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40302U -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40302U
CN201540302U CN2009200873163U CN200920087316U CN201540302U CN 201540302 U CN201540302 U CN 201540302U CN 2009200873163 U CN2009200873163 U CN 2009200873163U CN 200920087316 U CN200920087316 U CN 200920087316U CN 201540302 U CN201540302 U CN 201540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velocity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fibre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873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衡林
肖本林
胡其志
吴巍
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200873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40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40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403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涉及一种流速测量技术。本装置的结构是:传感光纤(20)置于流体(00)中,加热装置(30)、传感光纤(20)、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和流速计算装置(40)前后依次连接;通过加热装置(30)和传感光纤(20)测试流速,通过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将流速转换为温度值,通过流速计算装置(40)将温度值换算成流速。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快速测量流体的流速场;能对流体的流速进行实时监控;监测简便,可以满足各种测量要求;适用于各种流体流速的测量,尤其适用于大体积流体不同位置流速的测量。

Description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速测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流速测量是水工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测试项目。目前使用较多的有5种方法:毕托管流速测量法、微型旋桨流速测量法、热线流速测量法、激光测量法与粒子图像测速法。
1、毕托管流速测量法
使用古典的毕托管流速测量仪器,测量方法较简单,但只能用于平均速度测量或流量测量,且测量精度不高。
2、微型旋桨流速测量法
微型旋桨式流速仪属直读式流速仪,测量方便,但无法测量到溢洪道泄水槽底部流速,而且测量高速水流的旋桨容易损坏。
3、热线流速测量法
热线风速仪对流场特殊性要求少,测量过程相对简单,至今仍是湍流研究的重要工具。但热丝长细比需要标定,而且又是接触性测量方式,对被测流场产生干扰。
4、激光测量法
激光流速仪为非接触测量,具有不破坏介质流态,不影响流速场中的流速分布,测量精度高,几乎无惯性,动态响应快,测速范围大,测点小,空间分辨率高,不需要率定,可用于有腐蚀性的流体介质等许多突出优点,因此它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激光流速仪用于测量固定点的流速比较方便,但用于测量泄水槽不同过水断面的流速时,由于需要聚焦对点费时较多,因而测量的总时间长,影响测量速度,且价格太贵。
5、粒子图像测速法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测量时不破坏流场,可以在短时间内测量大面积流速流向,具有较高的精度,因而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缺点是在大型的物理模型试验中该系统测量的流场为表面流场,测量过程中光度的变化以及粒子的随水性等也会影响测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先进有效的监测手段,具有防燃、防爆、抗腐蚀、抗电磁干扰、抗雷击、耐高压、高精度、精巧柔软而不影响被测物物性,能实现长距离实时快速分布式测量并定位等优点,在诸多监测领域都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并迅速推广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主要通过测量到的光纤温度变化来反映监测对象物性指标的变化,而流体的运动能带走光纤内的热量,且由于光纤小巧柔软,可以制作成任何形状,因此,采用光纤对流速进行测量,不仅可以得到某一点的流速,还可以得到需要测量的任何一个断面的流速,因此,光纤传感技术的引进为流速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且方便的方法。
一、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简称装置)
本装置包括被测对象——流体,设置有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传感光纤、加热装置和流速计算装置;
传感光纤置于流体中,加热装置、传感光纤、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和流速计算装置前后依次连接;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成温度量的装置;
传感光纤是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
加热装置是一种给传感光纤提供热源的装置;
流速计算装置是一种将温度换算成流速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为:
首先是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向传感光纤发射激光脉冲,当激光脉冲在传感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1
中传播的过程中与光纤分子相互作用,发生多种形式的散射,拉曼散射便是一种,拉曼散射光的强度与温度有关,这些光信号再通过光纤返回给分布式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3
温度测量仪,分布式光纤测量仪根据返回的光信号便得到沿程光纤的初始温之后,加热装置向传感光纤施加一定功率的电流,对传感光纤加热,传感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5
温度上升,传感光纤与周围流体发生热传递,不同流速的水使传感光纤传热同,即传感光纤温度上升值不一样;当传感光纤温度稳定之后,分布式光纤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7
测量仪再次向传感光纤发射激光脉冲,测得此时传感光纤温度;最后将温度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8
入流速计算装置,流速计算装置将温度值转换成流速。
综上所述,本装置是通过加热装置和传感光纤测试流速,通过分布式光纤温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9
量仪将流速转换为温度值,通过流速计算装置将温度值换算成流速。
二、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方法(简称方法)
本方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方法,采用直流电对放置于流体中的传感光纤加热,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测量流体中传感光纤的温度,利用水力学、传热学等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11
原理建立温差与流速、加热功率、水体导热系数等之间的关系,并开发相应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12
算程序,最终得到流速大小。
测量基本步骤为:
①按照流速测量要求,将传感光纤制作成需要的形状放入流体中;
②将传感光纤两头与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连接好,将加热装置连接在传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13
纤的两头;
③采用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测量流体中传感光纤的温度,得到传感光纤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14
流体的初始温度值;
④启动加热装置,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恒定功率(一般数瓦/m)对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15
光纤加热,当传感光纤温度达到稳定时,测量此时传感光纤的温度;
⑤将测量到的传感光纤温度值输入流速计算装置,按计算机软件编制程序
Figure G2009200873163D000316
不同传感光纤位置点的流体速度。
本方法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是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向传感光纤发射激光脉冲,当激光脉冲在传感光纤中传播的过程中与光纤分子相互作用,发生多种形式的散射,拉曼散射便是其中一种,拉曼散射光的强度与温度有关,这些光信号再通过传感光纤返回给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根据返回的光信号便得到沿程传感光纤的初始温度值;之后,加热装置向传感光纤施加一定功率的电流,对传感光纤加热,传感光纤温度上升,传感光纤与周围流体发生热传递,不同的流速的流水与传感光纤传热量不同,即传感光纤温度上升值不一样;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再次向传感光纤发射激光脉冲,测得此时传感光纤的温度;最后将温度值输入流速计算装置,流速计算装置将温度值换算成流速。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1、能有效快速测量流体的流速场;
2、能对流体的流速进行实时监控;
3、监测简便,可以满足各种测量要求;
4、适用于各种流体流速的测量,尤其适用于大体积流体不同位置流速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的结构方框图;
图3是加热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流速计算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5是流速计算装置的计算机软件编制程序的工作流程图。
其中:
00-流体;
10-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
11-激光组件,        12-光纤及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
13-光电接受放大组件,14-光纤波分复用器,
15-信号处理系统;
20-传感光纤;
30-加热装置,
31-交流电源,    32-调压器,      33-稳压器,
34-整流器,      35-加热电线;
40-流速计算装置,
41-数据输入模块,42-数据处理模块,43-数据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装置
1、总体
如图1,本装置包括被测对象——流体00,设置有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传感光纤20、加热装置30和流速计算装置40;
传感光纤20置于流体00中,加热装置30、传感光纤20、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和流速计算装置40前后依次连接;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成温度量的装置;
传感光纤20是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
加热装置30是一种给传感光纤20提供热源的装置;
流速计算装置40是一种将温度换算成流速的装置。
2、功能块
(1)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
如图2,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有现成产品,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激光组件11、光纤及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12、光电接受放大组件13、光纤波分复用器14和信号处理系统15。
其工作原理是:
激光组件11向光纤及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12发射激光,光纤及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12将激光信号传输给光纤,激光在光纤内产生散射,再将散射光信号反回给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将散射光信号传输给光电接收放大组件13,放大后的光信号被光电接受收放大组件13传输给光纤波分复用器14,光纤波分复用器14将信号进一步处理后传输给信号处理系统15,信号处理系统15将光信号转换成温度量。
①激光组件11
激光组件11由带尾纤MOCVD InGaAsP高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器(出纤功率>500mW)和激光器驱动电源组成。
②光纤及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12
光纤及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12是指线性分布的光纤和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
③光电接受放大组件13
光电接受放大组件13由带尾纤、带前放的光雪崩二极管(APD)和高增益、宽带、低噪声主放大器组成。
④光纤波分复用器12
光纤波分复用器12由1×3双向光纤耦合器(BDC)和波分复用器系统(多光束干涉型高隔离度光学滤光片)组成。
⑤信号处理系统14
信号处理系统14由双通道高速瞬态(50MHz)信号采集处理卡和信号处理软件组成。
(2)传感光纤20
传感光纤20是一种线性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它是在裸纤外层套以一定尺寸的不锈钢铠装,以提高温度传感的稳定性和防止外界硬物对光纤的损伤。
(3)加热装置30
加热装置30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交流电源31、调压器32、稳压器33、整流器34和加热电线35;
其工作原理是:
交流电源31将交流电输入调压器32,调压器32将交流电调成需要的电压,利用稳压器33稳定该电压,通过整流器34将稳压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再供给加热电线35加热。
①调压器32
调压器32是一种将电源电压调节成所需要电压的设备;其功能是根据光纤长度、光纤电阻率大小以及所测流速大小,选择相应的电压。
②稳压器33
稳压器33是一种稳定输入电压的设备;其功能是保证施加的电压恒定。
③整流器34
整流器34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设备;其功能是是把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依靠直流电对传感光纤20进行加热。
(4)流速计算装置40
流速计算装置40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数据输入模块41、数据处理模块42和数据输出模块43。
其工作原理是:数据输入模块41将温度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模块42,数据处理模块42将温度转换成流速,之后通过数据输出模块43通过可视化屏幕输出。
流速计算装置40的作用就是采用计算机软件编制程序,将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所测温度自动输入程序,根据标定的数据系统,将温度变化量转换成流速指标。
如图6,计算机软件编制程序的工作流程包括下列步骤:
①数据输入模块41:数据采集设置411和采集所需温度数据;
②数据处理模块42:温度于流速关系式421和不同位置流速计算422;
③数据输出模块43:存储流速数据431和流速与位置的可视化图像。
二、方法
本方法的具体流程为:
首先是DTS(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向传感光纤的abcde处发射激光信号,传感光纤中产生拉曼散射,之后,依据传感光纤所处的环境温度差异,传感光纤向DTS反射回来不同的拉曼散射信息,DTS根据这些信息,采用一些软硬件处理之后,最后直接输出沿程传感光纤的温度和温度图像。根据不同的需要,输出温度点的间隔距离可以不相同,比如可以按每0.2m的间隔距离输出一个温度值,也可以每0.5m输出一个温度值。DTS便可以按一定的时间间隔(8秒、15秒、30秒、1分15秒……)连续测量整个传感光纤的温度变化。DTS也可以进行单端测量,但是为了达到与双端测量同样的精度,需要增加测量的响应时间。
直接测量法的测量原理:
未对传感光纤20加热时,即在时间τ=0时,传感光纤20的温度T等于周围流体00的初始温度T0,即T1=T0。设在对加热Δτ时间之后,传感光纤20与流体00的传热处于稳定状态,这时,传感光纤20的温度保持不变,设其温度为T2
考虑传热稳定状态,当传感光纤20与流体00传热稳定后,加热装置30在传感光纤20中所产生的热量等于传感光纤20向流体00传递的传导热和对流热之和,即
P=Qλ+Qv    (1)
式中P为外界加热装置30施加于传感光纤20的功率;
Qλ为流体00与流体00之间的传导热;
Qv为流体00与流体00之间的对流热。
根据热传导公式有, Q λ = Aλ w ∂ T ∂ x , 其中A为传感光纤20与流体00之间的导热面积,λw为流体00的导热系数。由于假定传感光纤20和周围介质之间的温度梯度为线性关系,上面方程可以写成差分的形式:
Q λ = Aλ w ΔT Δx - - - ( 2 )
式中Δx为传感光纤20加热之后影响的范围;
ΔT为相距为Δx的两点的温度差,在此,ΔT=T2-T0(传感光纤20与流水00之间的温度差)。
根据牛顿冷却公式以及前述已知条件,传感光纤20与流体00之间的对流热为:
Qv=Ah(T2-T0)
式中h的计算公式为:h=Dun,其中D为与冲击角修正系数、流体00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运动粘滞系数及光纤直径等有关的常数,u为流体00速度;n为流体00外掠单管的常数。
将Qλ和Qv代入式(1),有
P = Aλ w T 2 - T 0 Δx + Ah ( T 2 - T 0 )
            (3)
= A ( T 2 - T 0 ) ( λ w Δx + h )
引入过于温度θ=T2-T0,得到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029660600011
θ = P A ( 1 λ w Δx + h ) - - - ( 4 )
将h=D·un、P值、A值代入式(4),变换成流速u的函数
u = { 1 D [ UI 2 πRlθ - λ w Δx ] } 1 n - - - ( 5 )
式中U为加热装置30的电压;
I为加热装置30的电流;
R为传感光纤20的半径;
l为传感光纤20的长度。
于是得到水流速度与传感光纤20过余温度、外界施加的电流和电压、流体00的热参数、传感光纤20直径和长度等的关系式,该式即为直接测量法的理论方程。当率定好传感光纤20的热参数,测得外界所加功率、过于温度等参数量的值之后,便可以计算出流速的大小。
参考文献:
[1]李昌华,金德春.河工模型试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1.12.
[2]蔡守允,周益人,谢瑞,等.河流海岸模型测试技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11.
[3]Cai Shouyun.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the Sedimentation Model Test in theThree Gorges Project(At Dam Site)[C]//.In:CHES and IAHR eds.Proceedings of the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ydraulic Measurement,Beijing,1994.
[4]赵有皓,蔡辉,马虹蛟等.大型河工模型智能化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河海大学学报,1998,26(7):14~19.
[5]雒天峰.U形渠道流速分布规律及测流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凌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6]吴嘉.流速测量方法综述及仪器的最新进展.计测技术,2005,25(6):1~4.
[7]蔡守允,杨大明,朱其俊.模型试验流速测量仪器的分析研究.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18(3):36~38.
[8]张沈阳,张炳蔚.多普勒剖面流速流向仪在钱塘江河口流速测量中的应用.浙江水利科技,2008,157(3):31~32。

Claims (5)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包括被测对象--流体(00),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传感光纤(20)、加热装置(30)和流速计算装置(40);
传感光纤(20)置于流体(00)中,加热装置(30)、传感光纤(20)、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和流速计算装置(40)前后依次连接;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成温度量的装置;
传感光纤(20)是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
加热装置(30)是一种给传感光纤(20)提供热源的装置;
流速计算装置(40)是一种将温度换算成流速的装置;
通过加热装置(30)和传感光纤(20)测试流速,通过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将流速转换为温度值,通过流速计算装置(40)将温度值换算成流速。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激光组件(11)、光纤及光纤绕组温度传感器(12)、光电接受放大组件(13)、光纤波分复用器(14)和信号处理系统(15)。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传感光纤(20)是一种线性分布光纤温度传感器。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加热装置(30)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交流电源(31)、调压器(32)、稳压器(33)、整流器(34)和加热电线(35)。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流速计算装置(40)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数据输入模块(41)、数据处理模块(42)和数据输出模块(43)。
CN2009200873163U 2009-07-14 2009-07-14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40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873163U CN201540302U (zh) 2009-07-14 2009-07-14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873163U CN201540302U (zh) 2009-07-14 2009-07-14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40302U true CN201540302U (zh) 2010-08-04

Family

ID=42591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8731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40302U (zh) 2009-07-14 2009-07-14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4030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9239A (zh) * 2013-09-04 2013-12-11 南京大学 一种岩土体渗流速率分布式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5044384A (zh) * 2015-06-23 2015-11-1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环境流量确定系统中河道流速的测量装置
CN110185434A (zh) * 2019-05-23 2019-08-30 张建华 油气水井的流体注入或产出分布流量的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CN112179814A (zh) * 2020-09-18 2021-01-0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脉冲加热分布式光纤测定地下水流速的解析模型
CN114018434A (zh) * 2021-09-18 2022-02-08 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界面粘接胶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7368518A (zh) * 2023-12-04 2024-01-0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管道内超声波飞行时间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9239A (zh) * 2013-09-04 2013-12-11 南京大学 一种岩土体渗流速率分布式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3439239B (zh) * 2013-09-04 2015-12-23 南京大学 一种岩土体渗流速率分布式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5044384A (zh) * 2015-06-23 2015-11-1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环境流量确定系统中河道流速的测量装置
CN105044384B (zh) * 2015-06-23 2018-07-2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环境流量确定系统中河道流速的测量装置
CN110185434A (zh) * 2019-05-23 2019-08-30 张建华 油气水井的流体注入或产出分布流量的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CN112179814A (zh) * 2020-09-18 2021-01-0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脉冲加热分布式光纤测定地下水流速的解析模型
CN112179814B (zh) * 2020-09-18 2024-05-2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脉冲加热分布式光纤测定地下水流速的解析模型
CN114018434A (zh) * 2021-09-18 2022-02-08 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界面粘接胶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7368518A (zh) * 2023-12-04 2024-01-0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管道内超声波飞行时间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7368518B (zh) * 2023-12-04 2024-02-23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管道内超声波飞行时间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8581B (zh)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CN201540302U (zh)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装置
CN106066208B (zh) 一种燃煤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壁面温度在线监测的装置及方法
CN104101447A (zh)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及消除该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的方法
CN103454309B (zh) 一种土壤含水率分布式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1995485B (zh) 靶式光纤光栅流速计
CN104864979A (zh) 一种分布式拉曼光纤测温系统测量误差的修正方法
CN102914519A (zh) 一种光纤式激光液体浊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990997B (zh) 一种双光源自校正式光纤分布温度快速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1183032A (zh) 适用于反射型保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简易标定方法
CN204043818U (zh)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CN202197280U (zh) 融合光时域反射计与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的系统
CN204405221U (zh) 基于分布式光纤的煤堆测温系统
CN103411643A (zh) 用于压气机流体多参数测量的光纤传感器及测量方法
CN104792364A (zh) 基于激光多普勒的桥梁动态参数提取系统及方法
CN206974448U (zh) 双端探测的联合拉曼和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
CN103983365A (zh) 多测头瞬态辐射热流计及热辐射热流密度的测定方法
WO2013020286A1 (zh) 混沌激光相关全分布式光纤拉曼与瑞利光子传感器
CN102914518A (zh) 一种同时测量浊度和粒径的激光在线传感装置及方法
CN104697665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高炉热风炉温度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7727122B (zh) 双端探测的联合拉曼和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
CN203772449U (zh) 一种高空间分辨率的光纤测温带
CN205120269U (zh) 边坡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CN201025483Y (zh) 非接触光电式坡面薄层流流速仪装置
CN106404269A (zh) 一种光纤差分干涉的压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