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2524A - 一类新型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类新型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72524A CN103172524A CN2011104407121A CN201110440712A CN103172524A CN 103172524 A CN103172524 A CN 103172524A CN 2011104407121 A CN2011104407121 A CN 2011104407121A CN 201110440712 A CN201110440712 A CN 201110440712A CN 103172524 A CN103172524 A CN 1031725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aryl
- carbon atom
- add
- white so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0 Cc1c(ccc2ccc(c(*)ccc3C4(*)I)c3c22)c2c4cc1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2ccc(c(*)ccc3C4(*)I)c3c22)c2c4cc1 0.000 description 6
- KEQFTVQCIQJIQW-UHFFFAOYSA-N c(cc1)ccc1Nc1cc(cccc2)c2cc1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1Nc1cc(cccc2)c2cc1 KEQFTVQCIQJIQ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DOHWXSCYSBJVRC-UHFFFAOYSA-N Brc1c(ccc2ccc(c(Br)ccc3C45CCCC4)c3c22)c2c5cc1 Chemical compound Brc1c(ccc2ccc(c(Br)ccc3C45CCCC4)c3c22)c2c5cc1 DOHWXSCYSBJVR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JEEKBVQHZNLLTR-UHFFFAOYSA-N CC(C)(c(c1c2ccc3ccc4c5c13)ccc2Br)c5ccc4Br Chemical compound CC(C)(c(c1c2ccc3ccc4c5c13)ccc2Br)c5ccc4Br JEEKBVQHZNLLT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HPXFZWLSPSMRY-UHFFFAOYSA-N CC(C)(c(c1c2ccc3ccc4c5c13)ccc2N(c1ccccc1)c1cc(cccc2)c2cc1)c5ccc4N(c1ccccc1)c1cc(cccc2)c2cc1 Chemical compound CC(C)(c(c1c2ccc3ccc4c5c13)ccc2N(c1ccccc1)c1cc(cccc2)c2cc1)c5ccc4N(c1ccccc1)c1cc(cccc2)c2cc1 LHPXFZWLSPSMR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VFRFAJYPHAIDF-UHFFFAOYSA-N CC1C=Cc2cccc(N(c3ccccc3)c3ccc(C4(C)C)c5c3ccc3ccc6c(N(c7ccccc7)c7cccc8ccccc78)ccc4c6c53)c2C1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2cccc(N(c3ccccc3)c3ccc(C4(C)C)c5c3ccc3ccc6c(N(c7ccccc7)c7cccc8ccccc78)ccc4c6c53)c2C1 FVFRFAJYPHAID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FIYLQQRRXBECZ-UHFFFAOYSA-N Cc(cc1)c(C)c2c1ccc1c2cccc1Br Chemical compound Cc(cc1)c(C)c2c1ccc1c2cccc1Br RFIYLQQRRXBE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QVWYOYUZDUNRW-UHFFFAOYSA-N c(cc1)ccc1Nc1c(cccc2)c2ccc1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1Nc1c(cccc2)c2ccc1 XQVWYOYUZDUNR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通式化合物,如下式(1)和(2)中:R1、R2、R5和R6分别独立选自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选自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选自具有有6-30个碳原子的稠环芳基;R1与R2可连接而形成环状化合物,R5与R6可连接而形成环状化合物;R3、R4、R7和R8分别独立选自如通式(3)所示的二芳基胺基,其中Ar1和Ar2独立选自具有6~5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选自具有有6-30个碳原子的稠环芳基。本发明还保护此类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尤其是作为OLED器件中的空穴注入和空穴传输材料,还可以用作发光层中的荧光发光材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和照明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现象最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被发现,最初的发光材料为ZnS粉末,由此发展出了LED技术,现在广泛的应用在了节能光源上。而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是1963年Pope等人最早发现的,他们发现蒽的单层晶体在100V以上电压的驱动下,可以发出微弱的蓝光。直到1987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等人将有机荧光染料以真空蒸镀方式制成双层器件,在驱动电压小于10伏特的电压下,外量子效率达到了1%,使得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具有了实用性的可能,从此大大推动了OLED材料及器件的研究。
相对于无机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有机材料加工性能好,可通过蒸镀或者旋涂的的方法,在任何基板上成膜;2.有机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可以使得可以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及修饰的方法,调节有机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质、发光及导电性能,使得材料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二极体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电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发光层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激子,激子通过发光弛豫的形式回到基态,从而达到发光的目的。
有机电致发光的产生靠的是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传输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重组,众所周知,有机材料的导电性很差,与无机半导体不同的是,有机半导体中没有延续的能带,载流子的传输常用跳跃理论来描述,即在一电场的驱动下,电子在被激发或注入至分子的LUMO能级中,经由跳跃至另一个分子的LUMO能级来达到电荷传输的目的。为了能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应用方面达到突破,必须克服有机材料电荷注入及传输能力差的困难。科学家们通过器件结构的调整,例如增加器件有机材料层的数目,并且使不同的有机层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有的功能材料帮助电子从阴极以及空穴从阳极注入,有的材料帮助电荷的传输,有的材料则起到阻挡电子及空穴传输的作用,当然在有机电致发光里最重要的各种颜色的发光材料也要达到与相邻功能材料相匹配的目的,一个效率好寿命长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是器件结构以及各种有机材料的优化搭配的结果,这就为化学家们设计开发各种结构的功能化材料提供了极大地机遇和挑战。
常见的功能化有机材料有: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阻挡材料以及发光主体材料和发光客体(染料)等。
空穴注入材料(HIM)要求其HOMO能级介于阳极与空穴传输层之间,有利于增加界面之间的空穴注入,常见的空穴注入材料有CuPc,TNATA和PEDT:PSS等。
一些常用的空穴注入材料
空穴传输材料(HTM),要求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Tg),与阳极或者空穴注入材料有较小的势垒,较高的空穴传输能力,能真空蒸镀形成无针孔薄膜。常用的HTM均为芳香多胺类化合物,主要是三芳胺类衍生物,如:NPB(Tg=98℃,μh=1×10-3cm2V-1s-1),TPD(Tg=60℃,μh=1×10-3cm2V-1s-1),TCTA(Tg=151℃,μh=1.5×10-4cm2V-1s-1,用于蓝色磷光OLED),DTASi(Tg=106℃,μh=1×10-3cm2V-1s-1,用于蓝色磷光OLED)等。
一些空穴传输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ETM)要求ETM有可逆而且足够高的电化学还原电位,合适的HOMO和LUMO能阶值使得电子能够更好地注入,而且最好具有空穴阻挡能力;较高的的电子传输能力,有好的成膜性和热稳定性。ETM一般为具有缺电子结构的共轭平面的芳香化合物。常见的电子传输材料有AlQ3(μe=5×10-6cm2V-1s-1)、Bphen(μe=4×10-4cm2V-1s-1)、BCP(LUMO=3.0eV,μe=1.1×10-3cm2V-1s-1)、PBD(μe=1.9×10-5cm2V-1s-1)等。
一些电子传输材料
发光层主体材料(host)需要具备以下特点:可逆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电位,与相邻的空穴及电子传输层相匹配的HOMO及LUMO能阶,良好且相匹配的空穴及电子传输能力,良好的高的热稳定性及成膜性,以及合适的单线态或者三线态能隙用来控制激子在发光层,还有与相应的荧光染料或者磷光染料间良好的能量转移。
发光层的发光材料需要具有的特点有:具有高的荧光或者磷光量子效率;染料的吸收光谱与主体的发射光谱有好的重叠,即主体与染料能量适配,从主体到染料能有效地能量传递;红、绿、兰色的发射峰尽可能窄,以获得好的色纯度;稳定性好,能 够进行蒸镀等。
一些荧光染料材料(第一行至第三行分别为:红光;绿光及蓝光)
一些磷光染料材料,分别为绿光、红光和天蓝光
一些磷光染料主体材料
综上所述以及基于我们自己的研究,我们设计并合成、测试了一类用于OLED器件中的有机材料6,6-双取代-6-H苯并(cd)芘衍生物。在本发明中,我们提出了以2,10-和3,9-双取代的这类6,6-双取代-6-H苯并(cd)芘衍生物的新型材料,分子中具由三芳基胺基团,这些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空穴注入和传输能力,这些材料同样具有很高的热及化学稳定性。我们发现这些材料不但可以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空穴传输材料,而且还可以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空穴注入材料,此外一些这类型化合物还可以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及照明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型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通式(1)和(2)所示:
通式(1)和(2)中:R1、R2、R5和R6分别独立选自具有1-3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选自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选自具有有6-30个碳原子的稠环芳基;R1与R2可连接而形成环状化合物,R5与R6可连接而形成环状化合物;R3、R4、R7和R8分别独立选自如通式(3)所示的二芳基胺基,其中Ar1和Ar2独立选自具 有6~50个碳原子的的芳基,或选自具有有6-30个碳原子的稠环芳基,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我们给出了本发明通式(1)和(2)的优选结构式的化合物TM1-TM32,如下所示:
本发明的化合物适合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使用,特别是用做空穴注入材料或者空穴传输材料,一些化合物还可以用作发光层中的荧光染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用的各种化学药品如硝酸、硫酸、四溴化碳,三苯基膦、三甲硅基乙炔,碘化亚铜,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四丁基氟化铵、二氯化铂,10%钯/碳、亚硝酸钠、溴化亚铜、48%氢溴酸、锌粉、溴乙酸乙酯、四(三苯基磷)钯、氢氧化锂、氯化亚砜、三氯化铝、液溴、1,4-二碘丁烷、蒽酮、叔丁基醇钾、二苯基胺、二(3,4二甲基)苯胺、二(4-甲基)苯胺、苯基-3-联苯基胺、苯基-4-联苯基胺、α-萘基苯基胺、β-萘基苯基胺、乙酰氯等基础化工原料均可在国内化工产品市场方便买到,9,9二甲基蒽酮按文献方法合成(J.Am.Chem.Soc.1975,97,6790)。
实施例1.中间体A的合成
1.II的合成
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150ml发烟硝酸,用冰水浴冷却到约5℃,搅拌下分批加入 22.2g 10,10-二甲基蒽酮I(0.1mol),控制加料速度使得反应液温度不高于10℃,加完反应物后,保持反应液温度在5℃约30分钟。将反应物倒入400ml冰水中,剧烈搅拌,然后抽滤。滤饼经水洗,干燥,用乙醇-石油醚混合溶剂重结晶,得淡黄色固体25克,收率80%。
2.III的合成
Corey-Fuchs二溴烯基化反应:在一个500ml的干燥的耐压反应器中,加入II(25g,80mmol),四溴化碳(53g,160mmol),反应体系经三次抽空-氮气循环,然后加入250ml干燥苯,混合物搅拌5分钟,加入三苯基膦(83.7g,320mmol)。反应混合物在150℃下剧烈搅拌反应48h,等体系降温到室温,加入CH2Cl2溶解反应混合物。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石油醚)得到淡黄色固体22.5g(收率60%)。
3.IV的制备
A.在氮气保护下,二溴化合物III(4.7g,10mmol),PdCl2(PPh3)2(0.7g,1mmol)和CuI(0.38g,2mmol)加入到一个盛有含有三甲硅基乙炔(5.7ml,40mmol)的100ml三乙胺溶液的耐压的250ml反应瓶中,反应混合物加热到100℃,在此温度下反应反应20小时。体系冷却到室温后,加入100ml CH2Cl2,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溶液和水各洗涤两次,干燥。粗产品通过柱色谱分离得到淡棕色固体3.77g,收率75%。
B.将上述固体溶于30ml CH2Cl2,慢慢滴加10g四丁基氟化铵三水合物的15mlCH2Cl2溶液,加完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约1h,TLC检测反应完成。将此溶液通过一硅胶短柱过滤,抽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2.7g,接近定量收率。
4.V的制备
氮气保护下,2.7g(7.5mmol)化合物IV溶于50mL干燥的甲苯中,加入0.1gPtCl2(0.38m mol,5%eq)。回流约6h反应完毕。反应液无沉淀,用短硅胶柱脱色,得橙色固体化合物V 1.35g,产率50%。
5.中间体A的制备
A.将1.35gV溶于10ml乙醇和THF的1∶1混合溶剂中,加入1g10%Pd/C,通过抽空-置换氢气使得体系成氢气气氛,并通过氢气球保持体系正氢压,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0小时,原料消失,过滤除去钯碳催化剂,滤液抽干得淡黄色固体1.3g,收率95%。
B.将2.98g(10mmol)上述固体溶于15ml 48%氢溴酸中,用冰水浴冷却反应体系到5℃以下,慢慢滴加2.1g NaNO2(30mmol)的10ml水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体系温度不高于10℃,滴完后继续在5℃下搅拌0.5小时。然后加入5g CuBr-48%HBr(10ml)溶液,体系加热到80℃下搅拌3小时,CH2Cl2萃取所生成的产物,分液干燥,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3.2g,收率75%。
实施例2.中间体B的制备
1.II的制备
Corey-Fuchs二溴烯基化反应:在一个500ml的干燥的耐压反应器中,加入I(22.2g,80mmol),四溴化碳(53g,160mmol),反应体系经三次抽空-氮气循环,然后加入250ml干燥苯,混合物搅拌5分钟,加入三苯基膦(83.7g,320mmol)。反应混合物在150℃下剧烈搅拌反应48h,等体系降温到室温,加入CH2Cl2溶解反应混合物。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石油醚)得到白色固体24.5g(收率65%)。
2.III的制备
N2保护下,250ml三口瓶中,加入锌粉(2.6g,0.04mol),少量碘,100ml干燥的DMF,搅拌至红色消失,加入溴乙酸乙酯(5g,30mmol),加热至60℃,搅拌3小时,将生成的溶液过滤至另一干燥的250ml三口瓶中。加入3.78gII(10mmol)和0.55gPd(PPh3)4(0.5mmol,5%eq.),加热到120℃下搅拌反应15小时。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分液干燥,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III 2g(收率55%)。
3.IV的制备
A.将36.4g III(0.1mol)溶于100mlTHF中,加入12g LiOH(0.5mol)的100ml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反应至体系变成均相澄清溶液。减压浓缩反应液体积至50ml左右,冷却。在冰浴下用稀盐酸调节PH=1,析出大量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白色固体32g,收率97%。
B.将32g上述白色固体溶于100ml二氯甲烷,加入40mlSOCl2,加热回流3小时。减压除去溶剂及未反应的氯化亚砜,得到一淡黄色液体,备用。
4.V的制备
将37.3g IV(0.1mol)溶于200ml CCl4中,将反应体系冷却到0℃,然后慢慢加入新升华的粉状AlCl3(40g,0.3mol),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10℃,加完后,继续反应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产物,分液干燥,抽干溶剂得粗产品,此粗产品可通过调碱-酸化法提纯,然后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25g,收率83%。
5.中间体B的制备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的250ml三口瓶中加入三苯基膦和干燥的乙腈,在冰水浴下慢 慢滴加液溴,并控制反应温度低于40℃。加完溴后改冰浴为油浴,然后滴加30gV(0.1mol)的50ml乙腈溶液,加完后将反应体系在60-70℃下反应30分钟,然后改换蒸馏装置,蒸除乙腈。再用电热包加热反应体系到约300℃,并保持此温度至停止释放HBr。冷却体系,加入石油醚,使产物成细的沉淀,过滤,石油醚洗涤。滤液经NaOH溶液洗涤,干燥,柱层析分离的到白色固体21g,收率50%。
实施例3.中间体C的制备
1.I的合成
在250ml三口瓶中加入19.4g蒽酮(0.1mol),150ml干燥THF,在搅拌下加入1,4-二碘丁烷(34.1g,0.11mol)和26.8g叔丁醇钾(0.24mol),反应体系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再回流反应3小时。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分液干燥,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13.6g,收率55%。
2.II的合成
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150ml发烟硝酸,用冰水浴冷却到约5℃,搅拌下分批加入24.6g 10,10-环丁基蒽酮I(0.1mol),控制加料速度使得反应液温度不高于10℃,加完反应物后,保持反应液温度在5℃约30分钟。将反应物倒入400ml冰水中,剧烈搅拌,然后抽滤。滤饼经水洗,干燥,用乙醇-石油醚混合溶剂重结晶,得淡黄色固体26.4克,收率78%。
3.III的合成
Corey-Fuchs二溴烯基化反应:在一个500ml的干燥的耐压反应器中,加入II(27g, 80mmol),四溴化碳(53g,160mmol),反应体系经三次抽空-氮气循环,然后加入250ml干燥苯,混合物搅拌5分钟,加入三苯基膦(83.7g,320mmol)。反应混合物在150℃下剧烈搅拌反应48h,等体系降温到室温,加入CH2Cl2溶解反应混合物。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石油醚)得到淡黄色固体31.9g(收率65%)。
4.IV的制备
A.在氮气保护下,二溴化合物III(4.8g,10mmol),PdCl2(PPh3)2(0.7g,1mmol)和CuI(0.38g,2mmol)加入到一个盛有含有三甲硅基乙炔(5.7ml,40mmol)的100ml三乙胺溶液的耐压的250ml反应瓶中,反应混合物加热到100℃,在此温度下反应反应20小时。体系冷却到室温后,加入100ml CH2Cl2,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溶液和水各洗涤两次,干燥。粗产品通过柱色谱分离得到淡棕色固体3.5g,收率67%。
B.将上述固体溶于30ml CH2Cl2,慢慢滴加10g四丁基氟化铵三水合物的15mlCH2Cl2溶液,加完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约1h,TLC检测反应完成。将此溶液通过一硅胶短柱过滤,抽干溶剂得到白色固体2.4g,接近定量收率。
5.V的制备
氮气保护下,2.4g(6.7mmol)化合物IV溶于50mL干燥的甲苯中,加入0.1gPtCl2(0.38m mol,5%eq)。回流约6h反应完毕。反应液无沉淀,用短硅胶柱脱色,得橙色固体化合物V 1.2g,产率50%。
5.中间体A的制备
A.将1.2gV溶于10ml乙醇和THF的1∶1混合溶剂中,加入1g10%Pd/C,通过抽空-置换氢气使得体系成氢气气氛,并通过氢气球保持体系正氢压,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0小时,原料消失,过滤除去钯碳催化剂,滤液抽干得淡黄色固体1.15g,收率94%。
B.将3.24g(10mmol)上述固体溶于15ml 48%氢溴酸中,用冰水浴冷却反应体系到5℃以下,慢慢滴加2.1g NaNO2(30mmol)的10ml水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体系温度不高于10℃,滴完后继续在5℃下搅拌0.5小时。然后加入5g CuBr-48%HBr(10ml)溶液,体系加热到80℃下搅拌3小时,CH2Cl2萃取所生成的产物,分液干燥,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3.5g,收率78%。
实施例4.中间体D的合成
2.II的制备
Corey-Fuchs二溴烯基化反应:在一个500ml的干燥的耐压反应器中,加入I(24.8g,80mmol),四溴化碳(53g,160mmol),反应体系经三次抽空-氮气循环,然后加入250ml干燥苯,混合物搅拌5分钟,加入三苯基膦(83.7g,320mmol)。反应混合物在150℃下剧烈搅拌反应48h,等体系降温到室温,加入CH2Cl2溶解反应混合物。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石油醚)得到白色固体20g (收率50%)。
2.III的制备
N2保护下,250ml三口瓶中,加入锌粉(2.6g,0.04mol),少量碘,100ml干燥的DMF,搅拌至红色消失,加入溴乙酸乙酯(5g,30mmol),加热至60℃,搅拌3小时,将生成的溶液过滤至另一干燥的250ml三口瓶中。加入4gII(10mmol)和0.55gPd(PPh3)4(0.5mmol,5%eq.),加热到120℃下搅拌反应15小时。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分液干燥,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III 1.95g(收率50%)。
3.IV的制备
A.将39g III(0.1mol)溶于100mlTHF中,加入12g LiOH(0.5mol)的100ml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反应至体系变成均相澄清溶液。减压浓缩反应液体积至50ml左右,冷却。在冰浴下用稀盐酸调节PH=1,析出大量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白色固体35g,收率97%。
B.将35g上述白色固体溶于100ml二氯甲烷,加入40mlSOCl2,加热回流3小时。减压除去溶剂及未反应的氯化亚砜,得到一淡黄色液体,备用。
4.V的制备
将40g IV(0.1mol)溶于200ml CCl4中,将反应体系冷却到0℃,然后慢慢加入新升华的粉状AlCl3(40g,0.3mol),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10℃,加完后,继续反应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产物,分液干燥,抽干溶剂得粗产品,此粗产品可通过调碱-酸化法提纯,然后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26g,收率80%。
5.中间体B的制备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的250ml三口瓶中加入三苯基膦和干燥的乙腈,在冰水浴下慢慢滴加液溴,并控制反应温度低于40℃。加完溴后改冰浴为油浴,然后滴加32.6gV(0.1mol)的50ml乙腈溶液,加完后将反应体系在60-70℃下反应30分钟,然后改换蒸馏装置,蒸除乙腈。再用电热包加热反应体系到约300℃,并保持此温度至停止释放HBr。冷却体系,加入石油醚,使产物成细的沉淀,过滤,石油醚洗涤。滤液经NaOH溶液洗涤,干燥,柱层析分离的到白色固体27g,收率60%。
实施例5 化合物TM1的合成
在N2保护下,向装有磁力搅拌的250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50ml甲苯,8.6g 3,9二溴-6,6-二甲基-6-H苯并(cd)芘A(20mmol),8.46g二苯基胺(50mmol),在搅拌下,加入5.76g叔丁醇钠(60mmol),不能完全溶解,再加入275mg Pd2(dba)3(0.3mmol,1.5%eq),颜色变深,再加入1.2g 10%三叔丁基膦正己烷溶液(0.6mmol,3%eq.),加热.回流,反应液变成绿色,回流8小时后点板,基本无原料,降温至45℃以下时,加入5ml浓盐酸和100ml水的混合溶液,分液,水相用100ml甲苯萃取,合并旋干得到粗产品,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8.4g,收率:70%。
实施例6 化合物TM2的合成
在N2保护下,向装有磁力搅拌的250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50ml甲苯,8.6g 2,10二溴-6,6-二甲基-6-H苯并(cd)芘B(20mmol),8.46g二苯基胺(50mmol),在搅拌下,加入5.76g叔丁醇钠(60mmol),不能完全溶解,再加入275mg Pd2(dba)3(0.3mmol,1.5%eq),颜色变深,再加入1.2g 10%三叔丁基膦正己烷溶液(0.6mmol,3%eq.),加热.回流,反应液变成绿色,回流8小时后点板,基本无原料,降温至45℃以下时,加入5ml浓盐酸和100ml水的混合溶液,分液,水相用100ml甲苯萃取,合并旋干得到粗产品,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9.2g,收率:77%。
实施例7 化合物TM3的合成
将实施例5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二对甲苯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5,得到白色固体10g TM3(76%)。
实施例8 化合物TM4的合成
将实施例6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二对甲苯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6,得到白色固体10.5g TM4(80%)
实施例9 化合物TM5的合成
将实施例5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二(3,4-二甲基苯)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5,得到白色固体10.6g TM5(74%)。
实施例10 化合物TM6的合成
将实施例6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二(3,4-二甲基苯)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6,得到白色固体10.5g TM6(73%)
实施例11 化合物TM7的合成
将实施例5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β-萘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5,得到白色固体10g TM7(71%)。
实施例12 化合物TM8的合成
将实施例6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β-萘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6,得到白色固体10.5g TM8(75%)
实施例13 化合物TM9的合成
将实施例5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α-萘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5,得到白色固体10g TM9(71%)。
实施例14 化合物TM10的合成
将实施例6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α-萘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6,得到白色固体9.5g TM10(68%)
实施例15 化合物TM11的合成
将实施例5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4-(二苯胺基)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5,得到白色固体14.4g TM11(77%)。
实施例16 化合物TM12的合成
将实施例6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4-(二苯胺基)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得到白色固体13.5g TM12(73.3%)
实施例17 化合物TM13的合成
将实施例5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4-联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5,得到白色固体9.1g TM13(60%)。
实施例18 化合物TM14的合成
将实施例6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4-联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6,得到白色固体9.8g TM14(65%)
实施例19 化合物TM15的合成
将实施例5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3-联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5,得到白色固体11.5g TM15(76%)。
实施例20 化合物TM16的合成
将实施例6中的二苯基胺换为等当量的苯基-3-联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6,得到白色固体9.8g TM16(65%)
实施例21 化合物TM31的合成
在N2保护下,向装有磁力搅拌的250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50ml甲苯,9g 3,9-二溴-6,6-环丁基基-6-H苯并(cd)芘C(实施例3)(20mmol),8.46g二苯基胺(50mmol),在搅拌下,加入5.76g叔丁醇钠(60mmol),不能完全溶解,再加入275mg Pd2(dba)3(0.3mmol,1.5%eq),颜色变深,再加入1.2g 10%三叔丁基膦正己烷溶液(0.6mmol,3%eq.),加热.回流,反应液变成绿色,回流8小时后点板,基本无原料,降温至45℃以下时,加入5ml浓盐酸和100ml水的混合溶液,分液,水相用100ml甲苯萃取,合并旋干得到粗产品,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9.67g,收率:77%。
实施例22 化合物TM32的合成
在N2保护下,向装有磁力搅拌的250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50ml甲苯,9g 2,10二溴-6,6-环丁基基-6-H苯并(cd)芘D(实施例4)(20mmol),8.46g二苯基胺(50mmol),在搅拌下,加入5.76g叔丁醇钠(60mmol),不能完全溶解,再加入275mg Pd2(dba)3(0.3mmol,1.5%eq),颜色变深,再加入1.2g 10%三叔丁基膦正己烷溶液(0.6mmol,3%eq.),加热.回流,反应液变成绿色,回流8小时后点板,基本无原料,降温至45℃以下时,加入5ml浓盐酸和100ml水的混合溶液,分液,水相用100ml甲苯萃取,合并旋干得到粗产品,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10.2g,收率:81%。
实施例23 化合物TM19的合成
将实施例21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4-联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1,得到白色固体10.4g TM19(67%)。
实施例24 化合物TM20的合成
将实施例22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4-联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2,得到白色固体11.4g TM20(73%)。
实施例25 化合物TM21的合成
将实施例21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4-(二苯胺基)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1,得到白色固体15.4g TM21(80%)。
实施例26 化合物TM22的合成
将实施例22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4-联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2,得到白色固体15.4g TM22(80%)。
实施例27 化合物TM23的合成
将实施例21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α-萘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2,得到白色固体11.8g TM23(81%)。
实施例28 化合物24的合成
将实施例22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α-萘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2,得到白色固体11.4g TM24(79%)。
实施例29 化合物TM25的合成
将实施例21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β-萘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1,得到白色固体11.8g TM25(81%)。
实施例30 化合物TM26的合成
将实施例22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β-萘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2,得到白色固体11.4g TM26(79%)。
实施例31 化合物TM27的合成
将实施例21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二(3,4-二甲基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1,得到白色固体9.63g TM27(63%)。
实施例32 化合物TM28的合成
将实施例22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二(3,4-二甲基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2,得到白色固体11.3g TM28(74%)。
实施例33 化合物TM29的合成
将实施例21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二(对甲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 于实施例21,得到白色固体9.45g TM29(69%)。
实施例34 化合物TM30的合成
将实施例22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二(4-甲基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2,得到白色固体11.2g TM30(82%)。
实施例35 化合物TM17的合成
将实施例21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3-联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1,得到白色固体12g TM17(77%)。
实施例36 化合物TM18的合成
将实施例22中的二苯基胺换成等当量的苯基-3-联苯基胺,其它原料和步骤均同于实施例22,得到白色固体12g TM18(77%)。
TM1-TM32化合物的各种分析数据总结于下表:
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37 电发光器件的制备及结果
制备器件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化合物结构如下述结构式所示:
BPhen、CBP、NPB和Ir(ppy)3的结构式分别为
在本发明的器件制作中选用玻璃基板,ITO(氧化铟锡)作阳极材料。
在本发明的器件制作中对比例中所选用的空穴传输材料是NPB(N,N′-二(萘-2-基)-N,N′-二(苯基)联苯-4,4′-二胺)。
在本发明的器件制作中所选用的磷光主体材料及磷光染料分别为CBP和Ir(ppy)3。
在本发明的器件制作中所选用的电子注入材料是LiF,阴极材料是Al。
本发明的器件如下制作:
将涂布了ITO透明导电层的玻璃板在商用清洗剂中超声处理,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丙酮∶乙醇混合溶剂(体积比1∶1)中超声除油,在洁净环境下烘烤至完全除去水份,用紫外光和臭氧清洗,并用低能阳离子束轰击表面;
把上述带有阳极的玻璃基片置于真空腔内,抽真空至1×10-5至9×10-3Pa,在上述阳极层膜上真空蒸镀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比蒸镀现有技术中的NPB作为空穴传输层,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膜厚为40nm;
在空穴传输层之上真空蒸镀CBP作为器件的发光层中的主体材料,同时共同蒸镀发光染料Ir(ppy)3(其各自加入的百分比如下各器件结构中所示),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总膜厚为30nm;
在发光层之上真空蒸镀一层Bphen或TAZ作为器件的电子传输层,其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总膜厚为20nm;
在电子传输层上真空蒸镀0.5nm的LiF作为电子注入层和厚度为150nm的Al层作为器件的阴极。
按照上文所述的方法制备以下各器件:使其具有以下结构:
第一组
对比例1:
ITO/NPB(40nm)/CBP∶6%Ir(ppy)3(30nm)/Bphen(20nm)/LiF(0.5nm)/Al(150nm)(其中6%表示相对于CBP,Ir(ppy)3的重量比为6%;以下实施例也按此方式表达。)
实施例37-1:
ITO/TM11(40nm)/CBP∶6%Ir(ppy)3(30nm)/Bphen(20nm)/LiF(0.5nm)/Al(150nm)
实施例37-2:
ITO/TM12(40nm)/CBP∶6%Ir(ppy)3(30nm)/Bphen(20nm)/LiF(0.5nm)/Al(150nm)
表1 器件性能
由本发明的2个实施例可见,采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制备的器件均获得了相对现有技术较高的电流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了启亮电压。
第二组
重复第一组的实验步骤,不同在于分别使用TM21和TM22代替TM11和TM12,结果如下表2所示:表2
同样从这两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发现,采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制备的器件均获得了相对现有技术较高的电流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了启亮电压。
这种性能上的提高可以归结为本发明化合物所具有的较高而且均衡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尽管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理解,在本发明构思的引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也属于本发明的内容。
Claims (9)
5.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空穴注入材料。
6.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或空穴传输材料。
7.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荧光染料。
9.根据权利要求6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1)和(2)的化合物在有机功能层中用作空穴注入材料,或用作空穴传输材料,或用作荧光发光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40712.1A CN103172524B (zh) | 2011-12-26 | 2011-12-26 | 一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40712.1A CN103172524B (zh) | 2011-12-26 | 2011-12-26 | 一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2524A true CN103172524A (zh) | 2013-06-26 |
CN103172524B CN103172524B (zh) | 2016-02-17 |
Family
ID=48632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40712.1A Active CN103172524B (zh) | 2011-12-26 | 2011-12-26 | 一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72524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8581A (zh) * | 2015-02-04 | 2015-05-20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2,6,6,8-四取代-6H-苯并[cd]芘类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N106279226A (zh) * | 2015-06-10 | 2017-01-04 | 北京师范大学 | 1,3,5,7-四甲基-8-(4-(4-(2-(吗啉基)乙基)哌嗪基)苯基)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WO2017100967A1 (zh) * | 2015-12-14 | 2017-06-22 |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电子供体-受体结构的苯并[c]菲类的衍生物、其应用及电致发光器件 |
KR101809897B1 (ko) * | 2014-11-07 | 2017-12-20 | (주)피엔에이치테크 | 유기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
CN107840834A (zh) * | 2016-09-20 | 2018-03-27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苯并芘类化合物及应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8826A (zh) * | 2000-09-07 | 2003-01-01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有机电场发光元件 |
CN101142169A (zh) * | 2005-03-15 | 2008-03-12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芳香族胺衍生物及应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
EP1950195A1 (en) * | 2005-11-18 | 2008-07-30 | Idemitsu Kosan Co., Ltd. |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same |
CN102040589A (zh) * | 2009-10-09 | 2011-05-04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缩合环化合物和有机发光二极管 |
CN102108053A (zh) * | 2009-12-29 | 2011-06-2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蓝色荧光化合物以及使用该蓝色荧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2011
- 2011-12-26 CN CN201110440712.1A patent/CN1031725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8826A (zh) * | 2000-09-07 | 2003-01-01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有机电场发光元件 |
CN101142169A (zh) * | 2005-03-15 | 2008-03-12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芳香族胺衍生物及应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
EP1950195A1 (en) * | 2005-11-18 | 2008-07-30 | Idemitsu Kosan Co., Ltd. |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same |
CN102040589A (zh) * | 2009-10-09 | 2011-05-04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缩合环化合物和有机发光二极管 |
CN102108053A (zh) * | 2009-12-29 | 2011-06-2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蓝色荧光化合物以及使用该蓝色荧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09897B1 (ko) * | 2014-11-07 | 2017-12-20 | (주)피엔에이치테크 | 유기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
CN104628581A (zh) * | 2015-02-04 | 2015-05-20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2,6,6,8-四取代-6H-苯并[cd]芘类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N104628581B (zh) * | 2015-02-04 | 2017-03-15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2,6,6,8‑四取代‑6H‑苯并[cd]芘类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N106279226A (zh) * | 2015-06-10 | 2017-01-04 | 北京师范大学 | 1,3,5,7-四甲基-8-(4-(4-(2-(吗啉基)乙基)哌嗪基)苯基)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6279226B (zh) * | 2015-06-10 | 2018-06-12 | 北京师范大学 | 1,3,5,7-四甲基-8-(4-(4-(2-(吗啉基)乙基)哌嗪基)苯基)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WO2017100967A1 (zh) * | 2015-12-14 | 2017-06-22 |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电子供体-受体结构的苯并[c]菲类的衍生物、其应用及电致发光器件 |
CN107840834A (zh) * | 2016-09-20 | 2018-03-27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苯并芘类化合物及应用 |
CN107840834B (zh) * | 2016-09-20 | 2022-10-04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苯并芘类化合物及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2524B (zh) | 2016-0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08940B (zh) | 一种6,6‑双取代‑6‑H‑苯并[cd]芘衍生物、中间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5497045B2 (ja) | 新規なアントラセン誘導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子素子 | |
JP5711220B2 (ja) | 有機光電素子用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有機光電素子 | |
JP6100258B2 (ja) | 電子素子のための化合物 | |
CN101374789B (zh) | 新的蒽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蒽衍生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 |
KR101381505B1 (ko) | 유기 전계발광 소자용 물질 | |
KR101247626B1 (ko) | 유기광전소자용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광전소자 | |
KR101948334B1 (ko) | 전자 디바이스용 재료 | |
CN104276996B (zh) | 化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显示装置 | |
CN102822174A (zh) |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 | |
CN101613316A (zh) | 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 |
CN103508836B (zh) | 一种6,6-双取代-6-H-苯并[cd]芘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3150002B (zh) |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KR101597865B1 (ko) |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자 소자 | |
KR101382373B1 (ko) | 시클로펜타플루오렌계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 |
JP2020535185A (ja) | ヘテロ環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有機発光素子 | |
CN103172524B (zh) | 一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936791A (zh) | 一系列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 |
CN110520419A (zh) | 新的杂环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 |
CN111620853A (zh)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器件 | |
KR20190142986A (ko) | 헤테로고리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유기물층용 조성물 | |
CN111620817A (zh) | 新型蓝色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 |
CN114249738A (zh) | 一种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 |
CN103172554B (zh) | 一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3372289A (zh) | 一种含有菲并唑类化合物的有机电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