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1977B - 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 子层进行多点hsdpa 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 子层进行多点hsdpa 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1977B
CN103201977B CN201180053765.6A CN201180053765A CN103201977B CN 103201977 B CN103201977 B CN 103201977B CN 201180053765 A CN201180053765 A CN 201180053765A CN 103201977 B CN103201977 B CN 1032019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p
packet
rlc
serial number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37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1977A (zh
Inventor
D·张
R·卡普尔
B·P·莫汉蒂
W·葛
侯纪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01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1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9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702)中提供多链路PDCP子层(710),其能够在多个RLC实体(712)之间分配PDCP PDU,以便用于多点HSDPA网络中。本申请的一些方面处理与向UE(610)乱序传送PDCP PDU有关的问题,例如,不必要的重传。也就是说,所公开的多链路PDCP(710)可能能够对序列号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仅仅由偏差造成进行区分。

Description

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子层进行多点HSDPA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受2010年11月8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递交的临时专利申请No.61/411,245的优先权和权益,故以引用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申请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地说,涉及用于管理在多个下行链路小区上发送的分组以进行聚合的PDCP层算法。
背景技术
已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网络,以便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例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广播等等。这些网络(其通常是多址网络)能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这种网络的一个示例是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UTRAN是被定义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所支持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的一部分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UMTS(其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继承者)目前支持各种空中接口标准,例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以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UMTS还支持增强型3G数据通信协议,例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HSPA向相关联的UMTS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
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要求不断增长,研究和开发继续提高UMTS技术,以便不仅满足对移动宽带接入的增长要求,而且提高和增强对移动通信的用户体验。
举例而言,最近已经引入了多点HSDPA,其中多个小区可以在相同载波频率中向移动站提供高速下行链路,使得该移动站能够对来自这些小区的传输进行聚合。在多点HSDPA系统的一个示例中,存在多个MAC层链路:每个服务小区对其自己的MAC实体进行管理,其中相应的链路通向包括相应数量的MAC实体的一个移动站,一个MAC实体对应于各自的服务小区。在该方案中,有可能在移动站处通过多个MAC层链路接收的分组可以偏差(skew),或者就它们各自的序列号而言是乱序到达的。如果不核查,则这种偏差可能导致分组的不必要重传。因此,需要用于多点HSDPA网络的协议,其能够以留心潜在偏差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偏差,并且能够在不触发不必要的重传的情况下来处理偏差。
发明内容
为了对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基本理解,下面给出了对这些方面的简单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对本申请的所有预期特征的详尽概述,并且既不是旨在标识本申请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是描述本申请的任何或全部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构思,以便作为后面给出的更加详细说明的前奏。
在一个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处可操作的无线通信方法。这里,该方法可以包括诸如下面的步骤:从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接收PDCP流的至少一部分;根据与所述PDCP流相对应的PDCP PDU中的每个PDCP PDU中的PDCP序列号,对所述PDCP PDU进行重新排序。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处可操作的无线通信方法。这里,该方法可以包括诸如下面的步骤:从单个PDCP实体在多个RL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分组;向所述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分配PDCP序列号;根据所述分配,向所述多个RLC实体发送所述多个分组。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UE)。这里,该UE可以包括:用于从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接收PDCP流的至少一部分的模块;以及用于根据与所述PDCP流相对应的PDCP PDU中的每个PDCP PDU中的PDCP序列号,对所述PDCP PDU进行重新排序的模块。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置为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这里,该RNC可以包括:用于从单个PDCP实体在多个RL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分组的模块;用于向所述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分配PDCP序列号的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分配,向所述多个RLC实体发送所述多个分组的模块。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UE处可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从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接收PDCP流的至少一部分;根据与所述PDCP流相对应的PDCPPDU中的每个PDCP PDU中的PDCP序列号,对所述PDCP PDU进行重新排序。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RNC处可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从单个PDCP实体在多个RL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分组;向所述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分配PDCP序列号;以及根据所述分配,向所述多个RLC实体发送所述多个分组。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用于无线通信的UE。这里,该UE包括:接收机,其用于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传输;发射机,其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至少一个处理器,其用于控制所述接收机和所述发射机;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相耦合的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接收PDCP流的至少一部分;根据与所述PDCP流相对应的PDCP PDU中的每个PDCP PDU中的PDCP序列号,对所述PDCP PDU进行重新排序。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用于无线通信的RNC。这里,该RNC包括:多个通信接口,其用于与相应的多个RLC实体进行通信;至少一个处理器,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通信接口;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相耦合的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单个PDCP实体在多个RL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分组;向所述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分配PDCP序列号;根据所述分配,向所述多个RLC实体发送所述多个分组。
为了实现前述和有关的目的,本文描述的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包括下文所充分描述和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特征。下文描述和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示例性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仅仅表明了其中可采用本申请的各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法中的一些方法,并且该说明书旨在包括本申请的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描绘使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描绘电信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描绘接入网络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4是描绘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5是描绘在RNC与UE之间的HSDPA网络中的下行链路路径中使用的一些层的概念图。
图6是描绘多点HSDPA网络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7是描绘在具有多链路PDCP层的RNC与UE之间的多点HSDPA网络中的下行链路路径中使用的一些层的概念图。
图8是描绘在从具有多链路PDCP层的RNC到UE的下行链路路径上的PDCP PDU的流的概念图。
图9是描绘从多链路PDCP中分配和发送PDCP PDU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描绘在使用多链路PDCP的多点HSDPA网络中,在UE处接收和处理PDCP PDU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描绘在诸如RNC之类的网络节点处可操作的,通过使用队列传输来处理事件1B测量事件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描绘在诸如RNC之类的网络节点处可操作的,通过使用灵活的RLC到MAC-ehs映射来处理事件1B测量事件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描绘UE与RNC进行通信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说明,而不是想要表明在此所描述的设计构思仅仅可以通过这些配置实现。出于提供对各种设计构思的全面理解的目的,详细说明包括具体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这些设计构思。为了避免这些设计构思变模糊,在某些示例中,公知的结构和部件以框图形式示出。
本申请的一些方面提供了一种解决与偏差有关的问题(即,在实现软聚合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可能乱序到达的分组)的PDCP层协议。这里,PDCP层位于多个RLC链路之上,在用户设备处对每个小区的一个RLC链路进行聚合。在本申请的另外方面,可以为同一数据应用配置多个逻辑信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任一小区上发送与各RLC层相对应的分组,提供与UE的移动性有关的改善。
根据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现一个元素、或者一个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多个元素的任意组合。处理器的示例包括被配置为执行贯穿本申请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逻辑、分离硬件电路和其它适当硬件。
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软件应当被广泛地解释为意味着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行程序、子例行程序、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过程、函数等,无论其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术语。这里,“介质”可以包括有助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举例而言,软件可以位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而言,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光碟(CD)、数字多功能光碟(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密钥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动硬盘、以及用于存储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适当介质。举例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包括:载波、传输线、以及用于发送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适当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驻留在处理系统之内、处理系统之外、或者在包括处理系统的多个实体中分布。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用计算机程序产品来体现。举例而言,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具有封装材料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如何最佳地实现贯穿本申请给出的所述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
图1是描绘使用处理系统114的装置100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概念图。在该示例中,可以用总线架构(其通常用总线102表示)来实现处理系统114。根据处理系统1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10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接。总线102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通常用处理器104表示)、存储器105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其通常用计算机可读介质106表示)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102还可以链接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电压调整器和电源管理电路等各种其它电路,这些电路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因此没有做任何进一步的描述。总线接口108提供总线102与收发机110之间的接口。收发机110提供用于通过传输介质来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模块。根据装置的特性,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112(例如,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
处理器104负责管理总线102和一般处理,包括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106上存储的软件。当软件由处理器104执行时,使得处理系统114执行下面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所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106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04在执行软件时所操作的数据。
贯穿本申请给出的各种概念可以在多种多样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中实现。举例而言,而非限制,参照使用W-CDMA空中接口的UMTS系统200来给出图2中所示的本申请的方面。UMTS网络包括三个交互域:核心网络204、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202和用户设备(UE)210。在该示例中,UTRAN 202可以提供多种无线服务,包括电话、视频、数据、消息、广播和/或其它服务。UTRAN 202可以包括多个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例如,RNS 207),其每一个无线电网络子系统是由诸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06之类的相应RNC进行控制的。这里,UTRAN 202除了包括所示的RNC 206和RNS 207,还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RNC 206和RNS 207。具体而言,RNC 206是负责分配、重新配置和释放RNS 207中的无线电资源及其它的装置。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传输网络,通过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各种类型的接口,将RNC 206互连到UTRAN 202中的其它RNC(没有示出)。
可以将RNS 207所覆盖的地理区域划分成多个小区,其中一个无线电收发机装置对各自的小区进行服务。无线电收发机装置在UMTS应用中通常被称为节点B,但还可以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称为基站(BS)、基站收发机(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术语。为了清楚起见,在每个RNS 207中示出了三个节点B 208;但是,RNS 207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无线节点B。节点B 208向任意数量的移动装置提供去往核心网络(CN)204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装置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上网本、智能本、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或者任何其它类似功能的设备。移动装置在UMTS应用中通常被称为用户设备(UE),但还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装置、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术语。在UMTS系统中,UE210还可以包括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211,该通用用户识别模块211包含用户对网络的预订信息。为了说明目的,一个UE210被示出为与多个节点B 208进行通信。下行链路(DL)(其还被称为前向链路)指代从节点B 208到UE 210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UL)(其还被称为反向链路)指代从UE 210到节点B 208的通信链路。
核心网络204与诸如UTRAN 202之类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进行交互。如图所示,核心网络204是GSM核心网。但是,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的,可以在RAN或者其它适当的接入网络中实现贯穿本申请给出的各种构思,以便向UE提供到与GSM网络不同的多种类型的核心网络的接入。
核心网络204包括电路交换(CS)域和分组交换(PS)域。电路交换元件中的一些是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SC)、拜访者位置寄存器(VLR)和网关MSC(GMSC)。分组交换元件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电路交换域和分组交换域两者可以共享诸如EIR、HLR、VLR和AuC之类的一些网络元件。
在所描绘的示例中,核心网络204支持具有MSC 212和GMSC 214的电路交换服务。在一些应用中,GMSC 214可以被称为媒体网关(MGW)。一个或多个RNC(例如,RNC 206)可以连接到MSC 212。MSC 212是对呼叫建立、呼叫路由和UE移动性功能进行控制的装置。MSC212还包括拜访者位置寄存器(VLR),该拜访者位置寄存器(VLR)包含在UE处于MSC 212的覆盖区域中的持续时间中的用户相关信息。GMSC 214向UE提供通过MSC 212的网关,以便接入到电路交换网络216。GMSC 214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15,该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15包括用户数据,例如反映特定的用户已预订的服务的细节的数据。HLR还与认证中心(AuC)进行关联,其中AuC包含用户专用认证数据。当接收到针对特定UE的呼叫时,GMSC 214查询HLR 215,以确定该UE的位置,并将呼叫转发给对该位置进行服务的特定MSC。
所示的核心网络204还支持与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218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220的分组数据服务。GPRS(其表示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被设计为按照与标准的电路交换数据服务有关的可用速度相比更高的速度,来提供分组数据服务。GGSN 220为UTRAN202提供到基于分组的网络222的连接。基于分组的网络222可以是互联网、专用数据网络或者某种其它适当的基于分组的网络。GGSN 220的主要功能是向UE 210提供基于分组的网络连接。通过SGSN 218在GGSN 220与UE 210之间传输数据分组,其中所述SGSN 218在基于分组的域中基本上执行与MSC 212在电路交换域中所执行的相同功能。
UMTS空中接口可以是扩频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系统。扩频DS-CDMA通过将用户数据与称为码片的伪随机比特序列进行相乘,来对用户数据进行扩频。用于UMTS的W-CDMA空中接口是基于这种DS-CDMA技术的,另外还需要频分双工(FDD)。针对节点B 208与UE210之间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FDD使用不同的载波频率。用于使用DS-CDMA并且使用时分双工(TDD)的UMTS的另一个空中接口是TD-SCDMA空中接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虽然本申请描述的各个示例可以指代W-CDMA空中接口,但基本原则可等同地适用于TD-SCDMA空中接口。
可以认为UE 210与节点B 208之间的通信包括物理(PHY)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此外,可以认为通过相应节点B 208的方式的UE 210与RNC 206之间的通信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
高速分组接入(HSPA)空中接口包括针对3G/W-CDMA空中接口的一系列增强,其有助于实现更大的吞吐量和减少时延。在现有版本之上的其它修改之中,HSPA使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共享的信道传输、以及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定义HSPA的标准包括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和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其还称为增强型上行链路或EUL)。
举例而言,而非限制,图3描绘了可以使用HSPA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架构中的简化接入网络300。该系统包括多个蜂窝区域(小区),包括小区302、304和306,其中每个小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可以地理地(例如,根据覆盖区域)、和/或根据频率、加扰码等来定义小区。也就是说,可以例如通过使用不同的加扰码,分别将所示的地理地定义的小区302、304和306进一步划分成多个小区。例如,小区304a可以使用第一加扰码,而可以通过使用第二加扰码对处于同一地理区域中的并由相同的节点B 344提供服务的小区304b进行区分。
在被划分成扇区的小区中,可以由天线组来形成该小区内的多个扇区,其中每个天线负责与该小区的一部分中的UE进行通信。例如,在小区302中,天线组312、314和316可以分别与不同的扇区相对应。在小区304中,天线组318、320和322分别与不同的扇区相对应。在小区306中,天线组324、326和328分别与不同的扇区相对应。
小区302、304和306可以包括与各小区302、304或者306中的一个或多个扇区进行通信的一些UE。例如,UE 330和332可以与节点B 342进行通信,UE 334和336可以与节点B344进行通信,UE 338和340可以与节点B 346进行通信。这里,每个节点B 342、344、346被配置为向相应小区302、304和306中的所有UE 330、332、334、336、338、340提供去往核心网络204(参见图2)的接入点。
在与源小区304a的呼叫期间,或者在任何其它时间,UE 336可以监测源小区304a的各种参数以及诸如小区304b、306和302之类的邻近小区的各种参数。此外,根据这些参数的质量,UE 336可以维持与邻近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邻近小区的某种水平通信。在该时间期间,UE 336可以维持活跃集合,也就是说,UE 336同时连接到的小区的列表(即,目前向UE336分配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DPCH或者部分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F-DPCH的UTRA小区可以构成所述活跃集合)。
可以通过使用RNC与UE之间的某种层3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来实现活跃集合的管理。例如,对要包括到活跃集合中的小区的选择,可能取决于某些UE测量值,这些测量值可以由网络在系统信息块(SIB)中配置。
例如,UE可以测量该UE的监测集合中的每个小区所发送的导频信号(例如,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信号强度与噪声基底之比(Ec/I0)。也就是说,UE可以确定邻近小区的Ec/I0,并基于这些测量值对这些小区进行排名。
当小区的排名发生变化时,或者如果任何其它报告触发或测量事件(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讨论)发生,UE可以向RNC发送某些RRC消息以报告该事件。因此,RNC可以决定是否改变该UE的活跃集合,并且向该UE发送指示活跃集合的变化的RRC消息(即,活跃集合更新消息)。随后,RNC可以使用节点B应用部件(NBAP)信令,例如通过Iub接口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B进行通信,以便配置这些小区与该UE进行通信。最后,RNC可以使用另外的RRC消息(例如,物理信道重新配置(PCR)消息)与来自该UE的PCR完成的RRC响应(其指示重新配置成功),与该UE进行通信。
当主CPICH进入UE的报告范围时,可以导致一个报告触发。也就是说,当特定小区的Ec/I0达到特定门限(例如,在主服务小区的Ec/I0之下某个数量的dB)并且在某段时间内维持该水平,使得将该小区增加到活跃集合可能合适时,被称为事件1A的测量事件可能出现。
当主CPICH离开报告范围时,可能导致另一个报告触发。也就是说,当特定小区的Ec/I0下降到低于特定门限(例如,在主服务小区的Ec/I0之下某个数量的dB)并且在某段时间内维持该水平,使得从活跃集合删除该小区可能合适时,被称为事件1B的测量事件可能出现。
当活跃集合为满时,并且位于活跃集合之外的候选小区的主CPICH超过活跃集合中的最弱小区的CPICH时,可能导致另一个报告触发,使得使用该候选小区来替换活跃集合中的最弱小区可能是合适的。这里,被称为事件1C的测量事件可能出现,其造成组合的无线电链路添加和删除。
在3GPP标准系列的版本5中,介绍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SDPA使用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作为其传输信道,其中HS-DSCH可以被几个UE共享。通过三个物理信道来实现HS-DSCH: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PDSCH)、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和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
HS-DSCH可以与一个或多个HS-SCCH相关联。HS-SCCH是可以用于携带与HS-DSCH的传输有关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UE可以连续地监测HS-SCCH,以确定何时从HS-DSCH读取其数据,以及在所分配的物理信道上使用的调制方案。
HS-PDSCH是可以被一些UE共享的物理信道。HS-PDSCH可以支持正交移相键控(QPSK)和16正交幅度调制(16-QAM)和多码传输。
HS-DPCCH是可以携带来自UE的反馈来协助节点B实现其调度算法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该反馈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和先前HS-DSCH传输的肯定确认或否定确认(ACK/NAK)。
HSDPA与先前标准化的电路交换空中接口之间的下行链路上的一个区别,是HSDPA中缺少软切换。这意味着从被称为HSDPA服务小区的单个小区向UE发送HSDPA信道。随着用户移动,或者随着一个小区变得与另一个相比更为优选,HSDPA服务小区可能改变。还有,UE可以在相关联的DPCH上处于软切换中,从多个小区接收相同的信息。
在版本5 HSDPA中,在任何时刻,UE具有一个服务小区,该服务小区是根据UE测量值为Ec/I0的活跃集合中的最强小区。根据3GPP TS 25.331的版本5中定义的移动过程,从当前HSDPA服务小区(即,源小区),而不是UE报告成更强小区的小区(即,目标小区)发送用于改变HSPDA服务小区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消息。
也就是说,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用于处理事件1A和事件1B的报告触发之外,对于HSDPA来说,当根据UE测量值为Ec/I0,邻居小区(其可以位于活跃集合中,也可以不位于活跃集合中)超过服务型HS-DSCH小区的质量时,可能导致另一个报告触发。在这种情况下,对服务型HS-DSCH小区进行重新选择可能是合适的。因此,可以使用被称为事件1D的测量事件来改变最佳服务型HS-DSCH小区。
3GPP标准的版本8引入双小区HSDPA(DC-HSDPA),其使UE能够将节点B所发送的两个相邻5-MHz下行链路载波进行聚合。双载波方法在多载波站点处提供了更高的下行链路数据速率和更佳的效率。通常,DC-HSDPA使用主载波和辅助载波,其中主载波提供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信道和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信道,而辅助载波提供第二组的HS-PDSCH和HS-SCCH以用于下行链路通信。这里,根据UE测量值为Ec/I0,主载波通常是最佳服务型HS-DSCH小区,并且通过使用事件1D测量事件,可以将主载波与辅助服务小区交换。此外,在多小区网络中可以使用事件1A,以便在无需改变主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添加辅助服务小区;可以使用事件1B去除辅助服务小区。
根据具体的应用,UE与UTRAN之间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现在将参照图4给出HSPA系统的示例,其描绘了用于UE与节点B之间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示例。这里,用户平面或者数据平面携带用户业务,而控制平面携带控制信息(即,信令)。
转到图4,用于UE和节点B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示出为具有三个层:层1、层2和层3。层1是最低层,并且实现各种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本申请将层1称为物理层406。被称为层2(L2层)408的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406之上,并且负责物理层406之上的、UE与节点B之间的链路。
在层3处,RRC层416处理UE与节点B之间的控制平面信令。RRC层416包括用于对更高层消息进行路由、处理广播和寻呼功能、建立和配置无线电承载等的多个功能实体。
在UTRA空中接口中,将L2层408分割成多个子层。在控制平面中,L2层408包括两个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410和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子层412。在用户平面中,L2层408另外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子层414。虽然没有示出,但UE可以具有在L2层408之上的多个上层,包括网络层(例如,IP层)和应用层,其中所述网络层在网络侧的PDN网关处终止,而所述应用层在连接的另一个端点(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处终止。
PDCP子层414提供不同的无线电承载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复用。PDCP子层414还提供用于上层数据分组的报头压缩,以减少无线电传输开销,通过对数据分组进行加密来实现安全,以及对UE提供在节点B之间切换支持。
RLC子层412通常支持确认、不确认和透明模式数据传送,提供上层数据分组的分段和重组、丢失数据分组的重传,以及对数据分组的重新排序以便补偿由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而引起的乱序接收。也就是说,RLC子层412包括:可以请求对失败分组进行重传的重传机制。
为了提供RLC重传机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通常包括被称为RLC序列号的参数。RLC序列号可以根据UE是处于不确认模式还是确认模式而采用不同的格式,但通常,使用确认模式PDU来协调RLC重传。按照某种时间间隔,UE可以发送被称为状态PDU的RLC子层PDU,该RLC子层PDU可以包括关于没有被正确接收的一个或多个RLC序列号的字段、以及指示没有正确地接收到RLC PDU的间隙的长度的长度指示符。当然,状态PDU的格式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包括针对每个PDU的显式确认或否定确认(ACK/NACK))、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格式。这里,如果在某个最大数量的重传之后或者传输时间到期之后,RLC子层412不能够正确地传送数据,则向上层通知这种状况,并且可以丢弃该RLC SDU。
MAC子层410提供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MAC子层410还负责将一个小区中的各种无线电资源(例如,资源块)在UE之间分配。MAC子层410还负责HARQ操作。MAC子层410包括各种MAC实体,包括但不限于:MAC-d实体和MAC-hs/ehs实体。
图5是HSDPA网络中的RNC 502和UE 506之间的、穿过节点B 504的下行链路路径的示意性视图,其示出了在各节点处的一些子层。这里,RNC 502可以与图2中所示的RNC 206相同;节点B 504可以与图2中所示的节点B 208相同;UE 506可以与图2中所示的UE 210相同。RNC 502封装从MAC-d及以上的协议层,包括例如RLC子层和PDCP子层。对于高速信道,在节点B 504中包含MAC-hs/ehs层。此外,在节点B 504处的PHY层,提供用于例如通过HS-DSCH与UE 506处的PHY层进行通信的空中接口。
从UE 506侧,MAC-d实体被配置为:控制到所有专用传输信道、到MAC-c/sh/m实体、以及到MAC-hs/ehs实体的接入。此外,从UE 506侧,MAC-hs/ehs实体被配置为:处理HSDPA专用功能,并且控制到HS-DSCH传输信道的接入。上层配置要将两个实体(MAC-hs或者MAC-ehs)中的哪一个实体应用于处理HS-DSCH功能。
如上所述,DC-HSDPA提供下行链路载波聚合。在3GPP版本8DC-HSDPA及其后续增强版本中实现的载波聚合提供了用户体验方面的益处,包括突发业务的时延减少。
根据本申请的方面,另一种形式的聚合(其可以被称为软聚合)提供了下行链路聚合,其中,各个下行链路小区使用相同的频率载波。软聚合努力在单载波网络中实现对DC-HSDPA的相似增益。
图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方面,描绘了用于软聚合的示例性系统。在图6中,在两个或更多个小区614和616之间可以存在地理重叠,使得可以至少在某个时间段由多个小区对UE610进行服务。因此,根据本申请的无线电信系统可以在单个频率信道上从多个小区提供HSDPA服务,使得UE可以执行聚合。例如,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小区的建立,可以被称为单频率双小区HSDPA(SFDC-HSDPA)、协作式多点HSDPA(CoMP HSDPA)、或者被简称为多点HSDPA。但是,也可以自由地使用其它术语。用此方式,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以及整个系统可以从高吞吐量中获益。在各个示例中,可以由相同的节点B提供不同的小区,或者可以由不同的节点B提供不同的小区。
在图6所示的方案中,两个节点B 602和604分别各自提供下行链路小区606和608,其中,所述下行链路小区基本处于相同的载波频率。当然,如已描述的,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从同一节点B的不同扇区提供下行链路小区606和608两者。UE 610对下行链路小区进行接收和聚合,并且提供可以由一个或两个节点B 602和604接收的上行链路信道612。来自UE610的上行链路信道可以提供反馈信息,例如,与相应下行链路小区606和608的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相对应的反馈信息。
具有DC-HSDPA能力的UE具有两个接收链,每个接收链可以用于从不同的载波接收HS数据。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在具有多点HSDPA能力的UE中,如果实现多个接收链来从不同的小区接收HS数据,则来自聚合的至少一些益处可以在单载波网络中实现。
在本申请的一些方面中,可以将被聚合的小区限制为位于UE的活跃集合中的小区。这些小区可以是活跃集合中的最强小区,它们是根据下行链路信道质量而确定的。如果最强小区驻留在不同节点B站点,则该方案可以被称为“软聚合”。如果要聚合的最强小区是驻留在同一节点B站点中的不同扇区,则该方案可以被称为“更软聚合”。
在传统的DC-HSDPA或者更软聚合多点HSDPA系统(其中在该系统中,两个小区是由单一节点B提供的)中,这两个小区可以通过与图5中所示的传统HSDPA系统大部分相同的方式来共享相同的MAC-ehs实体。这里,由于去往UE的下行链路数据是来自单个节点B站点的不同扇区,因此对RLC PDU的传输的管理更加简单,并且在UE处的与下行链路中的一个特定下行链路相对应的RLC实体可以通常假定:这些分组是按照它们各自的RLC序列号来顺序发送的。因此,在UE处接收的分组的RLC序列号的任何间隙,可以被理解为是由于分组失败造成的,于是,UE可以请求重传这些分组。随后,在RNC处的RLC实体可以简单地重传与丢失的RLC序列号相对应的所有分组。
UE中的RLC层通常确信:上层感觉不到任何物理层丢失。当在软聚合多点HSDPA系统中使用时,在UE处的MAC实体通常不能够保证来自多个小区的数据分组按顺序地传送,这是由于(如上所述)在提供下行链路流的小区的一个子集处可能发生各种问题,并且在MAC层处的HARQ重传可能导致乱序分组。因此,RLC子层根据RLC序列号来对所接收的分组按顺序地放置。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描绘实现多链路PDCP的示例性多点HSDPA系统的一部分的框图。虽然所示的系统示出了两个下行链路的软聚合,但是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等同地应用于任意数量的下行链路。
所示的RNC 702包括多链路PDCP实体710,该多链路PDCP实体710被配置为在RNC702处的多个RLC实体712A和712B之间分配用于数据应用的多个分组(例如,PDCP PDU)。这里,多链路PDCP实体710可以向这些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分配一个PDCP序列号。也就是说,用于HSDPA的PDCP子层的当前标准,定义了用于PDCP序列号的字段和编码,但是,这些PDCP序列号只是被偶尔使用,其没有用于与UE处接收时对分组进行重新排序有关的目的。但是,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中,可以向每个PDCP PDU分配PDCP序列号,使得当在UE的PDCP子层处接收到分组时,可以在UE的PDCP子层处执行重新排序和偏差管理,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
一旦在多个RLC实体712A和712B之间分配分组,就可以通过各自的逻辑信道向相应的节点B 704和706提供这些分组。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多个逻辑信道可以被配置为使用多链路PDCP实体710的数据应用,其中每个逻辑信道可以使用RNC 702与各节点B 704和706之间的相应Iub接口(其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已知的)。通过这种方式,用于发送多点HSDPA的节点B 704和706中的每个节点B,可以是其自己的RLC流的一部分或者与数据应用的一部分相对应的RLC链路。
至于逻辑信道,RNC 702处的RLC实体712A和712B可以分别映射到多个节点B 704和706中的相应一个节点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方面,在RNC 702处的RLC实体712A或712B、与节点B 704或706之间的映射可能是灵活的,使得可以将多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发送给任一节点B。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从RLC实体到特定小区的灵活映射能够提高各种测量事件期间的性能。
每个节点B 704和706还包括空中接口,该空中接口可以被配置为用于HSDPA传输,以用于将各个RLC流上接收的分组发送给UE 708。UE 708可以包括位于物理层和MAC层处的多个接收链,它们与从各个节点B 704和706接收的多个流相对应。此外,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UE 708可以包括多个RLC实体714A和714B,以用于接收和处理与多个RLC流中的每个RLC流相对应的分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由于数据流的每个部分使用其自己的RLC流,所以针对RLC序列号中的任何间隙,该RLC可以表现为与传统RLC实体大部分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也就是说,当UE 708处的RLC实体714或716中的一个RLC实体发现RLC序列号中的间隙时,UE708处的各RLC实体可以推断该间隙是表示解码失败还是传输失败,可以因而使用适当的RLC信令(例如,RLC状态PDU)来请求重传与该间隙相对应的RLC PDU。
位于UE 708处的多个RLC实体714A和714B之上的是多链路PDCP子层716。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中,多链路PDCP子层716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所接收的每个分组中的PDCP序列号(如RNC 702处的多链路PDCP子层710所分配的),对所接收的分组进行重新排序。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方面,描绘了在诸如RNC 702之类的网络节点处可操作的、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层的多点HSDPA的示例性过程900的流程图。也就是说,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由RNC 702或者实现下面功能的任何适当网络节点来执行过程900:其中,所述网络节点向多个RLC实体分配用于UE的分组(例如,PDCP PDU)。此外,可以由被配置为执行下面所述功能的处理器104来实现过程900。在一个下述的非限制性示例中,可以在RNC的PDCP子层处实现该过程,其中所述RNC的PDCP子层被配置为向多点HSDPA无线通信系统提供分组。
在框902中,该过程可以从单个PDCP实体710在多个RLC实体712A和712B之间分配多个分组。所述多个RLC实体可以连同PDCP实体710一起驻留在RNC 702处,并且所述多个RLC实体可以是从RNC 702到UE708的各个RLC流的起点。作为这些RLC流的一部分,驻留在RNC 702处的RLC实体712A和712B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之下的相应MAC-d实体,可以提供RNC与各个节点B 704和706之间的逻辑信道。
在框904,该过程可以向这些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分配PDCP序列号,并且在框906中,该过程可以根据分配情况,向多个RLC实体发送多个分组(其包括PDCP序列号)。这里,基本与HSDPA网络中的传统RLC层一样,RLC实体712A和712B可以分别对这些分组进行处理,包括添加诸如RLC序列号之类的RLC层信息。在框908中,该过程可以使用第一逻辑信道,从第一RLC实体712A向主服务小区发送所述多个分组的第一部分,在框910中,该过程可以使用第二逻辑信道,从第二RLC实体712B向辅助服务小区发送所述多个分组的第二部分。例如,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各个Iub接口,从RNC 702向节点B 704和706发送分组。
如下所述,参见图8,在这种多链路PDCP配置的情况,某些问题可以出现,特别是与在双RLC流上向UE708处的各个RLC实体714A和714B的乱序传送分组有关的问题。也就是说,当UE 708处的多链路PDCP子层716根据PDCP序列号依次排列分组时,由于偏差,序列号中可能自然出现间隙。在本申请的一些方面中,“间隙”可以包括与一个或多个PDCP序列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分组。此外,还可以存在与向UE转发分组的具体节点B相对应的一个以上的间隙。这里,一些间隙可能是由于偏差造成的,而一些间隙可能是由于失败造成的。
如果不能根据分组传输或者解码失败来区分偏差,则可能请求结束不必要的重传。本申请的一些方面可以使用多链路PDCP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该多链路PDCP算法考虑这种设置的具体问题,以减少或消除这些不必要的重传。
图8是示出8个分组的流的示意性视图,其中,所述8个分组来自具有多链路PDCP子层710的服务型RNC 702,通过一对节点B 704和706,汇聚在UE 708处。在所描绘的示例中,示出了被标记为0到7的8个PDCPPDU。这里,SRNC 702从更高层接收8个PDCP SDU,以便作为PDCP PDU发送给UE 708。PDCP子层710向这些PDCP PDU中的每个PDCP PDU分配PDCP序列号,在RNC 702处的双RLC实体712A和712B之间分配这些分组。此外,这些RLC实体712A和712B中的每个RLC实体可以将RLC序列号分配给RLC子层处的相应分组。
为了简单说明起见,SRNC 702处的流控制算法向RNC 702处的第一RLC实体712A分配前四个分组0到3,向RNC 702处的第二RLC实体712B分配后四个分组4到7。在各自的RLC流上从RLC实体向相应节点B 704或706发送分组。当然,在本申请的各个方面中,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流控制算法来向各个RLC流分配这些分组,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在两个RLC实体之间仅仅使用简单示出的划分。此外,在本申请的各个方面中,第一RLC实体712A与第一节点B704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RLC实体712B与第二节点B 706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不是固定的但可能是灵活的,使得RNC 702处的任一RLC实体可以与节点B 704或706中的任一个进行不同地对应。
在第一节点B 704处,队列准备向UE 708发送其具有PDCP序列号为0到3的分组,并且在第二节点B 706处,队列准备向UE 708发送其具有PDCP序列号为4到7的分组。假定每个节点B处的信道状况是等同的,并且小区负载也是等同的,则在时间t0,UE 708从每个节点B接收第一分组,也就是说,具有PDCP序列号为0和4的分组。在所描绘的示例中,在UE处的第一MAC实体接收分组0,在UE处的第二MAC实体接收分组4。
在UE 708处,双RLC实体714A和714B从它们各自的MAC实体接收分组。这时,任何RLC实体都没有检测到RLC序列号中的间隙,这是由于每个RLC实体只观察与其自己的RLC流相对应的RLC序列号。但是,当将这些分组发送给多链路PDCP子层716时,检测到PDCP序列号0和4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当将分组传送给多链路PDCP子帧716时,根据这些分组中的每个分组中的它们各自PDCP序列号,对分组进行重新排序。这里,由于与对各个RLC流的具体分组分配相对应的偏差,从多链路PDCP子层716的角度来看,在PDCP序列号中出现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了解决由于偏差造成的这些间隙,UE 708处的多链路PDCP子层716可以启动与PDCP序列号中检测到的每个间隙相对应的偏差定时器。可以将偏差定时器的长度设置为任何适当的值,并且当该间隙是由偏差而非分组解码或传输失败造成时,偏差定时器的长度可以与间隙的期望时间有关。随着偏差定时器运行,在图8中所示的时间t1、t2和t3,可以接收到另外的分组,它们潜在地填充PDCP序列号中的间隙,如图所示。在各个方面,当填充了PDCP序列号中的间隙(其中,针对该间隙启动了偏差定时器)时,可以退出偏差定时器进程,或者可以对该定时器进行重置。这里,由于偏差定时器没有到期,因此可以使用用于将与PDCP流相对应的数据传送到更高层的传统PDCP过程。但是,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中,如果偏差定时器在填充PDCP序列号中的间隙之前到期,则这可以指示分组解码或传输失败。在该情况下,UE 708处的多链路PDCP实体716可以向更高层传送所有数据分组,直到PDCP序列号低于接收到的分组的序列号或者偏差定时器到期为止。换言之,如果在偏差定时器到期之前,没有填充PDCP序列号中的间隙,则可以传送与该间隙相当的所有数据。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中,多链路PDCP子层716可能不需要并入RLC层处使用的反馈之外的任何额外反馈或者在传统HSDPA系统中使用的其它反馈。虽然将反馈引入到PDCP机制,在根据偏差定时器的到期来请求对分组进行重传(如果需要的话)方面提供一些利益,但在PDCP子层处引入反馈将带来复杂度并且需要改变可能非期望的现有规范。此外,由于RLC子层合并了其自己的反馈机制,并且当在这里检测到间隙时在RLC层处请求重传,因此PDCP子层处的间隙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低。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方面,描绘在诸如UE 708之类的用户设备处可操作的、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子层的多点HSDPA的示例性过程1000的流程图。也就是说,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由UE 708或者能够实现多点HSDPA的任何适当用户设备来执行过程1000。此外,可以由被配置为执行下面所述的功能的处理器104来实现过程1000。在一个下面所描述的非限制性示例中,可以由UE的PDCP子层来实现过程,其中该UE的PDCP子层被配置为在多点HSDPA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分组。
在框1002中,该过程可以从多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接收PDCP流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对PDCP流的接收可以包括框1002a和框1002b,其中在框1002a中,UE从第一基站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流,在框1002b中,UE在与第一下行链路流基本相同的载波频率中从第二基站接收第二下行链路流。这里,各个下行链路流可以对应于UE与RLC之间的第一逻辑信道部分(其包括第一基站)、以及该UE和RLC之间的第二逻辑信道部分(其包括第二基站)。
在框1004中,在UE处的PDCP实体根据与PDCP流相对应的PDCP PDU中的每个PDCPPDU中的PDCP序列号,对这些PDCP PDU进行重新排序。如上所述,对PDCP PDU的重新排序会在PDCP序列号中出现可能由于偏差所造成的间隙,或者由分组传输或解码失败造成的间隙。因此,在框1006中,UE处的PDCP实体可以确定PDCP序列号中存在间隙。基于该确定结果,在框1008中,UE处的PDCP实体可以启动与间隙相对应的偏差定时器。
随着在框1008中启动的偏差定时器运行,额外的PDCP PDU可以到达该UE中的PDCP实体处,并且UE处的PDCP实体可以对这些PDU进行重新排序,如在框1004处所进行的。因此,在框1010中,PDCP实体可以判断任何接收的PDCP PDU是否具有填充间隙的PDCP序列号。如果填充了间隙,则在框1016中,PDCP实体可以向更高层传送具有达到间隙且包括该间隙的PDCP序列号的PDCP PDU。如果没有填充间隙,则在框1012中,PDCP实体可以判断在框1008中启动的与间隙相对应的偏差定时器是否到期。如果该偏差定时器还没有到期,则该过程可以继续,有可能接收到可能填充该间隙的PDCP PDU。但是,如果该过程在框1012中确定该偏差定时器已到期,则在框1014中,该UE处的PDCP实体可以传送具有与间隙相对应的PDCP序列号相比更低的PDCP序列号的PDCP PDU。用此方式,虽然在PDCP序列号中可能仍然存在间隙,但是可以冲刷在PDCP实体处接收的分组队列,并且多点HSDPA系统可以继续接收分组。
如上所述,HSDPA系统可以通过使用某些移动性事件(其中这些事件是根据UE对各小区发送的导频信道的特性进行测量来确定的),来管理针对特定UE的活跃集合。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当结合多链路PDCP使用时,可以考虑关于由多链路PDCP子层710所管理的多个RLC流的其它考量。
例如,再次参见图7,假定在第一节点B 704和UE 708之间建立了单个HSDPA链路。这时,根据由第二节点B 706发送的导频的特性,可以使用事件1A测量事件来添加第二节点B 706,作为用于多点HSDPA的辅助服务小区。这里,测量事件不应当造成任何数据丢失,这是由于针对从RNC702到UE 708的PDCP流的已经在途中的任何分组可以继续,并且PDCP实体710可以开始在双RLC流之间进行新的分组分配。
此外,如果假定在节点B 704及706与UE 708之间建立了多点HSDPA链路,根据各节点B 704及706所发送的导频的特性,可以使用事件1D测量事件来交换主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第二节点B 706变成UE 708的最佳小区,则其可以使用第二节点B 706作为主服务小区是有意义的,同时使用第一节点B 704作为辅助服务小区。这里,可以在无数据丢失的情况下进行该交换,这是由于从各节点B到UE的途中的任何分组可以继续,并且RNC 702处的PDCP实体710可以根据该交换,简单地修改其在各RLC流之间的数据分组分配(如果需要的话)。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可以使用事件1B测量事件来除去多点HSDPA系统中的辅助服务小区,其中该多点HSDPA系统包括多链路PDCP子层710。但是,在该实例中,通过辅助服务小区的途中的现有数据可能丢失。也就是说,由于缺少PDCP子层处的反馈,在除去辅助服务小区之后,恢复从辅助服务小区丢失的数据可能是困难的。因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可以由RNC 702处的多链路PDCP子层710实现在RLC流之间进行队列传送。
例如,再次参见图8,假定第一节点B 704是主服务小区,而第二节点B 706是辅助服务小区。这里,PDCP子层可以向第一RLC实体712A处的队列分配具有PDCP序列号为0到3的分组,以便通过相应的Iub接口向第一节点B 704发送。这里,分组0到3可以包括针对与第一RLC实体712A相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指定,并且还可以包括这里所指定的RLC序列号。同样,可以将具有PDCP序列号为4到7的分组分配给第二RLC实体712B处的队列,以便通过相应的Iub接口向第二节点B 706发送。这里,分组4到7可以包括针对与第二RLC实体712B相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的指定,并且还可以包括这里所指定的RLC序列号。
随着这些分组在途中,可以发生的是:根据事件1B测量事件,要除去辅助服务小区。也就是说,UE 708可以在上行链路传输上提供某些测量报告消息。基于这些测量,网络可以决定取消辅助服务小区对该UE进行服务。这里,在通过辅助服务小区的途中,有可能丢失分组4到7。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RNC 702可以保持PDCP子层710将哪些分组分配给第二RLC实体712B(其与辅助服务小区相对应)的知识。因此,使用该信息,在本申请的另外方面,RNC 702可以对分组4到7进行复制,并通过主服务小区重新发送这些已复制的分组。也就是说,可以对在第二RLC实体712B处排队的、使用第二逻辑信道在辅助服务小区上发送的分组进行复制,并且在第一RLC实体712A处重新排队,以便使用第一逻辑信道在主服务小区上发送。也就是说,这些已重新排队的分组可以被指定为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即使更早的传输被指定为用于第二逻辑信道。在第一RLC实体712A处进行重新排队,这些已重新排队的分组可以包括由第一RLC实体712A所指定的RLC序列号。此外,当通过第一Iub接口将这些分组发送给第一节点B 704时,可以将已重新排队的分组标记成新分组,或者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中,将它们标记成已重传的分组。在将已重新排队的分组标记为已重传的分组的情况下,向这些分组授予与新分组相比更高的优先级,以帮助确保它们通过空中接口更迅速地发送。用此方式,可以减少或者消除与事件1B测量事件相关联的分组的丢失。
这里,网络可以指示辅助服务小区706从其缓冲器中去除数据,或者网络可以指示辅助服务小区706完全不发送数据。在本申请的一些方面中,可以启用辅助服务小区706继续发送已排队的分组,直到它们都被发送为止。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清除辅助服务小区706处的缓冲器,则在事件1B最终发生之后,在任何情况下都将消除数据。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方面,描绘在诸如RNC 702之类的网络节点处可操作的、用于使用如上所述的队列传送进行无线通信的示例性过程1100的流程图。这里,过程1100可以是图9中所示的过程900的继续。也就是说,可以在多点HSDPA系统中实现过程1100,在该多点HSDPA系统中,从单个PDCP实体向RNC处的多个RLC实体分配的多个分组,被发送给相应的多个基站,以便通过无线空中接口向UE发送。这里,所述多个基站可以包括主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如上面围绕图7所述的,其中图7描绘了可以充当主服务小区的第一节点B704和可以充当辅助服务小区的第二节点B706。
在框1102中,RNC可以从UE接收用于指示辅助服务小区的特性已经下降到低于门限的指示。例如,充当辅助服务小区的第二节点B所发送的导频信道的Ec/I0已经下降到如UE所确定的某个门限之下。这里,UE可以发送包括事件1B的指示的RRC消息。响应于框1102中所接收的指示,RNC可以确定除去该辅助服务小区。
因此,在框1104中,RNC的PDCP子层可以对多个分组中的被分配给第二RLC实体的至少一个分组进行复制。例如,再次参见图7,多链路PDCP实体710可以对已经向与第二RLC流(其包括第二节点B706)相对应的第二RLC实体712B分配的分组进行复制,这是由于根据要除去与第二节点B 706相对应的辅助服务小区的决定结果,在UE 708处不太可能接收到分组。因此,在框1106中,PDCP实体可以向第一RLC实体发送所复制的至少一个分组。再次参见图7,可以将在框1104中复制的分组发送给与第一RLC流(其包括充当主服务小区的节点B704)相对应的第一RLC实体712A。在框1108中,第一RLC实体712A可以从第一RLC实体向主服务小区发送所复制的至少一个分组,以便使用无线空中接口发送给UE。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中,可以使用灵活的RLC到MAC-ehs映射,来解决与事件1B测量事件相关联的分组的潜在丢失。也就是说,来自RNC702处的每个RLC 712A和712B的分组的分配是灵活的,其中,可以将这些分组发送给任一小区(即,主服务小区704或辅助服务小区706)。
也就是说,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RNC 702处的多链路PDCP子层710可以对与多点HSDPA传输中所使用的RLC流相对应的RLC子层712A和712B进行管理。RLC子层712A和712B均被配置为:将分配给它们的分组提供给节点B 704或706中的一个,以便向UE 708传输。这里,如果由于事件1B测量事件而引起这些RLC流中的一个RLC流被除去,则期望恢复在所除去的流上的途中的分组。因此,这些RLC流中的一个或多个RLC流到特定节点B 704或706的映射可以是灵活的,其能够映射到这些节点B中的不止一个节点B。
用此方式,如果发生事件1B测量事件,并且除去辅助服务小区706,则UE 708处的RLC子层714B将看到与途中丢失的分组相对应的RLC序列号中的间隙。在该情况下,UE 708可以通过例如使用RLC状态PDU,请求重传所述丢失分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RLC流到不同节点B的灵活映射,能够通过剩余的主服务小区进行分组的重传。也就是说,虽然使用辅助服务小区706发送了分组,但由于事件1B而引起辅助服务小区被除去,因此可以通过主服务小区704来发送同一分组的重传。
这里,在本申请的一些方面中,可能多个RLC子层712A或712B中的仅仅一个RLC子层能够用于灵活映射。例如,在稳定的状态期间,即,在发生双小区多点HSDPA传输的时间,第一RLC子层712A可以映射到主服务小区704,第二RLC子层712B可以映射到辅助服务小区706。但是,在事件1B(其丢掉了辅助服务小区)期间,能够使第二RLC子层712B(其用于辅助服务小区)灵活地映射到不同的节点B。用此方式,如上所述,当事件1B测量事件发生时,UE708针对途中丢失的分组所请求的重传,可以由相同的第二RLC子层712B通过主服务小区704提供。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方面,描绘在诸如RNC 702之类的网络节点处可操作的、用于使用如上所述的灵活的RLC到MAC-ehs映射进行无线通信的示例性过程1200的流程图。这里,过程1200可以是图9中所示的过程900的继续。也就是说,可以在多点HSDPA系统中实现过程1100,其中,从单个PDCP实体向RNC处的多个RLC实体分配的多个分组被发送给相应的多个基站,以便通过无线空中接口向UE发送。这里,所述多个基站可以包括主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如上面围绕图7所描述的,其中图7描绘了充当主服务小区的第一节点B 704和充当辅助服务小区的第二节点B 706。
在框1202中,RNC可以从UE接收该辅助服务小区的特性已下降到低于门限的指示。例如,充当辅助服务小区的第二节点B所发送的导频信道的Ec/I0下降到如UE所确定的某个门限之下。这里,UE可以发送包括事件1B的指示的RRC消息。响应于框1202中所接收的指示,RNC可以确定除去该辅助服务小区。
因此,在框1204中,RNC可以对与辅助服务小区相对应的第二节点B进行重新配置,以便除去该辅助服务小区。例如,可以在RNC与第二节点B 706之间使用NBAP信令,来除去该辅助服务小区。
这里,该UE处的RLC实体可以检测到RLC序列号中的间隙,这是由于已经消除了辅助服务小区。在该情况下,UE处的RLC实体可以向RNC发送与间隙相对应的分组的重传请求。因此,在框1206中,RNC可以接收与第一分组相对应的RLC重传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分组被分配给与辅助服务小区相对应的RLC实体。响应时,在框1208中,RNC通过向与主服务小区相对应的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分组,来重传第一分组。也就是说,使RNC处的第二RLC实体712B能够向第一节点B 704发送诸如第一分组之类的分组。用此方式,通过启用至少针对第二RLC实体712B实现灵活的RLC到MAC-ehs映射,可以将分配给第二RLC实体712B的分组提供给UE708,而不管在多点HSDPA网络中是否除去了辅助服务小区。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节点B 704能够实现对分配给第二RLC实体712B的分组的重传,能够减少在事件1B测量事件情况下的分组丢失。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方面,描绘示例性UE 1302与示例性RNC1352进行通信的简化框图。这里,UE 1302可以与图2中所示的UE 210相同,与图6中所示的UE 610相同,与图7中所示的UE 708相同,或者与能够使用多链路PDCP子层进行多点HSDPA通信的任何适当用户设备相同。这里,UE 1302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发射机1304、以及用于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机1306。此外,UE 1302可以包括处理器1314以及与处理器1314相耦合的存储器1312。该处理器可以与图1中所示的处理系统114或处理器104相同,或者与适合用于对分组进行处理的任何其它处理器相同。UE 1302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1316,该用户接口1316可以包括诸如显示设备、键盘等元件。
UE 1302还可以包括重新排序实体1310,该重新排序实体1310用于根据分配给分组的序列号来对分组进行重新排序。此外,UE 13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定时器1308,所述一个或多个定时器1308可以被配置为:在重新排序实体1310对分组进行重新排序之后,在检测到PDCP序列号间隙后启动。
RNC 1352可以与图2中所示的RNC 206相同,与图7中所示的RNC702相同,或者与能够使用多链路PDCP子层进行多点HSDPA通信的任何适当RNC相同。这里,RNC 1352可以包括数据源1354,该数据源1354可以包括高于PDCP子层的更高层。此外,RNC 1352可以包括:流控制器,其用于在多个RLC实体之间分配来自PDCP实体的分组;以及序列号分配实体1358,其用于向这些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分配PDCP序列号。RNC 135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Iub接口1356,所述一个或多个Iub接口1356用于通过各自的逻辑链路向各基站发送分组。此外,RNC 1352可以包括处理器1364以及与处理器1364相耦合的存储器1360。这里,该处理器可以与图1中所示的处理系统114或处理器104相同,或者与适用于对分组进行处理的任何其它处理器相同。
已经参照W-CDMA系统给出了电信系统的一些方面。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可以将贯穿本申请所述的各个方面扩展到其它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
举例而言,可以将各个方面扩展到其它UMTS系统,例如,TD-SCDMA和TD-CDMA。还可以将各个方面扩展到使用长期演进(LTE)(具有FDD、TDD模式或者这两种模式)、增强型LTE(LTE-A)(具有FDD、TDD模式或者这两种模式)、CDMA 2000、演进数据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它适当的系统。所使用的实际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对该系统所施加的全部设计约束。
为使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申请描述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以上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总体原理可以应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不限于本文示出的方面,而是与权利要求语言的整个保护范围相一致,其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单数形式的元素并不是指“一个并且仅一个”,而是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术语“一些”指代一个或多个。指代一个列表项“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的任意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举例而言,“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覆盖:a;b;c;a和b;a和c;b和c;a、b和c。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的或者以后将成为已知的、与贯穿本申请所述的各个方面的要素相等价的所有结构和功能以引入方式明确纳入本文,并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覆盖。此外,无论权利要求中是否明确记载了这些公开内容,本文公开的内容并不是要贡献给公众的。不应依据美国专利法第112条第6款来解释任何权利要求的要素,除非使用短语“用于……的模块”来明确表述该元素,或者在方法权利要求的情况下,使用短语“用于……的步骤”来明确表述该元素。

Claims (11)

1.一种在用户设备(610)处可操作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从多个基站(602)中的每个基站接收(1002)多链路PDCP流的至少一个部分;
根据与所述多链路PDCP流相对应的PDCP PDU中的每个PDCP PDU中的PDCP序列号,对所述PDCP PDU进行重新排序(1004);
确定(1006)在所述PDCP序列号中存在间隙;
启动(1008)与所述间隙相对应的偏差定时器(1308);以及
当与所述间隙相对应的所述偏差定时器(1308)到期时,传送(1014)具有与和所述间隙相对应的PDCP序列号相比更低的PDCP序列号的PDCP PD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1010)具有与所述间隙相对应的序列号的至少一个PDCP PDU,以填充所述间隙;以及
当填充间隙时,传送(1016)具有达到所述PDCP序列号中的间隙并包括该间隙的连续PDCP序列号的PDCP PD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多个基站(602)中的每个基站接收(1002)所述PDCP流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包括:
从第一基站(602)接收(1002a)第一下行链路流(606);以及
在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流基本相同的载波频率中,从第二基站(604)接收(1002b)第二下行链路流(6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流(608)的测量值已经下降到低于门限;
发送与所述测量值相对应的请求;以及
关闭多点HSDPA模式,从而不从所述第二基站(604)接收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流(6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测量值相对应的所述请求包括事件1B的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与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流(608)相对应的RLC序列号中存在间隙;
请求重传与所述RLC序列号中的所述间隙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分组;以及
在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流(606)上从所述第一基站(602)接收与所述间隙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分组的重传。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流(606)对应于在所述用户设备(610)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702)之间的第一逻辑信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流(608)对应于在所述用户设备(610)与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702)之间的第二逻辑信道。
8.一种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702)处可操作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从单个PDCP实体(710)在多个RLC实体(712)之间分配(902)多个分组;
向所述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分配(904)PDCP序列号;
根据所述分配,向所述多个RLC实体发送(906)所述多个分组;
使用第一逻辑信道,从所述多个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712A)向主服务小区(704)发送(908)所述多个分组的第一部分;
使用第二逻辑信道,从所述多个RLC实体中的第二RLC实体(712B)向辅助服务小区(706)发送(910)所述多个分组的第二部分;
接收(1102)如下指示:所述辅助服务小区(706)的特性已经下降到低于门限;
对所述多个分组中分配给所述第二RLC实体(712B)的至少一个分组进行复制(1104);以及
向所述第一RLC实体(712A)发送(1106)所复制的至少一个分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DCP实体(710)和所述多个RLC实体(712)中的每个RLC实体驻留在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RLC实体(712A)向所述主服务小区(704)发送(1108)所复制的至少一个分组,以便使用无线空中接口向用户设备(610)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1202)如下指示:所述辅助服务小区(706)的特性已经下降到低于门限;
对与所述辅助服务小区(706)相对应的第二基站(604)进行重新配置(1204),以便除去所述辅助服务小区;
接收(1206)与分配给所述辅助服务小区(706)的第一分组相对应的RLC重传请求;以及
通过向与所述主服务小区(704)相对应的第一基站(602)发送所述第一分组,来重传(1208)所述第一分组。
CN201180053765.6A 2010-11-08 2011-11-08 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 子层进行多点hsdpa 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1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1124510P 2010-11-08 2010-11-08
US61/411,245 2010-11-08
US13/291,037 US8989004B2 (en) 2010-11-08 2011-11-07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PDCP sublayer
US13/291,037 2011-11-07
PCT/US2011/059819 WO2012064772A1 (en) 2010-11-08 2011-11-08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pdcp sublay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1977A CN103201977A (zh) 2013-07-10
CN103201977B true CN103201977B (zh) 2016-11-16

Family

ID=4504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376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1977B (zh) 2010-11-08 2011-11-08 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 子层进行多点hsdpa 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89004B2 (zh)
EP (1) EP2638654A1 (zh)
JP (1) JP5589145B2 (zh)
KR (1) KR101498963B1 (zh)
CN (1) CN103201977B (zh)
WO (1) WO20120647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4079B2 (en) 2010-02-22 2016-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ith relay nodes
US8891356B2 (en) 2010-06-28 2014-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RLC sublayer
US8989140B2 (en) 2010-06-28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in a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2081117A1 (ja) * 2010-12-16 2012-06-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制御方法
US20120170523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Mehmet Reha Civanlar Scalable video sender over multiple links
US9503223B2 (en) * 2011-03-04 2016-11-22 Blackberry Limited Controlling network device behavior
KR101943821B1 (ko) * 2011-06-21 2019-01-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채널 송수신 방법
US9125098B2 (en) 2011-08-03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w congestion control in multiflow networks
US8737211B2 (en) 2011-08-03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network configu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modes in multiflow systems
US20130088960A1 (en) 2011-10-07 2013-04-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Delivery with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US9838089B2 (en) 2011-10-07 2017-12-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806681A4 (en) * 2012-01-19 2016-01-27 Kyocera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MP CONTRO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723134B1 (en) 2012-10-18 2014-11-26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Multi-RAT System
US9240870B2 (en) 2012-10-25 2016-0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Queue splitting for parallel carrier aggregation scheduling
WO2014074037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ing radio nod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scheduling service data flows
EP2926611B1 (en) * 2012-11-30 2019-08-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ing radio nod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scheduling service data flows
EP3270655A1 (en) * 2013-01-16 2018-01-17 Alcatel Lucent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EP2757855A1 (en) * 2013-01-17 2014-07-23 Alcatel Lucent Traffic Offload
WO2014110786A1 (zh) * 2013-01-18 2014-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141389B1 (ko) * 2013-01-29 2020-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무선 접속 기술 기반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링크 제어 상태 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802185B1 (en) * 2013-04-01 2019-11-13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ding Serving Ce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301188A1 (en) * 2013-04-04 2014-10-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elivery of protocol data units
WO2014166053A1 (zh) 2013-04-09 2014-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和终端
KR101930114B1 (ko) * 2013-04-11 2018-12-1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업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148243B1 (ko) * 2013-07-12 2020-08-26 팬텍 주식회사 이중 연결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링크 제어 계층에서의 데이터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3782569B (zh) * 2013-07-15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EP3025545B1 (en) * 2013-07-26 2022-09-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n amount of data available for transmission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04641586A (zh) * 2013-08-07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重传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EP3031281B1 (en) * 2013-08-09 2021-04-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se of packet status report from secondary base station to master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150089382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US10362590B2 (en) 2013-09-26 2019-07-23 K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4519524A (zh) * 2013-09-26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流传输的数据排序方法及接收装置
CN104581824A (zh) * 2013-10-17 2015-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分流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US9585048B2 (en) 2013-10-30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ggregating data from WWAN and WLAN
EP3018924B1 (en) 2013-10-31 2017-1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node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buffer status thereof
CN104602294B (zh) * 2013-11-01 2018-08-2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rlc状态pdu的方法
CN104798320B (zh) * 2013-11-11 2018-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812000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113497A1 (en) * 2014-01-28 2015-08-0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for re-order pdcp packets
US10004098B2 (en) 2014-01-29 2018-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33767A1 (en) * 2014-03-02 2015-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ordering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acket data unit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5141478A1 (ja) * 2014-03-19 2015-09-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信方法
US9755726B2 (en) * 2014-04-21 2017-09-05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CN103987084A (zh) * 2014-05-05 2014-08-1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数据单元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US9860872B2 (en) 2014-06-03 2018-01-02 Intel Corporation In-band control signaling for integrated WLAN/3GPP RAT architectures
US10142799B2 (en) * 2014-08-19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ing traffic using multi-connectivity
WO2016026077A1 (en) * 2014-08-19 2016-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Gap detection for timing acqusition at a user equipment (ue) in a td-scdma network
WO2016033810A1 (en) 2014-09-05 2016-03-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nd usage information generating and reporting method, charging method, enodeb, and mme
JP2018510548A (ja) * 2015-02-09 2018-04-12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Rlcデータパケットオフロード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US10547557B2 (en) 2015-03-11 2020-0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oint data flow control
KR101870022B1 (ko) * 2015-04-02 2018-06-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무선 베어러 재구성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6162931B (zh) * 2015-04-08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271243B2 (en) 2015-05-21 2019-04-23 Intel IP Corporation PDCP status reporting for multi-RAT offloading
US10116578B2 (en) * 2015-10-22 2018-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ggregation
EP3402304B1 (en) 2016-01-30 2020-0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164907A1 (en) * 2016-03-25 2017-09-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splitting control plane and user plane for media access control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170311204A1 (en) * 2016-04-26 2017-10-26 Laurent Cariou Access point (ap), station (sta) and method for link aggregation
CN107404396B (zh) * 2016-05-20 2019-08-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404769A (zh) * 2016-05-20 2017-11-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466111B (zh) * 2016-06-06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接入控制方法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07801210B (zh) * 2016-09-06 2021-01-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90289669A1 (en) * 2016-10-14 2019-09-19 Ntt Docomo,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20180050015A (ko) 2016-11-04 2018-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신뢰 저지연 통신을 위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70516B (zh) * 2016-12-30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114112A1 (en) 2017-01-13 2023-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56203B2 (en) * 2017-01-19 2020-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for link aggregation setup and reconfiguration
US11337263B2 (en) 2017-01-19 2022-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based link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s
EP3577880B1 (en) * 2017-02-03 2021-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ferring a transmission of a message
RU2730936C1 (ru) 2017-03-03 2020-08-26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US11601227B2 (en) 2017-03-13 2023-03-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Duplication and rlc operation i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3057382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102357594B1 (ko) * 2017-03-23 2022-02-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패킷 중복을 위한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74418A1 (ko) 2017-03-23 2018-09-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패킷 중복을 위한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EP3602885B1 (en) * 2017-03-24 2023-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al of duplicated packets for transmission
CN114401217A (zh) * 2017-04-24 2022-04-26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复制用于无线电承载的pdcp pdu
US10405231B2 (en) * 2017-04-24 2019-09-03 Motorola Mobility Llc Switching between packet duplication operating modes
CN108810984B (zh) * 2017-05-05 2020-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374315B1 (ko) * 2017-07-27 2022-03-15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AU2017425323A1 (en) 2017-07-28 2020-01-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102375445B1 (ko) * 2017-07-28 2022-03-17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관련 제품
WO2019024121A1 (zh) * 2017-08-04 2019-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侦听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JP7017337B2 (ja) * 2017-08-17 2022-02-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
CN109428694B (zh) * 2017-08-24 2021-08-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媒体接入控制层复用的方法及设备
WO2019097108A1 (en) * 2017-11-16 2019-05-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lti-gnb pdcp duplication report for multi-connectivity in urllc scenarios
WO2019153139A1 (zh) 2018-02-07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9153209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rlf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751764B1 (en) 2018-02-08 2021-12-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rlf) and terminal device
US11129234B2 (en) * 2018-02-13 2021-09-21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for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duplication operations and devices using the same
CN110351061B (zh) * 2018-04-01 2022-02-18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用于行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及用户装置
CN110784904A (zh) * 2018-07-31 2020-02-11 夏普株式会社 接入控制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0831059B (zh) 2018-08-10 2021-10-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上传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设备、用户终端
CN112673668A (zh) * 2018-10-30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复制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GB2578606A (en) * 2018-10-31 2020-05-20 Remote Diagnostic Tech Ltd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
CN111194058B (zh) 2018-11-14 202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的乱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210019307A (ko) * 2019-08-12 2021-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태 보고를 이용하여 신호 재전송을 수행하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동작 방법
WO2021066538A1 (ko) * 2019-10-02 2021-04-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간 무선 직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계층의 비순차적 전송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601946B2 (en) 2020-02-05 2023-03-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TRP and URLLC capability signaling
CN113507727B (zh) * 2021-07-14 2024-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052A (zh) * 2004-04-19 2007-04-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增强um rlc数据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EP2015526A2 (en) * 2007-06-18 2009-01-14 LG Electronics, Inc. Downlink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behaviour during handover
CN101675684A (zh) * 2007-05-01 2010-03-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切换处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6098B2 (en) 1999-01-13 2008-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pplication flows hav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R2809577B1 (fr) 2000-05-25 2002-10-18 Mitsubishi Electric Inf Tech Metho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combattant la degradation de la qualite de service
GB2367719B (en) 2000-10-03 2004-01-0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bile access networks
JP4344341B2 (ja) 2001-04-26 2009-10-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リンク伝送制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リンク伝送制御装置
CN1465203A (zh) 2001-06-06 2003-12-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蜂窝无线传输装置和峰窝无线传输方法
US7242670B2 (en) 2001-07-07 2007-07-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using state variable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283650A1 (de) 2001-08-07 2003-0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Sende-/Empfangseinheit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von einem Versender an mehrere Empfänger
GB0120033D0 (en) 2001-08-16 2001-10-10 Fujitsu Ltd Cell selection
SE0102775D0 (sv) 2001-08-17 2001-08-1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system of retransmission
EP2785132A3 (en) 2001-08-21 2015-02-11 Core Wireless Licensing S.a.r.l.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453801B2 (en) 2001-11-08 2008-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miss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pplication flows hav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US7539212B2 (en) 2001-11-26 2009-05-26 Sami Kekk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 layer inverse multiplexing in a third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030129982A1 (en) 2002-01-04 2003-07-10 Patrick Perini Soft handoff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747464B1 (ko) 2002-01-05 2007-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속하향링크패킷접속(hsdpa)시스템을 위한타이머를 이용한 교착상황 회피방법
KR100945766B1 (ko) 2002-05-10 2010-03-08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무선 링크 제어 재전송을 지원하기 위해 프로토콜 데이터 단위의 재전송의 순위 지정을 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893070B1 (ko) 2002-09-19 2009-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제공 및 수신 방법, 그리고 그 장치
EP1550322A1 (en) * 2002-10-08 2005-07-0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timizing resources in radio system, and radio system
KR100802619B1 (ko) 2002-11-07 2008-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링크 제어 프로토콜에 따르는 수신기에서의 알엘씨데이터 수신 윈도우 처리 방법
US20070008990A1 (en) 2003-04-10 2007-01-11 Johan Torsn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ransmission
IL155828A0 (en) 2003-05-09 2003-12-23 Zion Hadad Handoff system and method
JP2005039726A (ja) 2003-07-18 2005-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WO2005015857A1 (en) 2003-08-08 2005-0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protocols for a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ATE492097T1 (de) 2003-10-06 2011-01-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Koordinierte datenflusssteuerung und datenpufferteilung in umts
US7580388B2 (en) 2004-06-01 2009-08-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messages on common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033323A1 (en) 2004-06-16 2006-02-16 Steve Reynolds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uniform price tag
CN101027862B (zh) 2004-10-29 2011-06-08 美国博通公司 对通信流量分级的多信道通信
WO2006052085A1 (en) 2004-11-09 2006-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f uplink packet data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55619B2 (ja) 2004-12-15 2011-03-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そのレート制御方法
JP4940548B2 (ja) 2004-12-17 2012-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局
US7710922B2 (en) 2004-12-30 2010-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ow control at cell change for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JP2006311475A (ja) 2005-03-31 2006-11-09 Ntt Docomo Inc 制御装置、移動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方法
US8085657B2 (en) 2005-04-01 2011-12-27 Sony Corporation Flow control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61700B2 (en) 2005-04-28 2011-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7961704B2 (en) 2005-05-25 2011-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acket scheduling in a radio access system
US7469149B2 (en) 2005-06-03 2008-12-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ially establishing a group call session
US8638771B2 (en) 2005-08-12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supporting multi-user scheduling and MIMO transmission
US8634400B2 (en) 2005-09-15 2014-0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tatus report comprising received status of packe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50991B1 (en) 2005-10-04 2016-09-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e st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frequency band used by mobile station device
GB2431070B (en) 2005-10-06 2008-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7821996B2 (en) 2005-10-27 2010-10-26 Motorola Mobility, Inc. Mobility enhancement for real time service ove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CN100336332C (zh) 2005-11-16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点小区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
KR100912784B1 (ko) 2006-01-05 2009-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KR101216751B1 (ko) 2006-02-07 2012-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식별자를 이용한 충돌 회피 방법
EP2005684A2 (en) 2006-04-05 2008-12-24 Agere Systems Inc. Hsdpa co-processor for mobile terminals
EP2039047A4 (en) 2006-07-07 2012-05-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UPPORT ACCESS CONTROL REJECT NOTIFICATION
JP4751791B2 (ja) 2006-08-22 2011-08-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流入量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流入量制御方法
JP5233102B2 (ja) 2006-09-14 2013-07-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EP1906602B1 (en) 2006-09-28 2010-03-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Controlling congestion detection in HSDPA systems
WO2008041329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Fujitsu Limited Data transfer method
WO2008066285A1 (en) 2006-11-27 2008-06-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ell sel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therefor
US8923843B2 (en) 2006-12-28 2014-12-30 Alcatel Lucent Distributed multi-radio transmission diversity
KR101548061B1 (ko) 2007-02-02 2015-08-27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플렉시블 rlc pdu 크기에 대하여 rlc를 개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188796A (zh) 2007-02-05 2008-05-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和基站之间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
KR20080084750A (ko) * 2007-03-14 2008-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625044B2 (ja) 2007-04-06 2011-02-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ウィンドウ制御及び再送制御方法、及び、送信側装置
JP2008301178A (ja) 2007-05-31 2008-12-11 Fujitsu Ltd パケットデータ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および制御局
ATE519352T1 (de) 2007-06-18 2011-08-15 Nokia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geben einer information für das starten eines zufälligen zugriffsvorgangs
KR101507785B1 (ko) 2007-08-16 2015-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US8144662B2 (en) * 2007-09-17 2012-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ighbor list updates
AR068651A1 (es) * 2007-10-01 2009-11-25 Inter Digital Patent Holding I Metodo y aparato para mejorar varias operaciones pdcp y capa 2
WO2009058085A2 (en) 2007-11-01 200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flow control in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EP2290864B1 (en) * 2008-02-04 2014-02-19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equence of data units between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network
US8121128B2 (en) 2008-02-26 2012-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77734B2 (en) 2008-03-25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of ACK and CQI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65026B2 (en) 2008-03-25 2012-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port and manage cells in a multi carrier system
US8711785B2 (en) 2008-03-25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carri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CN104038326B (zh) 2008-04-25 2017-08-0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支持dc‑hsdpa的wtru以及在该wtru中使用的方法
US8239721B2 (en) 2008-04-25 2012-08-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ARQ process utilization in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20140062177A (ko) 2008-04-25 2014-05-22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셀 재선택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GB2461159B (en) 2008-06-18 2012-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c PDUs
AR072195A1 (es) 2008-06-19 2010-08-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Cambio optimizado de servidor de celda dual
US8306061B2 (en) 2008-06-25 2012-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data unit using delivery status information
KR101402801B1 (ko) 2008-06-27 2014-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 셀 전환 지연시간 감소 방법 및장치
JP5097635B2 (ja) 2008-07-24 2012-12-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伝送路レート制御方法
US20100034169A1 (en) * 2008-08-04 201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al end of handover indication
JP5104952B2 (ja) 2008-08-08 2012-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WO2010017452A1 (en) 2008-08-08 2010-02-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erving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ell change
WO2010016741A2 (en) 2008-08-08 2010-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ctivating and deactivating a supplementary cell for a wcdma system
KR101513503B1 (ko) 2008-08-11 2015-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ual-cell HSDPA 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CQI전송 오버헤드를 감소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BRPI0915279B1 (pt) 2008-11-10 2021-03-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étodo e aparelho, wtru, para habilitar e desabilitar uma portadora suplementar de downlink em comunicação sem fio
KR101330870B1 (ko) 2008-11-21 2013-11-18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통신에서 다중 캐리어 활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44695A (zh) 2008-11-24 2014-07-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的tsp设置以最小化重复的分组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KR101549572B1 (ko) 2008-11-25 2015-09-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셀 hsdpa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인식자 전송용 물리제어채널의 전송전력을 조절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27931B (zh) 2008-12-03 2015-03-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基站装置的控制方法、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WO2010075409A1 (en) 2008-12-22 2010-07-01 LiveTimeNet, Inc.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y of packets in overlay networks
US8638773B2 (en) 2009-01-29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LC for multi-carrier LTE systems
US8953520B2 (en) 2009-02-13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sector MIMO
US8385832B2 (en) 2009-03-13 2013-0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n uplink multi-carrier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416706B2 (en) 2009-03-17 2013-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ual-cell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EP2410725A4 (en) 2009-03-19 2015-07-01 Fujitsu Ltd RECEIVER,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742320B (zh) 2009-03-20 2016-04-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上行链路的主动队列管理
EP4312457A3 (en) 2009-04-28 2024-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coordinated and un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modes
US8300584B2 (en) 2009-05-11 2012-10-30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ll-edg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using distributed scheduling
KR101669966B1 (ko) 2009-05-11 2016-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복 데이터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038313A1 (en) * 2009-08-12 2011-02-1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nhanc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concatenation,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of service data units
KR20110020195A (ko) 2009-08-21 2011-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상향링크 주파수 상으로 데이터 블록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107440B2 (en) 2009-08-24 2012-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port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for enhanced uplink communications
CA2775371C (en) 2009-09-25 2018-03-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US8837411B2 (en) * 2009-10-05 2014-09-16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363904B1 (es) * 2009-11-02 2012-07-19 Vodafone España, S.A.U. Sistema y método para detectar y controlar la diferencia de fase introducida por ramas de transmisión de un sistema de transmisión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ón móvil.
KR101717526B1 (ko) 2010-01-07 2017-03-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ac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처리 방법
US8638815B2 (en) 2010-01-08 2014-01-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US8619573B2 (en) 2010-03-24 2013-12-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layed flow control action in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WCDMA communications
US8493860B2 (en) 2010-03-24 2013-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ir congestion detection for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WCDMA communications
US8743799B2 (en) * 2010-06-24 2014-06-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hange of rate matching modes in presence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20110317642A1 (en) 2010-06-25 2011-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process for transmission sequence number management in an intra-node b unsynchronized serving cell change
US8989140B2 (en) 2010-06-28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in a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91356B2 (en) 2010-06-28 2014-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RLC sublayer
US20120163205A1 (en) 2010-06-28 201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ow control in a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20201226A1 (en) 2010-08-16 2012-08-09 Sharad Deepak Sambhwani Switching-based downlink aggregation for multi-point hsdpa
CN103141051B (zh) 2010-10-01 2016-01-2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对所接收的pdu进行两阶重排序的方法和wtru
US8902833B2 (en) 2010-12-23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reset in a downlink multipoint system
US8737211B2 (en) 2011-08-03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network configu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modes in multiflow systems
US9125098B2 (en) 2011-08-03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w congestion control in multiflow networks
AU2013232807A1 (en) 2012-03-16 2014-09-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streams to user equip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052A (zh) * 2004-04-19 2007-04-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增强um rlc数据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75684A (zh) * 2007-05-01 2010-03-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切换处理
EP2015526A2 (en) * 2007-06-18 2009-01-14 LG Electronics, Inc. Downlink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behaviour during hando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89145B2 (ja) 2014-09-10
WO2012064772A1 (en) 2012-05-18
CN103201977A (zh) 2013-07-10
JP2013543352A (ja) 2013-11-28
KR20130095793A (ko) 2013-08-28
EP2638654A1 (en) 2013-09-18
US20120281564A1 (en) 2012-11-08
US8989004B2 (en) 2015-03-24
KR101498963B1 (ko)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1977B (zh) 用于使用多链路pdcp 子层进行多点hsdpa 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60022B (zh) 多点hsdpa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
CN104160633B (zh) 用于在多流hsdpa通信网络中的服务蜂窝小区改变期间减少数据丢失的系统和方法
JP6744321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における動的なデバイス能力シグナリ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774162B2 (ja) マルチリンクrlcサブレイヤを利用するmulti−pointhsdpa通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329473B (zh) 用于减少在单频双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期间的重置的方法和终端
CN103141034B (zh) 用于多点hsdpa 的基于交换的下行链路聚合
JP5833773B2 (ja) リンクの不均衡の電力調整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774227B2 (ja) 動的に調整された測定電力オフセットを使用したチャネル品質報告
CN104054387B (zh) 用于管理双频双蜂窝小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事件的方法和装置
JP6461098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規格外の能力をシグナリング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972081A (zh) 用于多点hsdpa通信网络中的流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942607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ith improved robustness using multiflow connection
CN103650628B (zh) 用于在弱覆盖区域中在多rab无线通信系统中维持电路交换语音呼叫的装置和方法
JP2017508322A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harq)プロセスの破棄
CN106105331A (zh) Umts中的用户装备的dch至非dch状态切换
JP2016525300A (ja) データアクティビティに基づいた動的なユーザ機器機能報告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4394557B (zh) 用于便利td‑scdma系统中的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4641587B (zh) 用于进行增强式状况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71764A (zh) 用于基于sdu寿命来验证重配置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31113B (zh) 用于pci信令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