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9377B - 使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9377B
CN103129377B CN201210082664.8A CN201210082664A CN103129377B CN 103129377 B CN103129377 B CN 103129377B CN 201210082664 A CN201210082664 A CN 201210082664A CN 103129377 B CN103129377 B CN 103129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iable differential
erecting device
mre
core body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26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9377A (zh
Inventor
金旼秀
梁庆模
李省勋
尹智铉
郑云敞
杨仁亨
吴在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yang Hak Won Co Ltd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anyang Hak Won Co Ltd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yang Hak Won Co Ltd,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anyang Hak W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29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9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3Means for adjusting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by varying fluid viscosity, e.g. electromagnetically
    • F16F9/535Magnetorheological [MR] fluid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605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F16F1/361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comprising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s [M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2/00Special physical effects, e.g. nature of damping effects
    • F16F2222/06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4/00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 F16F2224/04Fluids
    • F16F2224/045Fluids magnetorheolog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tard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使用磁流变弹性体(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芯体、线圈、多个MRE支架、和磁路形成部件。芯体具有布置在其上的多个臂。线圈分别缠绕在多个臂上。多个MRE支架布置成分别面向多个臂。磁路形成部件布置在多个MRE支架外侧。更具体地,基于特定的驾驶条件,将电流施加至线圈,以改变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刚度程度,从而使操作和舒适性提高。

Description

使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使用磁流变弹性体(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根据车辆的特定驾驶条件,通过特性的可逆和瞬间变化,能够保证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
背景技术
通常,差速器是由齿轮构成的转矩传动装置,其弥补在车辆转弯时内轮与外轮的速度之间的差异。因为通过差速器来控制两边车轮的速度或转动比,所以当车辆转弯时,两边车轮均能够平稳无滑动地转动。因此,差速器允许每个驱动轮以不同速度转动。从而,差速器接收一种输入并且提供两种输出。
通常,差速器被安装在车辆中以将通过驱动轴提供的转矩分离并将其传输至两边的驱动轮,并相应地控制两边车轮的转速。差速器的下列描述适用于“传统”后轮驱动汽车或卡车,所述汽车或卡车具有结合有减速齿轮组的“开式”(open)或抗滑差速器。
例如,在后轮驱动汽车中,转矩由发动机供应,经变速器,到驱动轴/“传动轴”,所述转矩到达含有差速器的最终驱动单元。螺旋伞小齿轮(spiral bevel pinion gear)自传动轴端部被供应驱动,且装入最终驱动单元的壳体内,所述最终驱动单元含有多个分别向每个后轮输出两个独立转矩的齿轮。图11示出典型的差速器安装结构的正视图。
典型的差速器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圆柱形且固定在副架112上的安装支架114、安装在安装支架114中的绝缘体116、按压装入到绝缘体116中心的安装衬套118、和装入到安装衬套118中的差速器支撑轴110。
此处,绝缘体116可由橡胶材料形成,并且在其周面的周围可形成间隙122,从而增加减震性能。因此,在典型的差速器安装结构中,通过绝缘体116吸收垂直和水平振动,即通过由发动机经传动轴传递的压缩而引起的振动,并且防止所述振动被传递至车身。
在转弯过程中,可使用较高刚度的橡胶垫架来增加操作稳定性。然而,橡胶垫架的较高刚度通常引起乘客和驾驶员较低的乘坐舒适性。
在典型的差速器安装装置的情况中,由于部件例如插入到支架的橡胶垫架的特性受到限制,所以尽管驾驶条件可变,但因有限的部件特性,除了提供有限的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外没有其它选择。因此,需要用于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的差速器安装装置。
上述在该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含有不构成在该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使用磁流变弹性体(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通过在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安装缠绕有线圈的芯体并在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设置用于保证磁通流的MRE,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使用磁流变弹性体(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包括:布置有多个臂的芯体;分别缠绕在该多个臂上的线圈;布置成分别面向多个臂的多个MRE支架;和在多个MRE支架外侧布置的磁路形成部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MRE支架可包括各向异性布置的磁响应粒子,并且芯体可包括具有圆形截面的圆形芯体和具有方形截面的方形芯体。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可包括布置于芯体与MRE支架之间以防止磁通泄漏的第一绝缘部件。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可包括布置于芯体内并支撑差速器支撑轴的第二绝缘部件。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可包括布置于磁路形成部件外侧的第三绝缘部件。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芯体还可包括分别布置在多个臂的一个端部的多个连接板。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部件可具有圆形结构,并且在与多个连接板相应的位置可分别具有多个孔。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部件可具有固定多个连接板的多个槽。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芯体可具有布置于其上的四个臂。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四个臂在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布置成X形或+形。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以均匀的间隔布置四个臂。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包括在多个MRE支架之间的具有分离结构的多个制动器,其中该制动器的分离部分分别连接至绝缘部件和磁路形成部件。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包括将电流施加至线圈的电流施加装置。
以下讨论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示例性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图示的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下文给出的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说明,因此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磁流变弹性体(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正视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芯体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第一绝缘部件的视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a)当没有进行取向操作时和(b)当进行取向操作时,MRE中磁响应粒子的分布的视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的具有X形和+形的芯体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运行状态的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不同运行例子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图;
图10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关于施加的电流和激发频率的刚度特性的测试结果的图;并且
图11是示出典型的差速器安装装置的视图。
附图中所列的附图标记包括对在下面进一步讨论的下列元件的参考:
10:芯体
11:臂
12:线圈
13:连接板
20:MRE支架
30:磁路形成部件
40:第一绝缘部件
41:孔
42:槽
50:第二绝缘部件
60:第三绝缘部件
70:制动器
应当理解到,所附的附图并非必然是按比例的,其说明了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各种优选特征的一定程度上简化的代表。本文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大小、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取决于具体的既定用途和使用环境。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在附图的几张图中通篇指代本发明的相同或等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参照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其实施例图示在所附附图中,并在下文加以描述。尽管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本说明书无意于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不仅要涵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还要涵盖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代形式、修改、等效形式和其它实施方式。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而不是要限制本发明。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如本文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理解在该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和/或“包括”,具体指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物件的一个或更多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应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包括通常的机动车,例如,包括多功能运动车(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务车的客车,包括各种船只和船舶的水运工具,飞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电动车、插入式混合电动车、氢动力车和其它代用燃料车(例如,来源于石油以外的资源的燃料)。如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是具有两种或多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动力的车辆。
通常,当橡胶垫架的刚度减少时,乘坐舒适性增加。当橡胶垫架的刚度增加时,因外力引起的橡胶的变形减小,从而增加操作稳定性,然而,结果乘坐舒适性减少。因此,在设计差速器中的橡胶垫架中通常存在折衷。
本发明公开使用磁流变弹性体(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MRE是智能材料,其特性通过磁场改变从而既保证乘坐舒适性也保证操作稳定性,所述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在常规设计中因车辆橡胶垫架的刚度通常是矛盾的概念。
线圈可缠绕在可变橡胶垫架中,以在施加电流时产生磁场,从而因MRE中分布的磁响应粒子之间的引力增加剪切方向上的阻力即刚度。具体地,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注塑可变橡胶垫架时在MRE中施加因施加的电流引起的磁场,可增加对磁通流的响应性,从而在磁通方向上对磁响应粒子进行取向。
因此,在本发明中,MRE可被应用于车辆的后差速器安装装置,从而实现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根据因施加的电流引起的磁场强度能够改变橡胶垫架的特性。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和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参考图1和图2,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可包括在其中心布置的芯体10、缠绕在芯体10上的线圈12、根据磁场其物理特性改变的MRE支架20、通过连接磁通流来形成磁场的闭合回路的磁路形成部件30、和用于隔绝磁场的绝缘部件40、50和60。
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可具有圆柱形结构。芯体10可布置在圆柱形结构的圆形截面的中心,并且可具有多个臂11。可在圆形截面的边缘的周围布置磁路形成部件30。可在芯体10与磁路形成部件30之间布置MRE支架20,以支撑芯体10。
芯体10可由适合形成磁场路径的材料形成,例如钢。可用线圈12缠绕布置在芯体10上的多个臂11,其中每个所述臂11可与电流施加装置连接,从而形成磁场。根据磁场的路径(参见图7和图8),电流施加装置在不同的方向上选择性地供应电流。在图1和图2中,示出四个臂与芯体10连接,并且用线圈12缠绕每个臂11从而形成磁场。在此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根据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支撑结构的设计,可适当配置芯体10的臂,并且优选地,可以以均匀的间隔布置。然而,臂的数量和空间间隔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根据车辆规格适当地改变。芯体10可通过中心孔与差速器支撑轴连接,并且可与MRE支架20连接,从而吸收来自外侧的振动。
在此种情况下,MRE支架20可布置在芯体10与磁路形成部件30之间,并可与芯体10的臂相应,从而吸收来自芯体10的振动和冲击。而且,通过由施加至线圈12的电流形成的磁场可影响MRE支架20,从而形成磁场的闭合回路。
如图2所示,可将MRE支架20布置成分别面向芯体10的臂11。磁场的闭合回路可由与芯体10的臂11连接的MRE支架20和磁路形成部件30形成。更具体地,可沿磁场方向布置MRE支架20,其中所述磁场通过缠绕在芯体10的臂11上的线圈12产生。如下描述,可根据磁场方向对磁响应粒子进行取向,从而平稳地形成磁场的闭合回路。
MRE可以是在橡胶基质中添加磁响应粒子的弹性体。MRE支架20可由具有磁响应粒子以充分地传递磁通流的MRE材料形成,并且优选地,通过使用压力机的注塑法,可将MRE支架20制成理想的形式。
当将磁场施加至MRE支架20时,可立即增加刚度,并且对于相反的来说也是正确的。因此,当差速器安装装置需要额外刚度时,即在需要增加操作稳定性的驾驶条件中,可通过MRE支架20增加用于支撑芯体10的刚度。
在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可在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外周,即MRE支架20的边缘布置磁路形成部件30,从而通过形成闭合曲线的磁通流来完成磁场的闭合回路。磁路形成部件30可由具有高导磁率以允许磁通在其中流动的材料形成。
磁路形成部件30可配置成连接MRE支架20,其中所述MRE支架20与沿MRE支架20边缘的芯体10的臂11相应,并且可起到路径的作用,其中经过MRE支架20的磁场沿着所述路径流动。因此,因上述磁路形成部件30的功能,可在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形成磁场的闭合回路,其中所述磁场根据施加至线圈12的电流形成。
绝缘部件可布置成隔绝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部件。绝缘部件可由具有低导磁率以保证每个部件的安全性并防止磁场泄漏的材料形成。如图2所示,可在差速器支撑轴与芯体10之间、以及芯体10与MRE支架20之间布置绝缘部件,并且可在磁路形成部件30的外周布置绝缘部件。
参考图2,可在芯体10与MRE支架20之间布置第一绝缘部件40,并且可在差速器支撑轴与芯体10之间布置第二绝缘部件50。而且,可在磁路形成部件30的外周布置第三绝缘部件60,从而覆盖整个结构。
具体地,参见图4,芯体10与MRE支架20之间的第一绝缘部件40可具有多个孔41,使得可在芯体10与MRE支架20之间形成平稳的磁场路径。而且,还可在多个MRE支架20之间布置多个制动器70。当MRE支架20变形时,多个制动器70可起到辅助支撑芯体10的作用。因此,制动器70可配置成具有分离结构,以不影响正常状态下的支架刚度。
因此,如图2所示,制动器70可具有分离结构,其每个部分可分别连接至第一绝缘部件40和磁路形成部件30。制动器70可由类似于MRE支架20的MRE形成,或可由绝缘材料形成,从而使磁通的损失最小化。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芯体的视图。图3a示出具有四个臂的圆形芯体,并且图3b示出具有四个臂的方形芯体。
如图3a所示,圆形芯体10可具有如图1和图2的四个臂。可用线圈12缠绕臂11。可在与芯体10相对的臂11的端部布置连接板。连接板可保证缠绕在臂上的线圈12,并可增加与MRE支架20的接触面积,从而起到形成充足的磁场的作用。
如图3b所示,方形芯体10也可具有四个臂11,并且可促进线圈12的缠绕,从而改善生产率。方形芯体10的结构通过转动方向上的激振力使第二绝缘部件50可滑动地转动,并且可保持磁场的横截面面积,其中所述第二绝缘部件50隔绝芯体10的内部并且其被形成为与差速器支撑轴连接。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第一绝缘部件40。如图4所示,第一绝缘部件40可由布置在芯体10与MRE支架20之间的圆形部件形成,并且可具有与臂相应的多个孔41,从而形成磁场路径。
更具体地,可在臂上布置连接板,并且可形成孔41以与连接板相应。因此,可形成磁场路径,从而通过第一绝缘部件40将连接板和MRE支架20连接。
而且,如图4所示,可在第一绝缘部件40的内表面中形成多个槽42,从而固定连接板。因此,可防止芯体10因转动方向上的激振力引起的滑动。
在制造MRE支架20的过程中,分布在MRE中的磁响应粒子可经受取向操作。因此,可增加对抗剪切方向力的MRE支架的刚度。
具体地,图5a和图5b是示出(a)当没有进行取向操作时和(b)当进行取向操作时,MRE中磁响应粒子的分布的视图。图5a示出各向同性布置,并且图5b示出各向异性布置。
当通过使用MRE材料的压力机注塑制造MRE支架时,在注塑过程中可将电流施加至线圈,从而在MRE中形成强磁场,在所述MRE材料中在橡胶基质中加入磁响应粒子。
如图5a所示,通过典型的橡胶材料混合物,可各向同性布置磁响应粒子。然而,如图5b所示,当在形成过程中施加外磁场时,可沿磁场的施加方向各向异性布置磁响应粒子。具体地,当在注塑过程中施加磁场时,磁响应粒子形成链状群(cluster)并布置在一个方向上以形成各向异性结构。因此,各向异性布置的磁响应粒子可增加对于磁场的响应性。
在本发明的MRE支架中,当磁响应粒子通过对磁场的响应布置在磁场的施加方向上时,布置于MRE支架中的磁响应粒子之间的引力形成群,从而增加对抗剪切方向力的刚度。因此,在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由于根据其要求将电流施加至线圈以增加MRE支架的刚度,所以能够实现根据驾驶条件的控制。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的具有不同形状的芯体的视图。
具体地,图6a示出具有布置成X形的四个臂且通过MRE支架支撑的芯体,并且图6b示出具有布置成加号(+)形的四个臂且通过MRE支架支撑的芯体。具体地,当臂布置成X形,并且与其相应布置MRE支架时,剪切力可均匀地施加至四个MRE支架,从而保证优异的支架刚度。
如上所述,在这样的臂布置中,根据车辆的规格,可改变臂的数量和臂之间的间隔,并可将其配置使得相对于主外力的方向,能够充分地保证MRE支架的刚度。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运行状态的视图。以下,将参考图7详细描述具有布置成如图6a中的X形的四个臂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如图7所示,可配置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使得相对于差速器安装装置的主外力方向,MRE支架能够支撑芯体。
具体地,可配置MRE支架,使得例如羰基铁粉(CIP)的磁响应粒子可自中心向径向取向。因此,由于电流施加至通过上述方法取向的MRE支架以形成磁场,所以MRE支架的刚度可被立即且可逆地改变。
在图7中下部分中示出在(a)一般驾驶条件和(b)特定驾驶条件下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运行例子。在(a)一般驾驶条件下,仅使用材料的弹性而不施加电流,可充分地吸收外力,从而如典型的橡胶垫架,保证充分的乘坐舒适性。
在(b)特定驾驶条件下,可对线圈施加电流以形成磁场,由此可在MRE支架中形成磁响应粒子之间的群,从而相对于外部剪切力增加阻力并由此增加MRE支架的刚度。因此,如图7中部分(b)所示,由于MRE支架的移位响应减小,所以与(a)一般驾驶条件下的操作稳定性相比,可改善操作稳定性。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不同运行例子的视图。
具体地,如图8a和图8b所示,当电流从电流施加装置施加至线圈时,可形成磁场,并且磁场可形成与MRE支架和磁路形成部件30连接的磁场的闭合路径。通过调节施加至线圈的电流的强度和方向,可适当地控制磁场的方向和模式。
图8a示出四个磁场的闭合回路,其中施加至线圈的电流方向互不相同,所述线圈缠绕在与电流施加装置相邻的臂上。图8b示出两个磁场的闭合回路,所述磁场通过控制施加的电流的方向而形成。因此,通过调节施加至线圈的电流的方向和强度,能够控制MRE支架的刚度。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图。类似于图1和图2,在图9中示出芯体10、线圈12、绝缘部件40、50、60、和磁路形成部件30。
图10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关于施加的电流和激发频率的刚度特性的测试结果的图。对于该测试,如图1和图2所示,制造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然后,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使用MRE的可变橡胶垫架上进行关于施加的电流和激发频率的动刚度特性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图10中。
当在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安装过程中将臂11布置成X形(轴_I)即斜线,并且布置成+形(轴_II)时,关于图7中主外力的方向,进行动刚度测试。
进行测试,以通过比较没有施加电流的情况和施加约3A电流的情况,根据频率示出动刚度特性。关于没有施加磁场的情况,在表中描述刚度变化的测试结果。
表1
如图10所示,在使用MRE的可变橡胶垫架中,X形的动刚度变化比+形的动刚度变化更大。如表1所示,在施加约3A电流时,动刚度变化显示多达约10%。因此,当施加电流以形成磁场时,根据使用MRE支架中动刚度变化特性的驾驶条件,适当地控制电流施加装置,可将变差速器安装装置配置成示出理想的动态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具有以下优势。第一,由于通过在例如转弯的特定驾驶条件下施加电流来增加橡胶垫架的刚度,减小转向装置的误差,所以能够改善车辆的操作稳定性。
第二,由于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能够具有可变刚度,所以在一般驾驶条件下,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能够具有等同于或类似于典型橡胶垫架的特性,从而保持改善的乘坐舒适性而不牺牲操作稳定性。因此,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既能够保证乘坐舒适性也能够保证操作稳定性,无需为一方牺牲另一方。
而且,使用MRE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能够用于各种目的和形状的橡胶垫架,并且可以根据橡胶垫架的目的和形状,通过部分地改变磁通流和线圈缠绕模式,能够对其简单地进行设计和制造。
本发明参考其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

Claims (15)

1.一种使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包括:
布置有多个臂的芯体;
分别缠绕在所述多个臂上的线圈;
布置成分别面向所述多个臂的多个磁流变弹性体支架;
布置在所述多个磁流变弹性体支架外侧的磁路形成部件;
布置在所述芯体与所述磁流变弹性体支架之间以防止磁通泄漏的第一绝缘部件;和
在所述多个磁流变弹性体支架之间的具有分离结构的多个制动器,其中所述制动器的分离部分分别连接至所述绝缘部件和所述磁路形成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磁流变弹性体支架包括各向异性布置的磁响应粒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所述芯体包括具有圆形截面的圆形芯体和具有方形截面的方形芯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芯体内并支撑差速器支撑轴的第二绝缘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磁路形成部件外侧的第三绝缘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所述芯体还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多个臂的一个端部的多个连接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具有圆形结构,并且在与所述多个连接板相应的位置分别具有多个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具有固定所述多个连接板的多个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所述芯体具有布置于其上的四个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所述四个臂在所述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布置成X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以均匀的间隔布置所述四个臂。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所述四个臂在所述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中布置成加号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电流施加至所述线圈的电流施加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其中所述芯体为方形。
15.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其包括使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所述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包括:
布置有多个臂的芯体;
分别缠绕在所述多个臂上的线圈;
布置成分别面向所述多个臂的多个磁流变弹性体支架;
布置在所述多个磁流变弹性体支架外侧的磁路形成部件;
布置在所述芯体与所述磁流变弹性体支架之间以防止磁通泄漏的第一绝缘部件;和
在所述多个磁流变弹性体支架之间的具有分离结构的多个制动器,其中所述制动器的分离部分分别连接至所述绝缘部件和所述磁路形成部件,
其中基于特定的驾驶条件,将电流施加至线圈,从而改变所述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的刚度程度。
CN201210082664.8A 2011-11-23 2012-03-26 使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 Active CN1031293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22699A KR101724747B1 (ko) 2011-11-23 2011-11-23 Mre를 이용한 가변형 디퍼런셜 마운트 장치
KR10-2011-0122699 2011-1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9377A CN103129377A (zh) 2013-06-05
CN103129377B true CN103129377B (zh) 2016-12-14

Family

ID=4822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2664.8A Active CN103129377B (zh) 2011-11-23 2012-03-26 使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44914B2 (zh)
KR (1) KR101724747B1 (zh)
CN (1) CN103129377B (zh)
DE (1) DE10201220414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17423B4 (de) * 2012-09-04 2015-07-09 Inventus Engineering Gmbh Magnetorheologische 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CN103660901B (zh) * 2013-12-30 2016-01-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半主动式磁敏橡胶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CN107429782B (zh) * 2015-03-16 2019-12-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态减震器、防振装置及磁流变弹性体的制造方法
KR101640916B1 (ko) * 2015-03-17 2016-07-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기변성유체를 이용한 롤마운트
DE102015214519B4 (de) * 2015-03-23 2018-02-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altbare Lagerbuchs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151302B2 (ja) * 2015-05-12 2017-06-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能動制振装置
KR101746581B1 (ko) * 2015-12-14 2017-06-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롤마운트
JP6405336B2 (ja) * 2016-05-11 2018-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能動型振動制御装置
JP6368735B2 (ja) * 2016-05-11 2018-08-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能動型振動制御装置
MY180469A (en) * 2016-05-17 2020-11-30 Honda Motor Co Ltd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device
JP6301397B2 (ja) * 2016-06-15 2018-03-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トーションダンパ
KR102554918B1 (ko) * 2016-12-15 2023-07-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고 높이 조절이 가능한 차량의 현가장치
CN107606018B (zh) * 2017-10-19 2019-06-1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沙漏型电磁隔振器
JP6576412B2 (ja) * 2017-11-17 2019-09-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用のマウント
CN108278319A (zh) * 2017-12-01 2018-07-1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动力系统宽频带磁流变弹性体动力调谐吸振器
CN108708930B (zh) * 2018-07-20 2023-10-31 南京理工大学 磁流变弹性体管道减振器
CN110319150B (zh) * 2019-06-28 2020-12-04 南京理工大学 用于旋转振动的磁流变弹性体-磁流变液复合减振器
KR102274436B1 (ko) * 2019-08-12 2021-07-06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피드백 디바이스
KR20210123160A (ko) 2020-04-02 2021-10-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코일 일체형 자기유변 탄성체
CN111677800A (zh) * 2020-06-29 2020-09-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水平二自由度电磁隔振装置
CN111677798A (zh) * 2020-06-29 2020-09-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磁引力正负刚度并联的水平二自由度电磁隔振装置
KR102403638B1 (ko) * 2020-08-28 2022-05-30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자력을 이용하여 운동량을 감쇠하는 부유체
CN115946032B (zh) * 2022-12-07 2023-09-15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小磨头式磁流变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CN117167434A (zh) * 2023-11-03 2023-12-0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多频可调频的动力吸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14335A1 (de) * 1983-04-20 1984-10-31 Tillmann 6108 Weiterstadt Freudenberg Motorlager
JPH0326849U (zh) 1989-07-27 1991-03-19
DE69622141T2 (de) 1996-01-11 2002-11-28 Ford Motor Co Magnetorheologisches Elastomer benutzende Buchse mit veränderlicher Steifigkeit
US5609353A (en) 1996-01-11 1997-03-11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rying the stiffness of a suspension bushing
US5779013A (en) * 1996-07-18 1998-07-14 New Venture Gear, Inc. Torque transfer apparatus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
US5814999A (en) 1997-05-27 1998-09-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splacement and force
US5974856A (en) 1997-05-27 1999-11-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allowing rapid evaluation of chassis elastomeric devices in motor vehicles
US6481546B2 (en) * 2001-01-04 2002-11-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agneto-rheological damping valve using laminated construction
US7086507B2 (en) 2003-05-12 2006-08-08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llege System Of Nevada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Controllable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 vibration isolator
DE102004012178A1 (de) 2004-03-10 2005-10-13 Wegu Gmbh & Co. Kg Lager mit veränderbarer Steifigkeit, insbesondere für Aggregate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04041649B4 (de) 2004-08-27 2006-10-1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agnetorheologische Elastomere und deren Verwendung
WO2006086807A1 (de) * 2005-02-21 2006-08-24 Magna Drivetrain Ag & Co Kg Magnetorheologische kupplung
CN2842078Y (zh) * 2005-10-15 2006-11-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磁流变弹性体移频式吸振器
EP2065614A1 (en) * 2007-11-28 2009-06-0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agnetorhelogical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090139976A1 (en) * 2007-12-03 2009-06-04 Robert Lee Impingement quartz conveyor oven
WO2009100205A1 (en) 2008-02-05 2009-08-13 Cooper-Standard Automotive Inc. Axially damped hydraulic mount assembly
EP2098747B1 (en) * 2008-03-06 2012-06-0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ctive vibration-extinguisher containing magneto or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 method for reducing vibrations and uses thereof
DE102009030639A1 (de) * 2009-03-03 2010-09-09 Hochschule Ostwestfalen-Lippe Vorrichtung für eine Übertragung von Drehmomenten
WO2010102575A1 (en) 2009-03-11 2010-09-16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gnetorheological actuator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CN101513924B (zh) * 2009-04-03 2010-12-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用磁流变弹性体智能吸振器
CN101519111B (zh) * 2009-04-03 2010-12-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用磁流变弹性体智能阻尼器
US8210547B2 (en) 2009-06-16 2012-07-0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Active magneto-rheological spring assemblies and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KR101129302B1 (ko) * 2010-03-11 2012-03-26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Mr 엘라스토머를 이용한 중공축의 진동 제어 장치
US8313108B2 (en) * 2010-07-22 2012-11-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tiffness control using smart actuat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57004A (ko) 2013-05-31
US20130127098A1 (en) 2013-05-23
US8844914B2 (en) 2014-09-30
CN103129377A (zh) 2013-06-05
DE102012204149B4 (de) 2023-12-07
DE102012204149A1 (de) 2013-05-23
KR101724747B1 (ko) 2017-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9377B (zh) 使用磁流变弹性体的可变差速器安装装置
CN101927784B (zh) 齿条辅助式电动转向系统
DE102012205804B4 (de) Fahrzeug mit einer aktiven, regenerativen Federung
JP6576412B2 (ja) サブフレーム用のマウント
WO2013065561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US20150158381A1 (en) In-wheel assembly and vehicle with the in-wheel assembly
DE102008004143A1 (de) Drehende Elektromaschine
WO2005061255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システム
DE102007039059A1 (de) Als Verbundlenkerachse ausgeführte angetriebene Fahrzeugachse
CN109955671A (zh) 支柱式悬架装置
CN108749554A (zh) 与独立悬架匹配的电动汽车轮毂电驱动系统
DE10120742A1 (de) Radantrieb
WO2011060988A1 (de) Elektrisch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9689487B2 (en) Roll mount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N208646589U (zh) 与独立悬架匹配的电动汽车轮毂电驱动系统
CN102039804A (zh) 轴向偏置型马达
CN20365134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桥驱动
JP2017171251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US9850978B2 (en) Roll mount
CN201124731Y (zh) 半浮式支撑结构汽车驱动桥总成
CN216128127U (zh) 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
CN204077798U (zh) 一种汽车及其副车架总成
CN202597506U (zh) 带abs的球笼式等速万向节
CN112744288B (zh) 一种基于多盘式磁流变液离合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03543689U (zh) 一体式仪表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