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2438A - 劈柴机 - Google Patents

劈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2438A
CN103192438A CN2012100033330A CN201210003333A CN103192438A CN 103192438 A CN103192438 A CN 103192438A CN 2012100033330 A CN2012100033330 A CN 2012100033330A CN 201210003333 A CN201210003333 A CN 201210003333A CN 103192438 A CN103192438 A CN 103192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od
chopper
lengthwise
main body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33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士松
钟红风
徐静涛
孙益民
邓伟
陈秀连
姜义邦
杨秀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033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24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92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24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barking, Splitting, And Disintegration Of Timb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劈柴机,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由马达驱动的劈刀,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沿所述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纵长延伸且超出所述劈刀的纵长臂,所述纵长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本发明劈柴机的主体上设有沿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纵长延伸且超出劈刀的纵长臂,裂开的木头会打到纵长臂上,纵长臂会阻挡裂开的木头的运动从而防止木头砸到操作者,操作安全;且由于纵长臂与主体活动连接,纵长臂可相对主体运动而具有缓冲的空间从而减小原木对延伸臂的冲击力,从而不仅可以减少延伸臂的损坏而提高劈柴机的使用寿命,还可减小对操作者的冲击力,提高操作舒适性。

Description

劈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劈柴机。
背景技术
劈柴机用于将大型原木劈小为更适于使用的小型木材,应用非常广泛。劈柴机的劈刀将原木劈开成两半后,两半块木头会朝向劈刀两侧裂开,裂开的木头可能会砸到操作者。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安全且使用寿命高的劈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劈柴机,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由马达驱动的劈刀,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沿所述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纵长延伸且超出所述劈刀的纵长臂,所述纵长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
所述劈刀在马达驱动下旋转运动并沿其旋转轴线相对工件进给。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枢转连接。
所述第一端具有枢转轴线,所述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劈刀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纵长臂的延伸线所确定的平面。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主体及所述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端上设置有相对所述纵长臂的延伸方向横向设置的长槽,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长槽滑移配接的枢转销。
所述主体上设有限制所述第一端枢转角度的限位部。
所述主体上设有收容所述第一端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纵长臂的延伸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第一侧面远离所述劈刀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延伸可相交,所述第一端在其枢转的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一侧面抵接、在枢转的第二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二侧面抵接。
所述连接孔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横向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第三、第二、第四侧面顺序连接成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滑移配接。
所述第一端可相对所述主体平移,从而使所述纵长臂远离或靠近所述劈刀。
所述纵长臂的平移轨迹在所述劈刀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纵长臂的延伸线所确定的平面上与所述旋转轴线呈一角度。
所述纵长臂的平移轨迹在所述劈刀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纵长臂的延伸线所确定的平面上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
所述纵长臂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之间滑移配接。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主体中的一个上设有相对所述纵长臂的延伸方向横向设置的长槽,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主体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长槽配接的突起。
所述主体上设有两个纵长臂,所述两个纵长臂对称设置在所述劈刀的两侧。
所述纵长臂的横向延伸范围位于所述主体的横向延伸范围内。
所述纵长臂的第二端设有相对所述纵长臂的纵长延伸方向横向设置的板状件。
所述板状件上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与地面接触。
所述板状件与地面接触的表面为平面或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劈柴机的主体上设有沿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纵长延伸且超出劈刀的纵长臂,裂开的木头会打到纵长臂上,纵长臂会阻挡裂开的木头的运动从而防止木头砸到操作者,操作安全;且由于纵长臂与主体活动连接,纵长臂可相对主体运动而具有缓冲的空间从而减小原木对延伸臂的冲击力,从而不仅可以减少延伸臂的损坏而提高劈柴机的使用寿命,还可减小对操作者的冲击力,提高操作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劈柴机的整机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劈柴机使用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劈柴机的使用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劈柴机的爆炸图;
图5是图4所示劈柴机的连接臂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劈柴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劈柴机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3所示劈柴机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劈柴机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0和图11是图1所示劈柴机的纵长臂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劈柴机由操作者操作的示意图。
其中,
1主体            21锥尖          82第二臂
100劈柴机        22螺纹部        83结合部
10第二壳体       23连接部        84连接孔
11第一筒状部     24螺纹部端面    841第一侧面
111第一端面      3握持部         842第二侧面
112第二端面      4第一壳体       843第三侧面
113第一开孔      41马达          844第四侧面
114第二开孔      5输出部         85横向槽
115限位圆柱销    51驱动轴        91纵长臂
12第二筒状部     6套管           92第一端
121第一端        61第一端        93板状件
122第二端        62第二端        94枢转销
123护罩          63腰形滑槽      95扭簧
1231边沿         64抵靠板        96弧形面
124挡板          7复位弹簧       98第二端
125第三开孔      8连接臂         99弹性垫
2劈刀            81第一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劈柴机100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1上由马达驱动的劈刀2。本实施例的劈柴机100上还设有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3,劈柴机100由操作者通过握持部3提至待劈的木头处并推动劈刀2朝向待劈的木头(工件)进给从而将木头劈开。
参见图1和图4,主体1包括第一壳体4和与第一壳体4配接的第二壳体10。参见图4和图6,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劈刀2是具有轴线X-X的锥形劈刀,该劈刀2由马达驱动旋转,包括具有锥尖21的螺纹部22和与马达配接的连接部23。螺纹部22具有锥形截面且延伸的螺线具有尖锐刃部,可快速旋进木头从而将木头劈开。为方便传递马达输出的扭矩,连接部23具有内六方孔,连接部23的外部形式可以有很多选择,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3的外部形状同样呈六方形以方便制造,连接部23的外接圆直径小于与之相连的螺纹部22端面24的直径从而方便的与马达配接。本实施例的劈刀不限于锥形劈刀,其它任意形式的劈刀均可用于本实施例的劈柴机。
参见图6至图9,本实施例的劈刀2可在朝向木头进给的方向上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并劈开木头。由此,劈柴机100使用时,操作者仅需推动劈刀2朝向木头移动即可,而不需一并推动整个劈柴机100移动,操作高效而省力。同时,劈刀2在马达的驱动下绕其轴线X-X旋转,由此,本实施中,劈刀2的轴线、相对第二壳体10的移动线、朝向工件的进给线、旋转轴线四线合一,均为图中的X-X线。
本实施例中,劈刀2与第二壳体10滑移配接从而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优选的,劈柴机100上有与劈刀2同步移动的导向件,导向件与第二壳体10滑移配接从而使劈刀2与第二壳体10滑移配接。具体的,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劈刀2是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锥形劈刀,导向件为套管6,套管6设在马达输出部5上,从而套管6可与劈刀2同步移动但不影响劈刀2的旋转。套管6与第一壳体4固连,从而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10滑移配接。第一壳体4上设有握持部3,由此握持部3可推动第一壳体4、套管6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从而推动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优选的,第一壳体4内收容有驱动劈刀的马达41及由马达41驱动的减速机构42,从而握持部3推动由收容在第二壳体4内的马达41驱动旋转的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朝向工件进给,结构简单可靠。劈刀2与第二壳体10之间的导向件不限于套管,其它任意形式的方便劈刀2与第二壳体10滑移配接的导向件均可。
具体的,结合图4和图6,劈刀2与内置在第一壳体4内的马达41通过输出部5连接,输出部5的驱动轴51与劈刀2连接部23的内六方孔形配。套管6套设在输出部5外,套管6纵长延伸,第一端61与第二壳体4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二端62可将劈刀2的连接部23部分收容在内,从而使马达41的输出部5全部收容在套管6中以避免输出部5暴露在外。连接部23的外接圆直径小于套管6的内孔直径,同时,套管6第二端62与劈刀2螺纹部22靠近连接部23的端面24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劈刀2的连接部23可在套管6内自由旋转。本实施例的套管6呈圆筒状,圆筒状套管6的中心线、驱动轴51的轴线与劈刀2的旋转轴线X-X共线,均为图中的X-X线,结构紧凑。可替换的,套管呈其它任意形状,如方筒形等均可。
结合图4、图6和图7,套管6与第二壳体10滑移配接。第二壳体1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筒状部11和第二筒状部12,第一筒状部11和第二筒状部12沿劈刀2的进给线X-X纵长延伸。第一筒状部11的两端封闭,两端面111、112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可供套管6自由滑动的第一开孔113和第二开孔114。第二筒状部12中空且两端开放,其中,第二筒状部的第一端121与第一筒状部11的第二端固接,第二筒状部12内设有挡板124,挡板124上设有与第一筒状部11两端面上的开孔113和114对齐的第三开孔125。第一筒状部11和第二筒状部12固接后,第一筒状部11的第二端收容在第二筒状部12的第一端121内。本实施例中,第一筒状部11和第二筒状部12呈对称的方筒形,其中心线与劈刀2的旋转轴线X-X共线,均为图中的X-X线,结构合理而紧凑。
套管6依次穿过第一筒状部11两端面111、112上的第一开孔113和第二开孔114及第二筒状部12的挡板124上开设的第三开孔125,并可在这些开孔中自由滑动,由于套管6与第二壳体4连接从而与电机驱动轴51同步移动,套管6相对第二壳体10滑移,收容在套管6内的电机驱动轴51相对第二壳体10滑移,从而与电机驱动轴51相连的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滑移。
套管6与第二壳体10之间设置有防转装置。具体的,套管6和第二壳体10中的一个上设有滑槽,套管6和第二壳体10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滑槽配接的限位件,如此,套管6和第二壳体10可相对滑移但不可相对旋转,提高操作部3的可控性。优选的,滑槽为封闭滑槽,限位件与封闭滑槽的两端抵接可限制套管6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套管6上开设有与其延伸方向同向延伸的腰形滑槽63,第二壳体10的第一筒状部11上设有与腰形滑槽63配接的限位圆柱销115。本实施例中,滑槽63为两个,两个滑槽63相对套管6的轴线X-X对称设置,相应的,限位圆柱销115的数量同样为两个,分别与两个滑槽63配接,如此,可以平稳的对套管6的移动进行导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变更设计,如在第一筒状部11上仅设置一个贯穿套管6上两个滑槽63的限位圆柱销;或者,将限位圆柱销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第二筒状部上;又或者圆柱销设置在套管上,滑槽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等等,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以及达到的效果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均应涵盖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6和图8,套管6和第二壳体1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劈柴机100使用时,握持部3推动套管6克服复位弹性件的弹力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握持部3停止对套管6施力后,套管6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前的位置。复位弹性件的形式多种多样,本实施例中为复位弹簧7。具体的,套管6上设有抵靠板64,复位弹簧7设置在抵靠板64和第二壳体10上的挡板124之间,优选的,如图4所示,抵靠板64为设置在套管6外周面上的环形板,复位弹簧7为套设在套管6上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一端与抵靠板64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0内的第一挡板124抵接。
为进一步控制套管6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的距离,抵靠板64设置在第二壳体10第一筒状部11的第二端面112和第二筒状部12的挡板124之间,且抵靠板64的外部直径大于第二、第三开孔114、124的直径,也就是说,抵靠板64不能穿过第二、第三开孔114、124,从而设置有抵靠板64的套管6仅能在这样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在图6所示的第一极限位置,抵靠板64与第一筒状部11的第二端面112抵接,套管6相对远离第二筒状部12的第二端122;在图8所示的第二极限位置,抵靠板64压缩弹簧7向第一挡板124靠近,套管6相对靠近第二筒状部12的第二端122。
本实施例可将第一筒状部11的第二端面112看作与第二筒状部12的挡板124相对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112相对第一挡板124远离劈刀2,优选的,第二挡板112与第一挡板124之间的距离小于螺旋弹簧7的自由高,即螺旋弹簧7在正常状态下部分被压缩使抵靠板64与第二挡板112抵接,从而使套管6相对第二壳体10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此时,如图6所示,劈刀2完全收容在第二壳体10的第二筒状部12内;劈柴机100使用时,操作者克服弹簧7的弹力通过握持部3推动套管6上的抵靠板64朝向第二壳体10内的第一挡板124移动,如图8所示,从而使劈刀2伸出第二筒状部12外,伸出第二筒状部12外的劈刀与待劈的木头接触即可劈柴;木柴劈开后,操作者松开操作部,弹簧7恢复变形,推动抵靠板64朝向第二挡板112移动,从而劈刀2自动缩回第二筒状部12内,恢复使用前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24和第二挡板112之间的距离小于限位圆柱销115在腰形滑槽63内移动的距离,因此,限制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距离的主要是第一挡板124和第二挡板112之间的距离及弹簧7的压缩量,而限位圆柱销115与腰形滑槽63的配合主要是限制套管6相对第二壳体10的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技术启示下,可以想到,第二壳体10上可不设置第二挡板112,而由限位圆柱销115在腰形滑槽63内移动的距离来限制劈刀2和第二壳体10的相对位置,如此,第一筒状部11和第二筒状部12可合二为一,结构更简单。
劈刀2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振动会通过套管6传递到握持部3上,影响操作者的操作舒适性,本实施例在套管6和第二壳体10上设置弹簧不仅可以使套管6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后自动复位,还可减轻劈刀的振动对操作者的负面影响。
参见图4、图7和图9,第二壳体10的第二筒状部12的第二端122形成护罩123,护罩123可与第二筒状部12纵长延伸的部分一体成型,即护罩123是第二筒状部12的一部分;护罩123也可是单独的部分并与第二筒状部12安装连接。由于劈刀2可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由此,劈刀2相对护罩123可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在如图7所示的两者相对移动的第一位置,劈刀2收容在护罩123内,在如图9所示的第二位置,劈刀2至少部分伸出护罩123外。劈刀2的锥尖21非常尖锐,在第一位置,劈刀2收容在护罩123内可防止操作者触及锥尖21以保护操作者;在第二位置,劈刀2伸出护罩123外并与待劈的木头接触可将木头劈开。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劈刀2具有螺纹部22,为有效劈开木头,螺纹部22的螺线具有尖锐刃部,为避免操作者触及螺纹部22的刃部被割伤,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10上的护罩123除了可供劈刀2自由伸缩的一端开口外,其余的部分均是全封闭的,也就是说,护罩123环绕劈刀2设置,从而使劈刀2在相对第二壳体10的第一极限位置,操作者通过护罩123开口外的部分无法触及劈刀。
优选的,护罩123由透明材料制成,如此,在劈柴机100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可方便的观察劈刀2相对护罩123的位置关系。
参见图1和图3,劈柴机100在劈较大的木头时,护罩123先于劈刀2接触木头,因此,优选的,护罩123的边沿1231与劈刀2接触的木头表面形状一致,这样,护罩123可与待劈的木头表面更好的贴合,从而支撑木头,且可在劈木过程中防止木头裂开速度过快而砸到操作者,起到一定缓冲作用。本实施例的劈刀2为锥形劈刀,锥形劈刀一般与待劈的圆木的周面接触,因此,本实施例护罩123的边沿1231为弧形,弧形边沿1231的圆心朝向劈刀2的进给方向并远离主体1。弧形边沿的护罩123可与各种直径的圆木的周面良好的接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护罩123的边沿还可以处于一个平面内,以方便与圆木的端面良好的接触;或者护罩边沿的中间部分为弧形,外围部分延伸处于一个平面内,这样,无论劈刀与圆木的端面还是周面接触,劈刀可与待劈的木头良好的接触。
更优选的,护罩123还可以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从而具有夹爪或呈夹爪状以可靠的夹持木头,防止劈刀刚开始与木头接触时木头旋转或移动。为增大护罩与工件的摩擦力,护罩的边沿可设置弹性垫,或者护罩的边沿设有齿形部。夹爪状的护罩在劈刀刚与工件接触时夹持工件,在劈刀插入工件后,夹爪需要相对工件移动以让开木头裂开的空间,由此,护罩可相对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移动。优选的,护罩与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护罩在劈木过程中出现某一条件时,离合器起作用使护罩相对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移动。
上述劈柴机在使用时,操作者将劈柴机提到待劈的木头处,使护罩123的边沿1231与待劈的木头抵接,操作者沿劈刀2的旋转轴线X-X推动操作部3带动套管6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从而推动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使锥尖21露出护罩123外,随后,通过设置在握持部3上的开关31启动马达41,马达41驱动劈刀2旋转,同时,操作者对握持部3持续施以朝向劈刀2方向的力,使劈刀2在旋转的同时沿其轴线X-X方向朝向工件持续进给,使锥形劈刀2的螺纹部22旋入木头并最终将木头劈开。将一根木头劈开后,操作者将劈柴机100提到另一根待劈的木头处并重复前述过程将第二根木头劈开,以此类推,不再一一赘述。当然,操作者亦可一开始就启动马达驱动劈刀2旋转,再驱动劈刀2朝向工件进给同样可顺利的将木头劈开。
劈柴机将原木劈开成两半后,两半块木头会朝向劈刀两侧裂开,裂开的木头可能会砸到操作者,为避免这种危险,参见图1、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劈柴机100的主体1上还设置有沿劈刀2相对工件的运动方向纵长延伸的纵长臂91。纵长臂91包括与主体1连接的第一端92和远离第一端92的第二端98。在劈刀2的进给线X-X上,第二端98至少与劈刀2的锥尖21平齐,优选的,第二端98在劈刀2的进给方向上超出劈刀2从而方便第二端98与地面抵接。
本实施例中,纵长臂91设置在第二壳体10上,第二壳体10上固接有用于将纵长臂91连接在其上的连接臂8,连接臂8包括交叉连接的第一臂81和第二臂82,第一臂81和第二臂82的延伸方向与劈刀2的进给线X-X交叉,第一臂81和第二臂82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0固接,另一端相交形成结合部83,纵长臂91的第一端92与连接臂8的结合部83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10筒状纵长延伸以最小的体积供劈刀2轴向移动,为避免劈刀2与纵长臂91干涉,在第二壳体10上设置与劈刀2进给线X-X交叉的连接臂8以安装纵长臂91,从而使纵长臂91与劈刀2间隔一定距离。亦可将连接臂8看作第二壳体10的一部分,纵长臂91与连接臂8连接即纵长臂91与第二壳体10连接。可替换的,第二壳体10可呈其它任意形状以方便安装纵长臂91。可替换的,亦可取消第二壳体10及第二壳体10和第一壳体4的配接装置,此时,可将纵长臂91设置在第一壳体4上。
本实施例中,纵长臂91的横向延伸范围位于主体1的横向延伸范围内,或者说,延伸臂91在与主体1重合的长度范围内的部分朝向主体1方向的投影位于主体1上,从而纵长臂91和主体1位置比较接近,而劈刀2设置在主体1上,因此,纵长臂91与劈刀2位置就比较接近,从而劈刀2要某个地方劈木,纵长臂91即在劈刀2的外围挡住裂开的木头,提高使用安全性。
纵长臂91与连接臂8枢转连接。具体的,纵长臂91第一端92与连接臂8通过枢转销94枢转连接,枢转销94上套设有扭簧95,扭簧95的两自由端分别与连接臂8和纵长臂91连接。枢转销94的轴线Z-Z垂直于劈刀2的旋转轴线X-X和纵长臂91的延伸线Y-Y确定的平面。纵长臂91的延伸线即假设纵长臂91无限细而抽象得到的线条,本实施例中,纵长臂91具有对称的形状,其延伸线Y-Y即纵长臂91延伸方向的中心线。
优选的,连接臂8上设有限制纵长臂91枢转角度的限位部。具体的,连接臂8的结合部83设有连接孔84,第一端92插入连接孔84中,枢转销94穿过结合部83和第一端92将纵长臂91枢转连接在连接臂8上。连接孔84沿纵长臂91的延伸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841和第二侧面842,第二侧面842相对第一侧面841远离劈刀2的旋转轴线X-X,第一侧面841和第二侧面842延伸可相交,纵长臂91在扭簧95作用下与第二侧面842抵接,纵长臂91在枢转的第二极限位置与第一侧面841抵接,因此连接孔84可限制纵长臂91的枢转角度。本实施例通过连接孔的两侧面对纵长臂的枢转角度进行限位,结构简单而合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连接臂上可不设置连接孔,连接臂和纵长臂可侧面抵接并用枢转销连接,另在连接臂与纵长臂相抵的侧面上设置挡块限制纵长臂的枢转角度,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以及达到的效果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均应涵盖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为使纵长臂91的活动范围更大,纵长臂91第一端92同时可相对主体1平移,从而使纵长臂91远离或靠近劈刀。优选的,纵长臂91第一端92与连接臂8滑移配接。第一端92和连接臂8中的一个上设有相对劈刀的进给方向横向延伸的长槽,第一端92和连接臂8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长槽配接的突起。本实施例中,优选突起为纵长臂9与连接臂8枢转连接的销94,从而销94可同时枢转和滑移,结构简单而合理。
具体的,结合图4和图5,连接臂8上的连接孔84还包括相对第一侧面842和第二侧面842横向设置的第三侧面843和第四侧面844,第一侧面841、第三侧面843、第二侧面842、第四侧面844顺序连接成环,结合部83贯穿第三侧面843和第四侧面844设置有横向长槽85,横向长槽85的延伸方向S-S在劈刀2的旋转轴线X-X和纵长臂91的延伸方向Y-Y确定的平面上与旋转轴线X-X成一角度,优选垂直,如图10和图11所示,枢转销94可在腰形槽85内滑动,从而纵长臂91可相对主体1在腰形槽85的延伸线S-S上平移。
结合图5和图10,纵长臂91初始状态下在扭簧95的作用下其第一端92与连接孔84内的第二侧面842抵接使其第二端98相对靠近劈刀2,同时枢转销94位于横向槽85靠近劈刀2的最近位置;木头裂开后会与纵长臂91碰撞,本实施例的纵长臂91与主体1活动连接,从而裂开的木头与纵长臂91碰撞时,结合图5和图11,如图11箭头R所示,纵长臂91枢转使其第一端92与连接孔83内的第一侧面841抵接以使第二端98远离劈刀2,图11中虚线T1表示纵长臂91枢转前的轴线Y-Y,点划线T2表示纵长臂91枢转后的轴线Y-Y;同时,如图11中箭头V所示,固设在纵长臂91第一端92的枢转销95会在连接臂8的横向长槽85中滑动而远离劈刀2,由此,与连接臂8活动连接的纵长臂91会存在较大的缓冲木头撞击的空间,从而避免木头与纵长臂91刚性碰撞而损坏纵长臂91。本实施例的纵长臂91相对连接臂8可同时枢转和平移。当然纵长臂91仅相对连接臂8枢转亦可,此时,在连接臂8上仅设置可供枢转销94转动的圆柱孔即可;纵长臂91也可仅相对连接臂8平移,此时,在纵长臂91上设置与横向槽85配接的方形销即可。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以及达到的效果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均应涵盖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劈刀2由马达驱动旋转,旋转的劈刀2与木头接触劈木的过程中会对木头产生较大的扭矩,该扭矩可能会使木头绕劈刀2的旋转轴线X-X转动而不利于木头的劈开。本实施例中,在主体1上设置沿劈刀2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纵长延伸的纵长臂91,纵长臂91的第二端98在劈刀2的进给方向上超出劈刀2,当劈刀2旋转带动木头转动到与纵长臂9抵接时,纵长臂9会阻止木头的进一步旋转,从而使劈刀2与静止的木头接触从而顺利将木头劈开。由此,本实施例的纵长臂不仅可以阻挡裂开的木头伤人;在劈刀旋转时,还可防止木头扭转。
参见图10至图11,本实施例中,纵长臂91沿劈刀2的进给方向延伸,且纵长臂91的至少部分从第二端98沿着横向远离轴线X-X的方向朝第一端92延伸。即纵长臂91从第二端98朝向第一端92的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与旋转轴线X-X的距离递增。具体的,如图10所示,纵长臂91相对靠近第二端98的点N到轴线X-X的距离L2小于纵长臂91相对靠近第一端92的点M到轴线X-X的距离L1。劈刀2劈木过程中,会将木头从先与劈刀接触的上端开始逐渐分开成两半,木头会朝向两边与劈刀2分开,分开的木头可能会与纵长臂91碰撞,纵长臂91从第二端98到第一端92与劈刀2的旋转轴线X-X的距离递增,一方面在纵长臂91靠近第一端92的一头提供避让已分开的木头的空间,避免木头与纵长臂91抵死而损坏纵长臂91,另一方面,当劈刀2由马达驱动旋转时,木头与劈刀2接触旋转时可很快的与纵长臂91第二端98接触,从而尽快对木头止转。纵长臂91可以从第二端98到第一端92的整个长度上与劈刀2的旋转轴线X-X的距离递增,也可以从第二端98开始延伸的部分纵长臂91与劈刀2的旋转轴线X-X的距离递增,递增的末尾部分可以是纵长臂91在劈刀2的旋转轴线X-X上与第二筒状部12平齐的位置附近,即纵长臂91自第二端98开始横向远离轴线X-X的部分在轴线X-X上延伸超出第二壳体10。
为使纵长臂91从第二端98到第一端92与劈刀2的进给线X-X的距离递增,纵长臂91可以沿直线延伸;也可以在朝向劈刀2的一侧沿弧线延伸,弧线的中心点位于纵长臂91邻近劈刀2的一侧;纵长臂91还可以包括沿直线延伸的部分和沿弧线延伸的部分,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与达到的效果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则均应涵盖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如前所述,劈刀2可相对第二壳体10轴向移动从而朝向工件进给,优选的,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的距离小于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前劈刀2与纵长臂91第二端98在沿劈刀进给线X-X上的距离。即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的过程中,纵长臂91的第二端98在劈刀2的进给方向上始终超出劈刀2。劈柴机100使用过程中,纵长臂91的第二端98可与地面接触,第二端98始终超出劈刀2,劈刀2在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的过程中,劈刀2始终不会与地面接触,可避免劈刀2和地面的损坏。
参见图4和图7,纵长臂91的第二端98上还设有大于第二端98的端面面积的板状件93,板状件93相对纵长臂91的纵长延伸方向横向设置,板状件96与地面接触可以增大纵长臂9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的板状件93朝向劈刀2的方向弯折,可替换的,板状件93可以朝背离劈刀2的方向弯折,或者与第二端98同心设置等等。板状件93可与地面接触,板状件93与地面接触的表面可以为平面或弧面。优选的,板状件93上设有弹性垫99,弹性垫99与地面接触。弹性垫99与地面接触一方面可增大纵长臂91与地面的摩擦从而更稳固的支撑劈柴机,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木头碰撞纵长臂91时,弹性垫可为纵长臂91的运动提供缓冲以防止纵长臂91损坏。本实施例中,板状件93与纵长臂91第二端98光滑过渡连接,具有远离劈刀2的弧形面96,弧形面96的圆心朝向劈刀2,如此,弧形面96可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劈刀2的旋转轴线X-X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弧形面96与地面接触时,可相应的调整操作部3的位置以方便操作者握持。劈柴机100工作时,操作者可以使板状件93与地面抵接,从而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对劈刀2施力;也可以使板状件93与纵长臂91第二端98相连的弧形面96与地面接触,从而沿与地面成锐角(或钝角)的直线向劈刀2施力使劈刀2朝向木头进给,优化操作界面,方便操作者施力,且操作者可按自己的身高及操作习惯使弧形面96的不同位置与地面接触,从而改变施力方向与地面的角度,同时调整操作部3相对地面的竖直高度。当然,如前所述,纵长臂91的第二端98也可直接与地面接触,第二端98与地面接触的表面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平面或弧面均可,第二端98与地面接触的表面上同样可设置弹性垫。
本实施例中,劈柴机100上仅设置有一个纵长臂,可替换的,劈柴机100上亦可设置两个纵长臂,两个纵长臂对称位于劈刀两侧间隔180度设置,这样,可更好的阻挡裂开的木头,且在劈刀旋转时,无论劈刀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均可有效的对木头的旋转止动。可替换的,还可在上述设置两个纵长臂的劈柴机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第三纵长臂,该第三纵长臂与第一纵长臂及第二纵长臂的距离相等且与劈刀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工作时,第三纵长臂可与待劈的圆木的一个端部抵接,可更稳固的支撑待劈的木头且可保证劈刀在与木头端部一定距离处将木头劈开,实验证明,在与木头端部一定距离处更容易将木头劈开。
参见图1、图3和图12,本实施例设有纵长臂91的劈柴机100在使用时,操作者提起劈柴机100到待劈的木头处,使纵长臂91的板状件93与地面抵接,并沿劈刀2的轴线方向X-X推动操作部3,使劈刀2相对第二壳体10移动从而劈刀2的锥尖21露出护罩123外与木头抵接,优选锥尖21至少部分插入木头中,随后,通过设置在握持部3上的开关31启动马达,马达驱动劈刀2旋转,同时,操作者对握持部3持续施以朝向劈刀2方向的力,使劈刀2在旋转的同时沿其轴线方向朝向工件进给,使锥形劈刀2的螺纹部22旋入木头并最终将木头劈开。将一块木头劈开后,操作者将劈柴机100提到另一块待劈的木头处并重复前述过程将第二块木头劈开,以此类推,不再一一赘述。劈刀为其它形式时,同样可推动劈刀相对主体移动朝向工件进给从而劈开工件。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劈柴机100主体1上护罩123可夹持并支撑木头以方便劈刀2朝向工件进给;纵长臂91可对旋转的木头止转,同样可方便劈刀2朝向工件进给。由此,操作者可选择的使第二壳体10上的护罩123和纵长臂91中的一个起支撑作用,在劈较大直径的木头时,可由第二壳体10支撑工件,在劈较小的木头时,可由纵长臂撑地,从而本实施例的劈柴机应用广泛。
本实施例的劈柴机结构简单,适于由操作者提至待劈的木头处劈柴,为减轻操作者的劳动负担,本实施例的劈柴机100的重量小于等于12kg。优选的,劈柴机的重量小于等于10kg。更优选的,劈柴机的重量小于等于9kg,更优选的,劈柴机的重量小于等于8kg。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劈柴机100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1上的由马达驱动的劈刀2,设置在主体1上的纵长臂91。
为使手持式劈柴机100的重量小于12kg,本实施例的主体1由塑料制成,重量小于等于2kg。
劈柴机100的马达可选用体积小,重量轻、转速高的串激电机,优先的,该串激电机的重量小于等于1.5kg。由于串激电机的转速极易提高,而串激电机的直径与转速成反比,在功率一定情况下,提高串激电机的转速,可减小电机的直径,进而减小劈柴机的体积及重量,本实现例使用的串激电机的功率在500W到2000W之间,优选为1000W,电机转速在22000转/分到38000转/分之间,优选为30000转/分。优选的,马达41与驱动轴51之间设有减速传动机构42,减速比在30到80之间,可获得最佳的效果,且减轻劈柴机的重量。另外,由于串激电机价格比感应电机低,可降低劈柴动力工具的成本。
为提供足够的强度,劈刀2由金属材料制成,重量在小于等于2kg,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劈刀2为锥形劈刀,为减轻劈刀2的重量,螺纹部22可包括顺次连接的两部分,第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先接触工件,两部分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第一部分的强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强度。优选的,可将劈刀内部设置为中空以进一步减轻劈刀2的重量,劈刀的中空内部可设置筋条以加强劈刀的强度。
为减轻重量及降低成本,纵长臂91优选由塑料制成,同时,由于纵长臂91要阻挡裂开的木头,同时要对旋转的木头止挡,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因此,纵长臂91在纵长延伸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横向宽度,如此,纵长臂91的重量在小于等于1.5kg。
为减轻重量及降低成本,劈柴机100的其它主要部件如套管6、连接臂8均可由塑料或轻质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劈柴机100主体1纵长延伸,如图12所示,一般由操作者站立操作使劈刀2与待劈的工件接触,为方便操作者操作,结合图7,本实施例的劈柴机在竖直方向上,握持部3到劈刀2的最远距离H1大于等于500mm小于等于1000mm之间,H1为图6所示的E点到F点的距离。优选的,H1大于等于600mm小于等于900mm之间;更优选的,H1大于等于7000mm小于等于800mm之间,更优选的,H1为750mm。本实施例中投影点F为锥尖21的投影点。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劈柴机100主体1上设置有纵长臂91,纵长臂91的第二端98相对劈刀2远离握持部2,优选的,在劈刀2的进给线X-X上,握持部3到纵长臂91的最远距离H2在800mm到1300mm之间,优选值H2在900mm到1200mm之间。更优选的,握持部3到劈刀2的最远距离EF是劈刀3与握持部3最远点F到纵长臂91第二端的最远距离FG的2到3倍,即H1是H2-H1的2到3倍,从而使劈柴机100各部分比例协调。G为弹性垫99与地面的抵接点。
由于套设在输出部5外的套管6可在操作部3推动下相对主体1轴向移动,从而劈刀2在操作部3推动下可相对主体1轴向移动,握持部3移动过程中,握持部3与板状件93最靠近地面的点的距离会改变,从而会影响操作者的操作舒适性,本实施例中,握持部3沿劈刀2的进给线X-X上轴向移动的距离在150mm到400mm之间。
如前所述,套管6与第二壳体10滑移配接,套管6上没有纵长延伸的腰形槽63,第二壳体10上的限位圆柱销115与腰形槽63配接,优选的,如图6所示,握持部3到腰形槽的最远距离H3是腰形槽与握持部3距离最远点K到劈刀2的最远距离H4的2至3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但只要其采用的技术精髓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或者任何基于本发明做出的变化和替换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劈柴机,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由马达驱动的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沿所述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纵长延伸且超出所述劈刀的纵长臂,所述纵长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劈刀在马达驱动下旋转运动并沿其旋转轴线相对工件进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枢转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具有枢转轴线,所述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劈刀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纵长臂的延伸线所确定的平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自由端分别与所述主体及所述第一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上设置有相对所述纵长臂的延伸方向横向设置的长槽,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长槽滑移配接的枢转销。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限制所述第一端枢转角度的限位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收容所述第一端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纵长臂的延伸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第一侧面远离所述劈刀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延伸可相交,所述第一端在其枢转的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一侧面抵接、在枢转的第二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二侧面抵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横向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第三、第二、第四侧面顺序连接成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滑移配接。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可相对所述主体平移,从而使所述纵长臂远离或靠近所述劈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长臂的平移轨迹在所述劈刀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纵长臂的延伸线所确定的平面上与所述旋转轴线呈一角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长臂的平移轨迹在所述劈刀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纵长臂的延伸线所确定的平面上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长臂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之间滑移配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主体中的一个上设有相对所述纵长臂的延伸方向横向设置的长槽,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主体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长槽配接的突起。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两个纵长臂,所述两个纵长臂对称设置在所述劈刀的两侧。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长臂的横向延伸范围位于所述主体的横向延伸范围内。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长臂的第二端设有相对所述纵长臂的纵长延伸方向横向设置的板状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上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与地面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与地面接触的表面为平面或弧面。
CN2012100033330A 2012-01-06 2012-01-06 劈柴机 Pending CN1031924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33330A CN103192438A (zh) 2012-01-06 2012-01-06 劈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33330A CN103192438A (zh) 2012-01-06 2012-01-06 劈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2438A true CN103192438A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15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33330A Pending CN103192438A (zh) 2012-01-06 2012-01-06 劈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92438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2194A (en) * 1981-01-29 1982-12-07 Lawson Jack O Manually mobile firewood log splitter
US4470440A (en) * 1982-09-30 1984-09-11 Thor Harry A Impact producing tool
US4646799A (en) * 1986-01-27 1987-03-03 Cobb William O Wood splitting device
WO1998032576A1 (fr) * 1997-01-23 1998-07-30 Alonso Roger Jose Louis Machine a fendre le bois en grande longueur
US6453958B1 (en) * 2001-06-07 2002-09-24 Stefano Slavich Log splitting device
CA2525984A1 (en) * 2004-11-09 2006-05-09 Les Systemes Andro Inc. Manual log splitting device
CN200960688Y (zh) * 2006-10-30 2007-10-17 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带自动泄压机构的立式劈木机
CN201098940Y (zh) * 2007-08-14 2008-08-13 杨卫平 立式劈木机
CN201505972U (zh) * 2009-10-20 2010-06-16 扬州神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泵体防护罩的立式劈木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2194A (en) * 1981-01-29 1982-12-07 Lawson Jack O Manually mobile firewood log splitter
US4470440A (en) * 1982-09-30 1984-09-11 Thor Harry A Impact producing tool
US4646799A (en) * 1986-01-27 1987-03-03 Cobb William O Wood splitting device
WO1998032576A1 (fr) * 1997-01-23 1998-07-30 Alonso Roger Jose Louis Machine a fendre le bois en grande longueur
US6453958B1 (en) * 2001-06-07 2002-09-24 Stefano Slavich Log splitting device
CA2525984A1 (en) * 2004-11-09 2006-05-09 Les Systemes Andro Inc. Manual log splitting device
CN200960688Y (zh) * 2006-10-30 2007-10-17 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带自动泄压机构的立式劈木机
CN201098940Y (zh) * 2007-08-14 2008-08-13 杨卫平 立式劈木机
CN201505972U (zh) * 2009-10-20 2010-06-16 扬州神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泵体防护罩的立式劈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3237B2 (ja) チャック機構
CN106583945B (zh) 四爪自动对中卡盘以及机床
CN111496309A (zh) 一种管道生产用切割装置
CN108080718A (zh) 用于圆锯的锯切机组
CN103978231B (zh) 衬套专用加工设备
CN105058212A (zh) 一种气门杆端部切割精磨装置
CN107558014A (zh) 一种送布机构及缝纫机
CN108466184A (zh) 便于钳工操作的多状态夹持的台虎钳
CN108098935A (zh) 一种用于木材切割的工装结构
CN103192437A (zh) 劈柴机
CN103273329A (zh) 一种五轴数控机床
CN101712138A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研磨机
CN208930341U (zh) 一种英语卡片制作用切割装置
CN103192436A (zh) 劈柴机
CN109969775A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移位转向装置
EP1302287A2 (en) Operating unit for machining panels of wood or similar
CN103192438A (zh) 劈柴机
CN106807055B (zh) 一种上牌机构及麻将机
CN103192439A (zh) 劈柴机
CN209272670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8487373U (zh) 一种用于电机生产的高速滚齿机
CN212470688U (zh) 一种定位转台供料机构
CN105798360A (zh) 工作头扶持装置及动力工具
CN204019251U (zh) 机床的下料装置
CN208696373U (zh) 一种火车用零部件的钻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