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0223A - 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0223A
CN103200223A CN2013100557839A CN201310055783A CN103200223A CN 103200223 A CN103200223 A CN 103200223A CN 2013100557839 A CN2013100557839 A CN 2013100557839A CN 201310055783 A CN201310055783 A CN 201310055783A CN 103200223 A CN103200223 A CN 103200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rvice
business
languag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57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0223B (zh
Inventor
于洋
林国夫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557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0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0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0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2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实现多方不同语言交流的远程翻译服务时,只能通过传统电话设备来实现,且实现时只能采用简单的交传翻译场景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以下步骤:A、用户按要求向系统注册,经认证后获得注册账号;B、用户使用获得的账号登陆系统;C、用户成功登陆后,向系统发起会议业务请求,系统根据申请业务内容建立相应会议和安排翻译人员,并返回会议号,用户建立翻译会议;D、会议结束,结束业务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远程口语翻译服务。

Description

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用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作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口译有多种分类,按照传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同声传译,交替传译和耳语式传译;按照场合和口译内容的不同,则可分为会议口译、陪同口译、法庭口译、媒体口译、商务口译和社区口译等等。会议口译,顾名思义,是指在多语言环境的国际会议上借助口译员这一媒介使与会者能自如正常地交流,而几乎不察觉他们之间存在的语言障碍。会议口译包括各种国际会议、高层官方访问、科研研讨等,它与技术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而远程会议口译就是现代科技与口译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般来讲,“远程会议口译”是指口译员不在会议现场,无法直接观察会议发言人和听众,而只能通过转播现场信号的视频和音频系统接收信息,并展开口译活动。由此可见,与通常的会议口译不同,远程会议口译的最大特点是需要借助先进的视频与音频传输技术,辅助口译员完成口译任务。
与现场会议口译相比,远程会议口译具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节能环保,采用远程方式,译员没有必要亲自来到会场,而这必然会减少译员乘坐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出行的频率,从而间接减少碳排放;第二,节约成本,采用远程方式至少可以节省译员往来不同国家的交通和住宿成本;第三,译员可获得信息全面,例如,通过会议视频系统,口译员可以用同样清晰的方式看到所有的发言人,以及发言人在现场演播的幻灯片或其他视频资料,而这对于现场译员来说是不具备的优势。现场的译员一般只能从会场的角落看见一些发言人的侧脸甚至背影,而且如果现场的投影屏幕距离较远,译员可能还需要望远镜的辅助才能看清楚幻灯片显示内容。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正不断提高,这种趋势必将带来对口译这种即时、高效的语言服务的巨大需求。然而,中文作为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之一,西方口译界对中文作为国际会议语言的了解少的可怜,能找到的与中文有关的口译研究资料微乎其微。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而作为现代科技与口译实践相结合产物的远程会议口译以其独特的优点有着广阔而光明的发展前景。目前,虽然西方对远程会议口译实验和相关讨论已有30余年时间,但在国内口译研究界却研究甚少。中国学者对远程口译研究主要围绕远程口译的特点、译员适应能力、译员的培养和翻译质量等方面进行论述,而对于远程口译系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水平仍大大滞后于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随着口译员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远程口译终将成为口译的又一重要形式,为不同文化之间沟通做出更多贡献。因而,为顺应时代的要求,应对远程口译研究做出更多的探索和给予更多的重视。
当前中国正在营业的翻译企业达到15000多家,但是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作坊式企业数量依然较多,并且各企业所建立的语言翻译服务平台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在NGN环境下统一部署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规范化的优质语言服务。
中国发明专利CN00120555.2公开了一种可在移动中使用的同声翻译方法,是需进行翻译的双方利用移动电话打到翻译中心的固定电话,由翻译中心的翻译人员在两方提供翻译服务。但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服务对象为两方,虽其实施例亦提到了为三方提供翻译服务,但如服务对象仅使用一台移动电话,需接受翻译的人员可能是一人,两人或三人以上,翻译服务则不能提供;另外,仅能对使用手机的需方提供服务,不能对固定电话用户提供服务。众所周知,手机的话费要远高于固定电话。因此,该专利的推广价值不高。
中国发明专利CN200510095863.2公开了通过至少一个电话网络、至少两个电话终端、至少有一台程控交换机,并且提供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一方和接受方利用所述的电话终端,经过所述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转接和所述电话网络的传输,来完成远程口语翻译。该方法虽然可以满足使用手机和固定电话用户的需求,但仍存在采用电话网络传输的话费昂贵和限制其他移动终端用户使用的缺点。
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035513.1公开了一种通过VOIP实现的远程语言服务系统,该发明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在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基础上实现的远程翻译方法,使得通过手持移动终端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远程语言翻译中心与远程语言翻译者连通,以达到直接翻译。该方式虽然在服务方式的处理上做了一定的改进,但这种方式仍有其局限性:服务对象仍主要是两方,虽然在描述中也提到了可为三方提供翻译服务,但当需接受翻译的人员可能是两人或三人以上需要不同语言翻译时,翻译服务则不能提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存在实现多方不同语言交流的远程翻译服务时,只能通过传统电话设备来实现,且实现时只能采用简单的交传翻译场景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远程语言应用服务平台和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区分开以及充分考虑了多种客户端的使用特点,不仅服务范围广,可以通过远程翻译人员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多种语言的远程口语翻译服务,而且还实现了多方通话业务的融合应用,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按要求向系统注册,经认证后获得注册账号;
B、用户使用获得的账号登陆系统;
C、用户成功登陆后,向系统发起会议业务请求,系统根据申请业务内容建立相应会议和安排翻译人员,并返回会议号,用户建立翻译会议;
D、会议结束,结束业务;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由互联网用户或个人计算机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构成的用户终端(1)、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数据库(3)、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
所述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用于用户自助服务和服务运营管理;所述数据库(3)用于用户信息、业务相关数据细节记录;所述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用于为用户提供注册、认证和授权服务,以及包括交传业务、双语同传业务和多语同传业务的翻译服务;
所述用户终端(1)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之间采用通过会话初始协议或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基于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式;
所述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与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之间采用通用网关接口通信模式;
所述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包括核心模块、交传业务模块、双语同传业务模块和多语同传业务模块;所述交传业务模块、双语同传业务模块和多语同传业务模块通过核心模块提供的公共应用程序的调用接口与核心模块进行通信,而核心模块则通过回调机制执行各模块中的代码;
所述核心模块、交传业务模块、双语同传业务模块和多语同传业务模块采用即插即用模式,可以动态加载或卸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包括用户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业务管理模块、连接模块、计费模块;其中,
用户管理模块:对每一个需要提供服务的用户提供注册申请和认证,并允许用户后期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进行个人基本资料修改,并对其进行认证;
订单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进行个人历史翻译业务订单管理;
业务管理模块:对用户申请的模块进行用户权限认证,并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提交相关服务申请;
连接模块:建立用户双方/多方和翻译者之间的远程通话连接;
计费模块:对用户业务使用费用进行统计记录。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核心模块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中的业务模块之间采用多线程操作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用户通过用户终端(1)向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提交正确的注册信息;
A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向数据库(3)写入用户信息;
A3、得到写入成功的确认信息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采用标准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注册SIP账号;
A4、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将SIP账号返回用户。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用户使用注册时获得SIP账号登陆系统;
B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将其发往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进行验证;
B3、根据验证结果做出接受/拒绝登陆判断后,并告知用户。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1、用户成功登陆系统后,向系统申请业务;
C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收到申请后,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申请建立翻译会议,并将申请业务的相关信息记录写入数据库;
C3、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根据申请业务内容建立相应会议,并返回5位会议号;
C4、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建立与远程翻译者之间的连接,待收到翻译人员就位消息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向申请人返回转换后的7位会议号;
C5、用户根据获得的7位会议号进行相关的翻译会议业务呼入,会议开始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将翻译会议的基本信息写入数据裤,并将会议时间记录下来。
与现有不同语种间交流技术和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充分考虑了互联网用户、个人计算机客户端用户和移动终端客户的使用特点,采用基于TCP(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提高了系统对用户的兼容性和服务范围;(2)将语言应用服务平台与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区分开,可以一方面升级扩展原子业务种类,同时亦可以升级应用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增强了系统架构的可伸缩性和业务功能横向扩展性;(3)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进行模块化设计,将原子业务(交传业务、双语同传业务和多语同传业务)设置成几个相互独立的子模块,每个模块可以被单独编译和替换,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可以比较高效地进行翻译业务的开启与关停,并且进行相关服务信息的交换;(4)原来只能只能通过传统电话设备来实现,且实现时只能采用简单的交传翻译场景,而采用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克服不同语种的交流障碍,而且还实现了多方通话业务的融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远程口语翻译服务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交传会议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语同传会议流程图。
图4、图5为本发明的多语同传会议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双语同传业务会议异地接入、多方参与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设定两名翻译员的同传业务会议异地接入、多方参与流程图。
图1中,1为用户终端,2为语言应用服务平台,3为数据库,4为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Http为超文本传输协议,SIP为会话初始协议,TCP为传输控制协议,Http cgi为通用网关接口,Web为互联网。
图2中,A、B为用户,T1为翻译员。
图3中,C、D为用户,T2为翻译员。
图4、图5中,E、F、G为用户,T3、T4为翻译员。
图6中,H、I为用户代表,T5为翻译员,A和X为中心地点,B、C、Y、Z为分布地点。
图7中,J、K为用户代表,T6、T7为翻译员,A和X为中心地点,B、C、Y、Z为分布地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按要求向系统注册,经认证后获得注册账号;
B、用户使用获得的账号登陆系统;
C、用户成功登陆后,向系统发起会议业务请求,系统根据申请业务内容建立相应会议和安排翻译人员,并返回会议号,用户建立翻译会议;
D、会议结束,结束业务。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由Web(互联网)用户或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构成的用户终端(1)、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数据库(3)、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
其中,所述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包括用户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业务管理模块、连接模块、计费模块。其中:
用户管理模块:对每一个需要提供服务的用户提供注册申请和认证,并允许用户后期可以通过Web服务进行个人基本资料修改,并对其进行认证。
订单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可以通过Web服务进行个人历史翻译业务订单管理。
业务管理模块:对用户申请的模块进行用户权限认证,并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提交相关服务申请。
连接模块:建立用户双方/多方和翻译者之间的远程通话连接。
计费模块:对用户业务使用费用进行统计记录。
所述数据库(3)用于用户信息、业务相关数据细节记录。
所述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包括核心模块、交传业务模块、双语同传业务模块和多语同传业务模块;所述交传业务模块、双语同传业务模块和多语同传业务模块通过核心模块提供的Public(公共)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的调用接口)与核心模块进行通信,而核心模块则通过回调机制执行各模块中的代码;各模块采用即插即用模式,可以动态加载或卸载;所述核心模块与语音服务平台(2)中的业务模块之间采用多线程操作模式,这样各路翻译会议可以同时进行,或者即使某路翻译会议发生问题,也只影响到它所在的线程,而不影响其他会议。
所述用户终端(1)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之间采用通过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或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式。
所述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与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之间采用Http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通信模式。
本发明方法各步骤具体如下:
(一)用户注册步骤具体包括:
A1、Web用户通过Web服务器、PC用户通过PC客户端、移动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分别向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提交正确的注册信息;
A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向数据库(3)写入用户信息;
A3、得到写入成功的确认信息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注册SIPaccount账号;
A4、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将SIP account账号返回用户。
(二)用户登录步骤具体包括:
B1、用户使用注册时获得SIP账号登陆系统;
B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将其发往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进行验证;
B3、根据验证结果做出接受/拒绝登陆判断后,并告知用户。
(三)用户业务申请步骤具体包括:
C1、用户成功登陆系统后,向系统申请业务;
C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收到申请后,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申请建立翻译会议,并将申请业务的相关信息记录写入数据库;
C3、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根据申请业务内容建立相应会议,并返回5位会议号(0XXXX交传、1XXXX双语同传、2XXXX多语同传);
C4、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建立与远程翻译者之间的连接,待收到翻译人员就位消息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向申请人返回转换后的7位会议号(0XXXXXX交传、1XXXXXX双语同传、2XXXXXX多语同传);
C5、用户根据获得的7位会议号进行相关的翻译会议业务呼入,会议开始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将翻译会议的基本信息写入数据裤,并将会议时间记录下来。
上述步骤中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与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之间的交互流程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提交消息形式如下:
POST/cgi-bin/service_request.cgi HTTP/1.1(CRLF)
Host:{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IP地址}(CRLF)
Connection:close(CRLF)
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CRLF)
Content-length:{内容长度}(CRLF)
(CRLF)
Set-type=SERVICE_CORE
SERVICE_CORE表含义:
SERVICE_CORE 含义
101 申请交传翻译会议
102 申请双语同传翻译会议
103 申请多语同传翻译会议
2.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向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提交消息形式如下:
HTTP/1.1{HTTP状态码}(CRLF)
Date:{反馈响应时间}(CRLF)
Content-type:text/xml;charset=UTF-8(CRLF)
Connection:close(CRLF)
Content-length:{内容长度}(CRLF)
(CRLF)
<service>
<status>SERVICE_CORE</status>
<meeting_id>{翻译会议号}</meeting_id>
</service>
SERVICE_CORE表含义:
SERVICE_CORE 含义
100 Success,翻译会议申请成功
201 Failed,系统忙或服务器内部错误
(四)会议结束
会议结束,结束业务。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告之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特定“翻译会议”业务结束。
提交消息形式如下:
1.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向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提交消息形式如下:
POST/cgi-bin/service_finish.cgi HTTP/1.1(CRLF)
Host:{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IP地址}(CRLF)
Connection:close(CRLF)
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CRLF)
Content-length:{内容长度}(CRLF)
(CRLF)
meeting_num={会议号码}&start_time={会议开始时间}&finish_time={会议结束时间}&record_path={会议录音记录文件url}
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提交消息形式如下:
HTTP/1.1{HTTP状态码}(CRLF)
Date:{反馈响应时间}(CRLF)
Content-type:text/xml;charset=UTF-8(CRLF)
Connection:close(CRLF)
Content-length:{内容长度}(CRLF)
(CRLF)
<service-down>
<status>SERVICE_CORE</status>
SERVICE_CORE表含义:
SERVICE_CORE 含义
100 Success,会议结束接收成功
201 Failed,系统忙或服务器内部错误
另外,考虑到在用户实际的业务开展中,可能遇到如客户甲、乙双方代表母语均为小语种或面对客户双方参与人员、发言内容、背景专业等不同情况,系统可为其安排两名或者多名翻译员协助完成。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移动客户端中国用户A(只懂汉语)和美国用户B(只懂英语),他们参照图1按本发明方法注册申请获得SIP账号后,根据获得SIP账号登陆系统,并通过会议身份认证后,系统为他们安排一位翻译员T1(人在中国),并分别返回用户A和用户B格式为0XXXXXX会议号,用户A和用户B进入交传业务会议。用户A与用户B之间没有直接通话,用户A发言时,用户A先与翻译员T1进行通话,用户A讲话一段时间后,翻译员T1将用户A的发言翻译后再告诉用户B;用户B发言时,用户B也要先与翻译员T1进行通话,用户B讲话一段时间后,翻译员T1将用户B的发言翻译后再告诉用户A。当会议结束时,挂断用户A与用户B通话终端,系统结束计时。远程口语翻译系统完成一次完整服务,实现了双方通话翻译业务。
【比较例1】
同实施例1,采用中国发明专利CN200510095863.2中所述的方法,中国用户A(只懂汉语)和美国用户B(只懂英语)通过手机拨打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系统的客服电话,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系统为他们安排一位翻译人员T1,建立通话翻译业务。通话开始,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系统同时记录并进行计费,用户A发言时,用户A先与翻译员T1进行通话,用户A讲话一段时间后,翻译员T1将用户A的发言翻译后再告诉用户B;用户B发言时,用户B也要先与翻译员T1进行通话,用户B讲话一段时间后,翻译员T1将用户B的发言翻译后再告诉用户A。在整个通话过程中,用户A和用户B的电话均需一直处于接通状态,采用电话网络进行语音传输,所需手机的话费昂贵,增加了用户的费用。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3,PC客户端中国用户C(只懂汉语)和移动客户端法国用户D(只懂法语),他们参照图1按本发明方法注册申请获得SIP账号后,根据获得SIP账号登陆系统,并通过会议身份认证后,系统为他们安排一位法国翻译员T2(人在法国),并分别返回用户C和用户D格式为1XXXXXX会议号,用户C和用户D进入双语同传业务会议。用户C发言时,同时翻译员T2将用户C的发言翻译后告诉用户D,用户D也可以同时听到系统自动弱化后的用户C声音,此时用户C和用户D都能听到翻译员T2的发言;反之亦然。当会议结束时,挂断用户C与用户D通话终端,系统结束计时。远程口语翻译系统完成一次完整服务,实现了双方通话翻译业务。
【比较例2】
同实施例2,采用中国发明专利CN200510095863.2中所述的方法,PC客户端中国用户C无法登陆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系统,因而无法实现双方通话翻译业务。采用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035513.1中所述的方法,系统也只能将翻译员T2的翻译声音传送给用户C和用户D,而无法将用户C或用户D讲话的源语言声音传送给对方。
【实施例3】
参照图1、图4、图5,移动客户端中国用户E(懂汉语和英语)、移动客户端英国用户F(只懂英语)和移动客户端德国用户G(只懂德语),他们参照图1按本发明方法注册申请获得SIP账号后,根据获得SIP账号登陆系统,并通过会议身份认证后,系统为他们安排翻译员T3(懂汉语和英语,人在美国)和翻译员T4(人在日本),并分别返回用户E、用户F和用户G格式为2XXXXXX会议号,用户E、用户F和用户G进入多语同传业务会议。用户E的发言发送给翻译员T3和T4,用户F和用户G也可以听到用户E弱化后的声音,随后翻译员T3将经过翻译的用户E的发言告诉用户F,翻译员T4将经过翻译的用户E的发言告诉用户G;当用户F发言时,用户F的发言发送给翻译员T3,同时用户E和用户G也可以听到用户F弱化后的声音,随后翻译员T3将用户F的发言翻译给用户E和翻译员T4,最后由翻译员T4翻译给用户G。当会议结束时,挂断用户E、用户F和用户G通话终端,系统结束计时。远程口语翻译系统完成一次完整服务,实现了多语同传翻译业务。
【比较例3】
同实施例3,采用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035513.1中所述的方法,移动客户端中国用户E(懂汉语和英语)、移动客户端英国用户F(只懂英语)和移动客户端德国用户G(只懂德语)接入全球语言服务中心,全球语言服务中心为他们接入翻译员T3和翻译员T4。但是,当用户F发言时,系统将用户F的发言发送给翻译员T3,随后翻译员T3将用户F的发言翻译给用户E,但系统无法将用户F发言的声音传给用户G,也无法将翻译员T3翻译后的用户F的发言内容传给翻译员T4,因而用户G无法听到用户F发言声音和翻译员T4的声音,无法实现多语同传翻译业务。
【实施例4】
参照图1、图6,客户H(人员为多位,同地或异地)和客户I(人员为多位,同地或异地),客户H、I双方人员包括Web用户或PC客户端用户和移动客户端用户,双方代表参照图1按本发明方法注册申请获得SIP账号后,根据获得SIP账号登陆系统,并通过会议身份认证后,系统为他们安排一位翻译员,并分别返回客户H和客户I格式为1XXXXXX会议号,客户H和客户I进入双语同传业务会议。客户H代表讲话者发言时,翻译员T5实时进行翻译,无需讲话者等待。客户I代表人员实时听取翻译员翻译内容,同时客户I代表人员也可听取到系统自动弱化后的客户H代表讲话内容声音;反之亦然。当会议结束时,挂断客户H与客户I通话终端,系统结束计时。远程口语翻译系统完成一次完整服务,实现了异地接入、多方参与的双语同传翻译业务。
【比较例4】
同实施例4,采用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035513.1中所述的方法,客户H(人员为多位,同地或异地)和客户I(人员为多位,同地或异地)接入全球语言服务中心,全球语言服务中心为他们接入翻译员T5。当客户H一方的代表讲话时,翻译员T5进行翻译,客户I方与会者收听到翻译员T5的声音,但是,系统无法将该客户H方代表的讲话传送给另一异地接入的客户H方的其他与会者,并且系统也无法将该客户H方代表的讲话内容传送给客户I方与会者;同样,当客户I一方的代表讲话时,翻译员T5进行翻译,客户H方与会者收听到翻译员T5的声音,但是,系统无法将该客户I方代表的讲话传送给另一异地接入的客户I方的其他与会者,并且系统也无法将该该客户I方代表的讲话内容传送给客户H方与会者;从而无法实现异地接入、多方参与的双语同传翻译业务。
【实施例5】
参照图1、图7,客户J(人员为多位,同地或异地)和客户K(人员为多位,同地或异地),客户J、K双方人员包括Web用户或PC客户端用户和移动客户端用户,双方代表参照图1按本发明方法注册申请获得SIP账号后,根据获得SIP账号登陆系统,并通过会议身份认证后,系统为他们安排两位翻译员(T6和T7),并分别返回客户J和客户K格式为1XXXXXX会议号,客户J和客户K进入双语同传业务会议。客户J代表讲话者发言时,翻译员T6实时进行翻译,无需讲话者等待。客户K代表人员实时听取翻译员T6翻译内容,同时客户K代表人员也可听到系统自动弱化后的客户J代表讲话内容声音;客户K代表讲话者发言时,翻译员T7实时进行翻译,无需讲话者等待。客户J代表人员实时听取翻译员T7翻译内容,同时客户J代表人员也可听取到系统自动弱化后的客户K代表讲话内容声音。当会议结束时,挂断客户J与客户K通话终端,系统结束计时。远程口语翻译系统完成一次完整服务,实现了异地接入、多方参与、有两名翻译员的双语同传翻译业务。
【比较例5】
同实施例5,采用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035513.1中所述的方法,客户J(人员为多位,同地或异地)和客户K(人员为多位,同地或异地)接入全球语言服务中心,全球语言服务中心为他们接入两位翻译员(T6和T7)。当客户J一方的代表讲话时,翻译员T6进行翻译,客户K方与会者收听到翻译员T6的声音,但是,系统无法将该客户J方代表的讲话传送给另一异地接入的客户J方的其他与会者,并且系统也无法将该客户J方代表的讲话内容传送给客户K方与会者;同样,当客户K一方的代表讲话时,翻译员T7进行翻译,客户J方与会者收听到翻译员T7的声音,但是,系统无法将该客户K方代表的讲话传送给另一异地接入的客户K方的其他与会者,并且系统也无法将该该客户K方代表的讲话内容传送给客户J方与会者;从而无法实现异地接入、多方参与的双语同传翻译业务。
由上可见,现有技术只能实现【实施例1~2】的场景,并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实施例3~5】的场景都不能实现。而采用本发明方法,【实施例1~5】的各个场景都能实现。

Claims (6)

1.一种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按要求向系统注册,经认证后获得注册账号;
B、用户使用获得的账号登陆系统;
C、用户成功登陆后,向系统发起会议业务请求,系统根据申请业务内容建立相应会议和安排翻译人员,并返回会议号,用户建立翻译会议;
D、会议结束,结束业务;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由互联网用户或个人计算机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构成的用户终端(1)、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数据库(3)、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
所述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用于用户自助服务和服务运营管理;所述数据库(3)用于用户信息、业务相关数据细节记录;所述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用于为用户提供注册、认证和授权服务,以及包括交传业务、双语同传业务和多语同传业务的翻译服务;
所述用户终端(1)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之间采用通过会话初始协议或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基于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式;
所述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与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之间采用通用网关接口通信模式;
所述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包括核心模块、交传业务模块、双语同传业务模块和多语同传业务模块;所述交传业务模块、双语同传业务模块和多语同传业务模块通过核心模块提供的公共应用程序的调用接口与核心模块进行通信,而核心模块则通过回调机制执行各模块中的代码;
所述核心模块、交传业务模块、双语同传业务模块和多语同传业务模块采用即插即用模式,可以动态加载或卸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包括用户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业务管理模块、连接模块、计费模块;其中,
用户管理模块:对每一个需要提供服务的用户提供注册申请和认证,并允许用户后期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进行个人基本资料修改,并对其进行认证;
订单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进行个人历史翻译业务订单管理;
业务管理模块:对用户申请的模块进行用户权限认证,并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提交相关服务申请;
连接模块:建立用户双方/多方和翻译者之间的远程通话连接;
计费模块:对用户业务使用费用进行统计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模块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中的业务模块之间采用多线程操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用户通过用户终端(1)向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提交正确的注册信息;
A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向数据库(3)写入用户信息;
A3、得到写入成功的确认信息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采用标准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注册SIP账号;
A4、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将SIP账号返回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用户使用注册时获得SIP账号登陆系统;
B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将其发往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进行验证;
B3、根据验证结果做出接受/拒绝登陆判断后,并告知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1、用户成功登陆系统后,向系统申请业务;
C2、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收到申请后,向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申请建立翻译会议,并将申请业务的相关信息记录写入数据库;
C3、语言核心原子业务平台(4)根据申请业务内容建立相应会议,并返回5位会议号;
C4、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建立与远程翻译者之间的连接,待收到翻译人员就位消息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向申请人返回转换后的7位会议号;
C5、用户根据获得的7位会议号进行相关的翻译会议业务呼入,会议开始后,语言应用服务平台(2)将翻译会议的基本信息写入数据裤,并将会议时间记录下来。
CN201310055783.9A 2013-02-21 2013-02-21 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0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5783.9A CN103200223B (zh) 2013-02-21 2013-02-21 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5783.9A CN103200223B (zh) 2013-02-21 2013-02-21 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0223A true CN103200223A (zh) 2013-07-10
CN103200223B CN103200223B (zh) 2016-08-03

Family

ID=48722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57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0223B (zh) 2013-02-21 2013-02-21 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022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711A (zh) * 2014-01-28 2014-06-25 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视频会议系统
CN104598446A (zh) * 2015-01-09 2015-05-06 西安融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翻译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05303239A (zh) * 2014-07-30 2016-02-03 绿能塑料交易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平台的预约翻译方法
CN106294328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四川传意荟能翻译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口译智能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10290344A (zh) * 2019-05-10 2019-09-27 威比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会议的在线翻译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7406A (zh) * 2019-09-26 2020-01-10 上海译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及系统
CN111935111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343A (zh) * 2004-09-28 2006-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终端拨号召开多点视频会议的方法
CN101505226A (zh) * 2009-02-25 2009-08-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多媒体通信交互系统和方法
CN101697581A (zh) * 2009-10-26 2010-04-2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同声传译视讯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10279634A1 (en) * 2010-05-12 2011-11-17 Alagu Periyanna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across multiple standards and proprietary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343A (zh) * 2004-09-28 2006-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终端拨号召开多点视频会议的方法
CN101505226A (zh) * 2009-02-25 2009-08-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多媒体通信交互系统和方法
CN101697581A (zh) * 2009-10-26 2010-04-2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同声传译视讯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10279634A1 (en) * 2010-05-12 2011-11-17 Alagu Periyanna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across multiple standards and proprietary device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711A (zh) * 2014-01-28 2014-06-25 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音视频会议系统
CN105303239A (zh) * 2014-07-30 2016-02-03 绿能塑料交易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平台的预约翻译方法
CN104598446A (zh) * 2015-01-09 2015-05-06 西安融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翻译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06294328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四川传意荟能翻译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口译智能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10290344A (zh) * 2019-05-10 2019-09-27 威比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会议的在线翻译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20600B (zh) * 2019-05-10 2021-03-01 麥奇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遠程會議的線上翻譯方法、系統、設備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CN110290344B (zh) * 2019-05-10 2021-10-08 上海平安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会议的在线翻译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7406A (zh) * 2019-09-26 2020-01-10 上海译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及系统
CN111935111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0223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0223B (zh) 实现远程口语翻译服务的方法
CN102017513B (zh) 用于实时网络通信的方法、实时多语种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EP1495604B1 (en) Communications gateway with messaging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CN109413286A (zh) 一种智能客服语音应答系统及方法
US20040030750A1 (en) Messaging response system
CN105376516A (zh) 一种移动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729300A (zh) 统一通信系统及方法和程序指令
CN101090417A (zh) 一种Parlay网关构建多媒体呼叫中心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06430B (zh) 实现音视频一体化的自助系统和设备
CN101094478A (zh) 实现无线一键通业务的方法及无线一键通网关
KR20190031671A (ko) 이종 네트워크간 오디오 컨퍼런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770141A (zh)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0568898C (zh) 一种基于ParlayAPI的多媒体呼叫中心系统
CN1700714A (zh) 自动实现电话语音服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2572136B (zh) 呼叫中心及其呼叫业务提供方法
CN104158989B (zh) 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和方法
CN201491170U (zh) 基于PSTN和Internet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CN101076069A (zh) 通过voip实现的远程语言服务系统
CN212305377U (zh) 一种ims办公业务系统
CN1627780A (zh) 呼叫中心的虚拟实现方法
CN202331655U (zh) 实现音视频一体化的自助系统和设备
CN109167885A (zh) 基于T-Lib协议坐席在双平台之间无缝登录的方法
CN103533188B (zh) Mcp电话上网听网系统和方法、电话浏听系统和方法
TWI427993B (zh) 網頁即時語音對話暨網頁應用程式分享方法及其應用
CN102118522A (zh) 一种用于音频电话会议的辅助状态显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