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1141B - 通信系统和叠加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和叠加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1141B
CN103181141B CN201180051701.2A CN201180051701A CN103181141B CN 103181141 B CN103181141 B CN 103181141B CN 201180051701 A CN201180051701 A CN 201180051701A CN 103181141 B CN103181141 B CN 1031811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period
superposi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ignal
selected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17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1141A (zh
Inventor
松本正
椙山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1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1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Abstract

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叠加通信终端配备有时间段选择单元,该时间段选择单元用于选择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特定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不同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在信号监视单元所监视的传输信号中,叠加发送单元发送叠加信号,从而在时间段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可叠加时间段内叠加。换句话说,对于根据第一协议来发送和接收叠加信号的一组叠加通信终端和根据第二协议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一组叠加通信终端,使用不同的可叠加时间段来发送和接收叠加信号。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和叠加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通信系统和叠加通信终端,尤其涉及:通信系统,其中,终端装置和叠加通信终端连接至传输路径,该终端装置使用从传输单元重复发送至传输路径的传输信号来进行通信,并且该叠加通信终端使用叠加在该传输信号上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以及该通信系统所用的叠加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来,通信系统已经广泛普及,其中在该通信系统中,传输单元(母单元)和多台终端装置(子单元)连接至传输路径,由此在各终端装置和传输单元之间进行通信。作为这种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已提供了传输单元周期性地监视终端装置的状态的系统(例如,参见日本专利1180690、日本专利1195362和日本专利1144477)。在该系统中,在检测到终端装置的状态的变化的情况下,传输单元向其它终端装置发送信号以进行与该状态变化相对应的处理。
然而,在上述通信系统中,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总是经由传输单元来进行,并且传输单元对终端装置进行轮询。因此,通信速度慢,并且该系统不适合进行诸如模拟数据等的包括相对大量数据的信息的传输。此外,在上述通信系统中,由于整个系统在传输单元故障时停止,因此还存在该系统的可靠性低的问题。
因而,已提出了如下通信系统(例如,参见日本特许公开2009-225328),其中在该通信系统中,经由传输单元在终端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现有通信系统与通过对等计算(P2P)在通信终端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混合。在该通信系统中,传输路径由经由传输单元(母单元)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和彼此直接进行通信的叠加通信终端共用。因此,可以容易地向现有通信系统添加叠加通信终端。终端装置使用从传输单元重复发送至传输路径的传输信号(根据第一协议的信号)来进行通信。叠加通信终端使用叠加在传输信号上的叠加信号(根据第二协议的信号)来进行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传输信号是时间分割方式的信号,并且传输信号的各帧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并且这些时间段中的一部分被分配作为使得能够进行叠加信号的叠加的可叠加时间段。也就是说,叠加通信终端(通信装置)分析传输信号的状态,并且在分配至传输信号的一部分的可叠加时间段(通信适合时间段)内使用发送至与该传输信号共用的传输路径(信号线)的叠加信号(包)来进行通信(例如,参见国际公开2008/117722)。
在该结构中,在传输数据由于数据量大而无法在单一可叠加时间段内进行传输的情况下,叠加通信终端将该传输数据分成多个数据,从而针对各可叠加时间段顺次发送。也就是说,跨越多个可叠加时间段来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因此,在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变得大的情况下,叠加通信终端不能利用传输信号的一帧来传输该传输数据,并且可以利用多个帧来传输该传输数据。
顺便提及,在上述通信系统中,通常,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对用作从终端的其它叠加通信终端进行轮询,并且从这些从终端收集测量数据。这里,在通信系统中存在多台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各主终端与一部分用作从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形成组,然后使用根据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这些从终端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在传输信号的可叠加时间段内进行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因此,在从多台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发送的叠加信号之间有可能发生冲突,并且可能产生通信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下一种通信系统和叠加通信终端,其中即使在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各自使用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通信错误。
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传输单元,用于将传输信号重复地发送至传输路径;终端装置,用于使用所述传输信号来进行通信;以及被分成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用于使用作为叠加在所述传输信号上的信号的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其中,所述传输单元、所述终端装置和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连接至所述传输路径,所述传输信号是时间分割方式的信号,所述传输信号的各帧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一部分被分配作为能够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可叠加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其余部分被分配作为不能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不可叠加时间段,以及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叠加通信终端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特有协议;叠加发送单元,用于将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定协议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传输路径;信号监视单元,用于监视所述传输路径上的所述传输信号;以及时间段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其中,所述叠加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叠加信号,以使得在所述信号监视单元所监视的传输信号中的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可叠加时间段内叠加所述叠加信号。在该结构中,由于各重叠通信终端包括用于选择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要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的时间段选择单元,因此该时间段选择单元可以防止该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重叠。因此,该通信系统具有即使在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各自使用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也难以产生通信错误的优点。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包括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和用作从终端的至少一个叠加通信终端,以及用作所述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使用根据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属于相同组的用作所述从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包括各自作为所述可叠加时间段的多个时间段,以及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内所包括的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各时间段为单位,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为单位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各叠加通信终端配置有用于接受操作输入的操作部,以及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基于所述操作部所接受的操作输入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除了所述特有协议以外,所述存储器还存储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共用的共用协议,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在所述传输信号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内使用根据所述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从而交换通信信息,以及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基于所述通信信息来自动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通信信息是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使用根据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通信信息是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使用根据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进行的通信的频率。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除了所述特有协议以外,所述存储器还存储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共用的共用协议,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在所述传输信号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内使用根据所述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进行如下使用请求,其中所述使用请求用于请求使用后续的一个以上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以及在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的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许可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根据所述使用请求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包括各自作为所述可叠加时间段的多个时间段,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内所包括的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各时间段为单位来将许可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分配至各叠加通信终端,以及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按照从首先进行的所述使用请求起的顺序来优先许可所述使用请求。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两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分别包括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和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作为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连续预定次数使用所述传输信号的同一帧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之间彼此交换许可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的分配。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两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分别包括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和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作为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及在针对所述传输信号的同一帧、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之前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之后进行了所述使用请求的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在紧挨从如下叠加通信终端发送来的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完成之后开始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内,再次进行所述使用请求,其中,该叠加通信终端包括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之前进行了所述使用请求并被许可的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
在该通信系统中,优选地,所述使用请求添加有优先级,以及在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两个以上组中的叠加通信终端利用所述传输信号的同一帧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按照从所述优先级高的使用请求起的顺序优先许可所述使用请求。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叠加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传输单元,用于将传输信号重复地发送至传输路径;终端装置,用于使用所述传输信号来进行通信;以及被分成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用于使用作为叠加在所述传输信号上的信号的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所述叠加通信终端是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叠加通信终端,所述传输单元、所述终端装置和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连接至所述传输路径,所述传输信号是时间分割方式的信号,所述传输信号的各帧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一部分被分配作为能够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可叠加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其余部分被分配作为不能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不可叠加时间段,以及所述叠加通信终端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特有协议;叠加发送单元,用于将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定协议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传输路径;信号监视单元,用于监视所述传输路径上的所述传输信号;以及时间段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其中,所述叠加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叠加信号,以使得在所述信号监视单元所监视的传输信号中由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可叠加时间段内叠加所述叠加信号。
附图说明
现在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图1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系统结构图。
图1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叠加通信终端的示意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其它操作的时序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其它操作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其它操作的时序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又一其它操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A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连接至2线式的传输路径2的传输单元4。
该通信系统还包括:多个终端装置301、302,其连接至传输路径2并且与传输单元4进行通信;以及多个叠加通信终端101、102、111、112,其连接至传输路径2并且彼此直接进行通信。该通信系统使用发送至传输路径2的传输信号和叠加在该传输信号上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叠加信号是频率比传输信号高的信号。
在下文,各终端装置301、302在不区别的情况下整体被称为终端装置3。此外,各叠加通信终端101、102、111、112在不区别的情况下整体被称为叠加通信终端1。在图1A的示例中,两台终端装置3和四台叠加通信终端1连接至传输路径2,但例如可以连接三台以上的终端装置3和五台以上的叠加通信终端1。
在传输单元4和传输路径2之间插入相对于叠加信号成为高阻抗的阻抗匹配模块5。阻抗匹配模块5还可以插入到多台终端装置3各自和传输路径2之间。
多台终端装置3相对于传输单元4经由传输路径2并列连接。于是,传输单元4和多台终端装置3创建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以下称为“基本系统”),其中该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使用时间分割来进行从传输单元4向着多台终端装置3的数据传输和从多台终端装置3向着传输单元4的数据传输。
在该基本系统中,多台终端装置3被分类成如下这两种终端装置:配备有开关和传感器等(未示出)的监视终端;以及配备有负载(未示出)的控制终端。因此,可以响应于来自监视终端所配备的开关和传感器等的监视输入来对控制终端所配备的负载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多台终端装置3各自配备存储有预先分配的自己的地址的存储器(未示出)。
在接收到监视输入的情况下,监视终端将与该监视输入相对应的控制信息发送至传输单元4。然后,传输单元4在接收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地址将该控制信息发送至与监视终端相关联的控制终端。然后,控制终端在接收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控制信息对负载进行控制。由于控制信息反映了从开关等所输入的监视输入,因此来自开关等的监视输入最终被反映到负载的控制中。
接着,以下说明基本系统的操作。
如图2所示,传输单元4将时间分割方式的传输信号发送至传输路径2。该信号包括具有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的形式的电压波形。也就是说,传输信号是具有双极(±24V)的时分多路复用信号,其中该时分多路复用信号包括预备中断时间段31、预备时间段32、发送时间段33、返回时间段34、中断时间段35、短路检测时间段36和暂停时间段37。预备中断时间段31是为了检测二次中断所设置的时间段。预备时间段32是被设置成具有与中断时间段35和短路检测时间段36各自相同的长度的时间段。发送时间段33是为了将数据发送至终端装置3所设置的时间段。返回时间段34是为了接收从终端装置3返回的返回信号所设置的时隙。中断时间段35是为了检测以下所述的中断信号所设置的时间段。短路检测时间段36是为了检测短路所设置的时间段。暂停时间段37是针对处理不准时的情况所设置的时间段。传输信号是用于通过对包括脉冲列的载波进行调制来传输数据的信号。
传输单元4将具有如图2所示的信号波形的传输信号重复发送至传输路径2。该传输信号的各帧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31~37。各帧仅在功能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31~37,因此实际上这些时间段31~37是连续时间段。在这种情况下,一帧等同于在传输信号中重复的1周期。在本实施例中,将一帧定义为传输信号中的中断时间段35和返回时间段34之间的时间段(参见图3)。
在各终端装置3中,在终端装置3的各存储器(未示出)中所存储的地址与经由传输路径2已接收到的传输信号的发送时间段33中所包括的地址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终端装置3从该传输信号提取用于控制负载的控制信息。此外,终端装置3与传输信号的返回时间段34同步地作为电流模式的信号(通过经由适当的低阻抗使传输路径2短路所发送的信号)来返回该控制信息。然后,通过对经由传输路径2传输来的传输信号进行整流稳定化来向各终端装置3的内部电路供给电力。
传输单元4通常在周期性改变传输信号中所包含的地址数据的情况下,连续进行轮询以顺次访问各终端装置3。在连续轮询时终端装置3的地址与传输信号中所包括的地址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如果该传输信号中包括了控制信息,则终端装置3提取该控制信息以进行工作。然后,终端装置3将自己的操作状态返回至传输单元4。
在接收到与来自任意监视终端(终端装置)3所配备的开关等的监视输入相对应地生成的中断信号的情况下,传输单元4搜索生成了该中断信号的终端装置3,然后访问终端装置3并且还进行中断轮询。
也就是说,传输单元4通常传输根据正常模式的传输信号作为模式数据。然后,在与传输信号的中断时间段35同步地检测到在监视终端(终端装置)3中生成的中断信号的情况下,传输单元4传输根据中断轮询模式的传输信号作为模式数据。
生成了中断信号的终端装置3在自己的地址的高阶位与根据中断轮询模式的传输信号中所包括的地址数据的高阶位一致的情况下,与该传输信号的返回时间段34同步地返回自己地址的低阶位作为返回数据。因此,传输单元4可以获得生成了中断信号的终端装置3的地址。
在获得生成了中断信号的终端装置3的地址的情况下,传输单元4传输要求终端装置3返回控制信息的传输信号。然后,终端装置3将与来自开关等的监视输入相对应的控制信息返回至传输单元4。在接收到该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单元4将用于清除监视输入的指示发送至终端装置3。然后,终端装置3清除该监视输入,并将完成信息返回至传输单元4。
已接收到控制信息的传输单元4生成要按照地址发送至与作为该控制信息的发送源的终端装置3(监视终端)相关联的终端装置3(控制终端)的控制信息。然后,传输单元4将包括该控制信息的传输信号发送至传输路径2,由此对终端装置3(控制终端)所配备的负载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在基本系统中,终端装置3(监视终端、控制终端)根据轮询/选择协议来经由传输单元4彼此进行通信。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多台叠加通信终端1和上述的基本系统共用传输路径2。然后,多台叠加通信终端1使用叠加在传输信号上的叠加信号来彼此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至传输路径2的多台叠加通信终端101、102、111、112中,叠加通信终端101、111用作主终端。其余的叠加通信终端102、112用作从终端。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01连同用作从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02一起形成组,并且主终端和从终端根据第一协议来使用叠加信号彼此进行通信。另一方面,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11连同用作从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12一起形成组,并且主终端和从终端根据不同于第一协议的第二协议来使用叠加信号彼此进行通信。
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01向相同组内的用作从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02发送叠加信号以进行轮询,并且从叠加通信终端102获得数据作为针对该轮询的应答。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11向相同组内的用作从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12发送叠加信号以进行轮询,并且作为针对该轮询的应答而从叠加通信终端112获得数据。这里,可以在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01、111的各组中设置用作从终端的多台叠加终端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用作主终端的各叠加通信终端101、111向自己组内所设置的用作从终端的多台叠加通信终端进行顺次轮询。
这里,监视装置6连接至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01、111,并且被监视装置7连接至用作从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102、112。被监视装置7将在叠加通信终端1之间传输的监视信息分别输出至叠加通信终端102、112。监视装置6从叠加通信终端101、111分别获得监视信息。被监视装置7和监视装置6通过周期性地进行通信来与叠加通信终端1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也就是说,尽管实际上叠加通信终端1经由传输路径2彼此进行通信(数据传输),但所发送的数据(监视信息)是被监视装置7所产生的并且所接收的数据是监视装置6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叠加通信终端1用作通过对从连接至各终端1的监视装置6或被监视装置7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转换以发送至传输路径2来进行通信的适配器。从被监视装置7输出的监视信息包括电气设备的电力消耗和温度/湿度信息等。连接至叠加通信终端102的被监视装置7测量电力消耗,并且连接至叠加通信终端112的被监视装置7测量温度/湿度,然后这些被监视装置7经由叠加通信终端1将测量结果作为监视信息输出至监视装置6。
如图1B所示,各叠加通信终端1配备有:叠加发送单元11和叠加接收单元12,其连接至传输路径2;处理单元13,其连接至叠加发送单元11和叠加接收单元12;以及接口单元14,其连接至处理单元13。叠加发送单元11发送叠加信号,并且叠加接收单元12接收叠加信号。接口单元14连接至监视装置6或被监视装置7。
在用作从终端的各叠加通信终端102、112中,处理单元13经由接口单元14从被监视装置7获得监视信息,并且叠加发送单元11利用叠加信号将该监视信息发送至传输路径2。在用作主终端的各叠加通信终端101、111中,处理单元13从叠加接收单元12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获得监视信息,并且经由接口单元14将该监视信息输出至监视装置6。
具体地,叠加通信终端1将用以发送至其它叠加通信终端1的包括数据的包输出至传输路径2,并且接收其它叠加通信终端1所发送的包。将在叠加通信终端1之间发送/接收的包叠加在从传输单元4发送来的传输信号上。简言之,终端装置3经由传输单元4彼此进行通信,并且作为对比,叠加通信终端1在不使用传输单元4的情况下彼此直接进行通信。因此,叠加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与终端装置3之间的通信相比可以使通信速度高速化,并且本系统适合传输诸如模拟数据(电力消耗等)的包括相对大量数据的信息。
此外,各叠加通信终端1配备有信号监视单元15(参见图1B),其中该信号监视单元15监视在基本系统中的传输单元4和终端装置3之间传输的传输信号。信号监视单元15根据该传输信号来分析数据传输状况(以下称为“状态”)。叠加发送单元11具有如下功能,其中这些功能用于判断信号监视单元15分析出的状态是否适合叠加信号的叠加,并且在适合传输的时刻发送该叠加信号。
这里,传输信号使用如图2所示的信号格式。在预备中断时间段31、预备时间段32或暂停时间段37内,即使叠加叠加信号也不影响使用传输信号的通信。此外,传输信号几乎不会影响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因此,预备中断时间段31、预备时间段32或暂停时间段37是使得能够进行叠加信号的叠加的时间段(以下称为“可叠加时间段”)。
在其它时间段(发送时间段33、返回时间段34、中断时间段35和短路检测时间段36)内,传输信号以高电平或低电平稳定的时间段相对短。因此,在叠加在这些其它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叠加信号容易对使用传输信号的通信产生影响。此外,在叠加信号叠加在这些其它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在传输单元4和终端装置3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号(中断信号或返回数据)容易对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产生影响。因此,这些其它时间段是不能进行叠加信号的叠加的时间段(以下称为“不可叠加时间段”)。
此外,由于高谐波噪声的影响或者伴随有信号的电压反转的瞬态响应的影响等,因而传输信号的上升时间段和下降时间段不适合对叠加信号进行叠加。因此,即使在预备中断时间段31、预备时间段32和暂停时间段37中,时间段的切换(上升和下降)之后的预定时间段(例如,300[μs])也是不可叠加时间段。
因此,叠加发送单元11被配置为基于传输信号的状态的分析结果来判断时间段是可叠加时间段还是不可叠加时间段,并且仅在判断为时间段是可叠加时间段的情况下才发送叠加信号。如上所述,叠加通信终端1与传输信号同步地仅在可叠加时间段内才发送叠加信号,由此防止使用叠加信号的通信与使用经由共用的传输路径2的传输信号的通信相互影响。
这里,在叠加通信终端1由于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大而无法在单一可叠加时间段内发送的情况下,叠加通信终端1在该可叠加时间段结束时中断通信,并且在下一可叠加时间段内发送剩余数据。
然后,如基本系统的终端装置3那样,使用通过对经由传输路径2从传输单元4传输来的传输信号进行整流稳定化来供给电力的系统(集中供电系统)向各叠加通信终端1内的各部件供给电力。然而,供电系统不限于该结构。可以使用通过对商用电力进行整流稳定化来供给电力的系统(局部供电系统)向各叠加通信终端1内的各部件供给电力。
这里,在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存在用作主终端的多台叠加通信终端101、111。因此,用作主终端的多台叠加通信终端101、111连同用作从终端的多台叠加通信终端102、112一起形成组,然后使用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分别与相同组内的叠加通信终端102、112进行通信。预先将叠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所使用的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的特有协议存储在各叠加通信终端1的存储器16(参见图1B)中。
然而,在被分成使用不同协议的多个组的多台叠加通信终端1独立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在使用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多个组之间通信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可能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在叠加信号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并且可能产生通信错误。
因此,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叠加通信终端1包括时间段选择单元17,其中该时间段选择单元17用于选择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选择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该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简言之,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选择自己组中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该可叠加时间段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
这里,各叠加发送单元11将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协议的叠加信号发送至传输路径2,以使得该叠加信号叠加在信号监视单元15所监视的传输信号中已由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选择的可叠加时间段内。简言之,各时间段选择单元17判断在哪个可叠加时间段内进行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
以下更加详细地说明时间段选择单元17所进行的可叠加时间段的选择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信号的各帧包括多个可叠加时间段(即,预备中断时间段31、预备时间段32和暂停时间段37)。由于该原因,如图2所示,时间段选择单元17以传输信号的一帧内的各可叠加时间段为单位来选择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在图2的示例中,根据第一协议发送和接收叠加信号的叠加通信终端101、102使用时间段选择单元17所选择的暂停时间段37作为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通信。另一方面,根据第二协议发送和接收叠加信号的叠加通信终端111、112使用时间段选择单元17所选择的预备中断时间段31和预备时间段32作为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通信。
也就是说,在图2的示例中,叠加通信终端101、102的叠加发送单元11和叠加接收单元12在传输信号的暂停时间段37内通过叠加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来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叠加通信终端111、112的叠加发送单元11和叠加接收单元12在传输信号内的预备中断时间段31和预备时间段32内通过叠加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P2来进行通信。换句话说,如图2所示,将预备中断时间段31和预备时间段32分配至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P2,并且将暂停时间段37分配至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
各叠加通信终端1配备有作为用于接受通过用户操作所输入的操作输入的操作部的DIP开关(未示出)。时间段选择单元17基于操作部所接受的操作输入(DIP开关中的触点输出)来选择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来选择性地向根据任意协议的叠加信号分配可叠加时间段。然而,用户需要以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的方式,针对各协议分配可叠加时间段。
更具体地,各叠加通信终端1配备有分别与预备中断时间段31、预备时间段32和暂停时间段37相对应的DIP开关。时间段选择单元17使用与处于接通状态的DIP开关相对应的时间段来确定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例如,关于在存储器16中存储有第一协议的叠加通信终端101、102,在与暂停时间段37相对应的DIP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将暂停时间段37分配至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通信系统,各叠加通信终端1包括时间段选择单元17,其中该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选择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因此,通信系统可以防止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重叠。也就是说,分成多个组的多个叠加通信终端1各自使用根据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此外,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通过在时间段选择单元17已选择的可叠加时间段内发送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由此防止在叠加信号之间发生冲突。因此,上述通信系统具有即使在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各自使用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也几乎不会产生通信错误的优点。
此外,由于时间段选择单元17以传输信号的一帧内的各时间段为单位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因此可以以相对短的时间跨度进行使用根据多个协议的叠加信号的通信。然后,由于时间段选择单元17基于操作部所接受的操作输入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因此通信系统可以通过使用相对简单的结构来向根据不同协议的叠加信号分配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
如图3所示,时间段选择单元17可被配置为以传输信号的一帧为单位来选择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在这种情况下,在传输信号中,将一帧定义为中断时间段35和返回时间段34之间的时间段。在图3的示例中,叠加通信终端101、102根据第一协议来发送和接收叠加信号,并且这些终端101、102中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选择第一帧F1、第三帧F3、第五帧F5和第七帧F7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作为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另一方面,叠加通信终端111、112根据第二协议来发送和接收叠加信号,并且这些终端111、112中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选择第二帧F2、第四帧F4和第六帧F6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作为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
也就是说,在图3的示例中,叠加通信终端101、102的叠加发送单元11和叠加接收单元12在传输信号的第一帧F1、第三帧F3、第五帧F5和第七帧F7中的可叠加时间段内通过叠加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来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叠加通信终端111、112的叠加发送单元11和叠加接收单元12在传输信号的第二帧F2、第四帧F4和第六帧F6中的可叠加时间段内通过叠加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P2来进行通信。换句话说,如图3所示,以各帧为单位来将可叠加时间段(暂停时间段37、预备中断时间段31和预备时间段32)交替地分配至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和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P2。
因而,时间段选择单元17以传输信号的一帧为单位选择可叠加时间段,由此相对地延长针对使用根据各协议的叠加信号的通信所分配的时间段。因此,在传输数据由于数据量大而无法在单一可叠加时间段内发送等情况下,叠加通信终端1可以缩短通信所需的时间。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时间段选择单元17所进行的可叠加时间段的选择方法。
也就是说,在第一实施例中,时间段选择单元17基于通过用户针对操作部的操作所输入的操作输入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时间段选择单元17基于经由叠加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所交换的通信信息来自动选择可叠加时间段。在这种情况下,该通信信息是与根据针对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的特有协议的通信有关的信息,并且例如是在叠加通信终端1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或者通信的频率等。
本实施例中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在传输信号的可叠加时间段内,使用根据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共用的协议(以下称为“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进行通信,从而交换通信信息。也就是说,除了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以外,各叠加通信终端1中的存储器16还存储共用协议。因此,叠加发送单元11和叠加接收单元12可以根据共用协议来发送和接收叠加信号。
紧挨在通信系统启动之后,时间段选择单元17在从传输单元4发送来的传输信号的最初一帧的可叠加时间段内,使用根据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共用的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然后,时间段选择单元17例如选择如图4所示的可叠加时间段。在图4的示例中,在传输信号的最初一帧的预备中断时间段31内,通过使用根据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从根据第一协议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叠加通信终端101、102发送通信信息S1。此外,在传输信号的最初一帧的预备时间段32内,通过使用根据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从根据第二协议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叠加通信终端111、112发送通信信息S2。
在图4的示例中,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通过使用根据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基于从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即,时间段选择单元17使用根据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发送和接收包括从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的通信信息。然后,时间段选择单元17基于数据量之间的相对关系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具体地,时间段选择单元17将在叠加通信终端101、102之间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与在叠加通信终端111、112之间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比较,然后基于比较结果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
图4示出如下情况:在叠加通信终端101、102之间使用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小于在叠加通信终端111、112之间使用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在图4的示例中,向数据量大的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P2分配预备中断时间段31和预备时间段32,并且向数据量小的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分配暂停时间段37。
简言之,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选择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优先向所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大的协议的叠加信号分配相对长的可叠加时间段。因此,各叠加通信终端1可以使用长度适合所发送和接收的各数据量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叠加信号的通信。然后,通信系统整体可以进行平滑的数据传输。
作为其它示例,时间段选择单元17可被配置为基于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使用根据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通信的频率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也就是说,时间段选择单元17使用根据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发送和接收包括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使用根据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进行的通信的频率的通信信息,然后基于通信的频率之间的相对关系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具体地,时间段选择单元17将叠加通信终端101、102之间进行通信的频率与叠加通信终端111、112之间进行通信的频率进行比较,然后基于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
图5示出如下情况:叠加通信终端101、102之间的使用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的通信是按1分钟的间隔进行的,并且叠加通信终端111、112之间的使用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的通信是按1小时的间隔进行的。在图5的示例中,在传输信号最初的第一帧F1的预备中断时间段31内,通过使用根据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从根据第一协议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叠加通信终端101、102发送通信信息S1。此外,在传输信号的第一帧F1的预备时间段32内,通过使用根据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从根据第二协议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叠加通信终端111、112发送通信信息S2。
在图5的示例中,通常,优先将大部分的可叠加时间段分配至通信频率高的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并且仅将一部分的可叠加时间段(在这种情况下,第四帧F4)分配至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P2。
简言之,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选择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优先向通信频率高的根据协议的叠加信号分配可叠加时间段。因此,各叠加通信时间段1可以使用具有与各通信频率相适合的定时的可叠加通信时间段来进行叠加信号的通信。然后,通信系统整体可以进行平滑的数据传输。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结构,时间段选择单元17基于经由叠加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所交换的通信信息来自动选择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因此,通信系统具有能够省去用户分配可叠加时间段的麻烦的优点。此外,通信系统具有能够可靠地防止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重叠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第三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时间段选择单元17所进行的可叠加时间段的选择方法。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时间段选择单元17在叠加通信终端1之间的通信中进行使用请求,然后在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许可该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根据该使用请求来选择可叠加时间段。在这种情况下,该使用请求是用以请求使用后续的一个或多个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
本实施例中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在传输信号的可叠加时间段内,使用根据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共用的协议(以下称为“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进行通信,从而进行使用请求。也就是说,除了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以外,各叠加通信终端1中的存储器16还存储共用协议。因此,叠加发送单元11和叠加接收单元12可以根据共用协议来发送和接收叠加信号。
在图6的示例中,在传输信号最初的第一帧F1的预备中断时间段31内,通过使用根据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从根据第一协议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叠加通信终端101发送使用请求R1。叠加通信终端10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通过发送使用请求R1来请求使用下一帧(第二帧F2)和再下一帧(第三帧F3)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在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11、112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许可使用请求R1的情况下,叠加通信终端101、102可以专有地使用如图6所示的第二帧F2和第三帧F3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的叠加。
然后,在图6所示的第四帧F4的预备中断时间段31内,通过使用根据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从根据第二协议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叠加通信终端111发送使用请求R2。叠加通信终端11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通过发送使用请求R2来请求使用下一帧(第五帧F5)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在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01、102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许可使用请求R2的情况下,叠加通信终端111、112可以专有地使用如图6所示的第五帧F5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P2的叠加。
简言之,在需要使用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各叠加通信终端1每次都预先发送使用请求以确保所需的可叠加时间段,并且通过在所确保的可叠加时间段内发送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因此,在通信系统的操作中,向根据任何协议的叠加信号分配可叠加时间段是根据需要而改变的,而不是永久固定的。因此,各叠加通信终端1可以使用适合所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或通信频率等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叠加信号的通信。于是,通信系统整体可以进行平滑的数据传输。
顺便提及,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基于以下所述的标准来判断是否许可时间段选择单元17所发送的使用请求。
基本上,在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通过发送使用请求所请求的可叠加时间段没有被分配至根据不同协议的叠加信号并且不在使用中的情况下,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许可该使用请求。也就是说,在通过发送使用请求所请求的可叠加时间段已被分配至根据不同协议的叠加信号的情况下,不许可该使用请求(即,该使用请求被拒绝)。
在根据不同协议进行叠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多台叠加通信终端1需要大致同时使用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传输信号的同一帧,从多台叠加通信终端1进行多个使用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以传输信号的一帧中的各时间段为单位来将许可进行使用请求的可叠加时间段分配至各叠加通信终端1,以使得在多个使用请求之间不产生冲突。这里,在使用传输信号的同一帧进行多个使用请求的情况下,设置判断标准,以使得时间段选择单元17按首先进行的使用请求的顺序优先许可使用请求。
作为在传输信号的同一帧处进行多个使用请求的情况的示例,图7示出在传输信号的第一帧F1处进行来自叠加通信终端101的使用请求R1和来自叠加通信终端111的使用请求R2的情况。叠加通信终端10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通过发送使用请求R1来请求使用下一帧(第二帧F2)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进行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此外,叠加通信终端11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通过发送使用请求R2来请求使用下一帧(第二帧F2)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进行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首先在第一帧F1的预备中断时间段31内从叠加通信终端101发送使用请求R1,之后在预备时间段32内从叠加通信终端111发送使用请求R2。因此,优先许可首先从叠加通信终端101发送来的使用请求R1。另一方面,从叠加通信终端111发送来的使用请求R2未被许可,并且被拒绝。因此,叠加通信终端101、102可以专有地使用如图7所示的第二帧F2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的叠加。
然后,在图7所示的第三帧F3处,仅存在在预备时间段32内从叠加通信终端111发送来的使用请求R2,并且不存在从叠加通信终端101发送来的使用请求。结果,许可来自叠加通信终端111的使用请求R2。此时,叠加通信终端11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通过发送使用请求R2来请求使用下一帧(第四帧F4)和再下一帧(第五帧F5)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进行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因此,叠加通信终端111、112可以专有地使用如图7所示的第四帧F4和第五帧F5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P2的叠加。
然而,在图7的示例中,每当在传输信号的同一帧中存在从叠加通信终端101、111发送来的使用请求R1和R2时,优先许可来自叠加通信终端101的使用请求R1并且使用请求R2被拒绝。因此,在叠加通信终端10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连续发送使用请求R1的情况下,叠加通信终端111在长时间段内无法使用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通信。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采用如下结构:在多个时间段选择单元17连续预定次数(例如,两次)使用传输信号的同一帧进行使用请求的情况下,在多个时间段选择单元17(例如,两个时间段选择单元17)之间彼此交换许可进行使用请求要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的分配。
例如,如图8所示,在第一帧F1和第三帧F3中连续两次在同一帧中存在来自叠加通信终端10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的使用请求R1和来自叠加通信终端11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的使用请求R2的情况下,交换分配至使用请求R1和R2的可叠加时间段。也就是说,在第一帧F1和第三帧F3中,在预备中断时间段31内从叠加通信终端101发送使用请求R1,之后在预备时间段32内从叠加通信终端111发送使用请求R2,因此优先许可从叠加通信终端10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发送来的使用请求R1。另一方面,在交换可叠加时间段的分配的第五帧F5中,在预备中断时间段31内从叠加通信终端11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发送使用请求R2。之后,在预备时间段32内从叠加通信终端10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发送使用请求R1。因此,优先许可使用请求R2。
在上述结构中,通信系统可以大致等同地向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1提供发送使用请求的机会。因此,通信系统可以防止一部分的叠加通信终端1在长时间内无法使用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通信的情形。
此外,作为可以防止一部分的叠加通信终端1在长时间内无法使用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通信的情形的其它结构,还可以考虑以下结构。
也就是说,在多个时间段选择单元17(例如,两个单元17)使用传输信号的同一帧进行使用请求的情况下,对于首先进行了使用请求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在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之后进行了使用请求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在紧挨从进行了所许可的使用请求的叠加通信终端1发送来的叠加信号的通信完成之后开始的可叠加时间段内,优先进行使用请求。以图7所示的时序图为例,在第一帧F1中,存在从叠加通信终端10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发送来的使用请求R1和从叠加通信终端111的时间段选择单元17(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发送来的使用请求R2,因此优先许可使用请求R1,并且使用请求R2被拒绝。由于该原因,叠加通信终端101、102可以专有地使用第二帧F2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的叠加。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被拒绝的使用请求R2的叠加通信终端111可以在紧挨叠加通信终端101、102使用根据第一协议的叠加信号P1所进行的通信完成之后开始的第三帧F3处,早于叠加通信终端101而再次进行使用请求R2。也就是说,在第三帧F3处不许可来自叠加通信终端101的使用请求,因此优先许可在预备时间段32内从叠加通信终端111发送来的使用请求R2。因此,叠加通信终端111、112可以专有地使用图7所示的第四帧F4和第五帧F5中所包括的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P2的叠加。
作为又一示例,可以向使用请求添加优先级,并且可以设置判断标准,以使得时间段选择单元17在使用传输信号的同一帧来进行多个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按添加了高优先级的使用请求的顺序优先许可使用请求。例如,在添加至从叠加通信终端101发送来的使用请求的优先级高于添加至从叠加通信终端111发送来的使用请求的优先级的情况下,每当在传输信号的同一帧中从这两个叠加通信终端1发送了使用请求时,优先许可来自叠加通信终端101的使用请求。
也就是说,即使在传输信号的同一帧中按从叠加通信终端111、101的顺序发送使用请求的情况下,也与进行使用请求的顺序无关地优先许可从叠加通信终端101发送来的使用请求。这种结构对于如下情况而言是有效的:通信系统使得特定的叠加通信终端1能够优先使用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在通信系统中混合根据两种不同的特有协议(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的叠加信号,但不同的特有协议不限于这两种。可以在通信系统中混合根据三种以上的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即使在通信系统中混合根据三种以上的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情况下,时间段选择单元17也选择根据各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由此减少通信错误的产生。
尽管已经参考特定优选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即权利要求书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16)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将传输信号重复地发送至传输路径;
终端装置,用于使用所述传输信号来进行通信;以及
被分成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用于使用作为叠加在所述传输信号上的信号的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传输单元、所述终端装置和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连接至所述传输路径,
所述传输信号是时间分割方式的信号,所述传输信号的各帧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一部分被分配作为能够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可叠加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其余部分被分配作为不能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不可叠加时间段,以及
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叠加通信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特有协议;
叠加发送单元,用于将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传输路径;
信号监视单元,用于监视所述传输路径上的所述传输信号;以及
时间段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
其中,所述叠加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叠加信号,以使得在所述信号监视单元所监视的传输信号中的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可叠加时间段内叠加所述叠加信号,
除了所述特有协议以外,所述存储器还存储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共用的共用协议,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在所述传输信号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内使用根据所述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从而交换通信信息,以及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基于所述通信信息来自动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包括用作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和用作从终端的至少一个叠加通信终端,以及
用作所述主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使用根据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属于相同组的用作所述从终端的叠加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包括各自作为所述可叠加时间段的多个时间段,以及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内所包括的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各时间段为单位,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为单位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信息是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使用根据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信息是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使用根据针对各组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进行的通信的频率。
7.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将传输信号重复地发送至传输路径;
终端装置,用于使用所述传输信号来进行通信;以及
被分成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用于使用作为叠加在所述传输信号上的信号的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传输单元、所述终端装置和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连接至所述传输路径,
所述传输信号是时间分割方式的信号,所述传输信号的各帧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一部分被分配作为能够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可叠加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其余部分被分配作为不能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不可叠加时间段,以及
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叠加通信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特有协议;
叠加发送单元,用于将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传输路径;
信号监视单元,用于监视所述传输路径上的所述传输信号;以及
时间段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
其中,所述叠加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叠加信号,以使得在所述信号监视单元所监视的传输信号中的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可叠加时间段内叠加所述叠加信号,
其中,
除了所述特有协议以外,所述存储器还存储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共用的共用协议,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在所述传输信号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内使用根据所述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进行如下使用请求,其中所述使用请求用于请求使用后续的一个以上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以及
在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的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许可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根据所述使用请求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包括各自作为所述可叠加时间段的多个时间段,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内所包括的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各时间段为单位来将许可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分配至各叠加通信终端,以及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按照从首先进行的所述使用请求起的顺序来优先许可所述使用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两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分别包括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和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作为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及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连续预定次数使用所述传输信号的同一帧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和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之间彼此交换许可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的分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两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分别包括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和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作为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及
在针对所述传输信号的同一帧、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之前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之后进行了所述使用请求的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在紧挨从如下叠加通信终端发送来的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完成之后开始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内,再次进行所述使用请求,其中,该叠加通信终端包括在所述第二时间段选择单元之前进行了所述使用请求并被许可的所述第一时间段选择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使用请求添加有优先级,以及
在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两个以上组中的叠加通信终端利用所述传输信号的同一帧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按照从所述优先级高的使用请求起的顺序优先许可所述使用请求。
12.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将传输信号重复地发送至传输路径;
终端装置,用于使用所述传输信号来进行通信;以及
被分成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用于使用作为叠加在所述传输信号上的信号的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传输单元、所述终端装置和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连接至所述传输路径,
所述传输信号是时间分割方式的信号,所述传输信号的各帧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一部分被分配作为能够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可叠加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其余部分被分配作为不能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不可叠加时间段,以及
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叠加通信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特有协议;
叠加发送单元,用于将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传输路径;
信号监视单元,用于监视所述传输路径上的所述传输信号;以及
时间段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
其中,所述叠加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叠加信号,以使得在所述信号监视单元所监视的传输信号中的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可叠加时间段内叠加所述叠加信号,
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包括各自作为所述可叠加时间段的多个时间段,以及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内所包括的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各时间段为单位,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除了所述特有协议以外,所述存储器还存储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共用的共用协议,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在所述传输信号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内使用根据所述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进行如下使用请求,其中所述使用请求用于请求使用后续的一个以上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以及
在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的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许可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根据所述使用请求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使用请求添加有优先级,以及
在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两个以上组中的叠加通信终端利用所述传输信号的同一帧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按照从所述优先级高的使用请求起的顺序优先许可所述使用请求。
14.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将传输信号重复地发送至传输路径;
终端装置,用于使用所述传输信号来进行通信;以及
被分成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用于使用作为叠加在所述传输信号上的信号的根据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传输单元、所述终端装置和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连接至所述传输路径,
所述传输信号是时间分割方式的信号,所述传输信号的各帧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分成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一部分被分配作为能够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可叠加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中的其余部分被分配作为不能进行所述叠加信号的叠加的不可叠加时间段,以及
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各叠加通信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特有协议;
叠加发送单元,用于将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发送至所述传输路径;
信号监视单元,用于监视所述传输路径上的所述传输信号;以及
时间段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所使用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以使得所述可叠加时间段与根据其它不同的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所使用的可叠加时间段不重叠,
其中,所述叠加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叠加信号,以使得在所述信号监视单元所监视的传输信号中的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可叠加时间段内叠加所述叠加信号,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以所述传输信号的一帧为单位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除了所述特有协议以外,所述存储器还存储与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共用的共用协议,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在所述传输信号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内使用根据所述共用协议的叠加信号来与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进行如下使用请求,其中所述使用请求用于请求使用后续的一个以上的所述可叠加时间段来进行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特有协议的叠加信号的叠加,以及
在所述其它组的叠加通信终端的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许可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根据所述使用请求来选择所述可叠加时间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使用请求添加有优先级,以及
在所述多个组的叠加通信终端中的两个以上组中的叠加通信终端利用所述传输信号的同一帧进行所述使用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按照从所述优先级高的使用请求起的顺序优先许可所述使用请求。
16.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的叠加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叠加通信终端使用所述叠加信号来进行通信。
CN201180051701.2A 2010-10-25 2011-10-25 通信系统和叠加通信终端 Active CN103181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8393A JP5552021B2 (ja) 2010-10-25 2010-10-25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重畳通信端末
JP2010-238393 2010-10-25
PCT/JP2011/074560 WO2012057145A1 (ja) 2010-10-25 2011-10-25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重畳通信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1141A CN103181141A (zh) 2013-06-26
CN103181141B true CN103181141B (zh) 2015-08-19

Family

ID=4599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1701.2A Active CN103181141B (zh) 2010-10-25 2011-10-25 通信系统和叠加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52021B2 (zh)
KR (1) KR101410409B1 (zh)
CN (1) CN103181141B (zh)
WO (1) WO20120571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6420B2 (ja) * 2012-09-13 2016-04-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伝送ユニット
JP6041233B2 (ja) * 2013-06-13 2016-12-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JP7065386B2 (ja) * 2017-10-31 2022-05-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機器制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1014A1 (ja) * 2005-11-24 2007-05-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10148062A (ja) * 2008-12-22 2010-07-0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重畳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60335A (ja) * 1987-04-17 1988-10-2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デ−タ伝送におけるデ−タ送出方法
JPH05327727A (ja) * 1991-06-13 1993-12-10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多重伝送方式
KR101278845B1 (ko) * 2006-04-03 2013-07-01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시스템간의 시간 공존을 가능하게 하는 통신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1014A1 (ja) * 2005-11-24 2007-05-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10148062A (ja) * 2008-12-22 2010-07-0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重畳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52021B2 (ja) 2014-07-16
KR101410409B1 (ko) 2014-07-02
KR20130086043A (ko) 2013-07-30
WO2012057145A1 (ja) 2012-05-03
JP2012094964A (ja) 2012-05-17
CN103181141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1103B (zh) 通信系统和传输单元
CN102239644B (zh) 电力供应系统
CN101690009A (zh)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3181141B (zh) 通信系统和叠加通信终端
CN101971642A (zh) 通信系统
CN104255041A (zh) 通信系统
CN103931161A (zh) 通信系统和用于通信系统的传输单元
CN102783104B (zh) 通信系统
CN103190098B (zh) 通信系统和传输单元
CN102957761A (zh) 一种通信网络连接装置、通信地址分配方法及总线接入器
CN103238296B (zh) 通信系统和叠加设备
CN103548360A (zh) 通信系统和叠加模块
CN103270729B (zh) 中继装置
JP554400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重畳通信端末
CN103210610B (zh) 通信管理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4069812A (zh) 一种基于轮询机制的gnss数据传输设备
KR20030081932A (ko) 전지팩의 어드레스 할당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