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9018B - 转盘给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盘给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9018B
CN103129018B CN201310068426.6A CN201310068426A CN103129018B CN 103129018 B CN103129018 B CN 103129018B CN 201310068426 A CN201310068426 A CN 201310068426A CN 103129018 B CN103129018 B CN 1031290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disk
arm
clamp mechanism
tooth
bel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84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9018A (zh
Inventor
蔡吉飞
冯雨静
魏明武
房瑞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Priority to CN2013100684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9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9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9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0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盘给带装置,包括小墙板(1)、转盘主体(2)、动力轴(4)、墙板(8)、凸块(20);转盘主体(2)包括转盘(17)、轴孔(18)、短轴(16)和夹紧机构。小墙板(1)与墙板(8)固定连接,小墙板(1)上固定有两个凸块(20);动力轴(4)穿过转盘(17)中心的轴孔(18)与转盘(17)锁紧。夹紧机构通过短轴(16)与转盘(17)可相对转动连接,与所述凸块(20)相配合,用于夹住或放开所述手带(15)。该转盘给带装置,可以同时接带和穿带,工作效率高、生产连续性强、生产产品的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转盘给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带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纸箱提手穿带机的转盘给带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在包装行业内安装纸箱提手带大多采用纸箱提手穿带机来代替以往的人工给纸箱穿带。采用纸箱提手穿带机后,大大提高了生产、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有效的避免了对纸箱的重复污染。但在现有技术中,用于纸箱提手穿带机的纸带供给装置一直沿用在用带时才临时切断手带的方法,即基本工作过程为:需要穿带的纸板,被预先输送到指定的位置;纸带供给装置输送一定长度的手带,当手段符合需要的长度时,裁断机构将手带裁断;然后穿带机构将裁下的手带穿入下方待穿带的纸板的孔里,完成整个穿带过程。重复上述过程,连续生产。这种即时的裁带、穿带工作方式,不但降低了生产的效率,致使穿带机工作的连续性差,而且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给带装置工作效率低、连续性差且产品的质量不稳定等缺陷,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生产连续性强和生产产品的质量稳定,且占用空间小的转盘给带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转盘给带装置,包括小墙板、转盘主体、动力轴、墙板、凸块;所述小墙板与墙板固定连接;小墙板与转盘主体相对的表面上固定有两个凸块;小墙板的直径应小于或等于转盘主体直径的长度;所述转盘主体包括转盘、轴孔、短轴和夹紧机构;转盘中心有一与动力轴相配合的轴孔,动力轴穿过轴孔与转盘锁紧,动力轴与外部电机配合,带动转盘转动;夹紧机构通过短轴与转盘可相对转动连接,位于转盘与小墙板相对表面的圆周边缘,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用于夹住或放开待传递的手带。
上面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弹簧限位块、压力弹簧、咬带牙和牙座;所述咬带牙包括第一咬臂、第二咬臂和连接第一咬臂与第二咬臂圆弧形的迂回部,第二咬臂长于第一咬臂;所述牙座包括牙座基部、第一牙座臂和第二牙座臂;所述第一咬臂用于夹住或放开手带,第二咬臂通过螺钉与第一牙座臂固定相连;弹簧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在转盘上,压缩的压力弹簧固定在弹簧限位块与第二咬臂之间;所述短轴的一端穿过牙座基部上与其相配合的孔,并与牙座基部锁紧,另一端与转盘可相对转动连接,且其能带动牙座相对于所述转盘转动;第二牙座臂的自由端有一凸起部,凸起部与凸块配合,用于闭合或打开咬带牙。
进一步说,所述夹紧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中心对称的固定在转盘与所述小墙板相对的表面上,且相邻的两个夹紧机构的距离为定值。
进一步来说,所述凸块是可以拆卸的。
进一步说,所述转盘的圆周面上有导带槽,其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手带的宽度,数量应与夹紧机构相等,导带槽的位置应满足穿过其的手带能被夹紧机构夹住。
进一步说,所述凸起部为滚轮,其通过转轴固定在第二牙座臂上,能自由转动。
进一步说,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夹块,其固定在咬带牙的迂回部处,被咬带牙包围,与第一咬臂配合,夹住手带。
进一步说,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调节螺栓,弹簧限位块有一通孔,调节螺栓通过通孔与压力弹簧接触,用于调节压力弹簧的压缩程度。
更进一步说,在所述转盘与小墙板相对的表面上和转盘与小墙板相对的表面的背面上设置镜像的夹紧机构,短轴穿过转盘,分别于两个互为镜像的夹紧机构锁紧,两个互为镜像的夹紧机构能同步转动。
更进一步说,所述动力轴穿过小墙板中心与其相配合的孔,其通过轴承与小墙板连接。
综上,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转盘给带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夹紧机构的设计,可有效的夹住手带,提高了本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2、在转盘圆周上设置多个夹紧机构,同时多对个手带进行传送。当其中一个导带槽中接手带时,与其中心对称的另一导带槽中的手带被穿带机构安装在纸板上,这样设计,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且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设备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盘给带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转盘给带装置中转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小墙板      2  转盘主体    3  送带机构
      4  动力轴      5  穿带机构    6  纸板
      7  支撑轴      8  墙板        9  调节螺栓
      10 弹簧限位块  11 压力弹簧    12 咬带牙
      13 牙座        14 滚轮        15 手带
      16 短轴        17 转盘        18 轴孔
      19 导带槽      20 凸块        21 夹块
      22 牙座基部    23 第一牙座臂  24 第二牙座臂
      25 第一咬臂    26 第二咬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提供的转盘给带装置,其包括小墙板1、转盘主体2、墙板8、凸块20(参见图3)。小墙板1固定连接到墙板8上,以使小墙板1与墙壁8固定,从而不随转盘主体2而转动,即在本装置工作过程中,小墙板1始终保持静止;在本实施例中,小墙板1通过支撑轴7固定连接到墙板8上。在小墙板1与转盘主体2相对的表面上固定有两个凸块20,凸块20可以设置为不可更换拆卸的,也可以设置为可拆卸更换的。考虑到手带15能良好的夹在转盘主体2上,故小墙板1的直径应小于或等于转盘主体2直径的长度。如图4所示,上面所述的转盘主体2包括转盘17、轴孔18、短轴16、以及用于夹住和放开手带的夹紧机构。转盘17中心有一与动力轴4相配合的轴孔18,动力轴4穿过轴孔18并与转盘17锁紧,使转盘17能随动力轴4的转动而转动;动力轴4与外部电机配合,带动转盘17转动;短轴16的一端穿过夹紧机构上与其相配合的孔,并与夹紧机构锁紧,另一端与转盘17可相对转动连接,当转盘17转动时,短轴16并不随其转动;但当夹紧机构转动时,短轴16也随其转动。夹紧机构数量可根据生产的需要做适当的调节,数量优选至少两个以上,中心对称的固定在转盘17与小墙板1相对的表面上,且相邻的两个夹紧机构的距离应为定值。在工作过程中,其中一个夹紧机构夹住从送带机构3送出的手带15,同时与其对应的另一夹紧机构把夹住的手带15放开,穿带机构5将手带15穿到预先等待穿带的纸版中。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在本装置中,夹紧机构何时打开,何时闭合,是通过与凸块20配合来实现的。凸块20作为触发器,当转盘17旋转到送带机构3位置接手带15位置时,凸块20与其中一个夹紧机构接触时,夹紧机构被打开,开始进手带15;当手带15进入的长度符合生产需要时,凸块20与该夹紧机构分开,夹紧机构将进入的手带15夹住在转盘17圆周面上的导带槽19中;同理,当需要放开手带15时,凸块20与其中一个夹紧机构相接触,紧闭的夹紧机构由于凸块20的触发,变为打开状态,手带15被穿带机构5穿到待穿的纸板6上,这时,转盘17开始旋转,凸块20离开该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重新回到闭合状态。如图3所示,正如前文所述,凸块20是可拆卸的,其可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的方式来实现与小墙板可拆卸固定。凸块20的固定位置应满足:其可以与夹紧机构配合使用且能实现上述功能,并不能随意固定。上面所说的夹紧机构,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为任何可以与凸块20配合,且能实现夹住和放开手带15目的的任何装置,具体的说,可以采用压力夹紧机构或者张力夹紧机构。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装置中的夹紧机构包括弹簧限位块10、压力弹簧11、咬带牙12和牙座13。所述咬带牙12包括第一咬臂25、第二咬臂26,第一咬臂25与第二咬臂26通过圆弧形的迂回部连接;该咬带牙12为一体件,第二咬臂26长于第一咬臂25。另外,第二咬臂26等于或短于第一咬臂25,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方案。所述牙座13包括牙座基部22、第一牙座臂23和第二牙座臂24。第一咬臂25用于夹住或放开手带15,使转盘17在转动时,手带15能良好的固定在转盘15上。第二咬臂26固定在第一牙座臂23上,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等,在此,是通过螺钉的方式固定连接。弹簧限位块10通过螺钉固定在转盘17上,使压缩的压力弹簧11固定在弹簧限位块10与第二咬臂26之间,当牙座13推动咬带牙12,使其偏离原始位置时,被压缩的压力弹簧11可产生一种迫使咬带牙12回到原始位置上的弹力,这样就可以实现,在没有或脱离外力时,咬带牙12始终处于关闭状态。短轴16的一端穿过牙座基部22上与其相配合的孔,并与牙座基部13锁紧,另一端与转盘17可相对转动连接,且其能带动牙座13相对于所述转盘17转动;第二牙座臂24的自由端有一凸起部,凸起部与凸块20配合,用于闭合或打开咬带牙12。在本装置中,所述凸起部可以为一滚轮14,其通过转轴固定在第二牙座臂24上,能自由转动。这样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凸块20与凸起部之间的摩擦,便于实现凸块20的功能。
如图4所示,经过试验发现,在转盘17的圆周面上设置一个适于手带15通过的凹槽,会使被传送的手带15良好的固定在转盘17上。基于此,转盘17上设置了导带槽19,导带槽19的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手带15的宽度。数量应与夹紧机构的数量相等,通过导带槽19的手带15置于打开的咬带牙12和转盘17之间,故导带槽19的位置应满足穿过其的手带15能被夹紧机构夹住。由于手带15可弯曲性,当咬带牙12夹住手带15时,手带15容易产生弯曲,这就会影响穿带机构5穿带的质量,故本装置中的夹紧机构还包括夹块21,其固定在咬带牙12的迂回部处,被咬带牙12包围。当导带槽19中的手带15被固定在第一咬臂25和夹块21之间,这样设计可以保持手带15平直。夹紧机构还包括调节螺栓9,弹簧限位块10有一通孔,调节螺栓9通过通孔与压力弹簧11接触,用于调节压力弹簧11的压缩程度,从而调节咬带牙12对手带15的咬紧程度。为了确保手带15能更好的夹在转盘17上,在转盘17与小墙板1相对的表面上和转盘17与小墙板1相对的表面的背面上设置镜像的夹紧机构,短轴16穿过转盘17,分别于两个互为镜像的夹紧机构锁紧,两个互为镜像的夹紧机构能同时夹住或放开手带15。
如图3所示,小墙板1中心设有一通孔,动力轴4穿过该通孔,动力轴4通过轴承与小墙板1连接,小墙板1不随动力轴4的转动而转动。这样可以通过支撑轴7有效的分担转盘主体2的重力,减少动力轴4的耗损速度。
如图1和图4所示,本转盘给带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转盘17转动到接带位置,此时,凸块20与滚轮14接触,牙座13由于受到凸块20的压力,绕短轴16向挤压压力弹簧11方向转动,咬牙带12随牙座13一起转动,第一咬臂25与夹块21分开,此时,咬带牙12打开,等待接带。送带机构3将手带15传送到转盘17上的导带槽19中,待传输的手带15符合标准长度时,手带15被裁断,此时转盘17开始转动,凸块20与滚轮14分开,牙座13在压力弹簧11张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咬牙带12随着牙座13同时转动,第一咬臂25与夹块21夹紧,此时,咬带牙12闭合,将导带槽19中的手带15夹紧。当该夹住手带15的夹紧机构随转盘17转动到穿带机构5时,与其中心对称的夹紧机构刚好处在等待接带状态,接带过程如上所述。而该夹紧机构和凸块20配合,将咬带牙12打开,此时手带15处于自由状态,穿带机构5将手带15穿到待穿纸板上,循环上述过程,完成同时接带和穿带过程。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转盘给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墙板(1)、转盘主体(2)、动力轴(4)、墙板(8)、凸块(20);
所述小墙板(1)与墙板(8)固定连接;小墙板(1)与转盘主体(2)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凸块(20);小墙板(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转盘主体(2)直径的长度;
所述转盘主体(2)包括转盘(17)、轴孔(18)、短轴(16)和夹紧机构;转盘(17)中心有一与动力轴(4)相配合的轴孔(18),动力轴(4)穿过轴孔(18)与转盘(17)锁紧,动力轴(4)与外部电机配合,带动转盘(17)转动;
所述夹紧机构通过短轴(16)与转盘(17)可相对转动连接,位于转盘(17)与所述小墙板(2)相对表面的圆周边缘,与所述凸块(20)相配合,用于夹住或放开待传递的手带(15);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弹簧限位块(10)、压力弹簧(11)、咬带牙(12)和牙座(13);所述咬带牙(12)包括第一咬臂(25)、第二咬臂(26)和连接第一咬臂(25)与第二咬臂(26)的圆弧形迂回部;所述牙座(13)包括牙座基部(22)、第一牙座臂(23)和第二牙座臂(24);
所述第一咬臂(25)用于夹住手带(15),第二咬臂(26)通过螺钉与第一牙座臂(23)固定相连;弹簧限位块(10)通过螺钉固定在转盘(17)上,压缩的压力弹簧(11)固定在弹簧限位块(10)与第二咬臂(26)之间;
所述短轴(16)的一端穿过牙座基部(22)上与其相配合的孔,并与牙座基部(13)锁紧,另一端与转盘(17)可相对转动连接,且其能带动牙座(13)相对于所述转盘(17)转动;第二牙座臂(24)的自由端有一凸起部,凸起部与凸块(20)配合,用于闭合或打开咬带牙(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给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中心对称的固定在转盘(17)与所述小墙板(1)相对的表面上,且相邻的两个夹紧机构的距离为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给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0)是可以拆卸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给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7)的圆周面上有导带槽(19),其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手带(15)的宽度,数量应与夹紧机构相等,导带槽(19)的位置应满足穿过其的手带(15)能被夹紧机构夹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给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滚轮(14),其通过转轴固定在第二牙座臂(24)上,能自由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给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夹块(21),其固定在咬带牙(12)的迂回部处,被咬带牙(12)包围,与第一咬臂(25)配合,夹住手带(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给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调节螺栓(9),调节螺栓(9)通过弹簧限位块(10)上的通孔与压力弹簧(11)接触,用于调节压力弹簧(11)的压缩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1、4-7任一项所述的转盘给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盘(17)与小墙板(1)相对的表面上和转盘(17)与小墙板(1)相对的表面的背面上设置镜像的夹紧机构,短轴(16)穿过转盘(17),分别于两个互为镜像的夹紧机构锁紧,两个互为镜像的夹紧机构能同时夹住或放开手带(15)。
9.根据权利要求1、4-7任一项所述的转盘给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4)穿过小墙板(1)中心与其相配合的孔,其通过轴承与小墙板(1)连接。
CN201310068426.6A 2013-03-05 2013-03-05 转盘给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9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8426.6A CN103129018B (zh) 2013-03-05 2013-03-05 转盘给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8426.6A CN103129018B (zh) 2013-03-05 2013-03-05 转盘给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9018A CN103129018A (zh) 2013-06-05
CN103129018B true CN103129018B (zh) 2014-11-05

Family

ID=48489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842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9018B (zh) 2013-03-05 2013-03-05 转盘给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90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8143B (zh) * 2013-06-08 2017-03-29 杭州彼特环保包装有限公司 手挽放绳机构及手挽放绳方法
CN112193876B (zh) * 2020-09-18 2022-08-26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提手安装机的三工位提手带转移安装装置以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207256A (en) * 1911-07-11 1912-10-03 Ferd Emil Jagenberg Improved Process and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Blank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tangular Boxes.
US3749239A (en) * 1972-05-25 1973-07-31 Optical Recognition Systems Document transport and stacking device and system
EP0579941A1 (de) * 1992-07-08 1994-01-26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und zur Lageänderung eines Zylinderaufzuges
JPH11188801A (ja) * 1997-12-25 1999-07-13 Tomomura Seisakusho:Kk 折り箱縁接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62993A1 (de) * 1999-12-24 2001-07-05 Roehm Gmbh Spannfutter für Werkzeugmaschin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207256A (en) * 1911-07-11 1912-10-03 Ferd Emil Jagenberg Improved Process and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Blank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tangular Boxes.
US3749239A (en) * 1972-05-25 1973-07-31 Optical Recognition Systems Document transport and stacking device and system
EP0579941A1 (de) * 1992-07-08 1994-01-26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und zur Lageänderung eines Zylinderaufzuges
JPH11188801A (ja) * 1997-12-25 1999-07-13 Tomomura Seisakusho:Kk 折り箱縁接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9018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4644B (zh) 电芯卷绕机构和电芯卷绕方法
CN204102702U (zh) 磁环绕线机
CN103129018B (zh) 转盘给带装置
CN209367438U (zh) 一种用于服装加工的布料收卷放卷装置
CN208761074U (zh) 具备定位功能的传送组件
BR102015027877A2 (pt) alimentador de fio multifuncional para um sistema de soldagem portátil
CN202061915U (zh) 拉丝机出线模组件
CN104900922B (zh) 电芯制作装置及电芯制作方法
CN205709158U (zh) 用于制袋机的废边收料机构
CN103193013B (zh) 全自动套标机
CN211003977U (zh) 一种带有预紧结构的胶盘
CN209177861U (zh) 一种机械生产用上料装置
CN208662161U (zh) 一种新型铜丝拉丝装置
CN103779070A (zh) 一种简易手持绕线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18635B (zh) 自适应助卷装置
CN203109286U (zh) 新型掏孔机床
CN203877633U (zh) 同步绕线装置
CN210896974U (zh) 一种套管绕线机
CN203078820U (zh) 包装膜切膜装置
CN104934640B (zh) 电芯夹扁机构及电芯夹扁方法
CN210794638U (zh) 水泥输送装置
CN110589593B (zh) 一种在弧形面上自动贴双面胶机构
CN203529517U (zh) 一种保鲜膜复卷机
KR20170024829A (ko) 호스 권취장치
CN208783109U (zh) 一种电动摆臂式移栽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