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0024A - 装置管理系统和装置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置管理系统和装置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0024A
CN103200024A CN2013100015394A CN201310001539A CN103200024A CN 103200024 A CN103200024 A CN 103200024A CN 2013100015394 A CN2013100015394 A CN 2013100015394A CN 201310001539 A CN201310001539 A CN 201310001539A CN 103200024 A CN103200024 A CN 103200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information
type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15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0024B (zh
Inventor
附田刚毅
高山龙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00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0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0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anagement, maintenance, service or repai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39Connection via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置管理系统和装置管理方法。该装置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装置不同的装置类型;以及装置管理配置,其经由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并且管理所述装置。所述装置管理配置包括:接收部,其接收包括装置类型标识符的装置信息,所述装置类型标识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装置类型;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装置类型标识符,执行控制以根据所述装置类型生成管理信息。

Description

装置管理系统和装置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置管理系统和装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在装置管理系统(也被称为“远程装置管理系统”或“远程装置监视系统”等)中,装置管理配置经由网络从作为管理目标的装置收集涉及这些装置的装置信息。存在各种目的来使用这样的装置信息。例如,装置管理中心收集涉及位于客户侧的装置(例如多功能外设(MFP))的使用量(例如打印页数)的装置信息。这样收集的装置信息可以用作客户的记账信息。
此外,从维护的视点看,远程监视客户侧的装置的状态,并且涉及装置的状态来收集装置信息。从而,如果根据所收集的装置信息发现耗材的剩余量(例如碳粉等)不足,则维护人员可以进行现场布置来提供耗材。如果从所收集的装置信息检测到装置出错或其迹象,则维护人员可以现场或远程地处置这样的出错。
此外,还可以利用装置信息(数据)来创建客户报告。装置管理中心基于所收集的装置信息,周期性地创建报告,在所述报告中总结了装置的工作情况、耗材的剩余量和出错状态等,并将报告提供给客户侧。此外,由于近来环境意识的提高,在报告中,不仅能够出现简单收集的数据,而且能够出现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获取的诸如CO2使用量转换值、和/或木材转换值之类的给定值。
此外,这样的报告还可以由销售人员使用以用于操作活动。例如,销售人员基于这样的报告分析每个客户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等。随后,销售人员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优选的改进方案和/或新产品,并且从而报告可以用于销售人员的产品线的促销。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269293)描述了涉及这一点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描述了客户装置信息提供系统等。客户装置信息提供系统按照适当的方式按需将涉及根据使用装置的人的需要使用的该装置的信息提供给这个人。而且,该系统修改涉及装置的信息,将经修改的信息提供给使用该信息的人,并辅助这个人。
将考虑这样的情形,其中例如当将新装置引入到市场中和/或业务操作方开始处置另一制造商的新装置时,业务操作方还可以为与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装置不同的装置执行远程装置管理。当新装置是相同的装置类型或为与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装置的类型的相同类型时,则原样使用装置管理系统的架构,还为新装置执行远程装置管理。
然而,当新装置相对于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装置完全不同或具有相当不同的类型时,可能难于为利用现有装置管理系统的框架的新装置执行远程装置管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从新装置周期性地发送的装置信息也可能不同于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装置的装置信息,因此可能需要实现这样的装置管理系统,所述装置管理系统用于在装置管理中心的装置管理配置侧管理新装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实际执行新装置的远程装置管理之前,可能需要花费一定量的开销。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装置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装置不同的装置类型;以及装置管理配置,其经由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并且管理所述装置。所述装置管理配置包括:接收部,其接收包括装置类型标识符的装置信息,所述装置类型标识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的装置类型;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装置类型标识符,执行控制以根据所述装置类型生成管理信息。
结合附图并根据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管理系统100的配置;
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中的每一个的总体硬件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的总体功能框图;
图4A和4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MFP的装置信息的一个示例;
图5A和5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投影仪的装置信息的一个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过程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的分类过程的流程图;
图8A、8B、8C和8D示出了如何根据实施例执行装置信息的分类;
图9A、9B和9C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客户A)的一个示例;
图10A和10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客户B)的一个示例;
图11A和11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客户C)的一个示例;
图12A、12B、12C和12D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客户A、B和C);
图1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报告创建过程的流程图;
图14A、14B、14C、14D、14E、14F、14G和14H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报告的一个示例;
图15A、15B和15C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报告的一个示例;以及
图16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报告的一个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来描述实施例。
[系统配置]
(总体配置)
首先,在描述实施例的详细内容之前,先描述实施例的总体配置。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管理系统100的配置。如图所示,在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管理系统100中,装置管理中心(装置管理配置)1和客户站点A、B和C经由网络2相互连接。
装置管理中心1包括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装置管理中心1是执行作为管理站点(其可以是多个站点)的客户的站点的远程管理(监视)的管理中心,装置管理中心1与所述客户站点具有维护合同。
装置管理中心10周期性地或在任何时间从在客户站点A、B和C处安装的装置接收装置信息,并存储所接收到的装置信息。此外,从维护的视点看,装置管理服务器10基于装置信息监视相应装置的状态。随后,如果根据所收集的装置信息发现例如耗材(例如碳粉)的剩余量不足,则维护人员可以进行现场布置以补充耗材。如果根据所收集的装置信息已经检测到装置出错或其迹象,则维护人员可以现场或远程地处置这样的出错。
此外,还可以利用装置信息(数据)来创建客户报告。报告创建服务器20基于由装置管理服务器10收集和存储的装置信息,周期性地(例如每月一次)创建报告,在所述报告中,总结了装置的工作情况、耗材的剩余量和出错状态等。
此外,账务系统(未示出)可以链接有装置管理系统100,并可以基于由装置管理服务器10收集和存储的装置信息中包括的记账信息(例如涉及装置的使用量的装置信息)创建账单等。
客户站点A、B和C中的每一个是客户网络环境,所述客户网络环境包括作为装置管理服务器1的管理目标的装置。因此,在客户站点中,例如由作为管理目标的装置来构建局域网(LAN)等。此外,存在多个客户站点A、B和C。例如,如图所示,客户站点A、B和C连接到装置管理服务器10,并且在相应的客户站点A、B和C中安装的装置是管理目标装置。
在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客户站点A具有三个“MFP”a1、a2和a3以及一个投影仪a4。作为安装的装置的一个实例,MFP a1到a3是数字MFP,在每一个数字MFP中,在单个的壳体中包括诸如扫描仪功能、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和传真功能之类的多个功能。投影仪a4是用于在会议等中投影图像的投影仪。客户站点B包括一个“MFP”b1,并且客户站点C包括一个“投影仪”(其还可以被称为“PJ”)C1。
根据实施例,MPF和投影仪具有以下的关系。根据实施例,业务操作方(装置管理中心1)已经在执行现有的管理目标装置的MFP的远程装置管理。随后,在特定的时间点处,新近被作为新装置或出于另一原因已经被引入到市场中的投影仪将被放置到现有环境中。业务操作方(装置管理中心1)将与为MFP相同地也为作为新装置的投影仪执行远程装置管理。
因此,例如在客户站点A中,在新的投影仪被引入到市场中之前,已经为三个MFP a1到a3执行了远程装置管理。随后,随着新的投影仪上市,所述新的投影仪将被引入到客户站点A中,并且因此,将与为作为现有装置的MFPa1到a3相同地也为新近引入的投影仪a4执行远程装置管理。另一方面,在客户站点B中,在投影仪被引入到市场中之前或之后,已经引入了单个的MFP b1。之后,已经为MFP b1在执行远程装置管理。在客户站点C中,随着投影仪上市,投影仪c1将被新近引入,并且将为新近引入的投影仪c1执行远程装置管理。
此外,根据实施例,作为装置管理中心1的管理目标的每一个装置具有用于收集装置信息的预定的管理程序。该程序被安装在售卖时或开始管理时作为管理目标的装置中。在从而安装管理程序之后,作为管理目标的装置可以收集涉及自身的装置信息,并且周期性地或在任何时间将所收集的装置信息发送到装置管理中心1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
注意到取决于装置(装置类型)来从装置发送装置信息的内容。例如,在装置是MFP的情况下,发送基于MFP的装置信息。在装置是投影仪的情况下,发送基于投影仪的装置信息。更具体而言,例如MFP的装置信息包括指示打印页数值(参数)。另一方面,这样的值并不包括在投影仪的装置信息中。这是因为投影仪不具有打印功能。
最后,网络2是将客户站点A到C连接到装置管理中心1的网络。具体而言,网络2是ISDN、互联网或专用线路等。
(硬件)
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的总体硬件配置图。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1、只读存储器(ROM)1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辅助存储设备14、存储介质读取设备15、输入设备16、显示设备17和通信设备18。
CPU11包括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并且是控制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中的相应一个的整体的电路。ROM12是存储待由CPU11执行的预定的控制程序(软件组件)的存储器。RAM13是要用作当CPU11执行各个程序以执行各个控制操作时的工作区域。
辅助存储设备14是存储包括通用操作系统(OS)、程序和数据库(DB)的各种信息的设备。作为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等的硬盘驱动器(HDD)被用作辅助存储设备14。通过将诸如USB存储器、CD、或DVD之类的便携式介质设置到存储介质读取设备15,可以从外部获取信息。
输入设备16是为用户执行各种输入操作的设备。输入设备16包括鼠标、键盘、和/或被提供为叠加在显示设备17的显示屏上的触摸板开关等。显示设备17是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各种数据的设备。例如,液晶设备(LCD)或阴极射线管(CRT)等被用作显示设备17。通信设备18是用于经由网络与另一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通信设备18支持根据网络的通信。网络的具体示例包括各种网络,例如有线网络和无线网路等。
客户侧处的MFP和投影仪的硬件配置可以是常规的,并且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功能)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的功能。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的功能的总体功能框图。
装置管理服务器10包括接收部101和存储部102。
接收部101从用作在诸如客户站点A到C之类的客户站点处安装的管理目标的装置接收装置信息,所述装置信息至少包括装置的客户标识符、装置标识符、装置类型标识符和装置独特参数。如上所述,用于收集装置信息的管理程序被安装在用作管理目标的装置中。用作管理目标的每一个装置内部地收集涉及其自身的信息,并且周期性地或在任何时间将所收集的装置信息发送到装置管理中心1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在下文中将引用具体示例来再次描述装置信息。
存储部102存储由接收部101接收的装置信息。注意所存储的装置信息包括由接收部101接收的所有装置信息。因此,在存储的装置信息中混合从相应的客户站点A到C接收的装置信息。此外,从相同的客户站点A接收的存储的装置信息包括从MFP a1到a3和投影仪a4接收的装置信息。因此,在存储的装置信息中混合从MFP a1到a3和投影仪a4接收的装置信息。
报告创建服务器20包括分类部201、存储部202、报告创建部203和存储部204。
基于在装置信息中包括的诸如客户标识符、装置类型标识符和装置标识符之类的标识符,分类部201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对由装置管理服务器10的存储部102存储的装置信息进行分类。
存储部202存储从而由分类部分201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进行分类的装置信息。
报告创建部(管理信息生成部)203基于由存储部202存储并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分类的装置信息,为相应的客户创建用于管理装置的报告(管理信息)。从而为相应的客户创建的报告是要被周期性地提供给相应的客户的报告,并且是这样的报告:在每一个报告中,基于由装置管理中心1收集的装置信息,总结装置的工作情况、耗材的剩余量和出错状态等。在下文中将引用具体的示例来再次描述报告。
存储部204为相应的客户存储这样由报告创建部203创建的报告。这样存储的报告是要被提供给客户的报告。提供报告的方法的具体示例包括使用电子邮件将报告发送给客户的方法和制备网站以用于经由网站读取报告和提供报告的方法。
从而,已经描述了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的总体功能配置。注意由计算机基于由相应的服务器10和20的CPU11执行的程序来实际实现相应的服务器10和20的这些功能。
(装置信息的示例)
图4A和4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MFP的装置信息的一个示例。如在图4A的左上角处的布局图中所示,在图4A和图4B被集成为一个图。
如图所示,MFP的装置信息是涉及对应装置的包括“信息代码”和“参数值”的信息。“信息代码”是为识别对应的“参数值”独特定义的代码。例如,在“信息代码”是“000”的情况下,其“参数值”:00020指示客户ID。也就是说,当从MFP侧发送包括“信息代码”:000和“参数值”:00020的装置信息时,装置管理服务器10和报告创建服务器20侧能够识别该装置信息指示客户ID为00020。
此外,如图4A和4B中所示,除了指示客户ID的参数值之外,MFP的装置信息还包括获取装置信息时的获取时间(“信息代码”:001);对应装置的产品名称(“信息代码”:002);和对应产品独特的序列号(“信息代码”:003)等。此外,由于该装置信息是MFP的装置信息,作为MFP独特的装置值,其包括总输出页数(“信息代码”:011);双面输出的页数(“信息代码”:012);N合1输出的页数(“信息代码”:013);和彩色打印的页数(“信息代码”:014)等。
图5A和5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投影仪的装置信息的一个示例。如在图5A的左上角处的布局图中所示,图5A和5B被集成到一个图中。
如图所示,与MFP的装置信息相同,投影仪的装置信息是涉及对应装置的包括“信息代码”和“参数值”的信息。
如图所示,除了指示客户ID的参数值之外,投影仪的装置信息还包括获取该装置信息时的获取时间(“信息代码”:001);对应装置的产品名称(“信息代码”:002);和对应产品独特的序列号(“信息代码”:003)等。这些装置信息项是公共的,并且并不取决于装置,从而因此具有与MFP的“信息代码”相同的“信息代码”。
然而,由于该装置信息是用于投影仪的,因此该装置信息包括投影仪独特的参数值。例如,灯时间(“信息代码”:102);总节能模式灯时间(“信息代码”:104);灯标准转换时间(“信息代码”:105);灯重置次数(“信息代码”:106);灯持续时间(“信息代码”:107和“信息代码”:108);以及装配的灯的数量(“信息代码”:109)。
如上所述,用于收集装置信息的管理程序被分别安装在用作管理目标的装置中。用作管理目标的每一个装置内部地收集涉及该装置自身的信息,并且周期性地或在任何时间将所收集的装置信息发送到装置管理中心1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由装置管理服务器10接收这样发送的装置信息,并且这样发送的装置信息被存储在存储部102中。装置管理服务器10存储由接收部101接收的所有装置信息。因此,在存储部102中,从相应的客户站点A、B和C接收的装置信息例如以被混合在一起的状态被存储。此外,同样对于从相同的客户站点A接收的装置信息,从MFP a1到a3和投影仪a4接收的装置信息以被混合在一起的状态被存储。此外,由于例如装置信息被周期性地从作为管理目标的所有装置发送,因此装置信息每次发送时被存储在存储部102中。
[信息处理1]
接下来,将描述由装置管理服务器10执行的信息处理。图6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过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中,作为管理目标的每一个装置(例如,MFP a1到a3,投影仪a4,MFP b1和投影仪c1等)确定是否到达了其自身装置信息的发送时间。如上所述,用于收集装置信息的管理程序被安装在作为管理目标的装置中。发送时间根据由管理员或装置管理中心1等先前设置在每一个管理程序中的时间。作为发送时间的具体示例,在MFP的情形中,优选设置MFP很少进行操作的时间(例如,0:00AM等)。在投影仪的情况下,不同于MFP的情形,在24小时期间投影仪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低,并且因此例如可以在每次开始向投影仪供电时发送装置信息。此外,优选还可以在考虑到网络环境的情况下来确定发送时间。
在步骤S2中,作为管理目标的装置在其发送时间到达时内部地收集装置自身的装置信息。要收集的装置信息的内容是装置管理和/或创建报告所需的信息。具体而言,要收集的装置信息的内容根据由管理员或装置管理中心等先前设置在管理程序中的信息。
在步骤S3中,用作管理目标的装置将由其自身内部收集的装置信息发送到装置管理服务器10。发送目的地(例如,装置管理服务器10的IP地址)根据由管理员或装置管理中心等先前设置在管理程序中的发送目的地。
在步骤S4中,装置管理服务器10(接收部101)经由网络从用作管理目标的装置接收装置信息。
在步骤S5中,装置管理服务器10(存储部102)存储由接收部101接收的所有装置信息。也就是说,根据实施例,以被混合到一起的状态存储从MFPa1到a3、投影仪a4、MFP b1和投影仪c1接收的装置信息的相应集合。
因此,根据实施例,采用了从装置向装置管理服务器10发送装置信息的方法。作为从装置收集装置信息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的具体方法,还可以考虑这样的方法,其中装置管理服务器10侧从装置取得(拉出)装置信息。具体而言,在使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情形中,当采用其中SNMP的GET命令被用于从作为管理目标的装置取得管理信息基础(MIB)作为装置信息的方法中,需要管理服务器10侧指定对象ID(OID)(需要指定取决于作为管理目标的每一个装置进行获取的值)。
然而,在除了作为现有的管理目标的MFP也为投影仪执行远程装置管理的实施例的情形中,装置管理服务器10侧仅内部地知道用于获取MFP的装置信息的OID。因此,出于获取投影仪的装置信息的目的,需要增加用于新近获取投影仪的装置信息的OID。也就是说,在出于使用装置管理系统的现有框架的目的将装置管理服务器10侧的程序的修改和/或类似物保持为尽可能最小的情形中,装置管理服务器10从用作管理目标的装置取得装置信息的方法并不是优选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用作管理目标的装置将装置信息发送到装置管理服务器10的方法,可以省略修改涉及获取装置管理服务器10侧的装置信息的程序的工作。也就是说,根本无需为现有的装置管理服务器10修改程序。
[信息处理2]
接下来,将描述由报告创建服务器20执行的信息处理。图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的分类过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21中,报告创建部20的分类部201确定是否已经到达了装置信息的分类时间。分类时间根据由装置管理中心设置的时间。具体而言,对于创建报告,由于需要例如每月一次地将报告提供给客户,因此例如可以将分类时间设置到每个月的月末。
在步骤S22中,当装置信息的分类时间已经到达时,分类部201获取处于存储部202中的装置信息。特别地,在创建报告时,由此(基于在装置信息中包括的“获取时间”)获取的装置信息的范围是最后一个月。
接下来,在步骤S23中,分类部201基于在装置信息中包括的诸如客户标识符、装置标识符和装置类型标识符之类的标识符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和相应的装置类型对装置信息进行分类。
图8A、8B、8C和8D示出了如何根据实施例对装置信息进行分类。如在图8A的左上角处的布局图中所示,图8A到8D被集成到一个图中。
例如在获取最后一个月内接收的装置信息之后,分类部201基于在装置信息中包括的客户标识符(“信息代码”:000)、装置类型标识符(“信息代码”:002)和装置标识符(“信息代码”:003),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对装置信息进行分类。
如图8A到8D中所示,首先,基于指示客户ID的“信息代码”,针对客户A、客户B和客户C的装置信息的相应集合对装置信息进行分类。随后,针对每一个客户,例如针对客户A的装置信息,基于产品名称(其可以是产品装置名称)将装置信息分类为两个装置类型的装置信息的相应集合。此外,针对产品名称“MFP XX型号”,基于序列号将装置信息分类为三个装置个体的装置信息的相应集合。类似地,针对客户B和客户C的装置信息,基于产品名称将装置信息分类为装置类型的装置信息的相应集合,并且基于序列号,将装置信息分类为装置个体的装置信息的相应集合。
因此,通过基于客户标识符、装置标识符和装置类型标识符对装置信息进行分类,可以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和相应的装置类型对混合的装置信息进行布置。在除了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MFP之外还为投影仪新近执行远程装置管理的情形中,在装置管理服务器10侧初始仅考虑MFP的装置信息的情况下,在装置管理系统的现有框架内,可以通过基于装置类型标识符(“信息代码”:002)根据装置类型的方面对装置信息进行分类,从而为投影仪分别地报告。
注意如果这样的根据装置类型的方面的分类并不可用,则可以在装置管理系统的现有框架内不在MFP和投影仪之间进行区分地创建报告。此时,由于MFP和投影仪相应地具有对于装置而言独特的装置信息(例如,MFP的打印页数的参数和涉及投影仪的灯的参数),因此特别地可能无法适当地创建投影仪的报告。
在步骤S24中,存储部202存储由分类部201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进行分类的装置信息。这样被分类和存储的装置信息用于创建报告。此外,装置信息不仅可以用于创建报告的目的,而且还可以用于其他目的,即维护和记账等。
根据实施例,当将存储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进行分类的装置信息时,将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分类的装置信息编辑(集成)为用于创建报告的文件。这些文件将被称为“装置信息编辑文件”。
图9A、9B和9C示出了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一个示例(客户A)。如在图9A的左上角处的布局图中所示,图9A到9C被集成为一个图。
如图9A、9B和9C中所示,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进行分类的装置信息(文件)被收集(图9A),并且针对相应的相同的装置类型、相同客户被集成和编辑为装置信息的集合(图9B和9C)。对于客户A的情形,收集了为客户A收集的装置信息(图9A)并且将该装置信息集成为相应的相同的装置类型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图9B和9C)。例如,在客户A的情形中,三个MFP的装置信息被收集到装置信息编辑文件中(图9B)。类似地,一个投影仪的装置信息被收集到装置信息编辑文件中(图9C)。在这样的情形中,如图9B和9C中所示,由于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将用于创建报告,因此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是根据用于为装置创建报告的方面划分的那些装置信息编辑文件。
也就是说,在MFP的报告的情况下,报告包括涉及使用状态的内容、涉及环境的内容和涉及维护的内容。因此,在装置信息中包括的相应参数被划分为涉及使用状态的参数、涉及环境的参数和涉及维护的参数,并且参数的对应划分被收集到相应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中。此外例如对于投影仪的报告,不存在涉及使用状态的参数。这是因为在投影仪的情形中,并不存在涉及使用状态和/或使用量的概念。因此,投影仪的报告包括涉及环境的内容和涉及维护的内容。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中,在装置信息中包括的相应参数被划分为涉及环境的参数和涉及维护的参数,并且参数的对应划分被收集到相应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中。作为结果,如图9B和9C中所示,创建了MFP的三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和投影仪的两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
注意出于识别装置类型(“MFP XX型号”和“PJ001”等)的目的的方面的装置类型和用于创建报告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方面(涉及使用状态的内容、涉及环境的内容或涉及维护的内容等),从指示装置类型和方面名称的产品名称(装置类型标识符)获取相应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文件名称。
图10A和10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一个示例(客户B),以及图11A和11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一个示例(客户C)。如在图10A的右上角处的布局图中所示,图10A和10B被集成到一个图中。类似地,如图11A的右上角处的布局图中所示,图11A和11B被集成到一个图中。
如图10A和10B中所示,客户B仅具有单个装置类型的MFP,并且因此从客户B(图10)收集的装置信息被编辑到MFP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图10B)中。作为结果,创建了MFP的三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图10B)。如图11A和11B中所示,客户C仅具有单个装置类型的投影仪,并且因此从客户C收集的装置信息(图11A)被编辑到投影仪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图11B)中。作为结果,创建了投影仪的两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图11B)。图12B、12C和12D中所示的这样创建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针对相应的客户A、B和C被存储在图12A中所示的存储部202中。(如图12A的下部分中的布局图中所示,图12A到12D被集成到一个图中。)
因此,特别是出于针对相应的装置类型对装置信息进行分类的目的,在除了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MFP之外也为投影仪执行远程装置管理的情形中,对装置信息进行分类的功能被增加到现有的报告创建服务器。也就是说,在报告创建服务器20中,出于针对相应的装置类型对装置信息进行分类的目的,程序被修改以特别地用于执行装置信息分类过程。然而,如上所述,需要基于装置类型标识符针对相应的装置类型进行分类的这样程度的修改,并且因此并不需要相当量的修改。
[信息处理3]
接下来,将描述由报告创建服务器20执行的信息处理。图1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报告创建过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中,报告创建服务器20的报告创建部203确定是否已经到达了报告的创建时间。报告的创建时间根据由装置管理中心设置的时间。然而,特别地对于创建报告,由于需要例如每月一次地创建客户的报告,因此创建时间可以例如被设置到每个月的月末。
在步骤S32中,报告创建部203从存储部202获取相应的客户的装置信息。如上所述,在存储部202中,存储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分类的装置信息。
在步骤S33中,基于在存储部202中存储的针对相应的客户、相应的装置类型和相应的装置分类的装置信息,报告创建部203创建报告。具体而言,在步骤S32中,已经针对相应的客户获取了装置信息。随后,针对相应客户中的具体客户,读取所获取的装置信息(装置信息编辑文件)。随后,在装置信息的装置类型是MFP的情形中,调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MFP的报告创建程序),并且进行控制,从而使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来创建MFP的报告。
另一方面,在已经读取了所获取的装置信息时装置信息的装置类型是投影仪的情形中,调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并且进行控制,从而使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来创建投影仪的报告。由于投影仪也被作为装置管理的目标增加,因此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是在报告创建服务器20中开发的程序。
注意可以通过使用文件的文件名称的方法确定是调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还是调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如上所述,从指示从而集成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装置的装置类型及其方面的名称的产品名称(装置类型标识符)获取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文件名称。因此,通过读取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文件名称,可以快速地确定在装置信息编辑文件中包括的装置信息是否是MFP或投影仪之一。
具体而言,参照图12B到12D,对于客户A(图12B),根据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文件名称“MFP XX型号”,可以看到对应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是这样的文件,在该文件中,集成了一个或多个MFP的装置信息。另一方面,根据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文件名称“PJ001”,可以看到对应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是这样的文件,在该文件中,集成了一个或多个投影仪的装置信息。因此,对于图12B中所示的三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MFP XX型号”,调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MFP的报告创建程序),并且使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来创建涉及MFP的报告。对于图12B中所示的两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PJ001”,调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并且使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来创建涉及投影仪的报告。
类似地,对于客户B(图12C),根据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文件名称“MFPXX型号”,可以看到对应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是这样的文件,在该文件中,集成了一个或多个MFP的装置信息。因此,对于图12C中所示的三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MFP XX型号”,调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MFP的报告创建程序),并且使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来创建涉及MFP的报告。对于客户C(图12D),根据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文件名称“PJ001”,可以看到对应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是这样的文件,在该文件中,集成了一个或多个投影仪的装置信息。因此,对于图12D中所示的两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PJ001”,调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并且使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来创建涉及投影仪的报告。
注意存在使用所创建的文件的数量的方法。如上所述,为MFP创建了三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并且为投影仪创建两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例如,如图12C中所示,对于客户B,存在三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根据所创建的文件的数量为三的这个事实,可以看到这些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是这样的文件,在所述文件中,集成了MFP的装置信息。因此,对于图12C中所示的三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MFP XX型号”,调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MFP的报告创建程序),并且使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来创建涉及MFP的报告。
类似地,如图12D中所示,对于客户C,存在两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根据所创建的文件的数量为二的这个事实,可以看到这些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是这样的文件,在所述文件中,集成了投影仪的装置信息。因此,对于图12D中所示的两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PJ001”,调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并且使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来创建涉及投影仪的报告。
对于客户A(图12B),存在五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根据所创建的文件的数量为五的事实,可以看到这些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是这样的文件,在所述文件中,集成了MFP的装置信息和投影仪的装置信息。然而,无法确定针对哪些装置信息编辑文件要调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MFP的报告创建程序)并且针对哪些装置信息编辑文件要调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中,如上所述可以通过读取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文件名称来进行确定。
图14A、14B、14C、14D、14E、14F和14G以及图15A、15B和15C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报告的示例。如图14A中所示,图14B到14H示出了图14A的各个部分。
例如,如上所述,客户A具有三个MFP a1到a3和一个投影仪a4,并且从这些装置发送装置信息。如图12B中所示,对这样从相应的装置发送的装置信息进行分类。随后,这些装置信息编辑文件被读取,并且基于例如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的文件名称或文件数量,调用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MFP的报告创建程序)或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随后,由相应调用的程序基于在装置信息编辑文件中包括的装置信息,创建三个MFP a1到a3的报告和一个投影仪a4的报告。
例如,基于三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MFP XX型号”(参见图12B),由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MFP的报告创建程序)来创建图14A中所示的三个报告。也就是说,基于装置信息编辑文件“MFP XX型号(使用状态参数)”创建第一表单“复印机的使用状态的详情”的报告。基于装置信息编辑文件“MFP XX型号(环境参数)”创建第二表单“复印机的环境负荷状态的详情”的报告。基于装置信息编辑文件“MFP XX型号(维护参数)”创建第三表单“复印机的维护状态的详情”的报告。
例如,基于由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基于两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PJ001”(参见图12B)创建图15A中所示的两个报告。也就是说,基于装置信息编辑文件“PJ001(环境参数)”创建第一表单“投影仪的环境负荷状态的详情”的报告。基于装置信息编辑文件“PJ001(维护参数)”创建第二表单“投影仪的维护状态的详情”的报告。当然,图14A到14H和15A到15C中所示的这些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等仅是示例,并且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等并不限于此。(如图15A中所示,图15B和15C示出了图15A的各个部分)。
对于客户B,安装一个MFP b1。对于客户C,安装一个投影仪c1。因此,对于客户B,创建了一个MFP b1的报告。对于客户C,创建了一个投影仪c1的报告。
返回到图13,在步骤S34中,报告创建部203为相应的客户将这样由报告创建部203创建的报告存储在存储部204中。这样存储的报告可以被经由电子邮件等发送到客户。或者可以制备用于读取报告的网站,并且可以经由该网站将报告提供给客户。
因此,在除了作为现有的管理目标的MFP之外也为投影仪创建报告的情形中,投影仪的报告创建过程被增加到现有的报告创建服务器。也就是说,在报告创建服务器20中,特别是出于创建投影仪的报告的目的,开发(增加)程序(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来执行投影仪的报告创建过程。像先前那样由现有的报告创建程序(MFP的报告创建程序)执行MFP的报告创建过程。因此,仅通过增加取决于装置信息(装置信息编辑文件)确定是否调用新近开发(增加)的投影仪的报告创建程序的功能,就无需对报告创建服务器20做出任何进一步的修改。
[实施例的变形例]
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报告创建过程。
图16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报告的一个示例。也就是说,在图13的步骤S33中,报告创建部203获取在存储部202中为相应的客户存储的他们自身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三个文件“MFP XX型号”和两个文件“PJ001”,参见图16)。此外,增加先前制备的可执行文件(“Report.exe”,参见图16)。将包括这样获取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和可执行文件的信息提供给客户作为“与报告对应的信息”。
可执行文件是可执行格式的程序(或其对等体)的文件。当客户执行可执行文件时,例如通过执行双击显示屏幕上的对应图标的操作,读取在同一文件夹中包括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并且因此输出(创建)最终的报告。因此,如图16中所示,当已经执行了“Report.exe”时,读取三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MFPXX型号”和两个装置信息编辑文件“PJ001”,并且基于这些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来创建报告。
当被执行时,可执行文件读取在同一文件夹中包括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在装置信息的装置类型是MFP的情形中,使用在可执行文件中包含的现有的报告创建型号,并且创建涉及MFP的报告(例如,如图14A到14G中所示)。另一方面,在可执行文件已经读取了在同一文件夹中包括的装置信息编辑文件时装置信息的装置类型是投影仪的情形中,使用在可执行文件中包含的投影仪的报告创建模块,并且创建涉及投影以的报告(例如,如图15A到15C中所示)。因此,在实施例的这个变形例中,作为也作为装置管理的目标增加投影仪的结果,可执行文件是以这样的方式修改的文件,在所述方式中,在文件中增加投影仪的报告创建模块。
同样在这个情形中,可以确定是调用现有的报告创建模块还是如上所述使用文件名称或文件数量针对装置信息编辑文件调用投影仪的报告创建模块。
此外,还可以由通用电子表格软件(例如“Excel”(注册商标))来替换可执行文件,并且使用编程功能(例如VBA)来执行相同的功能。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的变形例中,在图13的步骤S34中,存储部204存储由报告创建部203为相应的客户创建的“与报告对应的信息”。随后,这样存储的“与报告对应的信息”可以例如在被压缩后,经由电子邮件等提供给客户。
[实施例的总结]
如上所述,将总结这样的情形,在所述情形中,例如业务操作方将也为与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装置不同的新装置执行远程装置管理(例如将新装置引入到市场中的情形或已经开始处理另一制造商的新装置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形中,当新装置的装置类型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装置的类型时,可能难于使用装置管理系统的现有框架也为新装置执行远程装置管理。然而,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管理系统100可以通过涉及对现有的装置管理系统(包括装置管理服务器和报告创建服务器)的装置管理的较小量的系统修改,以与对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装置的远程装置管理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也对新装置执行远程装置管理。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装置管理系统、装置管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信息记录介质,通过这样的装置管理系统、装置管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信息记录介质,即使对于装置类型与作为现有管理目标的装置的装置类型不同的新装置,也可以通过在利用现有装置管理系统的框架的同时仅部分地修改系统,来执行相同或相似的远程装置管理。
已经通过实施例描述了装置管理系统和装置管理方法。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具体公开的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修改和变更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装置管理服务器10可以集成报告创建服务器20的功能(例如,分类功能和报告创建功能)。
可以将上述实施例的特征、表达式或特征的任意组合作为实施例应用到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等。
本申请基于于2012年1月6日提交的日本在先申请No.2012-001562和2012年11月30日提交的日本在先申请No.2012-262102,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到本文中。

Claims (7)

1.一种装置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装置;
第二装置,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装置不同的装置类型;以及
装置管理配置,其经由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并且管理所述装置,其中所述装置管理配置包括:
接收部,其接收包括装置类型标识符的装置信息,所述装置类型标识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的装置类型;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装置类型标识符,执行控制以根据所述装置类型生成管理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装置管理配置还包括:
第一管理信息生成部,其生成所述第一装置的管理信息;以及
第二管理信息生成部,其生成所述第二装置的管理信息,
其中,基于所述装置类型标识符,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生成部和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生成部中的任何一个生成所述管理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接收包括所述装置的客户标识符、用于识别所述装置的装置标识符和所述装置的独特参数的所述装置信息,
所述装置管理配置还包括:
第一存储部,其存储所述装置信息;以及
分类部,其基于所述客户标识符、装置类型标识符和装置标识符,针对每一个客户、针对每一个装置类型和针对每一个装置对在所述第一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装置信息进行分类,
所述第一管理信息生成部基于由所述分类部分类的所述装置信息的第一装置的装置信息,为每个客户创建每一个第一装置的管理信息,并且
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生成部基于由所述分类部分类的所述装置信息的第二装置的装置信息,为每个客户创建每一个第二装置的管理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装置管理配置还包括:
第二存储部,其在相应的客户和相应的装置类型的文件中存储由所述分类部分类的装置信息,并且
基于为每一个客户和每一个装置类型存储的所述第二存储部中的文件,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生成部确定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装置的装置信息,并且在存在所述第二装置的装置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装置的装置信息,为每一个客户创建每一个第二装置的管理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生成部通过确定在所述第二存储部中是否存在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标识符的文件名称,来确定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装置的装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管理信息生成部使用为每一个装置类型在所述第二存储部中存储的多个文件,确定是否存在所述第二装置的装置信息。
7.一种装置管理系统中的装置管理方法,所述装置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装置;第二装置,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装置不同的装置类型;以及装置管理配置,其经由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并且管理所述装置,所述装置管理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装置管理配置接收包括装置类型标识符的装置信息,所述装置类型标识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的装置类型;以及
通过所述装置管理配置基于所述装置类型标识符,执行控制以根据所述装置类型生成管理信息。
CN201310001539.4A 2012-01-06 2013-01-04 装置管理系统和装置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00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1562 2012-01-06
JP2012-001562 2012-01-27
JP2012-262102 2012-11-30
JP2012262102A JP2013156978A (ja) 2012-01-06 2012-11-30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機器管理方法及び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0024A true CN103200024A (zh) 2013-07-10
CN103200024B CN103200024B (zh) 2016-06-29

Family

ID=4872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153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0024B (zh) 2012-01-06 2013-01-04 装置管理系统和装置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176585A1 (zh)
JP (1) JP2013156978A (zh)
CN (1) CN10320002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1636A (zh) * 2003-08-06 2005-02-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网络系统,服务器,设备管理方法和程序
US20050050466A1 (en) * 2003-08-29 2005-03-03 Sangroniz James M. Distributed automated workflow assignment for print fulfillment of print jobs
CN101120390A (zh) * 2005-12-29 2008-02-0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向请求装置提供当前状态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20317A (zh) * 2007-06-08 2008-12-10 株式会社理光 数据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7350A1 (en) 2000-12-15 2002-07-04 Tetsuya Miida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ustom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and managing such information
JP2003162787A (ja) * 2001-08-03 2003-06-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
US20050004893A1 (en) * 2003-07-02 2005-01-06 Sangroniz James M. Workflow management devices and systems, and workflow assignment and management methods
US7315713B2 (en) * 2003-12-19 2008-01-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electronically capturing usage information from a non-networked imaging device
JP2006211587A (ja) * 2005-01-31 2006-08-1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ログ管理方法およびログ管理システム
US7817658B2 (en) * 2006-12-08 2010-10-1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a usage report with counter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1636A (zh) * 2003-08-06 2005-02-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网络系统,服务器,设备管理方法和程序
US20050050466A1 (en) * 2003-08-29 2005-03-03 Sangroniz James M. Distributed automated workflow assignment for print fulfillment of print jobs
CN101120390A (zh) * 2005-12-29 2008-02-0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向请求装置提供当前状态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20317A (zh) * 2007-06-08 2008-12-10 株式会社理光 数据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26740A1 (en) 2015-11-12
CN103200024B (zh) 2016-06-29
JP2013156978A (ja) 2013-08-15
US20130176585A1 (en) 2013-07-11
US9386179B2 (en) 2016-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570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rinting devices
US7355730B2 (en) Office machine that can be remote-maintenanced via a computer network and a management or/and support or/and report or/and inform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office machines
US6587646B2 (en) Maintena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pparatus management using network
US200602479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ity reporting
US20140223325A1 (en) Dynamic user interface for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EP3355251A1 (en) Automated printer's dashboard
US8138627B2 (en) Power management of network-connected devices in peak power periods
CN103259840B (zh) 报告创建系统、报告创建装置以及报告创建方法
CN113271389A (zh) 多功能外围设备管理系统及方法
JP5569052B2 (ja)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88559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ess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processing device
US7464048B2 (e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for managing printing apparatuses
JP2004145715A (ja) コンピュータの保守システムおよび保守方法
JP463047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3200024A (zh) 装置管理系统和装置管理方法
JP5601073B2 (ja) 保守作業支援装置及び保守作業支援方法
US2004009840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management or/and for service support or/and for the generation of service reports
JP708128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058785A (ja) It環境フルサポートサービスにおける課金方法、及び該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627470B2 (ja)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情報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60447A (ja) 配置分析方法、配置分析システム、配置分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4077958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979391A (zh) 用于维护和供应多功能外围设备机群的系统和方法
JP2004013308A (ja) 環境負荷低減支援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21182238A (ja) 廃棄物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