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2462A - 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2462A
CN103132462A CN2013100749025A CN201310074902A CN103132462A CN 103132462 A CN103132462 A CN 103132462A CN 2013100749025 A CN2013100749025 A CN 2013100749025A CN 201310074902 A CN201310074902 A CN 201310074902A CN 103132462 A CN103132462 A CN 103132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s
combination tool
oblique drawbar
longeron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49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2462B (zh
Inventor
王昕�
靳春尚
王殿永
高杰
汪学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749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2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2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2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2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2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所述的组合工具包括设置在前一节段上中纵梁和本节段下中纵梁上呈对角位置的两个耳板之间的斜向拉杆,还包括设置在本节段上中纵梁和下中纵梁上对应位置两个耳板之间的竖直支撑;该组合工具的安装、使用方法包括分别在前一阶段、本节段、后一阶段“安装竖向支撑和斜向拉杆、微调斜向拉杆、拼装钢桁梁的其它杆件、进行高栓连接和焊接以及斜拉索张拉施工、拆除前一节段竖向支撑和斜向拉杆”等步骤。本发明的优点是:重点解决了钢桁梁散件拼装、悬臂架设施工中由于上中纵梁和下中纵梁均无竖向支撑容易产生下挠的技术难题,从而保证拼装精度以及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钢桁梁散件拼接悬臂架设施工中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粉房湾长江大桥主桥为桁架和正交异性桥面板的组合体系,其桥面采用了上层公路、下层轻轨的双层设计。在本工程中,设计人员对公铁(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钢桁梁的设计做出了大胆的新尝试,将主梁创造性的设计为其截面如图1所示的空间梯形双层钢桁梁。
在施工过程中,对前述空间梯形双层钢桁梁的施工采用了现场散拼、悬臂架设的方式,对拼装的精度要求较高。但由图1的空间梯形双层钢桁梁截面图可见,所述钢桁梁的上中纵梁和下中纵梁均处于桁架的中央位置,且竖直方向没有设置支撑结构,因此,在悬臂架设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构件下挠的情况,而且此种情况一旦发生,后期调整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造成不可修复的质量缺陷,严重影响拼装精度以及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以上问题,并为此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以解决双层钢桁梁悬臂架设施工中容易产生构件下挠以致影响拼装精度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包括设置在前一节段上中纵梁与本节段下中纵梁上呈对角位置的两个耳板之间的斜向拉杆,还包括设置在本节段上中纵梁与下中纵梁上呈对应位置的两个耳板之间的竖直支撑。
所述的耳板由通过连接板相连接的两个侧板构成,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螺栓孔和销轴孔,所述的连接板和侧板均采用厚度为16mm的钢板制作。
所述的竖直支撑采用工型钢制作,其两端分别设置用于与所述的耳板螺栓连接的螺栓孔。
所述的斜向拉杆包括长拉杆和短拉杆,所述长拉杆和短拉杆的一端分别焊接圆螺母并通过所述的圆螺母连接调节器,所述长拉杆和短拉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的耳板销轴连接的销轴孔。
所述的调节器包括螺杆和焊接在所述螺杆中间部位的调节块,所述螺杆位于所述调节块两端的螺纹为反向设置。
所述螺杆和调节块的长度分别为1m和0.1m,所述的调节块上设置有工具孔。
所述的连接器由两块厚度为16mm的钢板切割而成,两块钢板的间隔为25mm。
所述的长拉杆和短拉杆均采用型号为φ95×6mm的无缝钢管制作,其中:长拉杆的长度为11m,短拉杆的长度为1.6m。
所述圆螺母的内径略小于所述长拉杆和短拉杆的内径,且其外径略大于所述长拉杆和短拉杆的外径。
所述的组合工具在钢桁梁的散拼架设中可采用多套配合使用,具体数目根据现场进度需要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三套循环使用最佳。
本发明组合工具的安装、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工具制备: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制备材料、机械设备等各方面准备就绪,相关人员熟悉技术方案并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及安全交底。
(2)安装前一节段的斜向拉杆:通过销接方式将所述斜向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之前节段已正确安装的竖向支撑上端的耳板和该节段下中纵梁上对角位置的耳板连接在一起,其安装顺序是:先用架桥机将该节段的下中纵梁安装定位并给其一个预抬高度;再将所述斜向拉杆的长拉杆和短拉杆分别与之前节段完成安装的上中纵梁上的耳板和该节段下中纵梁上呈对角位置的耳板相连接;然后使架桥机松钩。
(3)微调所述的斜向拉杆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调节所述斜向拉杆的长度,并通过该调节完成对所述下中纵梁悬臂端的标高微调,直至其达到架桥机松钩前的预抬高度。
(4)安装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先通过栓接的方式将所述竖向支撑的下端与前一节段下中纵梁上的耳板连接在一起,并测量观测保证其垂直于所述的下中纵梁;然后吊装该节段的上中纵梁,并通过栓接方式将所述上中纵梁上的耳板和所述竖向支撑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以其支撑作用阻止所述上中纵梁的下挠。
(5)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前一节段钢桁梁的其它杆件:按照现场架梁顺序依次拼装其它剩余杆件,并进行该节段高栓、焊接、斜拉锁施工,保证各工序的质量符合技术规范及安全施工的要求。
(6)安装本节段的斜向拉杆:采用步骤(2)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的安装。
(7)微调所述的斜向拉杆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采用步骤(3)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的微调。
(8)安装本节段的竖向支撑:采用步骤(4)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竖向支撑的安装。
(9)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本节段钢桁梁的其它杆件:采用步骤(5)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其它剩余杆件的拼装及施工,并保证各工序的质量符合技术规范及安全施工的要求。
(10)安装后一节段的斜向拉杆:采用步骤(2)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的安装。
(11)微调所述的斜向拉杆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采用步骤(3)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的微调。
(12)安装后一节段的竖向支撑:采用步骤(4)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竖向支撑的安装。
(13)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后一节段钢桁梁的其它杆件:采用步骤(5)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其它剩余杆件的拼装及施工,并保证各工序的质量符合技术规范及安全施工的要求。
(14)拆除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和斜向拉杆:将前一节段已完成上中纵梁和下中纵拼装任务的竖向支撑和斜向拉杆予以拆除并妥善保存,以备后续节段的循环利用。
(15)重复前述的工艺流程,直至整体钢桁梁拼装完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的组合工具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操作,可重复利用且无损耗,重点解决了钢桁梁散件拼装、悬臂架设施工中由于所述的上中纵梁和下中纵梁均没有竖向支撑容易产生下挠的技术难题。
(2)所述的安装、使用方法易于实施,对加快施工进度效果明显,避免了像现有技术那样在工程后期投入大量人工和机械进行钢桁梁调整的麻烦以及不可修质量缺陷的出现,从而保证拼装精度以及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3)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大型散拼、悬臂架设的钢桁梁建设,而且其原理对于其它类似悬拼架设的钢结构、木结构等均具有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空间梯形双层钢桁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组合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组合工具中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组合工具中竖向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组合工具中斜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调节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更容易被清楚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述空间梯形双层钢桁梁的单个节段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桥面板1和下桥面板8,所述的上桥面板1包括设置在中间部位的上中纵梁5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中纵梁5两侧的上中桥面板51,两个所述的中桥面板51分别通过上弦杆3连接边桥面板52,两个所述的边桥面板52上分别设置有边纵梁12和风嘴13;所述的下桥面板8包括设置在中间部位的下中纵梁6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纵梁6两侧的下中桥面板61,两个所述下中桥面板6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下弦杆4;所述的上弦杆3和下弦杆4之间设置有分别垂直于所述上桥面板1和下桥板面8的斜腹杆7,所述上桥面板1和下桥面板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这两个端部的斜拉杆2。
由于在架设空间梯形双层钢桁梁的现场施工中,采用的是现场散件拼装的方法,故部分杆件需要悬臂架设。在图1所示的空间梯形双层钢桁梁的截面结构中,处于桁架中央位置的上中纵梁5和下中纵梁6就属于悬臂架设的杆件。由于在每个单个节段钢桁梁的长度内,所述的上中纵梁5和下中纵梁6之间均没有竖直方向的支撑结构,故在架设过程中难免产生下挠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图2所示的组合工具,该组合工具用于每个单个节段钢桁梁的拼接过程。
参照图2,本发明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其构成部件包括以销轴连接方式固定在前一节段上中纵梁5和本节段下中纵梁6上呈对角位置的两个耳板9之间的斜向拉杆11,还包括以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本节段上中纵梁5和下中纵梁6上的两个耳板9之间的竖直支撑10。
图3示出了组合工具中所述耳板9的结构。由图3可见,所述的耳板9由连接板91以及通过所述连接板91相连接的两个侧板92构成,所述的侧板92上设置有螺栓孔93和销轴孔94。为了获得一定的坚固程度,所述耳板9中的各个部件均采用厚度为16mm的钢板制作。
图4示出了组合工具中竖直支撑10的结构。由图4可见,所述竖直支撑10的截面为工字型,且其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栓孔,该螺栓孔的规格与所述耳板9上的螺栓孔93为配套设置,以便所述竖直支撑10与所述耳板9之间的螺栓连接。为了使其具有中心受压的稳定性,所述竖直支撑10可选用符合支撑条件的任意杆件制作,本发明中,选择了工型钢作为制作所述竖直支撑10的材料。
图5示出了组合工具中斜向拉杆11的结构。由图5可见,所述斜向拉杆11的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器114,两个所述连接器114之间设置有通过调节器112相连接的长拉杆111和短拉杆113,所述的连接器114上设置有销轴孔,该销轴孔的规格与所述耳板9上的销轴孔94为配套设置,以便所述斜向拉杆11与所述耳板9之间的销轴连接。为了获得一定的连接效果,所述销轴孔94的直径设置为40mm。
在前述斜向拉杆11的结构中:所述的连接器114由两块厚度为16mm的钢板切割而成,两块钢板的间隔为25mm,以确保与其同样厚度的所述耳板9的侧板92能方便的插入其中;两个所述的连接器114分别焊接在所述长拉杆111和短拉杆113的端部一端,所述长拉杆111和短拉杆113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圆螺母101并通过所述的圆螺母101连接所述的调节器112;所述的长拉杆111和短拉杆113均采用型号为φ95×6mm的无缝钢管制作,其中:长拉杆111的长度为11m,短拉杆113的长度为1.6m;所述圆螺母101的内径略小于所述长拉杆111和短拉杆113的内径且其外径略大于所述长拉杆111和短拉杆113的外径。
图6以放大图示出了所述斜向拉杆11中调节器112的结构,所述的调节器112用于调节所述斜向拉杆11的长度。参照图6,所述调节器112的构成部件包括螺杆102和焊接在所述螺杆102中间部位的调节块103;所述螺杆102的长度为1m,所述调节块103的长度为0.1m,所述螺杆102位于所述调节块103两端的螺纹为反向设置,其目的是保证在搬转所述的调节块103调节所述斜向拉杆11的长度时,可以使所述螺杆102的两端同时收进所述的长拉杆111和短拉杆113内,或者同时从所述的长拉杆111和短拉杆113内释放出来。
为了在使用调节器112调节所述斜向拉杆11的长度时更加省力,本发明在所述的调节块103上设置了工具孔104,这样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所述的调节器112时采用杠杆原理,将钢棒穿入所述的工具孔104内,使手动调节所述斜向拉杆11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以上各构件的尺寸均可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需要而改变,但改变后的杆件应符合其受力分析的计算要求,并经过通过实验,确保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组合工具可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多套配合循环使用,一般情况下,若将某段钢桁梁分为前一节段、本节段和后一节段,则本发明组合工具的使用方法是将三套组合工具分别用于某段钢桁梁前一节段、本节段以及后一节段的散拼架设,完成某段钢桁梁的散拼架设以后,再依次完成某段后续的前一节段、本节段以及后一节段的散拼架设,直至整体钢桁梁的拼接完成。
本发明中组合工具的安装、使用工艺流程如下:
工具制备—→安装前一节段的斜向拉杆11—→微调斜向拉杆11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安装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10—→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剩余杆件并开始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施工和斜拉索施工—→安装本节段的斜向拉杆11—→微调斜向拉杆11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安装本节段的竖向支撑10—→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剩余杆件并开始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施工和斜拉索施工—→安装后一节段的斜向拉杆11—→微调斜向拉杆11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安装后一节段的竖向支撑10—→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剩余杆件并开始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施工和斜拉索施工—→拆除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10和斜向拉杆11—→重复前述的工艺流程直至整体钢桁梁拼装完工。
依据上述工艺流程,本发明中组合工具用于某段钢桁梁拼接时的安装、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工具制备: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制备材料、机械设备等各方面应准备就绪,且已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相关的施工人员应熟悉技术方案及图纸标注的技术要求,做好三级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2)安装前一节段的斜向拉杆11:
以某段之前一节段已完成正确安装的竖向支撑10上端的耳板9和该节段下中纵梁6上与该耳板9位于对角位置的耳板9分别提供给所述的斜向拉杆11两端各一个固定点,并将所述的斜向拉杆11与两个所述的耳板9销接固定,以控制该节段中所述的下中纵梁6产生下挠现象,其安装方法是:
①使用架桥机将该节段的下中纵梁6吊装到相应位置并按照要求安装定位,然后以架桥吊机的提升方式给所述的下中纵梁6一个预抬(具体高度经过计算且现场实验通过),此过程中测量人员采用水准仪现场跟踪测量,保证所述下中纵梁6的预抬高度符合要求,并作好记录;
②将所述斜向拉杆11的长拉杆111端部通过连接器114与上一节段所述上中纵梁5上的耳板9销轴连接,然后,通过所述的调节器112调节所述斜向拉杆11的长度,再将所述斜向拉杆11的短拉杆113端部通过连接器114与该节段所述下中纵梁6上呈对角位置的耳板9销轴连接,从而使所述竖向支撑10和斜向拉杆11的共同作用支撑所述的上中纵梁5并同时拉住所述的下中纵梁6,以阻止两个悬臂架设的构件下挠;
③使所述的架桥机松钩,并保证松钩后所述下中纵梁6的预抬高度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
(3)微调斜向拉杆11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
通过所述的调节器112调节所述斜向拉杆11的长度,并通过此方式对所述下中纵梁6悬臂端的标高进行微调,直至该标高达到所述架桥机松钩前的预抬高度,在此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始终跟踪测量观测,做好记录。
(4)安装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10:
在该节段双层钢桁梁的上中纵梁5和下中纵梁6上位于相对位置的两个耳板9之间通过栓接方式固定安装竖向支撑10,以控制该节段中所述的上中纵梁5产生下挠现象。所述的竖向支撑10可以是符合支撑条件的任何杆件,对它的技术要求是中心受压稳定,具有可靠的强度。图示实施例中选用了工型钢制作所述的竖向支撑10,并在其两端设置了螺栓孔93。
具体的操作如下:
①将该节段所述竖向支撑10的下端通过下中纵梁6上的耳板9以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并测量观测保证其垂直度符合要求;
②使用架桥机将该节段的上中纵梁5吊装到相应位置并按要求安装定位,然后,将该节段所述竖向支撑10的上端与该上中纵梁5上的耳板9栓接固定;
③此时可使架桥机松钩,以所述竖向支撑10的支撑作用阻止该节段所述上中纵梁5的下挠。
(5)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该节段的剩余杆件并进行其它施工:
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该节段剩余杆件,然后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施工和斜拉索施工,并保证工序和质量符合技术规范以及安全施工的要求。
(6)安装本节段的斜向拉杆11:
采用步骤(2)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11的安装。
(7)微调斜向拉杆11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
采用步骤(3)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11的微调。
(8)安装本节段的竖向支撑10:
采用步骤(4)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竖向支撑10的安装。
(9)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该节段的剩余杆件并进行其它施工。
采用步骤(5)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剩余杆件的安装以及高强度螺栓施工、焊接施工和斜拉索施工,并保证其技术质量符合技术规范以及安全施工的要求。
(10)安装后一节段的斜向拉杆11:
采用步骤(2)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11的安装。
(11)微调斜向拉杆11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
采用步骤(3)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11的微调。
(12)安装本节段的竖向支撑10:
采用步骤(4)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竖向支撑10的安装。
(13)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该节段的剩余杆件并进行其它施工:
采用步骤(5)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剩余杆件的安装以及高强度螺栓施工、焊接施工和斜拉索施工,并保证其技术质量符合技术规范以及安全施工的要求。
(14)拆除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10和斜向拉杆11:
此时前一节段的高栓施工、焊接施工和斜拉索已经施工结束,故可拆除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10和斜向拉杆11以供后续节段使用,其拆除方法是:
①完成前一节段钢桁梁上斜拉索的张拉施工后,分别拆除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10和斜向拉杆11,以所述钢桁梁的自重与前述给予所述下中纵梁6的预抬高度相抵消;
②在拆除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始终跟踪测量并观察桥面标高,做好记录,同时注意所述竖向支撑10和斜向拉杆11的拆除顺序,并保证施工安全;
③妥善保存被拆除的竖向支撑10和斜向拉杆11,以备以后各节段的循环利用。
(15)重复前述的工艺流程直至整体钢桁梁拼装完工。
本发明中的组合工具是申请人根据空间梯形双层钢桁梁的结构特点所进行的技术攻关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很好的解决了现场施工中所述钢桁梁由于散件拼装、悬臂架设却没有竖向支撑结构致使中纵梁下挠的问题。在该组合工具中:所述的竖向支撑10,分别以其两端通过耳板9与所述的上中纵梁5和下中纵梁6相固定,对所述的上中纵梁5起到竖向支撑作用,阻止了所述上中纵梁5的下挠;所述的斜向拉杆11,则以其一端的长拉杆111通过连接器114与前一个所述竖向支撑10上端连接上中纵梁5的耳板9固定,再以其另一端的短拉杆113通过连接器114与后一个所述竖向支撑10下端连接下中纵梁6的耳板9固定,并通过所述斜向拉杆11上的调节器103来调节其整体的长度,从而使悬臂架设的下中纵梁6的前端被拉起到一定高度,阻止了所述下中纵梁6的下挠。
本发明是对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所进行的结构、安装和使用方法的全方面设计,所述的组合工具可以采用现场施工中价格便宜的临时材料制作,不仅可以节约资金,而且加工方便;其结构的设置方式,不仅易于重复利用,减少了工程损耗,而且操作简单,对加快施工进度效果明显。
以上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进行了示意性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发明中各部件的结构设置及其使用方式均可能发生某些改变,而其他人员在其启示下也可能做出相似设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设计宗旨,所有显而易见的改变及其相似设计,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包括分别设置在上中纵梁和下中纵梁上的耳板,其特征是,在前一节段上中纵梁和本节段下中纵梁上呈对角位置的两个耳板之间设置有斜向拉杆,在本节段上中纵梁和下中纵梁上呈对应位置的两个耳板之间设置有竖直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耳板采用厚度为16mm的钢板制作,其构成部件包括连接板和两个侧板,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螺栓孔和销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竖直支撑采用工型钢制作,其两端分别设置用于与所述的耳板螺栓连接的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斜向拉杆包括长拉杆和短拉杆,所述长拉杆和短拉杆的一端分别焊接圆螺母并通过所述的圆螺母连接调节器,所述长拉杆和短拉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的耳板销轴连接的销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器包括螺杆和焊接在所述螺杆中间部位的调节块,所述螺杆位于所述调节块两端的螺纹为反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其特征是,所述螺杆和调节块的长度分别为1m和0.1m,所述的调节块上设置有工具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器由两块厚度为16mm的钢板切割而成,两块钢板的间隔为25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长拉杆和短拉杆均采用型号为φ95×6mm的无缝钢管制作,其中:长拉杆的长度为11m,短拉杆的长度为1.6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圆螺母的内径略小于所述长拉杆和短拉杆的内径,且其外径略大于所述长拉杆和短拉杆的外径。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的安装、使用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工具制备: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制备材料、机械设备等各方面准备就绪,相关人员熟悉技术方案并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及安全交底;
(2)安装前一节段的斜向拉杆:通过销接方式将所述斜向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之前节段已正确安装的竖向支撑上端的耳板和该节段下中纵梁上对角位置的耳板连接在一起,其安装顺序是:先用架桥机将该节段的下中纵梁安装定位并给其一个预抬高度;再将所述斜向拉杆的长拉杆和短拉杆分别与之前节段已完成安装的上中纵梁的耳板和该节段下中纵梁上呈对角位置的耳板相连接;然后使架桥机松钩;
(3)微调所述的斜向拉杆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调节所述斜向拉杆的长度,并通过该调节完成对所述下中纵梁悬臂端的标高微调,直至其达到架桥机松钩前的预抬高度;
(4)安装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通过栓接方式将所述竖向支撑的下端与该节段下中纵梁上的耳板连接在一起,并测量观测保证其垂直于下中纵梁;然后吊装该节段的上中纵梁,并通过栓接方式将所述上中纵梁上的耳板与所述竖向支撑的上端连接在一起;
(5)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前一节段钢桁梁的其它杆件:按照现场架梁顺序依次拼装其它剩余杆件,并进行该节段高栓、焊接、斜拉锁施工,保证各工序的质量符合技术规范及安全施工的要求。
(6)安装本节段的斜向拉杆:采用步骤(2)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的安装。
(7)微调所述的斜向拉杆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采用步骤(3)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的微调。
(8)安装本节段的竖向支撑:采用步骤(4)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竖向支撑的安装。
(9)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本节段钢桁梁的其它杆件:采用步骤(5)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其它剩余杆件的拼装及施工,并保证各工序的质量符合技术规范及安全施工的要求。
(10)安装后一节段的斜向拉杆:采用步骤(2)中的方式完成后一节段斜向拉杆的安装。
(11)微调所述的斜向拉杆并测量观测前述的安装符合要求:采用步骤(3)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斜向拉杆的微调。
(12)安装后一节段的竖向支撑:采用步骤(4)中的方式完成后一节段竖向支撑的安装。
(13)按照钢桁梁的拼装顺序拼装后一节段钢桁梁的其它杆件:采用步骤(5)中的方式完成该节段其它剩余杆件的拼装及施工,并保证各工序的质量符合技术规范及安全施工的要求。
(14)拆除前一节段的竖向支撑和斜向拉杆:将前一节段已完成上中纵梁和下中纵拼装任务的竖向支撑和斜向拉杆予以拆除并妥善保存,以备后续节段的循环利用。
(15)重复前述的工艺流程,直至整体钢桁梁拼装完工。
CN201310074902.5A 2013-03-08 2013-03-08 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Active CN103132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4902.5A CN103132462B (zh) 2013-03-08 2013-03-08 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4902.5A CN103132462B (zh) 2013-03-08 2013-03-08 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2462A true CN103132462A (zh) 2013-06-05
CN103132462B CN103132462B (zh) 2015-06-24

Family

ID=48492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4902.5A Active CN103132462B (zh) 2013-03-08 2013-03-08 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246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2970B (zh) * 2014-04-16 2017-02-01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超大墩位拉杆及基础结构
CN112343201A (zh) * 2020-10-21 2021-02-09 精工工业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可调节防下挠钢结构墙面集成体系及施工方法
WO2022156255A1 (zh) * 2021-01-25 2022-07-28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双层多跨桥梁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1733A (ja) * 2006-07-28 2008-02-14 Oriental Shiraishi Corp 橋の架設工法
JP2008088782A (ja) * 2006-10-05 2008-04-17 Zenitaka Corp 波形鋼板ウェブ橋の片持ち張り出し架設工法
JP2008231706A (ja) * 2007-03-19 2008-10-02 Ps Mitsubishi Construction Co Ltd 橋梁の片持架設工法における柱頭部の施工方法
CN101289836A (zh) * 2007-12-05 2008-10-22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桁拱桥的水平索辅助架设方法
CN101736703A (zh) * 2009-12-10 2010-06-16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120米跨度双层四线公铁两用钢桁桥整孔架设之3000吨级特种架桥机
CN203213023U (zh) * 2013-03-08 2013-09-25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1733A (ja) * 2006-07-28 2008-02-14 Oriental Shiraishi Corp 橋の架設工法
JP2008088782A (ja) * 2006-10-05 2008-04-17 Zenitaka Corp 波形鋼板ウェブ橋の片持ち張り出し架設工法
JP2008231706A (ja) * 2007-03-19 2008-10-02 Ps Mitsubishi Construction Co Ltd 橋梁の片持架設工法における柱頭部の施工方法
CN101289836A (zh) * 2007-12-05 2008-10-22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桁拱桥的水平索辅助架设方法
CN101736703A (zh) * 2009-12-10 2010-06-16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120米跨度双层四线公铁两用钢桁桥整孔架设之3000吨级特种架桥机
CN203213023U (zh) * 2013-03-08 2013-09-25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2970B (zh) * 2014-04-16 2017-02-01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超大墩位拉杆及基础结构
CN112343201A (zh) * 2020-10-21 2021-02-09 精工工业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可调节防下挠钢结构墙面集成体系及施工方法
WO2022156255A1 (zh) * 2021-01-25 2022-07-28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双层多跨桥梁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2462B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3112A1 (en) Large deformation tensile testing system
CN107245951B (zh) 斜拉桥中跨双边同时合龙施工方法
CN203947771U (zh) 一种贝雷梁悬吊模板支撑体系
CN104141383A (zh) 一种贝雷梁悬吊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工法
CN104032678A (zh) H型塔柱内力可调的临时横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612042U (zh) 一种大跨径双柱墩盖梁施工支撑结构
CN103132462B (zh) 用于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CN205785614U (zh) 一种围岩压力盒固定装置
CN113431186A (zh) 一种超大跨度双高钒索曲面张弦梁的施工方法
CN110700100A (zh) 一种高墩小半径曲线匝道桥现浇平台贝雷梁束施工方法
CN113718648A (zh) 异形曲线结构钢混组合塔节段及制造工艺
CN107190864A (zh) 一种钢结构地脚螺栓精确预埋施工方法
CN100545353C (zh) 采用体外偏心预应力体系进行钢梁悬臂架设施工方法
CN113106837B (zh) 可调节拉索体系的组合箱梁翼板悬挂浇筑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2176343U (zh) 一种自行式多功能模板台车组合装置
CN213087382U (zh) 一种悬挑架装置
CN103147409B (zh) 一种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合龙施工方法
CN202023298U (zh) 适用于交叉式塔吊吊装的整榀分段式屋面钢梁结构
CN203213023U (zh) 一种控制构件下挠的组合工具
CN110469109A (zh) 一种建筑模板定位安装辅助装置
CN104929057A (zh) 一种便于更换拱桥吊杆的兜吊装置
CN104863259A (zh) 一种大跨度超高单层筒状建筑钢结构倒装施工方法
CN105155424B (zh) 一种拱门形钢斜塔斜拉扣挂施工技术
CN202532110U (zh) 高架平台地脚螺栓固定装置
CN208366235U (zh) 一种测量拼宽桥支点处拼接段横向位移和竖向沉降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