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5808A -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5808A
CN103185808A CN2012100984020A CN201210098402A CN103185808A CN 103185808 A CN103185808 A CN 103185808A CN 2012100984020 A CN2012100984020 A CN 2012100984020A CN 201210098402 A CN201210098402 A CN 201210098402A CN 103185808 A CN103185808 A CN 103185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bble
measuring system
liquid
bubble velocity
velo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84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万鹏
谢亚杰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x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0984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58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5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58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液两相流的气泡速度测量系统,它适用于研究微通道内的传热、传质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两相流的行为。这个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液管、储液缓冲器、微通道、激光二极管、稳恒直流电源、光电转换接收器、放大电路、USB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本发明利用光电转换接收器感应由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数据采集器转变为数字信号输入到计算机。根据信号的时间坐标,计算出同一个气泡经历特定距离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学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液两相流的气泡速度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动力设备、核反应堆、石油化工、废热利用、节能装置、制冷等领域中。微尺度下受限空间内的气液两相流和沸腾传热广泛应用于高密热流器件的冷却,例微型换热器成功地解决了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化所带来的“热障”问题。此外,高能X射线诊断设备,航天系统的高热流换热器和卫星的冷却系统都需要气液两相流微换热器。此外,气液两相流和气-液-固三相流在化工过程中也较为常见,而它们的流型强烈影响到反应器的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性能,最终影响反应体系的选择性和收率。
研究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的离不开对气泡行为的研究。前人的研究发现,微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可以形成泡状流(Bubbly flow)、弹状流(Slug flow)、搅拌流(Chum flow)、环状流(Annular flow)。研究毛细管或毫米级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是最近二十年来的热点,研究发现无论是垂直放置还是水平放置的管道,弹状流(Taylor flow)的传质效果最佳,由弹状流衍生的二次环流强化了径向传质。在研究弹状流的过程中,需要测定气泡和液弹的速度,这对判定弹状流发生的条件极为重要。
Bercic和Pintar于1997提出了估算单一微通道内液侧传质系数kLa的经验方程式:
k L a = 0.111 ( U G + U L ) 119 L Slug 057
其中UG、UL为表观气速和液速,εG持气量,LUC单元长度(气弹+液弹总长度),LSlug为液弹长度。
由此可见,测得气泡流中液弹的长度,能够利用上述公式估算该微通道的传质性能。
气液两相流的测量方法是,可见光染色法、光纤探针法、电导探针法。可见光染色法由于在工作液体中添加了染色剂,使流体的物理性质例如表面张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光纤探针法和电导探针法都是将探针安装在液体流经的通道中,导致探针附近微通道表面性质的改变,这将影响气泡的移动过程,最终将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开发一种经济、便捷,又不影响流体物性及气泡运动的测速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非接触式的光电测量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本发明采取光电测量方法测算气泡流速和液弹长度。
根据气泡在某一个时间段的位移,算出气泡速度。已经采用的方法是,在低速阶段,用在气泡通道旁边平行设置的标尺记录气泡的起止位置,用秒表计算气泡移动的时间,计算出气泡速度。但是,实验发现,气泡流速度高于1.0m/s时,目视观测已经难以保证准确度和精度。如果使用普通的数字相机拍照测量,由于高速流过的气泡在CCD感光元件上形成拖影,而造成拍摄的照片丧失研究价值。于是采用高速摄影,方法、原理同上,只不过从每秒钟达数千张的照片中获得气泡的位移信息计算出气泡流速,相对精确。但是,高速摄影设备价格昂贵,调试过程繁琐,不适用于普通的研究者或研究机构。
本发明基于光电技术,把高速流过的气泡或液弹转变成为电信号,再经过USB数据采集器把气泡流动的模拟信号转变为可供计算机识别记录的数字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存储。
发明内容
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液两相流的气泡速度测量系统,它包括进气管(1)、进液管(2)、储液缓冲器(3)、微通道(4)、激光二极管(5)、稳恒直流电源(6)、光电转换接收器(7)、放大电路(8)、USB数据采集器(9)和计算机(10)。
发射管发出的激光投射到气泡的必经通道上,由于气体和液体对光的吸收率不同,从而造成当气泡通过光点和液弹通过光点时光点转换接收器产生强弱不同的两种信号,光敏电阻会造成阻值大小变化,光电池和光电管会产生不同的电流和电压信号,由此可以检测到气泡流经的信号。电信号经过USB数据采集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在计算机内,便于离线分析。
本系统测定气泡流速的方法是,将两组激光发射管分别设置在两相流通道的A、B两处,气泡通道的另一侧对应放置光电转换接收器。AB之间的长度准确测量,测得同一个气泡经历AB间距离所需的时间Δt,即可计算出气泡的流动速度ub
u b = L AB Δt
应用上述测量装置,同一个气泡或液弹产生的波形信号是相同的,为了排除其他气泡的干扰,AB间距离可以视气泡的长短而随时随地调节。由于计算机软件采样可达每秒钟1000次甚至更高,由此可以测算同一个气泡产生的两个几乎相同的波形的时间,这个时间也是这个气泡流经A、B两观测点的时间,即Δt(秒)。由于使用计算机采集气泡流动的波形数据,Δt可以方便地从波形图的横坐标中读出,精确到毫秒。
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制作方法简单,元件材料易得。回避了高速摄影法设备昂贵,照片处理手段复杂的困难,普通数字相机拍摄高速运动的气泡,照片存在拖影的问题。由于本发明是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染色法、探针法可能引起液面张力变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液两相流的气泡速度测量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液两相流的气泡速度测量系统,它包括进气管(1)、进液管(2)、储液缓冲器(3)、微通道(4)、激光二极管(5)、稳恒直流电源(6)、光电转换接收器(7)、放大电路(8)、USB数据采集器(9)和计算机(10)。实验气体经过进气管与来自储液缓冲器的实验液体接触,在微通道内形成气液两相流,透明微通道两侧分别设有激光二极管和光电转换接收器,激光二极管采用稳恒直流电源供电,光电转换接收器依次与放大电路、USB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接。
测试过程中,气体来自于质量流量计经过进气管进入微通道的气体狭缝,液体经过计量泵流入液相狭缝,气液两相接触后形成气液两相流。当液相成为连续相,而气体是分散相时,此时为气泡流,当气泡成长度大于通道直径时,弹状气泡流(即Taylor flow)具有较高的传质性能。
由于表观气速和液速可以从流量计和计量泵读出,由此可见,测得气泡流中液弹的长度,能够估算该微通道的传质性能。
实验发现,气泡流速度高于1.0m/s时,目视观测已经难以保证准确度和精度。根据实际情况,本发明采取光电测量方法测算气泡流速和液弹长度。
激光二极管由直流稳恒电源供电。两组光电检测装置分别布置在微通道上,激光二极管和光电转换器被布置在微通道的两侧的对应位置,激光二极管的发出的光能够投射到光电转换器的感光面,以便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光电转换器与放大电路相连,将采集的微弱电压信号放大后输出到数据采集器,从而减小背景信号对有效信号的干扰。
当气泡流通过激光二极管和光电转换器之间的,由于环绕气泡的液膜厚度小于液弹的厚度,造成两者对光信号的吸收强度不同,结果引起光电转换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也相应不同,造成转换输出电压信号出现差异,通过信号放大,数据采集器的模-数转换,变成波形图,通过计算机对采集到的波形信号进行分析,气泡和液弹分别被波形图表示为“峰”和“谷”,测量两“峰”或两“谷”之间的时间长度,可以计算出气泡的速度。
在使用本测量系统时,需注意两激光发射管位置的选择,保证两者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气泡的长度。如果距离大于两个气泡的长度会造成误判,认为是一个气泡的长度,导致测量结果丧失使用价值。另外,如果光电转换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波动不明显,造成对电压波形信号分析研判的困难,影响测量精度。这时,可以采取的办法是调试放大电路,使信号加强,也可以通过软件设置采样电压信号的范围,适当滤除背景干扰信号。

Claims (7)

1.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气管(1)、进液管(2)、储液缓冲器(3)、微通道(4)、激光二极管(5)、稳恒直流电源(6)、光电转换接收器(7)、放大电路(8)、USB数据采集器(9)和计算机(10)。实验气体经过进气管与来自储液缓冲器的实验液体接触,在微通道内形成气液两相流,透明微通道两侧分别设有激光二极管和光电转换接收器,激光二极管采用稳恒直流电源供电,光电转换接收器依次与放大电路、USB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光电转换接收器可以是光敏电阻,光电池,也可以是光敏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稳恒直流电源具有很好的滤波性能,特别是减小50Hz的背景干扰的影响,提高对气泡的电压波形分析的正确性,进而保证气泡测速结果的准确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的USB数据采集器为多通道采集器,可以实时采集两路以上的数据。根据测量精度需要,可以通过软件设置采集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测速采用的工作液体可以是水、乙醇水溶液或者是其他具有光吸收响应的物质的液体或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发明适用于水平放置、竖直放置以及任意倾斜角度的透明管道中的气泡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微通道的截面可以是圆形、矩形、三角形。
CN2012100984020A 2012-03-30 2012-03-30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 Pending CN1031858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84020A CN103185808A (zh) 2012-03-30 2012-03-30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84020A CN103185808A (zh) 2012-03-30 2012-03-30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5808A true CN103185808A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77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84020A Pending CN103185808A (zh) 2012-03-30 2012-03-30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5808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1502A (zh) * 2013-08-22 2013-12-2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一种气液两相流气泡体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297518A (zh) * 2014-10-22 2015-01-21 武汉纺织大学 简易微流体流速测量装置
CN108593958A (zh) * 2017-12-15 2018-09-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同步获取气固两相流速度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64159A (zh) * 2018-08-21 2019-01-08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一种气固流化床气泡流动参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738113A (zh) * 2018-12-25 2019-05-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微气泡的微通道内压强测试方法
CN109839160A (zh) * 2019-03-18 2019-06-04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流量检测设备、流量检测方法及喷洒设备
CN111366745A (zh) * 2020-04-30 2020-07-03 上海旭润医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原理检测极微流速的方法
CN111505173A (zh) * 2020-06-12 2020-08-07 赛默飞世尔(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确定液流流量的方法、馏分收集器及液相色谱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124A (zh) * 2009-12-14 2010-06-23 北京中油联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相流体的流速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2253674A (zh) * 2011-04-25 2011-11-23 武汉工业学院 一种智能稳流装置和方法
CN202048893U (zh) * 2011-03-21 2011-11-23 东华大学 一种纺丝溶液气泡实时检测系统
CN202129034U (zh) * 2011-04-29 2012-0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混合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0124A (zh) * 2009-12-14 2010-06-23 北京中油联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相流体的流速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202048893U (zh) * 2011-03-21 2011-11-23 东华大学 一种纺丝溶液气泡实时检测系统
CN102253674A (zh) * 2011-04-25 2011-11-23 武汉工业学院 一种智能稳流装置和方法
CN202129034U (zh) * 2011-04-29 2012-0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混合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明等: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在气液两相流中的应用", 《力学学报》 *
路展民等: "气泡-水流两相流的激光多普勒法测量", 《力学学报》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1502A (zh) * 2013-08-22 2013-12-2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一种气液两相流气泡体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471502B (zh) * 2013-08-22 2016-08-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一种气液两相流气泡体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297518A (zh) * 2014-10-22 2015-01-21 武汉纺织大学 简易微流体流速测量装置
CN104297518B (zh) * 2014-10-22 2017-01-25 武汉纺织大学 简易微流体流速测量装置
CN108593958A (zh) * 2017-12-15 2018-09-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同步获取气固两相流速度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64159A (zh) * 2018-08-21 2019-01-08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一种气固流化床气泡流动参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164159B (zh) * 2018-08-21 2023-09-15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一种气固流化床气泡流动参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738113A (zh) * 2018-12-25 2019-05-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微气泡的微通道内压强测试方法
CN109738113B (zh) * 2018-12-25 2020-02-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微气泡的微通道内压强测试方法
CN109839160A (zh) * 2019-03-18 2019-06-04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流量检测设备、流量检测方法及喷洒设备
CN111366745A (zh) * 2020-04-30 2020-07-03 上海旭润医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原理检测极微流速的方法
CN111505173A (zh) * 2020-06-12 2020-08-07 赛默飞世尔(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确定液流流量的方法、馏分收集器及液相色谱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5808A (zh) 一种基于光电技术的气泡测速系统
CN202599852U (zh) 气液两相泡状流中气泡的识别及测量装置
CN103471502B (zh) 一种气液两相流气泡体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20170299620A1 (en) Online measuring method of particle velocity in multiphase system
CN201034966Y (zh) 移动式在线pH测量仪表的检验装置
CN103207211A (zh) 一种液态金属两相流空泡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3994803A (zh) 基于红外热像观察的热管吸液芯毛细流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374327A (zh) 一种基于piv系统的换热性能测量装置
CN206114150U (zh) 一种测量热电偶时间常数的装置
CN102445287B (zh) 一种表面能流密度测量系统和方法
CN201540302U (zh)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CN112683337B (zh) 平行板束压场与流场同步测量实验装置
CN102901470B (zh) 一种毛细微管管径的测量装置
CN104596739A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参数及循环流量测量装置和方法
CN201130152Y (zh) 荧光pcr微流控芯片微通道中微流体荧光测速控速装置
CN202119874U (zh) 一种二极管热阻测量装置
CN104368407B (zh) 多面可视化流动加热实验装置
CN202383099U (zh) 一种汽车冷却器散热性能测试仪器
CN104180926B (zh) 一种喷流反射温度场测试方法
Song Test study of the water quantity loss of cooling tower on U-type liquidometer
CN204116378U (zh) 基于极性相关算法的dsp激光流速测量装置
CN207488120U (zh) 一种高粘度流体粘度检测设备
CN208239252U (zh) 一种石油产品黏度微量化测定装置
Bergagio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mixing of non-isothermal water streams at BWR operating conditions
Roch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elocity field external to a tube bundle using spatial filter velocimetry based on variable meshing sche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