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5057B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5057B
CN103125057B CN201080069332.5A CN201080069332A CN103125057B CN 103125057 B CN103125057 B CN 103125057B CN 201080069332 A CN201080069332 A CN 201080069332A CN 103125057 B CN103125057 B CN 103125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transformer
cylindrical portion
annulus
cas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93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5057A (zh
Inventor
塚尾康宏
白木康博
笹森健次
兵头祐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25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5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5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5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02B13/0356Mounting of monitoring devices, e.g. current transfor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能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安装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的筒状部(24)的外周面上。在筒状部(24)的前端部与适配器构件(11)之间,以导体(2)为中心在周向的全周上形成有空隙部(20)。在适配器构件(11)上设置有间壁部(12),该间壁部(12)由内径比筒状部(24)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金属构件构成,所述间壁部(12)配置成在全周上围住空隙部(20),并在中心轴方向上与筒状部(24)局部彼此重合。

Description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在封入有绝缘气体的金属容器内收纳有作为通电部的(主电路)导体,该导体被绝缘隔板支承成与金属容器绝缘。另外,在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为了测定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设置有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将导体作为一次导体,并将作为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的构成要素的二次绕组作为二次导体,经由在二次绕组中流动的电流来测定出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收纳在与对导体进行收纳的母线容器连接设置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内。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构成为包括在导体周围同轴配置的内筒和外筒,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设置在内筒的外周面上。
然而,从确保安全性的观点来看,将母线容器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接地。因此,当内筒和外筒构成闭合回路时,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使感应电流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中流动,很难利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正确测定导体的通过电流。因此,以往,通过在内筒的导体延伸方向的一端与母线容器之间设置空隙,来防止由内筒和外筒构成闭合回路而产生回路电流的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导体与开关(例如切断器、断路器或接地开关)连接,因此,在该开关打开、闭合时,有时会产生过大的开关浪涌。此外,一旦产生开关浪涌,则在母线容器中便感应有高频的浪涌电压,此外,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也感应有同样的浪涌电压。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将内筒和外筒间连接的浪涌电压抑制元件,以实现对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在此,一旦在内筒与外筒之间感应有浪涌电压,则浪涌电压抑制元件便将内筒与外筒之间电短路。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浪涌电压抑制元件,揭示有如下构件:将非线性电阻以及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固接在母线容器的凸缘上,此外,使用金属波纹管将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与内筒的一端连接,其中,上述非线性电阻是一旦施加规定电压以上的浪涌电压便使内筒与外筒间导通的变阻器等,上述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在商用频率区域中为高阻抗,但在开关浪涌的高频区域中便成为低阻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939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将非线性电阻或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及金属波纹管等其它零件安装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容器,因而,存在结构复杂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以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特征是,包括:圆筒状的金属制的箱,在该箱中封入有绝缘气体;导体,该导体作为收容在上述箱内并沿着上述箱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设置的通电部;金属制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与上述箱连接设置,并包括围绕上述导体的圆筒状的筒状部和设置在该筒状部的一端部上的呈圆环板状且呈凸缘状的第一环状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安装在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上述箱连接设置,并由内径比上述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金属构件构成,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上述筒状部同轴配置,在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上述筒状部之间的空间中收纳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并且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上述中心轴方向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一环状部紧固;圆环板状的金属制的第二环状部,在该第二环状部上紧固有上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另一端部,上述第二环状部配置成在其与上述筒状部的前端部之间以上述导体为中心在周向的全周上形成有空隙部,并与上述箱连接设置;以及间壁部,该间壁部设置在上述第二环状部上,并由内径比上述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金属构件构成,上述间壁部以在全周上围住上述空隙部的方式与上述筒状部同轴配置,并且上述间壁部的靠上述第一环状部一侧的一部分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与上述筒状部的一部分重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起到能以简单的结构来抑制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
图3是表示在求出图2所示的电场强度分布时的模拟实验的条件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
图6是表示在求出图5所示的电场强度分布时的模拟实验的条件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
图10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在作为例如圆筒状金属容器的箱1内,收纳有作为通电部的导体2,导体2沿着箱1的中心轴方向(长边方向)延伸设置。另外,在箱1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凸缘13。导体2例如被安装于凸缘13的绝缘隔板3支承成与箱1绝缘。在箱1内封入有例如SF6气体等绝缘气体。另外,虽未图示,但导体2例如与断路器等开关连接。
对导体2进行收纳的箱1通过凸缘13而在中心轴方向上连接设置。此外,在图示例中,为了对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进行收纳,例如,通过适配器构件11、6将直径比箱1的直径大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与箱1连接设置。具体来说,在两个箱1之间配置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将箱1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接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适配器构件11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包围的区域内。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由包括例如圆筒状的筒状部24和环状部25(第一环状部)的金属构件构成,其中,上述圆筒状的筒状部24围绕导体2,上述环状部25例如呈圆环板状且呈凸缘状地设置在筒状部24的一端部。筒状部24与箱1同轴配置。另外,筒状部24的内径例如设定成与箱1的内径大致相等。环状部25例如能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筒状部24连接。另外,使用例如螺栓等,将环状部25固定在例如由圆环板状的金属构件构成的适配器构件6上。在此,适配器构件6用于将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与箱1连接,适配器构件6和凸缘13隔着绝缘隔板3被例如螺栓等紧固。另外,环状部25和适配器构件6例如具有相同的形状。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被插通至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的筒状部24中,并安装在筒状部24的外周面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成沿着筒状部24的外周围绕导体2。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构成为在未图示的铁心上卷绕有线圈。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配置有一个构成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的环状铁心的例子,但铁心的个数也可以是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铁心沿着中心轴方向排列。
适配器构件11在配置有筒状部24的一侧配置成在中心轴方向上与环状部25相对。适配器构件11例如由圆环板状的金属构件构成(第二环状部)。适配器构件11和环状部25例如具有相同的形状。适配器构件11与环状部25同样地,配置在比筒状部24的内径更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处。此外,适配器构件11利用其与适配器构件6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与箱1的凸缘13一起夹住绝缘隔板3,并将适配器构件11隔着绝缘隔板3而被例如螺栓等紧固在凸缘13上。
在筒状部24的另一端部(前端部)与适配器构件11之间形成有空隙部20,该空隙部20以导体2为中心形成在周向的全周上。即,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与适配器构件11不接触。这是由于以下原因: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与适配器11连接,则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适配器构件11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形成闭合回路,其结果是,在该闭合回路中感应有因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回路电流,从而使利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对导体2的通过电流进行测定的测定精度降低。另外,在图示例中,适配器构件11的内径侧的端缘位于筒状部24的中心轴方向的延长线上。
在适配器构件11的与筒状部24相对一侧的表面上,以在周向上包围空隙部20的方式同轴设置有例如圆筒状的间壁部12,该间壁部12的内径比筒状部24的外径大。间壁部12例如由金属构成,间壁部12的一端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在适配器构件11的表面上。间壁部12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设定成比空隙部20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大,间壁部12与筒状部24在中心轴方向上局部地彼此重合。也就是说,间壁部12配置成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一侧观察时将空隙部20堵塞。然而,由于间壁部12在径向上与筒状部24分离,因此,不存在损害设置空隙部20的用于防止回路电流产生的目的的情况。如后所述,间壁部12可抑制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电场经由空隙部20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包围的空间内的情况。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例如是圆筒状的金属容器,在其侧面的一部分上设有伸出管30。另外,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的中心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凸缘31,一个凸缘31通过例如螺栓等而被紧固在适配器构件11上,另一个凸缘31通过例如螺栓等而被紧固在环状部25上,进而被紧固在适配器构件6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的内径比筒状部24的外径大,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作为“外筒”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与作为“内筒”的筒状部24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筒状部24的内径例如与箱1的内径相等,因此,“外筒”、“内筒”及收纳在“外筒”与“内筒”之间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便配置在比箱1的内径更靠径向外侧的区域处。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的中心轴方向的一端部被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的环状部25密封,其另一端部被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的适配器构件11密封。此外,在伸出管30上设有密封端子9。密封端子9将伸出管30密封以保证气密性。另外,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伸出的二次配线8与密封端子9连接,进而将二次配线8从密封端子9伸出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外并与控制部10连接。控制部10是电流测定电路,利用在二次配线8中流动的电流来测定出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
接着,在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及效果进行说明时,首先,对现有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现有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图8与图1的不同点在于图1中在适配器构件11上设有间壁部12,而图8中没有设置间壁部12。另外,图8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其它结构与图1相同。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即,在图9中,示出了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求出因导体2的通过电流而产生的电场强度分布的结果。另外,使用不同的线种来表示电场强度的不同(右侧示出了在0.05~5.00V/m的范围内线种与电场强度的对应)。如图9所示,可知电场会从空隙部20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包围的空间内。此外,通过上述模拟实验可知,在伴随着开关的打开、闭合而在导体2中产生开关浪涌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会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浪涌电压。即,在进行完模拟实验后可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会产生浪涌电压的主要原因是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也就是说,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越强,则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也越大。因此,为了抑制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产生的浪涌电压,有效的是防止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通过在适配器构件11上设置间壁部12,可防止电场从导体2一侧经由空隙部20进入到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持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包围的空间内。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图3是表示在求出图2所示的电场强度分布时的模拟实验的条件的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模拟实验的条件,将间壁部12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设为例如50mm,将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设为例如15mm。
如图2所示,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包围的空间内的电场强度与图9相比明显减小,可知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受到间壁部12的抑制。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在伴随着开关的打开、闭合而产生开关浪涌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间壁部12抑制经由空隙部20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包围的空间内的电场,因此,能抑制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
图10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构成例的图,图11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图。即,在图10中,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设有变阻器70。另外,在图11中,在适配器构件11上固接有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71,使用金属波纹管72将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71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连接。另外,图10、图11中的其它结构与图1中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图10的变阻器70、图11的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71及金属波纹管72均在产生开关浪涌时通过使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短路来抑制浪涌电压。因此,在本质上与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设置间壁部12来防止电场从空隙部20进入的情况是不同的。
另外,在图10或图11中,需要将变阻器70或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71及金属波纹管72等其它零件安装成架设在内筒(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外筒(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上,与本实施方式相比,结构复杂且安装也耗费工时。此外,若使用变阻器70,则成本也很高。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起到能以简单的结构来抑制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这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1中,间壁部12设置在适配器构件11上,但也可以是间壁部12设置在箱1的凸缘13上的结构。例如,只要将箱1的凸缘13设置成具有与适配器构件11相同的大小,且不在该箱1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之间配置绝缘隔板3,而是将箱1的凸缘13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的凸缘31直接紧固,并在凸缘13的与筒状部24相对一侧的表面上设置间壁部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凸缘13代替适配器构件11,对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包围的空间进行密封。
另外,与图2的电场强度分布配合表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形状未必与图1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形状一致,该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仅示意地示出了其大致形状,并不会对电场强度分布的比较分析的结果带来影响。这点在图5、图9中亦是如此。
实施方式2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电场强度分布的图,图6是表示在求出图5所示的电场强度分布时的模拟实验的条件的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图1的结构相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比图1的情况小。具体而言,在图1中,将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设为例如15mm,但在图4中,将该距离设为例如5mm。在图6中,示意地示出了间壁部12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为例如50mm、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为例如5mm。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图4中,对与图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的图2比较可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7包围的空间内的电场强度进一步减小,从空隙部20进入的电场受到间壁部12进一步抑制。
一般,将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设定得越小,就可使上述抑制电场进入效果更加好。另一方面,若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之间的径向距离过小,则间壁部12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4(筒状部24)可能会发生接触,因此,若考虑到组装公差,则其径向间隔最好为例如数mm左右。具体而言,若使间隔例如为3mm以上、不足10mm,更理想的是使间隔为5mm以上、7mm以下,则抑制电场进入效果很好。然而,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即便该间隔为10mm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实施方式3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的图。图7中,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适配器构件16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包围的区域内。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由包括例如圆筒状的筒状部34和环状部35(第一环状部)的金属构件构成,其中,上述圆筒状的筒状部34围绕导体2,上述环状部35例如呈圆环板状且呈凸缘状地设置在筒状部34的一端部。筒状部34与箱1同轴配置。另外,筒状部34的内径例如设定成比箱1的内径小。因此,筒状部34以导体2为中心配置在比箱1的内径更靠径向内侧的区域内。环状部35能通过例如焊接等方式与筒状部34连接。另外,环状部35隔着绝缘隔板3而通过例如螺栓等与箱1的凸缘13紧固。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被插通至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的筒状部34,并安装在筒状部34的外周面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成沿着筒状部34的外周围绕导体2。
适配器构件16配置成在中心轴方向上与环状部35相对。适配器构件16例如由圆环板状的金属构件构成(第二环状部),并利用其与环状部35侧相反一侧的表面,来与箱1的凸缘13一起夹住绝缘隔板3。适配器构件16隔着绝缘隔板3被例如螺栓等紧固在凸缘13上。另外,适配器构件16的内径侧的端缘部以导体2为中心配置在比箱1的内径更靠径向内侧的区域内。
在适配器构件16的内径侧的端缘部上,与筒状部34同轴地设置有例如圆筒状的间壁部17,该间壁部17的内径比筒状部34的外径大。该间壁部17配置成将在适配器构件16的上述端缘部与筒状部34的另一端部(前端部)之间的、形成在全周上的空隙部21围住。即,间壁部17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空隙部21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大,从适配器构件16朝环状部35一侧延伸的间壁部17和筒状部34在中心轴方向上局部彼此重合。然而,间壁部17在径向上与筒状部34分离。间壁部17配置成从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一侧观察时将空隙部21堵塞。间壁部17可抑制在导体2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电场经由空隙部21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包围的空间内。间壁部17例如由金属构成,间壁部17的一端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适配器构件16的上述端缘部上。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例如是圆筒状的金属容器,在其侧面一部分上设有伸出管30。另外,在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的中心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凸缘31,一个凸缘31被例如螺栓等紧固在适配器构件16上,另一个凸缘31被例如螺栓等紧固在环状部35上,然后隔着绝缘隔板3而被紧固在箱1的凸缘13上。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的内径与箱1的内径大致相等,在图示例中,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的内径设定成比箱1的内径稍大。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作为“外筒”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与作为“内筒”的筒状部34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配置在比箱1的内径更靠径向内侧的区域中。
在图7中,设有间壁部17的适配器构件16的纵剖面形状为“L”字型。即,间壁部17具有适配器构件16的内径侧的端缘部朝中心轴方向的环状部35一侧折曲的形状。利用这种“L”字型的形状,也可以不在例如筒状部34的前端部设置电场缓和用的竖壁。与此相对的是,在图1中,设有间壁部12的适配器构件的纵剖面形状为“T”字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设置“T”字型的间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因此,在图7中,对与图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在伴随着开关的打开、闭合而产生开关浪涌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间壁部17抑制经由空隙部21进入由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37包围的空间内的电场,因此,能抑制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另外,本实施方式只要设置间壁部17即可,因此,与例如图10、图11相比,结构也简单。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起到能以简单的结构来抑制计量仪器用变流器5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这样的效果。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例如箱1的内径与筒状部24的内径大致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适用于例如筒状部34的内径比箱1的内径小的情况。只要间壁部12与筒状部24的位置关系和间壁部17与筒状部34的位置关系大致相同,则均可起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如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较为理想的是,将间壁部17和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15(筒状部34)之间的径向的间隔设定为例如数mm左右。具体而言,若使该间隔例如为3mm以上、不足10mm,更为理想的是使间隔为5mm以上、7mm以下,则抑制电场进入效果很好。然而,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即便该间隔为10mm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用作能抑制计量仪器用变流器中感应出的浪涌电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符号说明)
1箱
2导体
3绝缘隔板
4、15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
5计量仪器用变流器
6、11、16适配器构件
7、37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
8二次配线
9密封端子
10控制部
12间壁部
13、31凸缘
17间壁部
20、21空隙部
24、34筒状部
25、35环状部
30伸出管
70变阻器
71高介电常数材料覆板
72金属波纹管

Claims (6)

1.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筒状的金属制箱,在该金属制箱中封入有绝缘气体;
导体,该导体作为收容在所述金属制箱内并沿着所述金属制箱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设置的通电部;
金属制的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支承框与所述金属制箱连接设置,并包括围绕所述导体的圆筒状的筒状部和设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一端部上的呈圆环板状且呈凸缘状的第一环状部;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安装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
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该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所述金属制箱连接设置,并由内径比所述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金属构件构成,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所述筒状部同轴配置,在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与所述筒状部之间的空间中收纳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并且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所述中心轴方向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环状部紧固;
圆环板状的金属制的第二环状部,在该第二环状部上紧固有所述计量仪器用变流器箱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环状部配置成在其与所述筒状部的前端部之间以所述导体为中心在周向的全周上形成有空隙部,且与所述金属制箱连接设置;以及
间壁部,该间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环状部上,并由内径比所述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圆筒状的金属构件构成,所述间壁部以在全周上围住所述空隙部的方式与所述筒状部同轴配置,并且所述间壁部的靠所述第一环状部一侧的一部分在所述中心轴方向上与所述筒状部的一部分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间壁部与所述筒状部之间沿径向设有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壁部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径向的间隔设定为5~7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的内径与所述金属制箱的内径大致相等,所述第二环状部以所述导体为中心配置在比所述金属制箱的内径更靠径向外侧的区域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的内径比所述金属制箱的内径小,所述第二环状部以所述导体为中心配置在比所述金属制箱的内径更靠径向内侧的区域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内径侧的端缘部处,设有所述间壁部的所述第二环状部的纵剖面形状为L字型。
CN201080069332.5A 2010-09-29 2010-09-29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Active CN103125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6884 WO2012042603A1 (ja) 2010-09-29 2010-09-29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5057A CN103125057A (zh) 2013-05-29
CN103125057B true CN103125057B (zh) 2016-06-29

Family

ID=44292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9332.5A Active CN103125057B (zh) 2010-09-29 2010-09-29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712128B1 (zh)
CN (1) CN103125057B (zh)
WO (1) WO20120426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46345B2 (ja) 2020-06-23 2023-03-27 株式会社クボタ 農作業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8398A (zh) * 1999-12-27 2001-08-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588Y2 (zh) * 1980-05-14 1986-03-17
JP2000037009A (ja) * 1998-07-16 2000-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JP5117987B2 (ja) * 2008-10-09 2013-01-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8398A (zh) * 1999-12-27 2001-08-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12128B1 (ja) 2011-06-29
CN103125057A (zh) 2013-05-29
WO2012042603A1 (ja) 2012-04-05
JPWO2012042603A1 (ja) 2014-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6892B (zh) 高压独立式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CN102543564B (zh) 检测真空断路装置中的真空损失的设备及其真空断路装置
US20100013460A1 (en) Rogowski Sensor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Current
US11367545B2 (en) Pluggable high-voltage bushing and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the pluggable high-voltage bushing
CN201134346Y (zh) 新型高压独立式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EP2810087A1 (de) Messwandleranordnung
CN103125057B (zh)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US10027068B2 (en) Plug socket with current transformer
CN201556523U (zh) 一种带有保护间隙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
JP2001013197A (ja) 電気機器の試験装置
CN101501789B (zh) 用于电气屏蔽高压套管的装置
KR101468254B1 (ko)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의 변류기
CN209356664U (zh) Gis中电压互感器耐压局放试验装置
US20140069715A1 (en) Insulator arrangement
CN105738711B (zh) 空间电荷测量用高压电极装置
CN103534888B (zh)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KR102645010B1 (ko) 개폐장치용 변류기 모듈 및 상응하는 개폐장치
US11982691B2 (en) Measuring an electrical voltage on a metal-encapsulated switchgear
CN106158332A (zh) 带触头盒的互感器
AU2011278422B2 (en) Polyphase-compressed-gas-insulated cable entry module having an encapsulation
KR200439071Y1 (ko) 영상변류기의 고정구조체
WO2008096298A2 (en) A method for detecting signals produced by partial electric discharges
US11617269B2 (en) Current measur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 power protection system
CN207249042U (zh) 一种多绕组的高频开口式穿心ct传感器
CN208520937U (zh) 一种变压器铁心及夹件接地电流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