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2294A - 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 - Google Patents

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2294A
CN103162294A CN2012105244658A CN201210524465A CN103162294A CN 103162294 A CN103162294 A CN 103162294A CN 2012105244658 A CN2012105244658 A CN 2012105244658A CN 201210524465 A CN201210524465 A CN 201210524465A CN 103162294 A CN103162294 A CN 103162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combustor
air
adjustment barrel
mixing tube
gas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44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2294B (zh
Inventor
佐藤裕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nn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nn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nnai Corp filed Critical Rinna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62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2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2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22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具备:喷嘴主体(30),具有向炉具燃烧器(2)的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喷出燃气的喷嘴孔(31);筒部(32),包围燃气的喷出空间地从喷嘴主体沿轴向突出设置;在筒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一次空气的吸引孔(33),能细微地调节供给到燃烧器的一次空气量。在筒部(32)的前端部(32a)和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之间确保允许向入口部(21a)吸引一次空气的轴向的间隙。具备可转动地外插于筒部(32)的风门调节筒(34),在风门调节筒(34)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空气调节孔(35)。通过风门调节筒(34)的转动使各空气调节孔(35)和各吸引孔(33)的重叠程度变化,调节各吸引孔(33)的开度。

Description

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炉具燃烧器的混合管的入口部喷出燃气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燃气喷嘴已知有如下的燃气喷嘴,其具有:喷嘴主体,其具有向炉具燃烧器的混合管的入口部喷出燃气的喷嘴孔,且该喷嘴主体螺旋固定于喷嘴保持部件;以及筒部,其以燃气的喷出方向为轴向,且以包围燃气的喷出空间的方式从喷嘴主体向轴向突出地设置,在筒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一次空气的吸引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燃气喷嘴中,伴随从喷嘴孔将燃气喷出,从吸引孔向筒部内吸引一次空气,从而燃气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从筒部的轴向前端向混合管的入口部喷出。
另外,在这种燃气喷嘴中,混合管具有相对于入口部缩小了直径的文丘里部,利用在文丘里部产生的负压从入口部吸引一次空气。而且,在入口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风门调节板,通过风门调节板使入口部的一次空气用开口部的开度变化,从而对一次空气的吸引量进行调节。
然而,根据地域的不同(尤其是海外),即便是相同的燃气种类,也存在燃气组成、燃气压力不同的情况,为了配合这种不同,需要对被供给到燃烧器的一次空气量进行极其细微的调节。此处,在上述燃气喷嘴中,虽然将一次空气吸引到燃气喷嘴的筒部,但是在被供给到燃烧器的一次空气中,从混合管的入口部被吸引的一次空气的比例较多。因此,即便仅以微小的角度使安装于混合管的入口部的风门调节板转动,供给到燃烧器的一次空气量也会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很难对一次空气量进行极其细微的调节。
另外,作为炉具燃烧器,现已知有如下的燃烧器,其具备在下表面垂直设置有混合管的燃烧器头,利用在燃烧器头内来自混合管的燃气流朝径向扩散而产生的径向文丘里效应,从混合管的下端的入口部对一次空气进行吸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用户可以将混合管连带燃烧器头卸下来进行维护。在这种情况下,若将风门调节板安装于混合管的入口部,则用户有可能误将风门调节板卸下来,或使其错位,进而导致一次空气量偏出合理的范围,造成燃烧不良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82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529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以上的问题点,对上述以往的燃气喷嘴进行改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供给到燃烧器的一次空气量进行极其细微的调节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具有:喷嘴主体,其具有向炉具燃烧器的混合管的入口部喷出燃气的喷嘴孔,且该喷嘴主体螺旋固定于喷嘴保持部件;以及筒部,其以燃气的喷出方向为轴向,以包围燃气的喷出空间的方式从喷嘴主体沿轴向突出地设置;在筒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一次空气的吸引孔,该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的特征在于,在筒部的轴向前端部和混合管的入口部之间确保允许向混合管的入口部吸引一次空气的轴向的间隙,上述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具有能够转动地外插于筒部的风门调节筒,在该风门调节筒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空气调节孔,通过风门调节筒的转动使得各空气调节孔和各吸引孔的重叠程度发生变化,从而对各吸引孔的开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发明,通过筒部的轴向前端部与混合管的入口部之间的轴向间隙量,能够对供给到燃烧器的一次空气的基本量进行管理。此处,从吸引孔吸引到燃气喷嘴的筒部的一次空气量与从混合管的入口部被吸引的一次空气量相比较少。因此,通过用风门调节筒对吸引孔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对供给到燃烧器的一次空气量进行极其细微的调节。另外,即便在误使吸引孔全关闭了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混合管的入口部吸引基本量的一次空气,所以不会导致燃烧性能恶化而产生不完全燃烧,是安全的。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所述筒部的轴向前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所述风门调节筒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喷嘴保持部件和凸缘部之间的轴向距离相同,从而将风门调节筒夹持在喷嘴保持部件和凸缘部之间。据此,能够防止因炉具运送中的振动等导致风门调节筒在轴向错位,进而吸引孔的开度失常的情况。
另外,也存在风门调节筒在周向错位,进而吸引孔的开度失常的情况。因此,优选风门调节筒由形成为截面C字形的筒状的弹簧材料构成,通过弹簧材料的弹性力使得风门调节筒与筒部的外周面弹性地接触。据此,能够防止因振动等导致风门调节筒在周向错位的情况。
并且,优选各空气调节孔是与各吸引孔相比轴向尺寸大的方形孔。据此,即便风门调节筒在轴向多少错位一些,也不会使各吸引孔的开度变化,是有利的。
另外,炉具燃烧器具备燃烧器头,在该燃烧器头的下表面一体地垂直设置有混合管,通过在燃烧器头内来自混合管的燃气流沿径向扩散而产生的径向文丘里效应,从混合管的下端的入口部吸引一次空气,在炉具燃烧器是上述燃烧器的情况下,如果应用本发明的燃气喷嘴,则能够获得以下的优点。即,即便不将一次空气调节用的风门调节板安装于混合管的入口部也可以,故而当用户将混合管连带燃烧器头卸下来进行维护时,能够防止误将风门调节板卸下来或者错位而导致一次空气量偏出合理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燃气喷嘴的炉具燃烧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以图1的Ⅱ—Ⅱ线切断了的剖视图。
图3是燃气喷嘴的实施方式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文字说明:
1…燃烧器座;11…台座部(喷嘴保持部件);2…炉具燃烧器;21…混合管;22…燃烧器头;3…燃气喷嘴;30…喷嘴主体;31…喷嘴孔;32…筒部;33…吸引孔;34…风门调节筒;35…空气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1表示设置于省略了图示的炉具主体内的燃烧器座,通过该燃烧器座1对炉具燃烧器2进行支承。燃烧器座1具有:台座部11,其作为安装燃气喷嘴3的喷嘴保持部件而发挥功能;支柱部12,其立起地设置于台座部11的一端;以及上板部13,其从支柱部12的上端以与台座部11相对的方式伸出。在台座部11上形成有将燃气供给到燃气喷嘴3的燃气通路11a,在上板部13上形成有与燃气喷嘴3同心的支承筒部13a。
炉具燃烧器2具备:燃烧器头22,其俯视看呈圆形,且在燃烧器头22的下表面中央部一体地垂直设置有混合管21;以及圆板形的燃烧器罩23,其载置于燃烧器头22上。而且,通过使混合管21内嵌于燃烧器座1的支承筒部13a,以燃气喷嘴3和混合管21位于同一轴线上的方式,使燃烧器头22以中心被定位的状态支承于燃烧器座1。此外,混合管21不具有相对于其流口21a缩小了直径的文丘里部,而利用后述的径向文丘里效应对来自流口21a的一次空气进行吸引。
在燃烧器头22上具有:环形的隆起部22a,其从混合管21的上端开口缘部向上方突出;以及环形壁22b,其从上表面外周部向上方突出,燃烧器罩23落座于该环形壁22b的上端面。在环形壁22b上沿轴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从其上端面向下方凹陷的火焰口槽,通过将这些火焰口槽的上端用燃烧器罩23进行闭塞而在燃烧器头22和燃烧器罩23之间划分出火焰口24。
在燃烧器罩23的下表面安装有背板25,该背板25与隆起部22a的上端面间形成规定间隙地与隆起部22a的上端面相对。在背板25的外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垂直设置有多个中心定位片25a,通过这些中心定位片25a的下端部与隆起部22a的外周面抵接,从而将燃烧器罩23相对于燃烧器头22进行中心定位。并且,当从燃气喷嘴3喷出燃气时,经由混合管21向燃烧器头22流入的燃气流碰到背板25的下表面而向径向扩散,且产生所谓的径向文丘里效应,从而从混合管21的下端的入口部21a吸入一次空气。
参照图3,燃气喷嘴3具有:喷嘴主体30,其具有向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喷出燃气的喷嘴孔31,该喷嘴主体30螺旋固定于台座部11;以及筒部32,其以燃气的喷出方向为轴向(上方),以包围燃气的喷出空间的方式从喷嘴主体30向轴向突出地设置。在筒部32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例如4个)一次空气的吸引孔33。各吸引孔33是向径向内侧扩径的带锥度的圆孔。
在筒部32的轴向前端部(上端),形成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六边形的凸缘部32a,并且,通过将扳手等工具搭在凸缘部32a上,能够将喷嘴主体30螺旋固定于台座部11。此外,凸缘部32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六边形,只要是非圆形,且能够作为将喷嘴主体30螺旋固定于台座部11时的工具搭载部的形状即可。
另外,对筒部32的轴向前端部,即,在凸缘部32a和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之间,确保了允许吸引来自入口部21a的一次空气的轴向间隙。而且,按照燃气种类而准备了喷嘴孔31的孔径以及筒部32的长度不同的燃气喷嘴3,且通过凸缘部32a和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之间的轴向间隙量,能够对供给到炉具燃烧器2的一次空气的基本量进行管理。
并且,燃气喷嘴3具备能够转动地外插于筒部32的风门调节筒34。在风门调节筒34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空气调节孔35。而且,通过风门调节筒34的转动,来使各空气调节孔35和各吸引孔33的重叠程度发生变化,从而对各吸引孔33的开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气喷嘴3,伴随从喷嘴孔31喷出燃气而从各吸引孔33向筒部32内对吸引一次空气,燃气和一次空气的混合燃气从筒部32的轴向前端向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喷出。此处,从吸引孔33被吸引到筒部32的一次空气量比从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被吸引的一次空气量少。因此,通过用风门调节筒34对吸引孔33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对被供给到炉具燃烧器2的一次空气量进行极其细微的调节。因此,即便相同的燃气种类而燃气组成、燃气压力不同,也能够配合这种不同,很容易地对一次空气量进行极其细微的调节。另外,即便在误将吸引孔33全部关闭了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吸引基本量的一次空气,因此不会导致燃烧性能恶化而产生不完全燃烧,是安全的。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炉具燃烧器2而言,用户可以将混合管21连带燃烧器头22卸下来进行维护。在这种情况下,若将一次空气调节用的风门调节板安装于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则用户会误将风门调节板卸下来,或者错位,而导致一次空气量会偏出合理的范围,而导致燃烧不良的情况。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用安装于燃气喷嘴3的风门调节筒34对一次空气量进行调节,因此不用在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安装一次空气调节用的风门调节板即可,不会发生上述的不良的状况。
然而,有时会因炉具运送中的振动等导致风门调节筒34从调节完毕位置沿轴向、周向错位,从而使得吸引孔33的开度失常。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风门调节筒34的轴向长度设定为与在台座部11安装了喷嘴主体30的状态下的台座部11和凸缘部32a之间的轴向(上下方向)距离相同。而且,将风门调节筒34夹持在台座部11和凸缘部32a之间。据此,可以防止风门调节筒34在轴向错位,从而防止因该错位而导致吸引孔33的开度失常。
此外,若风门调节筒34的轴向长度因尺寸公差而比台座部11和凸缘部32a之间的轴向距离长,则风门调节筒34在台座部11和凸缘部32a之间被强力夹紧,从而使风门调节筒34很难转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尺寸公差,将风门调节筒34的轴向长度形成为比台座部11和凸缘部32a之间的设计上的轴向距离稍短,在这种情况也包含于上述“相同”中。
但是,就按照现在这样,风门调节筒34在轴向错位一些,存在吸引孔33的开度失常的可能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各空气调节孔35设定为与各吸引孔33相比轴向(上下方向)尺寸大的方形孔。据此,即便风门调节筒34在轴向错位一些,各吸引孔33的开度不会变化,不会产生上述的不良的状况。此外,即便各吸引孔33不是圆孔,通过将各空气调节孔35设置为上述的方形孔,也获得相同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如下的弹簧材料构成风门调节筒34,该弹簧材料形成为在其周向一个位置具有开口部34a的截面为C字形的筒状,风门调节筒34利用弹簧材料的弹性力而与筒部32的外周面弹性接触。据此,通过风门调节筒34相对于筒部32的摩擦力来阻止风门调节筒34因振动等而从调节完毕位置沿周向错位,从而能够防止吸引孔33的开度失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开口部34a的周向宽度设置为与空气调节孔35的周向宽度相同,开口部34a作为对吸引孔33的开度进行调节的空气调节孔来发挥作用,该吸引孔33在与开口部34a相对应的筒部32的周向位置开设。并且,在开口部34a的周向两侧弯曲形成了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舌片部34b。而且,通过将手指搭在舌片部34b上,可以对风门调节筒34进行转动调节。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燃气喷嘴3适用于如下的炉具燃烧器2,该炉具燃烧器2在混合管21上未形成文丘里部,而利用径向文丘里效应从混合管21的入口部21a对一次空气进行吸引,但是具有带文丘里部的混合管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同样地也能够适用于本发明。

Claims (9)

1.一种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具有:
喷嘴主体,其具有向炉具燃烧器的混合管的入口部喷出燃气的喷嘴孔,且该喷嘴主体螺旋固定于喷嘴保持部件;以及
筒部,其以燃气的喷出方向为轴向,以包围燃气的喷出空间的方式从喷嘴主体沿轴向突出地设置;
在筒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一次空气的吸引孔,
该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的特征在于,
在筒部的轴向前端部和混合管的入口部之间确保允许向混合管的入口部吸引一次空气的轴向的间隙,
上述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具有能够转动地外插于筒部的风门调节筒,在该风门调节筒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空气调节孔,通过风门调节筒的转动使得各空气调节孔和各吸引孔的重叠程度发生变化,从而对各吸引孔的开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部的轴向前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所述风门调节筒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喷嘴保持部件和凸缘部之间的轴向距离相同,从而将风门调节筒夹持在喷嘴保持部件和凸缘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调节筒由形成为截面C字形的筒状的弹簧材料构成,通过弹簧材料的弹性力使得风门调节筒与所述筒部的外周面弹性地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调节筒由形成为截面C字形的筒状的弹簧材料构成,通过弹簧材料的弹性力使得风门调节筒与所述筒部的外周面弹性地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空气调节孔是与所述各吸引孔相比轴向尺寸大的方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空气调节孔是与所述各吸引孔相比轴向尺寸大的方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空气调节孔是与所述各吸引孔相比轴向尺寸大的方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空气调节孔是与所述各吸引孔相比轴向尺寸大的方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具燃烧器具备燃烧器头,在该燃烧器头的下表面一体地垂直设置有混合管,
通过在燃烧器头内来自混合管的燃气流沿径向扩散而产生的径向文丘里效应,从混合管的下端的入口部吸引一次空气。
CN201210524465.8A 2011-12-08 2012-12-07 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2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8621A JP5491486B2 (ja) 2011-12-08 2011-12-08 コンロバーナ用ガスノズル
JP2011-268621 2011-1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2294A true CN103162294A (zh) 2013-06-19
CN103162294B CN103162294B (zh) 2016-08-24

Family

ID=48585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446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2294B (zh) 2011-12-08 2012-12-07 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91486B2 (zh)
CN (1) CN103162294B (zh)
MY (1) MY153843A (zh)
SG (1) SG19147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2243B (zh) * 2013-06-25 2015-12-11 Rinnai Kk Gas burner
CN105276581A (zh) * 2014-06-18 2016-01-27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燃烧器用双喷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3186B2 (ja) * 2012-01-11 2014-10-22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コンロバーナ
WO2014207782A1 (ja) * 2013-06-26 2014-12-31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コンロバーナ
ES2645299B1 (es) 2016-06-03 2018-09-12 Bsh Electrodomésticos España, S.A. Quemador de gas y aparato de cocción doméstico
WO2017211973A1 (en) * 2016-06-09 2017-12-14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cooking device comprising an injector
CN112594690B (zh) * 2020-12-15 2022-12-27 广东超人节能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燃气喷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2273Y2 (zh) * 1972-03-08 1977-11-28
JPS5335448U (zh) * 1977-08-09 1978-03-28
JPH0113243Y2 (zh) * 1983-01-31 1989-04-18
CN2893470Y (zh) * 2006-05-30 2007-04-25 叶小琴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1476005U (zh) * 2009-08-24 2010-05-19 俞育铭 气体燃烧器
JP2011052947A (ja) * 2009-09-04 2011-03-17 Rinnai Corp コンロ用バー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2273Y2 (zh) * 1972-03-08 1977-11-28
JPS5335448U (zh) * 1977-08-09 1978-03-28
JPH0113243Y2 (zh) * 1983-01-31 1989-04-18
CN2893470Y (zh) * 2006-05-30 2007-04-25 叶小琴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1476005U (zh) * 2009-08-24 2010-05-19 俞育铭 气体燃烧器
JP2011052947A (ja) * 2009-09-04 2011-03-17 Rinnai Corp コンロ用バー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2243B (zh) * 2013-06-25 2015-12-11 Rinnai Kk Gas burner
CN105276581A (zh) * 2014-06-18 2016-01-27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燃烧器用双喷嘴
CN105276581B (zh) * 2014-06-18 2018-12-21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燃烧器用双喷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91478A1 (en) 2013-07-31
JP2013120020A (ja) 2013-06-17
CN103162294B (zh) 2016-08-24
JP5491486B2 (ja) 2014-05-14
MY153843A (en) 2015-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2294A (zh) 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
KR20170055496A (ko) 연소기 돔 댐퍼 시스템
KR20150065820A (ko) 프레임시트 연소기 돔부
JP2011021875A (ja) 予混合パイロット用途におけるリーン直接噴射
JP2009074792A (ja) Dlnガスタービンの二次燃料ノズル用トロイダルリングマニホルド
JP2012112549A (ja) 微粉炭バーナ
US11187407B2 (en) Mixing device and burner head for a burner with reduced nox emissions
US8939759B2 (en) Tubular burner
CN104180397A (zh) 预混合值班喷嘴
JP2020101338A (ja) スワール角調整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ーナシステム
WO2014141825A1 (ja) 燃焼器、及びガスタービン
CN102588967A (zh) 部分预混燃烧器
JP5955029B2 (ja) 燃焼装置
US7789659B2 (en) Fuel injector, burner and method of injecting fuel
JP6419166B2 (ja) 交互旋回式主バーナを備える非対称なベースプレート冷却
JP2010249362A (ja) バーナ
KR102080597B1 (ko) 풍로버너
JP2016521840A5 (zh)
US9410698B2 (en) Tubular burner
JP6929063B2 (ja) 2種燃料バーナ
JP5636335B2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
JP6302886B2 (ja) バーナ装置用の機能付加装置
RU2669439C1 (ru) Система горелок
CN204114996U (zh) 预混合值班喷嘴
TWI512243B (zh) Gas bur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