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2223A -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2223A
CN103132223A CN2011103769002A CN201110376900A CN103132223A CN 103132223 A CN103132223 A CN 103132223A CN 2011103769002 A CN2011103769002 A CN 2011103769002A CN 201110376900 A CN201110376900 A CN 201110376900A CN 103132223 A CN103132223 A CN 103132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liding component
sliding
thread board
cushion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69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2223B (zh
Inventor
陈仁惠
陈伯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3769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2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2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2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2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22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包括一机架,一装置于该机架的滑组机构,一设于该机架前端具有复数胶圈的送纱轮,该滑组机构包括有一组接座与一滑移件,该滑移件相对应组合于该组接座的底面并另装置有一导纱板,该导纱板由一枢转座枢接于该滑移件上,该滑移件与该导纱板一并相对该组接座进行往复移动,于往该机架后端移动时,该导纱板透过该枢转座相对该滑移件进行旋转,而在该送纱轮与该导纱板之间预留有一更换空间,以利于由该更换空间替换该送纱轮上的胶圈。

Description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送纱装置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应用于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1中所示,其为现有送纱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现有的送纱装置9包括有送纱本体90及导纱板91,送纱本体90一端下方设有凹槽92,用以送纱装置9固设于圆针织机上(未图示),送纱本体90的另一端设有驱动单元93,且以驱动轴931输出其动力,驱动轴931上驱动枢设有送纱轮94,送纱轮94轮面上设有一胶圈941。
导纱板91略成一L形板,其上设有定位孔911,定位孔911可由螺杆912螺固定于送纱本体90下方相对的螺孔901,且导纱板91上设有复数排列的固定孔913,固定孔913用以供导纱单元95固定。导纱单元95上各枢设有导纱臂951。
于需求送纱时,送纱装置9其导纱单元95上所枢设的导纱臂951会靠向送纱轮94,使纱线尽量与送纱轮94轮面上的胶圈941发生接触,使纱线可随送纱轮94的转动方向被送出。
随着纱线与送纱轮94轮面之间接触送纱的时间增加,送纱轮94轮面上所设有的胶圈941会逐渐磨损而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胶圈941,但由于现有的送纱装置9进行组装时是将导纱板91螺锁固定于送纱本体90上,再于导纱板91上装置固定有导纱单元95,使导纱单元95与送纱轮94相对位置如图11中所示交错排列,故于需要更换胶圈941的情况下,必须先拆下固定于送纱本体90上的导纱板91及与送纱轮94交错排列的导纱单元95,以移除挡阻于送纱轮94外围的送纱装置9元件,提供对送纱轮94轮面进行胶圈941更换所需要的作业空间,使得现有的送纱装置9于反复组装拆下导纱板91及导纱单元95以更换胶圈941的过程中,不但有步骤繁琐、费时费事的缺点,且会造成拆下组装的送纱装置9的相关元件间的相互关系的正确位置容易松动,使其产生移位而非定位于正确元件的相关位置,反而增加相关元件间定位调整作业的困难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发明人对现有的送纱装置进行改良,提供一种应用于送纱装置,以配合送纱装置使用,使其可快速更换胶圈的滑组机构。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不变动导纱板上送纱装置的相关导纱件与驱动轴上送纱轮的相对位置而能快速更换胶圈的滑组机构,具有操作上的简易性、便利性及效益性,以提高作业的稳定性。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组接座与一滑移件,该滑移件相对应组合于该组接座的底面并另装置有一导纱板,该导纱板由一枢转座枢接于该滑移件上,该滑移件与该导纱板一并相对该组接座进行往复移动,于往该机架后端移动时,该导纱板透过该枢转座相对该滑移件进行旋转,而在该送纱轮与该导纱板之间预留有一更换空间,以利于由该更换空间替换该送纱轮上的胶圈。
所述的该枢转座延伸有一第一下凸层,以供该滑移件以一轮廓略大于该第一下凸层的枢接孔套设于该第一下凸层外,该第一下凸层更延伸有一第二下凸层,以供该导纱板以一固定孔套合于该第二下凸层。
所述的该导纱板上装置固定有复数导纱件,以供该导纱件与该导纱板一并透过该枢转座相对该滑移件进行旋转。
所述的该组接座贯穿有一组以上的组接孔,并于该组接座底面设有二导凸缘,该滑移件两边各设有一滑轨块并于该滑移件外侧分别对应该导凸缘各设有一滑槽道,以供该滑移件以该滑槽道对应组合于该组接座底面的导凸缘,该组接孔中各装置有一滑动组,以利于该滑移件与该导纱板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的该滑动组具有一滚珠且部分露出该组接座底面而与该滑轨块顶面接触并相对移动中的滑移件于原处滚动。
所述的该滑动组更包含有一弹性件,该组接孔内依序先放置该滚珠再放入该弹性件并固定该滑动组于该组接孔中,使该滚珠由压缩该弹性件所提供的空间能在该组接孔底部原处滚动。
所述的该滑移件于该二滑轨块顶面共同相同位置设有至少一定位槽,该滚珠对应卡止于该定位槽,以定位滑移件于相对位置。
所述的该组接座两侧对应该组接孔的位置各延伸有一下挡块。
前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手段,于送纱装置有需要更换胶圈的情况下,只需要将导纱板往后拉离下挡块,即可旋松枢接螺以一定位角度(例如180度)旋转至送纱轮相反侧处,以露出提供替换胶圈的更换空间,且于替换后,仅需要将导纱板转回旋紧枢接螺,再往前推回原位,即可再次正常进行送纱,而无须如同先前技术中反复组装拆下导纱板、导纱单元的更换过程,就能简单后拉旋转空出可供替换胶圈的更换空间以及转回向前推至正常可供送纱使用的组装结构,可以大幅简化先前技术中更换过程所需步骤、节省更换所需时间成本。
再者,于导纱板利用滑组机构的组接座与滑移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在第二位置进行定位角度(例如180度)旋转的过程中,固定于导纱板上送纱装置的导纱件与驱动轴上送纱轮的相对位置并无任何改变,使于更换过程中完全不会影响送纱装置各相关元件的定位位置,以提升作业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一);
图3为第一实施例中滑组机构装置于机架内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一);
图5A、图5B、图5C为图4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图6A、图6B、图6C为图1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配合送纱装置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配合送纱装置使用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A、图9B、图9C为配合送纱装置使用的动作示意图;
图10A、图10B、图10C图为配合送纱装置使用的动作剖面示意图;
图11为现有的送纱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体图与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滑组机构1装置于一机架2内,机架2于其前端21设有一轴孔211,另于其后端22往下延伸有一挡止块221。
滑组机构1包括有一组接座11与一滑移件12,组接座11于其底面具有一内凹的容置空间并于其两侧各设有一导凸缘111、112,并于其两侧各有贯穿有一组接孔113、114,且组接孔113、114底部开孔可通往导凸缘111、112。
另于组接座11前后两端各有贯穿有一固定孔115、116,以供一螺丝1151、1161、垫片1152、1162将组接座11由下往上锁固于机架2内。
滑移件12两边各设有一向上凸的滑轨块121、122,滑轨块121、122外侧分别对应组接座11两侧的导凸缘111、112设有一滑槽道1211、1221,并以滑槽道1211、1221的凹槽结构对应导凸缘111、112而将滑移件12组接于组接座11底面,且滑移件12于其两侧滑轨块121、122顶面的相同位置处各设有一第一定位槽1231、1241与一第二定位槽1232、1242的凹槽结构。
滑组机构1分别在组接座11的组接孔113、114内各设置有一滑动组13、14,每一滑动组13、14包含有一滚珠131、141、弹性件132、142与固定螺133、143,组接孔113、114内依序先放置滚珠131、141再放入弹性件132、142,最后以固定螺133、143将其锁入组接孔113、114中,使滚珠131、141由压缩弹性件132、142所提供的空间能在组接孔113、114底部原处滚动。
同参图3中所示,滚珠131、141会部份露出组接孔113、114底部的开孔,且由于组接孔113、114可通往于导凸缘111、112,使露出于组接座11底面的滚珠131、141会与滑移件12两侧的滑轨块121、122顶面接触。
滑移件12于滑轨块121、122之间设有一枢接孔125,用以枢接一导纱板15,导纱板15具有一L型板体并预设有一固定面151与一导纱面152,导纱板15于固定面151上设有一固定孔1511,在导纱面152上设有复数导纱孔1521。
导纱板15透过一枢转座16枢接于滑移件12,枢转座16于其本体贯穿有一贯穿孔161,本体往下延伸有一第一下凸层162,且于其第一下凸层162更往下延伸有一体积较小的第二下凸层163,而于本体上方凸出有一固定冠164。
同参图4中所示,滑移件12的枢接孔125其轮廓略大于第一下凸层162并以枢接孔125套于第一下凸层162外侧,且在第一下凸层162与枢接孔125之间预留有一旋转空间。
于本实施例中,滑移件12与导纱板15共同套设于枢转座16上,导纱板15与滑移件12透过滚珠131、141一起相对组接座11进行往复移动,且导纱板15透过枢转座16相对滑移件12进行旋转。
另于滑移件12与枢转座16之间夹有垫片167,使滑移件12与第一下凸层162底面等高,以利导纱板15以其轮廓对应于第二下凸层163的固定孔1511套合于第二下凸层163,使导纱板15固定于枢转座16的第二下凸层163处。
最后,由一枢接螺165经垫片168于穿过枢转座16的贯穿孔161后,于固定冠164处以弹性式锁合于一螺帽166,以将导纱板15与枢转座16一并以弹性式锁合于滑移件12的枢接孔125处。
于本实施例中,由压缩弹性件132、142所提供的空间,使滑移件12在相对组接座11前后移动时,滚珠131、141于接触到滑轨块121、122顶面的同时并相对移动中的滑轨块121、122顶面在其原处滚动。
于本发明的设计中,由滑轨块121、122顶面上所设的第一定位槽1231、1241与第二定位槽1232、1242的位置限制滑移件12相对组接座11前后移动的范围,即当滑移件12移动至滚珠131、141定位于第一定位槽1231、1241时,滑组机构1如图5A、图6A中所示处于第一位置,而于滑移件12移动至滚珠131、141定位于第二定位槽1232、1242时,滑组机构1如图5B、图6B中所示处于第二位置,使滑移件12相对组接座11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且导纱板15也会与滑移件12一并相对组接座11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滑组机构1对应图6A第一位置中导纱板15前端的位置处,由组接座11两侧各延伸有一下挡块171、172,用以抵顶导纱板15避免滑移件12再往前移动,加强滚珠131、141与第一定位槽1231、1241之间对滑移件12的定位效果,并防止导纱板15旋转。
滑组机构1于图6B第二位置时,利用机架2于后端22往下延伸的挡止块221抵顶枢转座16,加强滚珠131、141与第二定位槽1232、1242之间对滑移件12的定位效果,且如图5C、图6C中所示,由于导纱板15已脱离下挡块171、172抵顶,利用滑移件12的枢接孔125与枢转座16的第一下凸层162之间的旋转空间,使导纱板15与枢转座16一并相对滑移件12进行一定位角度的旋转,于本实施例中其定位角度为180度旋转。
滑轨块121、122顶面上所设的定位槽并不限定于两个,依据实际需求可作数目上增加或减少的调整。
请参阅图7、图8,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配合送纱装置使用时的立体图与立体分解示意图,滑组机构1其导纱板15利用导纱面152上所设有的导纱孔1521另提供复数导纱件3装置固定导纱板15上同一侧处,而机架2以其前端21处的轴孔211另装置有一驱动件4,驱动件4具有一驱动轴41并于驱动轴41上枢设驱动有复数送纱轮5,且送纱轮5轮面上设有一胶圈51。
于如图7中实际应用时,固定导纱板15上的导纱件3与驱动轴41上的送纱轮5相对交错排列于导纱板15的同一侧处。
当滑组机构1对应于图9A、图10A中的第一位置时,滚珠131、141会对应卡止于第一定位槽1231、1241以定位滑移件12于第一位置,且下挡块171、172会抵顶导纱板15加强定位效果并防止导纱板15旋转,以利于固定导纱板15上的导纱件3进行正常的送纱动作。
当滑组机构1对应于图9B、图10B中的第二位置时,滑移件12相对组接座11往机座2的后端22移动,滚珠131、141会对应卡止于第二定位槽1232、1242以定位滑移件12于第二位置,且导纱板15同时一并移动脱离下挡块171、172的抵顶后,如图9C、图10C中所示,固定导纱板15上的导纱件3也随导纱板15一并相对滑移件12进行例如180度旋转,使导纱件3旋转至与送纱轮5相对排列于导纱板15的相反侧处,而在送纱轮5与导纱板15之间预留出有一更换空间A,便于使用者由更换空间A替换送纱轮5上的胶圈51。
于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有第二定位槽1232、1242,于滑移件12相对组接座11往机座2的后端22移动时,协助导纱板15移动后定位于已预留有足够更换空间A的第二位置,以利后续旋转导纱板15并接着更换送纱轮5上的胶圈51。
送纱装置于需要更换胶圈51的情况下,由本发明所设计的滑组机构1,只需要如图9B中所示,将导纱板15由滑移件12往机座2的后端22拉离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于导纱板15脱离下挡块171、172的抵顶后,即可将导纱板15连同固定于导纱板15上的导纱件3一并如图9C中所示180度旋转至送纱轮5的相反侧处,以露出更换空间A提供替换胶圈51的空间位置。
于替换胶圈51后,仅需要将导纱板15转回原位后,再藉滑移件12由第二位置往机座2的前端21推回至第一位置,以供送纱装置进行正常的送纱动作,且于下次替换胶圈51时,利用滑组机构1的组接座11与滑移件12只需要再重复将导纱板15由第一位置向后拉至第二位置后以一定位角度(例如180度)旋转以及转回原位并第二位置向前推回至第一位置的动作,无须如同现有反复组装拆下导纱板91及导纱单元95以更换胶圈941的过程,就能空出可供替换胶圈51的更换空间A以及恢复正常可供送纱使用的组装结构,以大幅简化更换过程中所需步骤、节省更换所需时间成本。
再者,于导纱板15利用滑组机构1的组接座11与滑移件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在第二位置以一定位角度(例如180度)旋转的过程中,固定于导纱板15上的导纱件3与驱动轴41上的送纱轮5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无任何改变,使于更换过程中完全不会影响送纱装置正常送纱时各元件间的定位关系位置,以提升送纱装置作业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8)

1.一种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包括一机架(2),一装置于该机架(2)的滑组机构(1),一设于该机架(2)前端具有复数胶圈(51)的送纱轮(5),其特征在于,该滑组机构(1)包括有:
一组接座(11)与一滑移件(12),该滑移件(12)相对应组合于该组接座(11)的底面并另装置有一导纱板(15),该导纱板(15)由一枢转座(16)枢接于该滑移件(12)上,该滑移件(12)与该导纱板(15)一并相对该组接座(11)进行往复移动,于往该机架(2)后端移动时,该导纱板(15)透过该枢转座(16)相对该滑移件(12)进行旋转,而在该送纱轮(5)与该导纱板(15)之间预留有一更换空间(A),以利藉于由该更换空间(A)替换该送纱轮(5)上的胶圈(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转座(16)延伸有一第一下凸层(162),以供该滑移件(12)以一轮廓略大于该第一下凸层(162)的枢接孔(125)套设于该第一下凸层(162)外,该第一下凸层(162)更延伸有一第二下凸层(163),以供该导纱板(15)以一固定孔(1511)套合于该第二下凸层(1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纱板(15)上装置固定有复数导纱件(3),以供该导纱件(3)与该导纱板(15)一并透过该枢转座(16)相对该滑移件(12)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接座(11)贯穿有一组以上的组接孔(113、114),并于该组接座(11)底面设有二导凸缘(111、112),该滑移件(12)两边各设有一滑轨块(121、122)并于该滑移件(12)外侧分别对应该导凸缘(111、112)各设有一滑槽道(1211、1221),以供该滑移件(12)以该滑槽道(1211、1221)对应组合于该组接座(11)底面的导凸缘(111、112),该组接孔(113、114)中各装置有一滑动组(13、14),以利于该滑移件(12)与该导纱板(15)进行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组(13、14)具有一滚珠(131、141)且部分露出该组接座(11)底面而与该滑轨块(121、122)顶面接触并相对移动中的滑移件(12)于原处滚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组(13、14)更包含有一弹性件(132、142),该组接孔(113、114)内依序先放置该滚珠(131、141)再放入该弹性件(132、142)并固定该滑动组(13、14)于该组接孔(113、114)中,使该滚珠(131、141)由压缩该弹性件(132、142)所提供的空间能在该组接孔(113、114)底部原处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移件(12)于该二滑轨块(121、122)顶面共同相同位置设有至少一定位槽(1231、1241、1232、1242),该滚珠(131、141)对应卡止于该定位槽(1231、1241、 1232、1242),以定位滑移件(12)于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接座(11)两侧对应该组接孔(113、114)的位置各延伸有一下挡块(171、172)。
CN201110376900.2A 2011-11-24 2011-11-24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2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6900.2A CN103132223B (zh) 2011-11-24 2011-11-24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6900.2A CN103132223B (zh) 2011-11-24 2011-11-24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2223A true CN103132223A (zh) 2013-06-05
CN103132223B CN103132223B (zh) 2015-01-28

Family

ID=48492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690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2223B (zh) 2011-11-24 2011-11-24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222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1794A (en) * 1982-02-05 1984-11-13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Yarn feeding apparatu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US6079234A (en) * 1999-04-15 2000-06-27 Hsiung; Ching-Lung Yarn feeder for a jacquard knitting machine
CN101063251A (zh) * 2006-04-28 2007-10-31 陈仁惠 不规则送纱装置(五)
CN101768834A (zh) * 2009-04-15 2010-07-07 东莞今富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更换送纱轮的变色送纱器
CN201704503U (zh) * 2009-12-30 2011-01-12 东莞今富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快拆式变色送纱器
CN202401222U (zh) * 2011-11-24 2012-08-29 陈仁惠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1794A (en) * 1982-02-05 1984-11-13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Yarn feeding apparatu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US6079234A (en) * 1999-04-15 2000-06-27 Hsiung; Ching-Lung Yarn feeder for a jacquard knitting machine
CN101063251A (zh) * 2006-04-28 2007-10-31 陈仁惠 不规则送纱装置(五)
CN101768834A (zh) * 2009-04-15 2010-07-07 东莞今富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更换送纱轮的变色送纱器
CN201704503U (zh) * 2009-12-30 2011-01-12 东莞今富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快拆式变色送纱器
CN202401222U (zh) * 2011-11-24 2012-08-29 陈仁惠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2223B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3611B (zh) 用于向针织机的针提供线的装置
CN206848589U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6891397B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板材粘合装置
CN1653503A (zh) 触摸型显示装置及触摸型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2401222U (zh)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CN103132223A (zh) 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CN103966750B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压脚装置
CN102962380A (zh) 一种金属线条弯折机
CN203159870U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压料结构
CN102120372B (zh) 一种全自动印刷制品及工艺品加工装置
CN204330318U (zh) 一种箱包密码锁三合一测试机
CN203061769U (zh) 一种金属线条弯折机
CN204676287U (zh) 一种绣花机绣珠机构
CN209096080U (zh) 轮胎胎面滚压装置
CN217101905U (zh) 一种用于密集架制备的板材进料导向机构
CN203890611U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压脚装置
CN208116085U (zh) 止水带涂布机的涂胶机构
CN109794483A (zh) 清洁装置及清洁方法
CN106903966B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板材粘合机
CN201931645U (zh) 一种全自动印刷制品及工艺品加工装置
CN108097828A (zh) 一种送料主轴装置及弯管机
CN103745781A (zh) 换线装置
CN209094905U (zh) 油缸制作用上钉装置
CN207027574U (zh) 一种四方向弹簧扣
CN206263111U (zh) 一种用于防止产品变形的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