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4516A -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4516A
CN103124516A CN2011800464994A CN201180046499A CN103124516A CN 103124516 A CN103124516 A CN 103124516A CN 2011800464994 A CN2011800464994 A CN 2011800464994A CN 201180046499 A CN201180046499 A CN 201180046499A CN 103124516 A CN103124516 A CN 103124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heet
specific region
blade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64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4516B (zh
Inventor
河村美由纪
泷泽将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d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d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d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24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4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12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 A61B5/7207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4818MR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along a specific k-space trajectory or by the temporal order of k-space coverage, e.g. centric or segmented coverage of k-space
    • G01R33/4824MR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along a specific k-space trajectory or by the temporal order of k-space coverage, e.g. centric or segmented coverage of k-space using a non-Cartesian trajecto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76/00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involving image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5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 G01R33/56509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due to motion, displacement or flow, e.g. gradient moment nu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72Tomographic images
    • G06T2207/10088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processing medical images, e.g. edi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在基于磁共振成像装置在k空间中发生重复部的非正交系采样法的多片摄像中,高速地实现稳定的体动校正。为此,使用在摄像区域内特征最突显的片,检测每个特定区域(在混合径向法的情况下是叶片)的被检体的旋转以及平行移动,并在全部片中用于该特定区域的体动校正。也可以使用相关等数学分析结果来决定用于校正的片。此外,也可以并行进行数据收集和校正处理。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以下,称为“MRI”)装置,尤其涉及非正交采样法中的体动校正技术。
背景技术
MRI装置为如下装置:测量构成被检体、尤其是人体的组织的原子核自旋(spin)发生的NMR信号,并将其头部、腹部、四肢等的形态或功能以二维或者三维方式进行图像化(摄像)。在摄像中,向NMR信号通过倾斜磁场赋予不同的相位编码并且进行频率编码,从而作为时序数据而被测量。被测量的NMR信号通过被进行二维或者三维傅立叶变换而重构为图像。
若在测量NMR信号的过程中被检体移动,则有时在被重构的图像中产生体动伪影(artifact)。作为抑制该体动伪影的发生的有效的方法,已知非正交系统采样法。在非正交系统采样法中,例如有以下方法:径向(Radial)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以测量空间的大致一点(一般来说是原点)为旋转中心来改变旋转角的同时以放射状进行采样,获得一张图像重构所需的回波(echo)信号;混合径向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在径向法中组合了相位编码,将测量空间分割为采样方向不同的多个叶片(Blade)而进行采样,并在叶片内进行相位编码。
尤其,混合径向法是如下的方法:使在快速自旋回波(FSE)法中在一次重复时间(TR)内获得的多个k-trajectory(k空间的轨迹:叶片)在每个TR内旋转的同时填埋k空间的方法。在混合径向法中,各个叶片必定填埋k空间的中心。存在使用该重复部分来检测被检体的旋转或平行移动来校正体动的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
但是,在非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从用于体动检测的k空间的重复部分生成的校正用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通常比用于诊断中的诊断用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低。因此,有时在校正用图像中不能检测构造等特征点。尤其是,在头顶部等截面大致为圆形的片(Slice)位置中,有时即使实际上没有移动的情况下,也误检测被检体的体动,从而生成不正确的校正用图像。
在多片摄影中,有如下技术:除去生成了不正确的校正用图像的片(以后,称为不正确片),并根据其他片的校正参数再次计算除去的不正确片的校正参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 28:275-289(1992).Projection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for Reduction of Motion Effects inMRI.G.H.Glover,J.M.Pauly.
【非专利文献2】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42:963-969(1999).Motion Correction With PROPELLER MRI:Application to Head Motion andFree-Breathing Cardiac Imaging.James G.Pipe.
【非专利文献3】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47:42-52(2002).Multishot Diffusion-Weighted FSE Using PROPELLER MRI.James G.Pipe,et.Al.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操作者从结果图像中主观地决定并除去不正确片,所以不一定可以高精度地决定不正确片。此外,若残留了原本应作为不正确片而除去的片,则由于该片也被用于校正参数的再次计算中,所以残留错误的值,还残留校正精度无法提高的可能性。此外,由于需要暂时生成结果图像,所以需要大致进行通常的校正处理,处理烦杂且花费处理时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k空间中发生重复部的非正交系统采样法的多片摄像中,高速地实现稳定的体动校正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使用在摄像区域内特征最突显的片,检测每个特定区域(在混合径向法的情况下是叶片)的被检体的体动(旋转以及平行移动),并在全部片中用于该特定区域的体动校正。也可以使用相关等数学分析结果,决定用于校正的片。此外,也可以并行进行数据收集和校正处理。
具体地说,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基于从配置在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多个片中分别测量到的磁共振信号,获得该被检体的各个片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数据收集部,使包括k空间的原点和该原点的附近在内的特定区域围绕该原点旋转,将与各个特定区域对应的磁共振信号作为特定区域数据来收集;数据校正部,校正特定区域数据来生成校正后特定区域数据;以及图像重构部,根据校正后特定区域数据,重构图像;数据校正部将多个片中的一个片作为基准片,在基准片中,检测在作为多个特定区域中的基准的基准特定区域的测量、与该基准特定区域以外的其他特定区域的测量之间发生的被检体的体动,按照除去检测出的体动对图像产生的影响的方式,在全部片中校正其他特定区域的特定区域数据,在各个片中,将基准特定区域的特定区域数据和其他特定区域的校正后的特定区域数据作为校正后特定区域数据。
此外,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基于从配置在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多个片中分别测量到的磁共振信号,获得该被检体的各个片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步骤,使包括k空间的原点和该原点的附近在内的特定区域围绕该原点旋转,将与各个特定区域对应的磁共振信号作为特定区域数据来收集;数据校正步骤,校正特定区域数据来生成校正后数据;以及图像重构步骤,根据校正后数据,重构图像,数据校正步骤包括:校正信息计算步骤,在作为基准的基准片中,将在作为多个特定区域中的基准的基准特定区域的测量、与该基准特定区域以外的其他特定区域的测量之间发生的被检体的体动量作为校正信息来计算;以及校正步骤,使用计算出的每一个其他特定区域的校正信息,对全部片校正该其他特定区域的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基于k空间中发生重复部的非正交系采样法的多片摄像中,能够进行稳定的体动校正的MRI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的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3是混合径向法的脉冲时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对称FOV中的混合径向法中的k空间的说明图。
图5(a)是用于说明根据通过混合径向法收集到的回波信号的重叠(overlap)部的数据重构的图像的说明图,(b)是用于说明根据全部叶片数据重构的图像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非对称FOV中的混合径向法中的k空间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以往的校正处理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体动校正的细节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校正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准片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11(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处理的流程图,(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处理的流程图,(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校正信息取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13(a)~(d)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准片决定处理的说明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并行处理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并行处理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OD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OD生成处理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并行处理的其他流程的说明图。
图20是用于说明通过混合径向法收集三维区域的回波信号的情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应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在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全部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反复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的一例的整体概要。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利用NMR现象获得被检体11的断层图像,如图1所示,具备静磁场发生系统20、倾斜磁场发生系统30、发送系统50、接收系统60、控制处理系统70、以及定序器(sequencer)40。
静磁场发生系统20若是垂直磁场方式,则在被检体11周围的空间,在与其体轴正交的方向上产生均匀的静磁场,若是水平磁场方式,则在体轴方向上产生均匀的静磁场,具备在被检体11的周围配置的永久磁铁方式、常电导方式或者超电导方式的静磁场发生源。
倾斜磁场发生系统30具备向作为MRI装置10的坐标系(静止坐标系)的X、Y、Z三轴方向卷绕的倾斜磁场线圈31、以及驱动各个倾斜磁场线圈的倾斜磁场电源32,根据来自后述的定序器40的命令,驱动各个倾斜磁场线圈31的倾斜磁场电源32,从而在X、Y、Z三轴方向上施加倾斜磁场Gx、Gy、Gz。
发送系统50为了使构成被检体11的生物体组织的原子的原子核自旋产生核磁共振,向被检体11照射高频磁场脉冲(以下,称为“RF脉冲”),且具备高频振荡器(合成器(synthesizer))52、调制器53、高频放大器54和发送侧的高频线圈(发送线圈)51。高频振荡器52生成RF脉冲,并以来自定序器40的指令产生的定时输出。调制器53对输出的RF脉冲进行振幅调制,高频放大器54对该进行了该振幅调制的RF脉冲进行放大,并提供给与被检体11相邻配置的发送线圈51。发送线圈51向被检体11照射被提供的RF脉冲。
接收系统60检测通过构成被检体11的生物体组织的原子核自旋的核磁共振而放出的核磁共振信号(回波信号、NMR信号),具备接收侧的高频线圈(接收线圈)61、信号放大器62、正交相位检波器63以及AD变换器64。与被检体11相邻配置接收线圈61,检测通过从发送线圈51照射的电磁波而感应出的被检体11的响应的NMR信号。检测出的NMR信号被信号放大器62放大之后,在来自定序器40的指令产生的定时下被正交相位检波器63分割为正交的两个系统的信号,且各个信号在AD变换器64中被变换为数字量,并被传送到控制处理系统70。
定序器40根据规定的脉冲时序,反复施加RF脉冲和倾斜磁场脉冲。另外,脉冲时序记述了高频磁场、倾斜磁场、信号接收的定时或强度,预先保持在控制处理系统70中。定序器40根据来自控制处理系统70的指示而工作,将被检体11的断层图像的数据收集所需的各种命令发送到发送系统5、倾斜磁场发生系统30以及接收系统60。
控制处理系统70进行MRI装置10整体的控制、各种数据处理、处理结果的显示以及保存等,具备CPU71、存储装置72、显示装置73以及输入装置74。存储装置72由硬盘、光盘、磁盘等外部存储装置构成。显示装置73是CRT、液晶等显示器装置。输入装置74是MRI装置10的各种控制信息或在控制处理系统70中进行的处理的控制信息的输入接口,例如,具备跟踪球(track ball)或者鼠标和键盘。与显示装置73相邻配置输入装置74。操作者看着显示装置73的同时通过输入装置74在人机对话(interactive)中输入MRI装置10的各种处理所需的指示、数据。
CPU71根据操作者输入的指示,执行预先保存在存储装置72中的程序,从而实现MRI装置10的动作的控制、各种数据处理等的控制处理系统70的各个处理。例如,若来自接收系统60的数据被输入到控制处理系统70,则CPU71执行信号处理、图像重构等处理,并将作为其结果的被检体11的断层像显示在显示装置73上并存储在存储装置72中。
对于发送线圈51和倾斜磁场线圈31而言,在插入被检体11的静磁场发生系统20的静磁场空间内,若是垂直磁场方式,则设置成与被检体11对置,若是水平磁场方式,则设置成包围被检体11。此外,接收线圈61被设置成与被检体11对置或者包围被检体11。
目前,在MRI装置的摄影对象核种类中,在临床上普及的是被检体11的主要构成物质、即氢原子核(质子)。在MRI装置10中,通过对与质子密度的空间分布或激励状态的松弛时间(relaxation time)的空间分布相关的信息进行图像化,从而以二维或者三维方式拍摄人体头部、腹部、四肢等的形态或者功能。
如上所述,作为抑制体动伪影的发生的采样法,有非正交系(Non-Cartesian)采样法,在非正交系(Non-Cartesian)采样法中,例如有径向采样(Radial Sampling)法、混合径向(Hybrid Radial)法、螺旋(Spiral)法。
其中,混合径向法是在径向法中组合了相位编码的方法。具体地说,使在k空间中具有多个平行轨迹而构成的叶片(特定区域)围绕k空间的原点而旋转,也就是说使各个叶片在k空间中具有不同的角度,将与各个叶片对应的回波信号作为叶片数据(特定区域数据)来测量。在各个叶片内,对一个旋转角,与通常测量(基于正交系采样法的测量)时相同地附加相位编码脉冲来取得多个回波信号,并按每个旋转角度(即每个叶片)反复这个动作来取得一张图像重构所需的全部回波信号。在混合径向法中,由于将k空间的低空间频域重复来进行测量,所以能够利用该重复部分来提取体动所引起的信号的变动,能够校正体动。
此外,螺旋法是如下技术:以k空间的大致一点(一般来说是原点)为旋转中心,改变旋转角和旋转半径的同时以螺旋状进行采样,获得一张图像重构所需的回波信号。由于螺旋法在填埋k空间时浪费的时间少且能够有效地收集数据,所以被应用为高速摄影法。此外,具有如下特征:在读出回波信号时使用的倾斜磁场脉冲波形不是梯形波,而是正弦波和余弦波的组合,除了对倾斜磁场系统有效率之外,施加了倾斜磁场时的噪声少。由于该螺线法也能够将k空间的低空间频域重复来进行测量,所以能够提取体动所引起的信号的变动,能够校正体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些非正交系采用方法进行采用,使用k空间的低空间频域的、反复测量而得到的数据,提取体动所引起的变动量,进行体动校正。因此,在混合径向法和螺旋法中都能够应用,但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混合径向法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70的功能框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70进行基于混合径向法的多片摄像,执行上述体动校正,重构图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70具备:数据收集部110,其收集回波信号,并配置在k空间中;数据校正部120,其对配置在k空间中的数据进行体动校正;以及图像重构部130,其根据校正后的数据重构图像。如上所述,这些各个功能通过CPU71执行预先保持在存储装置72中的程序来实现。
如上所述,数据收集部110对多个片分别通过混合径向法对k空间进行采样,收集回波信号(多片摄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收集到的回波信号配置在按每个叶片以及每个片准备的k空间中。以下,将在k空间的叶片区域中配置的回波信号称为叶片数据。
在此,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收集部110收集叶片数据时执行的SE系的混合径向法的脉冲时序200的例子。在本图中,RF、Gs、Gp、Gf、AD、Echo分别表示RF脉冲、片倾斜磁场、第一读出倾斜磁场、第二读出倾斜磁场、AD变换、回波信号的轴。
首先,与向摄影面内的自旋提供高频磁场的激励RF脉冲201一起施加片选择倾斜磁场脉冲211。施加片选择倾斜磁场脉冲211之后,马上施加用于恢复因片选择倾斜磁场脉冲211扩散的自旋的相位的片重相(rephase)脉冲212、和为了生成回波信号而预先分散自旋相位的读出失相(dephase)倾斜磁场脉冲231。之后,反复施加用于使自旋在片面内反转的反转RF脉冲203。并且,在每次施加反转RF脉冲203时,施加选择片的片选择倾斜磁场脉冲213、第一读出倾斜磁场脉冲223以及第二读出倾斜磁场脉冲233,并在采样窗口243的定时,收集回波信号253。
在此,表示在每一次的激励RF脉冲201中收集5个回波信号253组的例子(反转RF脉冲203被施加5次)。此时,由以在每一次激励RF脉冲201中收集的回波信号253组充填的k空间区域为叶片。第一读出倾斜磁场脉冲221和第二读出倾斜磁场脉冲232被控制为:若将叶片内的读出方向和相位编码方向分别设为Kx’以及Ky’,则从-Ky’向Ky’收集回波信号253。
此外,由于以k空间的不同的旋转角测量各个叶片,所以按每个时间间隔261,改变读出分散倾斜磁场脉冲231、第一读出倾斜磁场脉冲223以及233的振幅的同时反复执行该时序,收集所需的全部回波信号253组。
图4表示将通过该混合径向法收集的回波信号配置在k空间中的情况。在本图中,例示分割为相对于k空间的坐标轴(kx-ky)的测量轨迹的角度互不相同的12个叶片(Blade)310来测量k空间的情况。设相邻的叶片310之间的中心角为Δα(=π/12)320。此外,是在各个叶片310内取得相位编码量不同的5个回波信号253的例子。
如本该图所示,若通过混合径向法进行采样,则发生各个叶片310的采样区域重复的重复(重叠)部(Overlap between Blades)330。该重复部330由于是k空间的低空间频域,所以能够生成决定图像对比度或信号强度的低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在此,图5(a)表示根据重叠部330的数据重构的图像,图5(b)表示根据叶片310的全部数据重构的图像。
另外,若将分割k空间而测量的叶片数设为K、将一个叶片内的回波队列(echo train)数设为L(即,重叠部330的直径)、将有效矩阵设为M,则由式(1)表示K、L、M的关系。
【数学式1】
LK = M π 2 - - - ( 1 )
此外,图4示意性地表示摄像视野(FOV)对称时的k空间的数据配置,在FOV不对称的情况下,成为图6所示的数据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部120使用上述重叠部,计算出各个叶片的校正信息,校正叶片数据。计算出的校正信息是从作为基准的叶片的测量开始的被检体的体动量。利用没有体动时各个叶片的上述重叠部330的(网格化(gridding)处理后的)数据成为相同的k空间坐标值的情况来检测体动量。
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部120进行的校正处理的细节之前,说明通过一般的混合径向法进行多片摄像时的体动校正。图7是用于说明校正一般的体动的校正处理的步骤的图。在此,作为一例,表示片数为5、叶片数为4的情况。此外,设各个叶片内的回波信号数为5。另外,在此,为了简化说明,设各个叶片数据在叶片内的全部回波信号253凑齐的时刻预先进行网格化处理。其中,也可以在体动校正途中进行网格化处理。
另外,各个片以及叶片分别被赋予唯一确定叶片以及片的、从1开始连续的片序号以及叶片序号。并且,将片序号为k的片称为片k,将叶片序号为n的叶片称为叶片n。即,将5个片分别称为片1(Slicel)、片2(Slice2)、片3(Slice3)、片4(Slice4)、片5(Slice5),将4个叶片分别称为叶片1(Blade1)、叶片2(Blade2)、叶片3(Blade3)、叶片4(Blade4)。
此外,将作为校正基准的叶片(基准叶片)设为叶片1。
首先,在叶片1中,对每个片,从叶片数据(Blade Data:BD)1中提取与其他叶片的重复区域(重叠部:Overlap)的叶片数据(重叠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将每个片的参考数据分别称为OD1-1、OD1-2、OD1-3、OD1-4、OD1-5。
接着,在叶片2中,与叶片1同样地,对每个片,从叶片数据(BD2)中提取重叠数据,作为对象数据。将每个片的对象数据分别称为OD2-1、OD2-2、OD2-3、OD2-4、OD2-5。
然后,对每个片,从参考数据和对象数据中检测被检体的体动量(旋转量以及平行移动量)。然后,按照使用检测出的体动量来除去体动对图像产生的影响的方式校正该片的叶片数据,获得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orrected Blade Data:CBD)2。另外,将在后面叙述校正信息的计算以及校正方法的细节。
在叶片3、叶片4中也同样地,对每个片,从叶片数据(BD3、BD4)中提取重叠数据,作为对象数据(OD3-1、OD3-2、OD3-3、OD3-4、OD3-5、OD4-1、OD4-2、OD4-3、OD4-4、OD4-5)。
然后,对每个片,根据参考数据和对象数据检测体动量,校正该片的叶片数据,获得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3、CBD4)。
按每个片合成叶片1的每个片的叶片数据(BD1)、和获得的其他叶片的每个片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2、CBD3、CBD4),并对合成后的叶片数据,按每个片进行傅立叶变换等重构处理,获得各个片的重构图像(Image1、Image2、Image3、Image4、Image5)。
接着,使用图8说明一般的混合径向法的1个片中的体动校正的细节。在此,也与图7相同地,将叶片数设为4、将各个叶片内的回波信号数设为5、将基准叶片设为叶片1。
一般在基准叶片的测量与其他叶片的测量之间产生的被检体的移动(体动)中,对旋转和平行移动进行体动校正。对每个叶片,分别检测旋转引起的旋转量和平行移动引起的平行移动量,并进行除去这些量的校正。
首先,将取得的回波信号配置在k空间中,进行网格化处理。然后,对各个叶片,提取网格化处理后的叶片数据(BD)的重复部分的数据(重叠数据)。在此,将叶片1的重叠数据设为参考数据(OD1),将其他叶片的重叠数据设为对象数据(OD2、OD3、OD4)。
首先,进行旋转校正。在旋转校正中,首先,检测旋转量。在此,利用图像空间中的旋转直接成为k空间的绝对值的旋转,计算以参考数据(OD1)为基准的各个对象数据(OD2、OD3、OD4)的旋转角。然后,将计算出的旋转角作为各个叶片的旋转量,按照消除该旋转量的方式校正叶片数据(BD)。
接着,进行平行移动校正。在平行移动校正中,首先,检测平行移动量。平行移动量能够作为重叠数据的相位差来检测。因此,分别计算出参考数据(OD1)和对象数据(OD2、OD3、OD4)的相位差,作为平行移动量。然后,按照消除求出的相位差(平行移动量)的方式校正旋转校正后的重叠数据,获得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
如以上所述,若作为基准的叶片1以外的叶片的体动校正结束,则合成(信号合成)叶片1的叶片数据(BD)和叶片2~4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生成叶片数据。对该叶片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FFT),获得重构图像。
另外,旋转量也可以使用对参考数据和对象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而生成的低空间分辨率的图像进行相关处理并检测出来。此外,同样地,平行移动量也可以使用对参考数据和对象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而生成的低空间分辨率的图像来计算出。
即,通过相关处理来计算图像间的像素的偏差,并基于计算出的像素的偏差,计算在k空间中的相位差,作为上述平行移动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部120校正体动的校正处理的步骤。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部120在预先确定的基准叶片的基准片与其他叶片的基准片之间,对每个叶片检测上述体动量(旋转移动量以及平行移动量)作为校正信息。然后,将该校正信息应用于每个叶片的全部片中,进行校正。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部120进行的校正处理和图像重构部130的图像重构处理的流程的图。在此,与图7相同,作为例子,表示片数为5、叶片数为4、各个叶片内的回波信号数为5的情况。此外,设各个叶片数据在叶片内的全部回波信号凑齐的时刻预先进行网格化处理。但是,也可以在体动校正中进行网格化处理。此外,与图7相同地,对各个片以及叶片赋予了序号。此外,将作为校正基准的叶片(基准叶片)设为叶片1(Blade1)。
此外,将作为基准的片(基准片:Benchmark Slice:BS)设为片3(Slice3)。期望该基准片(BS)是包括特征性的信号(例如,头部摄像时为眼球等)的片,以便容易检测旋转和平行移动。对于基准片(BS)而言,例如由操作者经由输入装置74预先设定。
在作为基准叶片的叶片1中,从作为基准片的片3的叶片数据(BD1-3)中提取重叠数据(Overlap),并作为参考数据(OD1-3)。
接着,在叶片2中,与叶片1相同地,从基准片(片3)的叶片数据(BD2-3)中提取重叠数据,并作为对象数据(OD2-3)。
接着,使用参考数据(OD1-3)和对象数据(OD2-3),计算叶片2的体动量(旋转量以及平行移动量)。将计算出的体动量作为叶片2的校正信息2(Correction Data2:CD2)来保持。
然后,使用校正信息2(CD2),对每个片校正叶片2的全部片的叶片数据(BD2),获得叶片2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orrected Blade2:CBD2)。另外,使用在上述的图8中说明的方法进行各个叶片数据的校正。
叶片3以及叶片4也同样地,从基准片的叶片数据(BD3-3、BD4-3)中提取重叠数据,并分别作为对象数据(OD3-3、OD4-3)。然后,使用参考数据(OD1-3)和对象数据(OD3-3、OD4-3),分别计算出校正信息3(CD3)以及校正信息4(CD4)。使用该校正信息3(CD3)以及校正信息4(CD4),对每个片分别校正叶片3以及叶片4的全部片的叶片数据(BD3、BD4)。然后,获得叶片3以及叶片4各自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orrected Blade3(CBD3)、Corrected Blade4(CBD4))。
然后,图像重构部130对每个片合成基准叶片的叶片数据(BD)和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2、CBD3、CBD4),对每个片进行重构处理,获得重构图像(Image1、Image2、Image3、Image4、Image5)。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设定用于校正处理的基准片。在显示装置73中显示的定位图像上,使用输入装置74进行设定。在此,说明利用定位图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基准片设定画面400。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准片设定画面400的说明图。
如本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基准片设定画面400具备:显示定位图像和多片摄像的各片位置的图像显示部410、以及输入基准片的片序号的序号输入部420。
序号输入部420具备:接受片序号的输入的受理部421;以及接受将输入到受理部421的片作为基准片的操作者的决定意思的决定按钮422。另外,也可以不独立地具备决定按钮422。例如,也可以是接受摄像开始的指示的摄像开始按钮被兼用的结构。
在图像显示部410中,显示三个方向的定位图像(轴向像、冠状(coronal)像、径向(sagittal)像)41、片序号以及片位置412。片位置412显示成可识别由序号输入部420输入的序号的片。
操作者向受理部421输入片序号,对显示在图像显示部410中的片进行视觉辨认,决定基准片。或者,通过选择显示在图像显示部410中的片,从而显示在受理部421中的片序号被更新,决定基准片。数据校正部120将在决定按钮422被按下的时刻输入到受理部421的序号的片作为基准片来受理。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处理的流程。图11(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处理的流程的处理流程图。在此,将叶片数设为L、将片数设为N。K和N为1以上的整数。
若受理摄像开始的指示,则数据收集部110根据预先保持的脉冲时序,进行数据收集处理(步骤S1101)。在此,数据收集部110收集叶片数为K、片数为N的回波信号,并按每个片、每个叶片,分别作为叶片数据而配置在k空间中。
接着,数据校正部120对基准叶片以外的叶片的叶片数据进行数据校正处理,获得校正后的叶片数据(步骤S1102)。将在后面叙述数据校正处理的细节。
然后,图像重构部130进行图像重构处理(步骤S1103)。在此,按每个片合成基准叶片的叶片数据和其他叶片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根据合成后的数据对每个片重构图像。
在此,说明上述步骤S1102的、数据校正部120进行的数据校正处理的细节。图11(b)是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处理的处理流程。k、n分别为叶片序号的计数器、片序号的计数器。此外,将基准片的片序号设为bs。
数据校正部120首先在基准叶片(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叶片1)中,生成基准片bs的参考数据。具体地说,将处理对象的叶片的叶片序号k设为1(步骤S1201)。然后,提取基准片bs的重叠数据,生成参考数据(OD1-bs)(步骤S1202)。参考数据OD1-bs保持在控制处理系统70的存储装置72中。
以后,数据校正部120针对基准叶片以外的叶片,按每个叶片取得校正信息,校正叶片数据,生成校正后的叶片数据。
具体地说,首先,将处理对象的叶片的叶片序号k设为2(步骤S1203)。然后,判别是否结束了全部叶片的处理(步骤S1204)。
在村在未处理的叶片的情况下,数据校正部120进行取得叶片k的校正信息k的校正信息取得处理(步骤S1205)。将在后面叙述校正信息取得处理的细节。
若取得校正信息k,则数据校正部120使用校正信息k来校正叶片k的全部片的叶片数据。在此,将片序号n设为1(步骤S1206),且直到结束全部片的处理为止(步骤S1207),使用校正信息k反复进行体动校正(步骤S1208)(步骤S1209)。另外,在体动校正中,生成校正后的叶片数据,并按每个片保持。
然后,若结束叶片k的全部片的体动校正(步骤S1207),则数据校正部120对下一个叶片序号的叶片(步骤S1210)进行步骤S1204至步骤S1209的处理。然后,将每个叶片的步骤S1204至步骤S1209的处理重复进行至结束全部叶片的处理为止(步骤S1204)。
通过以上的步骤,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部120获得基准叶片以外的叶片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
在此,说明步骤S1205的、数据校正部120进行的校正信息取得处理的流程。图11(c)是本实施方式的校正信息取得处理的处理流程。
首先,选择处理对象的叶片(在这里是叶片k)的基准片(片bs)(步骤S1301)。然后,从片bs的叶片数据(BDk-bs)中提取重叠数据,作为对象数据(ODk-bs)(步骤S1302)。
接着,通过在上述图8中说明的方法,根据在上述数据校正处理的步骤S1203中获得的参考数据(OD1-bs)和对象数据(ODk-bs),检测旋转量以及平行移动量,作为校正信息(CDk)(步骤S1303)。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基准片的校正信息,还校正其他片。因此,与按每个片计算校正信息并进行体动校正的情况相比,能够高速地进行处理。
例如,在片数为N、叶片数为K的情况下,在图7所示的一般的方法中,需要N×K次提取重叠数据来生成参考数据或者对象数据的处理,需要(N×(K-1))次校正信息的计算。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为K次、(K-1)次即可。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分别能够将这些处理削减K×(N-1)次、(N-1)×(K-1)次。此外,在使用对重叠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计算校正信息的方法的情况下,同样地,也能够进一步削减傅立叶变换的次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作为基准片而选择包含容易检测旋转或平行移动的特征性信号的片,所以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用于体动校正中的体动量。因此,由于还使用高精度检测出的体动量来校正其他的片,所以能够整体进行高精度的体动校正。尤其在摄像对象是如头部那样的刚体的情况下,被检体的体动(旋转、平行移动)在哪个片中也都基本不变。因此,在摄像对象为这种部位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是有效的。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高速地进行高精密的体动校正。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与摄像断面内的构造无关地高速地进行稳定的体动校正。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应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自动决定基准片。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着重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70的功能框图。如本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70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外,还包括基准片决定部140。
基准片决定部140从多个片中决定基准片。如上所述,优选基准片是容易检测旋转或平行移动且包括特征性信号的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准片决定部140将与旋转了基准叶片的各个片的图像相比而言相关最低的片作为基准片。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准片决定部140的基准片决定处理的细节。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准片决定部140进行的基准片决定处理的细节的图。在此,作为一例,将片数N设为5。另外,使用预先确定的基准叶片的叶片数据进行基准片决定处理。
首先,从基准叶片的各个片(Slice1~5)的叶片数据中提取重复部分(重叠数据)。然后,对提取出的各个重叠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分别重构参考图像(Reference Image:RI)。图13(a)是重构的各个参考图像(RI1~5)。
接着,对各个参考图像(RI1~5)实施预先确定的处理,分别生成应用图像(Applied Imge:AI)。图13(b)例示实施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5度的处理而得到的应用图像(AI1~5)。预先确定的处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获得能够通过与参考图像进行比较来判别有无各个片的特征点的应用图像的处理即可。
接着,对每个片求出同一片的参考图像和应用图像的相关(Correlation)。相关是例如使用求出两个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性的归一化相关法等而计算出的。图13(c)是相关处理之后的各个片的图像(CI1~5)。另外,如图13(d)所示,相关处理结果也可以由分别对应的参考图像(RI)和应用图像(AI)的相关值的曲线图表示。
基准片决定部140将在参考图像(RI)和应用图像(AI)之间类似性低、即相关值最低的片决定为基准片(Benchmark Slice)。在被检体11以刚体方式移动的情况下,应在各个片中检测出相同的旋转以及平行移动。相对于该移动相关处理的灵敏度高的片为以高灵敏度表示这些体动的影响的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校正稳定,将相关处理的灵敏度高的片、即相关值的变动幅度最大且相关值最低的片选择并决定为基准片。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处理的流程。图1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处理的数据校正处理的处理流程。
首先,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数据收集部110进行数据收集处理(步骤S1401),取得每个叶片、每个片的叶片数据(BD)。
接着,基准片决定部140使用基准叶片的各个片的叶片数据,进行通过上述方法决定基准片的基准片决定处理(步骤S1402)。
然后,数据校正部120使用在步骤S1402中决定的基准片,对基准叶片以外的叶片的叶片数据(BD)进行数据校正处理,获得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步骤S1403)。然后,图像重构部130进行图像重构处理(步骤S140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处理以及校正信息取得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自动选择最佳的片作为基准片。使用该基准片,计算体动量来进行校正,所以校正的精度得到提高。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校正进一步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准片决定部140通过与应用图像的相关来决定以高灵敏度表示体动影响的片,但基准片的决定方法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分别计算参考图像本身的像素值的分布,将像素值的方差最大的片决定为基准片。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应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预先收集全部片的全部叶片的叶片数据(数据收集处理),之后进行体动校正(数据校正处理),合成校正后的叶片数据来重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并行执行数据收集处理和数据校正处理。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着重说明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10的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系统70的功能结构也相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处理系统70的CPU71按照并行进行数据收集部110的数据收集处理和数据校正部120的校正处理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各处理的定时之前,为了进行比较,使用图15,说明并行进行基于以往的混合径向法的多片摄像时的、数据收集和校正处理时的各处理的定时。在此,将叶片数设为K、将片数设为N。在一个叶片中,在每次结束各个片的数据收集时,依次开始校正处理。设作为基准的叶片是叶片1。
首先,作为数据收集处理,从叶片1开始依次对各个片从片1开始按顺序测量回波信号。此时,在每次结束叶片k的一个片n的全部回波信号的测量时,各个回波信号被作为叶片数据(BDk-n)而配置在k空间中。
在叶片1的数据收集处理时,每次在k空间中配置各个叶片数据(BD1-n)时,提取重叠数据并生成参考数据(OD1-n)(参考数据生成处理501)。
在其他叶片的数据收集处理时,每次在k空间中配置各个叶片数据(BDk-n)时,提取重叠数据并生成对象数据(ODk-n)(对象数据生成处理502),使用同一个片的参考数据(OD1-n)来检测各个片的体动量,生成校正了叶片数据(BDk-n)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k-n)(体动量检测校正处理503)。
若结束全部叶片的全部片的体动量检测校正处理,则合成基准叶片的叶片数据(BD)和其他叶片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重构图像。
在以上步骤中进行的、在以往的并行处理中花费的时间如下。在此,将一个叶片的一个片的全部回波信号测量所花费的平均时间设为Tacq;将生成一个参考数据或者对象数据的处理(称为OD生成处理)所花费的平均时间设为Tod;根据参考数据和对象数据来计算体动量,将校正叶片数据的体动量检测校正处理所需的平均时间设为Tcor
由上述式(1)表示叶片数K、重叠部的直径L以及有效矩阵M的关系。由于一个叶片、一个片内的数据点数(L×M)多于重叠部内的数据点数(πL2/4),所以以下的式(2)成立。
【数学式2】
Tod<Tacq    (2)
因此,由以下的式(3)表示从测量开始至校正处理结束为止所花费的时间(TotalTime)。在此,随着一个叶片的一个片的全部回波信号测量所花费的平均时间Tacq、以及OD生成处理与校正处理所花费的时间之和(Tod+Tcor)的大小而不同。
【数学式3】
TotalTime = T acq &times; N &times; K + T od + T cor ( ( T od + T cor ) < T acq ) T acq &times; ( N + 1 ) + ( T od + T cor ) &times; N &times; ( K - 1 ) ( ( T od + T cor ) > T acq ) - - - ( 3 )
接着,使用图16说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径向法的多片摄像时的数据收集处理、数据校正处理以及图像重构处理的各处理的定时。在此,与图15同样地,将叶片数设为K、将片数设为N。此外,在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设基准片(第bs个片)是预决定的片。
首先,数据收集部110从叶片1到叶片K分别对片1到片N依次进行测量,并将获得的回波信号作为叶片数据(BDk-n)而配置在各个叶片的各个片的k空间中(数据收集处理)。
在上述数据收集部110进行上述数据收集处理的期间,若叶片1的片bs的叶片数据(BD1-bs)配置在该k空间中,则数据校正部120提取重叠数据来生成参考数据(OD1-bs)(参考数据生成处理511)。
此外,在上述数据收集部110进行上述数据收集处理的期间,若叶片k(k为2以上且K以下的整数)的片bs的叶片数据(BDk-bs)配置在该k空间中,则数据校正部120提取重叠数据来生成对象数据(ODk-bs)(对象数据生成处理512)。然后,根据参考数据(OD1-bs)和对象数据(ODk-bs)来生成校正信息(CDk)(校正信息生成处理513)。
若生成校正信息(CDk),则数据校正部120对结束了叶片k的数据收集处理的片,按照进行了数据收集处理的顺序,基于校正信息(CDk)来校正叶片数据(BDk-n),生成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k-n)(校正处埋514)。
若数据校正部120对叶片K的片N为止结束了上述校正处理,则图像重构部130按每个片合成叶片1的叶片数据(BD1-n)和其他叶片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k-n),重构每个片的图像(重构处理)。
在以上的步骤中进行的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如下。若将计算校正信息的校正信息计算处理所需的平均时间设为Tcd、将使用校正信息校正各个叶片数据的校正处理所需的平均时间设为Tapp,则在Tcd、Tapp和Tcor之间成立以下的关系式(4)。
【数学式4】
Tcd+Tapp=Tcor    (4)
此外,若将校正一个叶片所花费的平均时间设为Tc,则使用Tcd、Tapp、Tcor,由以下的式(5)表示Tc
【数学式5】
Tc=Tod+Tcor+Tapp×(N-1)    (5)
因此,由以下的式(6)表示从测量开始至校正处理结束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数学式6】
TotalTime = T acq &times; { N &times; ( K - 1 ) + bs } + T c ( T c < T acq &times; N ) T acq &times; ( N + bs ) + T c &times; ( K - 1 ) ( T c > T acq &times; N ) - - - ( 6 )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收集回波信号的同时生成参考数据或对象数据的处理(OD生成处理)的流程。图1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OD生成处理的流程的处理流程。在本例中,按每个片收集回波信号。在此,将片数设为N、将在各个片中取得的回波信号数设为I。此外,将基准片的片序号设为bs。
若受理摄影开始的指示,则数据收集部110根据预先保持的脉冲时序,从片1开始依次以一个片的量取得回波信号,并分别配置在k空间中。数据校正部120在每次将与一个片相应的量的回波信号配置在k空间中时,判别该片是否为基准片,若是基准片,则生成参考数据或对象数据(OD)。
具体地说,首先,数据收集部110在片序号计数器n中代入1(步骤S1501),判别n是否在N以下(步骤S1502)。然后,在回波序号计数器i中代入1(步骤S1503),判别i是否在I以下(步骤S1504)。在大于I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若在I以下,则数据收集部110收集第i个回波信号(步骤S1505),并配置在k空间中(步骤S1506)。然后,将i加1(步骤S1507),并转移到步骤S1504。
若数据收集部110将片n的全部回波信号都已配置在该片的k空间中(步骤S1504),则数据校正部120判别n是否为bs(步骤S1508)。若n为bs,则数据校正部120生成OD(步骤S1509)。然后,将n加1(步骤S1510),并返回到步骤S1502。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508中n不是bs,则转移到步骤S1510中。
数据收集部110以及数据校正部120对全部片反复进行步骤S1502至步骤S1510的处理。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OD生成处理的其他流程的处理流程。
在此,对每个相位编码量收集全部片的回波信号。与图17同样地,将片数设为N、将在各个片中取得的回波信号数设为I。此外,将基准片的片序号设为bs。
此时,在收集了基准片的全部回波信号的定时下生成OD。
数据收集部110将回波序号计数器i设为1(步骤S1601),判别i是否小于I(i和I是否相等)(步骤S1602)。
当i在I以下时,数据收集部110将片序号计数器n设为1(步骤S1603),判别n是否在N以下(步骤S1604)。当n在N以下时,收集第n片的第i个回波信号(步骤S1605),并配置在k空间中(步骤S1606)。
在此,数据收集部110判别收集的回波信号在该片中是否为最终的信号。即,判别i是否等于I(步骤S1607)。若是最后的信号,则数据收集部110这次判别该片是否为基准片。即,判别n是否等于bs(步骤S1608)。
在数据收集部110判别出取得了基准片的最后的回波信号的情况下,数据校正部生成OD(步骤S1609)。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数据收集部转移到下一个片(步骤S1610),直到结束全部回波信号的收集为止反复进行步骤S1604至步骤S1610的处理(步骤S1611)。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与数据收集平行地进行体动校正,所以能够使处理高速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预先确定了基准片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自动决定基准片的方法。在此,使用图19说明此时的各处理的定时。与图16相同地,将叶片数设为K、将片数设为N。
首先,数据收集部110从叶片1到叶片K分别对片1到片N按顺序进行测量,并将得到的回波信号作为叶片数据(BDk-n)而配置在各个叶片的各个片的k空间中(数据收集处理)。
在上述数据收集部110进行上述数据收集处理的期间,基准片决定部140在每次针对叶片1的各个片获得叶片数据(BD1-n)时,进行提取重叠数据来重构参考图像(RI)的参考图像生成处理521和根据该参考图像生成应用图像(AI)的应用图像生成处理522。
若结束叶片1的全部片的参考图像和应用图像的生成,则基准片决定部140进行根据各个片的参考图像和应用图像的相关来决定基准片的相关处理523(基准片决定处理)。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每次获得各个片的参考图像和应用图像时,计算出两者的相关,并在相关处理523中仅进行选择。
若基准片决定部140决定基准片bs,则数据校正部120进行根据叶片1的基准片bs的叶片数据生成参考数据(OD1-bs)的参考数据生成处理524。
之后,若叶片k的片bs的叶片数据(BDk-bs)配置在该k空间中,则数据校正部120进行生成对象数据(ODk-bs)的对象数据生成处理525,并进行根据参考数据(OD1-bs)和对象数据(ODk-bs)生成校正信息(CDk)的校正信息生成处理526。
若生成校正信息(CDk),则数据校正部120对结束了叶片k的数据收集处理的片,进行按照进行了数据收集处理的顺序使用校正信息(CDk)来校正叶片数据(BDk-n),由此生成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k-n)的校正处理527。
若数据校正部120对叶片K的片N为止结束了上述校正处理,则图像重构部130按每个片合成叶片1的叶片数据(BD1-n)和其他叶片的校正后的叶片数据(CBDk-n),重构每个片的图像(重构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自动决定基准片,计算出校正信息,从而能够提高校正的精度。此外,通过并行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校正处理,能够实现处理的高速化。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通过二维混合径向法进行多片摄像并收集三维区域的数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摄像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20所示,通过三维混合径向法收集三维区域的数据。
在图20中,kz为片编码方向,kx、ky为与kz正交的面内的正交的两个方向。在三维混合径向法中,将基于kx-ky面内的二维混合径向法的采样进行与kz方向的片编码数相应的次数。
此时,由于应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体动校正,所以对收集到的数据首先在片编码方向(kz方向)上进行傅立叶变换,获得多片的叶片数据。对该傅立叶变换后的数据(多片叶片数据)应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体动校正处理。由此,即使是通过三维混合径向法收集了回波信号的情况,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基准叶片设为了叶片1,但基准叶片并不限于此。操作者能够任意选择。基准叶片的选择也能够使用上述片选择画面400来进行。
此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作为k空间的采样法而使用混合径向法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采样法并非限于此。也可以是k空间的期望区域被重复来进行采样。因此,也可以如上所述那样为螺旋法。若是螺旋法,则代替上述混合径向法的叶片,对每一交织(interleave)使用重叠区域的数据,进行上述处理。
此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控制处理系统70具备数据校正部120,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可与MRI装置10进行数据收发的外部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数据校正部120。此外,对于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基准片决定部140也是同样的。
此外,由旋转量和平行移动量构成的校正信息的计算也并不限于上述方法。例如,重构基准叶片的基准片的重叠数据,根据重构图像分别生成用于检测旋转以及平行移动的模板。分别生成在被检体的预想的移动范围内以预先确定的变化量(Δθ、(Δx、Δy))为单位变化的数据。然后,进行这些模板、与根据其他叶片的基准片的重叠数据重构的图像之间的匹配,将由相关最大的模板确定的旋转量、平行移动量分别设为要应用的旋转量、平行移动量。
若总结从以上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得到的本发明的特征,则如下。即:
本发明的MRI装置基于从配置在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多个片中分别测量到的磁共振信号,获得该被检体的各个片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
数据收集部,使包括k空间的原点和该原点附近在内的特定区域围绕该原点而旋转,并将与各个特定区域对应的磁共振信号作为特定区域数据来收集;数据校正部,校正特定区域数据来生成校正后特定区域数据;以及图像重构部,根据校正后特定区域数据,重构图像,数据校正部将多个片中的一个片作为基准片,在基准片中,检测在作为多个所述特定区域中的基准的基准特定区域的测量、与该基准特定区域以外的其他特定区域的测量之间发生的所述被检体的体动,在全部片中,按照除去检测出的体动对图像产生的影响的方式,校正所述其他特定区域的特定区域数据,在各个片中,将基准特定区域的特定区域数据、和其他特定区域的校正后的特定区域数据作为校正后特定区域数据。
优选地,所述数据校正部在基准片中使用基准特定区域与其他特定区域重复的区域的数据,来计算体动。
此外,优选地,数据校正部具备决定基准片的基准片决定部,在全部片中,基准片决定部将规定的特征量最大或者最小的片决定为基准片。
此外,优选地,在全部片中,基准片决定部将根据基准特定区域与其他特定区域重复的区域的数据而重构的图像、与通过预先确定的方法生成的测试图像之间的相关最小的片决定为基准片。
此外,优选地,在全部片中,基准片决定部将根据基准特定区域与其他特定区域重复的区域的数据而重构的图像的像素值分布的方差最大的片决定为基准片。
此外,优选地,数据校正部在数据收集部每次收集所述特定区域数据时,校正该特定区域数据。
此外,优选地,各个片的图像是在片方向上对三维体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获得的图像。
此外,优选地,还具备受理操作者进行的基准片的指示的受理部,数据校正部将由受理部受理的片作为基准片,进行校正。
此外,优选地,受理部具备:图像显示区域,在定位图像上显示所述多个片的位置;以及指定区域,指定片,在指定区域中指定的片被显示成可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中识别。
此外,优选地,各个特定区域具有与经过原点的测量轨迹平行的多个轨迹。
此外,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基于从配置在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多个片中分别测量到的磁共振信号,获得该被检体的各个片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步骤,使包括k空间的原点和该原点的附近在内的特定区域围绕该原点旋转,从而将与各个特定区域对应的磁共振信号作为特定区域数据来收集;数据校正步骤,校正特定区域数据来生成校正后数据;以及图像重构步骤,根据校正后数据,重构图像,数据校正步骤包括:校正信息计算步骤,在作为基准的基准片中,将在作为多个所述特定区域中的基准的基准特定区域的测量、与该基准特定区域以外的其他特定区域的测量之间发生的被检体的体动量作为校正信息来计算;以及校正步骤,使用计算出的其他特定区域每一个的校正信息,对全部片校正该其他特定区域的数据。
优选地,在各个特定区域中每次结束所述基准片的测量时,执行校正信息计算步骤。
此外,优选地,在校正信息计算步骤每次计算出各个特定区域的所述校正信息时,执行校正步骤。
符号说明:
10MRI装置、11被检体、20静磁场发生系统、30倾斜磁场发生系统、31倾斜磁场线圈、32倾斜磁场电源、40定序器、50发送系统、51发送线圈、52合成器、53调制器、54高频放大器、60接收系统、61接收线圈、62信号放大器、63正交相位检波器、64AD变换器、70控制处理系统、71CPU、72存储装置、73显示装置、74输入装置、110数据收集部、120数据校正部、130图像重构部、140基准片决定部、200脉冲时序、201激励RF脉冲、203反转RF脉冲、211片选择倾斜磁场脉冲、212片重相脉冲、213片选择倾斜磁场脉冲、223第一读出倾斜磁场脉冲、231读出分散倾斜磁场脉冲、233第二读出倾斜磁场脉冲、243采样窗口、253回波信号、261时间间隔、310叶片、320中心角、330重叠部、400基准片设定画面、410图像显示部、411定位图像、412片位置、420序号输入部、421受理部、422决定按钮、501参考数据生成处理、502对象数据生成处理、503体动量检测校正处理、511参考数据生成处理、512对象数据生成处理、513校正信息生成处理、514校正处理、521参考图像生成处理、522应用图像生成处理、523相关处理、524参考数据生成处理、525对象数据生成处理、526校正信息生成处理、527校正处理。

Claims (13)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基于从配置在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多个片中分别测量到的磁共振信号,获得该被检体的各个片的图像,该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数据收集部,其使包括k空间的原点和该原点的附近在内的特定区域围绕该原点旋转,将与各个特定区域对应的磁共振信号作为特定区域数据来收集;
数据校正部,其校正所述特定区域数据来生成校正后特定区域数据;以及
图像重构部,其根据所述校正后特定区域数据,重构图像,
所述数据校正部
将所述多个片中的一个片作为基准片,
在所述基准片中,检测在作为多个所述特定区域中的基准的基准特定区域的测量、与该基准特定区域以外的其他特定区域的测量之间发生的所述被检体的体动,
按照除去检测出的体动对图像产生的影响的方式,在全部片中校正所述其他特定区域的特定区域数据,
在各个片中,将所述基准特定区域的特定区域数据、和所述其他特定区域的校正后的特定区域数据作为所述校正后特定区域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校正部在所述基准片中,使用所述基准特定区域与其他特定区域重复的区域的数据,来计算所述体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校正部具备决定所述基准片的基准片决定部,
在全部片中,所述基准片决定部将规定的特征量最大或者最小的片决定为基准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全部片中,所述基准片决定部将根据所述基准特定区域与其他特定区域重复的区域的数据而重构的图像、和通过预先确定的方法生成的测试图像的相关最小的片决定为所述基准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全部片中,所述基准片决定部将根据所述基准特定区域与其他特定区域重叠的区域的数据而重构的图像的像素值分布的方差最大的片决定为所述基准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校正部在所述数据收集部每次收集所述特定区域数据时,校正该特定区域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片的图像是在片方向上对三维体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而获得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受理操作者进行的所述基准片的指示的受理部,
所述数据校正部将由所述受理部受理的片作为所述基准片,进行所述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理部具备:
图像显示区域,其在定位图像上显示所述多个片的位置;以及
指定区域,其指定片,
由所述指定区域指定的片被显示成能够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中识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特定区域具有与经过所述原点的测量轨迹平行的多个轨迹。
11.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基于从配置在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多个片中分别测量到的磁共振信号,获得该被检体的各个片的图像,该磁共振成像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收集步骤,使包括k空间的原点和该原点的附近在内的特定区域围绕该原点旋转,将与各个特定区域对应的磁共振信号作为特定区域数据来收集;
数据校正步骤,校正所述特定区域数据来生成校正后数据;以及
图像重构步骤,根据所述校正后数据,重构图像,
所述数据校正步骤包括:
校正信息计算步骤,在作为基准的基准片中,将在作为多个所述特定区域中的基准的基准特定区域的测量、与该基准特定区域以外的其他特定区域的测量之间发生的所述被检体的体动量作为校正信息来计算;以及
校正步骤,使用所述计算出的每一个其他特定区域的校正信息,对全部片校正该其他特定区域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各个特定区域中每次结束所述基准片的测量时,执行所述校正信息计算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校正信息计算步骤每次计算所述各个特定区域的所述校正信息时,执行所述校正步骤。
CN201180046499.4A 2010-09-27 2011-09-21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Active CN103124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5335 2010-09-27
JP2010215335 2010-09-27
PCT/JP2011/071410 WO2012043311A1 (ja) 2010-09-27 2011-09-21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4516A true CN103124516A (zh) 2013-05-29
CN103124516B CN10312451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5892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6499.4A Active CN103124516B (zh) 2010-09-27 2011-09-21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64303B2 (zh)
EP (1) EP2623028A4 (zh)
JP (1) JP5942268B2 (zh)
CN (1) CN103124516B (zh)
WO (1) WO201204331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1487A (zh) * 2013-11-19 2014-12-0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K空间重建方法及装置
CN110680321A (zh) * 2019-09-26 2020-01-14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脊柱mri扫描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图像处理设备
CN111551881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磁共振磁场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2305479A (zh) * 2019-07-29 2021-02-02 通用电气精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加速多对比度propeller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68734A (ja) * 2012-09-28 2014-04-21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磁気共鳴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3205208B4 (de) 2013-03-25 2015-0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ultiecho-Magnetresonanz-Messsequenz mit erhöhter Auflösung
JP6410715B2 (ja) * 2013-05-17 2018-10-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US9684979B2 (en) * 2013-09-30 2017-06-20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RI 3D cine imaging based on intersecting source and anchor slice data
EP3055706B1 (en) * 2013-10-08 2020-06-2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rrected multiple-slic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O2016125572A1 (ja) * 2015-02-06 2016-08-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DE102016207641A1 (de) 2016-05-03 2017-11-09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Parallele Magnetresonanz-Akquisitionstechnik
EP3748385A1 (en) * 2019-06-04 2020-12-0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ptimized k-space profile ordering for 3d radial or spiral mr imaging
DE102021203269A1 (de) * 2021-03-31 2022-10-06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von Artefakten in mittels Magnetresonanz aufgenommenen Bilddatensätze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4791A1 (en) * 2001-04-20 2004-06-17 David Atkin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motion in an image
JP2005023108A (ja) * 2003-06-30 2005-01-27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含有共重合体
WO2005023108A1 (ja) * 2003-09-05 2005-03-17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20080169808A1 (en) * 2005-01-20 2008-07-17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N101232845A (zh) * 2005-07-27 2008-07-30 株式会社日立医药 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1329389A (zh) * 2007-06-21 2008-12-24 西门子公司 用于校正运动伪影的方法
CN101669038A (zh) * 2007-04-27 2010-03-1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propeller mri的磁共振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2444B2 (ja) * 1991-11-28 2001-04-25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診断装置
US5946425A (en) * 1996-06-03 1999-08-3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alingment of volumetric images containing common subject matter
JP4060459B2 (ja) * 1998-05-27 2008-03-12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6512807B1 (en) * 2001-11-21 2003-01-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ow signal correction for perfusion measurements
US6496560B1 (en) * 2001-11-21 2002-12-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otion correction for perfusion measurements
US6745066B1 (en) * 2001-11-21 2004-06-0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asurements with CT perfusion
US7945305B2 (en) * 2005-04-14 2011-05-1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daptive acqui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ynamic MR images
US7408345B2 (en) * 2006-02-06 2008-08-0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Generalized MRI reconstruction with correction for multiple image distortion
JP2008178592A (ja) * 2007-01-25 2008-08-07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スキャン装置、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7423430B1 (en) * 2007-04-06 2008-09-09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daptive parallel acqui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ynamic MR images
CN101711126B (zh) * 2007-06-14 2012-03-28 株式会社日立医药 磁共振成像装置及由倾斜磁场引起的误差修正方法
WO2009051123A1 (ja) * 2007-10-18 2009-04-23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磁気共鳴撮影装置
JP5575385B2 (ja) * 2007-11-02 2014-08-20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5221570B2 (ja) * 2008-01-23 2013-06-26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マルチコントラスト画像取得方法
CA2705731A1 (en) * 2009-02-23 2010-08-23 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s Centre Method for 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images
US8384383B2 (en) * 2010-03-23 2013-02-26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oerf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nstructing a sequenc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4791A1 (en) * 2001-04-20 2004-06-17 David Atkin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motion in an image
JP2005023108A (ja) * 2003-06-30 2005-01-27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含有共重合体
WO2005023108A1 (ja) * 2003-09-05 2005-03-17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20080169808A1 (en) * 2005-01-20 2008-07-17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N101232845A (zh) * 2005-07-27 2008-07-30 株式会社日立医药 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1669038A (zh) * 2007-04-27 2010-03-1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propeller mri的磁共振设备和方法
CN101329389A (zh) * 2007-06-21 2008-12-24 西门子公司 用于校正运动伪影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1487A (zh) * 2013-11-19 2014-12-0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K空间重建方法及装置
CN104181487B (zh) * 2013-11-19 2015-07-0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K空间重建方法及装置
CN112305479A (zh) * 2019-07-29 2021-02-02 通用电气精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加速多对比度propeller的系统和方法
CN110680321A (zh) * 2019-09-26 2020-01-14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脊柱mri扫描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图像处理设备
CN111551881A (zh) * 2020-05-12 2020-08-18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磁共振磁场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1551881B (zh) * 2020-05-12 2022-05-03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磁共振磁场测量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64303B2 (en) 2015-06-23
EP2623028A1 (en) 2013-08-07
JPWO2012043311A1 (ja) 2014-02-06
WO2012043311A1 (ja) 2012-04-05
JP5942268B2 (ja) 2016-06-29
US20130170727A1 (en) 2013-07-04
CN103124516B (zh) 2015-11-25
EP2623028A4 (en) 201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4516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01263398B (zh) 用于欠采样mri的约束逆投影重建方法
CN101232845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
JP6998218B2 (ja) 動き検出を用いるmr撮像
CN101711126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及由倾斜磁场引起的误差修正方法
EP2699926B1 (en) Spatially encoded phase-contrast mri
JP4991689B2 (ja) 磁気共鳴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
EP1472978B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60079754A1 (en) Motion correc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using moments of spatial projections
JP5858791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血管画像撮像方法
CN100415161C (zh) 磁共振摄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摄像方法
CN103260510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对比度增强图像取得方法
EP2454992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ic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CN105473069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02713658A (zh) 磁化率梯度绘图
US20170276753A1 (en) Simultaneous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and dynamic susceptibil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
US8659294B2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dynamic motion images to guid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alysis of motor tasks
US20100134107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16021440A1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201700353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fast multi-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P5508165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t2マップ取得方法
JP3011429B2 (ja) 磁気共鳴映像装置
JP2012065736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実数成分画像取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EDICAL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5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medical healt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028

Address after: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medical health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