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6609A -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6609A
CN103146609A CN2013100755609A CN201310075560A CN103146609A CN 103146609 A CN103146609 A CN 103146609A CN 2013100755609 A CN2013100755609 A CN 2013100755609A CN 201310075560 A CN201310075560 A CN 201310075560A CN 103146609 A CN103146609 A CN 103146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oculatio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apsicum
root
phytophthora capsic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55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6609B (zh
Inventor
闫淑珍
付思娅
陈双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755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6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6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6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6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66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其代号为RP15,保藏编号为CGMCC No.7061。该菌株能通过人工接种方法在辣椒根内大量的定殖,定殖数量达到5.0×105cfu.g-1以上时能100%的防治辣椒疫霉病菌的侵染,每一次人工接种后保持5.0×105cfu.g-1以上的定殖数量达到20d以上,每隔20d接种一次能使辣椒植株根内持续保持该菌体数量。该菌株制成的菌剂可以在辣椒疫霉病发生的季节采用每隔15~20d接种的重复接种技术来防治辣椒疫霉病的发生。该菌株制成的菌剂和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方法适用于由疫霉菌引起的辣椒疫霉病的生物防治。

Description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技术应用,主要一株植物内生的荧光假单胞菌及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方法,属于农作物防病控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所引起的一种周期短,蔓延快、整个生育期各部位均可发病的毁灭性土传病害,可经雨水、土壤、气流等多种途径传播,除了引起大面积死秧外,还可造成叶片枯萎、果实腐烂、茎秆出现坏死斑,以及整株萎蔫死亡等多种症状。该病于1918年首次在美国新墨西哥洲发现,现已在世界各辣椒产区普遍发生。近年来,在我国的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江苏、陕西等二十几个省市均有发生的报道,已成为我国辣椒生产上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多年来,国内外不断加强对辣椒疫病的防治工作,包括化学药剂的使用,抗病品种的选育,农业措施防治,生物防治。但是,辣椒疫霉属于异宗配合疫霉种,不同交配型的菌株相互诱导产生的卵孢子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同时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使该病原菌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致病力以及更为广泛的寄主范围。而杀菌剂都属于特异性位点抑制剂,对病原菌的作用位点单一,只对病原菌的单一代谢环节起作用,所以连年多次的使用易使辣椒疫霉菌易对杀菌剂易产生抗药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及果实的农药残留。同时辣椒抗疫病种质的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转育难度极大,且多为中抗或耐病品种,很少有高抗品种,更谈不上有免疫品种。农业措施防治如轮作、嫁接、套种、浅灌控水等可控制辣椒疫病的发生发展,但由于土地的限制以及经济利益的原因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辣椒疫病的发生。生物防治不会产生以上问题,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人类健康等优势,因此已成为近年来植物病害防治的研究热点。 
一株优秀的生防菌株发挥作用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寄主植物根围或其它生境建立起一定的种群密度,这其中涉及到该生防菌与所施环境中土著种群以及一些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竞争、抑制关系。在植物根围生境中使用的生防菌株要考虑到施用后能否在植物根围建立稳定种群从而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行使生物防治的作用。而植物内生细菌作为植物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员,由于其定殖于植物组织内部与表生细菌相比具有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开了外界的不利环境如温度、渗透势、紫外线等;另外,内生细菌对寄主植物有促生、防病、内生固氮等多方面的有益生物学作用。对于植物内生细菌与植物和谐联合作用的研究,其核心的问题在于明确其侵染定殖规律,这对于相关菌剂的开发与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国内关于植物病害生防菌株的定殖研究报道有:何红等(2004)报道了辣椒疫霉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S-1和BS-2定殖在辣椒和白菜的根、茎、叶内。周洪友等(2004)分离的番茄青枯病生防菌荧光假单胞菌CPF10和2P24可定殖在番茄幼苗根部,且接菌20d后在根表和根内仍维持较高定殖量(105cfu.cm-1以上)。王美琴等(2011)采用浸种和叶片涂抹2种方法测定了内生枯草芽孢杆菌Thhy1在在 番茄内的定殖力,结果表明生防菌株Thhy1能进入番茄体内,但不同接种方法菌株在植物体内的定殖能力(数量)有差异,用叶片涂抹的方法数量为2532cfu.g-1,浸种方法为75.3cfu.g-1。黎志坤等(2010)采用DGGE的方法通过样品中的优势细菌直观反映出细菌YPP-9能良好的定殖与番茄根际。Thomas等(2012)研究发现Cupriavidus pinatubonensis JMP134能利用拟南芥和洋槐根系分泌物而定殖在其根部的表皮和皮层,在根部的定殖量随接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文才艺等(2011)采用利福平和链霉素标记生防菌EBS05并用灌根和浸种法测定其在小麦体内的定殖力,结果表明EBS05在小麦根内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袁且能从根部向茎、叶部转移,其定殖量与菌株的接种浓度呈正相关,当接种浓度为108CFU.ml-1时,EBS05能在根、茎内有效定殖,并持续向叶内转移。岳海涛等(2007)等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根际解盐促生细菌菌株Rs-5、Rs-35在无菌棉花根部的定殖情况,结果显示,这两株菌在棉花根部定殖具有宏观不均匀性,在根面的部分区域能够大量定殖,且在根部的扩展方式主要是根尖的被动携带。郝变青等(2010)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技术研究了植物促生菌B96-Ⅱ在盆栽黄瓜植株上的分布。研究表明:B96-Ⅱ可在黄瓜的根、茎和叶上定殖,根部定殖的数量(7.2×104cfu·g-1)显著高于茎部和叶部定殖的数量;黄瓜植株体内定殖的数量多于体表定殖的数量。这些研究报道了植物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时间、定殖部位、定殖量和定殖机制、定殖动态以及采用标记方法和检测方法等,但对于如何保持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数量没有相关报道,特别是没有查阅到利用重复接种技术来保持植物内生细菌定殖数量的报道。 
有关植物病害生防菌株的定殖的专利资料有:200710022993.2:主要研究了生防菌可以通过注射法或浇灌法定殖在植物体内;200510016938.3:测定出生防菌株可以在多种植物体内定殖;200710022993.2:将多种有益微生物制成混合菌剂,并在每半个月喷施一次,整个生长季节喷纸5-6次就可以有效防治葡萄白腐病菌等病害;CN200810207402.3:主要是研究如何加快荷叶离褶伞菌丝定殖的方法,包括配制栽培种培养基质、装袋、接种、培养、搔菌、催蕾与发育、采收步骤。但是查阅大量的公开资料都没有关于维持单个植物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定殖数量的方法是采用每隔一段时间人工接种以通过保持内生细菌定殖数量的方式来有效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方法。植物内生细菌要想控制植物病害,必须在植物体内保持一定的数量并且要能在植物整个生长周期都能定殖在植物体内才行。当前植物病害田间防治效果很不理想,大部分原因就是生防菌不能在植物体内始终保持有效防病定殖量。本专利获得的一株荧光假单胞RP15,它能定殖在辣椒根部,并且通过重复接种,比如每15~20d接一次,它就能在辣椒根部一直保持防治辣椒疫病的有效定殖量,从而确保辣椒在整个生长周期都能避免辣椒疫霉病的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辣椒疫病对辣椒生产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能防治辣椒疫病的荧光假单胞菌,以及用该菌株生产的菌剂。 
本发明所说的荧光假单胞菌,其代号为RP15,是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7061。该菌株分离自辣椒根内,经反复人工接种测定在辣椒根部大量定殖,定殖的数量 在接种5d后达到5.0×105cfu.g-1以上,保持该数量时间是20d左右,在同一个辣椒植株生育期内每隔15~20d接种该菌株能始终保持5.0×105cfu.g-1以上的定殖数量。在温室内通过盆栽辣椒苗的方法测定荧光假单胞菌RP15在辣椒根部的定殖量达到5.0×105cfu.g-1以上时大量接种辣椒疫霉病菌能100%的防治辣椒疫霉病菌的侵染。 
本发明公开了上述荧光假单胞菌RP15在防治辣椒疫霉病中的应用。具体的应用方法是将荧光假单胞菌RP15通过人工接种方法在辣椒根内定殖,定殖数量达到5.0×105cfu.g-1以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上述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人工接种辣椒后保持5.0×105cfu.g-1以上的定殖数量达到20d以上。 
在进行人工接种时,可以是在辣椒生长的任何时期,用棍在距辣椒苗3~8cm的距离扎一个深度5~10cm的孔,孔内立即注入0.5~2ml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菌剂。 
上述接种方法中根据辣椒苗的生长时期和大小选择:小苗选择直径偏小的木棍和铁棍,扎孔距小苗偏近,扎孔深度要浅,接种量偏少;大苗或生长期长的辣椒植株选择直径偏大的木棍和铁棍,扎孔距苗偏远,扎孔深度要深,接种量偏大。 
上述方法中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菌剂,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选用常规发酵方法繁殖菌体,去除发酵液,留下菌体用生理盐水悬浮制成的菌悬液,含菌量用血球计数版计数达到1×105~5.0×105个.g-1为RP15的菌剂。该菌剂在0~5℃保存,保存时间在3~6个月,使用前用血球计数版计数。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荧光假单胞菌RP15及其该菌制备的菌剂和利用重复接种技术在生物防治辣椒疫霉病上的应用。 
一个应用本发明菌株防治辣椒疫霉病的具体操作如下: 
(1)荧光假单胞菌RP15菌剂的制备:选用常规发酵方法繁殖菌体,去除发酵液,留下菌体用生理盐水悬浮制成的菌悬液,含菌量用血球计数版计数达到1×105~5.0×105个.g-1为RP15的菌剂,该菌剂在0~5℃保存,保存时间在3~6个月,使用前用血球计数版计数。 
(2)荧光假单胞菌RP15菌剂接种辣椒的步骤和方法:辣椒生长的任何时期采用木棍或者铁棍(直径0.5-2.0cm)在距辣椒苗3-8cm的距离扎一个深度5-10cm的孔,孔内立即注入0.5-2ml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的菌剂。小苗选择直径偏小的木棍和铁棍,扎孔距小苗偏近,扎孔深度要浅,接种量偏少;大苗或生长期长的辣椒植株选择直径偏大的木棍和铁棍,扎孔距苗偏远,扎孔深度要深,接种量偏大。 
(3)荧光假单胞菌RP15在辣椒根内定殖数量的检测:采用抗利福平标记法测定菌株RP15在辣椒根内的定殖力。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约50℃时)加入利福平,使利福平浓度10μg.mL-1,制成含利福平的平板。将RP15转入此培养基中培养,28℃培养2~4d,挑取单菌落,再接入同一浓度的培养基,继代1次后转入浓度为20μg.ml-1的利福平平板上培养。以类似的方法,逐步提高利福平浓度依次为40、60、80、100、120、150、200、250、300μg.mL-1,直至筛选出在含有300μg.mL-1的利福平平板 上能稳定生长、菌落形态及对辣椒根内定殖能力保持不变的菌株。将标记菌株接种于装有含300μg.mL-1利福平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三角瓶中,28℃、150r.min-1振荡培养48h。把发酵液装入离心管中,离心收集菌体稀释成105个.mL-1的菌悬液,将菌悬液采用(2)的方法接种盆栽苗,每株苗接种菌悬液1ml,每盆4株苗。分别在接种5,10,15,20,25,30d后取辣椒根部进行表面消毒,采用稀释涂布法分别涂布于含300μg.mL-1利福平的牛肉膏蛋白胨平板,每梯度3个重复,于28℃培养72h后分别计数单菌落,统计数量。接种后菌株RP15逐渐进入辣椒苗的根中,第5d在辣椒根部的定殖量达到5.0×105cfu.g-1,到第15d定殖量达到最大值8.0×105cfu.g-1,25d下降到5.0×105cfu.g-1,30d下降到3.0×105cfu.g-1。 
(4)重复接种技术维持定殖数量的方法:将(3)标记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菌株制成105个.mL-1的菌悬液,接种辣椒苗。在第一次接种20d后,再对同一处理的辣椒苗采用同样方法接入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菌悬液,第二次接种后20d采用相同方法进行第三次接种,分别在第一次接种后5,10,15,20,25,30,40,50,60,70,80d后,采用稀释涂布法测定荧光假单胞菌RP15在辣椒根部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每20d接种辣椒苗一次,连续重复接种三次,得出RP15在三次接种后均能稳定定殖在辣椒盆栽苗根部,且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接种后能重新完成一个新的定殖周期,并与第一次的定殖消长趋势相同都在接种后第15d定殖量达到最高,分别为:7.9×105cfu.g-1、9.0×105cfu.g-1和9.9×105cfu.g-1;第三次接种后的第25d时的定殖量5.6×105cfu.g-1。 
(5)辣椒疫霉病菌孢子悬液的制备:将辣椒疫霉菌种(来源于中国农业菌种保藏中心ACCC36278)挖菌块接种到玉米粉培养基上,置28℃光照培养箱培养7d至辣椒疫霉长满平板,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囊,用无菌水洗下分生孢子囊,配制成每视野3~5个分生孢子囊的溶液,震荡后制成分生孢子悬浮液。 
(6)接种荧光假单胞菌RP15后对辣椒疫霉病防治方法:采用(1)的方法制成菌悬液,含菌量用血球计数版计数达到1×105~5.0×105个.ml-1,采用(2)的方法接种荧光假单胞菌RP15,接种第5d采用(4)的方法制备辣椒疫霉病菌孢子悬液。辣椒苗浇足清水后,将辣椒疫霉菌孢子悬液浇灌到辣椒根部,每株浇灌2~4ml,25-28℃培养,用大塑料袋罩住辣椒苗保湿。分别设生理盐水代替RP15菌剂接种后浇罐病原菌的对照和不接病原菌的空白对照。在浇灌辣椒疫霉病菌第10d调查辣椒苗的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发病率(%)=(发病株数/总株数)×100;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结果接种荧光假单胞菌RP15的处理防效都达到100%,而接生理盐水对照发病率在90%以上。同样,在接种荧光假单胞菌RP15第10d、第15d、第20d、第25d浇灌辣椒疫霉病菌孢子悬液的处理防效均都达到100%。在接种荧光假单胞菌RP15第30d浇灌辣椒疫霉病菌孢子悬液的处理防效下降能达到60%~80%的防效。由此证明荧光假单胞菌RP15在接种辣椒后有效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时间是接种后第5d到25d之间。 
(7)重复接种技术的实施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4)中表明每隔20d接种一次荧光假单胞菌RP15的菌剂持续保持在辣椒根部的定殖数量是5.0×105cfu.g-1。在自然条件下辣椒疫霉菌的侵染时期是不确定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重复接种能始终在辣椒根部保持一定的数量。采用(4)的方法接种荧光假单胞菌RP15的辣椒苗在第一次接种后第10d、30d、50d采用(6)的方法浇灌辣椒疫霉病菌测定这些处理的辣椒苗防治疫霉病的效果均在100%。 
(8)荧光假单胞菌RP15菌剂在田间防治辣椒疫霉病的使用方法:荧光假单胞菌RP15使用方法正确能有效保护辣椒全生育期内辣椒疫霉病菌的危害,生产上辣椒的栽培分为育苗和田间种植两个时期。育苗时期采用分苗时沾根的方法接种,因为辣椒分苗时从育苗盘中拔出的小苗须根均受到一定的伤害,这时把小苗的根部沾上荧光假单胞菌RP15的菌剂会立即完成接种的过程,接种后把小苗移栽到育苗盆中或者田间。过20d辣椒小苗完全缓苗或者生长良好,这时采用(2)的方法接种。每20d接种一次,RP15就可以一直定殖在辣椒根部,并且在辣椒整个生育期能维持有效的防治辣椒疫病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RP15菌株的获得 
从田间采集健康的辣椒植株,用自来水洗净表面并晾干,分别取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表面消毒后研碎,稀释涂布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置28℃培养箱中培养3~7d,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挑取单菌落,纯化后保存。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拮抗辣椒疫霉菌的菌株。首先将辣椒疫霉菌在胡萝卜培养基上培养,待辣椒疫霉菌长满平板后用打孔器在平板边缘打取菌块,放在另一个无菌的胡萝卜平板中央,在距离菌块2.5cm处放置形同直径的内生细菌菌饼,每皿4个,每处理重复3次,置于25℃培养箱黑暗培养,每天观察,记录对辣椒疫霉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从植物体内共分离出172株内生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这172株内生菌进行筛选,共筛选出6株对辣椒疫霉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cm的有两株,其中命名为RP15的菌株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02cm。 
实施例2:RP15菌株的鉴定、保藏 
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测定按常规方法进行。将筛选获得的生防菌株RP15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28℃培养24h后进行染色观察,48h后观察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实验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8版进行,综合以上各项指标进行初步鉴定。 
采用菌落PCR法提取生防菌株RP15的DNA和进行16S rDNA序列扩增。扩增采用细菌通用引物27F(5′-GAGAGTTTGATCCTGGCTCAG-3′,SEQ ID NO.1)和1492R(5′-CTACGGCTACCTTGTTACGA-3′,SEQ ID NO.2)。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BLAST,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 
菌株RP15的菌落圆形光滑状,边缘不整齐,湿润,易挑取,不透明,浅黄色,在LB液体培养基中呈 混浊,不形成菌膜。对三个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如表1,从表1中我们得出该菌符合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特性。RP15的16S rDNA部分序列长度为1.5kb左右,将序列检测后提交GenBank。在NCBI数据库上进行Blast比对,发现该菌的16SrDNA序列与荧光假单胞菌的16SrDNA较为相似,序列同源性达到99%。综合以上结果得出RP15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 
表1植物内生细菌RP15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Figure 2013100755609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于2012年12 月 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保藏编号为CGMCC No. 7061。 
实施例3:菌株RP15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测定 
将实施例1筛选的拮抗细菌RP15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液中28℃、150r.min-1振荡培养48h。把发酵液装入离心管中,离心,收集菌体并稀释制成菌悬液,含菌量用血球计数版计数达到1×105~5.0×105个.ml-1,用伤根法接种,每株接种1ml,接种5d后浇灌辣椒疫霉菌孢子悬液,每株约2ml,25-28℃保湿培养。每处理24株,3次重复,分别设伤根浇生理盐水后接病原菌和不接病原菌的空白对照。在浇灌辣椒疫霉病菌第10d调查辣椒苗的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发病率(%)=(发病株数/总株数)×100;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结果接种RP15菌株的处理组三次重复实验中发病率为0,防效在100%;而伤根浇生理盐水后接病原菌的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00%。 
实施例4:RP15在辣椒体内的定殖部位和数量的测定 
采用抗利福平记法测定菌株RP15在辣椒盆栽苗中的定殖。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约50℃时)加入利福平,使利福平浓度10μg.mL-1,制成含利福平的平板。将RP15转入此培养基中培养,28℃培养2~4d, 挑取单菌落,再接入同一浓度的培养基,继代1次后转入浓度为20μg.ml-1的利福平平板上培养。以类似的方法,逐步提高利福平浓度依次为40、60、80、100、120、150、200、250、300μg.mL-1,直至筛选出在含有300μg.mL-1的利福平平板上能稳定生长、菌落形态及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等保持不变的标记菌株。 
将标记菌株接种于装有含300μg.mL-1利福平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三角瓶中,28℃、150r.min-1振荡培养48h。把发酵液装入离心管中,离心收集菌体稀释成105个.mL-1的菌悬液,将菌悬液以伤根法接种盆栽苗,每株苗接种1ml,分别于接种5,10,15,20,25,30后取处理苗,用剪刀将其分为根、茎、叶三部分,分别进行表面消毒,采用稀释涂布法分别涂布于含300μg.mL-1利福平的牛肉膏蛋白胨平板,每梯度3个重复,于28℃培养72h后分别计数单菌落,统计其分布的部位及数量。 
结果表明:RP15菌株定殖在辣椒根部,定殖呈现“先增后减”的消长趋势,即接种后菌株RP15菌株逐渐进入辣椒苗中,第5d在辣椒根部的定殖量达到5.0×105cfu.g-1,到第15d定殖量达到最大值,随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是到第25d定殖量仍达5.0×105cfu.g-1。 
实施例5:菌株RP15在辣椒盆栽苗体内的定殖动态与防效的关系 
将菌株RP15接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液中,28℃、150r.min-1振荡培养48h。离心收集菌体并稀释成108个.mL-1的菌悬液,以伤根法接种盆栽苗,每株苗接种1ml,分别在接种5,10,15,20,25,30d后接入辣椒疫霉菌孢子悬液,每株约2ml,25~28℃保湿培养。每处理24棵苗,3次重复,分别设生理盐水浇苗后接病原菌和不接病原菌的空白对照及接种大肠杆菌对照。在接种后第10d调查辣椒苗的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 
结果见表2,RP15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与RP15在辣椒根部的定殖量呈正相关,即在接种后立即接种辣椒疫霉菌孢子悬液,防效达65%,随着定殖量的增加,辣椒疫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防效逐渐升高,到第5d(定殖量为5.72×105cfu.g-1)时防效达到100%;从15d过后,RP15在辣椒根部的定殖量逐渐下降,25d时定殖量下降到4.0×105cfu.g-1,防效下降到80%,30d定殖量为3.0×105cfu.g-1,防效为70%。总之,RP15的防效趋势与定殖消长趋势一致,在辣椒根部的定殖数量达到5.0×105cfu.g-1以上对辣椒疫霉的防效能达到100%。对照组中,无菌水组发病率为0,疫霉菌组和大肠杆菌组的发病率达100%。 
表2植物内生细菌RP15的定殖动态与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的关系 
Figure BDA00002896898200081
注,数字后的字母表示在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实施例6:RP15在辣椒根部定殖数量的保持 
将利福平标记菌株RP15接入装有含利福平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液三角瓶中,28℃、150r.min-1振荡培养48h。离心收集菌体,制成105个.mL-1的菌悬液,接种盆栽苗,每株苗接种1ml。在第一次接菌20d后,再对同处理的辣椒苗用伤根法接入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菌悬液,进行第二次接种。第三次接种是在第二次接菌20d后,再对同处理的辣椒苗用伤根法接入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菌悬液,分别于第一次接种5,10,15,20,25,30,40,50,60,70,80d后,采用稀释涂布法测定菌株RP15在辣椒盆栽苗根部的定殖动态。每处理6盆苗,每盆苗4株,3次重复。 
结果表明,每20d伤根接种辣椒盆栽苗一次,连续重复接种三次,测定三次接种后RP15在辣椒体内定殖数量的变化,得出RP15在三次接种后均能稳定定殖在辣椒盆栽苗根部,且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接种后能重新完成一个新的定殖周期,并与第一次的定殖消长趋势相同“先增后降”,都在接种后第15d定殖量达到最高,分别为:7.9×105cfu.g-1,9.0×105cfu.g-1和9.9×105cfu.g-1,随后根部定殖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到第30d时定殖量仍达到105以上。第二次和第三次在接种25d时的定殖量分别为:5.6×105cfu.g-1和5.6×105cfu.g-1,而RP15在辣椒根部定殖量5.0×105cfu.g-1时防效就可以达到100%,这说明可以通过每20d伤根接种一次,RP15就可以在辣椒根部维持防效达100%的定殖量。 
实施例7:RP15菌剂的制备和保藏时间的测定 
荧光假单胞菌RP15的菌剂制备方法是先在牛肉高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活化,再接入装有3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培养48h(28℃、150r.min-1)。把发酵液装入50ml的离心管中,10000r.min-1离心10min,去掉上清液,用无菌蒸馏水洗涤菌3次,最后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制成菌悬液,含菌量用血球计数版计数达到1×105~5.0×105个.g-1为RP15的菌剂,将该菌剂在0~5℃保存,保存时间在1,2,3,4,5,6个月后,分别取各保存时间的菌剂接种到辣椒盆栽苗中,保存1-5个月时间段的菌剂的防效仍能达到100%,第6个月的菌剂防效为95.45%。而且在使用前用血球计数版计数,各个保存时间的菌剂含菌量仍为1×105~5.0×105个.g-1。所以该菌剂在0-5℃可以保藏6个月。 
实施例8:RP15菌剂在苗期辣椒上的接种方法的测定 
辣椒种子按照常规方法处理后播种,小苗生长到子叶展开一个心叶时开始分苗,分苗时先是拔出小苗,去除根部土壤,把根部浸沾到实施例3中抗利福平标记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菌剂溶液中1~2min取出,栽到育苗盆中,设浸沾生理盐水为对照。正常方法培养辣椒苗,在移栽15d后,即小苗生长良好时拔出小苗采用实施例3中的抗性平板的方法分离RP15菌株,计算定殖数量。定殖数量达到5.0×105cfu.g-1以上时为接种成功。 
实施例9:RP15菌剂在辣椒生长期接种方法的测定 
接种生长期辣椒的方法是在辣椒生长的任何时期采用木棍或者铁棍(直径0.5-2.0cm)在距辣椒苗3-8cm的距离扎一个深度5-10cm的孔,孔内立即注入0.5-2ml实施例3中抗利福平标记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的菌剂。根据辣椒苗的生长时期和大小选择:小苗选择直径偏小的木棍和铁棍,扎孔距小苗偏近,扎孔深度要浅,接种量偏少;大苗或生长期长的辣椒植株选择直径偏大的木棍和铁棍,扎孔距苗偏远,扎孔深度要深,接种量偏大。实验设孔内注入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为对照。常规方法培养辣椒,在接种后15d拔出辣椒植株,剪取根部按照实施例3中的抗性平板的方法分离RP15菌株,计算定殖数量。定殖数量达到5.0×105cfu.g-1以上时为接种成功。 
实施例10:RP15菌剂在辣椒生产上的应用 
在辣椒生产上采用实施例7制备和保藏的RP15菌剂,在辣椒育苗期采用实施例8的方法接种;在辣椒生长期采用实施例9的方法重复接种。接种后RP15菌株可以始终在辣椒根部保持5.0×105cfu.g-1以上的定殖数量。该定殖数量的保持可以预防辣椒疫霉菌的任何时期的侵染和危害。 
Figure IDA00002896899100011

Claims (6)

1.一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RP15,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706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在防治辣椒疫霉病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荧光假单胞菌RP15通过人工接种方法在辣椒根内定殖,定殖数量达到5.0×105cfu.g-1以上。
4.一种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人工接种辣椒后保持5.0×105cfu.g-1以上的定殖数量达到20d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辣椒的方法是在辣椒生长的任何时期,用棍在距辣椒苗3~8cm的距离扎一个深度5~10cm的孔,孔内立即注入0.5~2ml的荧光假单胞菌RP15菌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假单胞菌RP15菌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选用常规发酵方法繁殖菌体,去除发酵液,留下菌体用生理盐水悬浮制成的菌悬液,含菌量用血球计数版计数达到1×105~5.0×105个.g-1为RP15的菌剂。
CN201310075560.9A 2013-03-08 2013-03-08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6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5560.9A CN103146609B (zh) 2013-03-08 2013-03-08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5560.9A CN103146609B (zh) 2013-03-08 2013-03-08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6609A true CN103146609A (zh) 2013-06-12
CN103146609B CN103146609B (zh) 2014-03-26

Family

ID=48544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556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6609B (zh) 2013-03-08 2013-03-08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660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4035A (zh) * 2015-06-29 2015-09-09 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芽孢杆菌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CN107513511A (zh) * 2017-09-04 2017-12-26 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 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北极假单胞菌
CN110343152A (zh) * 2019-07-17 2019-10-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蛋白激发子VdSCP126在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中的应用
CN110915818A (zh) * 2014-01-31 2020-03-27 农业生物群落股份有限公司 经修饰的生物防治剂及其用途
CN114854627A (zh) * 2022-04-29 2022-08-05 重庆西农植物保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株防治青枯病的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8709A (zh) * 2004-05-13 2005-01-26 南京农业大学 防治温室蔬菜疫病的复合菌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8709A (zh) * 2004-05-13 2005-01-26 南京农业大学 防治温室蔬菜疫病的复合菌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NG-MING YANG ET AL.: "Screening potential bacterial biocontrol agents towards Phytophthora capsici in pepper",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刘维红等: "ACC脱氨酶活性细菌筛选及其对番茄初生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秦娟娟等: "植物内生细菌固体菌剂对辣椒的促生和防病作用", 《植物保护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5818A (zh) * 2014-01-31 2020-03-27 农业生物群落股份有限公司 经修饰的生物防治剂及其用途
CN110915818B (zh) * 2014-01-31 2022-04-26 农业生物群落股份有限公司 经修饰的生物防治剂及其用途
CN104894035A (zh) * 2015-06-29 2015-09-09 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芽孢杆菌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CN107513511A (zh) * 2017-09-04 2017-12-26 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 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北极假单胞菌
CN107513511B (zh) * 2017-09-04 2020-07-10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北极假单胞菌
CN110343152A (zh) * 2019-07-17 2019-10-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蛋白激发子VdSCP126在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中的应用
CN114854627A (zh) * 2022-04-29 2022-08-05 重庆西农植物保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株防治青枯病的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14854627B (zh) * 2022-04-29 2023-10-13 重庆西农植物保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株防治青枯病的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6609B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5210B (zh) 一种西姆芽孢杆菌及其在制备微生物海藻肥料中的应用
CN101851597B (zh) 一株抗苜蓿病害灰黄链霉菌及其筛选方法
CN105543132B (zh) 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yb-f7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CN104630071A (zh) 一株多孢木霉及其应用
CN102382791A (zh) 一种木霉菌发酵工艺
CN103642734B (zh) 一种甜菜内生微杆菌及其用于甜菜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05368720B (zh) 棉花内生真菌cef-082及其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
CN103146609B (zh) 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方法
CN110468057B (zh) 一株植物内生盘双端毛孢属真菌m7sb 41及其应用
CN103981102A (zh) Dse菌株24l-4及其在铁皮石斛生产上的应用
CN108034601A (zh)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5238723B (zh) 一种防治作物黄萎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微生物菌剂
CN105018391A (zh) 一种死亡谷芽胞杆菌nbif-001及发酵方法和应用
CN112342173A (zh) 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1942403B (zh) 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用途
CN103087947B (zh) 一株假黄色单胞菌zkb4-4及其应用
CN110343621A (zh) 一种棘孢木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10317747A (zh)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jt68及其在防治茶炭疽病的应用
CN103981101A (zh) 一种dse菌株及其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
CN102732430A (zh) 一种黑曲霉菌及其应用
CN106148250B (zh) 一株哥斯达黎加链霉菌属放线菌及其用途
CN107904196A (zh) 一种阎氏链霉菌及其应用
CN102443559B (zh) 一株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4593266B (zh) 一种番茄内生真菌交织枝顶孢及其在番茄根结线虫病生防中的应用
CN102533566B (zh) 一种烟曲霉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