道
La11~La12N:第一锁存模块
La21~La22N:第二锁存模块
LS1~LS2N:位准移位模块
PDAC1、PDAC3、PDAC2N-1: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
NDAC2、NDAC4、NDAC2N: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
R2R1~R2R2N:电阻梯形转换模块
2T11~2T12N+2:二对一多工器   NC:外部信号
R1、G1、B1、R2、G2、B2:子像素
L1~L2N:数据线               P1~P960:接脚
2T31~2T3N:二对三多工器      W1、W2:导线
DS1~DS2N:第一数字信号~第2N数字信号
AS1~AS2N:第一模拟信号~第2N模拟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驱动装置。于此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可以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但不以此为限。该液晶显示器可以是锯齿状(ZigZag)面板,若其同一列子像素(sub-pixel)于不同时间下自源极驱动器的相同通道接收输入电压,则可实现消除偏差(offset cancel)的功效,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请参照图1,图1为绘示此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7包含有2N个通道(channel)CH1~CH2N,可分为CH1与CH2、CH3与CH4、...、CH2N-1与CH2N等N组通道。以第1组通道CH1与CH2为例,通道CH1包含有第一锁存模块La11、第二锁存模块La21、位准移位模块LS1、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通道CH2包含有第一锁存模块La12、第二锁存模块La22、位准移位模块LS2、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及电阻梯转换模块R2R2
其中,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选择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或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选择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或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耦接于第二锁存模块La21与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之间;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耦接于第二锁存模块La22与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之间;通道CH1的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选择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或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通道CH2的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选择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或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
需注意的是,于此实施例中,驱动装置7亦包含有2N+1个二对一多工器2T11~2T12N+1。其中,每个二对一多工器2T11~2T12N+1分别具有两个输入端及一个输出端。以二对一多工器2T11~2T14为例,二对一多工器2T1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耦接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及外部信号NC;二对一多工器2T1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耦接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及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二对一多工器2T13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耦接通道CH3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及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二对一多工器2T14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耦接通道CH4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及通道CH3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依此类推,二对一多工器2T12N+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耦接通道CH2N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N及外部信号NC。至于每个二对一多工器2T11~2T12N+1的输出端则分别耦接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2N条数据线L2N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
接着,请参照图2A至图2D,图2A至图2D分别为绘示图1中的驱动装置7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号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于驱动装置7的第一种工作模式下,当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接收到第一数字信号DS1时,第一锁存模块La11将第一数字信号DS1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接着,第一数字信号DS1依序经过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的处理后变为第一模拟信号AS1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1,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
当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接收到第二数字信号DS2时,第一锁存模块La12将第二数字信号DS2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接着,第二数字信号DS2依序经过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的处理后变为第二模拟信号AS2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2,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
同理,当通道CH3的第一锁存模块La13接收到第三数字信号DS3时,第一锁存模块La13将第三数字信号DS3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锁存模块La23。接着,第三数字信号DS3依序经过通道CH3的位准移位模块LS3、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3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的处理后变为第三模拟信号AS3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3,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3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三条数据线L3。当通道CH4的第一锁存模块La14接收到第四数字信号DS4时,第一锁存模块La14将第四数字信号DS4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锁存模块La24。接着,第四数字信号DS4依序经过通道CH4的位准移位模块LS4、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4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的处理后变为第四模拟信号AS4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4,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4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四条数据线L4。其余依此类推。
需说明的是,由于分别输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经驱动装置7处理后已分别通过二对一多工器2T11~2T12N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2N条数据线L2N,使得二对一多工器2T12N+1所接收的是外部信号NC而非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并且二对一多工器2T12N+1将外部信号NC输出至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
如图2B所示,于驱动装置7的第二种工作模式下,当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接收到第一数字信号DS1时,第一锁存模块La11将第一数字信号DS1传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接着,第一数字信号DS1依序经过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经处理后变为第一模拟信号AS1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2,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
当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接收到第二数字信号DS2时,第一锁存模块La12将第二数字信号DS2传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接着,第二数字信号DS2依序经过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及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经处理后变为第二模拟信号AS2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3,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3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三条数据线L3。
同理,当通道CH3的第一锁存模块La13接收到第三数字信号DS3时,第一锁存模块La13将第三数字信号DS3传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锁存模块La24。接着,第三数字信号DS3依序经过通道CH4的位准移位模块LS4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4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3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经处理后变为第三模拟信号AS3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4,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4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四条数据线L4。
当通道CH4的第一锁存模块La14接收到第四数字信号DS4时,第一锁存模块La14将第四数字信号DS4传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锁存模块La23。接着,第四数字信号DS4依序经过通道CH3的位准移位模块LS3及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3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4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经处理后变为第四模拟信号AS4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5,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5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五条数据线L5。其余依此类推。
需说明的是,由于分别输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经驱动装置7处理后已分别通过二对一多工器2T12~2T12N+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第2N条数据线L2N以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使得二对一多工器2T11所接收的是外部信号NC而非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并且二对一多工器2T11所接收的外部信号NC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
比较图2A与图2B可知:图2A中的驱动装置7于第一种工作模式下所输出的第一模拟信号AS1~第2N模拟信号AS2N分别传送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2N条数据线L2N;图2B中的驱动装置7于第二种工作模式下所输出的第一模拟信号AS1~第2N模拟信号AS2N分别传送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第2N条数据线L2N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
如图2C所示,于驱动装置7的第三种工作模式下,当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接收到第一数字信号DS1时,第一锁存模块La11将第一数字信号DS1传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接着,第一数字信号DS1依序经过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经处理后变为第一模拟信号AS1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1,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
当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接收到第二数字信号DS2时,第一锁存模块La12将第二数字信号DS2传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接着,第二数字信号DS2依序经过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及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经处理后变为第二模拟信号AS2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2,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
同理,当通道CH3的第一锁存模块La13接收到第三数字信号DS3时,第一锁存模块La13将第三数字信号DS3传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锁存模块La24。接着,第三数字信号DS3依序经过通道CH4的位准移位模块LS4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4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3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经处理后变为第三模拟信号AS3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3,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3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三条数据线L3。
当通道CH4的第一锁存模块La14接收到第四数字信号DS4时,第一锁存模块La14将第四数字信号DS4传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锁存模块La23。接着,第四数字信号DS4依序经过通道CH3的位准移位模块LS3及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3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4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经处理后变为第四模拟信号AS4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4,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4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四条数据线L4。其余依此类推。
需说明的是,由于分别输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经驱动装置7处理后已分别通过二对一多工器2T11~2T12N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2N条数据线L2N,使得二对一多工器2T12N+1所接收的是外部信号NC而非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并且二对一多工器2T12N+1所接收的外部信号NC可输出至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
如图2D所示,于驱动装置7的第四种工作模式下,当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接收到第一数字信号DS1时,第一锁存模块La11将第一数字信号DS1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接着,第一数字信号DS1依序经过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的处理后变为第一模拟信号AS1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2,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
当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接收到第二数字信号DS2时,第一锁存模块La12将第二数字信号DS2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接着,第二数字信号DS2依序经过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的处理后变为第二模拟信号AS2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3,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3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三条数据线L3。
同理,当通道CH3的第一锁存模块La13接收到第三数字信号DS3时,第一锁存模块La13将第三数字信号DS3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锁存模块La23。接着,第三数字信号DS3依序经过通道CH3的位准移位模块LS3、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3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的处理后变为第三模拟信号AS3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4,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4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四条数据线L4。当通道CH4的第一锁存模块La14接收到第四数字信号DS4时,第一锁存模块La14将第四数字信号DS4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锁存模块La24。接着,第四数字信号DS4依序经过通道CH4的位准移位模块LS4、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4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的处理后变为第四模拟信号AS4传送至二对一多工器2T15,再由二对一多工器2T15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五条数据线L5。其余依此类推。
需说明的是,由于分别输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经驱动装置7处理后已分别通过二对一多工器2T12~2T12N+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第2N条数据线L2N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使得二对一多工器2T11所接收的是外部信号NC而非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并且二对一多工器2T11所接收的外部信号NC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
比较图2C与图2D可知:图2C中的驱动装置7于第三种工作模式下所输出的第一模拟信号AS1~第2N模拟信号AS2N分别传送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2N条数据线L2N;图2D中的驱动装置7于第四种工作模式下所输出的第一模拟信号AS1~第2N模拟信号AS2N分别传送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第2N条数据线L2N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为一种驱动装置。于此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可以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但不以此为限。该液晶显示器可以是锯齿状面板,若其同一列子像素于不同时间下自源极驱动器的相同通道接收输入电压,则可实现消除偏差的功效,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请参照图3,图3为绘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9包含有2N个通道(channel)CH1~CH2N,可分为CH1与CH2、CH3与CH4、...、CH2N-1与CH2N等N组通道。以第1组通道CH1与CH2为例,通道CH1包含有第一锁存模块La11、第二锁存模块La21、位准移位模块LS1、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通道CH2包含有第一锁存模块La12、第二锁存模块La22、位准移位模块LS2、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及电阻梯转换模块R2R2
其中,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选择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或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选择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或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耦接于第二锁存模块La21与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之间;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耦接于第二锁存模块La22与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之间;通道CH1的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选择性地耦接至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或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通道CH2的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选择性地耦接至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或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
需注意的是,于此实施例中,驱动装置9亦包含有N个二对三多工器2T31~2T3N。其中,每个二对三多工器2T31~2T3N分别具有两个输入端及三个输出端。二对三多工器2T3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耦接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及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二对三多工器2T3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耦接通道CH3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及通道CH4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依此类推,二对三多工器2T3N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耦接通道CH2N-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N-1及通道CH2N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N。至于二对三多工器2T31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耦接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三条数据线L3;二对三多工器2T32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耦接锯齿状面板Z的第三条数据线L3~第五条数据线L5;依此类推,二对三多工器2T3N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耦接锯齿状面板Z的第2N-1条数据线L2N-1、第2N条数据线L2N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
接着,请参照图4A至图4D,图4A至图4D分别绘示图3中的驱动装置9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号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如图4A所示,于驱动装置9的第一种工作模式下,当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接收到第一数字信号DS1时,第一锁存模块La11将第一数字信号DS1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接着,第一数字信号DS1依序经过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的处理后变为第一模拟信号AS1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1,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
当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接收到第二数字信号DS2时,第一锁存模块La12将第二数字信号DS2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接着,第二数字信号DS2依序经过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的处理后变为第二模拟信号AS2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1,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
同理,当通道CH3的第一锁存模块La13接收到第三数字信号DS3时,第一锁存模块La13将第三数字信号DS3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锁存模块La23。接着,第三数字信号DS3依序经过通道CH3的位准移位模块LS3、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3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的处理后变为第三模拟信号AS3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三条数据线L3。当通道CH4的第一锁存模块La14接收到第四数字信号DS4时,第一锁存模块La14将第四数字信号DS4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锁存模块La24。接着,第四数字信号DS4依序经过通道CH4的位准移位模块LS4、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4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的处理后变为第四模拟信号AS4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四条数据线L4。其余依此类推。由此,分别输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经驱动装置9处理后可分别通过二对三多工器2T31~2T3N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2N条数据线L2N。
如图4B所示,于驱动装置9的第二种工作模式下,当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接收到第一数字信号DS1时,第一锁存模块La11将第一数字信号DS1传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接着,第一数字信号DS1依序经过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经处理后变为第一模拟信号AS1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1,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
当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接收到第二数字信号DS2时,第一锁存模块La12将第二数字信号DS2传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接着,第二数字信号DS2依序经过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及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经处理后变为第二模拟信号AS2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1,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三条数据线L3。
同理,当通道CH3的第一锁存模块La13接收到第三数字信号DS3时,第一锁存模块La13将第三数字信号DS3传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锁存模块La24。接着,第三数字信号DS3依序经过通道CH4的位准移位模块LS4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4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3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经处理后变为第三模拟信号AS3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四条数据线L4。
当通道CH4的第一锁存模块La14接收到第四数字信号DS4时,第一锁存模块La14将第四数字信号DS4传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锁存模块La23。接着,第四数字信号DS4依序经过通道CH3的位准移位模块LS3及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3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4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经处理后变为第四模拟信号AS4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五条数据线L5。其余依此类推。
需说明的是,由于分别输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经驱动装置9处理后已分别通过二对三多工器2T31~2T3N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第2N条数据线L2N以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使得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外部信号NC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
比较图4A与图4B可知:图4A中的驱动装置9于第一种工作模式下所输出的第一模拟信号AS1~第2N模拟信号AS2N分别传送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2N条数据线L2N;图4B中的驱动装置9于第二种工作模式下所输出的第一模拟信号AS1~第2N模拟信号AS2N分别传送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第2N条数据线L2N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
如图4C所示,于驱动装置9的第三种工作模式下,当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接收到第一数字信号DS1时,第一锁存模块La11将第一数字信号DS1传送至另一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接着,第一数字信号DS1依序经过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1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经处理后变为第一模拟信号AS1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1,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
当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接收到第二数字信号DS2时,第一锁存模块La12将第二数字信号DS2传送至另一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接着,第二数字信号DS2依序经过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及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2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经处理后变为第二模拟信号AS2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1,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
同理,当通道CH3的第一锁存模块La13接收到第三数字信号DS3时,第一锁存模块La13将第三数字信号DS3传送至另一通道CH4的第二锁存模块La24。接着,第三数字信号DS3依序经过通道CH4的位准移位模块LS4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4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3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经处理后变为第三模拟信号AS3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三条数据线L3。
当通道CH4的第一锁存模块La14接收到第四数字信号DS4时,第一锁存模块La14将第四数字信号DS4传送至另一通道CH3的第二锁存模块La23。接着,第四数字信号DS4依序经过通道CH3的位准移位模块LS3及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3的处理后,又切换回通道CH4的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经处理后变为第四模拟信号AS4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四条数据线L4。其余依此类推。由此,分别输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经驱动装置9处理后可分别通过二对三多工器2T31~2T3N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2N条数据线L2N。
如图4D所示,于驱动装置9的第四种工作模式下,当通道CH1的第一锁存模块La11接收到第一数字信号DS1时,第一锁存模块La11将第一数字信号DS1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1的第二锁存模块La21。接着,第一数字信号DS1依序经过通道CH1的位准移位模块LS1、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1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1的处理后变为第一模拟信号AS1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1,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
当通道CH2的第一锁存模块La12接收到第二数字信号DS2时,第一锁存模块La12将第二数字信号DS2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2的第二锁存模块La22。接着,第二数字信号DS2依序经过通道CH2的位准移位模块LS2、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2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2的处理后变为第二模拟信号AS2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1,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三条数据线L3。
同理,当通道CH3的第一锁存模块La13接收到第三数字信号DS3时,第一锁存模块La13将第三数字信号DS3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3的第二锁存模块La23。接着,第三数字信号DS3依序经过通道CH3的位准移位模块LS3、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PDAC3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3的处理后变为第三模拟信号AS3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四条数据线L4。当通道CH4的第一锁存模块La14接收到第四数字信号DS4时,第一锁存模块La14将第四数字信号DS4传送至同样位于通道CH4的第二锁存模块La24。接着,第四数字信号DS4依序经过通道CH4的位准移位模块LS4、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NDAC4及电阻梯形转换模块R2R4的处理后变为第四模拟信号AS4传送至二对三多工器2T32,再由二对三多工器2T32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五条数据线L5。其余依此类推。
需说明的是,由于分别输入至通道CH1~CH2N的第一数字信号DS1~第2N数字信号DS2N经驱动装置9处理后已分别通过二对三多工器2T31~2T3N输出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第2N条数据线L2N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使得二对三多工器2T31输出外部信号NC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
比较图4C与图4D可知:图4C中的驱动装置9于第三种工作模式下所输出的第一模拟信号AS1~第2N模拟信号AS2N分别传送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一条数据线L1~第2N条数据线L2N;图4D中的驱动装置9于第四种工作模式下所输出的第一模拟信号AS1~第2N模拟信号AS2N分别传送至锯齿状面板Z的第二条数据线L2~第2N条数据线L2N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L1’。
图5A及图5B分别为绘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两种不同型式的电路布局(layout)的示意图。假设驱动装置的通道数目为960个,如图5A所示,若接脚P120与接脚P121分别位于电路板两侧,两者间可通过导线W1耦接,同样地,接脚P840与接脚P841分别位于电路板两侧,两者间亦可通过导线W2耦接,然而这将导致额外的电阻产生,因此,电路中需要设置有补偿电阻以进行补偿。为了省去耦接的导线以避免产生额外的电阻,如图5B所示,可于接脚P120旁额外设置有与另一侧接脚P121同样的接脚P121以及于接脚P840旁额外设置有与另一侧接脚P841同样的接脚P841,故不需补偿电阻的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应用于锯齿状面板且不需如同现有技术一样额外多出两个通道即可满足锯齿状面板的需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锯齿状面板的同一列子像素于不同时间下自驱动装置的相同通道接收输入电压,以实现消除偏差的功效,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Claims (6)

1.一种驱动装置,应用于一液晶显示器,该驱动装置包含:
2N个通道,分为N组通道,N为正整数,每一组通道包含相邻的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包含有至少一第一锁存模块、一第一位准移位模块、一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及一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该第二通道包含有至少一第二锁存模块、一第二位准移位模块、一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及一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
其中,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位准移位模块耦接于该至少一第一锁存模块与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之间,且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位准移位模块耦接于该至少一第二锁存模块与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之间;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及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分别选择性地耦接至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或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
其中,该第一通道的该至少一第一锁存模块接收一第一数字信号且由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输出一第一模拟信号,该第一模拟信号对应于该第一数字信号;该第二通道的该至少一第二锁存模块接收一第二数字信号且由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输出一第二模拟信号,该第二模拟信号对应于该第二数字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该液晶显示器包含有锯齿状的一面板,且该面板包含有2N条数据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包含2N+1个二对一多工器,该2N+1个二对一多工器中的一第一个二对一多工器耦接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外部信号以及该面板的该2N条数据线中的一第一条数据线,一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耦接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以及该面板的该2N条数据线中的一第二条数据线,一第2N+1个二对一多工器耦接第2N通道的该第2N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外部信号以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于第一工作模式下,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一多工器之间,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之间,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一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一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一条数据线,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二条数据线,且该第2N+1个二对一多工器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输出至该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于第二工作模式下,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之间,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三个二对一多工器之间,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一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二条数据线,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三个二对一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三条数据线,该第一个二对一多工器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输出至该第一条数据线,且该第2N+1个二对一多工器接收第2N个模拟信号并将其输出至该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于第三工作模式下,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一多工器之间,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之间,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一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一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一条数据线,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二条数据线,且该第2N+1个二对一多工器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输出至该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于第四工作模式下,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之间,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三个二对一多工器之间,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一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二个二对一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二条数据线,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三个二对一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三条数据线,该第一个二对一多工器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输出至该第一条数据线且该第2N+1个二对一多工器接收第2N个模拟信号并将其输出至该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包含N个二对三多工器,该N个二对三多工器中的一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耦接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以及该面板的该2N条数据线中的一第一条数据线、一第二条数据线及一第三条数据线,一第N个二对三多工器耦接第2N-1通道的该第2N-1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与第2N通道的该第2N电阻梯形转换模块以及该面板的该2N条数据线中的一第2N-1条数据线、一第2N条数据线及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于第一工作模式下,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之间,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之间,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一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一条数据线,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二条数据线,且该第N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外部信号至该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于第二工作模式下,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之间,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之间,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一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二条数据线,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三条数据线,该第N个二对三多工器接收第2N个模拟信号并将其输出至该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于第三工作模式下,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之间,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之间,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一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一条数据线,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二条数据线,且该第N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外部信号至该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于第四工作模式下,该第一通道的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一通道的该P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之间,该第二通道的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耦接于该第二通道的该N型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与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之间,该第一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一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二条数据线,该第二电阻梯形转换模块所输出的该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输出至该第三条数据线,该第一个二对三多工器亦输出外部信号至该第一条数据线且该第N个二对三多工器接收第2N个模拟信号并将其输出至该下一个第一条数据线。
CN201210040340.8A 2012-01-13 2012-02-20 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8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1379A TWI459363B (zh) 2012-01-13 2012-01-13 驅動裝置
TW101101379 2012-0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8260A true CN103208260A (zh) 2013-07-17
CN103208260B CN103208260B (zh) 2015-02-25

Family

ID=48755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034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8260B (zh) 2012-01-13 2012-02-20 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66721B2 (zh)
CN (1) CN103208260B (zh)
TW (1) TWI45936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3521A1 (en) * 1997-04-18 2002-01-10 Yojiro Matsueda Driving circuit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driving method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employing the electro-optical device
US20040104880A1 (en) * 2002-12-03 2004-06-03 Lg.Philips Lcd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data-driving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1059501A (ja) * 2009-09-11 2011-03-24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表示装置用信号線駆動回路と表示装置並びに信号線駆動方法
CN102136264A (zh) * 2010-10-07 2011-07-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与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9234B1 (ko) * 2002-12-16 2009-03-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데이터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US8487859B2 (en) * 2002-12-30 2013-07-16 Lg Display Co., Ltd. Data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285362B (en) * 2005-07-12 2007-08-1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Source driver and the internal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TWI340371B (en) * 2006-04-25 2011-04-11 Himax Tech Ltd Panel driver
US20080001898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Himax Technologies, Inc. Data bus power down for low power lcd source driver
KR100855995B1 (ko) * 2007-05-23 2008-09-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JP4475300B2 (ja) * 2007-07-26 2010-06-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多機能周辺装置
JP2012008197A (ja) * 2010-06-22 2012-01-12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駆動回路、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5754845B2 (ja) * 2011-03-31 2015-07-29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駆動回路及びドライバセ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3521A1 (en) * 1997-04-18 2002-01-10 Yojiro Matsueda Driving circuit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driving method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employing the electro-optical device
US20040104880A1 (en) * 2002-12-03 2004-06-03 Lg.Philips Lcd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data-driving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1059501A (ja) * 2009-09-11 2011-03-24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表示装置用信号線駆動回路と表示装置並びに信号線駆動方法
CN102136264A (zh) * 2010-10-07 2011-07-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与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9942A (zh) 2013-07-16
US8866721B2 (en) 2014-10-21
US20130181956A1 (en) 2013-07-18
TWI459363B (zh) 2014-11-01
CN103208260B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8862A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
CN102087827B (zh) 移位寄存器
CN102667909B (zh)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以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
CN104966506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208261B (zh) 驱动装置
JP6518769B2 (ja) 液晶パネルの駆動回路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692754B2 (en) LCD panel with visible zone of dual-gate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US20190139477A1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251660A (zh) 显示装置
CN101387804B (zh) 一种具双点反转的液晶显示器
CN105096874A (zh) 一种goa电路、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2332245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8845695B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1025906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515689B (zh)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2879926A (zh) 实现两种显示面板共用治具的排版结构及其方法
CN101609233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6024065B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1256754B (zh) 一种栅极驱动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03544925B (zh) 显示装置及其源极驱动器
CN112309263A (zh) 一种显示屏驱动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CN102044208B (zh) 显示设备
CN103208260B (zh) 驱动装置
US1031775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CN101241766B (zh) 移位寄存器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