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1125A -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1125A
CN103141125A CN2011800467475A CN201180046747A CN103141125A CN 103141125 A CN103141125 A CN 103141125A CN 2011800467475 A CN2011800467475 A CN 2011800467475A CN 201180046747 A CN201180046747 A CN 201180046747A CN 103141125 A CN103141125 A CN 103141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trength
received
equipment
signa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67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俊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41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1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检索单元发出连接请求信号,并接受连接响应信号。电波强度获取单元获取发出了连接响应信号的其他设备的电波强度。连接判定单元判定是否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设备间认证单元在判定为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的情况下,进行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一方法即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以下同样)进行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
在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中,在经由近距离无线通信接口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在连接开始时,从一方无线通信装置向另一方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连接处理。此时,首先在开始通信前,要进行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以下也称为“本设备”)是需要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中,检索等待连接请求的无线通信装置(即,为处于接受连接请求的状态的无线通信装置,以下将这样的无线通信装置称为“其他设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82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存在用于检索其他设备操作烦杂这样的问题。进而,在一定距离范围中存在多个其他设备的情况下,必须选择要连接的其他设备(以下称为“对象设备”,即,所谓对象设备是指,在其他设备中用户想要本设备连接的设备)。为此的操作也烦杂。用户需要事先理解烦杂的操作方法。该操作烦杂度和理解的难度成为无线通信装置利用的障碍。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连接而无烦杂的操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发出连接请求信号,接受连接响应信号。获取发出了连接响应信号其他设备的电波强度。判定是否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constant)。在判定为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的情况下,进行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
发明效果
本发明具有能够无烦杂的操作地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连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功能结构例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3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100的硬件结构例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将便携式电话作为无线通信装置100的情况下的软件结构例的方框图。
图5A是表示本设备100和其他设备20之间的距离大、电波强度小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图5B是表示本设备100和其他设备20之间的电波强度中等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图5C是表示本设备100和其他设备20之间的距离小、电波强度大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图5A、图5B、图5C中的电波强度的图。
图7是表示连接判定单元140的功能结构例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连接判定单元140的处理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无烦杂的操作地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连接的方法,考虑以下的第一连接方法。在检索对象设备时,预先使本设备发出的检索用的电波的输出微弱,使要检索的距离范围极窄。通过用户使本设备接近对象设备而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连接。在该情况下,由于用户使本设备接近对象设备的动作(action)与检索的操作同等,因此能够无烦杂的操作地连接。
但是,在第一连接方法中存在位于附近的其他设备不管什么设备都连接这样的问题。即,无法判定其他设备是偶发地位于本设备附近,还是用户为了连接而接近。因此,有可能将用户没有连接的意思的其他设备和本设备连接。在将用户没有连接的意思的其他设备和本设备连接了的情况下,用户必须取消连接,并进行与对象设备之间的连接操作。而且,也会产生安全性上的问题。例如,有可能通过其他设备读取本设备内的数据、有可能从其他设备对本设备内写入数据等。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要能够无烦杂的操作地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连接、且能够防止用户没有连接的意思的其他设备的误检测。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无线通信装置100>
使用图1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100。无线通信装置100例如具有:输入输出单元101、存储单元103、通信处理单元110、检索单元120、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连接判定单元140、设备间认证单元150。以下,使用图2说明处理概要。另外,作为无线通信的方式,例如考虑蓝牙(Bluetooth)等。
检索单元120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发出连接请求信号Inq(s121)。连接请求信号Inq例如为蓝牙(Bluetooth)中的质询(Inquiry)。检索单元120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接受其他设备输出的连接响应信号Res(s122)。
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获取发出了接受到的连接响应信号Res的其他设备的电波强度(s130)。
连接判定单元140判定是否是(1)电波强度增加、且(2)之后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且(3)在规定时间以上为固定(s140)。
在电波强度增加、之后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的情况下,设备间认证单元150进行与输出了该电波强度的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s150)。各部分的细节后面叙述。设备间认证的方法例如为蓝牙(Bluetooth)中的配对(pairing)。
另外,假设其他设备使用与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的无线通信方法对应的无线通信方法,在接受连接请求信号Inq时输出连接响应信号Res。作为其他设备,例举出车载导航系统(car navigation system)、PDA、无线耳机、个人计算机、扬声器等。
<硬件结构>
图3是例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如图3例示那样,该例子的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11、输入单元12、输出单元13、辅助存储装置14、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5、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6以及总线17。
该例子的CPU11具有控制单元11a、运算单元11b以及寄存器11c,按照被读入到寄存器11c中的各种程序,执行各种运算处理。另外,输入单元12是键盘、鼠标、进行字符和数字输入以及执行指示的按钮、触摸面板、进行声音输入的话筒等,输出单元13是输出图像的液晶面板、进行声音输出的扬声器等。辅助存储装置14例如为硬盘、半导体存储器等,保存用于使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功能的程序和各种数据。另外,在RAM16中展开上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由CPU11等利用。通信单元18由基带芯片(base bandchip)构成。另外,所谓基带芯片是指,在该无线通信装置100所内置的IC芯片中、用于实现无线通信的芯片。另外,总线17将CPU11、输入单元12、输出单元13、辅助存储装置14、ROM15、RAM16以及通信单元18可通信地连接。另外,作为这样的硬件的具体例子,例举出便携式电话、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以及笔记本电脑等。
图1是例示了无线通信程序被读入到CPU11中执行而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这里,图1的输入输出单元101相当于输入单元12以及输出单元13。另外,图1的存储单元103相当于辅助存储装置14、RAM16、寄存器11c、以及缓冲存储器和闪速存储器等中的任意一个或将它们并用的存储区域。图1的通信处理单元110相当于通信单元18。另外,通过使CPU11执行无线通信程序而构成检索单元120、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连接判定单元140以及设备间认证单元150。
<作为便携式电话的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在作为无线通信装置100使用便携式电话的情况(参照图4)。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包含近距离无线通信处理单元171的硬件170。另外,无线通信装置100中安装:包含近距离无线通信控制单元181、控制单元183和设定管理单元185的中间件180;以及包含非本地应用191和本地应用(native application)193(由近距离无线通信应用193a、通话应用193b、音乐应用193c等构成)的应用190。另外,所谓本地应用是专门面向执行的便携式电话的CPU、软件平台(software platform)、API而特化的应用,所谓非本地应用是在执行的便携式电话上所展开的、在虚拟计算机上执行的应用。作为非本地应用,例举出i应用(注册商标)等Java(注册商标)应用。
近距离无线通信处理单元171相当于图1的通信处理单元110以及图3的通信单元18,由基带芯片构成。近距离无线通信处理单元171从其他设备接受无线信息,传送给中间件180。另外,近距离无线通信处理单元171对其他设备输出从中间件180接受的信息。
近距离无线通信控制单元181按照高层应用中的操作,管理在中间件180内部的控制指令等,并将来自高层(控制单元183等)的信息发送给硬件170。进而,将来自接受无线信息的硬件170(物理层)的信息传送给高层。
控制单元183进行无线通信有关的各种控制。相当于图1的检索单元120、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连接判定单元140以及设备间认证单元150。
用户起动近距离无线通信应用193a,并能够设定位于无线通信装置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用的菜单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后面叙述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定内容。
所设定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由设定管理单元185管理,用于在控制单元183中进行的各种控制时。
通话应用193b是用于控制(呼叫控制等)便携式电话的通话功能的应用,音乐应用193c是用于使便携式电话具有作为音乐播放器功能的应用。控制单元183对来自具有这样的特定的功能的应用的通知进行处理。例如在用户起动通话应用193b或者音乐应用193c时,控制单元183进行与对应的对象设备之间的自动连接。此时,控制单元183经由近距离无线通信控制单元181和近距离无线通信处理单元171,输出电波(连接请求信号)并进行连接处理。另外,来自对象设备的信号经由近距离无线通信处理单元171、近距离无线通信控制单元181和控制单元183被送到各应用。此时,控制单元183将设备间认证时的状况显示(电波强度等)实时地通知给各应用。另外,非本地应用191也可以为具有与本地应用193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应用193a、通话应用193b、音乐应用193c等同样的功能的应用。
以下说明图1的各部分的细节。
<检索单元120>
检索单元120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输出连接请求信号Inq(s121)。在连接请求信号Inq到达的范围内存在其他设备的情况下,其他设备输出连接响应信号Res。检索单元120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接受连接响应信号Res(s122),将包含用于确定输出了连接响应信号Res的其他设备的信息的控制信号c1发送到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另外,此时,检索单元120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对其他设备输出连接取消信号can,并暂时中止与输出了连接响应信号Res的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处理。
再有,在连接请求信号Inq到达的范围内不存在其他设备的情况下,检索单元120周期性地(例如,1秒钟10次等)输出连接请求信号Inq,直至接受到连接响应信号Res为止(s121)。
<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
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在接受到控制信号c1时,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获取发出了接受到的连接响应信号Res的其他设备的电波sig,从该电波sig获取电波强度(s130)。例如,作为电波强度可以使用RSSI值(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例如由RSSI电路(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构成。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将获取的电波强度发送到连接判定单元140。另外,也可以为对存储单元103发送电波强度并存储的结构。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周期性地(例如1秒钟10次)获取电波强度。
<连接判定单元140>
连接判定单元140判定是否是电波强度增加、之后电波强度为阈值T以上、且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s140)。
在用户要将本设备连接到对象设备的情况下,假定伴随使该本设备和对象设备接近并靠近的动作。使用图5以及图6说明该动作。
图5A的状态的电波强度为图6的点A。在用户要将本设备100连接到其他设备20的情况下,使该本设备100接近其他设备20,成为图5B的状态。此时的电波强度为图6的点B。在将本设备100靠近其他设备20时,图5B的状态会持续一定时间以上。电波强度从图6点B向点B’推移。在使该本设备100进一步接近其他设备20时,成为图5C的状态,电波强度成为图6的点C。此后,在将本设备100靠近其他设备20时,图5C的状态会持续一定时间以上。电波强度从图6的点C向点C’推移。也就是说,在沿图6的点A→B→B’推移时、以及沿点A→B→C→C’推移时,判断为进行了使本设备接近并靠近其他设备的动作,并且实施本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
在图5A的状态持续的情况下,从图6的点A向点A’推移。此时,用户不进行使本设备100接近其他设备20的动作、并且电波强度小(距离大),因此判断为用户没有连接的意思。在从图5A的状态至图5B的状态,使本设备100接近其他设备20,之后不将本设备100靠近其他设备20,而使本设备100远离其他设备20的情况下(成为图5A的状态的情况下),沿图6的点A→B→A”推移。此时,判断为用户离去,并判断为没有连接的意思。从图5A的状态至图5C的状态使本设备100接近其他设备20,之后又将本设备100远离其他设备20至图5B的状态的情况下,沿图6的点A→B→C→B”推移。此时也判断为用户离去了,并判断为没有连接的意思。即便是电波强度在规定的时间以上处于阈值T以上,也判断为只是通过了其他设备20的旁边,没有连接的意思。为了在其他设备20的近傍检测出将本设备100靠近的行为,要以电波强度为阈值T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为条件。另外,在该例子中,说明了使本设备100接近其他设备20的情况,但是在使其他设备20接近本设备100的情况下、使其他设备20和本设备100分别接近的情况下,其他设备20和本设备100也接近,电波强度沿图6的点A→B、点A→B→C推移。此时也在之后进行了靠近的动作的情况下,判断为用户有连接的意思。
为了检测出伴随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接近并靠近的动作的行为,连接判定单元140具有:电波强度判定单元141、接近判定单元143、存储单元145、保持判定单元147(参照图7)。以下使用图7以及图8说明连接判定单元140的处理。
(电波强度判定单元141)
电波强度判定单元141判定在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中获取的电波强度是否为阈值T以上(s141)。在电波强度为阈值T以上的情况下(例如,图6的点B、B’、B”、C、C’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d1发送到接近判定单元143。另一方面,在电波强度小于阈值T的情况下(例如,图6的点A、A’、A”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c3发送到检索单元120。另外,阈值T可以根据本设备和其他设备的大小、使用方法来适当设定,例如将本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的距离为20cm时得到的电波强度预先设定为阈值T。
(接近判定单元143)
接近判定单元143在判断为电波强度为阈值T以上的时候,判定该电波强度是否处于增加倾向(s143)。接近判定单元143在接收控制信号d1时,查询存储单元103或存储单元145,获取过去的电波强度,并判定当前时候的电波强度是否处于增加倾向。在当前时候的电波强度处于增加倾向的情况下(例如图6的点A→B、点B→C这样推移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d2发送到保持判定单元147。另一方面,在不处于增加倾向的情况下(例如图6的点A→A’、点B→B’、点C→C’、点B→A”、点C→B”这样推移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c3发送到检索单元120。
在第一连接方法中,即使是距离上位于远处的其他设备,在该其他设备发射强电波的情况下,也识别为在距离上处于附近,有可能会误检测为对象设备。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接近判定单元143,不将在远处发射强电波、在电波强度上没有变化的其他设备和本设备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用户没有接近的意思的其他设备的误检测。
再有,作为过去的电波强度,既可以使用1个电波强度,也可以使用多个电波强度。在使用1个电波强度的情况下,从当前的电波强度中减去前一个获取的电波强度,在其差为正的情况下,判定为处于增加倾向,在0或负的情况下,判定为没有增加倾向。在使用多个电波强度的情况下、例如获取1秒钟量的电波强度(例如10个)的情况下,判定多个电波强度作为整体是否处于增加倾向。
(存储单元145)
存储单元145至少存储规定的时间量的其他设备的电波强度(s145)。例如,在电波强度处于增加倾向的情况下,将在接近判定单元143的判定后得到的其他设备的电波强度至少存储规定的时间量。再有,存储单元145也可以是存储单元103的一部分。另外,所谓规定的时间量是,在后述的保持判定单元147中为了判定电波强度是否为固定而所需要的时间量,可以根据本设备和其他设备的使用方法来适当设定,例如设定为存储2秒钟量的电波强度(例如为20个)。
(保持判定单元147)
保持判定单元147在电波强度处于增加倾向的情况下,判定在接近判定单元143中的判定后存储的规定的时间量的电波强度是否为固定(s147)。例如,保持判定单元147在接收控制信号d2时,等待从获取了控制信号d2的时候起的规定的时间量的电波强度存储在存储单元145中,查询存储单元145,获取规定的时间量的电波强度,在存储的电波强度为固定的情况下(例如,图6的点A→A’、点B→B’、点C→C’这样推移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c2发送到设备间认证单元150。
另一方面,在存储的电波强度不为固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判定存储的电波强度是否处于增加倾向(s148)。例如,保持判定单元147将控制信号d3发送到接近判定单元143,接收到该控制信号d3的接近判定单元143查询存储单元145,获取存储的电波强度,判定该电波强度是否处于增加倾向。在存储的电波强度处于增加倾向的情况下(例如,图6的点A→B、点B→C这样推移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d4发送到保持判定单元147。另一方面,在没有增加倾向的情况下(例如,图6的点A→A’、点B→B’、点C→C’、点B→A”、点C→B”这样推移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c3发送到检索单元120。
在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中重新获取1个电波强度,并将该新获取的电波强度存储在存储单元145中(s149)。也就是说,在存储单元145中始终存储最新的规定的时间量的电波强度。
接受到控制信号d4的保持判定单元147判定新存储的电波强度是否为固定(s147)。保持判定单元147在接收控制信号d4时,等待下一时候的电波强度存储到存储单元145中,查询存储单元145,获取最新的规定的时间量的电波强度。进而,在存储的电波强度为固定的情况下,保持判定单元147将控制信号c2发送到设备间认证单元150。在不为固定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d3发送到接近判定单元143。将s147~s149反复,直至接近判定单元143将控制信号c3发送到检索单元120,或者保持判定单元147将控制信号c2发送到设备间认证单元150为止。通过进行这样的反复处理,能够将图6的点A→B→C→C’这样推移的情况作为有连接的意思来检测。
另外,判定存储的电波强度是否为固定的情况下的所谓“固定”,不只是存储的电波强度都相同的情况,也包含存储的电波强度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包含于预定的范围内(例如,存储的电波强度的平均值的±2dBM等范围内)的情况等。
另外,接收到控制信号c3的检索单元120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输出连接请求信号Inq(s121),并检索其他设备。
<设备间认证单元150>
在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电波强度为阈值T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的情况下,设备间认证单元150进行与输出该电波强度的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s150)。例如,首先,设备间认证单元150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输出连接请求信号Inq,并从其他设备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接受连接响应信号Res。接着,对于输出了该连接响应信号Res的其他设备,输出用于请求链接密钥L-key的信号,从其他设备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接收链接密钥L-key,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本设备100和其他设备共有相同的链接密钥,成为设备间认证的状态。由此,本设备和对象设备能够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设备间认证单元150也可以使用上述以外的以往技术进行设备间认证。例如,也可以成为从本设备输入对对象设备预先设定的总密钥(passkey)的设定。
<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定>
起动图4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应用193a,能够设定在检索单元110中输出连接请求信号Inq之后(或者接受连接响应信号Res之后)直至输出连接取消信号can的时间。另外,能够设定连接请求信号Inq的输出的大小、用于在保持判定单元147判断为本设备靠近的规定的时间的长度等。另外,还能够设定在电波强度判定单元141中使用的阈值T的大小。也就是说,电波强度判定单元141能够判断本设备100和其他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一定的距离,并能够设定该一定的距离为多少。
<效果>
通过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无烦杂的操作地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连接。也就是说,只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接近并靠近,就能够进行设备间认证,并进行无线通信。进而,通过检测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接近并靠近这样的动作,能够实施反映了用户连接的意思的设备间认证,能够防止搞错而检测出用户没有连接的意思的其他设备。
<变形例>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图2等说明了其他设备为1台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但是即使其他设备为多台也通过进行同样的处理能够应对。检索单元120经由通信处理单元110输出连接请求信号Inq,在从多台其他设备接受到连接响应信号Res的情况下,将包含用于确定输出了连接响应信号Res的各其他设备的信息的控制信号c1发送到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使用控制信号c1获取与连接响应信号Res对应的各其他设备的电波强度。连接判定单元140对于各电波强度进行判定处理。设备间认证单元150进行与输出了电波强度的各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该电波强度是判定处理的结果判定为满足规定的条件的电波强度。
另外,检索单元120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在将控制信号c1发送到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之后,也周期性地持续输出连接请求信号Inq,继续检索其他设备。也就是说,检索单元120无论是否接受到连接响应信号Res,都继续周期性地持续输出连接请求信号Inq。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始终监视进行设备间认证的其他设备。
如图5所示,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例如便携式电话)的显示单元显示电波强度。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确认用户要与哪个其他设备连接。
[第二实施方式]
<无线通信装置200>
使用图1以及图2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200。仅说明与无线通信装置100不同的部分。无线通信装置200例如具有:输入输出单元101、存储单元103、通信处理单元110、检索单元220、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连接判定单元140、设备间认证单元250。检索单元220和设备间认证单元250的处理内容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要将本设备连接到对象设备的情况下,除了伴随使该本设备和对象设备接近并靠近的动作这样的假定之外,还假定对象设备位于本设备的周边(至少能够接受连接响应信号的距离)。
<检索单元220>
检索单元220发出连接请求信号,并接受连接响应信号。在接受到的连接响应信号为1个的情况下(s223,图2中用虚线表示),检索单元220将控制信号c4发送到设备间认证单元250(图1中用虚线表示)。另一方面,在接受到的连接响应信号为多个的情况下(s223),将控制信号c1输出到电波强度获取单元130,并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处理。
<设备间认证单元250>
设备间认证单元250在从检索单元220接受控制信号c4的情况下,进行与输出了连接响应信号的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s250)。另外,设备间认证单元250在从连接判定单元140接受到控制信号c2的情况下,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处理。
<效果>
通过这样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无烦杂的操作地使本设备和对象设备连接、且能够防止用户没有连接的意思的其他设备的误检测。进而,在本设备的周边不存在对象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对象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从而能够削减有关设备间认证的时间,并能够减少处理量。
<其他变形例>
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载是以例证和说明为目的而提出的。没有包罗的意思,也没有将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严密的形式的意思。可根据上述的示范而进行变形和变化。实施方式是为了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最好的例证、并且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实施方式并附加各种变形来利用本发明以适合仔细考虑后的实际使用,而选择并表现的。所有那样的变形和变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范围由按照公正、合法、公平地提供的幅度来解释的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

Claims (4)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有:
检索单元,发出连接请求信号,并接受连接响应信号;
电波强度获取单元,获取发出了所述连接响应信号的其他设备的电波强度;
连接判定单元,判定是否所述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所述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以及
设备间认证单元,在判定为所述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所述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的情况下,进行与所述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判定单元具有:
电波强度判定单元,判定在所述电波强度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电波强度是否为所述阈值以上;
接近判定单元,在判断为所述电波强度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时候,判定该电波强度是否处于增加倾向;
存储单元,至少存储规定的时间量的所述其他设备的所述电波强度;以及
保持判定单元,在所述电波强度处于增加倾向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接近判定单元中的判定后存储的规定的时间量的所述电波强度是否为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检索单元发出连接请求信号,接受连接响应信号,并判定接受到的所述连接响应信号是否为1个,
在所述连接响应信号为1个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所述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的情况下,所述设备间认证单元进行与所述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
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检索步骤,发出连接请求信号,并接受连接响应信号;
电波强度获取步骤,获取发出了所述连接响应信号的其他设备的电波强度;
连接判定步骤,判定是否所述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所述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以及
设备间认证步骤,在判定为所述电波强度增加、并且之后所述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以上为固定的情况下,进行与所述其他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认证。
CN2011800467475A 2010-09-28 2011-08-26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31411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6834A JP5016713B2 (ja) 2010-09-28 2010-09-28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0-216834 2010-09-28
PCT/JP2011/069321 WO2012043105A1 (ja) 2010-09-28 2011-08-26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1125A true CN103141125A (zh) 2013-06-05

Family

ID=45892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67475A Pending CN103141125A (zh) 2010-09-28 2011-08-26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97825B2 (zh)
EP (1) EP2603023A1 (zh)
JP (1) JP5016713B2 (zh)
CN (1) CN103141125A (zh)
WO (1) WO20120431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4105A (zh) * 2013-11-28 2015-06-03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与无线设备间连接方法
CN106507314A (zh) * 2015-09-04 2017-03-15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建立移动设备和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0800B2 (ja) * 2013-03-28 2017-11-15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載装置
JP5771645B2 (ja) * 2013-04-23 2015-09-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ペアリング方法
US10235512B2 (en) * 2014-06-24 2019-03-19 Payp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on via bluetooth device
JP6495844B2 (ja) * 2016-03-01 2019-04-03 Kddi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18127954A1 (ja) 2017-01-05 2018-07-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3602228A4 (en) * 2017-03-22 2020-11-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DETECTING AN UNPILOT AIR VEHICLE
US10805345B2 (en) * 2017-09-29 2020-10-13 Paypal, Inc. Blind injection attack mitigation
KR20210092614A (ko) * 2020-01-16 2021-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그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6017A (ja) * 1998-07-16 2000-02-02 Kobe Steel Ltd 非接触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
CN1784838A (zh) * 2003-05-09 2006-06-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CN1878089A (zh) * 2005-03-04 2006-12-13 美国博通公司 跟踪蓝牙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WO2009001433A1 (ja) * 2007-06-25 2008-12-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ユニット及び携帯端末装置、並びに無線認証制御方法
CN101545557A (zh) * 2008-03-28 2009-09-30 吴端龙 电容式感应龙头
JP2010028550A (ja) * 2008-07-22 2010-02-04 Tokai Rika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6277B2 (ja) 2003-02-17 2007-06-06 株式会社東芝 サービス提供装置、サービス提供プログラム及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JP4071158B2 (ja) * 2003-05-30 2008-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波発信器探索装置、携帯電話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電波発信器探索装置による電波発信器探索方法
JP2006330861A (ja) * 2005-05-23 2006-12-07 Ricoh Co Ltd 非接触情報記録媒体管理装置、非接触情報記録媒体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9003488B2 (en) * 2007-06-06 2015-04-07 Datavalet Technologi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device recognition at public hotspots
JP2009193253A (ja) * 2008-02-13 2009-08-27 Toshiba Tec Corp 無線タグ探知装置
JP2010074664A (ja) * 2008-09-19 2010-04-02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528854B2 (ja) * 2008-11-28 2010-08-2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通信状態出力方法
US8498618B2 (en) * 2009-06-22 2013-07-30 Mourad Ben Ayed Systems for intelligent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proximity
EP2273820A1 (en) * 2009-06-30 2011-01-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ter-VPLMN handover via a handover proxy node
US20130143526A1 (en) * 2011-12-05 2013-06-06 Alcatel-Lucent India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With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130183936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Entrus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10912131B2 (en) * 2012-12-03 2021-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controll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6017A (ja) * 1998-07-16 2000-02-02 Kobe Steel Ltd 非接触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
CN1784838A (zh) * 2003-05-09 2006-06-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CN1878089A (zh) * 2005-03-04 2006-12-13 美国博通公司 跟踪蓝牙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WO2009001433A1 (ja) * 2007-06-25 2008-12-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ユニット及び携帯端末装置、並びに無線認証制御方法
CN101545557A (zh) * 2008-03-28 2009-09-30 吴端龙 电容式感应龙头
JP2010028550A (ja) * 2008-07-22 2010-02-04 Tokai Rika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4105A (zh) * 2013-11-28 2015-06-03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与无线设备间连接方法
KR20150061974A (ko) * 2013-11-28 2015-06-05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과 무선기기 간 연결 방법
CN104684105B (zh) * 2013-11-28 2018-06-15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与无线设备间连接方法
KR102083684B1 (ko) * 2013-11-28 2020-03-0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과 무선기기 간 연결 방법
CN106507314A (zh) * 2015-09-04 2017-03-15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建立移动设备和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CN106507314B (zh) * 2015-09-04 2019-12-20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建立移动设备和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43105A1 (ja) 2012-04-05
US8897825B2 (en) 2014-11-25
EP2603023A1 (en) 2013-06-12
JP5016713B2 (ja) 2012-09-05
US20130165047A1 (en) 2013-06-27
JP2012074823A (ja) 201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1125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430101B (zh) 天线关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990105B (zh) 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EP3584741A1 (en) Fingerprint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08345422A (zh)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770055B (zh) 发射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008090B (zh) 电池电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CN108471630B (zh)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688611B (zh) 一种频段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8471622B (zh) WiFi连接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0958352B (zh) 网络信号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1045737B (zh) 设备标识获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48557B (zh) 输出功率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930126B (zh) 游戏预约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6817370B (zh) 传输网络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82335A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668335B (zh) 通信连接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1654848B (zh) Nfc卡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367428A (zh) 电量的显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1163533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988059B (zh) 无线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199049B (zh) 一种指纹储存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182141B (zh) 一种获取终端装置状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31588B (zh) 网络搜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988801B (zh) 一种显示注释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