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7174A -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 Google Patents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7174A
CN103147174A CN2013100890032A CN201310089003A CN103147174A CN 103147174 A CN103147174 A CN 103147174A CN 2013100890032 A CN2013100890032 A CN 2013100890032A CN 201310089003 A CN201310089003 A CN 201310089003A CN 103147174 A CN103147174 A CN 103147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gear
roller
column
bear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90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7174B (zh
Inventor
潘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SHENG NON-WOVE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SHENG NON-WOV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SHENG NON-WOVE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SHENG NON-WOV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890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7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7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7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7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71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废纤维边然料开松机包括机架,喂棉机构包括一对轴承座支架,一个轴承座支架固定在机架的一侧,另一个轴承座支架固定在机架的另一侧,并且在一对轴承座支架的上部各配设有罗拉间隙调整装置;上、下齿圈罗拉,彼此上下对应,上齿圈罗拉的一端和下齿圈罗拉的一端支承在一个轴承座支架的一端、另一端和下齿圈罗拉的另一端支承在另一个轴承座支架的一端;上、下罗拉,彼此上下对应并且结构相同,上罗拉的一端和下罗拉的一端支承在一个轴承座支架的另一端,而上罗拉的另一端和下罗拉的另一端支承在另一个轴承座支架的另一端。具有良好的开松效果和开松效率。

Description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用于对特殊的废纤维边角料喂给预开松辊开松,以利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特殊的废纤维边角料主要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指汽车内饰件如汽车隔音毡和地垫(地垫通常铺置在对应于正、副驾驶员的部位的汽车底板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裁除边角料。因为,如汽车内饰件生产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之理,不论是汽车隔音毡还是地垫以及其它类似的产品,其原料普遍由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如丙纶纤维、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与天然纤维(如麻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或者与化学纤维(如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纤维)相混合的纤维经加热压制成型得到。对此可以参见中国专利CN101775708A(汽车内饰件毡自动成型机)、CN2122781Y(汽车内饰件成型设备)、CN101024387A(汽车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CN102776715A(空气填充法车辆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6A(气流填充式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7A(空气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8A(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和CN102776720A(气流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等等。
如业界所知之理,在前述汽车地垫和隔音毡的生产过程中,裁除的边角废料的面积通常占地垫、隔音毡面积的25-30%左右,也就是说若要获得10㎡的隔音毡,那么其毛坯即在未裁剪之前的面积通常为12.5-13㎡(地垫同例),因此产生的废边角料的量较大。又,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了低熔点纤维,于是在热压成型阶段,低熔点纤维产生玻璃化趋势即产生固化而形成一定的硬度,以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耐撕破强度,由于硬度和强度兼备,因而难以由公知的开松机例如CN100368612C(开松机)、CN102586956A(纤维开松机)、CN102586955A(具有除杂功能的开松机)和CN1710165A(开松机)或类似的开松机有效开松。因为,由于此类开松机是针对正常的无纺织纤维的开松而设计的,因此对前述硬度和强度兼备的废边角料开松时很快暴露出“水土不服”现象。尤其,当试图用此类开松机对前述边角料开松时每小时仅能勉强开松20kg左右,并且由于开松质量无法令人恭维,开松后的纤维只能用于加工诸如管道包覆产品或民用产品如鞋垫等。
基于并非限于前述的开松效率低和开松质量(或称效果)差的两个因素,目前汽车内饰件生产厂商通常将前述的废边角料进行废弃处理,即,或进行填埋,或进行焚烧,从而产生以下弊端:一是造成资源浪费,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以及循环经济精神相悖;二是填埋会对土壤和水系造成污染,焚烧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三是由于无法回用而使汽车内饰件成本提高。
开松机通常由纤维输送机构、喂棉机构和开松辊组成,喂棉机构位于纤维输送机构与开松辊之间,已有技术中的喂棉机构由一对彼此对置的喂棉罗拉构成,由该一对喂棉罗拉的协同作用而将纤维输送机构引入的纤维供给开松辊开松。但是,如前述,由于废纤维边角料硬度和强度兼备,因此如果一对喂棉罗拉不能对废纤维边角料处于牵制状态下供给开松辊,那么无法获得期取的开松效果。因为,废纤维边角料只有在处于被开松辊撕拉的状态下才能开松,而在开松辊对废纤维边角料撕拉时必须依赖喂棉机构的有效牵制,否则无法完成撕拉开松。由此可知,若要对废纤维边角料开松,则必须具有结构合理的喂棉机构,然而在已有技术中均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废纤维边角料在有节制的牵制状态下喂给开松辊撕拉开松而藉以保障开松辊的开松效果以及开松效率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所述的废纤维边然料开松机包括机架,所述的喂棉机构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结构相同的一对轴承座支架,该一对轴承座支架中的其中一个轴承座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一侧,而该一对轴承座支架中的另一个轴承座支架固定在机架的另一侧,并且在一对轴承座支架的上部各配设有罗拉间隙调整装置;一上齿圈罗拉和一结构与上齿圈罗拉相同的下齿圈罗拉,上、下齿圈罗拉彼此上下对应,其中:上齿圈罗拉的一端和下齿圈罗拉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轴承座支架中的其中一个轴承座支架的一端,而上齿圈罗拉的另一端和下齿圈罗拉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一对轴承座支架中的另一个轴承座支架的一端;一上罗拉和一下罗拉,上、下罗拉彼此上下对应并且结构相同,其中:上罗拉的一端和下罗拉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轴承座支架中的其中一个轴承座支架的另一端,而上罗拉的另一端和下罗拉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一对轴承座支架中的另一个轴承座支架的另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轴承座支架各包括底板、第一、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底板与所述机架固定,第一、第二、第三立柱彼此以纵向并行的状态构成于底板上,其中,第二立柱位于第一、第三立柱之间,在第一立柱朝向第二立柱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一立柱表面的一第一导突,在第二立柱朝向第一立柱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二立柱表面的一第二导突 ,并且在第二立柱朝向第三立柱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二立柱表面的一第三导突,在第三立柱朝向第二立柱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三立柱表面的一第四导突,所述的第一、第二导突彼此对应,而所述的第三、第四导突相互对应,所述的罗拉间隙调整装置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立柱以及第三立柱的顶部固定,并且同时与第一、第二、第三导突以及第四导突滑动配合,所述的上齿圈罗拉以及下齿圈罗拉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立柱之间,而所述的上罗拉以及下罗拉对应于第二、第三立柱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罗拉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板、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和上罗拉调整机构,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固定,中部与第二立柱的顶部固定,另一端与第三立柱的顶部固定,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设置在固定板的所述一端,上罗拉调整机构设置在固定板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的上齿圈罗拉包括一上齿圈罗拉轴和以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方式套固在上齿圈罗拉轴上的一组上齿圈,上齿圈罗拉轴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上齿圈罗拉轴头,上齿圈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上齿圈罗拉轴承座上,而上齿圈罗拉轴承座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立柱之间,并且与第一、第二导突滑动配合,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对应于上齿圈罗拉轴承座的上方;所述的下齿圈罗拉包括一下齿圈罗拉轴和以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方式套固在下齿圈罗拉轴上的一组下齿圈,下齿圈罗拉轴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下齿圈罗拉轴头,下齿圈罗拉轴头转动支承在下齿圈罗拉轴承座上,而下齿圈罗拉轴承座位于第一、第二立柱之间,并且与第一、第二导突滑动配合,其中:所述下齿圈罗拉轴承座对应于所述上齿圈罗拉轴承座的下方;所述的上罗拉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上罗拉轴头,各上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上罗拉轴承座上,而上罗拉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第三立柱之间,并且同时与所述的第三导突以及第四导突滑动配合,所述的上罗拉调整机构对应于上罗拉轴承座的上方;所述的下罗拉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下罗拉轴头,各下罗拉轴头转动地支承在下罗拉轴承座上,而下罗拉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第三立柱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罗拉轴承座的下方同时与所述的第三导突以及第四导突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齿圈的外壁上并且围绕上齿圈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上齿圈咬合齿;在所述的下齿圈的外壁上并且围绕下齿圈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下齿圈咬合齿,上下齿圈咬合齿彼此配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轴承座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一导滑槽,其中,所述的一侧的第一导滑槽与所述的第一导突滑动配合,而所述另一侧的第一导滑槽与所述的第二导突滑动配合;在所述的下齿圈罗拉轴承座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二导滑槽,其中,所述一侧的第二导滑槽与所述第一导突滑动配合,而所述另一侧的第二导滑槽 与所述第二导滑槽与所述第二导突滑动配合;在所述上罗拉轴承座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三导滑槽,其中,所述一侧的第三导滑槽与所述第三导突滑动配合,而所述另一侧的第在导滑槽与所述第四导突滑动配合;在所述的下罗拉轴承座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四导滑槽,其中,所述一侧的第四导滑槽与所述第三导突滑动配合,而所述另一侧的第四导滑槽与所述第四导突滑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盖和第一弹簧柱,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所述一端,并且在该第一套筒的顶部配设有一第一弹簧调整螺钉 ,该第一弹簧调整螺钉探入第一套筒的第一套筒腔内,第一弹簧和第一弹簧上盖容纳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套筒腔内,并且第一弹簧的一端支承在第一弹簧上盖上,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一弹簧柱 的第一弹簧支承突缘上,该第一弹簧柱的一端探入第一套筒腔内,另一端支承在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轴承座上,所述的第一弹簧调整螺钉与所述第一弹簧上盖接触。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罗拉调整机构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盖和第二弹簧柱,第二套筒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所述另一端,并且在该第二套筒的顶部配设有一第二弹簧调整螺钉,该第二弹簧调整螺钉探入第二套筒的第二套筒腔 内,第二弹簧和第二弹簧上盖容纳于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二套筒腔内,并且第二弹簧的一端支承在第二弹簧上盖上,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二弹簧柱的第二弹簧支承突缘上,该第二弹簧柱的一端探入第二套筒腔内,另一端支承在所述上罗拉轴承座上,所述的第二弹簧调整螺钉 与所述的第二弹簧上盖接触。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轴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上齿圈固定键,在所述的上齿圈的孔壁上开设有上齿圈固定键槽,上齿圈固定键槽与上齿圈固定键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下齿圈罗拉轴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下齿圈固定键,在所述的下齿圈的孔壁上开设有下齿圈固定键槽,下齿圈固定键槽 与下齿圈固定键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罗拉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上罗拉齿,在所述的下罗拉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下罗拉齿,上、下罗拉齿彼此配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可通过上、下齿圈罗拉的配合而可使废纤维边角料在牵制的状态下经上、下罗拉 喂给开松辊撕拉开松,因而具有良好的开松效果和开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给出了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机架1,作为本发明结构体系的喂棉机构的一对轴承座支架2中的其中一个轴承座支架2如左边的一个轴承座支架2固定在机架1的一侧如左侧,而一对轴承座支架2中的另一个轴承座支架2如右边的一个轴承座支架2固定在机架1的另一侧如右侧。由图示可知,一对轴承座支架2的结构是彼此相同的,并且在机架1上的位置相互对应。
前述的一对轴承座支架2各包括底板21、第一、第二立柱22、23和第三立柱24,底板21优选使用螺栓与机架1固定,第一、第二、第三立柱彼此以纵向并行的状态构成于底板21上,并且相互之间保持有间距。由图所示,第二立柱23位于第一、第三立柱22、24之间,并且该第一、第二、第三立柱22、23、24的高度相等,以及第一、第二立柱22、23之间的间距是与第二、第三立柱23、24之间的间距相等的。在第一立柱22 朝向第二立柱23 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一立柱22的表面的一第一导突221;在第二立柱23朝向第一立柱22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二立柱23的表面的一第二导突231,并且在第二立柱23朝向第三立柱24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二立柱23的表面的一第三导突232; 在第三立柱24朝向第二立柱23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三立柱24的表面的一第四导突241。由图示可知,第一、第二导突221、231彼此相向对应,而第三、第四导突232、241彼此相向对应。
在前述的一对轴承座支架3的上部各配设有一罗拉间隙调整装置3,也就是说,罗拉间隙调整装置3有一对,各罗拉间隙调整装置3包括固定板31、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32和下齿圈罗拉调整机构33,固定板31的一端用螺钉与前述的第一立柱22的顶部固定,中部用螺钉与第二立柱23的顶部固定,而固定板31的另一端用螺钉与第三立柱24的顶部固定。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32设置在固定板31的前述一端,而上罗拉调整机构33设置在固定板31的前述另一端。
给出了一上齿圈罗拉4,该上齿圈罗拉4包括一上齿圈罗拉轴41和以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方式套固在上齿圈罗拉轴41上的一组上齿圈42 ,在上齿圈罗拉轴41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上齿圈罗拉轴头411,各上齿圈罗拉轴头411转动地支承在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上,而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位于前述的第一、第二立柱22、23之间,并且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与前述的第一、第二导突221、231滑动配合。具体是:在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一导滑槽4121,一侧的第一导滑槽4121与第一导突221滑动配合,而另一侧的第一导滑槽4121与第二导突231滑动配合。由图1所示,在上齿圈罗拉轴4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齿圈固定键413。一组上齿圈42的圆周方向的外壁上各构成有上齿圈咬合齿421,并且在各上齿圈42的中心孔的孔壁上构成有上齿圈固定键槽422,当上齿圈42套置到上齿圈罗拉轴41 上后,上齿圈固定键槽422便与上齿圈固定键413固定。前述的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32对应于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的上方。
给出了一下齿圈罗拉5,该下齿圈罗拉5的结构实质上是与前述的上齿圈罗拉4的结构相同的,包括一下齿圈罗拉轴51和以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方式套固在下齿圈罗拉轴51上的一组下齿圈52,在下齿圈罗拉轴51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下齿圈罗拉轴头511,各下齿圈罗拉轴头511转动地支承在下齿圈罗拉轴承座512上,而下齿圈罗拉轴承座512位于前述的第一、第二立柱22、23之间,并且对应于前述的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的下方。在下齿圈罗拉轴承座512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二导滑槽5121 ,其中:一侧的第二导滑槽5121与第一导突221滑动配合,而另一侧的第二导滑槽5121 与第二导突231滑动配合。请参考图2,在下齿圈罗拉轴5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下齿圈固定键513,一组下齿圈52的圆周方向的外壁上各构成有下齿圈啮合齿521,并且在各下齿圈52的中心孔的孔壁上构成有下齿圈固定键槽522,当下齿圈52套置到下齿圈罗拉轴51上后,下齿圈固定键槽522便与下齿圈固定键513固定。
作为优选的方案,可根据需要而在前述的下齿圈罗拉轴承座512上设置(叠置)垫块5122,垫块5122同样与前述的第一、第二导突221、231滑动配合。
由上述说明可知,前述的上、下齿圈罗拉轴承座412、512在轴承座支架2上的位置位于第一、第二立柱22、23之间。
请继续见图1,给出了一上罗拉6和一下罗拉7,在上罗拉6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上罗拉轴头61,各上罗拉轴头61转动地支承在上罗拉轴承座62上,而上罗拉轴承座62设置在前述的第二、第三立柱23、24之间。在上罗拉轴承座62的一侧以及另一端各开设有一第三导滑槽621,其中:一侧的第三导滑槽621与前述的第三导突232滑动配合,而另一侧的第三导滑槽621 与前述的第四导突241滑动配合。上面提及的上罗拉调整机构33对应于上罗拉轴承座62的上方。在上罗拉6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上罗拉齿63(图2详示)。在下罗拉7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下罗拉轴头71,各下罗拉轴头71转动地支承在下罗拉轴承座72上,而下罗拉轴承座72设置在前述的第二、第三立柱23、24之间,并且对应于上罗拉轴承座62的下方。在下罗拉轴承座72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四导滑槽721,其中:一侧的第四导滑槽721与第三导突232滑动配合,而另一侧的第四导滑槽721 与第四导突241滑动配合。在下罗拉7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下罗拉齿73(图2详示)。
作为优选的方案,可根据需要而在前述的上罗拉轴承座62上设置(叠放)垫铁622 ,垫铁622同样与第三、第四导突232、241滑动配合。
由上述说明可知,前述的上、下罗拉轴承座62、72在轴承座支架2上的位置位于第二、第三立柱23、24之间。
上面提及的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32包括第一套筒321、第一弹簧322、第一弹簧上盖323和第一弹簧柱324,第一套筒321固定在前述的固定板31的一端,并且在该第一套筒321的顶部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有一第一弹簧调整螺钉3212,该第一弹簧调整螺钉3212探入到第一套筒321的第一套筒腔3211内,第一弹簧322以及第一弹簧上盖323容纳于第一套筒腔3211内,并且套置在第一弹簧柱324上的第一弹簧322的一端(上端)支承在第一弹簧上盖323上,而另一端(下端)支承在构成于第一弹簧柱324上的第一弹簧支承突缘3241上,第一弹簧柱324的一端(上端)探入第一套筒腔3211内,而另一端(下端)支承在前述的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上。前述的第一弹簧调整螺钉3212与第一弹簧上盖323接触。
当顺时针调节第一弹簧螺钉3212时,由第一弹簧调整螺钉3212作用于第一弹簧上盖323,由第一弹簧上盖323将作用力传递给第一弹簧322,由第一弹簧322作用于第一弹簧柱324,由第一弹簧柱324作用于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从而使上、下齿圈罗拉4、5之间的间距缩小,反之同例。
上面提及的上罗拉调整机构33包括第二套筒331、第二弹簧332、第二弹簧上盖333和第二弹簧柱334,第二套筒331固定在前述固定板31的另一端,并且在该第二套筒331的顶部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有一第二弹簧调整螺钉3312,该第二弹簧调整螺钉3312探入到第二套筒331的第二套筒腔3311内。第二弹簧332以及第二弹簧上盖333容纳于第二套筒腔3311内,并且套置在第二弹簧柱334上的第二弹簧332的一端(上端)支承在第二弹簧上盖333上,而另一端(下端)支承在构成于第二弹簧柱334上的第二弹簧支承突缘3341上,第二弹簧柱334的一端(上端)探入第二套筒腔3311内,而另一端(下端)支承在前述的上罗拉轴承座62上。如果在上罗拉轴承座62上设置有垫铁622,那么第二弹簧柱334的另一端即下端支承在垫铁622上。
当顺时针调节第二弹簧调整螺钉3312时,由第二弹簧调整螺钉3312作用于第二弹簧上盖333,由第二弹簧上盖333将作用力传递给第二弹簧332,由第二弹簧332对第二弹簧柱334作用,由第二弹簧柱334作用于上罗拉轴承座62,从而使上、下罗拉6、7之间的间距缩小,反之同例。
图1中示意的第一链轮414与上齿圈罗拉轴头411固定,第二链轮514与下齿圈罗拉轴头511固定,第三链轮64与上罗拉轴头61固定,第四链轮74与下罗拉轴头71固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链轮414、514、64、74均由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动力传动机构带动。
请参见图2,申请人结合图2描述本发明的使用,废纤维边角料9由前道的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机构引入本发明的喂棉机构的上、下齿圈罗拉4、5之间,经上、下齿圈罗拉4、5进入上、下罗拉6、7之间,出上、下罗拉6、7时,由图示的开松辊8开松。在该过程中,由于废纤维边角料9既具有一定的强度,又具有较硬的硬度,因此,当废纤维边角料9进入上、下齿圈罗拉4、5之间时,分别由上、下齿圈42、51上的上、下齿圈咬合齿421、521的配合而对废纤维边角料9牵制,进而由上、下罗拉6、7的上、下罗拉齿63、73的彼此配合而得以使废纤维边角料9在可靠的牵制状态下供开松辊8以撕拉方式开松(也可称“供给开松辊以蚕食方式开松”),因为如果废纤维边角料9一下子进入开松辊8,那么无法对其开松。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如实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尤其经本申请人对废纤维边角料所作的模拟开松实验表明,具有理想的开松效果和开松效率,可满足汽车内饰生产厂商的使用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纤维边然料开松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喂棉机构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结构相同的一对轴承座支架(2),该一对轴承座支架(2)中的其中一个轴承座支架(2)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一侧,而该一对轴承座支架(2)中的另一个轴承座支架(2)固定在机架(1)的另一侧,并且在一对轴承座支架(2)的上部各配设有罗拉间隙调整装置(3);一上齿圈罗拉(4)和一结构与上齿圈罗拉(4)相同的下齿圈罗拉(5),上、下齿圈罗拉(4、5)彼此上下对应,其中:上齿圈罗拉(4)的一端和下齿圈罗拉(5)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轴承座支架(2)中的其中一个轴承座支架(2)的一端,而上齿圈罗拉(4)的另一端和下齿圈罗拉(5)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一对轴承座支架(2)中的另一个轴承座支架(2)的一端;一上罗拉(6)和一下罗拉(7),上、下罗拉(6、7)彼此上下对应并且结构相同,其中:上罗拉(6)的一端和下罗拉(7)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轴承座支架(2)中的其中一个轴承座支架(2)的另一端,而上罗拉(6)的另一端和下罗拉(7)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一对轴承座支架(2)中的另一个轴承座支架(2)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轴承座支架(2)各包括底板(21)、第一、第二立柱(22、23)和第三立柱(24),底板(21)与所述机架(1)固定,第一、第二、第三立柱(22、23、24)彼此以纵向并行的状态构成于底板(21)上,其中,第二立柱(23)位于第一、第三立柱(22、24)之间,在第一立柱(22)朝向第二立柱(23)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一立柱(22)表面的一第一导突(221),在第二立柱(23)朝向第一立柱(22)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二立柱(23)表面的一第二导突(231) ,并且在第二立柱(23)朝向第三立柱(24)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二立柱(23)表面的一第三导突(232),在第三立柱(24)朝向第二立柱(23)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凸起于第三立柱(24)表面的一第四导突(241),所述的第一、第二导突(221、231)彼此对应,而所述的第三、第四导突(232、241)相互对应,所述的罗拉间隙调整装置(3)与所述的第一、第二立柱(22、23)以及第三立柱(24)的顶部固定,并且同时与第一、第二、第三导突(221、231、232)以及第四导突(241)滑动配合,所述的上齿圈罗拉(4)以及下齿圈罗拉(5)对应于所述第一、第二立柱(22、23)之间,而所述的上罗拉(6)以及下罗拉(7)对应于第二、第三立柱(23、2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罗拉间隙调整装置(3)包括固定板(31)、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32)和上罗拉调整机构(33),固定板(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22)的顶部固定,中部与第二立柱(23)的顶部固定,另一端与第三立柱(24)的顶部固定,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32)设置在固定板(31)的所述一端,上罗拉调整机构(33)设置在固定板(31)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的上齿圈罗拉(4)包括一上齿圈罗拉轴(41)和以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方式套固在上齿圈罗拉轴(41)上的一组上齿圈(42),上齿圈罗拉轴(41)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上齿圈罗拉轴头(411),上齿圈罗拉轴头(411)转动地支承在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上,而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立柱(22、23)之间,并且与第一、第二导突(221、231)滑动配合,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32)对应于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的上方;所述的下齿圈罗拉(5)包括一下齿圈罗拉轴(51)和以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方式套固在下齿圈罗拉轴(51)上的一组下齿圈(52),下齿圈罗拉轴(51)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下齿圈罗拉轴头(511),下齿圈罗拉轴头(511)转动支承在下齿圈罗拉轴承座(512)上,而下齿圈罗拉轴承座(512)位于第一、第二立柱(22、23)之间,并且与第一、第二导突(221、231)滑动配合,其中:所述下齿圈罗拉轴承座(512)对应于所述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的下方;所述的上罗拉(6)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上罗拉轴头(61),各上罗拉轴头(61)转动地支承在上罗拉轴承座(62)上,而上罗拉轴承座(62)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第三立柱(23、24)之间,并且同时与所述的第三导突(232)以及第四导突(241)滑动配合,所述的上罗拉调整机构(33)对应于上罗拉轴承座(62)的上方;所述的下罗拉(7)的两端各构成有一下罗拉轴头(71),各下罗拉轴头(71)转动地支承在下罗拉轴承座(72)上,而下罗拉轴承座(72)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第三立柱(23、24)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罗拉轴承座(62)的下方同时与所述的第三导突(232)以及第四导突(241)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齿圈(42)的外壁上并且围绕上齿圈(4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上齿圈咬合齿(421);在所述的下齿圈(52)的外壁上并且围绕下齿圈(5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下齿圈咬合齿(521),上下齿圈咬合齿(421、521)彼此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一导滑槽(4121),其中,所述的一侧的第一导滑槽(4121)与所述的第一导突(221)滑动配合,而所述另一侧的第一导滑槽(4121)与所述的第二导突(231)滑动配合;在所述的下齿圈罗拉轴承座(512)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二导滑槽(5121),其中,所述一侧的第二导滑槽(5121)与所述第一导突(221)滑动配合,而所述另一侧的第二导滑槽(5121)与所述第二导滑槽(5121)与所述第二导突(231)滑动配合;在所述上罗拉轴承座(62)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三导滑槽(621),其中,所述一侧的第三导滑槽(621)与所述第三导突(232)滑动配合,而所述另一侧的第在导滑槽(621)与所述第四导突(241)滑动配合;在所述的下罗拉轴承座(72)的一侧和另一侧各开设有一第四导滑槽(721),其中,所述一侧的第四导滑槽(721)与所述第三导突(232)滑动配合,而所述另一侧的第四导滑槽(721)与所述第四导突(241)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调整机构(32)包括第一套筒(321)、第一弹簧(322)、第一弹簧上盖(323)和第一弹簧柱(324),第一套筒(321)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1)的所述一端,并且在该第一套筒(321)的顶部配设有一第一弹簧调整螺钉(3212 ),该第一弹簧调整螺钉(3212)探入第一套筒(321)的第一套筒腔(3211)内,第一弹簧(322)和第一弹簧上盖(323)容纳于所述第一套筒(321)的第一套筒腔(3211)内,并且第一弹簧(322)的一端支承在第一弹簧上盖(323)上,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一弹簧柱(324 )的第一弹簧支承突缘(3241)上,该第一弹簧柱(324)的一端探入第一套筒腔(3211)内,另一端支承在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轴承座(412)上,所述的第一弹簧调整螺钉(3212)与所述第一弹簧上盖(323)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罗拉调整机构(33)包括第二套筒(331)、第二弹簧(332)、第二弹簧上盖(333)和第二弹簧柱(334),第二套筒(331)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1)的所述另一端,并且在该第二套筒(331)的顶部配设有一第二弹簧调整螺钉(3312),该第二弹簧调整螺钉(3312)探入第二套筒(331)的第二套筒腔(3311) 内,第二弹簧(332)和第二弹簧上盖(333)容纳于所述第二套筒(331)的第二套筒腔(3311)内,并且第二弹簧(332)的一端支承在第二弹簧上盖(333)上,而另一端支承在第二弹簧柱(334)的第二弹簧支承突缘(3341)上,该第二弹簧柱(334)的一端探入第二套筒腔(3311)内,另一端支承在所述上罗拉轴承座(62)上,所述的第二弹簧调整螺钉(3312) 与所述的第二弹簧上盖(333)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齿圈罗拉轴(4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上齿圈固定键(413),在所述的上齿圈(42)的孔壁上开设有上齿圈固定键槽(422),上齿圈固定键槽(422)与上齿圈固定键(413)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齿圈罗拉轴(5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下齿圈固定键(513),在所述的下齿圈(52)的孔壁上开设有下齿圈固定键槽(522),下齿圈固定键槽(522 )与下齿圈固定键(513)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罗拉(6)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上罗拉齿(63),在所述的下罗拉(7)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下罗拉齿(73),上、下罗拉齿(63、73)彼此配合
CN201310089003.2A 2013-03-20 2013-03-20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7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9003.2A CN103147174B (zh) 2013-03-20 2013-03-20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9003.2A CN103147174B (zh) 2013-03-20 2013-03-20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7174A true CN103147174A (zh) 2013-06-12
CN103147174B CN103147174B (zh) 2015-05-20

Family

ID=48545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900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7174B (zh) 2013-03-20 2013-03-20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717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9361A (zh) * 2015-06-18 2015-10-07 孙立志 一种废旧服装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0055630A (zh) * 2019-05-30 2019-07-26 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开棉机或清棉机的四罗拉均衡喂入装置
CN110132669A (zh) * 2019-04-29 2019-08-16 河北科技大学 棉纤维制样装置
CN113089109A (zh) * 2021-04-13 2021-07-09 聊城大学 一种清选室内缠绕辊组自动调节防护型自动喂花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8336A (en) * 1964-10-09 1967-12-19 Chaikin Malcolm Continuous fibre disentangling and straightening apparatus
CN1710165A (zh) * 2005-06-08 2005-12-21 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开松机
CN1771190A (zh) * 2004-03-02 2006-05-10 株式会社羽岛 开松机
JP2006214053A (ja) * 2005-02-07 2006-08-17 Sanyu:Kk 開繊機
RU2362846C1 (ru) * 2007-12-10 2009-07-27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ван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текстиль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генерации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отходов
CN102586956A (zh) * 2012-02-22 2012-07-18 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纤维开松机
CN203128712U (zh) * 2013-03-20 2013-08-14 江苏常盛无纺设备有限公司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8336A (en) * 1964-10-09 1967-12-19 Chaikin Malcolm Continuous fibre disentangling and straightening apparatus
CN1771190A (zh) * 2004-03-02 2006-05-10 株式会社羽岛 开松机
JP2006214053A (ja) * 2005-02-07 2006-08-17 Sanyu:Kk 開繊機
CN1710165A (zh) * 2005-06-08 2005-12-21 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开松机
RU2362846C1 (ru) * 2007-12-10 2009-07-27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ван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текстиль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генерации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отходов
CN102586956A (zh) * 2012-02-22 2012-07-18 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纤维开松机
CN203128712U (zh) * 2013-03-20 2013-08-14 江苏常盛无纺设备有限公司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9361A (zh) * 2015-06-18 2015-10-07 孙立志 一种废旧服装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4959361B (zh) * 2015-06-18 2018-01-19 孙文星 一种废旧服装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0132669A (zh) * 2019-04-29 2019-08-16 河北科技大学 棉纤维制样装置
CN110055630A (zh) * 2019-05-30 2019-07-26 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开棉机或清棉机的四罗拉均衡喂入装置
CN110055630B (zh) * 2019-05-30 2023-10-10 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开棉机或清棉机的四罗拉均衡喂入装置
CN113089109A (zh) * 2021-04-13 2021-07-09 聊城大学 一种清选室内缠绕辊组自动调节防护型自动喂花机
CN113089109B (zh) * 2021-04-13 2023-06-20 聊城大学 一种清选室内缠绕辊组自动调节防护型自动喂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7174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7172B (zh) 废纤维边角料预开松机
CN103147174A (zh)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CN203128708U (zh) 废纤维精开松机
CN103147175B (zh) 废纤维精开松机
CN203128705U (zh) 废纤维边角料预开松机
CN203128712U (zh) 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
CN102363551B (zh) 全自动多工位玻璃制瓶机
CN206561673U (zh) 一种汽车备胎盖板无纺布压合裁切装置,
CN203128711U (zh) 废纤维边角料预开松机的预开松辊结构
CN103147176A (zh) 废纤维输送机
CN103147173B (zh) 废纤维边角料预开松机的预开松辊结构
PL36293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composite yarn
CN103657955A (zh) 一种带回转装置的滤清器外壳多工位注胶机
CN208438787U (zh) 一种成型糊盒机
CN105803717B (zh) 与毛条处理槽配套的毛条牵伸开松装置
CN203648796U (zh) 一种带回转装置的滤清器外壳多工位注胶机
CN106043841A (zh) 一种泡沫用扎布包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5500826B (zh) 一种完全可降解的导电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5683B (zh) 一种纸箱成型机
CN207997505U (zh) 一种摩托车把手套生产用多工位注塑机
CN201648702U (zh) 汽车隔音毡自动成型机的成型模具止退机构
CN102896793A (zh) 巨型轮胎翻新刻花设备
CN207189138U (zh) 一种螺栓抓取锁紧机构
CN101744062B (zh) 一种自动包揉茶叶的方法及其设备
CN203945607U (zh) 一种注塑机的注塑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