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9680A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9680A
CN103189680A CN2011800524730A CN201180052473A CN103189680A CN 103189680 A CN103189680 A CN 103189680A CN 2011800524730 A CN2011800524730 A CN 2011800524730A CN 201180052473 A CN201180052473 A CN 201180052473A CN 103189680 A CN103189680 A CN 103189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all portion
side wall
light source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24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9680B (zh
Inventor
清水敬治
山本香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89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9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9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96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Abstract

在直下型的照明装置中,防止或者抑制亮度不均。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LED光源(28),其在底座的底板上配置成矩阵状,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出射光;以及反射部件(26),其具有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第1侧壁部(26a)配置于在Y轴方向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具有从LED基板(30)的表面(30a)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倾斜地立起的侧面(26a1),第2侧壁部(26b配置于在X轴方向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从LED基板(30)的表面(30a)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呈柱状地立起,反射部件(26)利用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使来自LED光源28的光指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第1侧壁部(26a)沿着X轴方向呈直线状地配置,Y轴方向的截面呈山形,第2侧壁部(26b)在俯视时的轮廓呈菱形。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电视接收装置为首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从现有的布劳恩管过渡到应用液晶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薄型显示元件的薄型显示装置,并且能进行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液晶面板不自发光,因此另外需要背光源装置作为照明装置。
作为背光源装置,已知针对液晶面板从其背面直接供给光的直下型的背光源装置。在这样的背光源装置中,有时在设置有LED等光源的设置面上配置有反射来自光源的光的反射部件。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反射部件:其是直下型的背光源装置等所利用的反射部件,呈具有从LED的设置面向液晶面板侧倾斜的多个倾斜面的立体形状。该反射部件具有:作为光源的多个LED单独地插通的多个均等的插通孔;以及对在该插通孔中插通的多个LED各自均等地进行包围的侧壁部。通过将这样的反射部件应用于具备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LED的直下型的背光源装置,利用反射部件的倾斜面使来自各LED的光大致均等地指向液晶面板侧,因此能使液晶面板的显示面的亮度分布大致均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2929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应用专利文献1的反射部件的直下型的背光源装置中,在使背光源装置薄型化的情况下,LED与显示面之间的距离变小,与LED重叠的显示面的亮度被增强。在该情况下,在俯视时与在纵向、横向、以及倾斜方向相邻的LED之间重叠的显示面的亮度相对变暗,有时在显示面产生亮度不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创作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技术:在具备使光指向显示面侧的反射部件的直下型的照明装置中,能防止或者抑制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涉及如下照明装置,具备:底座,其具有底板和从该底板的周缘部向该底板的第1主面侧立起的侧板,在该第1主面侧开口;多个光源,其在该底座的上述底板的上述第1主面侧配置成矩阵状,向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出射光;以及反射部件,其具有第1侧壁部和第2侧壁部,上述第1侧壁部配置于在俯视多个上述光源时的纵向或者横向中的任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具有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向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倾斜地立起的侧面,上述第2侧壁部配置于在另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向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呈柱状地立起,上述反射部件利用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指向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上述第1侧壁部沿着上述另一个方向呈直线状地配置,沿着上述一个方向的截面呈大致山形,上述第2侧壁部在俯视时的轮廓呈大致菱形。
根据上述的照明装置,从光源出射的光被分类为直接朝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显示面侧)的光、朝向第1侧壁部的光、以及朝向第2侧壁部的光。其中,朝向第1侧壁部的光被第1侧壁部的侧面反射而指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另外,朝向第2侧壁部的光被第2侧壁部的侧面反射。在此,第2侧壁部在俯视时的轮廓呈大致菱形,所以使从光源出射并被第2侧壁部的侧面反射的光指向第1侧壁部侧。其结果是,也能有效地使光指向与相邻的光源之间重叠的显示面,能防止或者抑制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也可以是,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设置成在沿着上述一个方向的截面图中呈直线,相对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所成的角度中的成锐角的角度为θ1时,满足10°≤θ1≤80°的关系式。
在角度θ1比10°小的情况下、比80°大的情况下,朝向第1侧壁部的光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的反射量变少。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增多朝向第1侧壁部的光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的反射量,能进一步防止或者抑制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也可以是,从上述光源至上述第1侧壁部的顶端的距离为L1,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至上述第1侧壁部的顶端的距离为H1时,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满足θ1=45°+tan-1(H1/L1)/2的关系式。
根据该构成,能使朝向第1侧壁部的光最有效地指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能进一步防止或者抑制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也可以是,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设为在沿着上述一个方向的截面图中向该第1侧壁部的内侧凹陷的圆弧形状。
根据该构成,能使光进一步聚敛于与相邻的光源之间重叠的显示面,能进一步防止或者抑制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也可以是,上述第2侧壁部的上述侧面设置成当相对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所成的角度中的成锐角的角度为θ2时,满足45°≤θ2≤90°的关系式。
在角度θ2比45°小的情况下、比90°大的情况下,不能使朝向第2侧壁部的光有效地指向第1侧壁部。根据上述的构成,能使朝向第2侧壁部的光有效地指向第1侧壁部,能进一步防止或者抑制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也可以是,上述第2侧壁部在俯视时呈大致菱形的4个角部各自为圆弧形状。
在形成第2侧壁部的情况下,在制造上,4个角部各自容易成为圆弧形状。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容易制造第2侧壁部。
也可以是,上述第2侧壁部遍及在上述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第1侧壁部之间而配置。
根据该构成,能使从光源出射并朝向第2侧壁部侧的光的大部分指向第1侧壁部。因此,能使光进一步有效地指向与相邻的光源之间重叠的显示面。
也可以是,上述第2侧壁部的与上述第1侧壁部相对的2个角部与上述第1侧壁部连续。
在形成第2侧壁部的情况下,在制造上,与第1侧壁部相对的2个角部容易与第1侧壁部连续。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容易制造第2侧壁部。
也可以是,上述第2侧壁部具有顶面,该顶面与上述底座的上述底板平行。
根据该构成,能利用顶面使从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向第2侧壁部泄漏的光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再次反射。
也可以是,上述反射部件还具有底部,上述底部配置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中的配置有上述第1侧壁部和上述第2侧壁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并且设有多个插通孔,多个上述插通孔被多个上述光源单独地插通。
根据该构成,能使在光源的设置面侧泄漏的光被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和第1侧壁部和第2侧壁部中的任一个反射,能使显示面的亮度进一步提高。
也可以是,在俯视多个上述光源时,在纵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和在横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不同,在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大的方向的上述光源之间设有上述第1侧壁部,在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小的方向的上述光源之间设有上述第2侧壁部。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相邻的光源的距离大的方向的光源之间设置使光指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的第1侧壁部,能利用第1侧壁部和第2侧壁部使光进一步有效地指向与相邻的光源之间重叠的显示面。
也可以是,相邻的上述第1侧壁部之间的距离和在上述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设为随着朝向上述底座的中央侧而变小。
根据该构成,能在底座的中央侧增加被第1侧壁部反射的光的量,能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中提高中央侧的亮度。
也可以是,相邻的上述第2侧壁部之间的距离和在上述另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设为随着朝向上述底座的中央侧而变小。
根据该构成,能在底座的中央侧增加被第2侧壁部反射的光的量,能提高液晶面板的显示面的中央侧的亮度。
也可以是,在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设有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透射的光学部件,在上述第1侧壁部的顶端与上述光学部件之间设有空间。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反射部件与光学部件之间设有空间,能利用光学部件使指向底座的开口的一侧的光有效地散射,能提高显示面的亮度。
也可以是,上述第1侧壁部和上述第2侧壁部的高度相等。
根据该构成,能使朝向第2侧壁部的光的大部分指向与该第2侧壁部相邻的第1侧壁部。因此,能使光进一步有效地指向与相邻的光源之间重叠的显示面。
也可以是,多个上述光源具有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朝向相对于上述光源的正面方向倾斜的方向的配光分布。
根据该构成,从光源出射的光的配光分布为广角,因此能使从光源出射的光中照到第1侧壁部的侧面的光的量增加,能提高显示面的亮度。
也可以是,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相对于上述光源的正面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来自上述光源的光中的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相对于上述正面方向所成的角度小。
根据该构成,来自光源的光中的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照到反射部件的倾斜面,因此能使从光源出射的光中的指向光源的正面方向的光的量增加。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显示面的亮度。
也可以是,上述第1侧壁部和上述第2侧壁部包围多个上述光源各自的大小是均等的。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第1侧壁部和第2侧壁部包围多个上述光源各自的大小均等,能简化反射部件的制造。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也能表现为如下显示装置,其具备:利用来自上述的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另外,将该显示面板设为使用液晶的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也是新的且有用的。另外,具备上述的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也是新的且有用的。根据上述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机,能实现显示区域的大面积化。
发明效果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在具备配置成矩阵状的光源和使光指向显示面侧的反射部件的直下型的照明装置中,能防止或者抑制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TV的分解立体图。
图2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
图3示出背光源装置24的俯视图。
图4示出背光源装置24的截面图。
图5示出背光源装置24的截面图。
图6示出将LED光源28和反射部件26的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7示出将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的LED光源128和反射部件126的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8示出实施方式3的背光源装置224的俯视图。
图9示出实施方式4的背光源装置32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1。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示出X轴、Y轴以及Z轴,以各轴方向在各附图中为共同的方向的方式进行描绘。其中,Y轴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X轴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
图1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TV的分解立体图。电视接收装置TV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以夹着的方式收纳该显示装置D的表里两机箱Ca、Cb、电源P、调谐器T以及台座S。液晶显示装置10整体上呈横长的矩形,以竖置状态被收纳。
图2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在此,将图2所示的上侧设为表侧,将该图下侧设为里侧。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6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24,这些由呈框状的外框12等一体地保持。
对液晶面板16进行说明。液晶面板16设为如下构成:透明的(具有高透光性的)一对玻璃基板以隔开规定空隙的状态贴在一起,并且在两玻璃基板间封入液晶层(未图示)。在一方玻璃基板设有: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像素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设有R(红色)、G(绿色)、B(蓝色)等各着色部以规定排列配置的彩色滤光片、相对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其中,对源极配线、栅极配线以及相对电极等从未图示的驱动电路基板供给显示图像所需的图像数据、各种控制信号。此外,在两玻璃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振板(未图示)。
接着,对背光源装置24进行说明。图3示出背光源装置24的俯视图。图4示出将背光源装置24以通过LED光源28的方式在竖直方向(Y轴方向)剖开的截面的截面图。图5示出将背光源装置24以通过LED光源28的方式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剖开的截面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背光源装置24具备底座22、光学部件18以及框架14。底座22呈在表侧(光出射侧、液晶面板16侧)开口的大致箱型。光学部件18以覆盖底座22的开口的方式配置于底座22的表侧。框架14呈框状,沿着内缘支撑液晶面板16。
在底座22内收纳有:LED基板30(参照图4和图5),其配置有点状的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28;以及反射部件26。如图3所示,LED光源28在俯视时配置成矩阵状。即,各LED光源28以其行方向和列方向对齐的方式散布。此外,背光源装置24是从LED基板30往光学部件18侧成为光出射侧、针对液晶面板16从其里侧通过光学部件18直接供给光的直下型的背光源装置。
底座22由例如铝系材料等金属制成,包括底板22a、侧板22b以及支撑板22d,整体上呈朝向表侧开口的浅的大致箱型(大致浅盘状)。底板22a与液晶面板16同样呈横长的矩形,相对于LED基板30配置于里侧、即与LED光源28的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侧板22c从底板22a的各边的外缘立起。支撑板22d从各侧板22c的立起端部朝外伸出,在其表侧能载置光学部件18和框架14。框架14由螺钉锁固于支撑板22d,由此相对于支撑板22d固定。底座22的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水平方向)一致,其短边方向与Y方向(竖直方向)一致。
接着,对LED基板30和配置于LED基板30的表面30a的LED光源28进行说明。如图4和图5所示,LED基板30呈与底座22的底板22a同样的横长的平板状,以其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的状态铺设于底座22的底板22a的表侧。LED基板30具有能遍及大概整体覆盖底板22a的表面22z的大小,具体地,具有能覆盖除底板22a的表面22z的外周端部之外的中央侧的大部分的大小。
LED光源28安装于LED基板30的表面30a。如图3所示,LED光源28在LED基板30上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在平面上呈矩阵状各配置有多个。并且,沿着X轴方向并列的各LED光源28的排列间距和沿着Y轴方向并列的各LED光源28的排列间距分别设为一定,Y轴方向的排列间距设为比X轴方向的排列间距大。各LED光源28由形成于LED基板30上的未图示的配线图案相互连接。由安装于底座22的底板22a的里侧的未图示的电源电路基板对LED光源28供给驱动电力。
LED光源28发白色光,可以设为表面安装有例如红色、绿色、蓝色这3种LED芯片(未图示的)的构成,或者可以通过对蓝色发光元件涂敷在黄色的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荧光体而发白色光。另外,可以对蓝色发光元件涂敷在绿色和红色的区域分别具有发光峰值的荧光体而发白色光。另外,可以对蓝色发光元件涂敷在绿色的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荧光体,并且通过组合红色发光元件而发白色光。另外,LED光源28可以通过将蓝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红色发光元件组合而发白色光。另外,可以将紫外光发光元件和荧光体组合。特别是,通过对紫外光发光元件涂敷在蓝色、绿色以及红色分别具有发光峰值的荧光体而发白色光。
接着,对LED光源28的配光分布进行说明。在此,图4中的附图标记L示出从LED光源28出射的光中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的出射方向。LED光源28具有如下配光分布: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朝向相对于LED光源28的正面方向倾斜的方向。在此,发光强度的具体的单位能设为辐射强度(W/sr·m2)、辐射光通量(W)、辐射照度(W/m2)等,也能设为除此以外的与辐射量有关的物理量。
如图4所示,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从LED光源28的中心呈辐射状出射,朝向相对于LED光源28的正面方向成规定的角度A的方向L。由此,从LED光源28出射的光在宽广的范围被扩散。另一方面,后述的反射部件26的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相对于LED光源28的正面方向成规定的角度B。并且,在背光源装置24中,角度A>角度B的关系成立。因此,从LED光源28出射的光中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照到反射部件26的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从LED光源28出射而直接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光大多指向LED光源28的正面方向。
接着,对反射部件26进行说明。图6示出将LED光源28和反射部件26的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反射部件26由具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其表面呈光的反射性优良的白色。反射部件26铺设在LED基板30的表侧,具有能遍及大致整个区域覆盖LED基板30的大小,LED基板30铺设在底座22的底板22a的表侧。反射部件26沿着LED基板30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1侧壁部26a、第2侧壁部26b、底部26f、4个立起部26c以及4个延伸部26e。
如图6所示,第1侧壁部26a配置于在Y轴方向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第1侧壁部26a包括2个侧面26a1,2个侧面26a1从LED基板30的表面30a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液晶面板16侧,图3的上侧)沿着Y轴方向倾斜地立起,沿着X轴方向呈直线状地配置。因此,如图6所示,第1侧壁部26a的沿着Y轴方向的截面呈以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为顶端26a2的山形。并且,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倾斜,所以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的光指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即液晶面板16侧。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的沿着Y轴方向的截面呈直线状地倾斜。
如图6所示,第2侧壁部26b配置于在X轴方向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第2侧壁部26b从LED基板30的表面30a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呈柱状地立起,遍及相邻的第1侧壁部26a之间而配置,在俯视时,其轮廓在倾斜方向倾斜,整体上呈菱形(参照图3)。因此,第2侧壁部26b具有与LED光源28和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两者相对的4个侧面26b1。因此,朝向第2侧壁部26b的侧面26b1的光指向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侧。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侧壁部26b的侧面26b1相对于LED基板30的表面30垂直(第2侧壁部26b的侧面26b1相对于LED基板30的表面30所成的角度θ2为90°)立起。另外,在第2侧壁部26b的上侧设有与底座22的底板22a平行的顶面26b2,从LED基板30的表面30a到顶面26b2的高度(第2侧壁部26b的高度)设为与第1侧壁部26a的高度H1相等。此外,第2侧壁部26b仅包括4个侧面26b1,其上侧可以设为朝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开放的开口。
底部26f在LED基板30的表面、且除了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所配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沿着LED基板30铺设,由LED基板30支撑。换言之,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由底部26f的一部分在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立起而形成。如图4和图5所示,立起部26c从反射部件26的底部26f的外周端分别立起,呈相对于底座22的底板22a倾斜的形状。如图4和图5所示,延伸部26e从各立起部26c的外端朝外延伸,载置于底座22的支撑板22d。另外,在反射部件26的底部26f,在俯视时与各LED光源28重叠的位置设有多个插通孔26d,各LED光源28单独地插通多个插通孔26d。该插通孔26d与各LED光源28的位置对应地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并列配置。各LED光源28在插通于插通孔26d并在表侧露出的状态下被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包围。
在此,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相对于LED基板30的表面30a所成的角度中的成锐角的角度θ1满足10°≤θ1≤80°的关系式。在角度θ1比10°小的情况下或者比80°大的情况下,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的光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的反射量减少。为了使角度θ1满足上述的关系式而设有第1侧壁部26a,由此使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的光有效地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反射。
而且,角度θ1在从LED光源28到第1侧壁部26a的顶端26a2的距离L1和从LED基板30的表面30a到第1侧壁部26a的顶端26a2的距离(第1侧壁部26a的高度)H1的关系中,满足θ1=45°+tan-1(H1/L1)/2的关系式。通过将角度θ1设为这样的值,使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的光更有效地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反射。
另外,第1侧壁部26a设为在其顶端26a2与光学部件18之间留有规定的空隙S的程度的突出尺寸,设为与光学部件18不接触的状态。空隙S允许从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所包围的LED光源28出射的光和从与该LED光源28相邻的LED光源28出射的光相互往来。
另一方面,第2侧壁部26b的侧面26b1相对于LED基板30的表面30a所成的角度中的成锐角的角度θ2满足45°≤θ2≤90°的关系式。在角度θ2比45°小的情况下或者比90°大的情况下,朝向第2侧壁部的侧面的光难以有效地反射到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侧(图6的Y轴方向侧)。为了使角度θ2满足上述的关系式而设有第2侧壁部26b,由此使朝向第2侧壁部26b的侧面26b1的光有效地向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侧反射。
接着,对配置于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的光学部件18进行说明。光学部件18由反射部件16的延伸部26e以相对于LED基板30处于平行的方式载置于底座22的支撑板22d,覆盖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构成光学部件18的扩散板18a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板状部件中分散混合光散射颗粒而形成,具有使从作为点状光源的LED光源28出射的点状光扩散的功能,并且也一并具有反射LED光源28的出射光的光反射功能。另外,配置于扩散板18a的表侧的光学片18b从扩散板18a侧起依次由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振板层叠而形成,具有将从LED光源28出射、通过扩散板18a的光设为面状光的功能。在光学片18b的表侧设置有液晶面板16,该光学片18b被扩散板18a和液晶面板16夹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从LED光源28出射的光被分类为直接朝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液晶面板16侧)的光、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光以及朝向第2侧壁部26b的光。其中,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光被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反射而指向液晶面板16侧。另外,朝向第2侧壁部26b的光被第2侧壁部26b的侧面26b1反射。在此,第2侧壁部26b在俯视时其轮廓呈菱形,所以从LED光源28出射并被第2侧壁部26b的侧面26a1反射的光指向第1侧壁部26a侧。其结果是,也能有效地使光指向与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重叠的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能防止或者抑制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在沿着Y轴方向的截面图中呈直线。并且,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相对于LED基板30的表面30a所成的角度θ1设为满足10°≤θ1≤80°的关系式。在此,在角度θ1比10°小的情况下、在比80°大的情况下,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光向液晶面板16侧的反射量变少。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θ1设为满足上述的关系式的范围内,由此能增多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光向底座22的液晶面板16侧的反射量,能进一步防止或者抑制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以角度θ1、从LED光源28到第1侧壁部26a的顶端的距离L1、从LED基板30的表面30a到第1侧壁部26a的顶端的距离H1满足θ1=45°+tan-1(H1/L1)/2的关系式的方式设有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因此,能使朝向第1侧壁部26a的光最有效地指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能进一步防止或者抑制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第2侧壁部26b的侧面26b1设为相对于LED基板30的表面30a所成的角度θ2满足45°≤θ2≤90°的关系式。在此,在角度θ2比45°小的情况下、比90°大的情况下,不能使朝向第2侧壁部26b的光有效地指向第1侧壁部26a。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能使朝向第2侧壁部26b的光有效地指向第1侧壁部26a,能进一步防止或者抑制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第2侧壁部26b遍及在Y轴方向相邻的第1侧壁部26a之间而配置。因此,能使从LED光源28出射并朝向第2侧壁部26b侧的光的大部分指向第1侧壁部26a,能进一步有效地使光指向与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重叠的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第2侧壁部26b具有顶面26b2,顶面26b2设为与底座22的底板22a平行。因此,能利用顶面26b2使从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向第2侧壁部26b泄漏的光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再次反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反射部件26配置于LED基板30的表面30a、且除了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所配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并且还具有设有多个插通孔26d的底部26f,多个LED光源28单独地插通多个插通孔26d。因此,能使在LED基板30的表面30a侧泄漏的光反射到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和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中的任一个,能使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的亮度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如图3所示,在俯视多个LED光源28时,在Y轴方向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的距离和在X轴方向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的距离不同。并且,在相邻的LED光源之间的距离大的方向(Y轴方向侧)的LED光源28之间设有第1侧壁部26a,在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的距离小的方向(X轴方向侧)的LED光源28之间设有第2侧壁部26b。因此,能利用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使光进一步有效地指向与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重叠的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在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设有使来自LED光源28的光透射的光学部件18,在第1侧壁部26a的顶端与光学部件18之间设有空隙S。因此,能利用光学部件18使指向底座22的开口的一侧的光有效地散射,能提高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的亮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的高度设为相等。因此,能使朝向第2侧壁部26b的光的大部分指向与该第2侧壁部26b相邻的第1侧壁部26a,能使光进一步有效地指向与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重叠的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多个LED光源28具有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朝向相对于LED光源28的正面方向倾斜的方向的配光分布。由此,从LED光源28出射的光的配光分布为广角,因此能使从LED光源28出射的光中照到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的光的量增加,能提高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的亮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26a1设为相对于LED光源28的正面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来自LED光源28的光中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相对于正面方向所成的角度小。由此,来自LED光源28的光中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照到第1侧壁部26a的侧面,因此能使从LED光源28出射的光中的指向LED光源28的正面方向的光的量增加。其结果是,能进一步提高液晶面板16的显示面的亮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4中,第1侧壁部26a和第2侧壁部26b包围多个LED光源28各自的大小设为均等。因此,能简化反射部件26的制造。
<实施方式2>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2。图7示出将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的LED光源128和反射部件126的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实施方式2中第1侧壁部126a的侧面126a1的形状及第2侧壁部126b的一部分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对于其他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此外,在图7中,对图6的附图标记附加数字100的部位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中,如图7所示,第1侧壁部126a的侧面126a1设为在沿着Y轴方向的截面图中向第1侧壁部126a的内侧凹陷的圆弧形状。即,第1侧壁部126a的2个侧面126a1各自设为向第1侧壁部126a的内侧凹陷的曲面。通过将第1侧壁部126a的侧面126a1设为这样的形状,能使光进一步聚敛于与相邻的LED光源28之间重叠的液晶面板的显示面。因此,在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中,能进一步防止或者抑制液晶面板的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中,如图7所示,第2侧壁部126b在俯视时呈大致菱形的4个角部各自设为圆弧形状。即,呈大致菱形的第2侧壁部126b的4个角部各自不设为尖头状,4个角部各自设为带圆角的形状。在制造上,第2侧壁部126b的角部容易成为圆弧形状,因此在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中,第2侧壁部126b容易制造。
<实施方式3>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3。图8示出实施方式3的背光源装置224的俯视图。实施方式3中第1侧壁部226a和第2侧壁部226b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不同。对于其他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此外,在图8中,对图3的附图标记附加数字200的部位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3的背光源装置224中,在俯视背光源装置224时,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分别并列的第1侧壁部226a和第2侧壁部226b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的构成相反。即,在Y轴方向相邻的LED光源228之间配置有第2侧壁部226b,在X轴方向相邻的LED光源228之间配置有第1侧壁部226a。即使在第1侧壁部226a和第2侧壁部226b设为这样的配置的情况下,朝向第1侧壁部226a的光也指向底座222的开口的一侧,朝向第2侧壁部226b的光在被第2侧壁部226b的侧面向第1侧壁部侧226a反射后,利用第2侧壁部226b的侧面指向底座222的开口的一侧。因此,也能使光有效地指向与相邻的LED光源228之间重叠的液晶面板的显示面,能防止或者抑制液晶面板的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实施方式4>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4。图9示出将实施方式4的背光源装置的LED光源428和反射部件426的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实施方式4中相邻的第1侧壁部之间的距离、相邻的第2侧壁部之间的距离以及第1侧壁部和第2侧壁部的边界部分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不同。对于其他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此外,在图9中,对图3的附图标记附加数字400的部位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部位相同。
在实施方式4的背光源装置324中,设为在第2侧壁部326b中,与第1侧壁部326a相对的2个角部与第1侧壁部326a连续。在形成第2侧壁部326b的情况下,在制造上,容易使与第1侧壁部326a相对的2个角部与第1侧壁部326a连续,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24,能容易制造第2侧壁部326b。
另外,在实施方式4的背光源装置324中,设为相邻的第1侧壁部326a之间的距离和相邻的第2侧壁部326b之间的距离随着朝向底座322的中央侧而变小。而且,设为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各自上相邻的LED光源328之间的距离随着朝向底座322的中央侧而变小。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24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能在底座322的中央侧增加被第1侧壁部326a和第2侧壁部326b反射的光的量,能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提高中央侧的亮度。
预先记载各实施方式的构成和本发明的构成的对应关系。底板22a的表面22z是底座的“第1主面”的一例。另外,LED光源28、128、228是“光源”的一例。另外,LED基板30的表面30a是“光源的设置面”的一例。另外,背光源装置24、224是“照明装置”的一例。另外,空隙S是“空间”的一例。
下面列举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第2侧壁部相对于LED基板的表面垂直地立起的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第2侧壁部的侧面以相对于LED基板的表面成锐角的方式立起的构成。
(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相邻的LED光源的间隔在俯视时的纵向和横向分别设为一定的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相邻的LED光源的间隔不设为一定的构成。
(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配置成矩阵状的LED光源的行方向和列方向分别沿着X轴方向(底座的长边方向)和Y轴方向(底座的短边方向)排列的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LED光源的行方向和列方向以不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状态排列的构成。
(4)除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对于第1侧壁部的形状和第2侧壁部的形状也能适当进行变更。
(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液晶面板用作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也能应用于使用其他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6)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是本发明也能应用于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
上面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这些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包含将上面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的技术。
另外,在本说明书或者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通过单独或者各种组合发挥技术上的有用性,不限于申请时的权利要求记载的组合。另外,在本说明书或者附图中例示的技术可同时达成几个目的,达成其中一个目的自身具有技术上的有用性。
附图标记说明
TV:电视接收装置、Ca、Cb:机箱、T:调谐器、S:台座、10:液晶显示装置、12:外框、14:框架、16:液晶面板、18:光学部件、22、222、322:底座、24、224、324:背光源装置、26、126、226、326:反射部件、26a、126a、226a、326a:第1侧壁部、26b、126b、226b、326b:第2侧壁部、28、128、228、328:LED光源、30:LED基板

Claims (21)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底座,其具有底板和从该底板的周缘部向该底板的第1主面侧立起的侧板,在该第1主面侧开口;
多个光源,其在该底座的上述底板的上述第1主面侧配置成矩阵状,向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出射光;以及
反射部件,其具有第1侧壁部和第2侧壁部,上述第1侧壁部配置于在俯视多个上述光源时的纵向或者横向中的任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具有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向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倾斜地立起的侧面,上述第2侧壁部配置于在另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向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呈柱状地立起,上述反射部件利用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指向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
上述第1侧壁部沿着上述另一个方向呈直线状地配置,沿着上述一个方向的截面呈大致山形,
上述第2侧壁部在俯视时的轮廓呈大致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设置成在沿着上述一个方向的截面图中呈直线,相对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所成的角度中的成锐角的角度为θ1时,满足
10°≤θ1≤80°
的关系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光源至上述第1侧壁部的顶端的距离为L1,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至上述第1侧壁部的顶端的距离为H1时,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满足
θ1=45°+tan-1(H1/L1)/2
的关系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设为在沿着上述一个方向的截面图中向该第1侧壁部的内侧凹陷的圆弧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侧壁部的上述侧面设置成当相对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所成的角度中的成锐角的角度为θ2时,满足
45°≤θ2≤90°
的关系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侧壁部在俯视时呈大致菱形的4个角部各自为圆弧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侧壁部遍及在上述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第1侧壁部之间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侧壁部的与上述第1侧壁部相对的2个角部与上述第1侧壁部连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侧壁部具有顶面,该顶面与上述底座的上述底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部件还具有底部,上述底部配置于上述光源的设置面中的配置有上述第1侧壁部和上述第2侧壁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并且设有多个插通孔,多个上述插通孔被多个上述光源单独地插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多个上述光源时,在纵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和在横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不同,
在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大的方向的上述光源之间设有上述第1侧壁部,在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小的方向的上述光源之间设有上述第2侧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上述第1侧壁部之间的距离和在上述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随着朝向上述底座的中央侧而变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上述第2侧壁部之间的距离和在上述另一个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随着朝向上述底座的中央侧而变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座的开口的一侧设有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透射的光学部件,
在上述第1侧壁部的顶端与上述光学部件之间设有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侧壁部和上述第2侧壁部的高度相等。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光源具有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朝向相对于上述光源的正面方向倾斜的方向的配光分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侧壁部的上述侧面相对于上述光源的正面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来自上述光源的光中的发光强度处于峰值的光相对于上述正面方向所成的角度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侧壁部和上述第2侧壁部包围多个上述光源各自的大小是均等的。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利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是使用液晶的液晶面板。
21.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9或者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180052473.0A 2010-11-30 2011-11-24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96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7041 2010-11-30
JP2010267041 2010-11-30
PCT/JP2011/077013 WO2012073778A1 (ja) 2010-11-30 2011-11-24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9680A true CN103189680A (zh) 2013-07-03
CN103189680B CN103189680B (zh) 2015-04-15

Family

ID=46171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247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9680B (zh) 2010-11-30 2011-11-24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85799B2 (zh)
CN (1) CN103189680B (zh)
WO (1) WO201207377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6886A (zh) * 2013-12-04 2015-06-10 林万炯 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
CN107024798A (zh) * 2016-02-01 2017-08-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9164631A (zh) * 2017-11-27 2019-01-08 苏州乐轩科技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9600A1 (ja) * 2010-08-31 2012-03-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180687B1 (ko) 2013-07-01 2020-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201516534A (zh) * 2013-10-23 2015-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背光模組
WO2016136146A1 (ja) * 2015-02-23 2016-09-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6799976B2 (ja) * 2016-09-15 2020-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8066209A1 (ja) * 2016-10-07 2018-04-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9212826B (zh) * 2017-06-29 2021-07-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
KR102533257B1 (ko) * 2018-07-13 2023-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950175B1 (en) 2019-04-23 2021-03-16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ixel arrangement and reflector structure of LED display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14442371B (zh) * 2022-01-18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0419A (ja) * 2000-07-27 2002-02-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542517A (zh) * 2003-11-05 2004-11-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组件
CN101178514A (zh) * 2007-11-23 2008-05-14 刘俊波 宽幅匀光背光源模块
CN101358713A (zh) * 2007-08-01 2009-02-04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与应用此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JP2010251122A (ja) * 2009-04-15 2010-11-04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5308A (en) * 1978-08-25 1982-08-17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Alpha-numeric display arr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4271408A (en) * 1978-10-17 1981-06-02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Colored-light emitting display
WO2003088195A1 (fr) * 2002-04-17 2003-10-23 Kabushiki Kaisha Box Dispositif electroluminescent de surface
GB2395052B (en) * 2002-11-05 2006-09-06 Box Consultants Ltd Display system cover
JP4397394B2 (ja) * 2003-01-24 2010-01-13 ディジタル・オプティクス・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高密度照明システム
KR20060124831A (ko) * 2005-05-26 2006-12-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4618043B2 (ja) * 2005-08-10 2011-01-26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面発光装置
KR100696112B1 (ko) * 2005-09-05 2007-03-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4724618B2 (ja) * 2005-11-11 2011-07-13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20204B1 (ko) * 2005-12-28 2013-01-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엘이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JP5057682B2 (ja) * 2006-03-30 2012-10-24 株式会社東芝 照明装置、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CN101410668A (zh) * 2006-03-31 2009-04-15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正下型背光装置
US8061876B2 (en) * 2006-08-25 2011-11-22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Illumination device
DE102007007353A1 (de) * 2007-02-14 2008-08-2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GB2447443A (en) * 2007-03-05 2008-09-17 Sharp Kk Backlight and display
JP2008270144A (ja) * 2007-03-22 2008-11-0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ライトボックス
US20080297907A1 (en) 2007-04-11 2008-12-04 Randall Howe Seamless molded reflectant material
WO2008149919A1 (ja) * 2007-06-05 2008-12-11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oration 反射シート
US20100067224A1 (en) * 2007-08-24 2010-03-18 Yu-Chao Wu Light emitting system
US20090086508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Philips Lumileds Lighting Company, Llc Thin Backlight Using Low Profile Side Emitting LEDs
US7985979B2 (en) * 2007-12-19 2011-07-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light extraction structures
TWI364557B (en) * 2008-05-02 2012-05-21 Chimei Innolux Corp Light sourc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US8721115B2 (en) * 2010-05-28 2014-05-13 Luxingtek, Ltd. Light reflective structure and light pan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0419A (ja) * 2000-07-27 2002-02-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542517A (zh) * 2003-11-05 2004-11-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组件
CN101358713A (zh) * 2007-08-01 2009-02-04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与应用此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CN101178514A (zh) * 2007-11-23 2008-05-14 刘俊波 宽幅匀光背光源模块
JP2010251122A (ja) * 2009-04-15 2010-11-04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6886A (zh) * 2013-12-04 2015-06-10 林万炯 一种条形灯具配光系统
CN107024798A (zh) * 2016-02-01 2017-08-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9164631A (zh) * 2017-11-27 2019-01-08 苏州乐轩科技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9164631B (zh) * 2017-11-27 2021-11-16 苏州乐轩科技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85799B2 (en) 2015-03-24
WO2012073778A1 (ja) 2012-06-07
CN103189680B (zh) 2015-04-15
US20130222705A1 (en) 201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9680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RU2502915C2 (ru)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US843695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good heat radiating function
CN102483535B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RU2491471C1 (ru) Блок источников света,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тражательной пластины для блока источников света
WO2012029600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TWI528082B (zh) 照明系統及使用該照明系統的顯示裝置
CN101441359B (zh) 框架及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
KR20110067534A (ko) 광학 어셈블리,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478188A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N102216672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WO2012029601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3672585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US9864231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2511590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US20100165243A1 (en) Prism sheet, back 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3090263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CN103292170A (zh) 照明单元及使用照明单元的照明系统
CN103851421A (zh) 背光单元、具有它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5662952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2884366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WO2011055635A1 (ja) 光源ユニット用母材、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10187942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WO2012029598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9128215B2 (en) Optical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