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4026B - 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4026B
CN103174026B CN201310119830.1A CN201310119830A CN103174026B CN 103174026 B CN103174026 B CN 103174026B CN 201310119830 A CN201310119830 A CN 201310119830A CN 103174026 B CN103174026 B CN 103174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zing agent
polyamic acid
acid water
under
based s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98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4026A (zh
Inventor
吕春祥
张寿春
原浩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1198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4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4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4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和应用,提供了一种由聚酰胺酸、离子化试剂和去离子水经自乳化制备而成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该上浆剂能显著提高增强纤维与热塑性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并且具有成膜性能好和贮存稳定性高等优点。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制备过程简单可靠,生产效率高,方便实现工业化的制备与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纤维上浆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合成纤维上浆用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疲劳和抗蠕变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是目前高技术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先进复合材料增强体。自碳纤维商品化至今,由于人们对复合材料更高性能需求的持续增长,使得有关碳纤维的研究一直为广大研究人员所关注,碳纤维上浆剂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碳纤维上浆的目的一方面是保护纤维在后续加工中免受机械损伤,显著减少毛丝和断丝的产生,维持纤维原有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是在复合材料加工中增加基体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虽然碳纤维的上浆率通常仅为0.4%~1.2%,但是上浆剂却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两种重要产品的性能存在显著影响,因此碳纤维上浆剂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碳纤维最终是以复合材料的形式所使用,所以碳纤维与上浆剂的匹配主要取决于基体树脂。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等结构材料应用领域对高强高韧复合材料需求的日趋增长,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该类复合材料所使用的树脂基体(如: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醚砜和热塑性聚酰亚胺等)加工温度均高于350℃,对碳纤维表面浆料层的耐温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通用碳纤维的上浆剂主要针对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而开发,主浆料为环氧树脂或其改性体系(如:CN101886336、CN1271276、CN101858037、CN102828416、CN102206919、CN102212967、CN101858038、CN101736593、CN101845755和CN101880967),耐温等级低。将该类上浆剂处理的碳纤维应用于上述热塑性复合材料中,基体树脂的高加工温度必将造成浆层的严重分解,影响碳纤维与热塑性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聚酰亚胺树脂具有目前商品化树脂中最高的耐温等级,是制备耐高温碳纤维上浆剂的理想材料,但是聚酰亚胺树脂存在不易被乳化的缺点,无法通过常用的转相法得到聚酰亚胺乳液上浆剂。CN100500984中公开一种采用热塑性聚酰亚胺改性传统环氧上浆剂的方法,该方法虽然解决了聚酰亚胺难以直接乳化的缺点,但是在上浆剂中引入了难挥发的有机溶剂,上浆后不易去除,并且挥发的有机溶剂会严重恶化生产环境,不但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引发爆炸事故。在纤维表面先制备聚酰胺酸浆层再亚胺化处理的方法也被用于解决上述问题,US4923752中公开了一种含氟聚酰胺酸上浆剂,该上浆剂能明显提高碳纤维与聚酰亚胺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但是该上浆剂中不但含有难挥发的强极性有机溶剂,而且引入了极易挥发的醇类溶剂。醇类溶剂的挥发严重影响上浆剂的浓度稳定,限制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周期。另外,CN102660874和CN102817241中也各公开一种适合增强热塑性树脂碳纤维的上浆剂,但是两种上浆剂中仍然含有有机溶剂,无法摆脱有机溶剂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开发一种不含有机溶剂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对促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耐温型热塑性上浆剂普遍包含有机溶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间界面结合强度,并且适合工业化应用的耐温型热塑性碳纤维水性上浆剂,以及该上浆剂的制备和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由聚酰胺酸、离子化试剂和去离子水经自乳化制备而成,其中聚酰胺酸为芳香二酐和芳香二胺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聚合,然后再加热真空烘干后得到。
   本发明的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将芳香二酐在搅拌条件下溶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然后加入等摩尔的芳香二胺,缩聚反应在0~25℃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2~24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
   (2)将上述聚酰胺酸溶液在40~80℃条件下真空烘干并粉碎,得到聚酰胺酸粉料;
   (3)按质量比,将0.5~2份聚酰胺酸粉料加入到10份去离子水中,控制体系温度为0~40℃并搅拌,同时缓慢加入离子化试剂,直至聚酰胺酸全部乳化完毕,总共加入离子化试剂为0.05~0.2份,停止加入离子化试剂后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1~3h,得到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
   如上,所述的芳香二酐可以为双酚A型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或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
所述的芳香二胺可以为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醚、2,4'-二氨基二苯醚、1,3-双(4'-氨基酚基)苯、1,4-双(4'-氨基酚基)苯、1,3-双(3'-氨基酚基)苯、1,4-双(3'-氨基酚基)苯、对苯二胺、邻苯二胺或间苯二胺。
所述的极性非质子溶剂可以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   
   所述的离子化试剂可以为分子式符合[CH3(CH2)n]3N的有机叔胺(其中n=1~7),或其叔胺类的同分异构体,或氨水。
本发明的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的应用方法,具体按照以下两种方法其中之一进行:
   方法1:
(1)根据不同纤维上浆工艺对上浆剂浓度的具体要求,向上述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可直接使用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其浓度控制为0.5wt%~2wt%;
(2)采用通用的浸渍上浆工艺(具体见:贺福编著,《碳纤维与石墨纤维》,2010年,化学工业出版社,第332~334页)上浆,经热风烘干后在纤维表面得到聚酰胺酸浆层;
(3)氮气保护下在100~300℃温度范围内等间距选取3~9个温度点,分别恒温加热10~20min,对纤维表面浆层进行亚胺化处理,便在纤维表面得到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浆层,最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方法2:
(1)根据不同纤维上浆工艺对上浆剂浓度的具体要求,向上述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可直接使用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其浓度控制为0.5wt%~2wt%;
(2)采用通用的浸渍上浆工艺(具体见:贺福编著,《碳纤维与石墨纤维》,2010年,化学工业出版社,第332~334页)上浆,经热风烘干后在纤维表面得到聚酰胺酸浆层,最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制备过程简单可靠,生产效率高,并且使用方法可以与目前通用的合成纤维上浆方法相同,方便实现工业化的制备与应用。
(2)本发明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水乳液粒径分布均一性好,贮存稳定性高,稳定贮存时间为3个月以上。
   (3)本发明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成膜性能好,上浆后可以在纤维表面形成连续均一的浆层,在纤维表面引入大量的活性官能团,提高纤维的表面润湿性,促进纤维与基体树脂的接触,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
   (4)本发明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由于主要针对基体树脂的特性而开发,并不依赖于纤维的种类,因此该上浆剂也可应用于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先进复合材料增强纤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2中聚酰胺酸上浆剂处理碳纤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是本发明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应注意,此处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还应注意,在阅读本发明的内容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做的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限定范围内。
   实施例1
   在氮气保护下,称取322.22g的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1.66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200.24g的4,4'-二氨基二苯醚,缩聚反应在0℃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2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接着,将聚酰胺酸溶液在40℃条件下真空烘干,粉碎后得到聚酰胺酸粉料。再称取50g聚酰胺酸粉料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5g三乙胺。停止加入离子化试剂后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1h,得到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
   上浆前,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使其最终浓度为0.5wt%。配制好的上浆剂倒入浆槽中,将本单位自产的未上浆MH300碳纤维以90m/h的速度和150g的丝束张力,在镀铬橡胶弓形圆棒上扩幅至原始丝束宽度的5倍后,通过浆槽浸渍上浆剂,用80℃热风烘干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实施例2
   在氩气保护下,称取218.12g的均苯四甲酸二酐,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1.77L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200.24g的3,4'-二氨基二苯醚,缩聚反应在25℃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24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接着,将聚酰胺酸溶液在80℃条件下真空烘干,粉碎后得到聚酰胺酸粉料。再称取50g聚酰胺酸粉料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20g三丁胺,直至聚酰胺酸全部乳化完毕。停止加入离子化试剂后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3h,得到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
   上浆前,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使其最终浓度为1%。将配制好的上浆剂倒入浆槽中,将本单位自产的未上浆MH300碳纤维以60m/h的速度和150g的丝束张力,在镀铬橡胶弓形圆棒上扩幅至原始丝束宽度的4倍后,通过浆槽浸渍上浆剂,并用60℃热风烘干。接着,氮气保护下在100℃、150℃、200℃、250℃、300℃分别恒温加热15min,对纤维表面浆层进行亚胺化处理,便在纤维表面得到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浆层,最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实施例3
   在氮气保护下,称取520.49g的双酚A型二酐,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1.84L的N -甲基吡咯烷酮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108.14g的间苯二胺,缩聚反应在15℃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12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接着,将聚酰胺酸溶液在60℃条件下真空烘干,粉碎后得到聚酰胺酸粉料。再称取200g聚酰胺酸粉料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10g三丙胺,直至聚酰胺酸全部乳化完毕。停止加入离子化试剂后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2h,得到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
   上浆前,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使其最终浓度为2wt%。将配制好的上浆剂倒入浆槽中,将900℃氮气气氛下除浆的T700SC碳纤维,以90m/h的速度和150g的丝束张力,在镀铬橡胶弓形圆棒上扩幅至原始丝束宽度的4倍后,通过浆槽浸渍上浆剂,并用80℃热风烘干。接着,氮气保护下在100℃、200℃、300℃分别恒温加热30min,对纤维表面浆层进行亚胺化处理,便在纤维表面得到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浆层,最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实施例4
   在氩气保护下,称取294.22g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2.95L的二甲基亚砜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200.24g的2,4'-二氨基二苯醚,缩聚反应在25℃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6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接着,将聚酰胺酸溶液在80℃条件下真空烘干,粉碎后得到聚酰胺酸粉料。再称取150g聚酰胺酸粉料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20g氨水,直至聚酰胺酸全部乳化完毕。停止加入离子化试剂后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2h,得到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
   上浆前,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使其最终浓度为1%。将配制好的上浆剂倒入浆槽中,将900℃氮气气氛下除浆的T300B碳纤维,以120m/h的速度和150g的丝束张力,在镀铬橡胶弓形圆棒上扩幅至原始丝束宽度的5倍后,通过浆槽浸渍上浆剂,并用80℃热风烘干。接着,氮气保护下在100℃、150℃、200℃、250℃、300℃分别恒温加热15min,对纤维表面浆层进行亚胺化处理,便在纤维表面得到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浆层,最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实施例5
   在氮气保护下,称取310.22g的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2.66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108.14g的对苯二胺,缩聚反应在0℃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2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接着,将聚酰胺酸溶液在40℃条件下真空烘干,粉碎后得到聚酰胺酸粉料。再称取50g聚酰胺酸粉料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5g三辛胺。停止加入离子化试剂后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1h,得到聚酰胺酸上浆剂。
   上浆前,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使其最终浓度为1%。配制好的上浆剂倒入浆槽中,将900℃氮气气氛下除浆的T800H碳纤维,以90m/h的速度和150g的丝束张力,在镀铬橡胶弓形圆棒上扩幅至原始丝束宽度的5倍后,通过浆槽浸渍上浆剂,用80℃热风烘干后采用收丝机收丝。
   实施例6
   在氩气保护下,称取294.22g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3.22L的二甲基亚砜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108.14g的间苯二胺,缩聚反应在25℃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18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接着,将聚酰胺酸溶液在80℃条件下真空烘干,粉碎后得到聚酰胺酸粉料。再称取150g聚酰胺酸粉料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体系中缓慢加入20g氨水,直至聚酰胺酸全部乳化完毕。停止加入离子化试剂后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2h,得到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
   上浆前,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使其最终浓度为1.5%。将配制好的上浆剂倒入浆槽中,将900℃氮气气氛下除浆的T700SC碳纤维,以100m/h的速度和150g的丝束张力,在镀铬橡胶弓形圆棒上扩幅至原始丝束宽度的3倍后,通过浆槽浸渍上浆剂,并用80℃热风烘干。接着,氮气保护下在100℃、150℃、200℃、250℃、300℃分别恒温加热15min,对纤维表面浆层进行亚胺化处理,便在纤维表面得到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浆层,最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所采用的芳香二酐为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芳香二胺为1,3-双(4'-氨基酚基)苯,离子化试剂为三异戊胺,上浆剂的原料配比和制备及使用方法均严格按照实施例1中该上浆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实施。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所采用的芳香二酐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芳香二胺为1,4-双(3'-氨基酚基)苯,离子化试剂为氨水,上浆剂的原料配比和制备及使用方法均严格按照实施例2中该上浆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实施。
   对比例1
   在氮气保护下,称取322.22g的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1.66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200.24g的4,4'-二氨基二苯醚,缩聚反应在0℃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2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接着,向体系中缓慢加入5g三乙胺,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1h,得到溶剂型聚酰胺酸上浆剂。
   上浆前,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上浆剂中兑入N,N'-二甲基甲酰胺,使其最终浓度为0.5%。配制好的上浆剂倒入浆槽中,将本单位自产的未上浆MH300碳纤维以90m/h的速度和150g的丝束张力,在镀铬橡胶弓形圆棒上扩幅至原始丝束宽度的5倍后,通过浆槽浸渍上浆剂,用80℃热风烘干后采用收丝机收丝。
   对比例2
   在氮气保护下,称取322.22g的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1.66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待全部溶解后加入200.24g的4,4'-二氨基二苯醚,缩聚反应在0℃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2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接着,向体系中缓慢加入5g三乙胺,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1h,得到溶剂型聚酰胺酸上浆剂。
   上浆前,在搅拌的条件下向上浆剂中兑入N,N'-二甲基甲酰胺,使其最终浓度为0.5%。配制好的上浆剂倒入浆槽中,将本单位自产的未上浆MH300碳纤维以90m/h的速度和150g的丝束张力,在镀铬橡胶弓形圆棒上扩幅至原始丝束宽度的5倍后,通过浆槽浸渍上浆剂,用80℃热风烘干。接着,氮气保护下在100℃、150℃、200℃、250℃、300℃分别恒温加热15min,对纤维表面浆层进行亚胺化处理,便在纤维表面得到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浆层,最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对比例3
   按照CN101858038中公布的碳纤维环氧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水性环氧上浆剂,并稀释至最终使用浓度为0.5%。配制好的上浆剂倒入浆槽中,将本单位自产的未上浆MH300碳纤维以90m/h的速度和150g的丝束张力,在镀铬橡胶弓形圆棒上扩幅至原始丝束宽度的5倍后,通过浆槽浸渍上浆剂,用80℃热风烘干后采用收丝机收丝。
为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进行如下测试:
   测试1
   采用Zetasizer NANO ZS90型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试实施例1~8中稀释至使用浓度后上浆剂的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表征新鲜上浆剂的乳液特性。将未稀释的上浆剂在室温及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贮存3个月,然后稀释至不同实施例各自的使用浓度后,再次检测上浆剂的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表征上浆剂的贮存稳定性。以对比例1和2为对照,表明上浆剂由溶剂型优化为本发明的水性上浆,对上浆剂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上浆剂平均粒径的评价标准为:200~500nm为优,500~800nm为良,800~1000nm为中,1000nm以上为不合格。
   上浆剂Zeta电位的评价标准为:-40~-60mV为稳定性高,-30~-40mV为稳定性一般,-10~-30mV为不稳定。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测试2
   将实施例1~8中上浆的碳纤维取样,分别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面形貌,表征上浆剂的成膜性能。
   上浆剂成膜性能评价标准为:碳纤维表面得到连续均一的浆层为成膜性能优,碳纤维表面浆层出现不连续或上浆不均匀为成膜性能差。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测试3
   将实施例1~8中上浆剂烘干,得到固态的上浆剂主浆料,按照以下条件检测浆料的5wt%热失重温度,表征上浆剂的耐氧化性能:升温速率为10℃/min,测试气氛为空气。以对比例3为对照,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上浆剂及其使用方法对碳纤维表面浆层耐温性影响的有益效果。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测试4
   通过微珠脱粘法,检测实施例1~8中上浆碳纤维与不同热塑性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以未上浆的MH300碳纤维为对比,表明上浆剂对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有益效果。
   与实施例1~8中上浆碳纤维匹配的基体树脂分别为:聚醚砜Ultrason E2010、聚醚酰亚胺Ultem 1000、聚砜Ultrason S2010、聚醚醚酮Victrex 150P、聚醚砜Ultrason E2010、聚醚醚酮Victrex 150P、聚醚酰亚胺Ultem 1000、聚醚砜Ultrason E2010,与未上浆MH300碳纤维匹配的树脂为聚醚砜Ultrason E2010。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表1中测试结果清晰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具备优异的贮存稳定性,上浆后能够在碳纤维表面得到连续均一且耐高温的浆层,并且能够明显提高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强度。

Claims (6)

1.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将芳香二酐在搅拌条件下溶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然后加入等摩尔的芳香二胺,缩聚反应在0~25℃及搅拌的条件下持续进行2~24h,得到均相透明的聚酰胺酸溶液;
    (2)将上述聚酰胺酸溶液在40~80℃条件下真空烘干并粉碎,得到聚酰胺酸粉料;
    (3)按质量比,将0.5~2份聚酰胺酸粉料加入到10份去离子水中,控制体系温度为0~40℃并搅拌,同时缓慢加入离子化试剂,直至聚酰胺酸全部乳化完毕,总共加入离子化试剂为0.05~0.2份,停止加入离子化试剂后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1~3h,得到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
所述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   
所述的离子化试剂为分子式是[CH3(CH2)n]3N的有机叔胺,其中n=1~7,及其叔胺类的同分异构体或氨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二酐为双酚A型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或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二胺为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醚、2,4'-二氨基二苯醚、1,3-双(4'-氨基酚基)苯、1,4-双(4'-氨基酚基)苯、1,3-双(3'-氨基酚基)苯、1,4-双(3'-氨基酚基)苯、对苯二胺、邻苯二胺或间苯二胺。
4.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可直接使用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其浓度控制为0.5wt%~2wt%;
(2)采用通用的浸渍上浆工艺上浆,经热风烘干后在纤维表面得到聚酰胺酸浆层;
(3)氮气保护下在100~300℃温度范围内等间距选取3~9个温度点,分别恒温加热10~20min,对纤维表面浆层进行亚胺化处理,便在纤维表面得到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浆层,最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浆剂中兑入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可直接使用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其浓度控制为0.5wt%~2wt%;
(2)采用通用的浸渍上浆工艺上浆,经热风烘干后在纤维表面得到聚酰胺酸浆层,最后采用收丝机收丝即可。
CN201310119830.1A 2013-04-09 2013-04-09 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Active CN103174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9830.1A CN103174026B (zh) 2013-04-09 2013-04-09 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9830.1A CN103174026B (zh) 2013-04-09 2013-04-09 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026A CN103174026A (zh) 2013-06-26
CN103174026B true CN103174026B (zh) 2014-08-20

Family

ID=48634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9830.1A Active CN103174026B (zh) 2013-04-09 2013-04-09 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4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7526B (zh) * 2013-08-02 2015-08-19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用耐瞬时高温人造草丝纤维及其制备工艺
CN103614923B (zh) * 2013-11-25 2015-10-28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
CN105064038B (zh) * 2015-08-24 2021-01-05 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用水溶性聚酰亚胺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381706A (zh) * 2016-08-31 2017-02-08 常熟市裕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纯棉织物纱线的浆纱工艺
CN107130433A (zh) * 2017-04-21 2017-09-05 闫博文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
CN109722745B (zh) * 2017-10-27 2021-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2542A (zh) * 2018-03-14 2019-09-24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酰胺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玻璃纤维的表面改性
CN109056336B (zh) * 2018-08-02 2020-09-0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碳纤维用耐热型水性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65998A (zh) * 2018-09-25 2019-01-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898330B (zh) * 2018-10-18 2020-05-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改性聚己内酰胺碳纤维水性上浆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73209B (zh) * 2019-07-03 2021-01-01 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阻燃耐高温型聚酰亚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9272B (zh) * 2020-04-17 2023-04-2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表面具有羧基功能基元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6699B (zh) * 2020-07-27 2022-1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MXene/聚酰胺酰亚胺复合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50329B (zh) * 2021-05-11 2022-10-28 上海大学 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3d打印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TWI777594B (zh) 2021-06-03 2022-09-11 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漿劑組成物、碳纖維材料與複合材料
CN115124717A (zh) * 2022-07-13 2022-09-30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面向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用水溶性聚酰亚胺上浆剂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0956A (en) * 1982-05-28 1993-07-27 Amoco Corporation Polyamide-imide sized fibers
DE3942858A1 (de) * 1989-12-23 1991-06-27 Basf Ag Reaktiv-emulgatoren enthaltende waessrige reaktionsharzdispersionen als schlichtemittel fuer kohlenstoff-fasern
US7994274B2 (en) * 2003-09-02 2011-08-09 I.S.T. (Ma) Corporation Two-stage cure polyimide oligomers
CN101880967B (zh) * 2010-06-23 2011-12-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乳化型碳纤维上浆剂组分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026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4026B (zh) 一种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Guo et al. Hierarchically multifunctional polyimide composite films with strongly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CN109265998A (zh) 一种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53966A (zh) 利用石墨烯掺杂聚酰胺酸树脂制备高导热石墨膜的方法
CN102702743B (zh) 高韧性高导热环氧-亚胺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17407A (zh) 一种聚酰亚胺气凝胶及其杂化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0924162B (zh) 一种使用结晶性聚芳醚酮上浆剂对增强纤维进行表面修饰的方法
CN103614923B (zh)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的聚酰胺酸水性上浆剂及其制法
CN105801843A (zh) 一种半生物质呋喃基可溶性芳香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57927B (zh) 聚醚酰亚胺水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及制法和应用
CN111155239B (zh) 一种静电纺聚酰亚胺/MXene电磁屏蔽膜的制备方法
CN106283659A (zh) 一种导电聚酰亚胺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269571A (zh) 一种高强度高导热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2851A (zh) 一种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杂化薄膜及应用
Cui et al. Using a functional epoxy, micron silver flakes, nano silver spheres, and treated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to prepare high performanc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s
CN103788651A (zh) 低表观粘度的聚酰胺酸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Kausar Holistic insights on polyimide nanocomposite nanofiber
CN109440216A (zh) 一种官能化芳纶超细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18545A (zh) 壳核结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6336A (zh) 一种碳纤维用耐热型水性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32310A (zh) 一种耐高温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Ma et al. Improved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 through hyperbranched polyaryletherketone sizing
CN103740053A (zh) 高含量碳纳米管改性环氧树脂基导电防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33170A (zh) 一种纳米金刚石填充的聚酰亚胺基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8528A (zh) 一种磺化聚芳醚酮水性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