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3193A - X射线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X射线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3193A
CN103153193A CN2012800023765A CN201280002376A CN103153193A CN 103153193 A CN103153193 A CN 103153193A CN 2012800023765 A CN2012800023765 A CN 2012800023765A CN 201280002376 A CN201280002376 A CN 201280002376A CN 103153193 A CN103153193 A CN 103153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isual angle
ray
angular ran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23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3193B (zh
Inventor
小林忠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53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3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27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data acquisition trajectory, e.g. helical or spir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 A61B6/444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the rigid structure being a C-arm or U-a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2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control of exposure
    • A61B6/54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control of exposure dependent on patient siz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6/486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generating temporal series of image data
    • A61B6/487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generating temporal series of image data involving fluorosco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205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raw data to produce diagnostic dat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X射线诊断装置。每当由LCI功能得到被检体的断层像时,防止或者减少因被检体的体厚变化等所造成的上述那样的伪影的发生。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有:X射线源、X射线检测器、旋转机构、控制部、重建部。上述X射线源对被检体照射X射线。上述X射线检测器检测透过了被检体的X射线输出投影数据。上述旋转机构使上述X射线源以及X射线检测器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上述控制部一边通过上述旋转机构使上述X射线源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一边由上述X射线源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以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的视角数与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相比较变多的方式来收集投影数据。上述重建部使用所收集到的各视角的投影数据来重建图像。

Description

X射线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对被检体的断层像进行重建的、具备所谓的LCI(Low Contrast Imaging)功能的X射线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X射线诊断装置是朝向被检体从X射线源来照射X射线,由X射线检测器来捕捉透过了患者的X射线,生成作为与该透过剂量成比例的阴影像的X射线透过图像的装置。医师或检查技师等操作者通过观察由X射线诊断装置生成的X射线透过图像,来进行被检体的诊断。
近年来,开发了一边使上述X射线源以及X射线检测器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一边从多方向收集被检体的投影数据,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投影数据进行重建来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装置相同地得到被检体的断层像的方法(也称为LCI)。LCI在脏器等、CT值的浓度差比较小的对象的可视化等中利用。
通常,在LCI中,使X射线的照射条件或X射线源以及X射线检测器的旋转速度为恒定,在X射线源以及X射线检测器的轨道上以恒定的速率进行投影数据的收集。
发明内容
由于一般而言人体的剖面形状是椭圆形,因此,根据投影方向而体厚发生变化。从而,在人体的长度方向上体厚增加,与宽度方向相比较对X射线检测器的入射X射线量变低。同样地,例如,即使在肩等骨骼在特定方向相关联的部位中,当投影方向与上述特定方向一致时,向X射线检测器的入射X射线量也变低。如果向X射线检测器的入射X射线量低于一定水平,则X射线检测器的电路噪音或X射线光子的量子化噪音变得显著SN比劣化,在LCI中的重建图像中出现条状的伪影。
为了通过LCI功能得到被检体的良好的断层像,需要防止或者减少因被检体的体厚变化等导致的上述的那样的伪影的发生。
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有:X射线源、X射线检测器、旋转机构、控制部、重建部。
上述X射线源对被检体照射X射线。上述X射线检测器检测透过了被检体的X射线并输出投影数据。上述旋转机构使上述X射线源以及X射线检测器以对置的状态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上述控制部一边由上述旋转机构使上述X射线源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一边由上述X射线源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以在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的视角数与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相比变多的方式来收集投影数据。上述重建部使用收集到的各视角的投影数据来重建图像。
每当由LCI功能得到被检体的断层像,就能够防止或者减少因被检体的体厚变化等造成的上述的那样的伪影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各实施方式中共同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框结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该X射线诊断装置进行的投影数据(视角数据)收集的图。
图3是表示在该投影数据收集时SN比劣化的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的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数据收集的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数据收集的帧频变化的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数据收集的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数据收集的旋转速度变化的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数据收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第1~第3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构成要素添加同一符号,只在必要时进行重复说明。
首先,针对各实施方式中共同的结构进行叙述。
[X射线诊断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在各实施方式中共同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框结构图。
如该图所示,X射线诊断装置1具备有:高电压发生器2、作为X射线源的X射线管3、X射线光阑装置4、顶板5、C形臂6、X射线检测器7、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8、顶板移动机构9、系统控制部10(控制器)、输入部11、显示部12、数据转换部13、数据存储部14、图像处理部15、以及图像重建部16等。
高电压发生器2发生用于对X射线管3提供的高电压。X射线管3根据从高电压发生器2供给的高电压,产生X射线。
X射线光阑装置4是用于会聚从X射线管3发出的X射线,以使得对于被检体P的关心区域选择性地进行照射的装置。例如,X射线光阑装置4具有可滑动的4片光阑叶片,通过使这些光阑叶片滑动来会聚X射线。
顶板5是载置被检体P的床,配置在未图示的床上。
X射线检测器7具有检测透过了被检体P的X射线的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这些各X射线检测元件将从X射线管3发出并透过了被检体P的X射线转换成电信号并蓄积。
C形臂6是将X射线管3以及X射线光阑装置4、和X射线检测器7在隔着被检体P对置的状态下保持的臂。
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8是用于使C形臂6旋转以及移动的装置。顶板移动机构9是用于使顶板5移动的装置。
数据转换部13与X射线的脉冲照射同步读出积蓄于X射线检测器7的电荷,同时将所读出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输出至数据存储部14。数据存储部14将从数据转换部13输出的数字数据作为投影数据来存储。
图像处理部15对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4的投影数据实施窗口转换,RGB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作为各X射线透过图像输出至显示部12。
输入部11具有操作X射线诊断装置1的医师或技师等操作者输入各种指令或信息所使用的鼠标、键盘、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将由这些设备输入的指令或信息输出至系统控制部10。
显示部12具有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CRT(CathodeRay Tube)等显示器,显示用于经由输入部11接受来自操作者的输入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或从图像处理部15输入的X射线透过图像。
系统控制部10控制X射线诊断装置1整体的动作。即,系统控制部10通过根据经由输入部11输入的来自操作者的指令等,控制高电压发生器2、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8、以及X射线光阑装置4等,来进行对被检体P照射的X射线量的调整以及X射线照射的ON/OFF控制、C形臂6的旋转·移动控制、顶板5的移动控制等。
另外,系统控制部10根据经由输入部11输入的来自操作者的指令等,控制图像处理部15、图像重建部16。另外,系统控制部10进行使上述GUI等显示在显示部12上的控制。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具备有如图2那样一边使X射线焦点F在被检体P的周围旋转一边从多方向收集被检体的投影数据(视角数据),对所收集到的视角数据进行重建从而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装置相同地得到被检体的断层像的功能(以下,称为LCI功能)。另外,图2中的L表示X射线焦点F的轨迹,虚线表示各X射线焦点F中的X射线照射范围。另外,通常使X射线焦点F在0°~240°左右的范围中旋转,其间得到数百视角数据,但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中使焦点间的距离变长来描绘各X射线焦点F(图5、图8、图11中也相同)。
系统控制部10通过控制高电压发生器2对X射线管3以任意的周期脉冲照射X射线,与其同步地使数据转换部13从X射线检测器7读出电荷,从而能够在该周期收集视角数据。以下,将该视角数据收集的周期称为帧频。
数据存储部14在进行基于LCI功能的动作时将从数据转换部13输出的大量的视角数据与表示摄影时的视角角度的视角角度信息一起存储。在此,所谓视角角度是指连结X射线管3以及X射线检测器7的直线对于连结位于默认的位置的X射线管3以及X射线检测器7的直线的斜率。图像重建部16通过进行将数据存储部14所保存的各视角数据根据视角角度信息沿着投影的光束进行重叠的、所谓的反投影处理来重建被检体P的断层像。数据存储部14存储由图像重建部16的重建得到的重建图像。图像处理部15在对数据存储部14所存储的重建图像实施了窗口转换、RGB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之后,输出至显示部12。显示部12显示从图像处理部15输入的重建图像。
另外,如果假定被检体P是人体,则由于体厚不是一定的,因此,如图3所示,在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X射线检测器7的输出的SN比劣化。因此,在重建图像中出现条状的伪影。
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针对用于防止或者减少这样的伪影的发生的方法进行叙述。
(第1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边使X射线管3以及X射线检测器7以恒定速度ωd旋转,一边在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提高帧频R,从而,增加在该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收集的视角数。并且,通过使用所收集到的各视角数据来重建图像,来谋求防止或者减少上述条状伪影的发生。
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具体的动作,使用图4~图6进行说明。
如果用户指示进行基于LCI功能的图像生成,则开始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即,首先,系统控制部10进行应该作为使视角数增加的对象的视角角度范围的设定(步骤S101)。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系统控制部10将C形臂6的旋转的起始点作为基准点(0°),设定从该基准点到视角角度范围θ1的起始点的旋转角度θs1、到视角角度范围θ1的终点的旋转角度θe1、到视角角度范围θ2的起始点的旋转角度θs2、到视角角度范围θ2的终点的旋转角度θe2。系统控制部10也可以将这些旋转角度θs1、θe1、θs2、θe2的值设定为医师或技师等操作者经由输入部11输入的值,也可以自动地设定为预先确定的固定值。
接着,系统控制部10设定作为视角数据收集的基本帧频的速率Rd、作为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据收集的目标帧频的速率Rt(Rd≦Rt)、以及作为C形臂的基本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ωd(步骤S102)。系统控制部10可以将这些速率Rd、速率Rt、旋转速度ωd的值设定为医师或技师等操作者经由输入部11输入的值,也可以自动地设定为预先确定的固定值。
另外,系统控制部10针对在步骤S101、S102中设定的旋转角度θs1、θe1、θs2、θe2、速率Rd、速率Rt、旋转速度ωd以外的X射线摄影所需的参数、例如施加给X射线管3的管电压或关心区域等,也使用从输入部11输入的信息或预先确定的固定值等来设定。
结束了各参数的设定之后,系统控制部10按照这些参数来收集视角数据(步骤S103)。数据存储部14存储所收集到的视角数据。
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视角数据的收集,使用图5、图6进行说明。
在图5中,由轨迹L上的绘制来示出视角数据收集时的X射线焦点F的位置。绘制间隔越密则帧频R越高,越稀疏则变得越低。在图6中,将从C形臂6的基准点(0°)的旋转量θ作为横轴,将帧频R除以速率Rd得到的比率K作为纵轴,表示帧频R的变化的样子。
在步骤S103中,系统控制部10控制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8使C形臂6以恒定的速度ωd进行旋转。另外,系统控制部10在C形臂6的旋转开始当初设帧频R为Rd,在C形臂6的旋转角度θ到达θs1附近使帧频R平滑地增加到Rt,在旋转角度θ到达θe1附近使帧频R平滑地减少到Rd。之后,系统控制部10在C形臂6的旋转角度θ达到θs2的附近使帧频R平滑地增加到Rt,在旋转角度θ达到θe2的附近使帧频R平滑地减少到Rd。
之后,当C形臂6的旋转角度θ到达了终点时,系统控制部10使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8停止C形臂6的旋转,停止从高电压发生器2向X射线管3的电压供给,结束视角数据的收集。
如果如以上那样进行控制,则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与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相比较增加。
在步骤S103之后,图像重建部16使用收集并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4的各视角数据来重建图像(步骤S104)。另外,图像重建部16根据使视角数增加了的比例对使视角数增加了的视角角度范围的视角数据进行修正,并进行反投影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修正中使用由以下的(1)式来进行定义的系数a。
a=1/K(=Rd/R)     (1)
式中的R是指各视角数据收集时的帧频。在上述修正中,图像重建部16使用(1)式来计算分别对于各视角数据的系数a,通过将计算出的系数a乘以对应的视角数据所包含的各数值来进行各视角数据的加权。
如果使用实施了这样的修正之后的视角数据,则能够保持各视角角度中的视角数据的匹配性,进行断层像的准确的重建。数据存储部14存储由步骤S104重建的图像。
在步骤S104之后,图像处理部15对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4的重建图像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并输出至显示部12(步骤S105)。显示部12显示从图像处理部15输入的重建图像。
通过步骤S105结束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通过一边使X射线管3以及X射线检测器7以恒定的速度ωd旋转,一边在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提高帧频R,从而,增加在该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收集的视角数,使用所收集到的各视角数据来重建图像。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将在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即被检体P的体厚厚的角度范围中增加X射线照射量得到视角数据,如果在该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据整体来看,能够改善SN比,防止或者减少重建图像中的条状伪影的发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根据使视角数增加了的比例对属于视角角度范围θ1,θ2的各视角数据进行修正,重建图像。由此,能够保持各视角角度中的视角数据的匹配性,得到准确的重建图像。
另外,在X射线CT装置中,存在修正系统,该修正系统在X射线管与被检体之间设置检测从X射线管放射出的X射线的参照检测器,通过一边参照该参照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一边调整管电流,来在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增加从X射线管放射的X射线量改善SN比。然而,在X射线诊断装置中,由于空间上的问题等不适合设置参照检测器,因此,难以导入那样的修正系统。对此,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则不用重新设置参照检测器那样的特别的构成要素,也能够改善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的SN比,导入很容易。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得到各种优良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接着,针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视角数据收集时没有使帧频R发生变化,使C形臂6的旋转速度ω发生变化增加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的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针对本实施方式中X射线诊断装置1的具体的动作,使用图7~图9进行说明。
如果用户指示进行基于LCI功能的图像生成,则开始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即,首先,系统控制部10与步骤S101相同,进行应该作为增加视角数的对象的视角角度范围(旋转角度θs1,θe1,θs2,θe2)的设定(步骤S201)。
接着,系统控制部10设定作为视角数据收集的基本帧频的速率Rd、作为C形臂的基本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ωd、以及作为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目标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ωt(ωd≧ωt)(步骤S202)。系统控制部10也可以将这些速率Rd、旋转速度ωd、旋转速度ωt的值设定为医师或技师等操作者经由输入部11输入的值,也可以自动地设定为预先确定的固定值。
另外,系统控制部10针对在步骤S201、S202中设定的旋转角度θs1、θe1、θs2、θe2、速率Rd、旋转速度ωd、旋转速度ωt以外的X射线摄影所需的参数,也使用从输入部11输入的信息或预先确定的固定值等来设定。
结束了各参数的设定之后,系统控制部10按照这些参数来收集视角数据(步骤S203)。所收集到的视角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存储部14中。
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视角数据的收集,使用图8、图9进行说明。
在图8中,与图5相同,在轨迹L上的绘制中示出视角数据收集时的X射线焦点F的位置。在图9中,将从C形臂6的基准点(0°)的旋转量θ作为横轴,将旋转速度ω除以旋转速度ωd得到的比率K作为纵轴,表示旋转速度ω的变化的样子。
在步骤S203中,系统控制部10使帧频R恒定为速率Rd来收集视角数据。另外,系统控制部10控制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8,在视角数据收集的开始当初设旋转速度ω为ωd,在C形臂6的旋转角度θ达到θs1的附近使旋转速度ω平滑地下降到ωt,在旋转角度θ到达θe1的附近使旋转速度ω平滑地上升到ωd。之后,系统控制部10在C形臂6的旋转角度θ到达θs2的附近使旋转速度ω平滑地下降到ωt,在旋转角度θ到达θe2的附近使旋转速度ω平滑地上升到ωd。之后,系统控制部10在C形臂6的旋转角度θ到达了终点时使C形臂旋转·移动机构8停止C形臂6的旋转,停止从高电压发生器2向X射线管3的电压供给,结束视角数据的收集。
如果如以上那样进行控制,则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与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相比较增加。
在步骤S203之后,图像重建部16使用收集并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4的各视角数据来重建图像(步骤S204)。
另外,图像重建部16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根据增加了视角数的比例修正增加了视角数的视角角度范围的视角数据,并进行反投影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修正中使用由以下的(2)式进行定义的系数a。
a=K(=ω/ωd)    (2)
式中的ω是指各视角数据收集时的C形臂6的旋转速度。在上述修正中,图像重建部16通过使用(2)式来计算分别对于各视角数据的系数a,将所计算出的系数a乘以对应的视角数据所包含的各数值来进行各视角数据的加权。数据存储部14存储使用修正后的各视角数据来重建的图像。
在步骤S204之后,图像处理部15对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4的重建图像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并输出至显示部12(步骤S205)。显示部12显示从图像处理部15输入的重建图像。
通过步骤S205结束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通过一边由X射线管3以及X射线检测器7以恒定的帧频Rd收集视角数据,一边在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降低上述C形臂6的旋转速度ω,从而,增加该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使用收集到的各视角数据来重建图像。即使是这样的结构时,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将在被检体P的体厚厚的角度范围内增加X射线照射量得到视角数据,如果在该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据整体来看,改善了SN比。其结果,能够防止或者减少重建图像中的条状伪影的发生。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包含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效果,能够得到各种优良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着,针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C形臂6向某一方向旋转从被检体P的周围整体来收集视角数据,之后,使C形臂6在反方向旋转重新收集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据从而增加该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的点,与第1、第2实施方式不同。
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具体的动作,使用图10、图11进行说明。
如果用户指示进行基于LCI功能的图像生成,则开始图10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即,首先,系统控制部10与步骤S101相同,进行应该作为增加视角数的对象的视角角度范围(旋转角度θs1,θe1,θs2,θe2)的设定(步骤S301)。
接着,系统控制部10设定作为视角数据收集的基本帧频的速率Rd、以及作为C形臂的基本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ωd(步骤S302)。系统控制部10可以将这些速率Rd以及旋转速度ωd的值设定为医师或技师等操作者经由输入部11输入的值,也可以自动地设定为预先确定的固定值。
另外,系统控制部10针对在步骤S301、S302中设定的旋转角度θs1、θe1、θs2、θe2、速率Rd、旋转速度ωd以外的X射线摄影所需的参数,也使用由输入部11输入的信息或预先确定的固定值等来设定。
结束了各参数的设定之后,系统控制部10按照这些参数来收集视角数据。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部10一边使C形臂6在某一方向旋转一边来收集视角数据(步骤S303),之后,一边使C形臂反旋转一边重新收集视角数据(步骤S304)。数据存储部14存储所收集到的视角数据。
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视角数据的收集的细节,使用图11进行说明。
在图11中,与图5相同,由轨迹L1、轨迹L2上的绘制表示视角数据收集时的X射线焦点F的位置。另外,轨迹L1是伴随着步骤S303中的C形臂6的旋转的X射线焦点的轨迹,轨迹L2是伴随着步骤S304中的C形臂6的旋转的X射线焦点的轨迹。实际上,两轨迹L1、L2位于同一空间坐标上,但为了便于说明,将其位置稍微错开来图示出。
在步骤S303中,系统控制部10使C形臂6的旋转速度ω恒定为ωd,使帧频R恒定为Rd,来从涵盖被检体P的周围整体的视角角度收集视角数据。
在步骤S304中,系统控制部10使旋转速度ω恒定为ωd使C形臂6反旋转。其中,没有收集视角数据直到C形臂6的旋转角度θ返回到θe2,如果旋转角度θ达到θe2,则使帧频R恒定为Rd开始视角数据的收集,如果旋转角度θ达到θs2,则停止视角数据的收集。之后,如果C形臂6的旋转角度θ达到θe1,则使帧频R恒定为Rd重新开始视角数据的收集,如果旋转角度θ达到θs1,则停止视角数据的收集。
如果如以上那样进行控制,则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与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相比较增加。
在步骤S304之后,图像重建部16使用收集并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4的各视角数据来重建图像(步骤S305)。
另外,图像重建部16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根据增加了视角数的比例修正增加了视角数的视角角度范围的视角数据,并进行反投影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单纯地在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收集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的2倍的视角数据。从而,图像重建部16通过对属于视角角度范围θ1,θ2的视角数据所包含的各数值乘以系数0.5,对属于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的视角数据所包含的各数值乘以系数1.0(或者没有乘以系数),来进行各视角数据的加权。数据存储部14存储在步骤S305中重建的图像。
在步骤S305之后,图像处理部15对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4的重建图像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并输出至显示部12(步骤S306)。显示部12显示从图像处理部15输入的重建图像。
根据步骤S306结束图10的流程图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通过一边使X射线管3以及X射线检测器7在被检体P的周围多次旋转一边收集视角数据,至少在1次旋转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反旋转时)省略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以外的投影数据的收集,来增加该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使用所收集到的各视角数据来重建图像。即使是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将在被检体P的体厚厚的角度范围中增加X射线照射量得到视角数据。其结果,如果从该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据整体来看,能够改善SN比,防止或者减少重建图像中的条状伪影的发生。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包含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效果,能够得到各种优良的效果。
(变形例)
第1~第3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结构能够适当地变形来实施。
例如,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示例出了在2个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增加收集的视角数的情况。然而,增加视角数的范围可以只是1个范围,也可以是3个以上的范围。
另外,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9所示的那样假设使帧频R或旋转速度ω平滑地变化。然而,也可以使帧频R或旋转速度ω以θs1,θe1,θs2,θe2等为基准阶梯状地变化。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示例出了在使C形臂6往复旋转期间收集视角数据的情况。然而,也可以更多地使C形臂6旋转,在其间收集视角数据。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至少在1次的旋转时省略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以外的范围中的投影数据的收集,能够使该视角角度范围θ1,θ2的视角数与其他的范围相比较增加。
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第1实施方式所公开的使帧频R发生变化的方法、第2实施方式所公开的使旋转速度ω发生变化的方法、以及第3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涵盖多次旋转来收集视角数据的方法,增加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θ1,θ2中的视角数。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与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要旨中一样,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具备:
X射线源,对被检体照射X射线;
X射线检测器,检测出透过了被检体的X射线并输出投影数据;
旋转机构,使上述X射线源以及X射线检测器以对置的状态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
控制部,一边由上述旋转机构使上述X射线源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一边由上述X射线源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以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的视角数与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相比较变多的方式来收集投影数据;以及
重建部,使用所收集到的各视角的投影数据来对图像进行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通过使上述旋转机构的旋转速度为恒定,在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提高收集上述投影数据的速率,从而使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的视角数与上述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相比较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通过使由上述X射线源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来收集上述投影数据的速率为恒定,在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降低上述旋转机构的旋转速度,从而使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的视角数与上述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相比较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通过一边由上述旋转机构使上述X射线源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多次,一边由上述X射线源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来收集投影数据,至少在1次旋转时省略上述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中的投影数据的收集,从而使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中的视角数与上述其他的视角角度范围相比较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上述重建部根据使视角数增加的比例来修正属于使视角数增加的视角角度范围的投影数据,并使用修正后的投影数据来重建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中,
上述特定的视角角度范围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
CN201280002376.5A 2011-10-06 2012-09-21 X射线诊断装置 Active CN103153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1874A JP2013081527A (ja) 2011-10-06 2011-10-06 X線診断装置
JP2011-221874 2011-10-06
PCT/JP2012/074164 WO2013051402A1 (ja) 2011-10-06 2012-09-21 X線診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3193A true CN103153193A (zh) 2013-06-12
CN103153193B CN103153193B (zh) 2015-09-02

Family

ID=4804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2376.5A Active CN103153193B (zh) 2011-10-06 2012-09-21 X射线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84543B2 (zh)
JP (1) JP2013081527A (zh)
CN (1) CN103153193B (zh)
WO (1) WO201305140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7496A (zh) * 2020-02-29 2020-06-23 江苏一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Ct成像设备及成像方法
CN113229834A (zh) * 2021-05-19 2021-08-10 有方(合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锥形束ct系统的重建图像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9626B2 (ja) * 2014-03-10 2017-07-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806858B (zh) * 2014-12-31 2019-05-17 北京固鸿科技有限公司 Ct检测方法和ct设备
JP6951117B2 (ja) * 2016-05-09 2021-10-20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US10568598B2 (en) * 2016-06-29 2020-02-25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Fluoroscopy system resolving slowly evolving conditions
KR20190021027A (ko) * 2017-08-22 2019-03-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엑스선 영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8226195B (zh) * 2017-12-28 2023-10-13 清华大学 Ct检查系统和ct成像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3308B1 (en) * 1999-03-19 2001-05-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rtifact compensation with variable angular sampling
CN1690845A (zh) * 2004-04-21 2005-11-02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92877A (zh) * 2007-04-23 2008-10-29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X射线ct设备
US20110075907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Satoru Nakanishi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21338A (ja) * 1986-03-24 1987-09-29 横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断層撮像装置におけるスキャンデ−タ収集方法
JP4047420B2 (ja) * 1997-10-08 2008-02-13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再構成装置
JP2003299644A (ja) * 2002-04-11 2003-10-21 Hitachi Medical Corp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DE10315242B4 (de) * 2003-04-03 2006-02-23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alitätsnahen dreidimensionalen Bildgebung
JP4799000B2 (ja) * 2004-01-22 2011-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X線撮影装置及びx線撮影方法
WO2005070296A1 (ja) 2004-01-22 2005-08-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X線撮影装置及びx線撮影方法
US20080108895A1 (en) * 2006-11-06 2008-05-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fining at least one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 in a tomosynthesis system
JP4966120B2 (ja) 2007-07-18 2012-07-04 株式会社東芝 X線アンギオ撮影装置
JP5142664B2 (ja) * 2007-10-25 2013-02-13 株式会社東芝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5340748B2 (ja) * 2009-01-05 2013-11-13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X線ct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3308B1 (en) * 1999-03-19 2001-05-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rtifact compensation with variable angular sampling
CN1690845A (zh) * 2004-04-21 2005-11-02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92877A (zh) * 2007-04-23 2008-10-29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X射线ct设备
US20110075907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Satoru Nakanishi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7496A (zh) * 2020-02-29 2020-06-23 江苏一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Ct成像设备及成像方法
CN113229834A (zh) * 2021-05-19 2021-08-10 有方(合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锥形束ct系统的重建图像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1402A1 (ja) 2013-04-11
CN103153193B (zh) 2015-09-02
US20130094626A1 (en) 2013-04-18
JP2013081527A (ja) 2013-05-09
US9084543B2 (en) 2015-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3193A (zh) X射线诊断装置
US11625151B2 (en) Medical image providing apparatus and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same
RU2550542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компьютерных томографических изображений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геометрий со смещенным детектором
US1026504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imaging systems
CN105078495B (zh) 一种pet-ct扫描成像方法及相关成像方法
CN102525533B (zh) X射线ct装置
JP6027546B2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を用いた位相決定方法
US10213179B2 (en) Tomograph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constructing tomography image
CN106232007B (zh) X射线ct装置和处理装置
CN103356222B (zh) 对于双源ct设备具有散射校正的用于重建ct图像的方法
CN102846333B (zh) 用于x射线成像中的散射校正的方法和系统
US20050226375A1 (en) Enhanced X-ray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60209837A1 (en) Medical device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978516B2 (ja) X線ct装置及び画像再構成方法
KR20170025096A (ko) 단층 영상 복원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단층 영상 복원 방법
CN101902967B (zh) 心脏ct中非自主呼吸运动的校正
KR20150058948A (ko) 의료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의료 영상 처리 방법
KR101665513B1 (ko) 컴퓨터 단층 촬영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ct 영상 복원 방법
CN102743183B (zh) 用于患者的动态ct检查的方法和ct设备以及数据载体
JPWO2015108097A1 (ja) X線ct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再構成方法
JP2011251018A (ja) X線ct装置
CN102065770B (zh) X射线ct装置
CN101879070B (zh) 从经过轨迹时记录的x射线投影中确定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9907B (zh) 基于网格位移模型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方法
CN103720482B (zh) 影像重建方法与系统及影像建构方法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25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