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4887B - 可排泄容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排泄容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4887B
CN103114887B CN201210355614.2A CN201210355614A CN103114887B CN 103114887 B CN103114887 B CN 103114887B CN 201210355614 A CN201210355614 A CN 201210355614A CN 103114887 B CN103114887 B CN 103114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 plug
central longitudinal
longitudinal axis
drain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56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4887A (zh
Inventor
L.B.格里菲斯
R.M.比特纳
D.R.斯塔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114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4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4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48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4Filling or draining lubricant of or from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M11/0408Sump drainage devices, e.g. valves,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4Filling or draining lubricant of or from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M11/0408Sump drainage devices, e.g. valves, plugs
    • F01M2011/0416Plu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排泄容器系统,用于车辆。该系统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外部表面并限定出内部腔室和排泄孔,所述内部腔室配置为用于储存流体,所述排泄孔配置为将流体从腔室排泄。所述孔具有中央纵向轴线24,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表面。系统包括排泄塞,其中所述塞可沿所述轴线插入到孔中进入锁定位置,从而流体不排泄,当布置在未锁定位置中时,所述塞可沿所述轴线从孔移除,从而流体排泄。系统包括锁定元件,所述锁定元件配置为用于在所述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时防止所述塞在孔内沿轴线旋转,其中,所述元件用金属形成,所述金属在从约-40℃至约10℃的温度下是基本上弹性的。

Description

可排泄容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涉及用于车辆的可排泄容器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常常包括可排泄容器,所述可排泄容器配置为用于储存流体。例如,诸如油盘和其他流体储存器这样的可排泄容器可以储存发动机油、差速齿轮润滑剂、传动液等。这样的流体通常在车辆的操作期间被污染和/或耗尽,且因此必须定期更换和/或补充。因此,这样的可排泄容器常常包括排泄孔,用于在流体换出操作期间将流体从可排泄容器排泄。排泄孔可以被可移除排泄塞塞住,使得流体在车辆的操作期间不从可排泄容器排泄。
车辆在车辆的工作寿命中可需要许多次流体换出操作,这样的流体换出操作可以在各种温度条件(例如冷天气)下发生。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车辆的可排泄容器系统,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外部表面并限定出内部腔室,所述内部腔室被配置用于储存流体。容器还限定出排泄孔,所述排泄孔被配置用于将流体从内部腔室排泄,且排泄孔具有中央纵向轴线,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外部表面。另外,可排泄容器系统包括排泄塞,其中,排泄塞可沿所述中央纵向轴线插入到排泄孔中进入锁定位置,从而流体不从内部腔室排泄,且其中,当布置在未锁定位置中时,所述排泄塞可沿所述中央纵向轴线从排泄孔移除,从而流体从内部腔室排泄。进一步地,可排泄容器系统包括锁定元件,所述锁定元件配置为用于,当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时,防止排泄塞在排泄孔内绕中央纵向轴线旋转。锁定元件由金属形成,所述金属在从约-40℃至约10℃的温度下是基本上弹性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元件附连至排泄塞。
在另一实施例中,随着排泄塞绕中央纵向轴线旋转,排泄塞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施加到锁定元件的力可从锁定位置转换到未锁定位置。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其他特征以及优势将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下面具体描述的最佳模式连同附图容易地显现。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车辆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所述可排泄容器系统包括布置在锁定位置中的排泄塞;
图1B是图1A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其中,排泄塞布置在未锁定位置中;
图2是图1A的可排泄容器系统沿剖切线2-2截取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图;
图3A是图1A和图1B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其中,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
图3B是图3A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其中,排泄塞布置在未锁定位置中;
图4A是图1A和图1B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其中,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
图4B是图4A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其中,排泄塞布置在未锁定位置中;
图5A是图1A和图1B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其中,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
图5B是图5A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其中,排泄塞布置在未锁定位置中;
图6A是图1A和图1B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其中,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和
图6B是图6A的可排泄容器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其中,排泄塞布置在未锁定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用于车辆12(图2)的可排泄容器系统10在图1A中大致示出。可排泄容器系统10对于储存车辆12的操作所必需的流体14(图2)可以是有用的。更特别地,可排泄容器系统10对于在冷温度下执行的流体换出操作可以是有用的,例如在从约-40℃至约10℃的温度下,所述流体换出操作是车辆12的维护所需的。因此,可排泄容器系统10可以用于汽车应用,譬如,油盘、差速齿轮润滑剂壳体、和用于车辆12的其他流体储存器。但是,可排泄容器系统10可以还用于非汽车应用的流体储存器,包括但不限于,娱乐式车辆、农用车辆和割草机。
再次参考图1A和2,可排泄容器系统10包括容器16,所述容器16具有外部表面18并限定出内部腔室20(图2),所述内部腔室20配置为用于储存流体14(图2)。容器16可以是任何流体储存器,内部腔室20可以储存任何流体14。例如,容器16可以是机动车辆12的油盘,并可以配置为用于储存发动机油。替换地,容器16可以是机动车辆12的差速齿轮壳体,并可以配置为用于储存齿轮润滑剂。进一步地,容器16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形成,例如,塑料。
继续参考图2,流体14可以布置在内部腔室20内。即,容器16可以容纳并储存用于在车辆12的操作期间使用的流体。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流体14可以是发动机油、传动液、齿轮润滑剂、水或适合于车辆12的操作的任何液体。车辆12可能在车辆操作期间消耗和/或污染流体14。例如,对于包括发动机油的变化例,流体14可以遍布车辆12的发动机(未示出)再循环,并可能被污泥和沉积物污染,和/或可能在车辆12的操作期间热降解。这样,流体14可能需要定期地在流体换出操作期间从内部腔室20排泄。
因此,如在图2和3B中最佳示出的,容器16还限定出排泄孔22,所述排泄孔22配置为用于从内部腔室20(图2)排泄流体14(图2)。排泄孔22具有中央纵向轴线24,所述中央纵向轴线24基本上垂直于外部表面18。
再次参考图1A和2,可排泄容器系统10还包括排泄塞26。排泄塞26可以配置为用于塞住排泄孔22(图2)。即,排泄塞26沿中央纵向轴线24可插入到排泄孔22中进入锁定位置(大致示出在图1A中的28处),从而流体14(图2)不从内部腔室20(图2)排泄。此外,当布置在未锁定位置(大致示出在图1B中的30处)时,排泄塞26可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移除,从而流体14从内部腔室20排泄。即,排泄塞26可以在车辆12(图2)的操作期间插入到排泄孔22中进入锁定位置28(图1A),以便塞住或密封住排泄孔22,从而流体14可以储存在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内。另外,如关于图3B描述的,在流体换出操作期间,排泄塞26可在未锁定位置30(图1B)中从排泄孔22移除,从而流体14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排泄。
尽管排泄塞26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但如在图2和3B中最佳示出的,排泄塞26可以包括细长的本体部分32和头部34。细长的本体部分32可以包括多个螺纹36,所述螺纹36配置为与被容器16限定的螺旋凹槽38(图2)可螺纹地匹配。即,排泄塞26可以通过沿第一方向(在图1A和2中由箭头40大致标出),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排泄塞26而沿中央纵向轴线24被插入到排泄孔22中,以由此将排泄塞26布置和拧紧在排泄孔22内。类似地,尽管下面更详细地陈述,排泄塞26可以通过沿第二方向(在图1B和2中由箭头42大致标出)旋转排泄塞26而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移除,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40相反,例如,逆时针方向。
再次参考图1A,排泄塞26的头部3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动特征部,以使得在流体换出操作期间排泄塞26能够从排泄孔22(图3B)的插入和移除。例如,头部34可以配置为用于与套筒扳手(未示出)或其他插入和/或移除工具联接的六角形。在另一示例中,头部34可以在其中限定出空穴44,所述空穴44具有与插入和/或移除工具(未示出)互补的形状。要意识到的是,尽管示出为具有六角形形状并限定出具有大致星形形状的空穴44,头部34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尺寸或构造,并可以限定出具有适合于可排泄容器系统10期望应用的任何形状、尺寸或构造的空穴44。进一步地,如在图3A-6B中最佳示出的,排泄塞126的头部34可以在其中限定出一个或多个开口46。这样的开口46可以配置为用于将排泄塞126连接至可排泄容器系统10的其他部件,如下面更详细地陈述的。
继续参考图1A和1B,可排泄容器系统10进一步包括锁定元件48,所述锁定元件48配置为用于,当排泄塞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1A)中时,防止排泄塞26在排泄孔22(图3B)内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即,锁定元件48可以确保排泄塞26在排泄孔22内保持紧密地装配和密封到容器16,从而流体14(图2)不可以以意外的间隔从内部腔室20(图2)排泄,例如,在车辆12(图2)的操作期间。锁定元件48可以因此将排泄塞26锁定到容器16,防止排泄塞26在排泄孔22内的旋转,和最小化在安装之后(例如,在车辆12的操作期间)排泄塞26的松动或意外的移除。
锁定元件48由在从约-40℃至约10℃的温度下是基本上弹性的金属形成。即,金属可以是可延展的或弹性的,并可以在前述温度范围下不是脆性的。如在此使用的,术语“脆性”是指金属当承受应力时,在没有变形或应变的情况下破裂或断裂。即,与在最终破裂之前变形的非脆性或可延展金属相比,脆性金属在断裂之前吸收相对较小的能量。更确切地,锁定元件48由在前述温度范围下是基本上弹性的金属形成,并配置为保持和/或回复至原始形状和功能。如在此处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弹性的”是指当给定应力被施加到金属时,该金属不永久变形。这样,锁定元件48可以在冷天气条件(例如,在从约-40℃至约10℃的温度)下执行的流体换出操作期间用于将排泄塞26锁定到排泄孔22和将排泄塞26从排泄孔22解锁(图3B),这是由于锁定元件48在这样的条件下是基本上弹性的且不失效,例如,破裂或断裂。另外,锁定元件48可以用适合于反复拉伸和/或扭转应力的金属形成,从而锁定元件48可以在车辆12(图2)的工作寿命中甚至在多次流体换出操作之后合适地执行。即,锁定元件48和排泄塞26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即,锁定和解锁,而没有由于应力而断裂。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锁定元件48可以由钢或延性铁形成。
现在参考图1A、1B、3A和3B,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元件48可以附连到容器16。例如,对于图1A和1B中所示的实施例,锁定元件48可以固定地粘附或焊接到容器16的外部表面18。替换地,对于图3A和3B中所示的实施例,锁定元件48可以机械地联接至容器16,例如,通过弹性构件50(图3A)附连至容器16。
继续参考图1A、1B、3A和3B,排泄塞26可以配置为与锁定元件48机械地互锁,并可以在其中限定出凹部52(图1B和3B)。即,如在图1B和3B中最佳示出的,凹部52可以配置为切口或插槽,并可以由排泄塞26的头部34限定。例如,凹部52可以由排泄塞26的头部34的一个或多个侧部54限定。进一步地,尽管未示出,排泄塞26可以在其中限定出多个凹部52。例如,头部34的两个相对的或相邻的侧部54可以每一个在其中限定出一个凹部52。
再次参考图1A、1B、3A和3B,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元件48包括可按压突出件56,所述突出件56配置为用于延伸到凹部52中,从而锁定元件48与排泄塞26机械地互锁,并由此防止当排泄塞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1A和3A)中时排泄塞26在排泄孔22(图3B)内绕中央纵向轴线24的旋转。
例如,如图1A和1B最佳示出的,锁定元件48可以配置为具有外表面60的盘状件58,并可以与中央纵向轴线24同轴线。进一步地,可按压突出件56可以配置为弹性夹62。即,弹性夹62可以由锁定元件48的金属形成,并可以在第一位置(在图1A中的64处大致示出)和第二位置(在图1B中的66处大致示出)之间弹性地转换。更特别地,弹性夹62可以在第一位置64(如图1A所示)和第二位置66(如图1B所示)之间转换,在第一位置64中,弹性夹62从外表面60突出到凹部52中,从而排泄塞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在第二位置66中,弹性夹62与外表面60基本上齐平且不突出到凹部52中,从而排泄塞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中且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
具体地,弹性夹62可以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24施加到弹性夹62的力(在图1A和1B中由箭头68大致标示)而从第一位置64(图1A)转换到第二位置62(图1B)。即,在流体换出操作期间,排泄塞26可以初始地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1A)中。为了将排泄塞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1B)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对弹性夹62施加力68,以按压弹性夹62,从而弹性夹62不再延伸到凹部52中,而是与盘状件58的外表面60基本上齐平。在施加力68的同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第二方向42(图1B),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排泄塞26,以便使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从螺旋凹槽38(图2)脱离接合,且由此将排泄塞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1B)中,用于使排泄塞26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移除。因此,流体14(图2)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排泄。
类似地,为了在流体换出操作完成时重新安装排泄塞26和将排泄塞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1A)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插入排泄塞26中并沿第一方向40(图1A)旋转排泄塞26。随着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与螺旋凹槽38(图2)接合并配合到螺旋凹槽38,且锁定元件48和排泄塞26之间的距离变小,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对弹性夹62施加力68,以按压弹性夹62,同时使弹性夹62与凹部52(图1B)对齐。当弹性夹62与凹部52对齐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释放对弹性夹62的力68,从而弹性夹62可以弹起或延伸到凹部52中,且由此将排泄塞26与锁定元件48机械地互锁。这样,弹性夹62可以从外表面60突出到凹部52中,从而排泄塞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1A)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因此,流体14(图2)不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排泄。
现在参考图3A和3B,在另一实施例中,可按压突出件56可以配置为细长棒70,所述棒70可被弹性构件50促动。例如,弹性构件50可以配置为螺旋弹簧并设置为接触细长棒70,以便使细长棒70从容器16的外部表面18向外延伸。即,在力68施加到细长棒70时,弹性构件50可以压缩并储存势能,直到力68被释放。随着力68从细长棒70释放,弹性构件50则可以接触细长棒70并将细长棒70从容器16的外部表面18向外推。如在图3B中最佳示出的,细长棒70可以布置为相邻于排泄孔22。
继续参考图3A和3B,细长棒70可以在第一位置164(图3A)和第二位置166(图3B)之间转换,在第一位置164中,细长棒70从容器16相邻于排泄孔22突出并进入凹部52(图3B)中,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中(图3A)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在第二位置66中,细长棒70与外部表面18基本上齐平且不突出到凹部52中,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3B)中且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
更特别地,细长棒70可以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24施加到细长棒70和弹性构件50的力(在图3A和3B中由箭头68大致标示)而从第一位置164(图3A)转换到第二位置166(图3B)。即,在流体换出操作期间,排泄塞126可以初始地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3A)中。为了将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3B)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对细长棒70和弹性构件50施加力68,以按压细长棒70和弹性构件50,从而细长棒70不再延伸到凹部52(图3B)中,而是与容器16的外部表面18基本上齐平。在施加力68的同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第二方向42(图3B),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排泄塞126,以便将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从螺旋凹槽38(图2)脱离接合,且由此将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3B)中,用于使排泄塞126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移除。因此,流体14(图2)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排泄。
类似地,为了在流体换出操作完成时重新安装排泄塞126和将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3A)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插入排泄塞126并沿第一方向40(图3A)旋转排泄塞126。随着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与螺旋凹槽38(图2)接合并配合到螺旋凹槽38且锁定元件48和排泄塞126之间的距离变小,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对细长棒70和弹性构件50施加力68,以按压细长棒70和弹性构件50,同时使细长棒70与凹部52对齐。当细长棒70与凹部52对齐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释放对细长棒70和弹性构件50的力,从而细长棒70可以弹起或延伸到凹部52中,且由此将排泄塞126与锁定元件48机械地互锁。这样,细长棒70可以从外部表面18突出到凹部52中,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3A)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因此,流体14(图2)不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排泄。
现在参考图4A-6B,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元件148、248、348可以附连到排泄塞126。即,对于关于图4A-6B描述的实施例,锁定元件148、248、348附连至排泄塞126而不是容器16。
更特别地,如在图4A和4B中最佳示出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元件148可以配置为盘状件158,所述盘状件158具有从其延伸的至少一个翼部72。例如,如在图4A中最佳示出的,盘状件158可以具有两个翼部72,这两个翼部72从所述盘状件158延伸并彼此分隔开。进一步,如上所述,锁定元件148可以与中央纵向轴线24同轴线。
继续参考图4A和4B,在该实施例中,可排泄容器系统10进一步包括保持斜坡74,所述保持斜坡74相邻于排泄孔22(图3B)从外部表面18突出。保持斜坡74具有第一斜坡表面76和第二斜坡表面80,所述第一斜坡表面76具有第一坡度78(图4A),所述第二斜坡表面80具有第二坡度82(图4A),所述第二坡度82大于第一坡度78并与第一坡度78相反。即,第二斜坡表面80可以以比第一斜坡表面76相对陡峭的倾斜度从外部表面18突出。
另外,如在图4A中最佳示出的,在该实施例中,可排泄容器系统10进一步包括止挡件84,所述止挡件84从外部表面18突出以及对着保持斜坡74并与其间隔开,以由此在保持斜坡74和止挡件84之间限定出间隙86(图4B)。间隙86配置为用于,当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4A)中时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
如在图4A中所示,对于包括两个翼部72的锁定元件148的变化例,要意识到,可排泄容器系统10可以包括两个保持斜坡74和两个相应的止挡件84。因此,每一对保持斜坡74和止挡件84可以在其之间限定出相应的间隙86,其中每一个相应的间隙86配置为用于接收两个翼部72中的一个。
在操作中,如参考图4A和4B描述的,随着排泄塞126在排泄孔22(图3B)内沿第一方向40(图4A)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可以沿第一斜坡表面76平移。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可以平移直到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邻接止挡件84且布置在间隙86(图4B)内,以由此防止排泄塞126在排泄孔22内沿第二方向42(图4B)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且由此将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4A)中。
更特别地,在流体换出操作期间,排泄塞126可以初始地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4A)中。为了将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4B)中,首先,随着排泄塞126在排泄孔22内沿第二方向42(图4B)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可以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24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的力(在图4A和4B中由箭头68大致标示)沿第二斜坡表面80平移离开间隙86。即,为了将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4B)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对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施加力68,同时沿第二方向42转动盘状件158,从而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碰到保持斜坡74并弹性地轻推出原始平面(即,平行于容器16的外部表面18的平面),以沿第二斜坡表面80向上平移。换句话说,在施加力68的同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第二方向42(图4B),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排泄塞126,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从间隙86(图4B)取出或移位,从而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首先沿第二斜坡表面80平移,随后沿第一斜坡表面76平移,以由此将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4B)中,用于排泄塞126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的移除。
继续参考图4A和4B,在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沿第一斜坡表面76平移之后,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可以随后再次在原始平面(即,平行于容器16的外部表面18的平面)内弹性地对齐,且因此沿容器16的外部表面18平移。操作者或机器则可以继续沿第二方向42旋转被附连到排泄塞126的锁定元件148,以便使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从螺旋凹槽38(图2)脱离接合,并由此将排泄塞126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移除。因此,流体14(图2)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排泄。
类似地,为了在流体换出操作完成时重新安装排泄塞126和将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4A)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插入排泄塞126并沿第一方向40(图4A)旋转排泄塞126。随着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与螺旋凹槽38(图2)接合并配合到螺旋凹槽38以及锁定元件148和排泄塞126之间的距离变小,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对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施加力68,同时使盘状件158沿第一方向40转动,从而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碰到保持斜坡74,并弹性地轻推出原始平面,以便沿第一斜坡表面76向上平移。换句话说,在施加力68的同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第一方向40,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排泄塞126,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首先沿第一斜坡表面76平移,随后沿第二斜坡表面80平移,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布置在间隙86中。这样,间隙86可以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翼部72,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因此,流体14(图2)不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排泄。
现在参考图5A和5B,在另一实施例中,外部表面18具有倾斜部分88,和与该倾斜部分88间隔开的槽口部分90。倾斜部分88和槽口部分90中的每一个突出到内部腔室20(图2)中,以在外部表面18中限定出保持槽92。即,外部表面18将保持槽92限定为在其中的凹陷通道。
如在图5A和5B中示出的,在该实施例中,锁定元件248还可以配置为盘状件258,所述盘状件258与中央纵向轴线24同轴线。盘状件258具有接合表面94和外边缘表面96,所述接合表面94布置为基本上垂直于中央纵向轴线24,所述外边缘表面96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中央纵向轴线24。即,外边缘表面96可以邻接锁定元件248的接合表面94,并布置为基本上垂直于该接合表面94。进一步地,锁定元件248可以具有弹性指状部分98,所述弹性指状部分98沿外边缘表面96的段100形成,且所述弹性指状部分98可以具有远端102。
继续参考图5A和5B,在操作中,弹性指状部分98可以在第一位置264(图5A)和第二位置266(图5B)之间转换,在第一位置264中,远端102延伸到保持槽92中并邻接槽口部分90,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5A)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在第二位置266中,远端102与接合表面94基本上齐平,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5B)中且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
特别地,为了将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5A)中,随着排泄塞126在排泄孔22(图3B)内沿第一方向40(图5A)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弹性指状部分98可以沿倾斜部分88朝向槽口部分90平移。弹性指状部分98可以平移直到所述远端102邻接槽口部分90且布置在保持槽92内,以由此防止排泄塞126在排泄孔22内沿第二方向42(图5B)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且由此将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5A)中。
相反地,随着排泄塞126在排泄孔22(图3B)内沿第二方向42(图5B)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弹性指状部分98可以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24施加到接合表面94和弹性指状部分98的力68(图5A和5B)而沿倾斜部分88离开槽口部分90平移出保持槽92。
更特别地,在流体换出操作期间,排泄塞126可以初始地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5A)中。为了将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5B)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对接合表面94和弹性指状部分98施加力68,同时沿第二方向42转动盘状件258,从而远端102平移离开槽口部分90并沿倾斜部分88平移。远端102因此弹性地轻推出原始平面(即,延伸到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中的平面),从而沿倾斜部分88向上平移。换句话说,在施加力68的同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第二方向42(图5B),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排泄塞126,以使所述弹性指状部分98从保持槽92取出或移位,从而所述弹性指状部分98沿倾斜部分88平移离开槽口部分90,以由此将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中,用于排泄塞126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的移除。
继续参考图5A和5B,在弹性指状部分98沿倾斜部分88平移之后,弹性指状部分98可以与锁定元件248的接合表面94弹性地对齐,从而远端102可以沿容器16的外部表面18平移。操作者或机器可以随后继续沿第二方向42旋转被附连到排泄塞126的锁定元件248,以使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从螺旋凹槽38(图2)脱离接合,并由此将排泄塞126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移除。因此,流体14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排泄。
类似地,为了在流体换出操作完成时重新安装排泄塞126和将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5A)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插入排泄塞126并沿第一方向40(图5A)旋转排泄塞126。随着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与螺旋凹槽38(图2)接合并配合到螺旋凹槽38(图2)以及锁定元件248和排泄塞126之间的距离变小,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对所述接合表面94和弹性指状部分98施加力68,同时使盘状件258沿第一方向40转动,从而弹性指状部分98滑动到保持槽92中,直到远端102邻接槽口部分90。换句话说,在施加力68的同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第一方向40(图5A),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排泄塞126,以使远端102沿倾斜部分88朝向槽口部分90平移。这样,保持槽92可以接收所述弹性指状部分98,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因此,流体14(图2)不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排泄。
现在参考图6A和6B,在另一实施例中,弹性指状部分198可以毗连外边缘表面96的段100并从该段100延伸。即,对于该实施例,盘状件358的直径可以小于图5A和5B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盘状件258的直径,且弹性指状部分198可以从外边缘表面96延伸,并结束于远端102。另外,在该实施例中,锁定元件348可以包括多个紧固件104。所述多个紧固件104中的每一个可以从盘状件358延伸,并配置为用于将锁定元件348附连至排泄塞126。所述多个紧固件104可以以任何方式将排泄塞126附连至锁定元件348。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如图6A和6B中所示,所述多个紧固件104中的每一个可以附连至排泄塞126的头部34,即,可以每一个紧固至由头部34限定的开口46。
继续参考图6A和6B,在操作中,弹性指状部分198可以在第一位置264(图6A)和第二位置266(图6B)之间转换,在第一位置264中,远端102延伸到保持槽92中并邻接槽口部分90,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6A)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在第二位置266中,远端102与接合表面94基本上齐平,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6B)中且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
特别地,为了将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6A)中,随着排泄塞126在排泄孔22(图3B)内沿第一方向40(图6A)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弹性指状部分198可以沿倾斜部分88朝向槽口部分90平移。弹性指状部分198可以平移直到所述远端102邻接槽口部分90且布置在保持槽92内,以由此防止排泄塞126在排泄孔22内沿第二方向42(图6B)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且由此将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6A)中。
相反地,随着排泄塞126在排泄孔22(图3B)内沿第二方向42(图6B)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弹性指状部分198可以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24施加到接合表面94和弹性指状部分198的力68(图6A和6B)而沿倾斜部分88离开槽口部分90而平移出保持槽92。
更特别地,在流体换出操作期间,排泄塞126可以初始地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6A)中。为了将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图6B)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对接合表面94和弹性指状部分198施加力68,同时沿第二方向42转动盘状件358,从而远端102平移离开槽口部分90并沿倾斜部分88平移。远端102因此弹性地轻推出原始平面(即,延伸到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中的平面),从而沿倾斜部分88向上平移。换句话说,在施加力68的同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第二方向42(图6B),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排泄塞126,以使所述弹性指状部分198从保持槽92取出或移位,从而所述弹性指状部分198沿倾斜部分88平移离开槽口部分90,以由此将排泄塞126布置在未锁定位置30中,用于排泄塞126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的移除。
继续参考图6A和6B,在弹性指状部分198沿倾斜部分88平移之后,弹性指状部分198可以与锁定元件348的接合表面94弹性地对齐,从而远端102可以沿容器16的外部表面18平移。操作者或机器可以随后继续沿第二方向42旋转被附连到排泄塞126的锁定元件348,以使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从螺旋凹槽38(图2)脱离接合,并由此将排泄塞126沿中央纵向轴线24从排泄孔22移除。因此,流体14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排泄。
类似地,为了在流体换出操作完成时重新安装排泄塞126和将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图6A)中,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插入排泄塞126并沿第一方向40(图6A)旋转排泄塞126。随着所述多个螺纹36(图2)与螺旋凹槽38(图2)接合并配合到螺旋凹槽38以及锁定元件348和排泄塞126之间的距离变小,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中央纵向轴线24对所述接合表面94和弹性指状部分198施加力68,同时使盘状件358沿第一方向40转动,从而弹性指状部分198滑动到保持槽92中,直到远端102邻接槽口部分90。换句话说,在施加力68的同时,操作者或机器可以沿第一方向40(图6A),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排泄塞126,以使远端102沿倾斜部分88朝向槽口部分90平移。这样,保持槽92可以接收所述弹性指状部分198,从而排泄塞126布置在锁定位置28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因此,流体14(图2)不可以从容器16的内部腔室20(图2)排泄。
这样,对于每一个前述实施例,随着排泄塞126绕中央纵向轴线24旋转,排泄塞126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24施加到锁定元件48、148、248、348的力68而可以从锁定位置28平移至未锁定位置30。
再次参考图2,可排泄容器系统10可以还包括密封件106,所述密封件106配置为进一步阻塞污染物进入内部腔室20和/或流体14从内部腔室20出去。密封件106可以配置为,例如,O型环或垫圈,并可以由与流体14相适应的弹性体形成。
因此,可排泄容器系统10允许在从约-40℃至约10℃的温度下发生的流体换出操作。即,可排泄容器系统10的排泄塞26、126可以在极冷操作条件下从排泄孔22松开和移除,而没有由于疲劳或脆性造成的破裂。更确切地,排泄塞26、126密封排泄孔22,通过锁定元件48、148、248、348锁定到位,且易于从排泄孔22移除,用于在冷天气条件下进行的流体换出操作。由于锁定元件48、148、248、348由基本上弹性的(例如,非脆性的)金属形成,锁定元件48、148、248、348在重复插入到排泄孔22中和从排泄孔22移除时不遭受脆性失效和/或疲劳失效。进一步地,锁定元件48、148、248、348在车辆12的操作期间,即在安装后,防止排泄塞26、126在排泄孔22内的旋转,并因此最小化排泄塞26的松动或意外的移除。另外,锁定元件48、148、248、348允许排泄塞26、126用套筒扳手紧固到容器16,以便于容易的安装和组装。
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意识到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车辆的可排泄容器系统,所述可排泄容器系统包括:
容器,具有外部表面并限定出:
内部腔室,配置为用于储存流体;和
排泄孔,配置为用于将流体从内部腔室排泄,其中,排泄孔具有中央纵向轴线,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外部表面;
排泄塞;
其中,排泄塞可沿中央纵向轴线插入到排泄孔中进入锁定位置,使得流体不从内部腔室排泄;且
其中,当布置在未锁定位置时,排泄塞可沿中央纵向轴线从排泄孔移除,使得流体从内部腔室排泄;和
锁定元件,包括可按压突出件,所述可按压突出件配置为用于延伸到凹部中,使得锁定元件与排泄塞机械地互锁,配置为用于当所述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时防止排泄塞在排泄孔内沿中央纵向轴线旋转,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用金属形成,所述金属在从-40℃至10℃的温度下是基本上弹性的,其中,所述锁定元件配置为具有外表面的盘状件,并与中央纵向轴线同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泄容器系统,其中,锁定元件附连至容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排泄容器系统,其中,排泄塞配置为与锁定元件机械地互锁,并且排泄塞在其中限定出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泄容器系统,其中,可按压突出件配置为弹性夹,所述弹性夹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在第一位置中,弹性夹从外表面突出到凹部中,使得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旋转;和
在第二位置中,弹性夹与外表面基本上齐平且不突出到凹部中,使得排泄塞布置在未锁定位置中且可绕中央纵向轴线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排泄容器系统,其中,弹性夹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施加到弹性夹的力而可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
6.一种用于车辆的可排泄容器系统,所述可排泄容器系统包括:
容器,具有外部表面并限定出:
内部腔室,配置为用于储存流体;和
排泄孔,配置为用于将流体从内部腔室排泄,其中,排泄孔具有中央纵向轴线,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外部表面;
排泄塞;
其中,排泄塞可沿中央纵向轴线插入到排泄孔中进入锁定位置,使得流体不从内部腔室排泄;且
其中,当布置在未锁定位置时,排泄塞可沿中央纵向轴线从排泄孔移除,使得流体从内部腔室排泄;和
锁定元件,包括可按压突出件,所述可按压突出件配置为用于延伸到凹部中,使得锁定元件与排泄塞机械地互锁,配置为用于当所述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时防止排泄塞在排泄孔内沿中央纵向轴线旋转,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用金属形成,所述金属在从-40℃至10℃的温度下是基本上弹性的,
其中,可按压突出件配置为细长棒,所述细长棒可被弹性构件促动;且
进一步其中,所述细长棒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在第一位置中,细长棒邻近于排泄孔从容器突出且突出到凹部中,使得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且不可绕中央纵向轴线旋转;和
在第二位置中,细长棒与外部表面基本上齐平且不突出到凹部中,使得排泄塞布置在未锁定位置中且可绕中央纵向轴线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排泄容器系统,其中,细长棒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施加到细长棒和弹性构件的力而可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
8.一种用于车辆的可排泄容器系统,所述可排泄容器系统包括:
容器,具有外部表面并限定出:
内部腔室,配置为用于储存流体;和
排泄孔,配置为用于将流体从内部腔室排泄,其中,排泄孔具有中央纵向轴线,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外部表面;
排泄塞;
其中,排泄塞可沿中央纵向轴线插入到排泄孔中进入锁定位置,使得流体不从内部腔室排泄;且
其中,当布置在未锁定位置时,排泄塞可沿中央纵向轴线从排泄孔移除,使得流体从内部腔室排泄;和
锁定元件,包括可按压突出件,所述可按压突出件配置为用于延伸到凹部中,使得锁定元件与排泄塞机械地互锁,配置为用于当所述排泄塞布置在锁定位置中时防止排泄塞在排泄孔内沿中央纵向轴线旋转,其中,所述锁定元件用金属形成,所述金属在从-40℃至10℃的温度下是基本上弹性的,其中,锁定元件配置为具有外表面的盘状件,并与中央纵向轴线同轴线;
其中,随着排泄塞绕中央纵向轴线旋转,排泄塞响应于沿中央纵向轴线施加到锁定元件的力可从锁定位置转换到未锁定位置。
CN201210355614.2A 2011-09-21 2012-09-21 可排泄容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4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238,018 US8875933B2 (en) 2011-09-21 2011-09-21 Drainable container system
US13/238,018 2011-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4887A CN103114887A (zh) 2013-05-22
CN103114887B true CN103114887B (zh) 2015-12-16

Family

ID=47751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561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4887B (zh) 2011-09-21 2012-09-21 可排泄容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75933B2 (zh)
CN (1) CN103114887B (zh)
DE (1) DE10201221629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3539B1 (en) * 2012-06-10 2016-04-05 Ags I-Prop, Llc Universal drain plug system and method
JP6308841B2 (ja) * 2014-03-31 2018-04-11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の構造
FR3021307B1 (fr) * 2014-05-23 2016-07-01 Cryl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d'un liquide
US10001039B2 (en) * 2016-08-09 2018-06-19 Hyundal SHIN Drain bolt configured to be forcibly withdrawn
JP2018044472A (ja) * 2016-09-13 2018-03-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ドレンプラ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60316B2 (ja) * 2017-11-30 2021-11-05 株式会社マーレ フィルターシステムズ オイルパンのドレンプラグ構造
KR20190073994A (ko) * 2017-12-19 2019-06-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오일팬용 드레인플러그
DE102018201777B4 (de) * 2018-02-06 2022-07-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Öleinfüllstutzen mit Verschlusskappe und Verriegelungsanzeige
US11788445B2 (en) * 2018-12-12 2023-10-17 Cummins Inc. Fluid drain system
US11591151B2 (en) * 2021-07-02 2023-02-28 Owens-Brockway Glass Container Inc. Pressure relief blow-out plugs and related packages
CN115059866B (zh) * 2022-05-20 2023-06-16 浙江万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辊轴连接端的接油机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103A (zh) * 2005-08-10 2008-08-27 普尔玛派克钢铁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圆筒密封件的保护环
CN101618776A (zh) * 2008-07-04 2010-01-06 普罗特克纳有限公司 螺旋盖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5758A (en) * 1979-04-10 1980-06-03 Johnson Harley D Replacement oil pan plug
FR2588367B1 (fr) * 1985-10-09 1987-12-31 Valeo Dispositif de purge ou de vidange d'un echangeur de chaleur, tel qu'un radia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3838250C1 (zh) * 1988-11-11 1990-01-18 Dr.Ing.H.C. F. Porsche Ag, 7000 Stuttgart, De
US5368181A (en) * 1993-03-12 1994-11-29 Myers; Alan Captured drain plug or vent
DE20006755U1 (de) * 2000-04-12 2000-08-03 Blau Kunststofftechnik Zweigni Einfülleinrichtung
US6585889B2 (en) * 2000-06-01 2003-07-01 Federal-Mogul World Wide Inc. Transmission oil pan module having filter with integrated drain plug
DE202006001142U1 (de) * 2006-01-24 2007-06-28 Mann+Hummel Gmbh Ölwanne, insbesonder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06024331A1 (de) 2006-05-24 2007-11-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Ölwechseleinrichtung, Ölsammelgehäuse und Verfahren zum Ölwechseln
US8069952B2 (en) * 2006-12-06 2011-12-06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Fluid reservoir assembly
US20090283525A1 (en) * 2007-06-27 2009-11-19 Juan Constantino Martinez Quick drain plug
DE102008004084A1 (de) 2008-01-12 2009-07-16 Daimler Ag Verschlussaufnahmevorrichtung sowie Verschlussvorrichtung für eine Einfüllöffnung
DE202008009179U1 (de) 2008-07-09 2010-04-22 Mann+Hummel Gmbh Ölwannen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BR112012000897A2 (pt) * 2009-07-14 2017-02-14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conjunto de coletor de óleo de plástico e de bujão de drenagem de coletor de óleo de plástico e bujão de drenagem de coletor de óleo de plástico correspondente.
DE102009055158B4 (de) 2009-12-22 2023-06-07 Elringklinger Ag Ölwanne mit einer Ölablassöffnung und einem Verschlusselement
US8701915B2 (en) * 2010-05-24 2014-04-22 Dennis Stevenson Easy grip, readily removable and reusable self-locking oil pan plug
DE102010048711B4 (de) 2010-10-19 2015-11-12 Ibs Filtran Kunststoff-/ Metallerzeugnisse Gmbh Aufnahmebehältnis für ein Fluid, insbesondere Motorölwanne oder Getriebeölwanne für ein KFZ
KR101151508B1 (ko) * 2010-10-26 2012-05-30 김태경 배수구 개폐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103A (zh) * 2005-08-10 2008-08-27 普尔玛派克钢铁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圆筒密封件的保护环
CN101618776A (zh) * 2008-07-04 2010-01-06 普罗特克纳有限公司 螺旋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16291B4 (de) 2019-07-18
CN103114887A (zh) 2013-05-22
DE102012216291A1 (de) 2013-03-21
US8875933B2 (en) 2014-11-04
US20130068778A1 (en) 201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4887B (zh) 可排泄容器系统
EP0723796B1 (de) Flüssigkeitsfilter
US6481580B1 (en) Fluid filter with locking mechanism
US7878554B2 (en) Non-aggressive anchor washer
EP2460984B1 (de) Ölabscheidereinheit
EP3096859B1 (de) Filterelement
US8281896B2 (en) Drain plug housing and drain plu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oil pans
CA2967428C (en) Locking boot for ball joint
RU2743081C2 (ru) Запорный механизм для очистки фильтрующего элемента
US6752174B2 (en) Safety plug
DE102020204099A1 (de) Volumenausgleichselement für einen Filtereinsatz eines Flüssigkeitsfilters und Filtereinsatz mit einem derartigen Volumenausgleichselement
US20180066551A1 (en) Drain plug assembly and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8020580B2 (en) Drain pipe connector for fluid filters
EP4126290A1 (de) Filtereinsatz und flüssigkeitsfilter mit einem derartigen filtereinsatz
US20130118967A1 (en) Fluid filter
JP4831055B2 (ja) 流体フィルタのドレン機構
DE102014219859A1 (de) Kreuzgelenk
FR2747454A1 (fr) Indicateur d'assemblage et de raccordement de tuyauteries de carburant ou de fluides en general
US20020043506A1 (en) Slip resistant filter housing
JP4882969B2 (ja) 流体フィルタのドレン機構
JP2017096295A (ja) フィルバルブの防塵構造
DE102014012085A1 (de) Kraftfahrzeugvorrichtung mit einem Einfüllrohr
US10118112B2 (en) Fluid filter
CN216553802U (zh) 一种活接头及清蜡防喷组件
KR101482184B1 (ko) 자동차용 오일필터의 드레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