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9208B - 表带扣 - Google Patents

表带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9208B
CN103169208B CN201110435284.3A CN201110435284A CN103169208B CN 103169208 B CN103169208 B CN 103169208B CN 201110435284 A CN201110435284 A CN 201110435284A CN 103169208 B CN103169208 B CN 1031692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ll spin
spin block
base plate
button base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52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9208A (zh
Inventor
张克来
张海滨
曹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 Wa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 Wa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 Wa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 Wa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352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92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9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9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9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9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带扣,包括匹配对应设置并相互可扣合或分开的第一扣制组件和第二扣制组件,所述第一扣制组件和第二扣制组件分别包括第一扣底板与第二扣底板、第一旋转块与第二旋转块、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以及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扣制组件和第二扣制组件扣合后,所述第一扣底板和第二扣底板匹配扣合,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二旋转块匹配扣合形成旋转组件,旋转所述旋转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扣入或退出第二开口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扣入或退出第一开口中以使所述第一扣制组件与第二扣制组件锁紧或松开。本发明的表带扣实现了采用旋转方式扣紧或打开,结构可靠耐用,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表带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表的构件,更具体涉及一种表带扣。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手表带扣基本上有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为双按和单按双开、单开扣制结构,其原理是由专制扣芯,内部装两个弹簧和两个卡片组合成扣芯部件,扣芯扣入连接扣板中蘑菇头将其锁住;第二种为利用紧配合和倒钩原理直接嵌入和打开扣制结构。第一种表带扣结构复杂,对弹簧等零件使用频繁,一段时间后,弹簧即需要更换,给消费者带来麻烦;第二种表带扣由于使用紧配合,长期使用后会造成磨损,致使扣制失效。例如,美国专利文献US20041463217A1是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表带扣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表带扣,改变往日嵌入和扣入式的结构形式,提供一种采用旋转方式扣紧或打开的表带扣,使用方便,结构可靠耐用的表带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旋转方式扣紧或打开的表带扣,该结构可靠耐用,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表带扣,包括匹配对应设置并相互可扣合或分开的第一扣制组件和第二扣制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扣制组件包括:
第一扣底板,与表带相连接,该第一扣底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封闭槽及至少一个开口;
第一旋转块,匹配设置于所述第一扣底板上;
第一定位件,垂直穿过所述第一扣底板上的第一封闭槽再与所述第一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可在所述第一封闭槽内水平移动;以及
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旋转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扣制组件包括:
第二扣底板,与表带相连接,该第二扣底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封闭槽及至少一处开口;
第二旋转块,匹配设置于所述第二扣底板上;
第二定位件,垂直穿过所述第二扣底板上的第二封闭槽再与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可在所述第二封闭槽内水平移动;以及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扣制组件和第二扣制组件扣合后,所述第一扣底板和第二扣底板匹配扣合,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二旋转块匹配扣合形成旋转组件,旋转所述旋转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扣入或退出第二扣底板上的开口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扣入或退出第一扣底板上的开口中以使所述第一扣制组件与第二扣制组件锁紧或松开。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扣底板与所述第二扣底板均设有两个所述开口,其中一个开口,用来在扣制松脱状态时容纳自身扣制的连接件,另一个开口用来在扣制扣紧状态时容纳对方扣制的连接件,所述第一扣底板上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扣底板上的开口匹配对接成封闭槽。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封闭槽及第二封闭槽均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弧度一般为100度。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扣底板和第二扣底板上的所述开口均呈弧形,其弧度与所述第一、第二封闭槽相匹配。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均为呈太极半圆的鱼旋片,呈太极半圆鱼旋片的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的外侧面投影均呈半圆弧形,所述呈太极半圆鱼旋片的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的内侧面投影呈反向的S形并在相互匹配对接后形成的所述旋转组件的外侧面投影呈圆形。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锁齿。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均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块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通过第二定位孔连接。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为光孔或者螺纹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为铆钉或者螺钉。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均具有头端和尾端,所述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靠近头端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为圆柱型且中心开有第一同轴孔与第二同轴孔,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同轴孔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块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同轴孔连接。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同轴孔与第二同轴孔为光孔或者螺纹孔。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扣底板及第二扣底板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止逆槽及及第二止逆槽,所述第一止逆槽及及第二止逆槽中均匹配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第二旋转块继续转动的第一止逆件和第二止逆件。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止逆件为带有弹性的金属折弯片。
所述的表带扣,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止逆件的末端凸设有与所述锁齿匹配啮合卡齿。
本发明表带扣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采用旋转方式扣紧或打开表带扣,该结构可靠耐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表带扣在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表带扣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表带扣的第一、第二旋转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表带扣的第一、第二扣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表带扣的第一、第二连接件及第一、第二定位件结构及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表带扣的止逆件的结构及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表带扣未锁紧时的正、反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表带扣锁紧时的正、反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表带扣松脱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发明表带扣7,包括匹配对应设置并相互可扣合或分开的第一扣制组件71和第二扣制组件72。两扣制组件71、72扣合在一起后的表带扣呈现太极图案,手表带通过扣制上设置的耳座4111、4112及4211、4212与表带扣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表带扣旋转组件由第一旋转块及第二旋转块匹配扣合组成,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旋转块为第一鱼旋片21,第二旋转块为第二鱼旋片22,第一、二鱼旋片21、22为相对应的太极半圆块状,第一、二鱼旋片21、22的外侧面213、223投影均分别呈半圆弧形,而第一、二鱼旋片21、22的内侧面214、224投影呈反向的S型,相互对接后呈圆形的旋转组件。当然,第一、二鱼旋片21、22的内侧面214、224的投影不限于反向的S型,也可以为直线等。在第一、二鱼旋片21、22的外侧面213、223上分别设置有从头端到尾端均匀分布的锁齿2113、2213,第一、二鱼旋片21、22的头端211、221分别设有垂直穿过其厚度的鱼眼孔2111、2211,该鱼眼孔2111、2211为阶梯同轴孔,两鱼旋片21、22在靠近尾端位置还设有定位孔2112、2212,该定位孔为盲孔,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112、2212为螺纹孔,当然也可以为光孔。当两鱼旋片21、22组合在一起时,第一鱼旋片21的头端211对应置于第二鱼旋片22的尾端222处,第二鱼旋片22的头端221对应置于第一鱼旋片21的尾端212处,而形成太极图案的旋转组件,其外侧面投影为圆形。
如图2所示,本发明表带扣还设有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块为第一鱼眼帽11,第二连接块为第二鱼眼帽12,鱼眼帽为圆柱型,中心开有同轴螺纹孔,两鱼眼帽11、21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设置于两鱼旋片21、22鱼眼孔2111、2211的阶梯同轴孔中的大直径孔腔内。
如图2及图4所示,本发明表带扣还包括第一扣底板41和第二扣底板42。第一扣底板41具有用来承座第一鱼旋片21的第一基板413,第一基板413设有垂直穿过其厚度的第一封闭槽4131、开口4132及4133,第一封闭槽4131为弧度为100度的弧形槽,开口4132及4133也匹配对应呈弧形。第一基板413具有内侧面及外侧面,其内侧面投影与第一鱼旋片21的内侧面投影相符呈反向的S型,其外侧面投影对应第一鱼旋片21的外侧面投影相符呈半圆弧形,第一基板413的相对外侧凸设第一基台412,第一基台412的内侧面与第一基板413外侧面重合,第一基台412内侧面凹设有止逆槽4121。第二扣底板42的结构与第一扣底板41的结构匹配对应设置,设有第二基板423及第二基台422,第二基板423上开设有垂直穿过该第二基板423厚度的封闭槽4231及开口4232、4233,第二封闭槽4231为弧度为100度的弧形槽,开口4232及4233也匹配对应呈弧形。第二基台内侧面凹设的止逆槽(图中未示)。当两扣制71、72扣合时,第一基板413的内侧面与第二基板423内侧面贴合,此时两基板413、423的顶面与两基台412、422的内侧面形成一个容纳腔,用来容纳两鱼旋片21、22组成的旋转组件,第一基板413上的弧形开口4132与第二基板423上的弧形开口4233组合拼接成一闭合槽,第一基板413上的弧形开口4133与第二基板423上的弧形开口4232组合拼接成一闭合槽。第一基台412及第二基台422外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耳座4111、4112及4211、4212,用来与手表带连接。
如图2所示,本发明表带扣还设有第一连接件51与第二连接件52,以及第一定位件61与第二定位件62,本实施例的第一、二连接件51、52和第一、二定位件61、62均为螺钉。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51与第一鱼旋片21内的第一鱼眼帽11螺纹孔相配合固定连接,第一定位件61与第一鱼旋片21上的定位孔2112相配合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52与第二鱼旋片22内的第二鱼眼帽12螺纹孔相配合固定连接,第二定位件62与第二鱼旋片22上的定位孔2212相配合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本发明表带扣还设有第一止逆件、第二止逆件,本实施例的第一止逆件为第一止逆簧片31,第二止逆件为第二止逆簧片32,该第一、二止逆簧片31、32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具有一定角度的金属折弯片,如图6所示,第一止逆簧片31包括固定片311及弹片312,其中固定片311为直片、弹片312为弧形片,固定片311与弹片312之间具有折弯角度,折弯角度可根据对止逆簧片的弹性要求调节,弹片312的端部凸长出卡齿313,该卡齿313与第一、第二鱼旋片外侧面上的锁齿2113及2213相配合设置。
如图2所示,第一扣制组件71的安装过程为先将第一止逆簧片31卡入第一扣底板41上的第一止逆槽4121内,再将第一鱼眼帽11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第一鱼旋片21的第一鱼眼孔2111内,第一连接件51穿过第一扣底板41上的弧形开口4132与第一鱼眼帽11的螺纹孔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51的头部直径大于弧形开口4132的宽度,其杆部直径略小于弧形开口4132的宽度,使得其杆部可以在弧形开口4132内平移,这样第一鱼旋片21与第一扣底板41被层叠在一起,通过设置可调节的第一连接件51旋入第一鱼眼帽11的螺纹孔的深度,使得被层叠在一起的第一鱼旋片21与第一扣底板41之间相互运动的摩擦力可根据该第一连接件51旋入第一鱼眼帽11的螺纹孔的深度来调节。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1与第一鱼眼帽11之间为铆接,则无法调节第一鱼旋片21与第一扣底板41之间的距离,此时,需要设置合适的第一连接件51长度及第一鱼眼帽11上连接孔的深度。第一定位件61穿过第一扣底板41上的第一封闭槽4131旋入第一鱼旋片21上的定位孔2112内与第一鱼旋片21固定在一起,第一定位件61头部直径大于第一封闭槽4131的宽度,其杆部直径略小于第一封闭槽4131的宽度,使得其杆部可以在第一封闭槽4131内平移,通过设置可调节的第一定位件61旋入第一鱼旋片定位孔2112的深度,使得被层叠在一起的第一鱼旋片21与第一扣底板41之间获得合适的距离及相互运动的摩擦力。此时第一扣制71安装完成,第一鱼旋片21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其行程受制于第一定位件61在第一扣底板41第一封闭槽4131内的移动。同样的,第二扣制72的安装过程与第一扣制71的安装过程相对应。
当要锁紧第一、二扣制组件71、72时,先将第一、二扣制组件上的第一、二定位件61、62分别调至在第一、二封闭槽中的起始端点位置,此时第一、二连接件51、52分别位于第一、二扣地板上开口4133、4233的起始端点位置,如图7所示,将第一、二扣制组件71、72拼合到一起,第一、二鱼旋片21、22组合成太极圆盘旋转组件,第一、二扣底板41、42拼合,第一扣底板41上的开口4132与第二扣底板42上的开口4233组合拼接成一闭合槽,第一扣底板41上的开口4133与第二扣底板42上的开口4232组合拼接成一闭合槽,此时第一、二连接件51、52的连线处于水平方向上,第一、二扣制71、72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运动的自由度受第一、二扣底板41、42的限制,在垂直方向上的自由度不受限制。
顺时针旋转太极圆盘旋转组件,第一、二定位件61、62分别在第一、二封闭槽4131、4231内移动,第一连接件51在由第一扣底板41上的开口4133与第二扣底板42上的开口4232组合拼接成的闭合槽内移动,第二连接件52在由第二扣底板42上的开口4233与第一扣底板41上的开口4132组合拼接成的闭合槽内移动,当第一、二连接件51、52分别移入对方开口4232、4132时,两扣制开始被锁紧,当太极圆盘旋转组件被旋转100度时,第一、二定位件61、62在第一、二封闭槽内移至终止端点位置,第一、二连接件也分别位于对方开口4232、4132的终止端点位置,如图8所示,此时,第一、二连接件51、52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呈100度夹角,第一、二扣制71、72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对运动的自由度由于本方扣制连接件处于对方扣制开口中而均受限制,第一、二扣制71、72被锁紧。
在两扣制拼合到一起后,安装于第一、二扣底板41、42上的第一、二止逆簧片31、32在其自身弹性力作用下其卡齿分别卡入第一、二鱼旋片21、22上锁齿对应的槽内,对太极圆盘旋转组件的转动产生一定的阻力,该阻力对人为转动太极圆盘旋转组件时影响较小,而有效的阻止了扣制被锁紧后太极圆盘旋转组件的回转,防止了手表正常使用时手的甩力、震动或突如其来的外力作用而使扣制松脱,第一、二止逆簧片31、32的位置对称布置,这使太极圆盘旋转组件受止逆簧片的弹性力作用均匀,消除了太极圆盘旋转组件在第一、二扣底板41、42形成的旋转组件容纳腔内的偏置,同时,第一、第二鱼旋片21、22外侧面锁齿2113及2213的设置,在手拧动太极圆盘旋转组件时产生摩擦力,也起到防止手打滑的作用。
当打开扣制时,只需将太极圆盘旋转组件逆时针回转,如图9所示,当各自扣制上的第一、二连接件51、52分别移回第一、二扣制71、72部分的开口4133、4233时,该两扣制组件在垂直方向上的自由度限制解除,两扣制组件可自由分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举凡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表带扣,包括匹配对应设置并相互可扣合或分开的第一扣制组件和第二扣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制组件包括:
第一扣底板,与表带相连接,该第一扣底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封闭槽及至少一个开口;
第一旋转块,匹配设置于所述第一扣底板上;
第一定位件,穿过所述第一扣底板上的第一封闭槽再与所述第一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可在所述第一封闭槽内水平移动;以及
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旋转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扣制组件包括:
第二扣底板,与表带相连接,该第二扣底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封闭槽及至少一处开口;
第二旋转块,匹配设置于所述第二扣底板上;
第二定位件,穿过所述第二扣底板上的第二封闭槽再与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可在所述第二封闭槽内水平移动;以及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扣制组件和第二扣制组件扣合后,所述第一扣底板和第二扣底板匹配扣合,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二旋转块匹配扣合形成旋转组件,旋转所述旋转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扣入或退出第二扣底板上的开口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扣入或退出第一扣底板上的开口中以使所述第一扣制组件与第二扣制组件锁紧或松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底板与所述第二扣底板均设有两个所述开口,其中一个开口,用来在扣制松脱状态时容纳自身扣制的连接件,另一个开口用来在扣制扣紧状态时容纳对方扣制的连接件,所述第一扣底板上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扣底板上的开口匹配对接成闭合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槽及第二封闭槽均为弧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弧度为10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底板和第二扣底板上的所述开口均呈弧形,所述开口匹配对接形成的闭合槽弧度与所述第一、第二封闭槽弧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均为呈太极半圆的鱼旋片,呈太极半圆鱼旋片的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的外侧面投影均呈半圆弧形,所述呈太极半圆鱼旋片的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的内侧面投影呈反向的S形并在相互匹配对接后形成的所述旋转组件的外侧面投影呈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锁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均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块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通过第二定位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为光孔或者螺纹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为铆钉或者螺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均具有头端和尾端,所述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靠近头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同轴孔与第二同轴孔,所述第一同轴孔与第二同轴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为圆柱型且中心开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块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为光孔或者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为铆钉或者螺钉。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底板及第二扣底板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止逆槽及及第二止逆槽,所述第一止逆槽及及第二止逆槽中均匹配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第二旋转块继续转动的第一止逆件和第二止逆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止逆件为带有弹性的金属折弯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表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止逆件的末端凸设有与所述锁齿匹配啮合卡齿。
CN201110435284.3A 2011-12-22 2011-12-22 表带扣 Active CN103169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5284.3A CN103169208B (zh) 2011-12-22 2011-12-22 表带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5284.3A CN103169208B (zh) 2011-12-22 2011-12-22 表带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9208A CN103169208A (zh) 2013-06-26
CN103169208B true CN103169208B (zh) 2014-09-10

Family

ID=4862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5284.3A Active CN103169208B (zh) 2011-12-22 2011-12-22 表带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9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4912A (zh) * 2017-09-27 2018-01-09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灵芝孢子粉旋转抽屉包装
CN109178556B (zh) * 2018-10-09 2024-01-30 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储物箱
CN114711523B (zh) * 2022-04-29 2023-03-3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模块化首饰连接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3494A (en) * 1950-10-11 1954-02-03 Jaeger Ets Ed Improvements in clasps for bracelets particularly for wrist-watch bracelets
JPH06125804A (ja) * 1992-10-16 1994-05-10 Seiko Instr Inc 時計バンドの中留金具
EP0865742A1 (fr) * 1997-03-22 1998-09-23 Gay Frères Vente et Exportation SA Fermeture pliante pour bracelets
CN2331198Y (zh) * 1998-05-05 1999-08-04 杨石明 手表表扣
CN2339029Y (zh) * 1998-04-29 1999-09-22 东莞明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带扣
CN101166437A (zh) * 2005-03-04 2008-04-23 X-射线管理和租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表带的自锁式伸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2652B2 (en) * 2003-02-25 2004-09-21 Luigi Ferrario Unfolding clasp for bracele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3494A (en) * 1950-10-11 1954-02-03 Jaeger Ets Ed Improvements in clasps for bracelets particularly for wrist-watch bracelets
JPH06125804A (ja) * 1992-10-16 1994-05-10 Seiko Instr Inc 時計バンドの中留金具
EP0865742A1 (fr) * 1997-03-22 1998-09-23 Gay Frères Vente et Exportation SA Fermeture pliante pour bracelets
CN2339029Y (zh) * 1998-04-29 1999-09-22 东莞明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带扣
CN2331198Y (zh) * 1998-05-05 1999-08-04 杨石明 手表表扣
CN101166437A (zh) * 2005-03-04 2008-04-23 X-射线管理和租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表带的自锁式伸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9208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9208B (zh) 表带扣
CN108024599B (zh) 系带儿卷绕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鞋和衣服
JP5749787B2 (ja) 調整可能なブレスレットの中留
CN111202318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WO2015067024A1 (zh) 线缆接头保护盒
RU2013125943A (ru) Внешний элемент с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м креплением
CN106063048B (zh) 用于插式连接器的壳体
JP2010281671A (ja) 時計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CN111543746A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KR20110050814A (ko) 힌지 장치
KR20080000343U (ko) 케이블 통과형 감시카메라 장착 브라켓
CN111937252A (zh) 具有锁定装置的电插塞连接器部件和电插塞连接系统
CN104791374B (zh) 旋转机构
CN109991831A (zh) 手表
KR20130057054A (ko) 방수시일
CN103005793B (zh) 单侧开启的扣件及手表
CN212488812U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7364874U (zh) 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及手表
US10499714B2 (en) Fixing device
CN214170262U (zh) 一种柜门碰珠卡扣
CN103299488A (zh) 用于表面安装的电气部件
CN206790616U (zh) 音视频记录仪
JP3163403U (ja) 時計バンド用プッシュバック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時計バンドならびに腕時計
CN2351881Y (zh) 电连接器嵌扣装置
CN218354909U (zh) 一种稳定型四合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Kelai

Inventor after: Zhang Haibin

Inventor after: Cao Rongl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Haib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Kelai

Inventor before: Cao Rongl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ANG HAIBIN ZHANG KELAI CAO RONGLIN TO: ZHANG KELAI ZHANG HAIBIN CAO RONGLI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