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1818A -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1818A
CN103191818A CN2013101157142A CN201310115714A CN103191818A CN 103191818 A CN103191818 A CN 103191818A CN 2013101157142 A CN2013101157142 A CN 2013101157142A CN 201310115714 A CN201310115714 A CN 201310115714A CN 103191818 A CN103191818 A CN 103191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wder
ptfe
cobalt
carbon tetrachl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57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91818B (zh
Inventor
顾建忠
吴明红
蔡建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JINKAI SPECIAL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JINKAI SPECIAL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JINKAI SPECIAL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JINKAI SPECIAL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57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181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00796 priority patent/WO20141611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191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1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91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1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8Treatment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7/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J2327/1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J23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tetrafluoroethyl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包括:将干燥地聚四氟乙烯原料置于液氮中急冷;再用粉碎机粉碎成粒径为100-1000μm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然后放到钴60装置的自动流水线的盛具中;在自动流水线上先喷淋臭氧和四氯化碳,然后再在通过钴60装置时进行辐照,辐照剂量40-60KGy,辐照时间根据钴60装置的放射性大小决定;自动流水线将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运输到辐照室外;放入气流粉碎系统,充分粉碎即可得到粒径在0.2-5μm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增加聚四氟乙烯的降解率同时采用自动流水线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钴60装置辐照聚四氟乙烯超细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PTFE)俗称塑料王,是由四氟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有很强的凝聚性,树脂很容易附在一起,不易分散。PTFE超细粉(微粉)是低分子量的聚四氟乙烯,达到超细程度的PTFE超细粉,分子量低于1万以下,粒径在0.5-15μm的PTFE微粉系列,不仅保持着聚四氟乙烯原有的所有优良性能,还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无自凝聚性、无静电效应、相溶性好、分子量低、分散性好、自润滑性高、摩擦系数降低,不结团,容易与油或有机液体相混,与其它固体微粒也可均匀混合明显等等。PTFE超细粉平均粒径小于5μm,比表面大于10m2/g,摩擦系数0.06~0.07,润滑性好,能很好地分散在许多材料中。可用作塑料、橡胶、油墨、涂料、润滑油脂的防黏、减摩、阻燃添加剂,也可作干性润滑剂制成气溶胶等。PTFE超细粉可以单独作固体润滑剂使用,也可以作为塑料、橡胶、涂料、油墨、润滑油、润滑脂等的添加剂。与塑料或橡胶混合时可用各种典型的粉末加工方法,如共混等,在油和油脂中添加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可降低摩擦系数,只要加百分之几,就可提高润滑油的寿命。其有机溶剂分散液还可作脱模剂。
四氯化碳(化学式:CCl4),也称四氯甲烷或氯烷,是一种无色、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沸点76.8℃,蒸气压15.26kPa(25℃),蒸气密度5.3g/L。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在γ射线辐照下降解产生负氧离子,负氧离子不稳定,进一步产生臭氧。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不溶于四氯化碳。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易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
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决定了PTFE超细粉的结构性能、分子量及其分布。PTFE超细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1、直接用TFE调节聚合,经一定时间后终止聚合反应,产物再进行适当加工;2、用高分子量PTFE降解,再粉碎。裂解反应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主要有热裂解和辐照裂解。辐照裂解过程中,PTFE降解受辐照条件的影响,辐照剂量,辐照所采用的能量来源以及氧化条件的不同,对PTFE超细粉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对PTFE辐照裂解过程中的设备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严格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用液氮进行急冷处理;将急冷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粉碎成粒径为100-1000μm的粉料;
(2)将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放入盛具中,所述盛具位于贯穿钴60辐照室的自动流水线上,且所述盛具密封,其内设置有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和至少1个臭氧释放装置,所述钴60辐照室包括位于所述辐照室中间的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经过所述钴60辐照装置的自动流水线、辐射隔离墙以及控制室;
(3)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着开启的自动流水线匀速进入辐照室,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经过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时,所述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向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喷淋四氯化碳,所述至少1个臭氧释放装置向密封的盛具中通入臭氧,所述喷淋的臭氧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0.1%-0.5%,所述喷淋的四氯化碳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3%-8%;
(4)在经过所述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时,所述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产生的伽马射线对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40-60KGy;
(5)装有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的盛具由所述自动流水线运出所述辐照室;
(6)用气流粉碎机将所述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再粉碎、分级,聚四氟乙烯细粉分散成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至少1个个臭氧释放装置和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分别向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喷淋臭氧和四氯化碳,喷淋的臭氧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0.3%,所述喷淋的四氯化碳与所述托盘中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5%。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可以为单栅板钴源或双栅板钴源。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种方法中,在步骤(4)还包括所述自动流水线与所述装有聚四氟乙烯粉料的盛具接合在一起,并在自动流水线的出口端将所述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倒入步骤(5)所述的气流粉碎机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种方法中,所述气流粉碎机包括气流喷嘴、粉碎腔,压缩空气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入粉碎腔,在多股高压气流的交汇点处,经辐照过的聚四氟乙烯细粉颗粒被反复碰撞、磨擦、剪切而粉碎。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种方法中,所述气流粉碎机还包括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所述气流粉碎机包括分级区,在粉碎腔粉碎后的聚四氟乙烯在引风机作用下运动至分级区,在分级轮作用下,使聚四氟乙烯细粉颗粒按粒度大小分离,符合粒度要求的细颗粒通过分级轮进入旋风分离器或除尘器进行收集,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粗颗粒下降至粉碎腔继续粉碎。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种方法中,所述气流粉碎机的气流喷嘴为拉瓦尔喷嘴。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种方法中,所述气流粉碎机具有干燥过滤装置,所述干燥过滤装置位于喷嘴前。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种方法中,所述自动流水线可以是斗式输送机或悬挂链式输送系统,并具有自动倒车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的制备方法,在相同的辐照条件下,可增加聚四氟乙烯的降解率或者降低辐照时间也能达到相同的降解率,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获得尺寸符合要求的低分子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且制造过程可严格进行控制,保证生产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聚四氟乙烯的耐辐射性能较差(1000Gy),受高能辐射后引起降解,本发明利用聚四氟乙烯的这个特性采用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对聚四氟乙烯进行辐射降解处理,再用气流粉碎机进行分散处理可得到聚四氟乙烯超细粉材料。
钴-60(Co)是金属元素钴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其半衰期为5.27年。它会透过β衰变放出能量高达315keV的高速电子成为镍-60,同时会放出两束伽马射线,其能量分别为1.17及1.33MeV。γ射线,又称γ粒子流,是波长短于0.2埃的电磁波,有很强的穿透力。作为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标志,钴-60放射源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在农业上,常用于辐射育种、刺激增产、辐射防治虫害和食品辐照保藏与保鲜等;在工业上,常用于无损探伤、辐射消毒、辐射加工、辐射处理废物,以及用于厚度、密度、物位的测定和在线自动控制等;在医学上,常用于癌和肿瘤的放射治疗。
经过辐照降解后的聚四氟乙烯已经由高分子变成低分子了,可低分子的聚四氟乙烯还是团聚在一起,没有分散成小分子的超细粉,为了能得到超细粉,必须把辐照降解后的低分子的聚四氟乙烯经过气流粉碎及粉碎。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气流粉碎机包括气流喷嘴、粉碎腔,压缩空气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入粉碎腔,在多股高压气流的交汇点处,经辐照过的聚四氟乙烯细粉颗粒被反复碰撞、磨擦、剪切而粉碎。气流粉碎机的气流喷嘴为拉瓦尔喷嘴。气流粉碎机还具有干燥过滤装置,位于喷嘴前。气流粉碎机还包括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气流粉碎机还包括分级区,在粉碎腔粉碎后的聚四氟乙烯在引风机作用下运动至分级区,在分级轮作用下,使聚四氟乙烯颗粒按粒度大小分离,符合粒度要求的细颗粒通过分级轮进入旋风分离器或除尘器进行收集,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粗颗粒下降至粉碎腔继续粉碎。
实施例一
一种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用液氮进行低温冷处理;将低温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粉碎成粒径为100-1000μm的粉料;
(2)将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放入盛具中,所述盛具是位于贯穿钴60辐照室的斗式输送机上的货斗,所述钴60辐照室包括位于所述辐照室中间的1个单栅板钴源,经过所述单栅板钴源的斗式输送机,位于所述自动流水线并邻近所述钴60辐照装置的至少1个臭氧释放装置和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辐射隔离墙和控制室;
(3)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着开启的斗式输送机匀速进入辐照室,所述至少1个臭氧释放装置和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经过时向其喷淋臭氧和四氯化碳,所述喷淋的臭氧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0.1%,所述喷淋的四氯化碳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8%;
(4)在经过所述单栅板钴源时,所述单栅板钴源产生的伽马射线对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40KGy,所述斗式输送机的速度由所述单栅板钴源的放射性大小决定,并由所述控制室控制;
(5)装有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的货斗由斗式输送机运出辐照室,并将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卸在气流粉碎原料区;
(6)用气流粉碎机对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细粉进行再粉碎、分级,聚四氟乙烯细粉分散成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
实施例二:
一种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用液氮进行低温冷处理;将低温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粉碎成粒径为100-1000μm的粉料;
(2)将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放入盛具中,所述盛具是位于贯穿钴60辐照室的斗式输送机上的货斗,所述钴60辐照室包括位于所述辐照室中间的2个单栅板钴源,经过所述单栅板钴源的斗式输送机,辐射隔离墙和控制室;
(3)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着开启的斗式输送机匀速进入辐照室,所述1个臭氧释放装置和2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经过时向其喷淋臭氧和四氯化碳,所述喷淋的臭氧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0.1%,所述喷淋的四氯化碳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8%;
(4)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在喷淋臭氧和四氯化碳之后继续随所述斗式输送机前进,在经过所述单栅板钴源时,所述单栅板钴源产生的伽马射线对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60KGy,所述斗式输送机的速度由所述单栅板钴源的放射性大小决定,并由所述控制室控制;
(5)装有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的货斗由斗式输送机运出辐照室,并将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直接卸在气流粉碎机的进料口;
(6)用气流粉碎机对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细粉进行再粉碎、分级,聚四氟乙烯细粉分散成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
上述气流粉碎系统包含气流粉碎机、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
所述气流粉碎机具有气流喷嘴、粉碎腔、分级区,压缩空气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到粉碎腔,在多股高压气流的交汇点处经辐照过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原料被反复碰撞、磨擦、剪切而粉碎,粉碎后的聚四氟乙烯在引风机抽力作用下随上升气流运动至分级区,在高速旋转的分级涡轮产生的强大离心力作用下,使粗细聚四氟乙烯颗粒分离,符合粒度要求的细颗粒进入旋风分离器或除尘器收集,旋风分离器收集细颗粒中的较粗颗粒,少部分超细颗粒由除尘器收集,粗颗粒下降至粉碎区继续粉碎。
实施例三:
一种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用液氮进行低温冷处理;将低温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粉碎成粒径为100-1000μm的粉料;
(2)将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放入盛具中,所述盛具是位于贯穿钴60辐照室的悬挂链式输送系统上的货斗,所述钴60辐照室包括位于所述辐照室中间的1个双栅板钴源,经过所述双栅板钴源的悬挂链式输送系统,位于所述悬挂链式输送系统并邻近所述双栅板钴源的2个臭氧释放装置和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辐射隔离墙和控制室;
(3)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着开启的悬挂链式输送系统匀速进入辐照室,所述2个臭氧释放装置和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经过时向其喷淋臭氧和四氯化碳,所述喷淋的臭氧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0.5%,所述喷淋的四氯化碳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3%;
(4)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所述悬挂链式输送系统继续前进,在经过所述双栅板钴源时,所述双栅板钴源产生的伽马射线对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50KGy,所述悬挂链式输送系统的速度由所述双栅板钴源的放射性大小决定,并由所述控制室控制;
(5)装有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的货斗由悬挂链式输送系统运出辐照室,并将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直接卸在气流粉碎机的进料口;
(6)用气流粉碎机对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细粉进行再粉碎、分级,聚四氟乙烯细粉分散成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
上述气流粉碎系统包含气流粉碎机、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
所述气流粉碎机具有气流喷嘴、粉碎腔、分级区,压缩空气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到粉碎腔,在多股高压气流的交汇点处经辐照过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原料被反复碰撞、磨擦、剪切而粉碎,粉碎后的聚四氟乙烯在引风机抽力作用下随上升气流运动至分级区,在高速旋转的分级涡轮产生的强大离心力作用下,使粗细聚四氟乙烯颗粒分离,符合粒度要求的细颗粒进入旋风分离器或除尘器收集,旋风分离器收集细颗粒中的较粗颗粒,少部分超细颗粒由除尘器收集,粗颗粒下降至粉碎区继续粉碎。
实施例四:
一种聚四氟乙烯超细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用液氮进行低温冷处理;将低温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粉碎成粒径为100-1000μm的粉料;
(2)将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放入盛具中,所述盛具是位于贯穿钴60辐照室的悬挂链式输送系统上的货斗,所述钴60辐照室包括位于所述辐照室中间的3个单栅板钴源,经过所述单栅板钴源的悬挂链式输送系统,位于所述悬挂链式输送系统上方并邻近所述单栅板钴源的2个臭氧释放装置和2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辐射隔离墙和控制室;
(3)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着开启的悬挂链式输送系统匀速进入辐照室,所述2个臭氧释放装置和2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经过时向其喷淋臭氧和四氯化碳,所述喷淋的臭氧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0.5%,所述喷淋的四氯化碳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5%;
(4)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着所述悬挂链式输送系统继续前行,在经过所述双栅板钴源时,所述单栅板钴源产生的伽马射线对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60KGy,所述悬挂链式输送系统的速度由所述单栅板钴源的放射性大小决定,并由所述控制室控制;
(5)装有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的货斗由悬挂链式输送系统运出辐照室,并将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直接卸在气流粉碎机的进料口;
(6)用气流粉碎机对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细粉进行再粉碎、分级,聚四氟乙烯细粉分散成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
上述气流粉碎系统包含气流粉碎机、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
所述气流粉碎机具有气流喷嘴、粉碎腔、分级区,压缩空气通过喷嘴前的过滤干燥装置进入喷嘴,然后高速喷射入粉碎腔,在多股高压气流的交汇点处经辐照过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原料被反复碰撞、磨擦、剪切而粉碎,粉碎后的聚四氟乙烯在引风机抽力作用下随上升气流运动至分级区,在高速旋转的分级涡轮产生的强大离心力作用下,使粗细聚四氟乙烯颗粒分离,符合粒度要求的细颗粒进入旋风分离器或除尘器收集,旋风分离器收集细颗粒中的较粗颗粒,少部分超细颗粒由除尘器收集,粗颗粒下降至粉碎区继续粉碎。
实施例五:
一种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用液氮进行低温冷处理;将低温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粉碎成粒径为100-1000μm的粉料;
(2)将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放入盛具中,所述盛具是位于贯穿钴60辐照室的悬挂链式输送系统上的货斗,所述钴60辐照室包括位于所述辐照室中间的2个双栅板钴源,经过所述双栅板钴源的悬挂链式输送系统,位于所述自动流水线并邻近所述双栅板钴源的2个臭氧释放装置和3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辐射隔离墙和控制室;
(3)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着开启的悬挂链式输送系统匀速进入辐照室,所述2个臭氧释放装置和3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经过时向其喷淋臭氧和四氯化碳,所述喷淋的臭氧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0.3%,所述喷淋的四氯化碳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8%;
(4)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着所述悬挂链式输送系统继续前行,在经过所述双栅板钴源时,所述双栅板钴源产生的伽马射线对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60KGy,所述悬挂链式输送系统的速度由所述双栅板钴源的放射性大小决定,并由所述控制室控制;
(5)装有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的货斗由悬挂链式输送系统运出辐照室,并将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直接卸在气流粉碎机的进料口;
(6)用气流粉碎机对经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细粉进行再粉碎、分级,聚四氟乙烯细粉分散成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
上述气流粉碎系统包含气流粉碎机、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
所述气流粉碎机具有气流喷嘴、粉碎腔、分级区,压缩空气通过喷嘴前的过滤干燥装置进入喷嘴,然后高速喷射入粉碎腔,在多股高压气流的交汇点处经辐照过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原料被反复碰撞、磨擦、剪切而粉碎,粉碎后的聚四氟乙烯在引风机抽力作用下随上升气流运动至分级区,在高速旋转的分级涡轮产生的强大离心力作用下,使粗细聚四氟乙烯颗粒分离,符合粒度要求的细颗粒进入旋风分离器或除尘器收集,旋风分离器收集细颗粒中的较粗颗粒,少部分超细颗粒由除尘器收集,粗颗粒下降至粉碎区继续粉碎。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用液氮进行急冷处理;将急冷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粉碎成粒径为100-1000μm的粉料;
(2)将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放入盛具中,所述盛具位于贯穿钴60辐照室的自动流水线上,且所述盛具密封,且设置有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接口和至少1个臭氧释放装置接口,所述钴60辐照室包括位于所述辐照室中间的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经过所述钴60辐照装置的自动流水线、与所述盛具上的至少1个臭氧释放装置接口和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接口配合设置的至少1个臭氧释放装置和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辐射隔离墙以及控制室;
(3)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随着开启的自动流水线匀速进入辐照室,在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经过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时,所述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向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喷淋四氯化碳,所述至少1个臭氧释放装置向密封的盛具中通入臭氧,所述喷淋的臭氧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0.1%-0.5%,所述喷淋的四氯化碳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3%-8%;
(4)在经过所述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时,所述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产生的伽马射线对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40-60KGy;
(5)装有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的盛具由所述自动流水线运出所述辐照室;
(6)用气流粉碎机将所述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再粉碎、分级,聚四氟乙烯细粉分散成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的聚四氟乙烯超细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臭氧释放装置和至少1个四氯化碳喷淋装置分别向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喷淋臭氧和四氯化碳,所述喷淋的臭氧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0.3%,所述喷淋的四氯化碳与所述托盘中聚四氟乙烯粉料的重量比为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为单栅板钴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钴60辐照装置为双栅板钴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还包括所述自动流水线与所述装有聚四氟乙烯粉料的盛具接合在一起,并在自动流水线的出口端将所述经过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粉料倒入步骤(5)所述的气流粉碎机的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粉碎机包括气流喷嘴、粉碎腔,压缩空气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入粉碎腔,在多股高压气流的交汇点处,经辐照过的聚四氟乙烯细粉颗粒被反复碰撞、磨擦、剪切而粉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粉碎机还包括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所述气流粉碎机包括分级区,在粉碎腔粉碎后的聚四氟乙烯在引风机作用下运动至分级区,在分级轮作用下,使聚四氟乙烯细粉颗粒按粒度大小分离,符合粒度要求的细颗粒通过分级轮进入旋风分离器或除尘器进行收集,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粗颗粒下降至粉碎腔继续粉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粉碎机的气流喷嘴为拉瓦尔喷嘴。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粉碎机具有干燥过滤装置,所述干燥过滤装置位于喷嘴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流水线为可实现自动倒车的斗式输送机或悬挂链式输送系统。
CN201310115714.2A 2013-04-03 2013-04-03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Active CN103191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5714.2A CN103191818B (zh) 2013-04-03 2013-04-03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PCT/CN2013/000796 WO2014161112A1 (zh) 2013-04-03 2013-06-28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5714.2A CN103191818B (zh) 2013-04-03 2013-04-03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1818A true CN103191818A (zh) 2013-07-10
CN103191818B CN103191818B (zh) 2016-02-24

Family

ID=48714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5714.2A Active CN103191818B (zh) 2013-04-03 2013-04-03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91818B (zh)
WO (1) WO20141611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40303A1 (en) * 2018-02-07 2021-02-11 Daiking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42A (zh) * 1991-08-27 1993-03-10 福建师范大学 制备聚乙烯、聚丙烯粉末的技术
CN1646610A (zh) * 2002-04-23 2005-07-27 劳雷尔产品有限公司 处理含氟聚合物颗粒的方法和其产品
CN101433876A (zh) * 2008-12-02 2009-05-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气流粉碎与表面改性一体化装置及其制备超细颗粒的工艺
CN102672968A (zh) * 2012-05-07 2012-09-19 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辐照裂解制造超细粉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6031A (en) * 1972-04-10 1973-10-16 Garlock Inc Process for non-destructive radiation degradation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JP3317452B2 (ja) * 1992-10-05 2002-08-26 株式会社レイテック 改質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38487B (zh) * 2009-09-04 2011-10-26 赵德耀 一种聚四氟乙烯纳米级粉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9429B (zh) * 2010-10-14 2012-08-2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品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02924854B (zh) * 2012-11-05 2015-01-14 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42A (zh) * 1991-08-27 1993-03-10 福建师范大学 制备聚乙烯、聚丙烯粉末的技术
CN1646610A (zh) * 2002-04-23 2005-07-27 劳雷尔产品有限公司 处理含氟聚合物颗粒的方法和其产品
CN101433876A (zh) * 2008-12-02 2009-05-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气流粉碎与表面改性一体化装置及其制备超细颗粒的工艺
CN102672968A (zh) * 2012-05-07 2012-09-19 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辐照裂解制造超细粉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40303A1 (en) * 2018-02-07 2021-02-11 Daiking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US11739205B2 (en) * 2018-02-07 2023-08-29 Daikin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61112A1 (zh) 2014-10-09
CN103191818B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2968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辐照裂解制造超细粉的方法
CN102585330A (zh) 一种钨—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2880B (zh) γ射线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82342B (zh) γ射线结合臭氧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91818B (zh)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91817B (zh) γ射线结合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91819B (zh) 电子束结合臭氧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83834B (zh) γ射线结合双氧水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252278B (zh) 一种利用电子束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70400B (zh) 紫外线结合臭氧和双氧水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205003A (zh) γ射线结合双氧水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83835B (zh) γ射线结合臭氧和双氧水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10317351A (zh) 一种γ射线强氧化气氛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6317429B (zh) 混合辐照制备ptfe超细粉功能材料的方法
CN103252279B (zh) 电子束结合臭氧和双氧水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252277B (zh) 电子束结合双氧水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91820B (zh) 紫外线结合臭氧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12778647A (zh) 一种铁矿、铜矿的尾矿砂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4636B (zh) 电子束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93995A (zh) 一种利用电子束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93997B (zh) 紫外线结合臭氧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70401B (zh) 紫外线结合双氧水和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70399B (zh) 紫外线结合四氯化碳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223369B (zh) 紫外线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CN103193996A (zh) 紫外线结合双氧水制备ptfe超细粉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