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6421A - 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6421A
CN103206421A CN2013101310316A CN201310131031A CN103206421A CN 103206421 A CN103206421 A CN 103206421A CN 2013101310316 A CN2013101310316 A CN 2013101310316A CN 201310131031 A CN201310131031 A CN 201310131031A CN 103206421 A CN103206421 A CN 103206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fluid
selector valve
fluid port
communicates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10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6421B (zh
Inventor
陈克雷
魏祥雨
黄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310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6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6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6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6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64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上述液压系统包括举升油缸,调平油缸,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当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高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组流入举升油缸的无杆腔或有杆腔中,举升油缸有杆腔或无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流入调平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内,而后通过差压驱动使调平油缸伸长,由此实现举升油缸伸长或收回的同时调平油缸伸长,保证动臂举升过程中,调平油缸驱动装载斗同时向靠近地面的一侧转动,为稳定装载斗与地面的夹角提供前提。且利用该液压系统无需额外增设机械调平装置,有利于简化装载机的整机结构。

Description

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其可以用来铲装、搬运、卸载、平整散装物料,还可以对岩石、硬土等进行轻度的铲掘工作。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和操作轻便等优点,是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在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和矿山等的建设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装载机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装置、工作装置、操作系统、机架和驾驶室组成。其中,工作装置是装载机实现铲装的重要机构。工作装置主要包括装载斗和动臂。装载斗是铲装物料的工具,其底部与动臂相连,动臂为主要承力构件,用于提升或下放装载斗。动臂由装载机液压系统的举升油缸驱动进行举升和下落动作。装载斗由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调平油缸驱动转动,用于调整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以便于实现平铲、切土、收斗等动作。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动臂下放状态下,调平油缸工作(活塞杆伸长或收回)调整装载斗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进行铲装作业,铲装完毕后调平油缸再次工作实现收斗;而后调平油缸停止工作,举升油缸工作,带动动臂提升至指定位置;而后举升油缸停止工作,装载机平转或移动至卸料位置,调平油缸工作,装载斗翻转卸料;卸料完毕后举升油缸单独作业使动臂下落卸载。
在动臂的举升过程中,为了防止物料散落,提高工作的平稳性,应尽可能的保证装载斗与水平面间夹角不变。但动臂在举升过程中,如果保持调平油缸两端长度不变,装载斗与水平面的夹角会逐渐变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通常是增设调平机构来稳定装载斗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常用的调平机构为连杆机构,用于使得在动臂的运动过程中装载斗的运动接近平移。增设调平机构虽有助于提高整机工作的平稳性,但是由于需要增设构件,需要保证运转中增设的调平机构不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涉,并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由此使得整机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以稳定装载斗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同时简化装载机整机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系统,用于装载机,包括:举升油缸,调平油缸,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其中,第一换向阀组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第三工作油口;第一进油口与高压油口相通,第一工作油口与举升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一个腔相通,第二工作油口与举升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另一个腔相通;第二换向阀组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第一油口与调平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一个腔相通,第二油口与调平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另一个腔相通,第三油口与第三工作油口相通;第一换向阀组至少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相通,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三工作油口相通;第二换向阀组至少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三油口同时与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通。
进一步地,第二换向阀组还包括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回油口,第二进油口与高压油口相通,第二回油口与油箱相通;第二换向阀组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回油口均截止;第一换向阀组还包括第二工作状态状态: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均截止;第二换向阀组还包括第二工作状态和第三工作状态: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与第一油口相通,第二油口与第二回油口相通,第三油口截止;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与第二油口相通,第一油口与第二回油口相通,第三油口截止。
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组还包括第一回油口,第一回油口与油箱相通;第一换向阀组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和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回油口均截止;第一换向阀组还包括第三工作状态;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通,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回油口相通,第三工作油口截止。
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组包括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和/或,第二换向阀组包括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阀组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其中,第一换向阀包括:第五工作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一回油口和所述第一工作油口;第二换向阀包括:第四工作油口、所述第二工作油口和所述第三工作油口;所述第四工作油口与第五工作油口相通;第一换向阀包括三种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相通,第一回油口与第五工作油口相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第一回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五工作油口均截止;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与第五工作油口相通,第一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相通;第二换向阀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四工作油口截止,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三工作油口相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四工作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通,第三工作油口截止。
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或,第二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进一步地,第二工作阀组包括: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其中,第三换向阀包括: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二回油口、第六油口和第七油口;第四换向阀包括:所述第一油口、所述第二油口、所述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第四油口与第六油口相通,第五油口与第七油口相通;第三换向阀包括三种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第二回油口、第六油口和第七个油口均截止;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与第六油口相通,第二回油口与第七油口相通;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与第七油口相通,第二回油口与第六油口相通;第四换向阀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四油口与第五油口均截止,第三油口同时与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油口与第四油口相通,第二油口与第五油口相通,第三油口截止。
进一步地,第三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或,第四换向阀为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载机,其设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包括:举升油缸、调平油缸、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该液压系统能够建立起器举升油缸和调平油缸的联动关系。具体而言,当液压系统中的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一换向阀组的第一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进入举升油缸的无杆腔或有杆腔;举升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流入第二换向阀组的第三油口,而后通过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与调平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相通,利用差压驱动使得调平油缸伸长,此时举升油缸伸长或收回的同时调平油缸伸长。由此,当举升油缸驱动动臂举升时,调平油缸伸长可驱动装载斗同时向靠近地面的一侧转动,以减少其与地面逐渐增大的夹角,由此该液压系统可在动臂举升状态,为稳定装载斗与地面的夹角提供前提,减小装载斗内物料散落,提高整机工作的稳定性。利用该液压系统无需额外增设机械调平装置,有利于简化装载机的整机结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液压系统中第一换向阀组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液压系统中第一换向阀组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液压系统中第一换向阀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液压系统中第二换向阀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液压系统中第三换向阀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液压系统中第四换向阀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换向阀组  11  第一换向阀
12  第二换向阀    2   第二换向阀组
21  第三换向阀    22  第四换向阀
3   举升油缸      4   调平油缸
P1  第一进油口    T1  第一回油口
a1  第一工作油口  a2  第二工作油口
a3  第三工作油口  a4  第四工作油口
a5  第五工作油口
P2  第二进油口    T2  第二回油口
b1  第一油口      b2  第二油口
b3  第三油口      b4  第四油口
b5  第五油口      b6  第六油口
b7  第七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建立举升油缸和调平油缸的联动关系,进而利用液压控制调平油缸和举升油缸的动作,使得当举升油缸伸长或收回的同时调平油缸能够伸长,以稳定动臂举升时装载斗与水平面的夹角,无需额外增设机械调平装置,简化整机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包括:举升油缸,调平油缸,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其中,
第一换向阀组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第三工作油口;第一进油口与高压油口相通,第一工作油口与举升油缸的无杆腔相通,第二工作油口与举升油缸的有杆腔相通;
第二换向阀组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第一油口与调平油缸的无杆腔相通,第二油口与调平油缸的有杆腔相通,第三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组的第三工作油口相通;
上述第一换向阀组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相通,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三工作油口相通;
上述第二换向阀组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三油口同时与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中,当第一换向阀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第二换向阀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高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组流入举升油缸的无杆腔中,举升油缸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流入调平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内,而后通过差压驱动使调平油缸伸长,由此实现举升油缸和调平油缸的同时伸长。
具体而言,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一换向阀组的第一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进入举升油缸的无杆腔;举升油缸的有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流入第二换向阀组的第三油口,而后通过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分别与调平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相通,利用差压驱动使得调平油缸伸长。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可实现举升油缸和调平油缸同时伸长,举升油缸伸长驱动动臂举升,随着动臂的提升,装载斗与地面的角度逐渐变大,此时调平油缸也伸长,便可驱动装载斗向靠近地面的一侧转动,以减少其逐渐增大的夹角,由此在动臂举升状态,可以为稳定装载斗与地面的夹角提供前提,减小装载斗内物料散落,提高整机工作的稳定性。
上述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可以包括结构较为简单的三通阀、四通阀或多通阀。但为了进一步实现该液压系统控制的多功能性,实现调平油缸单独动作和/或举升油缸的单独动作,使设置有该液压系统的装载机能够适应多种工况,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应的换向阀组可以包括适当的换向阀实现上述功能。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液压系统还优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1,该图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包括:
举升油缸3,调平油缸4,第一换向阀组1,第二换向阀组2;其中,
第一换向阀组1包括:第一进油口P1、第一回油口T1、第一工作油口a1、第二工作油口a2和第三工作油口a3;第一进油口P1与高压油口相通,第一回油口T1与油箱相通,第一工作油口a1与举升油缸3的无杆腔相通,第二工作油口a2与举升油缸3的有杆腔相通;
第二换向阀组2包括:第二进油口P2和第二回油口T2、第一油口b1、第二油口b2和第三油口b3;第二进油口P2与高压油口相通,第二回油口T2与油箱相通,第一油口b1与调平油缸4的无杆腔相通,第二油口b2与调平油缸4的有杆腔相通,第三油口b3与第一换向阀组1的第三工作油口a3相通。
第一换向阀组1包括三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与第一工作油口a1相通,第二工作油口a2与第三工作油口a3相通,第一回油口T1截止;(左位)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第一工作油口a1、第二工作油口a2、第三工作油口a3和第一回油口T1均截止;(中位)
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与第二工作油口a2相通,第一工作油口a1与第一回油口T1相通,第三工作油口a3截止;(右位)
第二换向阀组2包括三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三油口b3同时与第一油口b1和第二油口b2相通,第二进油口P2和第二回油口T2均截止;(中位)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与第一油口b1相通,第二油口b2与第二回油口T1相通,第三油口b3截止;(左位)
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与第二油口b2相通,第一油口b1与第二回油口T2相通,第三油口b3截止。(右位)
上述第一换向阀组1可以包括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组2可以包括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其中,第一换向阀组1的原理可以如图2所示,第二换向阀组2的原理可以如图3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向阀组1和第二换向阀组2还可包括其它能够实现上述通路功能的阀代替。
以第一换向阀组1和第二换向阀组2均为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为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可实现如下四个动作:
一、举升油缸3和调平油缸4同时伸长
第一换向阀组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组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中位)。本状态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流向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二、调平油缸单独伸长
第一换向阀组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中位),第二换向阀组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二换向阀组2的第二进油口P2、第一油口b1流入调平油缸4的无杆腔,调平油缸4的有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二换向阀组2的第二油口b2、第二回油口T2流回油箱。举升油缸3不发生动作。
三、调平油缸单独收回
第一换向阀组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中位),第二换向阀组1处于第三工作状态(右位)。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二换向阀组2的第二进油口P2、第二油口b2流入调平油缸4的有杆腔,调平油缸4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二换向阀组2的第一油口b1、第二回油口T2流回油箱。举升油缸3不发生动作。
四、举升油缸单独收回
第一换向阀组1处于第三工作状态(右位),第二换向阀组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中位)。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一换向阀组1的第一进油口P1、第二工作油口a2流入举升油缸3的有杆腔,举升油缸3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一换向阀组1的第一工作油口a1、第一回油口T1流回油箱。调平油缸4不发生动作。
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在实现举升油缸和调平油缸同时伸长基础上,还可实现调平油缸的单独伸长和收回,以及举升油缸的单独收回,控制方式灵活多样,使得设置有该液压系统的装载机能够适用于多种工况需求。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4,该图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一换向阀组1包括第一换向阀11和第二换向阀12。其中,
第一换向阀11包括:第一进油口P1、第一回油口T1、第一工作油口a1和第五工作油口a5;第一进油口P1与高压油口相通,第一回油口T1与油箱相通,第一工作油口a1与举升油缸3的无杆腔相通;
第二换向阀12包括:第二工作油口a2、第三工作油口a3和第四工作油口a4;第二工作油口a2与举升油缸3的有杆腔相通,第三工作油口a3与第二换向阀组2的第三油口b3相通,第四工作油a4口与第一换向阀11的第五工作油口a5相通;
第一换向阀11包括三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与第一工作油口a1相通,第一回油口T1与第五工作油口a5相通;(左位)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第一回油口T1、第一工作油口a1和第五工作油口a5均截止;(中位)
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与第五工作油口a5相通,第一回油口T1与第一工作油口a1相通(右位)。
第二换向阀12包括两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四工作油口a4截止,第二工作油口a2与第三工作油口a3相通;(右位)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四工作油口a4与第二工作油口a2相通,第三工作油口a3截止(左位)。
上述第一换向阀11优选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换向阀12优选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其中,第一换向阀11的原理可以如图5所示,第二换向阀12的原理可以如图6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向阀11和第二换向阀12还可由其它能够实现上述通路功能的阀代替。
以第一换向阀11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换向阀12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为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可实现如下五个动作:
一、举升油缸3和调平油缸4同时伸长
第一换向阀组2中的第一换向阀1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1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右位),第二换向阀组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中位)。本状态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流向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二、调平油缸单独伸长
第一换向阀组1中的第一换向阀1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中位),第二换向阀1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组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本状态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流向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三、调平油缸单独收回
第一换向阀组1中的第一换向阀1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中位),第二换向阀1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组1处于第三工作状态(右位)。本状态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流向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四、举升油缸单独收回
第一换向阀组1中的第一换向阀11处于第三工作状态(右位),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组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中位)。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一换向阀11的第一进油口P1、第五工作油口a5、第二换向阀12的第四工作油口a4、第二工作油口a2流入举升油缸3的有杆腔;举升油缸3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一换向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a1、第一回油口T1流回油箱。调平油缸4不发生动作。
五、举升油缸单独伸长
第一换向阀组1中的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1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组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中位)。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一换向阀11的第一进油口P1、第一油口a1流入举升油缸3的无杆腔;举升油缸3有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二换向阀12的第二油口a2、第四油口a4、第一换向阀11的第五油口a5、第一回油口T1流回油箱。调平油缸4不发生动作。
相对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第一换向阀组采用易于加工制造的三位四通阀和二位三通阀组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多功能性进一步优化,该液压系统还具有举升油缸单独伸长的功能。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7,该图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第二换向阀组2包括第三换向阀21和第四换向阀22。其中,
第三换向阀21包括:第二进油口P2、第二回油口T2、第六油口a6和第七个油口a7;第二进油口P2与高压油口相通,第二回油口T2与油箱相通;
第四换向阀22包括:第一油口b1、第二油口b2、第三油口b3、第四油口b4和第五油口b5;第一油口b1与调平油缸4的无杆腔相通,第二油口b2与调平油缸4的有杆腔相通,第三油口b3与第二换向阀12的第三工作油口a3相通,第四油口b4与第六油口b6相通,第五油口b5与第七油口b7相通;
第三换向阀21包括三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第二回油口T2、第六油口b6和第七个油口b7均截止;(中位)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与第六油口b6相通,第二回油口T2与第七油口b7相通(左位);
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与第七油口b7相通,第二回油口T2与第六油口b6相通(右位);
第四换向阀包括两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四油口b4与第五油口b5均截止,第三油口b3同时与第一油口b1和第二油口b2相通(右位);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油口b1与第四油口b4相通,第二油口b2与第五油口b5相通,第三油口b3截止。(左位)
上述第三换向阀21优选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图8);第四换向阀22优选为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图9)。其中,第三换向阀21的原理可以如图8所示,第四换向阀22的原理可以如图9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换向阀21和第四换向阀22还可由其它能够实现上述通路功能的阀代替。
以第三换向阀21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四换向阀22为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为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可实现如下五个动作:
一、举升油缸3和调平油缸4同时伸长
第一换向阀组2中的第一换向阀1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1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右位),第二换向阀组1中的第三换向阀2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中位),第四换向阀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右位)。本状态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流向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二、调平油缸单独伸长
第一换向阀组1中的第一换向阀1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中位),第二换向阀1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组1中的第三换向阀2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第四换向阀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三换向阀21的第二进油口P2、第六油口b6、第四换向阀22的第四油口b4、第一油口b1流入调平油缸4的无杆腔;调平油缸4有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四换向阀22的第二油口b2、第五油口b5、第三换向阀21的第七油口b7、第二回油口b2流回油箱。举升油缸3不发生动作。
三、调平油缸单独收回
第一换向阀组1中的第一换向阀1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中位),第二换向阀1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组1中的第三换向阀21处于第三工作状态(右位),第四换向阀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三换向阀21的第二进油口P2、第七油口b7、第四换向阀22的第五油口b5、第二油口b2流进调平油缸4的有杆腔;调平油缸4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四换向阀22的第一油口b1、第四油口b4、第三换向阀21的第六油口b6、第二回油口b2流回油箱。举升油缸3不发生动作。
四、举升油缸单独收回
第一换向阀组1中的第一换向阀11处于第三工作状态(右位),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组2中的第三换向阀2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中位),第四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本状态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流向与实施例三相同,不再赘述。
五、举升油缸单独伸长
第一换向阀组1中的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1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第二换向阀组2中的第三换向阀2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中位),第四换向阀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左位)。本状态下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流向与实施例三相同,不再赘述。
相对于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的优点为:第二换向阀组采用易于加工制造的三位四通阀和二位五通阀组成,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通过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建立起举升油缸和调平油缸的联动关系。具体而言,当液压系统中的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高压油依次通过第一换向阀组的第一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进入举升油缸的无杆腔;举升油缸的有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流入第二换向阀组的第三油口,而后通过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分别与调平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相通,利用差压驱动使得调平油缸伸长,此时举升油缸和调平油缸的同时伸长。由此,当举升油缸驱动动臂举升时,调平油缸的伸长可同时驱动动装载斗向靠近地面的一侧转动,以减少其与地面逐渐增大的夹角,由此该液压系统可在动臂举升状态,稳定装载斗与地面的夹角,防止装载斗内物料散落,提高整机工作的稳定性。无需额外增设机械调平装置,有利于简化装载机的整机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
通常来讲,调平油缸伸长驱动油缸向靠近地面的一侧转动;举升油缸安装于动臂的下侧,对应的,举升油缸伸长驱动动臂举升。因此,上述实施例中均是:第一换向阀组中的第一工作油口与举升油缸的无杆腔相通,第二工作油口与举升油缸的有杆腔相通。对应的装载机动作为:举升油缸伸长,动臂举升。
作为替代方案,第二换向阀组中的第一油口也可与调平油缸的有杆腔相通,第二油口相应的与调平油缸的无杆腔相通。该液压阀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仍可利用差压驱动保证调平油缸伸长,改变装载斗与地面夹角。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举升油缸设置于动臂下侧的情况,则举升油缸收回驱动动臂举升,此时则需要使第一换向阀组中的第一工作油口与举升油缸的有杆腔相通,第二工作油口与举升油缸的无杆腔相通。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举升油缸的安装位置选择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组中相应油口与举升油缸连接位置,以保证当举升油缸驱动动臂举升时,调平油缸是驱动装载斗向地面翻转的,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兹不赘述。
此外,对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举升油缸和调平油缸的截面积来保证:当举升油缸的活塞杆伸长至预定最大位置前,调平油缸的活塞杆还未到达极限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载机,该装载机设有上述任一种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中的举升油缸与动臂相连,用以驱动动臂的举升或下落;调平油缸与装载斗相连,用于驱动装载斗转动。由于上述任一种液压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液压系统的装载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液压系统,用于装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举升油缸(3),调平油缸(4),第一换向阀组(1)和第二换向阀组(2);其中,
第一换向阀组(1)包括:第一进油口(P1)、第一工作油口(a1)、第二工作油口(a2)和第三工作油口(a3);第一进油口(P1)与高压油口相通,第一工作油口(a1)与举升油缸(3)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一个腔相通,第二工作油口(a2)与举升油缸(3)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另一个腔相通;
第二换向阀组(2)包括:第一油口(b1)、第二油口(b2)和第三油口(b3);第一油口(b1)与调平油缸(4)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一个腔相通,第二油口(b2)与调平油缸(4)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的另一个腔相通,第三油口(b3)与第三工作油口(a3)相通;
第一换向阀组(1)至少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一进油口(P1)与第一工作油口(a1)相通,第二工作油口(a2)与第三工作油口(a3)相通;
第二换向阀组(2)至少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三油口(b3)同时与第一油口(b1)和第二油口(b2)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换向阀组(2)还包括第二进油口(P2)和第二回油口(T2),第二进油口(P2)与高压油口相通,第二回油口(T2)与油箱相通;第二换向阀组(2)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和第二回油口(T2)均截止;
第一换向阀组(1)还包括第二工作状态状态: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第一工作油口(a1)、第二工作油口(a2)、第三工作油口(a3)均截止;
第二换向阀组(2)还包括第二工作状态和第三工作状态: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与第一油口(b1)相通,第二油口(b2)与第二回油口(T2)相通,第三油口(b3)截止;
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与第二油口(b2)相通,第一油口(b1)与第二回油口(T2)相通,第三油口(b3)截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向阀组(1)还包括第一回油口(T1),第一回油口(T1)与油箱相通;第一换向阀组(1)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和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回油口(T1)均截止;
第一换向阀组(1)还包括第三工作状态;
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与第二工作油口(a2)相通,第一工作油口(a1)与第一回油口(T1)相通,第三工作油口(a3)截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向阀组(1)包括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和/或,第二换向阀组(2)包括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组(1)包括:第一换向阀(11)和第二换向阀(12);其中,
第一换向阀(11)包括:第五工作油口(a5)、所述第一进油口(P1)、所述第一回油口(T1)和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1);
第二换向阀(12)包括:第四工作油口(a4)、所述第二工作油口(a2)和所述第三工作油口(a3);所述第四工作油口(a4)与第五工作油口(a5)相通;
第一换向阀(11)包括三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与第一工作油口(a1)相通,第一回油口(T1)与第五工作油口(a5)相通;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第一回油口(T1)、第一工作油口(a1)和第五工作油口(a5)均截止;
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进油口(P1)与第五工作油口(a5)相通,第一回油口(T1)与第一工作油口(a1)相通;
第二换向阀(12)包括两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四工作油口(a4)截止,第二工作油口(a2)与第三工作油口(a3)相通;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四工作油口(a4)与第二工作油口(a2)相通,第三工作油口(a3)截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向阀(11)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或,第二换向阀(12)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工作阀组包括:第三换向阀(21)和第四换向阀(22);其中,
第三换向阀(21)包括:所述第二进油口(P2)、所述第二回油口(T2)、第六油口(b6)和第七油口(b7);第四换向阀(22)包括:所述第一油口(b1)、所述第二油口(b2)、所述第三油口(b3)、第四油口(b4)和第五油口(b5);第四油口(b4)与第六油口(b6)相通,第五油口(b5)与第七油口(b7)相通;
第三换向阀(21)包括三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第二回油口(T2)、第六油口(b6)和第七个油口均截止;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与第六油口(b6)相通,第二回油口(T2)与第七油口(b7)相通;
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二进油口(P2)与第七油口(b7)相通,第二回油口(T2)与第六油口(b6)相通;
第四换向阀(22)包括两种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四油口(b4)与第五油口(b5)均截止,第三油口(b3)同时与第一油口(b1)和第二油口(b2)相通;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油口(b1)与第四油口(b4)相通,第二油口(b2)与第五油口(b5)相通,第三油口(b3)截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换向阀(21)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或,第四换向阀(22)为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
9.一种装载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系统。
CN201310131031.6A 2013-04-16 2013-04-16 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6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1031.6A CN103206421B (zh) 2013-04-16 2013-04-16 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1031.6A CN103206421B (zh) 2013-04-16 2013-04-16 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6421A true CN103206421A (zh) 2013-07-17
CN103206421B CN103206421B (zh) 2015-08-12

Family

ID=48753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103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6421B (zh) 2013-04-16 2013-04-16 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64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466A (zh) * 2019-04-24 2019-09-03 湖南睿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清淤机械及其液压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8396A1 (de) * 1984-10-19 1986-04-30 Rudolf Hausherr & Söhne GmbH & Co KG, 4322 Sprockhövel Schaltung fuer intermittierend arbeitende, hydraulisch angetriebene geraete oder maschinen
EP0819795A1 (en) * 1996-02-01 1998-01-21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Hydraulic circuit for hydraulic machine
JPH1082368A (ja) * 1996-07-10 1998-03-31 Samsung Heavy Ind Co Ltd ローダの油圧装置
CN1219498A (zh) * 1997-12-11 1999-06-1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工程车辆的倾斜油缸控制装置及方法
US20030115864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Case Corporation, A Delaware Corporation Hydraulic power boost system for a work vehicle
CN200971517Y (zh) * 2006-06-30 2007-11-07 泰安市蓝田机电有限公司 全液压装载机的新型液压装置
CN102518170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四川大学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8396A1 (de) * 1984-10-19 1986-04-30 Rudolf Hausherr & Söhne GmbH & Co KG, 4322 Sprockhövel Schaltung fuer intermittierend arbeitende, hydraulisch angetriebene geraete oder maschinen
EP0819795A1 (en) * 1996-02-01 1998-01-21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Hydraulic circuit for hydraulic machine
JPH1082368A (ja) * 1996-07-10 1998-03-31 Samsung Heavy Ind Co Ltd ローダの油圧装置
CN1219498A (zh) * 1997-12-11 1999-06-1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工程车辆的倾斜油缸控制装置及方法
US20030115864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Case Corporation, A Delaware Corporation Hydraulic power boost system for a work vehicle
CN200971517Y (zh) * 2006-06-30 2007-11-07 泰安市蓝田机电有限公司 全液压装载机的新型液压装置
CN102518170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四川大学 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466A (zh) * 2019-04-24 2019-09-03 湖南睿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清淤机械及其液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6421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9794B (zh) 一种大型液压挖掘机的重载动臂势能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826448B (zh) 作业机械
CN205134401U (zh) 多自由度连杆式码垛臂
JP2002227232A (ja) 作業機械におけるブームシリンダの油圧制御回路
CN103015472A (zh) 一种螺杆传动多自由度可控机构式挖掘机构
CN104061196A (zh) 新型装载机液压系统
CN104603372A (zh) 液压控制系统
CN101906792A (zh) 一种带可调配重的电动装载机构
CN102080391B (zh) 一种机械式电动挖掘机构
CN103104004A (zh) 工程机械
CN106062289A (zh) 作业机械
CN104405006B (zh) 装载机半变量液压系统
CN112726693A (zh) 一种装载机工作减振控制系统及模糊控制方法
CN203188273U (zh) 挖掘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液压挖掘机
CN206092579U (zh) 一种装载机液压系统动臂双油缸锁紧机构
CN103206421A (zh) 装载机及其液压系统
CN109372053A (zh) 配重可横向移动的破岩机
CN206486917U (zh) 机器上的液压系统
CN104061197A (zh) 一种装载机的液压系统
CN105324539A (zh) 作业车辆的控制方法、作业车辆的控制装置以及作业车辆
CN203939503U (zh) 一种双模式切换的tbm推进液压系统
CN2866627Y (zh) 液压履带式拉铲
CN105544632A (zh) 一种用于控制装载机铲斗自动放平的系统
CN204662524U (zh) 用于机器的连杆组件及具有所述连杆组件的机器
CN102127918B (zh) 液压执行机构、液压执行方法和挖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