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2757B - 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2757B
CN103142757B CN201310083206.0A CN201310083206A CN103142757B CN 103142757 B CN103142757 B CN 103142757B CN 201310083206 A CN201310083206 A CN 201310083206A CN 103142757 B CN103142757 B CN 103142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ure
liver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kidney defici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3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2757A (zh
Inventor
胡建山
周勇
罗熙财
陆善江
周兴忠
陆耀宇
李文忠
文芳杰
李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Qiannan Bouyei-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Qiannan Bouyei-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Qiannan Bouyei-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Qiannan Bouyei-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3100832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27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2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2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2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27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鹿角霜、枸杞子、煅自然铜、炙黄芪、骨碎补、熟地黄、麸炒白术、川芎八味中药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良好的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功效。临床上治疗骨折(肝肾亏虚证)疗效确切,总显效率91.67%,且安全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携带、服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脏腑功能的反映。脏腑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组织,构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保持着相对平衡,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无论在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骨伤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皮肉筋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祖国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骨伤科以三期分治为基础,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原则。三期分治,即初期宜消、宜破;中期宜和;后期宜补。骨伤科的药物使用与其他各科一样,可分为内服及外用两大类,其中内服药可使患者的局部与整体、外伤与内损得以兼治,而这在骨伤后期显得尤为重要。
骨折后期:经初、中期的整复和治疗后,此期瘀肿已消,骨折初步愈合,但筋骨尚未坚实,同时患者因损伤日久,气血虚衰,肝肾为之而不足,致使经脉失养,筋骨萎弱,伤处肌肉无力,关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骨折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其损伤往往不是单一的。筋骨相连,骨折必伤筋。由于筋是骨、关节动力的来源和稳定的因素,所以治疗骨损伤的同时也要治疗筋的损伤。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筋得所养,活动自如;骨折伤筋,筋伤则内动于肝,肝血不充,无以荣筋,故肝血肾精不足是为骨合的重要因素。故骨折后期临床上多见为肝肾亏虚证,治法应以“补”法为原则,宜选用补益肝肾药以达强筋壮骨之功。而目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有效中药制剂还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功效,临床上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证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的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按照重量份计算,本发明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是由中药原料鹿角霜400~200g、枸杞子350~150g、煅自然铜 300~100g、炙黄芪 300~100g、骨碎补300~100g、熟地黄250~50g、麸炒白术175~25g、川芎175~25g制备而成。
优选为: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中药原料鹿角霜 300g、枸杞子 250g、煅自然铜 200g、炙黄芪 200g 、骨碎补200g 、熟地黄150g 、麸炒白术75g、川芎 75g制备而成。
前述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
上述八味药材加水浸泡3小时后,煎煮两次,每次加药材6倍量水,每次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取滤液于-0.08Mpa、75℃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9(80℃)的稠膏,取稠膏-0.08Mpa、50℃、1000W微波减压干燥,粉碎,混匀,装入胶囊,制成粒,即得。
本发明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用于骨折肝肾亏虚证,症见骨连未坚,腰膝酸痛、肢体萎软、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本发明商品名称:鹿角壮骨胶囊。                       
药物特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为准
鹿角霜:本品为鹿科,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鹿角去胶质的角块。枸杞: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干燥成熟果实。      炙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的干燥根的加工炮制品 。                    
骨碎补:本品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的干燥根茎。      熟地黄: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
煅自然铜: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取净自然铜的炮制加工品。      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干燥根茎。           麸炒白术:本品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干燥根茎炮制品。
     制剂方中鹿角霜咸、瑟、温归肝、肾经。具温肾助阳、收敛止血之功,《本草逢原》说:“(鹿角霜)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固精摄便,下元虚人,头旋眼黑,皆宜用之。”为君药: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具补肝肾、明目之功。《本草经集注》说:“(枸杞子)补益精气”、《本草玄通》说:“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本草正》说:“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黄芪,甘、微、温、归肝、肺经。具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珍珠囊》说:“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部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肉,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日华子本草》说:“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癓癖。”自然铜,辛、平,归肝经。具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之功。《医宗金鉴》说:“(自然铜)本品味辛而散,走肝经血分,能活血散瘀止痛,尤长于促进骨折的愈合,为伤科接骨续筋要药。”枸杞子、黄芪、自然铜共为臣药,协助君药补肾益气,接骨续筋。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具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本草纲目》说:“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珍珠囊》说:“(熟地黄)主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骨碎补,苦、温、归肝、肾经。具活血续伤,补肾强骨之功。《开宝本草》说:“(骨碎补)疗骨痿。”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具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本草汇言》说:“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药。脾虚之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本草纲目》说:“芎血中气药也,……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熟地黄、骨碎补、白术、川芎四药共为佐药,佐助君、臣药,补肾填髓,养血和肝,益气续筋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功效。适用于骨折肝肾亏虚证,症见骨连未坚,腰膝酸软,肢体萎软,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标准
1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确定外伤性骨折的西医诊断标准如下:
l) 有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的外伤史。
2) 全身症状:无并发症的单纯骨折,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不严重;
3) 局部症状:疼痛和压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崎形,异常活动,骨摩擦音。
4) X线检查:可以明确骨折的诊断,提示有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破坏;可确认骨折的类型、移动方向、骨折端形态等局部变化,并排除病理性骨折。
(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按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外伤性骨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评定要求制定。
肝肾亏虚证:1)主症:骨连未坚,腰膝酸软,肢体萎软。
2)次症: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
(3)骨折类型标准
    无明显全身并发症的单纯(病程8天以内)闭合性四肢骨折
2. 病例纳入标准
(1)发病在8天内,具有典型的外伤性闭合性四肢骨折临床表现,符合上述骨折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年龄在18岁一75岁之间;
(3)未经其他任何内服或外敷药物治疗的(病程8天以内)闭合性四肢骨折
(4)采用非手术疗法可达到骨折功能复位者;
(5)自愿做为受试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接受受试药物剂型,保证完成疗程。
3. 病例排除标准
(1) 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 年龄18岁以下,75岁以上者;
(3) 由骨病所致的病理性骨折;
(4) 开放性骨折有软组织缺损或感染者;
(5) 哺乳妊振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
(6) 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7) 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8)病情危重,难以对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确切评价者。
4. 终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1) 失访(包括患者自行退出和未按时来院复诊者);
(2) 出现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者;
(3) 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它并发疾病者;
(4) 缺乏疗效或原发症状恶化、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者
(5) 违背试验方案者(包括依从性差)。
二、治疗方案
1. 分组
选择2005年2月1日一2011年2月31日期间在黔南州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患者中符合肝肾亏虚证的四肢骨折后期的患者,共90例,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90例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鹿角壮骨方治疗组(60人)和对照组(30人),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2. 治疗
所有入选病例由门诊或急诊收住院后,立即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应的骨折整复方案,予以相同的常规整复固定术治疗,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术,经X线摄片确定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后,进入药物治疗试验观察;中药组,口服中药鹿角壮骨方治疗: 鹿角霜、枸杞子、炙黄芪、煅自然铜、骨碎补、熟地黄、川芎、麸炒白术等,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汤剂均由黔南州中医医院药剂科代煎。规格:100ml/每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整复固定术治疗,两组同时按常规治疗医嘱方案给予治疗,两组住院期间,统一由营养师配给饮食,避免服用其它影响骨折愈合的药物,药物治疗疗程及症状体征疗效观察时间为四周(28天)。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第1, 7, 14,21,28天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予记录。
三、观测指标
1.安全性观测
    在用药前及疗程结束时各检测一次,如试验过程中出现试验指标的异常,应复查至正常。
    1) 一般体格检查;
    2) 三大常规;
3) 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心电图。
4)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疗效性观测
1) 本试验要求的相关症状、体征及舌象、脉象。
2) 本试验要求的相关检查:纵向叩击试验,功能测定。
3) 相关理化检查:X线摄片  骨痂形成时间,生长速度,密度测定。
3.外伤性骨折病状分级评分标准
将损伤局部疼痛、压痛、肿痛、淤斑等病状分为I、II、III 、IV四级,分别按0、1、 2、 3分计分,各病状计分之和为患者病状总计分,具体见表1。中医证候计分见表2。
疼痛程度按简化McGee疼痛标尺法为10度。简化McGee(麦吉氏)疼痛标尺法是目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NIH )沿用的测定疼痛的方法。即用0至10厘米的一条画线,分成10等份,但并不标明数码,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痛觉来判断应当画在何处,复查时,同样让病人画明疼痛所在位置,最后医生判断疼痛的增减情况。
表1    外伤骨折病状分级评分标准
表2   中医证候计分
4.骨折X线分级评分标准
I 级 (0分):骨性愈合;
II级 (2分):有连续性骨痴通过骨折线;
III级(4分):骨折线模糊,但未见连续性骨痴;
IV级(6分):骨折线清晰,未见骨痴;
5.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轴扣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 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痴通过骨折线;
    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lkg重物达一分钟,下肢能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第2)、4)项检查时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6.不良反应
根据试验药物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立即作相应的安全性检查,以判定是否终止或继续进行试验,并作出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
四、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外伤性骨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评定要求制定。
1.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1) 显效  症状体征消失或证候积分减少<70%;
(2) 有效  症状体征好转或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
(3) 无效  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 – 治疗后积分)x100%。
2.骨折临床愈合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功能测定及X射线照片量化积分减少≥70%;
(2)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功能测定及X射线照片量化积分减少≥30%且<70%
(3)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3.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1/3;
(2) 有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1/5,<1/3;
(3)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4.安全性评价标准
I级: 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
II级:比较安全,没有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可继续用药;
III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安全度不良反应,做处理不可继续用药;
IV级:因不良反应需终止试验。
5. 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0. 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士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满足方差齐性时,采用t检验;如不满足方差齐性时,则采用非参数秋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验、Ridit分析。将采用SPSS12. 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
五、结果判断
1治疗组与对照组入选病例均衡性性别、年龄比较
两组患者均于受伤后2日内就诊,均为黔南州中医医院骨科门诊接受治疗的随访资料完整的闭合性骨折。治疗组60例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48.95±9.83岁;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47.16±10.47岁,用统计学检验,说明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均具有可比性,见表3和表4。
表3   各组病例年龄比较
表4    各组性别分布
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状计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病状计分较治均有降低。计分值满足方差齐性,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病状计分低于对照组,计分值满足方差齐性,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病状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证和次证评分较治均有降低。计分值满足方差齐性,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证和次证评分低于对照组,计分值满足方差齐性,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1现代医学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例数见表7,经Ridit分析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例数见表8,经Ridit分析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7 两组疾病临床疗效比较
表8 两组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4.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鹿角壮骨方组未出现不良事件,治疗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未出现异常结果,鹿角壮骨方临床用药安全性好。
六、结论
鹿角壮骨方具有良好的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功效。临床上治疗骨折(肝肾亏虚证)疗效确切,总显效率91.67%,且安全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原料:鹿角霜 300g、枸杞子 250g、 煅自然铜 200g、炙黄芪 200g 、骨碎补200g 、熟地黄150g 、麸炒白术75g、川芎 75g。
制备方法,上述八味药材加水浸泡3小时后,煎煮两次,每次加药材6倍量水,每次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取滤液于-0.08Mpa、75℃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9(80℃)的稠膏,取稠膏-0.08Mpa、50℃、1000W微波减压干燥,粉碎,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鹿角壮骨胶囊。
药物服用方法:每次口服4粒,每天三次。
实施例2:原料:鹿角霜400g、枸杞子350g、煅自然铜 300g、炙黄芪 300g、骨碎补300g、熟地黄250g、麸炒白术175g、川芎175g。
制备方法,上述八味药材加水浸泡3小时后,煎煮两次,每次加药材6倍量水,每次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取滤液于-0.08Mpa、75℃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9(80℃)的稠膏,取稠膏-0.08Mpa、50℃、1000W微波减压干燥,粉碎,混匀,装入胶囊,即得鹿角壮骨胶囊。
实施例3:鹿角霜200g、枸杞子150g、煅自然铜 100g、炙黄芪 100g、骨碎补100g、熟地黄50g、麸炒白术25g、川芎25g。
制备方法,上述八味药材加水浸泡3小时后,煎煮两次,每次加药材6倍量水,每次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取滤液于-0.08Mpa、75℃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9(80℃)的稠膏,取稠膏-0.08Mpa、50℃、1000W微波减压干燥,粉碎,混匀,装入胶囊,即得鹿角壮骨胶囊。

Claims (3)

1.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原料鹿角霜400~200g、枸杞子350~150g、煅自然铜 300~100g、炙黄芪 300~100g、骨碎补300~100g、熟地黄250~50g、麸炒白术175~25g、川芎175~25g制备
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中药原料鹿角霜 300g、枸杞子 250g、煅自然铜 200g、炙黄芪 200g 、骨碎补200g 、熟地黄150g 、麸炒白术75g、川芎 75g 制备而成。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八味药材加水浸泡3小时后,煎煮两次,每次加药材6倍量水,每次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取滤液于-0.08MPa、75℃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9 的稠膏,取稠膏-0.08MPa、50℃、1000W微波减压干燥,粉碎,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CN201310083206.0A 2013-03-15 2013-03-15 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2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3206.0A CN103142757B (zh) 2013-03-15 2013-03-15 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3206.0A CN103142757B (zh) 2013-03-15 2013-03-15 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2757A CN103142757A (zh) 2013-06-12
CN103142757B true CN103142757B (zh) 2014-07-16

Family

ID=4854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320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2757B (zh) 2013-03-15 2013-03-15 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27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9251A (zh) * 2017-12-31 2018-05-29 杨通宇 一种治疗肝肾亏虚证外伤性骨折的水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3057A (zh) * 2010-05-05 2011-11-09 陈云英 一种健身族保健泡腾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3057A (zh) * 2010-05-05 2011-11-09 陈云英 一种健身族保健泡腾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2757A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4611B (zh) 治疗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0209A (zh)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127253A (zh) 一种治疗骨折瘀血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810A (zh)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1670011A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2737B (zh) 一种治疗骨折气滞血瘀症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1990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42757B (zh) 一种治疗骨折后肝肾亏虚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04494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
CN103340942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408B (zh) 一种防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药物
CN102579672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
CN104888133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8785421A (zh) 一种用于治疗骨折的中药配方及其制法
CN108096433A (zh) 治疗老年性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644B (zh) 促进骨折康复的中药制剂
CN106581299A (zh) 一种改善中老年肾气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28576A (zh) 一种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中成药
CN105998667A (zh) 一种用于治疗低血压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877240B (zh) 一种治疗骨折迟缓愈合及不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27493A (zh)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CN104840814A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股骨头坏死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23368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316A (zh) 一种治疗中气不足型前列腺增生症的中药制剂
CN103735868B (zh) 一种肛肠疾病术后用药包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