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2143B - 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2143B
CN103202143B CN201310103459.XA CN201310103459A CN103202143B CN 103202143 B CN103202143 B CN 103202143B CN 201310103459 A CN201310103459 A CN 201310103459A CN 103202143 B CN103202143 B CN 1032021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headlamp
lamp device
front lamp
treatme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34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2143A (zh
Inventor
片山靖彦
池田修平
河濑宗之
征矢保
川村学司
楠忠
桝谷一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412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5509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02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2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21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09B3/4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evapo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9/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 F26B9/0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stationary drums or chambers
    • F26B9/0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stationary drums or chambers including agitating devices, e.g. pneumatic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20Waste processing or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es (AREA)
  • Outside Dividers And 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联合收割机等收割机备有收割前处理部(10),其连结在机体的前部并且具有前照灯装置(20),其中,前照灯装置(20)构成为,设置在收割前处理部(10)的侧部,可对该收割前处理部(10)的前方及侧方进行照射。因为通过前照灯装置(20)对收割前处理部(10)的前方进行照射,所以在夜间等进行收割作业时可确保前方良好的视野。除此之外,因为通过前照灯装置(20)对收割前处理部(10)的侧方也进行照射,所以即使在夜间等转弯时,也可更容易且准确地进行与邻接列的对位。

Description

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等的收割机,更具体地说,涉及备有收割前处理部的收割机,所述收割前处理部连结在机体的前部上并且具有前照灯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前照灯装置的以往的收割机例如在日本国实开昭63-23143号公报(参照第2~5页、图1~图3)、日本国特开平10-136758号公报(参照【0015】段、【0024】段)已经公开。
上述任何一种收割机的前照灯装置都用于专门照射机体的前方,在夜间点亮来确保直行时相对于收割对象列中的植物茎杆的视野。可是,在为了从已收割的一列转到未收割的邻接一列而在列的一端对机体进行转弯的时候等,在如何容易且正确地进行对该邻接一列的对位这一点上还有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谋求该点的改良,提供一种更易进行夜间等的收割作业的收割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收割机,备有收割前处理部,所述收割前处理部连结在机体前部并且具有前照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前照灯装置构成为,设置在前述收割前处理部的侧部,可对该收割前处理部的前方及侧方进行照射。
根据该构成,因为通过前照灯装置对收割前处理部的前方进行照射,所以在夜间等进行收割作业时可确保前方良好的视野。除此之外,因为通过前照灯装置对收割前处理部的侧方也进行照射,所以即使在夜间等旋转时,也可更容易且准确地进行与邻接列的对位。因此,不需要为了对位而频繁地进行机体的前后运动或转弯的修正。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前述收割前处理部构成为可围绕其后方的横向轴芯在下降作业状态与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间摆动,并且在该收割前处理部的正面,沿横向并列设置有作用在植物茎杆上的多个分草具,在前述收割前处理部处于前述下降作业状态时,前述前照灯装置对横向最外侧的分草具、比该分草具更靠横向外侧的部分及前方地面进行照射,在前述收割前处理部处于前述上升非作业状态时,前述前照灯装置对于比处于下降作业状态时更靠前方的地面进行照射。该构成具有以下的优点。
例如,在日本国实开昭63-2314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收割机中,头灯(相当于前照灯装置)1的支承臂2被枢轴安装,以便相对于收割部A的侧部盖体13可围绕支点02转动。该收割机还备有金属缆线4,其将连结在支承臂2上的拉伸弹簧14、对收割部A进行枢轴支承并使其以转动支点01转动自如的支承部10、以及支承臂2连结在一起。根据该构成,无论上升或下降收割部A,通过金属缆线4或拉伸弹簧14的作用使得头灯1的朝向不会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构成中,在使收割前处理部上升而处于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际,因为收割前处理部比作业时更为向上,所以前照灯装置也更为向上地照射。由此,照射不到前方的地面,难于在夜间行驶。因此,需要设计复杂的前照灯安装结构或者设置前照灯装置的朝向调节机构,以便即使收割前处理部上升也可照射到地面上。
与之相对,在本发明的构成中,在收割前处理部下降而处于下降作业状态时,前照灯装置对分草具、比该分草具更靠横向外侧的部分及前方地面进行照射。在收割前处理部上升而处于上升非作业状态时,前照灯装置对于比收割前处理部处于下降作业状态时更靠前方的地面进行照射。由此,通过使前照灯装置相对于收割前处理部可摆动的简单的安装结构,在作业时,无论直行还是转弯都易于观察到作业中的分草具及其侧方或前方的地面。又,在移动时也易于观察到移动前方的地面。
因此,前照灯装置的安装结构变得更加简单,不需要特别的照射朝向调节结构,所以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即使操作员没有意识到要进行前照灯装置的照射朝向的调节,也会与收割前处理部的升降操作连动地进行所希望的朝向调节,非常有利于操作。
又,若前述前照灯装置备有第1前照灯、以及与该第1前照灯相比照射方向更为向下的第2前照灯,则与通过由单一的前照灯构成的前照灯装置来进行照明的情况相比,在整个照明范围内,作业或移动所需的照明范围更加明亮。因此,易于观察到分草具及其侧方或前方的状况,更容易进行作业或移动。
此时,若前述第1前照灯配置在前述第2前照灯的上方,则与沿机体横向并列设置两前照灯的情况相比,设置第1及第2前照灯所需的、沿机体横向的设置空间变小。此外,若将照射朝向向下的第2前照灯配置在第1前照灯的上方,则如果第2前照灯不比第1前照灯向前突出的话就难以用第2前照灯照射到分草具,所以从侧面看去,前照灯装置的前表面不得不作成凹凸面。与之相对,在本发明的构成中,从机体侧面看去,前照灯装置的前表面为大致平坦的面。
因此,可以使前照灯装置的设置空间在横向上变得紧凑,并且使前照灯装置的前表面一侧变得简洁。
另一方面,若前述前照灯装置构成为可以在前述第1前照灯与前述第2前照灯都点亮的双亮状态、和前述第1前照灯熄灭而前述第2前照灯点亮的单亮状态之间切换,则具有以下的优点。即、在收割前处理部处于上升非作业状态的情况下,与处于下降作业状态的情况相比,第1前照灯与第2前照灯都向上照射而易于照射对面的车。若在此时切换到单亮状态,则比第2前照灯更向上照射的第1前照灯熄灭,第2前照灯点亮。因此,考虑到不强烈地照射对面车,通过在移动时切换到单亮状态,可一边避免由第1前照灯对对面的车照射,一边照明前方地行驶。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植物茎杆的拉起装置设置在前述多个分草具的后方,并且在该拉起装置上设置有对前述收割前处理部的横向侧部进行覆盖的横向盖体,且,在前述横向盖体上设置有前述前照灯装置的反射器及透镜,通过该反射器或透镜来设定前述前照灯装置的照射范围。该构成具有以下的优点。
例如,在日本国特开平10-136758号公报公开的收割机中,对收割装置1(相对于收割前处理部)的谷杆输送部2上方进行覆盖的防尘盖体3被分割为前部盖体4与后部盖体5,固定前部盖体4并且将前照灯33(相对于前照灯装置)安装在前部盖体4的前端部上,若使后部盖体5滑动到前方一侧的开放位置,则后部盖体5覆盖前照灯33的上部,前照灯33除了照射通常的前方区域之外,还通过由后部盖体5的内表面反射的照射区域来对分草体25附近进行照射。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良好地对分草具进行照明,需要使后部盖体具有优异的反射器功能,从制造方面来说易于导致成本变高。又,若照明分草具,则后部盖体被置于开放位置,由防尘盖体起到的防尘作用降低。
与之相对,在本发明的构成中,将前照灯装置设置在与拉起装置连结的横向盖体上,通过前照灯装置的反射器或透镜来设定对分草具的前端部及分草具前方进行照明的前照灯装置的照射范围。因此,仅点亮具有反射器或透镜的前照灯装置,就可对分草具的前端部及分草具前方及侧方进行照明。因此,即使在夜间也易于观察到前方,可更加容易地进行分草具相对于作物的对位。进而,仅通过点亮前照灯装置就可确保所希望的照射,因此不会如现有技术那样产生尘埃飞散等的问题。且,仅在前照灯装置上备有前述反射器或透镜而已,可以廉价地得到上述构成。
又,若在前述横向盖体上设置有凹部,在该凹部上组装有前述前照灯装置,则可抑制前照灯装置向外侧突出,前照灯装置不易破损。此时,若以前述凹部向前方及横向外侧开口的方式在前述收割前处理部的前部的两转角部上设置前述前照灯装置,则可更简单地实现以下构成:各前照灯装置除了照明收割前处理部的前方之外,还对横向外侧附近进行照明。
又,若将前述横向盖体设置在最外侧的分草具的上方,则可更简单地实现以下构成:各前照灯装置除了照明收割前处理部的前方之外,还对横向外侧附近进行照明。
其他的特征构成及优点可通过参照附图并阅读以下的说明而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又,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机体的前进方向为基准的前后方向、正面、背面、左右方向、横向、横侧面及上下方向分别被称为“前后方向”、“正面”、“背面”、“左右方向”、“横向”、“横侧面”以及“上下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是表示作为收割机的一例的联合收割机的图。
图2是图1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是表示从机体俯视看去时前照灯装置及侧照灯的照射范围的说明图。
图3是收割前处理部的立体图。
图4是收割前处理部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收割前处理部的强制分草具的安装要领的俯视图。
图6(a)是表示在作业状态下从机体侧面看去时的前照灯装置的照射范围之说明图,图6(b)是表示在非作业状态下从机体侧面看去时的前照灯装置的照射范围之说明图。
图7是前照灯装置的横剖俯视图。
图8是侧照灯的横剖俯视图。
图9是前照灯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10是反射器的主视图。
图11是反射器的立体图。
图12是前照灯罩的正面一侧的立体图。
图13是前照灯罩的背面一侧的立体图。
图14是操作开关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收割机的第2实施方式之前照灯装置在分解状态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基于作为收割机的一例的联合收割机来说明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联合收割机的整体构成
在图1、2中示出了对稻子、小麦等进行收割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及整体俯视图。该联合收割机备有:自行机体,通过履带行驶装置1而行进(以下简称为机体)、动力部,设置在机体一侧的前部。该动力部备有搭乘型的驾驶部3,驾驶坐席2等装备于其上,通过位于驾驶坐席2的下方的发动机(未图示)的动力来驱动该动力部。收割前处理部10的前处理部框架主体11可围绕横轴P摆动地连结在机体的机架4的前部。在机架4的后部一侧设有脱粒装置6及谷粒箱7。
若使得设于前处理部框架主体11的后方下部的升降压力缸5伸缩,则前处理部框架主体11相对于机架4上下地摆动。通过该摆动使收割前处理部(收割前处理部的一例)10相对于机体上下地摆动,其姿势在下降作业状态与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间切换,所述下降作业状态是指在收割前处理部10前方突出设置的分草具12或在收割前处理部10下方设置的收割装置14等距地面较近而能够进行收割(收割)作业的状态,所述上升非作业状态是指上述部件从地面升高的状态。若使收割前处理部10处于下降作业状态并使机体行进,则收割前处理部10通过横向排列的多个分草具12将作为收割对象的植物谷杆分为收割对象与非收割对象,并且拉起作为收割对象的植物谷杆而将其导入路径R。利用设于分草具12的后方且与各谷杆对应的茎杆拉起装置13对导入到各茎杆拉起路径R中的、来自各分草具12的各茎杆进行拉起处理。在收割前处理部10中,通过单一的收割装置14对由茎杆拉起装置13拉起的茎杆进行收割处理,通过供给装置15将来自收割装置14的收割谷杆向机体后方输送,供给到脱粒装置6的脱粒供给链6a的起始端部。脱粒装置6一边通过脱粒供给链6a夹持着收割谷杆的根部一侧地输送,一边将其穗尖一侧供给到处理室(未图示)进行脱粒处理。谷粒箱7回收并储存来自脱粒装置6的谷粒。
收割前处理部的详细构成
该收割前处理部10如图1、图3所示地构成。
即、在收割前处理部10中,前处理部框架由以下部件构成:前后朝向的前处理部框架主体11、中间部连结在该前处理部框架主体11的前端部上的机体横向的支承部件17、从该支承部件17在机体横向上的多个部位向机体前方延伸的分草杆18。在各分草杆18的前端部上固定分草具12,在相邻的一对分草杆18彼此之间设置茎杆拉起路径R,在各茎杆拉起路径R的横向一端侧,以越靠近上端侧越向后方一侧倾斜的状态设置前述茎杆拉起装置13,在分草杆18的基端部上设置有理发推子形的前述收割装置14,在拉起装置13的后方设置有前述供给装置15。
如图1所示,在收割前处理部10的横向两侧,设置有对茎杆拉起装置13后侧的横向侧部进行覆盖的横向盖体30、以及对供给装置15上方进行覆盖的防尘盖体19。如图3、图4等所示,各横向盖体30由弯曲板金制成,弯曲成形为具有前侧板部31与横侧板部32,所述前侧板部31具有向前面31a,而所述横侧板部32具有朝向横向外侧的横向面32a。各横向盖体30设置在最外侧的分草具12的上方,且连续设置在沿横向排列的多个茎杆拉起装置13中、位于横向最外侧的茎杆拉起装置13的拉起罩13b的横向外侧。各横向盖体30的向前面31a沿着拉起罩13b的前表面13c地构成。各横向盖体30的向前面31a与拉起罩13的前表面13c都成为越靠近上端一侧越向后方倾斜的倾斜面。
如图4的虚线所示,各茎杆拉起装置13构成为,在拉起罩13b的内部,环形的拉起链13d设置成卷绕在驱动链轮13e与空转轮体13f上。
若拉起链13d由驱动链轮13e转动驱动,则起伏摆动自如地设置在拉起链13d的多个部位上的拉起爪13a依次从拉起罩13b的横向一端侧(拉起一侧)上升、在另一端侧(返回一侧)下降地移动。在拉起一侧上升移动的拉起爪13a通过位于拉起罩13b内部的起立导向件(未图示)而进行起立操作,因此相对于拉起链13d成为起立了的姿势,在拉起爪13a的前端一侧从拉起罩13b向其横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进行上升移动。拉起爪13a到达拉起一侧的终止端部时,位于拉起罩13b内部的倒伏导向件(未图示)倒下,拉起爪13a从起立姿势变为倒伏姿势,并移动到返回一侧,以倒伏姿势在拉起罩13b的内部下降移动,在拉起罩13b的下端部从返回一侧回到拉起一侧。
由此,在各茎杆拉起装置13中,拉起爪13a在拉起罩13b的下端部从返回一侧回到拉起一侧,并成为起立姿势,卡止在来自分草具12的植物茎杆上,拉起爪13a以从拉起罩13b沿机体横向突出的起立姿势进行上升移动,由此对该植物茎杆进行拉起处理。
照灯装置的构成及照射范围
在本发明中,收割前处理部10的照灯装置备有前照灯装置20及侧照灯40。更详细的情况如下所述。
如图3、图4等所示,在收割前处理部10的前部的两转角部上设有前照灯装置20。各前照灯装置20位于茎杆拉起装置13的上端部的稍靠横向外部的一侧。更详细地说,各前照灯装置20固定设置在位于最靠横向外侧的拉起装置13的上端部中、稍靠横向外侧的部位上。
如图1所示,侧照灯40设置在收割前处理部10的两横向侧部中、相对于驾驶部3更为远离的横向一侧。
如图3、图4所示,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都具有一对前照灯、即具有上侧前照灯(第1前照灯的一例)22及下侧前照灯(第2前照灯的一例)23。这些前照灯22、23上下并列设置在前照灯组装凹部33上,所述前照灯组装凹部33设置在由横向盖体30的前侧板部31与横侧板部32形成的转角部上。
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都如下所述地构成。
即、因为横向盖体30的前侧板部31的向前面31a沿着茎杆拉起装置13的拉起罩13b的前表面13c倾斜,所以前照灯装置组装凹部33位于越靠近上方越向后方一侧倾斜的倾斜部分上。因为前照灯装置组装凹部33通过沿着横向盖体30的前侧板部31与横侧板部32设置切口而构成,所以成为向机体前方及机体横向外侧都开口的凹部,由此,各前照灯装置20除了向机体前方照射之外,还易于向机体横向外侧照射。
通过上述构成,各前照灯装置20位于由横向盖体30的前侧板部31与横侧板部32围成的转角部上,且,前照灯装置20的透镜21几乎不从横向盖体30的前侧板部31与横侧板部32突出。
又,如图1、图3所示,左右的横向盖体30都由下部盖体30a与上部盖体30b构成,其中,下部盖体30a构成为,通过将一对稳定装置35在卡合状态与卡止解除状态之间切换就可容易地装卸,上部盖体30b与该下部盖体30b分体设置,并且备有前述前照灯装置20及侧照灯40。
如图7及图9等所示,上侧前照灯22及下侧前照灯23都备有:在前照灯装置组装凹部33的内部,固定在横向盖体30上的前照灯罩20a;紧固在该前照灯罩20a上的反射器24、25;由位于该反射器24、25的底部的灯泡支承部26、27所支承的灯泡28、29;安装在前照灯罩20a前侧的透镜21。上侧前照灯22的前照灯罩20a与下侧前照灯23的前照灯罩20a成形为一体的零件。上侧前照灯22的反射器24与下侧前照灯23的反射器25成形为一体的零件。上侧前照灯22的透镜21与下侧前照灯23的透镜21成形为一体的零件。
如图9、图10、图11所示,在下侧前照灯23的反射器25中,反射特性不同的两种反射器部25a、25b利用边界线25c在机体上下方向上分开地设置。在上侧前照灯22的反射器24中,反射特性不同的两种反射器部24a、24b利用边界线24c在机体横向上分开地设置。下侧前照灯23的两种反射器部25a、25b与上侧前照灯22的两种反射器部24a、24b都利用不连续的三维面而构成。
下侧前照灯23的两种反射器部25a、25b的反射特性如下地设定。即、从下侧前照灯23的灯泡29射出并由上侧反射器部25a反射而向前方照射的光在以下状态下照射:朝向机体下方照射且位于横向最外端的分草具12的前端部也进入到了照射范围。又,从下侧前照灯23的灯泡29射出并由下侧反射器部25b反射而向前方照射的光,与由上侧反射器部25a所形成的照射朝向相比更为向上地照射。若收割前处理部10处于下降作业状态,则由下侧反射器部25b向机体前方照射的光成为相对于地面平行或接近平行的光。
上侧前照灯22的两种反射器部24a、24b的反射特性如下地设定。即、从上侧前照灯22的灯泡28射出并由内侧反射器部24a反射而向前方照射的光几乎向正前方照射,在收割前处理部10的横向中心的稍稍靠外一侧对前方进行照射。又,从上侧前照灯22的灯泡28射出并由外侧反射器部24b反射而向前方照射的光,与由内侧反射器部24a所形成的照射朝向相比在横向上更为向内地照射。
如图9、图10所示,在构成两反射器24、25的反射器部件的下部设有向上反射舌部25d。该向上反射舌部25d使得来自灯泡29的光的一部分与由反射器部25a、25b所形成的反射相比更为向上地反射。由此,在使收割前处理部10上升到上升非作业状态时,来自灯泡29的光的一部分不会朝着对面的车照射。
如图1所示,各前照灯装置20组装成下侧前照灯23的灯泡29的光轴29a穿过位于横向最外端的分草具12的前端12a。
如图7所示,在左侧的前照灯装置20中,上侧前照灯22及下侧前照灯23的灯泡28、29相对于机体的前后朝向以大约15度的倾斜角度A向左横向外侧倾斜,在上述安装姿势下被支承。即、在左侧的前照灯装置20中,为了使俯视看去时的照射方向稍稍向左横向外侧倾斜,使各前照灯22、23的灯泡28、29及反射器24、25在以前述倾斜角度A向左横向外侧倾斜的安装姿势下被支承。
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右侧的前照灯装置20中,上侧前照灯22及下侧前照灯23的灯泡28、29相对于机体的前后朝向以大约15度的倾斜角度A向右横向外侧倾斜,在上述安装姿势下被支承。即、在右侧的前照灯装置20中,为了使俯视看去时的照射方向稍稍向右横向外侧倾斜,也使各前照灯22、23的灯泡28、29及反射器24、25在以前述倾斜角度A向右横向外侧倾斜的安装姿势下被支承。
又,在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中,下侧前照灯23的反射器25的照射方向都设定为比上侧前照灯22的反射器24的照射方向更为向下,由此,下侧前照灯23的照射方向设定为比上侧前照灯22更为向下。即、无论是在收割前处理部10下降而处于下降作业状态的情况下,还是上升而处于上升非作业状态的情况下,下侧前照灯23的照射范围都设定为比上侧前照灯22的照射范围更为靠后。
如图8所示,前述各侧照灯40备有反射器41、支承在该反射器41上的灯泡42、固定在反射器41的前部上的透镜43而构成,其中,所述反射器41配置在侧照灯组装凹部34上并固定于横向盖体30上,所述侧照灯组装凹部34是通过使前述横向盖体30的前述横侧板部32备有贯通孔而设置的。
在图2中示出了由侧照灯40形成的照射范围S、在收割前处理部10下降而处于下降作业状态之际通过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照射来形成的照射范围RD、LD(俯视看去)。在图6(a)中,示出了在收割前处理部10下降而处于下降作业状态之际通过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照射来形成的照射范围(侧视看去)。在图6(b)中,示出了在收割前处理部10上升到行程终点而处于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际通过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照射来形成的照射范围(侧视看去)。
在进行收割作业之际,有必要使收割前处理部10下降到下降作业状态。对于这一点,本发明利于在进行夜间的收割作业时可靠地确保所需的照射范围。即、可通过左侧的前照灯装置20的上侧前照灯22及下侧前照灯23来确保照射范围LD、即、可照射到横向最左侧的分草具12的前端部、以及该分草具12的靠左的横向外侧与前方的地面。又,也可通过右侧的前照灯装置20的上侧前照灯22及下侧前照灯23来确保照射范围RD、即、可照射到横向最右侧的分草具12的前端部、以及该分草具12的靠右的横向外侧与前方的地面。
此时,由侧照灯40所形成的照明范围S的照明与左侧的前照灯装置20的上侧前照灯22、下侧前照灯23所形成的横向外侧的照明一起、在收割前处理部10的横向端部附近对未收割谷杆进行照明,特别是对未收割谷杆的根部附近进行照明,所以易于将分草具12相对于未收割谷杆进行对位。
又,根据本发明,在路上行驶等以非作业状态行进时,通过使收割前处理部10上升到行程终点而处于上升非作业状态,可在夜间行驶时可靠地确保所需的照射范围。即、通过左侧的前照灯装置20的上侧前照灯22及下侧前照灯23来确保照射范围LU、即、对于比前述照射范围LD更远离机体的前方地面进行照射。又,也可通过右侧的前照灯装置20的上侧前照灯22及下侧前照灯23来确保照射范围RU、即、对于比前述照射范围RD更远离机体的前方地面进行照射。此时,通过由前述向上反射舌部25d所形成的向上反射,不会使对面车的驾驶员感到晃眼。
如图5所示,在各前照灯装置20中,上侧前照灯22与下侧前照灯23的位置都比茎杆拉起装置13的拉起罩13b的前表面13c靠后一些,后退差为B。为了作出这样的后退差B,在将前照灯装置20组装到前照灯装置组装凹部33上时,两前照灯22、23的透镜21的外侧面构成为比拉起罩13b的前表面13c稍稍靠后。由此,如图4、图5的双点划线所示,在将强制分草具50安装在位于横向最外侧的茎杆拉起装置13的前侧之际,前照灯装置20不易产生妨碍,强制分草具50易于接近并沿着茎杆拉起装置13的拉起罩13b的倾斜前表面13c。上述强制分草具50通过分草爪52将植物谷杆分为收割对象与非收割对象,所述分草爪52在从分草罩51突出到机体前方一侧的状态下上升移动。
如图9、图13所示,在前述前照灯罩20a的背面一侧设有:位于下侧前照灯23的反射器25所进入的向前凹部60a的里侧的凹部60、位于上侧前照灯22的反射器24所进入的向前凹部61a的里侧的凹部61、隔着一方的凹部61并在沿前照灯装置上下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突出的一对安装脚部62、62。各安装脚部62将前照灯装置20连结在横向盖体30的支承部(未图示)上。如图12所示,在前述前照灯罩20a的正面一侧,透镜21的沿整个圆周的端部所抵贴的透镜抵接部63设置形成为闭合环状,在前照灯罩20a的位于前述透镜抵接部63的外侧的角部上,设置有紧固并连结透镜21的透镜连结部64。由此,前照灯罩20a及前照灯装置20成为备有提高了刚性的结构的状态。
前照灯装置的操作开关
在前述驾驶部3中设有用于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20的操作开关70。例如图14所示,该操作开关70可构成为切换开关式的操作件31,可在关灯位置OFF、第1点灯位置ON1以及第2点灯位置ON2这三个操作位置之间进行旋转操作。
在各前照灯装置20中,若将该操作件31操作到关灯位置OFF,则切换到上侧前照灯22与下侧前照灯23都熄灭的关灯状态。若将该操作件31操作到第1点灯位置ON1,则切换到上侧前照灯22熄灭而下侧前照灯23点亮的单亮状态。若将该操作件31操作到第2点灯位置ON2,则切换到上侧前照灯22与下侧前照灯23都点亮的双亮状态。
在进行作业行驶之际,若预先将操作开关70的操作件71操作到第2点灯位置ON2,则处于双亮状态。因为在作业时收割前处理部10下降到下降作业状态,所以在双亮状态下,通过左侧的前照灯装置20来照亮横向最左端的分草具12及该分草具12的前方地面,通过右侧的前照灯装置20来照亮横向最右端的分草具12及该分草具12的前方地面。因此,易于观察到其左右横端的分草具12及其附近的状况,即使在夜间也可容易地进行分草具12相对于植物谷杆的对位。因为上述的各前照灯装置20的透镜21几乎不从横向盖体30的前侧板部31及横侧板部32突出,所以在作业时也可避免谷杆挂在各前照灯装置20的透镜21上。
另一方面,在进行移动行驶之际,收割前处理部10进行上升操作而处于上升非作业状态,两前照灯装置20的照射方向也比作业时更为向上,对于比作业时更远离机体的前方地面进行照射。由此,通过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20,可容易地一边观察行驶前方一边行驶。又,在行驶过程中,若将操作开关70的操作件71操作到第1点灯位置ON1,则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切换到上侧前照灯22熄灭的单亮状态,可在避免由上侧前照灯22照射对面车的状态下,一边对前方照明一边行驶。
【第2实施方式】
图15表示本发明的收割机的第2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20,在该前照灯装置20中,在透镜21上设有:与上侧前照灯22的灯泡28相对应的上侧折射投光部21a、与下侧前照灯23的灯泡29相对应的下侧折射投光部21b。
在上侧折射投光部21a中备有对来自灯泡28的光进行折射投光的折射投光特性,使得从灯泡28射出并从上侧折射投光部21a照射的光所照射到的照射范围、与由备有前述两种反射器部24a、24b的上侧前照灯22所形成的照射范围相同。
在下侧折射投光部21b中备有对来自灯泡29的光进行折射投光的折射投光特性,使得从灯泡29射出并从下侧折射投光部21b照射的光所照射到的照射范围、与由备有前述两种反射器部25a、25b的下侧前照灯23所形成的照射范围相同。
在该左右的前照灯装置20中,前照灯装置20的照射范围根据透镜21的上侧折射投光部21a及下侧折射投光部21b的折射特性来设定。由此,与备有反射器部24a、24b、25a、25b的前照灯装置20同样地,可以对分草具12的前端部及分草具12的前方进行照明。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收割机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构成。
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案。
(1)虽然省略了图示及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也可通过对反射器24、25的反射特性以及透镜21的折射特性进行组合,来将前照灯装置20的照射范围设定在规定的照射范围内。在该情况下也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2)可以设计并实施为:取代将前照灯装置20如各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在收割前处理部10的横向两侧的方案,而将前照灯装置20仅设置在收割前处理部10的、与驾驶部3相距较近或远离的单侧。在该情况下也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又,可以在前照灯装置20中不沿上下方向配置两个前照灯,而横向排列地配置两个前照灯。
(3)最后,虽然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联合收割机属于以下类型:通过脱粒供给链6a一边夹持着收割谷杆的根部一侧地输送一边由脱粒装置6将穗尖一侧脱粒(有时将该类型称为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但本发明的收割机也可应用于以下类型的联合收割机:将收割谷杆的整个杆投入来进行脱粒处理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或者称为全杆喂入型的联合收割机。本发明还可进一步应用于对洋葱、胡萝卜等其他各种作物进行收割的收割机中。

Claims (1)

1.一种收割机,将收割前处理部在下降作业状态与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间摆动升降操作自如地连结在自行机体的前部,
前述收割前处理部具有在该收割前处理部的前方突出设置的分草具、和设置于前述分草具的后方的茎杆拉起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前述收割前处理部的前方和右横向外侧进行照射的右侧的前照灯装置固定设置在前述收割前处理部的右横向外侧,并且对前述收割前处理部的前方和左横向外侧进行照射的左侧的前照灯装置固定设置在前述收割前处理部的左横向外侧,
设置覆盖位于最横向外侧的茎杆拉起装置的横向外方的横向盖体,在前述茎杆拉起装置的上端部的横向外侧,在由前述横向盖体的前侧板部与横侧板部形成的转角部上设置前照灯装置组装凹部,
前述前照灯装置将上侧前照灯、以及与前述上侧前照灯相比照射方向更为向下的下侧前照灯上下一对地排列而纵长地构成,以几乎不从前述前侧板部以及前述横侧板部突出的状态固定设置于前述前照灯装置组装凹部,
前述上侧前照灯以及前述下侧前照灯分别具有灯泡以及反射来自前述灯泡的光的反射器,
设定前述前照灯装置的照射方向,使得在前述收割前处理部处于下降作业状态时,前述前照灯装置对前述分草具的前端部以及比前述分草具更靠前方的地面进行照射,在前述收割前处理部处于上升非作业状态时,前照灯装置对于比前述收割前处理部处于下降作业状态时更远离自行机体的前方的地面进行照射,
令前述上侧前照灯的反射器的反射特性与前述下侧前照灯的反射器的反射特性不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前述上侧前照灯和下侧前照灯都点亮的双亮状态、和前述上侧前照灯熄灭而下侧前照灯点亮的单亮状态之间切换自如。  
CN201310103459.XA 2004-05-21 2005-03-18 收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21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52091 2004-05-21
JP152091/04 2004-05-21
JP2004241246A JP2006055094A (ja) 2004-08-20 2004-08-20 収穫機
JP241246/04 2004-08-2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55914 Division CN1698412A (zh) 2004-05-21 2005-03-18 收割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2143A CN103202143A (zh) 2013-07-17
CN103202143B true CN103202143B (zh) 2014-12-10

Family

ID=3714873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37325A Pending CN102845178A (zh) 2004-05-21 2005-03-18 收割机
CN20111014248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0221B (zh) 2004-05-21 2005-03-18 收割机
CN20131010345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2143B (zh) 2004-05-21 2005-03-18 收割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37325A Pending CN102845178A (zh) 2004-05-21 2005-03-18 收割机
CN20111014248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0221B (zh) 2004-05-21 2005-03-18 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693976B1 (zh)
CN (3) CN10284517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10082B1 (ko) 2014-06-03 2017-02-24 국제종합기계 주식회사 콤바인용 전조등장치
KR20190074964A (ko) * 2017-12-20 2019-06-28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CN115088479B (zh) * 2022-07-18 2023-08-22 安徽屹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割草机器人的移动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8932A (en) * 1987-07-13 1988-07-19 J. I. Case Company Dual front headligh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8932A (en) * 1987-07-13 1988-07-19 J. I. Case Company Dual front headlight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5178A (zh) 2013-01-02
KR100693976B1 (ko) 2007-03-12
KR20060043668A (ko) 2006-05-15
CN102210221B (zh) 2014-02-12
CN102210221A (zh) 2011-10-12
CN103202143A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2685C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02635821B (zh) 以单灯形成多个配光图案的车辆用前照灯
CN100489384C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00594325C (zh) 车辆用灯具
US20110002136A1 (en) Optical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US8469561B2 (en) Road-adaptive headlight for motorcycles
CN103202143B (zh) 收割机
CN103906969A (zh) 用于机动车辆前照灯的光学模块
CN1698412A (zh) 收割机
US6565246B2 (en) Vehicular headlamp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same
CN204437916U (zh) 车辆用头灯
JP4944908B2 (ja) 収穫機
JP2009065989A5 (zh)
JP2006006319A (ja) 収穫機
JP4046711B2 (ja) 収穫機
JP5379420B2 (ja) 収穫機
JP5612804B2 (ja) 収穫機
JP4713108B2 (ja) 収穫機
JP4107608B2 (ja) 収穫機
JP2010259442A (ja) 収穫機
KR101361089B1 (ko) 차량용 헤드램프
JP2006055092A (ja) 収穫機
CN109937681A (zh) 联合收割机
JP2006055094A (ja) 収穫機
JP5033250B2 (ja) 収穫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