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6061A - 转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6061A
CN103166061A CN2011104211991A CN201110421199A CN103166061A CN 103166061 A CN103166061 A CN 103166061A CN 2011104211991 A CN2011104211991 A CN 2011104211991A CN 201110421199 A CN201110421199 A CN 201110421199A CN 103166061 A CN103166061 A CN 103166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witching device
circuit board
function pi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11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玮凯
张志轩
颜志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ar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4211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6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6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6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接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一可编程的芯片、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连接器。电路板具有多条导电线路。可编程的芯片、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配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连接。可编程的芯片具有多个连接脚位,且连接脚位与导电线路电连接。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功能脚位,且第一功能脚位通过导电线路与连接脚位的一部分电连接。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功能脚位,且第二功能脚位通过导电线路与连接脚位的另一部分电连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功能脚位通过可编程的芯片来改变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功能脚位的对应连接关系。

Description

转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接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采用转接跳线的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转接板的功能在于能使具有不同脚位间距的电子装置能彼此电连接。目前现有的转接板形式之一为板子的上下两方可分别配置一连接器,而于板子的中间利用转接跳线的方式,来使配置于上下两方具有不同脚位间距的连接器之间的信号可相互传输。然而,由于转接跳线的设计是依据连接器的脚位间距,而连接器的脚位间距是固定的,因此此转接板无法通用于各种连接器,意即重复使用性不高。再者,当脚位数过多时,也容易产生跳错线的问题。而,另一种转接板的形式是将常用的脚位间距已布线于转接板上,但由于转接板上的脚位过多,因此不容易侦错(debug)。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装置,其具有一可编程的芯片,可改变不同连接器之间的脚位连接关系。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转接装置,其包括一电路板、一可编程的芯片、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电路板具有多条导电线路。可编程的芯片配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连接。可编程的芯片具有多个连接脚位,且连接脚位与导电线路电连接。第一连接器配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功能脚位,且第一功能脚位通过导电线路与连接脚位的一部分电连接。第二连接器配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功能脚位,且第二功能脚位通过导电线路与连接脚位的另一部分电连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功能脚位通过可编程的芯片来改变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功能脚位的对应连接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编程的芯片包括一场式可编程的栅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芯片或一复杂可编程的逻辑元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芯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器包括一板对板连接器(BoardTo Board connector,BTB connector)、一翻盖式连接器或一抽屉式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连接器包括一对板板连接器、一翻盖式连接器或一抽屉式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器的每一第一功能脚位通过可编程的芯片对应第二连接器的至少一第二功能脚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转接装置更包括一扩充连接器,配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电连接。扩充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三功能脚位,且任两相邻的第三功能脚位的一第三脚位间距不同于任两相邻的第一功能脚位的一第一脚位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功能脚位的一第二脚位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脚位间距介于0.3毫米(mm)至2.54毫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脚位间距介于0.3毫米至2.54毫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脚脚间距介于0.3毫米至2.54毫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连接器包括一板对板连接器、一翻盖式连接器或一抽屉式连接器。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转接装置具有一可编程的芯片,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配置于电路板上时,可编程的芯片可改变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功能脚位与第二功能脚位之间的对应连接关系,亦即可编程的芯片可编程的地控制输出/输入的脚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转接装置无须使用转接跳线,可提升使用弹性与重复利用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转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1B至图1D为图1A的第一功能脚位与第二功能脚位对应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B分别为多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C为图2A的板对板连接器与电路板接合前后的示意图;
图2D为翻盖式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E为抽屉式连接器于第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2F为图2E的抽屉式连接器于第二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转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转接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a、100b、100c:转接装置
110:电路板
112:导电线路
114:插座部
120:可编程的芯片
122a、122b:连接脚位
130:第一连接器
130a、130b:板对板连接器
130c:翻盖式连接器
130d:抽屉式连接器
132:第一功能脚位
132a:加强板
134a:公插座部
134b:母插座部
140:第二连接器
142:第二功能脚位
150、150a、150b:扩充连接器
152:第三功能脚位
160a、160b:第四连接器
162a、162b:第四功能脚位
D1:第一脚位间距
D2:第二脚位间距
D3:第三脚位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转接装置的示意图。图1B至图1D绘示图1A的第一功能脚位与第二功能脚位对应连接关系的示意图。请先参考1A,在本实施例中,转接装置100a包括一电路板110、一可编程的芯片120、一第一连接器130以及一第二连接器140。详细来说,电路板110具有多条导电线路112。可编程的芯片120配置于电路板110上且与电路板110电连接,其中可编程的芯片120具有多个连接脚位122a、122b,且连接脚位122a、122b与导电线路11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编程的芯片120例如是一场式可编程的栅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芯片或一复杂可编程的逻辑元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芯片,意即具有逻辑电路且可控制脚位数、电压值及输入输出标准等功能的芯片。
第一连接器130配置于电路板110上且与电路板110电连接,其中第一连接器130具有多个第一功能脚位132,且第一功能脚132位通过电路板110的导电线路112与可编程的芯片120的连接脚位122a电连接。第二连接器140配置于电路板110上且与电路板110电连接,其中第二连接器140具有多个第二功能脚位142,且第二功能脚142位通过电路板110的导电线路112与可编程的芯片120的连接脚位122b电连接。任两相邻的第一功能脚位132的一第一脚位间距D1可与任两相邻的第二功能脚位142的一第二脚位间距D2相同或不同,其中第一脚位间距D1例如是介于0.3毫米至2.54毫米之间,而第二脚位间距D2例如是介于0.3毫米至2.54毫米之间。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30的第一功能脚位132可通过可编程的芯片120来改变与第二连接器140的第二功能脚位142的对应连接关系。
具体来说,请参考图1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30的第一功能脚位132通过可编程的芯片120而分别对应至第二连接器140的第二功能脚位142,意即呈现一对一的现象;或者是,请参考图1C,第一连接器130的部分第一功能脚位132通过可编程的芯片120而完全对应至第二连接器140的第二功能脚位142;或者是,请参考图1D,第一连接器130的部分第一功能脚位132通过可编程的芯片120而完全对应至第二连接器140的第二功能脚位142,其中一个第一功能脚位132(例如是输出/输入功能)对应至三个第二功能脚位142(例如是输出/输入功能),意即呈现一对多的现象。上述第一功能脚对132与第二功能脚位142的对应连接关系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为限。
图2A至图2B绘示多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C绘示图2A的板对板连接器与电路板接合前后的示意图。图2D绘示为翻盖式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E绘示为抽屉式连接器的示意图。此外,在实施例中,请先参考图2A,第一连接器130可为一板对板连接器130a,其中板对板连接器130a具有一加强板132a与一公插座部134a。而,图2B的板对板连接器130b与图2A的板对板连接器130a相似,差异之处在于:板对板连接器130b具有一母插座部134b。当板对板连接器130a配置于电路板110上时,板对板连接器130a的公插座部134a可插入于电路板110的一插座部114,而使板对板连接器130a与电路板110电连接,请参考图2C。同理,在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当板对板连接器130b配置于电路板110上时,板对板连接器130b的母插座部134b可插入于电路板110的插座部114,而使板对板连接器130b与电路板110电连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D,第一连接器130也可为一翻盖式连接器130c;或者是,请参考图2E与图2F,第一连接器130也可为一抽屉式连接器130d,其中图2E为抽屉式连接器130d于第一状态(例如是与电路板接合后)的示意图,而图2F为抽屉式连接器130d于第二状态(例如是与电路板接合前)的示意图。同理,第二连接器140也可为一板对板连接器、一翻盖式连接器或抽屉式连接器,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由于本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00a具有可编程的芯片120,因此当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分别配置于电路板110上,且第一功能脚位132与连接脚位122a电连接,而第二功能脚位142与连接脚位122b电连接时,可编程的芯片120可通过其内部的逻辑电路(未绘示)来改变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的第一功能脚位132与第二功能脚位142之间的对应连接关系,亦即可编程的芯片120可直接控制输出/输入的脚位。相较于现有技术需通过转接跳线来改变连接器的脚位的对应关系而言,本案的转接装置100a无须使用转接跳线,可提升使用弹性与重复利用性。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转接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00b与图1A的转接装置100a相似,惟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转接装置100b更包括一扩充连接器150,配置于电路板110上且与第二连接器140电连接,其中扩充连接器150具有多个第三功能脚位152,且任两相邻的第三功能脚位152的一第三脚位间距D3不同于任两相邻的第二功能脚位142的第二脚位间距D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脚脚间距D3例如是介于0.3毫米至2.54毫米之间,且扩充连接器150可通过电路板110上的导电线路112或一软性电路板(未绘示)而与第二连接器140电连接。此外,扩充连接器150例如是一板对板连接器、一翻盖式连接器或一抽屉式连接器,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当然,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依据使用需求,将扩充连接器150也可配置于电路板110上且与第一连接器130电连接,其中任两相邻的第三功能脚位152的第三脚位间距D3不同于任两相邻的第一功能脚位132的第一脚位间距D1,此仍属于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图4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转接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00c与图1A的转接装置100a相似,惟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转接装置100c包括第一连接器130、第二连接器140、电连接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的扩充连接器150a、150b与第四连接器160a、160b。第一连接器130、第二连接器140、扩充连接器150a、150b与第四连接器160a、160b分别配置于电路板110上且与电路板110电连接,其中第一连接器130、第二连接器140与第四连接器160a、160b配置于可编程的芯片120的四周,且第一连接器130的第一功能脚位132、第二连接器140的第二功能脚位142以及第四连接器160a、160b的第四功能脚位162a、162b分别与可编程的芯片120的连接脚位122电连接。特别是,可编程的芯片120可改变与第一连接器130的第一功能脚位132、第二连接器140的第二功能脚位142以及第四连接器160a、160b的第四功能脚位162a、162b之间的对应连接关系,而使第一连接器130、第二连接器140以及第四连接器160a、160b之间的信号可相互传输。此外,第四连接器160a、160b例如是板对板连接器、翻盖式连接器或抽屉式连接器,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转接装置具有一可编程的芯片,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配置于电路板上时,可编程的芯片可改变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功能脚位与第二功能脚位之间的对应连接关系,亦即可编程的芯片可控制输出/输入的脚位。相比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转接装置无须使用转接跳线,可提升使用弹性与重复利用性。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接装置,包括:
电路板,具有多条导电线路;
可编程的芯片,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与该电路板电连接,该可编程的芯片具有多个连接脚位,该些连接脚位与该些导电线路电连接;
第一连接器,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与该电路板电连接,该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功能脚位,其中该些第一功能脚位通过该些导电线路与该些连接脚位的一部分电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器,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与该电路板电连接,该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功能脚位,其中该些第二功能脚位通过该些导电线路与该些连接脚位的另一部分电连接,且该第一连接器的该些第一功能脚位通过该可编程的芯片来改变与该第二连接器的该些第二功能脚位的对应连接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该可编程的芯片包括场式可编程的栅阵列芯片或复杂可编程的逻辑元件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包括板对板连接器、翻盖式连接器或抽屉式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该第二连接器包括板对板连接器、翻盖式连接器或抽屉式连接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器的各该第一功能脚位通过该可编程的芯片对应该第二连接器的至少一该第二功能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还包括扩充连接器,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与该第一连接器或该第二连接器电连接,其中该扩充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三功能脚位,且任两相邻的该些第三功能脚位的一第三脚位间距不同于任两相邻的该些第一功能脚位的一第一脚位间距或任两相邻的该些第二功能脚位的一第二脚位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该第一脚位间距介于0.3毫米至2.54毫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该第二脚位间距介于0.3毫米至2.54毫米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该第三脚脚间距介于0.3毫米至2.54毫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装置,其中该扩充连接器包括板对板连接器、翻盖式连接器或抽屉式连接器。
CN2011104211991A 2011-12-15 2011-12-15 转接装置 Pending CN103166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11991A CN103166061A (zh) 2011-12-15 2011-12-15 转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11991A CN103166061A (zh) 2011-12-15 2011-12-15 转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6061A true CN103166061A (zh) 2013-06-19

Family

ID=4858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11991A Pending CN103166061A (zh) 2011-12-15 2011-12-15 转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60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7254A (zh) * 2015-12-02 2016-03-3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信号传输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2701509A (zh) * 2020-12-15 2021-04-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插座、板对板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6982A (ja) * 2000-02-23 2001-09-28 Itt Mfg Enterp Inc 直角コネクタ
CN2624275Y (zh) * 2003-04-23 2004-07-07 万国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卡及其适用的被动转接装置
CN101539898A (zh) * 2008-03-20 2009-09-23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异步收发/通用串行总线转换装置
CN201887290U (zh) * 2010-12-10 2011-06-29 四川赛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调试转接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6982A (ja) * 2000-02-23 2001-09-28 Itt Mfg Enterp Inc 直角コネクタ
CN2624275Y (zh) * 2003-04-23 2004-07-07 万国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卡及其适用的被动转接装置
CN101539898A (zh) * 2008-03-20 2009-09-23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异步收发/通用串行总线转换装置
CN201887290U (zh) * 2010-12-10 2011-06-29 四川赛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调试转接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7254A (zh) * 2015-12-02 2016-03-3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信号传输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5447254B (zh) * 2015-12-02 2018-09-2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信号传输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2701509A (zh) * 2020-12-15 2021-04-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插座、板对板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1147B2 (en) Computer motherboard with adjus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nd peripheral interfaces
TWI712224B (zh) 用於避免複合式卡接連接器插槽中之衝突之記憶體卡針腳佈局
US100606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of LED light
US20130252473A1 (en) Gangable power supply channels
CN105514657B (zh) 连接器、插座、利用插座向连接器提供信号的方法、电子设备
CN102570134B (zh) 插座和可级联的插座系统
CN103166061A (zh) 转接装置
CN103368018A (zh) 一种正反方向可插拔的通用串行总线插座及系统
US10218115B1 (en) Adapt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adapter
CN102854964A (zh) 电子设备
CN106449301B (zh) 一种热插拔开关及电源列柜
CN211150894U (zh) 一种通讯适配器及通讯系统
JP3162616U (ja) 複合コネクタプラグ
CN204858022U (zh) 连接器模块
US2013009415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thereof
CN203242823U (zh) 排线连接器以及插座
CN202695893U (zh) L型连接器模块
CN202583946U (zh) 一种计算机存储装置的切换装置
US20130178112A1 (en) Connection Interface and Cable
CN201374404Y (zh) 电源连接器
CN105005541A (zh) 一种计算机上usb、ps/2接口复用的电路及方法
CN105703180A (zh) Usb2.0、usb3.0切换器
CN104932998A (zh) 主板
KR101697513B1 (ko) 커넥터 플러그, 커넥터 소켓 및 커넥터
CN106299776B (zh) 连接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