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1109A - 管状体的制造装置、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状体的制造装置、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1109A
CN103171109A CN2012105243161A CN201210524316A CN103171109A CN 103171109 A CN103171109 A CN 103171109A CN 2012105243161 A CN2012105243161 A CN 2012105243161A CN 201210524316 A CN201210524316 A CN 201210524316A CN 103171109 A CN103171109 A CN 103171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resin material
tubular body
inn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43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1109B (zh
Inventor
金森真司
中谷润也
铃木隆士
伊藤基浩
田中敦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71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1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1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9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 B29C48/10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flexible, e.g. blown fo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0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with calibration or sizing, i.e. combined with fixing or setting of the final dimensions of the extruded article
    • B29C48/90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with calibration or sizing, i.e. combined with fixing or setting of the final dimensions of the extruded article characterised by calibrator surface, e.g. structure or holes for lubrication, cooling or ve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体的制造装置,其无需进行冷却部件的更换,也可以变更所制造的管状体的内径。该管状体的制造装置具有:挤出部,其通过模具将熔融的树脂材料以管状向下方挤出;拉取部,其拉取利用所述挤出部从所述模具中挤出的管状的树脂材料;冷却部件,其具有朝向下方缩径的圆锥面,使利用所述拉取部拉取出的树脂材料的内周面与该圆锥面接触而对该树脂材料进行冷却;以及移动机构,其使所述冷却部件沿上下方向移动,变更所述冷却部件的圆锥面相对于所述树脂材料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

Description

管状体的制造装置、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体的制造装置、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制造氟树脂管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挤出工序和冷却工序,制造氟树脂管,其中,在该挤出工序中通过模具将熔融的氟树脂材料以管状挤出,在该冷却工序中将从模具中挤出的管状的氟树脂材料以恒定的拉取速度连续地拉取,并且在模具的附近使管状的氟树脂材料的内周面与圆筒形状的冷却部件接触,将管状的氟树脂材料冷却至小于或等于170℃的温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56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无需进行冷却部件的更换,也可以变更所制造的管状体的内径。 
技术方案1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体的制造装置,其具有:挤出部,其通过模具将熔融的树脂材料以管状向下方挤出;拉取部,其拉取利用所述挤出部从所述模具中挤出的管状的树脂材料;冷却部件,其具有朝向下方缩径的圆锥面,使利用所述拉取部拉取出的树脂材料的内周面与该圆锥面接触而对该树脂材料进行冷却;以及移动机构,其使所述冷却部件沿上下方向移动,变更所述冷却部件的圆锥面相对于所述树脂材料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 
技术方案2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装置,还具有操作部,其可以在所述管状的树脂材料从所述模具连接至所述拉取部且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与所述冷却部件的圆 锥面接触的状态下,对所述移动机构进行操作。 
技术方案3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装置,还具有:支撑部件,其支撑所述冷却部件并对该冷却部件进行冷却;以及补充部,其向所述冷却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中补充液体。 
技术方案4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装置,所述补充部,作为所述液体而补充水或沸点大于或等于100℃的液体。 
技术方案5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挤出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模具将熔融的树脂材料以管状向下方挤出;冷却工序,在该工序中,一边拉取被挤出的管状的树脂材料,一边使具有朝向下方缩径的圆锥面的冷却部件的该圆锥面与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接触而对该树脂材料进行冷却;以及变更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冷却部件沿上下方向移动,变更该圆锥面相对于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 
技术方案6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变更工序在所述管状的树脂材料从所述模具连接至所述拉取部且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与所述冷却部件的圆锥面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冷却部件移动而变更该圆锥面相对于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 
技术方案7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技术方案5或6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方法,还包含填充工序,在该工序中,向所述冷却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液体,该支撑部件支撑该冷却部件并对该冷却部件进行冷却。 
技术方案8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填充工序,作为所述液体而填充水或沸点大于或等于100℃的液体。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结构,无需更换冷却部件,也可以变更所制造的管状体的内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结构,可以一边进行管状体的制 
造一边变更该管状体的内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结构,与不具有本结构中的补充部的情况相比,可以长时间制造内径波动小的管状体。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结构,与填充比水沸点更低的液体相比,可以长时间制造内径波动小的管状体。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制造方法,无需更换冷却部件,也可以变更所制造的管状体的内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制造方法,可以一边进行管状体的制造一边变更该管状体的内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的制造方法,与不具有本制造方法中的填充工序的情况相比,可以长时间制造内径波动小的管状体。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的制造方法,与填充比水沸点更低的液体相比,可以长时间制造内径波动小的管状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熔融挤出成型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剖视图)。 
图2是将熔融挤出成型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概略图(剖视图)。 
图3是表示支撑部件的前端部以及冷却部件的结构的概略图(剖视图)。 
图4是表示使冷却部件上下移动前后的状态的概略图(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冷却部件的内周面和支撑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20%乙二醇水溶液的情况和在该间隙中未填充液体的情况下的冷却部件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在冷却部件的内周面和支撑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20%乙二醇水溶液的情况、在该间隙中填充水的情况以及在该间隙中未填充液体的情况下,制造出的树脂材料管的内径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在通过移动机构使冷却部件移动时,冷却部件的位置与制造出的树脂材料管的内径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移动机构的图。 
标号的说明 
20 模具 
30 冷却部件 
34 圆锥面 
50 拉取机(拉取部的一个例子) 
70 支撑部件 
80 移动机构 
84 螺栓(操作部的一个例子) 
90 补充部 
100 熔融挤出成型装置(制造装置) 
110 挤出部 
180 移动机构 
F   树脂材料 
S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 
(熔融挤出成型装置100) 
首先,说明作为管状体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熔融挤出成型装置100的结构。图1是表示熔融挤出成型装置100的结构的概略图(剖视图)。图2是将熔融挤出成型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概略图(剖视图)。此外,以下参照的附图是为了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而使用的,并不表示实际尺寸的比例。 
如图1所示,熔融挤出成型装置100具有:挤出部110,其通过模具20将熔融(溶解)的树脂材料F以管状向下方挤出;作为拉取部的一个例子的拉取机50,其拉取从挤出部110的模具20中向下方挤出的管状树脂材料F;冷却部件(定型模)30,其使外周面与由拉取机50拉取出的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接触而对熔融的树 脂材料F进行冷却;支撑部件70,其支撑冷却部件30;以及卷绕机60,其卷绕通过拉取机50拉取出的管状的树脂材料F。 
并且,如图2所示,熔融挤出成型装置100具有:移动机构80,其使冷却部件30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及补充部90,其向冷却部件30和支撑部件70之间的间隙S中补充液体。 
在熔融挤出成型装置100中所使用的树脂材料是具有热收缩性的树脂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使用氟树脂材料。作为氟树脂材料,例如可以例举出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PFA)、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FEP)、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聚氟乙烯树脂等。其中,优选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PFA)。 
(挤出部110) 
如图1所示,挤出部110具有:单轴挤出机10,其将树脂材料F调制成熔融状态;以及模具(压模)20,其安装在单轴挤出机10的前端部。 
单轴挤出机10具有:加热筒12,其具有未图示的加热器而对树脂材料F进行加热;作为投入口的漏斗11,其设置在加热筒12上,用于投入树脂材料F;以及作为输送部件的螺杆13,其设置在加热筒12的内部,将树脂材料F输送至模具20。 
在单轴挤出机10中,利用加热筒12的加热器,以大于或等于树脂材料F熔点的温度(通常是350~450℃),对从漏斗11向加热筒12的内部投入的树脂材料F进行加热,从而该树脂材料F熔融,并且通过螺杆13被输送(供给)至模具20中。此外,在单轴挤出机10中,形成为粒状的树脂材料F(颗粒)被投入至漏斗11中。 
如图2所示,在模具20上形成有:流路22,其与单轴挤出机10的加热筒12的内部相连通,使从加热筒12流入的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F经过;以及环状(圆形状)的出口孔23,其用于将经过流路22的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F以管状挤出。 
在模具20中,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F从加热筒12的前端部 流入至流路22并经过流路22,通过由单轴挤出机10的螺杆13的旋转而产生的推动力(输送力),从出口孔23以管状挤出。 
(支撑部件) 
如图2所示,支撑部件70形成为圆柱状,在模具20中,在形成为环状的出口孔23的径向中央部(中心)贯穿模具20,并且以向模具20的上方及下方突出的方式,可以相对于模具20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支撑部件70的内部设置使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路72。制冷剂流路72与冷却机(省略图示)连接,并且沿着支撑部件70的轴向形成。在支撑部件70中,由冷却机(省略图示)冷却的制冷剂在制冷剂流路72中循环,从而对冷却部件30进行冷却。此外,制冷剂流路72在支撑部件70的前端部(下端部)的冷却部件30的内周侧部分蜿蜒形成,从而提高对冷却部件30进行冷却的冷却效率。 
作为在制冷剂流路72中流通的制冷剂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例举出水,乙二醇或丙二醇的水溶液(盐水)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水。 
另外,如图3所示,在支撑部件70的前端部的外周上形成有螺纹部74。在螺纹部74上旋入用于支撑冷却部件30的螺母76。此外,该螺母76也可以与冷却部件30一体地设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冷却部件30与支撑部件70之间的间隙S中补充(填充)液体,但由于螺纹部74和螺母76之间的间隙微小,因此液体不会泄露。此外,如果担心该液体会泄露,则也可以设置对螺纹部74和螺母76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 
(冷却部件) 
如图3所示,冷却部件30形成为具有朝向下方缩径的圆锥面34的圆锥台形状。在冷却部件30的径向中央部形成有插入孔32,该插入孔32沿上下方向(轴向)贯通,使支撑部件70插入。 
在冷却部件30的插入孔32中插入支撑部件70的前端部(下端部),利用相对于冷却部件30在下方位置(支撑部件70的前端侧)旋入至支撑部件70的螺纹部74上螺母76,对支撑部件70进 行支撑。 
另外,冷却部件30构成为通过从螺纹部74上卸下螺母76,可以相对于支撑部件70进行插拔,从而可以更换为其他的冷却部件30(例如,外径不同的冷却部件30)。即,冷却部件30与支撑部件70的前端部间隙嵌合。 
如上所述,由于形成为冷却部件30可以相对于支撑部件70进行插拔的间隙嵌合,因此在冷却部件30被支撑部件70支撑的状态下,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与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S。 
在冷却部件30中,相对于从模具20的出口孔23以管状挤出且由拉取机50拉取出的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圆锥面34与其接触而对树脂材料F进行冷却。被冷却的树脂材料F缩径并硬化。硬化的树脂材料F的内径由与圆锥面34接触的部分的外径决定。 
此外,如图1所示,在从冷却部件30至拉取机50的树脂材料F的路径中(具体地说是冷却部件30的下方)设置有对由拉取机50拉取出的树脂材料F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辊40。 
(拉取机) 
如图1所示,拉取机50具有一对无接头带52,该一对无接头带52分别卷绕在隔在间隔设置的两个辊54上。一对无接头带52以其表面相对方式上下配置。配置在上侧的无接头带52向图1的箭头B方向环绕,配置在下侧的无接头带52向图1的箭头C方向环绕。 
在拉取机50中,利用一对无接头带52相对的部分(夹持部)夹住由冷却部件30冷却的树脂材料F,通过一对无接头带52的环绕,在利用张力施加辊40对树脂材料F施加张力的状态下,以恒定的速度拉取该树脂材料F。 
(卷绕机) 
如图1所示,卷绕机60构成为具有旋转体62,该旋转体62将由拉取机50拉取出的树脂材料F以预定的速度连续地卷绕。作为旋转体,可以使用公知的旋转体,并不特别的限定。 
(移动机构80) 
如图2所示,移动机构80构成为具有:固定部件82,其在模具20的上方固定在支撑部件70上;以及多个螺栓84,其旋入在固定部件82中。 
固定部件82从支撑部件70向其径向外侧伸出。固定部件82上形成有旋入螺栓84的螺纹部82A。各螺栓84以其头部84A配置在上方,轴部84B的前端与模具20的上表面抵接的方式,旋入至固定部件82的螺纹部82A中。 
移动机构80通过转动多个螺栓84,变更从固定部件82向模具20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量,从而使支撑部件70以及冷却部件30移动。该支撑部件70以及冷却部件30的移动,在管状的树脂材料F从模具20连接至拉取机50且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与圆锥面34接触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 
即,在本实施例中,螺栓84作为操作部的一个例子起作用,即,在管状的树脂材料F从模具20连接至拉取机50且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与圆锥面34接触的状态下,可以对移动机构80进行操作。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移动机构80使冷却部件30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变更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相对于冷却部件30的圆锥面34的接触位置。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移动机构80具有多个调整用的螺栓84,但也可以是具有一个调整用的螺栓84和将移动方向限制为仅上下方向的导向部的结构。 
(补充部90) 
补充部90例如构成为,将在支撑部件70的制冷剂流路72中流通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补充至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与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之前的间隙S中。即,随着该间隙S中的制冷剂的减少,补充该制冷剂。 
具体地说,利用市售的液面传感器等传感器对填充在间隙S中的液体高度进行监视。在传感器的输出值(液面高度)小于或等于规定值时打开与制冷剂流路72相连通的电磁阀,将在制冷剂流路72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补充至间隙S中。在传感器的输出 值达到规定值的时刻,将电磁阀关闭而停止向间隙S供给制冷剂。 
此外,作为填充部90,并不限定于补充在制冷剂流路72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结构,也可以是补充与该制冷剂不同的另外准备的液体的结构。 
作为利用补充部90补充的液体,使用比空气的热传导率高的液体,例如使用水或者沸点大于或等于100℃的液体。作为沸点大于或等于100℃的液体,在常温(25℃)下是液体,例如使用醇类、酯类、多元醇类、聚醚等高分子液体,或是它们的混合物。 
(热收缩性树脂管的制造方法) 
下面,针对使用上述熔融挤出成型装置100,制造作为管状体的一个例子的热收缩性树脂管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制造方法中,首先,如图2所示,使用补充部90将在支撑部件70的制冷剂流路72中流通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填充至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和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中(填充工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随着该间隙S中的制冷剂的减少,由补充部90补充制冷剂。 
另外,在填充工序中,也可以不使用补充部90,例如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工作业等在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和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中填充液体。 
作为填充的液体,可以使用比空气热传导率高的液体,例如使用水或者沸点大于或等于100℃的液体。作为沸点大于或等于100℃的液体,在常温(25℃)下是液体,例如使用醇类、酯类、多元醇类、聚醚等高分子液体,或是它们的混合物。 
然后,从单轴挤出机10的漏斗11向加热筒12内部投入树脂材料F(颗粒)(参照图1),通过加热筒12的多个加热器(未图示)将树脂材料F加热至大于或等于树脂材料F的熔点的温度(通常为350~450℃),使其成为熔融状态(加热工序)。 
然后,如图1所示,利用加热筒12内部的螺杆13的推动力,使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F从加热筒12中经由模具20的流路22, 从模具20的出口孔23以管状挤出(挤出工序)。 
然后,将从模具20的出口孔23以管状挤出的树脂材料F,利用拉取机50一边以恒定的拉取速度连续地拉取,一边使该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与冷却部件30的圆锥面34接触,从而使该树脂材料F冷却·硬化(冷却工序)。 
然后,将冷却·硬化的树脂材料F,利用卷绕机60连续地卷绕。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从模具20的出口孔23以管状挤出的树脂材料F,一边以恒定的拉取速度连续地拉取一边利用冷却部件30进行冷却·硬化,制造具有热收缩性的树脂管。 
在此,在对制造的树脂管的内径进行变更(调整)的情况下,通过移动机构80(参照图2)使冷却部件30沿上下方向移动,变更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相对于冷却部件30的圆锥面34的接触位置(变更工序)。 
此外,图4(A)表示移动前的冷却部件30,图4(B)表示将冷却部件30向下方移动后的冷却部件30,图4(C)表示将冷却部件30向上方移动后的冷却部件30。图4(A)(B)(C)中的实线D表示冷却部件30和树脂材料F的接触位置。并且,图4(A)(B)(C)中的×1,×2,×3表示制造出的树脂管内径。×1、×2、×3具有×3<×1<×2的关系。 
希望增大制造的树脂管内径时,通过将螺栓84相对于固定部件82的螺纹部82A松开(参照图2),减少从固定部件82向模具20的上表面突出的轴部84B的突出量,从而如图4(B)所示,使冷却部件30向下方移动。 
另外,希望缩小制造的树脂管的内径时,通过相对于固定部件82的螺纹部82A将螺栓84锁紧(旋入),增加从固定部件82向模具20的上表面突出的轴部84B的突出量,从而如图4(C)所示,使冷却部件30向上方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使冷却部件30沿上下方向移动,变更树脂材料F相对于冷却部件30的圆锥面34的接触位置,由此,对树脂管的内径进行微调整。此外,在冷却部件30的移动前(图4(A)) 以及移动后(图4(B)(C)),拉取机50的拉取速度恒定,从模具20的出口孔23喷出的角度也恒定。另外,树脂材料F的与冷却部件30接触位置的厚度在冷却部件30移动前(图4(A))以及移动后(图4(B)(C))也基本不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变更所制造的树脂管的内径,所制造的树脂管的外径也会变更。 
具体地说,在本变更工序中,在管状的树脂材料F从模具20连接至拉取机50且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与冷却部件30的圆锥面34接触的状态下,使冷却部件30移动而变更圆锥面34相对于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 
然后,在该变更工序之后,与上述相同地,经过加热工序、挤出工序、冷却工序而制造出具有热收缩性的树脂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冷却部件30从支撑部件70上拆下来进行更换,在希望变更的树脂管的内径尺寸超过通过一个冷却部件30可调整的内径尺寸的范围的情况下,更换为外径不同的冷却部件30。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具有朝向下方缩径的圆锥面34的冷却部件30上下移动,变更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相对于该圆锥面34的接触位置。由此,无需进行冷却部件30的更换,也可以变更所制造的树脂管的内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地,在树脂材料F从模具20连接至拉取机50且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与冷却部件30的圆锥面34的状态下,变更所制造的树脂管的内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进行管状的树脂材料F的切断,变更作业变得简便。即,在直接操作冷却部件30而进行变更的结构的情况(对比例)下,为了露出冷却部件30,需要切断管状的树脂材料F。如上所述,因为不需要进行管状的树脂材料F的切断,所以也可以边制造树脂管(在制造树脂管的途中)边变更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相对于圆锥面34的接触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和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进行填充,从而通过支撑部件70更有效地对冷却部件30进行冷却,因此,冷却部件30的温度变动较小。由此,在利用冷却部件30进行冷却的树脂材料F上产生的热收缩率不会波动,可以长时间制造内径波动小的树脂管。 
[效果确认试验] 
图5是表示在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和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中填充20%乙二醇水溶液的情况以及在该间隙S中未填充液体的情况下的冷却部件30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如图5的曲线图所示,可以看出在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和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中填充20%乙二醇水溶液的情况,与在该间隙S中未填充液体的情况相比,冷却部件30的温度上升较小。 
图6是表示在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和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中填充20%乙二醇水溶液的情况、在该间隙S中填充水的情况、以及在该间隙S中未填充液体的情况这三种情况下制造出的树脂材料管的内径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纵轴是树脂管的内径(mm),横轴是树脂管的生产时间(拉取机50的拉取时间)。 
如图6的曲线图所示,可以看出,在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和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中填充20%乙二醇水溶液的情况下,直至拉取机50的拉取时间经过60分钟为止的期间,制造出的树脂管的内径的变化小,制造出内径波动小的树脂管。 
另外,可以看出,在该间隙S中填充水的情况下(没有补充部90的动作),直至拉取机50的拉取时间经过30分钟为止期间,制造出的树脂管的内径变化小,制造出内径波动小的树脂管。此外,在向间隙S中填充水后经过了30分钟的时刻,树脂管的内径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使补充部90动作,所以间隙S内的一部分的水蒸发而水量减少而导致的。因此,可以推论,只要通过补充部90定期地向间隙S补充水,则拉取时间经过30分钟之后,也可以制造出内径波动小的树脂管。 
这样,可以看出,在该间隙S中未填充液体的情况下,即使在拉取机50的拉取时间经过30分钟为止期间,制造出的树脂管的内径变化也大,制造出内径波动大的树脂管。 
图7是表示在通过移动机构80使冷却部件30移动时,冷却部件30的位置(横轴)与制造出的树脂材料管的内径(纵轴)的关系的曲线图。此外,横轴所示的长度是图2所示的长度L,其是从固定部件82至模具20的上表面为止的长度。 
如图7的曲线图所示,可以看出冷却部件30的位置与制造出的树脂材料管的内径之间存在比例(一次函数)关系。因此,容易求出与希望制造出的期望的树脂管内径相对应的冷却部件30的位置。 
[变形例涉及的移动机构180] 
图8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移动机构180的图。 
移动机构180构成为,具有:螺纹部39,其形成在冷却部件30的内周面上;以及螺纹部79,其形成在支撑部件70的外周面上,向螺纹部39旋入。 
在该结构中,通过旋转冷却部件30,冷却部件30相对于支撑部件70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变更冷却部件30的圆锥面34相对于树脂材料F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从而无需更换冷却部件30,也可以变更所制造的树脂管的内径。 
在该结构中,也可以在冷却部件30的螺纹部39和支撑部件70的螺纹部79之间的间隙S中填充液体,例如,也可以使用上述补充部90将在支撑部件70的制冷剂流路72中流通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补充至冷却部件30的螺纹部39和支撑部件70的螺纹部79之间的间隙S中。 
[其他变形例] 
上述熔融挤出成型装置100具有补充部90,但也可以是不具有补充部90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热收缩性树脂管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填充工序,但也可以是不进行填充工序。 
本发明中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的变形、变更、改良。例如,上述的变形例也可以适当、组合多个而构成。 

Claims (8)

1.一种管状体的制造装置,其具有:
挤出部,其通过模具将熔融的树脂材料以管状向下方挤出;
拉取部,其拉取利用所述挤出部从所述模具中挤出的管状的树脂材料;
冷却部件,其具有朝向下方缩径的圆锥面,使利用所述拉取部拉取出的树脂材料的内周面与该圆锥面接触而对该树脂材料进行冷却;以及
移动机构,其使所述冷却部件沿上下方向移动,变更所述冷却部件的圆锥面相对于所述树脂材料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装置,
还具有操作部,其可以在所述管状的树脂材料从所述模具连接至所述拉取部且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与所述冷却部件的圆锥面接触的状态下,对所述移动机构进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装置,还具有:
支撑部件,其支撑所述冷却部件并对该冷却部件进行冷却;以及
补充部,其向所述冷却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中补充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装置,
所述补充部,作为所述液体而补充水或沸点大于或等于100℃的液体。
5.一种管状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
挤出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模具将熔融的树脂材料以管状向下方挤出;
冷却工序,在该工序中,一边拉取被挤出的管状的树脂材料,一边使具有朝向下方缩径的圆锥面的冷却部件的该圆锥面与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接触而对该树脂材料进行冷却;以及
变更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冷却部件沿上下方向移动,变更该圆锥面相对于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所述变更工序在所述管状的树脂材料从所述模具连接至拉取所述被挤出的管状的树脂材料的拉取部且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与所述冷却部件的圆锥面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冷却部件移动而变更该圆锥面相对于该树脂材料的内周面的接触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还包含填充工序,在该工序中,向所述冷却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液体,该支撑部件支撑该冷却部件并对该冷却部件进行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所述填充工序,作为所述液体而填充水或沸点大于或等于100℃的液体。
CN201210524316.1A 2011-12-22 2012-12-07 管状体的制造装置、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171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1814 2011-12-22
JP2011281814A JP5088442B1 (ja) 2011-12-22 2011-12-22 管状体の製造装置、管状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1109A true CN103171109A (zh) 2013-06-26
CN103171109B CN103171109B (zh) 2017-04-26

Family

ID=47469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4316.1A Active CN103171109B (zh) 2011-12-22 2012-12-07 管状体的制造装置、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88442B1 (zh)
CN (1) CN1031711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5583B2 (ja) * 2015-02-25 2019-05-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管状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6515582B2 (ja) * 2015-02-25 2019-05-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管状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817A (zh) * 2000-03-29 2003-05-28 阿尔法康公司 双轴拉制的塑料管的连续生产线和方法及所获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22169U (zh) * 1973-02-22 1974-10-18
CA2412066A1 (en) * 2002-11-18 2004-05-18 Manfred A. A. Lupke Pipe molding apparatus with mold tunnel air turbulence
JP4285070B2 (ja) * 2003-05-13 2009-06-24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管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817A (zh) * 2000-03-29 2003-05-28 阿尔法康公司 双轴拉制的塑料管的连续生产线和方法及所获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88442B1 (ja) 2012-12-05
CN103171109B (zh) 2017-04-26
JP2013129165A (ja) 201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4603B2 (en) Dynamically controlled screw-driven extrusion
US20200338824A1 (en) An extruder with axial displacement
KR101733884B1 (ko) 3d 프린터
CA2843392C (en) Apparatus for extruding plastic materials
US338591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uding plastics
US3387331A (en) Apparatus for extruding seamless plastic tubing
CN104228060A (zh) 树脂接合装置
CN103171109A (zh) 管状体的制造装置、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CN104357990A (zh) 成型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1146A (zh) 管状体的制造装置及管状体的制造方法
KR20180058394A (ko) 비닐 제조 장치
JP6777762B2 (ja) ポリマー材料で作られる物品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59286B1 (ko) 부품 몰딩 방법
CN205800143U (zh) 一种短螺杆挤出机
JP6515582B2 (ja) 管状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6515583B2 (ja) 管状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KR200483312Y1 (ko) 나선형 리브가 마련된 파이프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로테이팅 몰드 및 파이프 제조장치
CN204281950U (zh) 成型丝
CN210733201U (zh) 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
JP4494055B2 (ja) ポリマーアロイの成形方法および容器の成形方法
JP3185887U (ja) スクリュ式押出機
JP2009166371A (ja) 筒状プラスチックの押出成形機
JP4986048B2 (ja) マンドレ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4189527A (ja) 丸棒の押出し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60025700A (ko) 나선형 리브가 마련된 파이프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로테이팅 몰드, 파이프 제조장치 및 파이프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