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5949A - 操作面板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面板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5949A
CN103095949A CN2012103745549A CN201210374554A CN103095949A CN 103095949 A CN103095949 A CN 103095949A CN 2012103745549 A CN2012103745549 A CN 2012103745549A CN 201210374554 A CN201210374554 A CN 201210374554A CN 103095949 A CN103095949 A CN 103095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nel body
housing
back shaft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45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5949B (zh
Inventor
南波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95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5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面板主体的破损的操作面板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操作面板单元轴支撑于作为操作对象的电气设备所设置的壳体(70),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向上述壳体的外侧方向倾斜,具有:面板主体(10a),安装有电气设备的用户界面;第一连接部(30),设置于面板主体的上方部,以支撑于壳体的第一支撑轴为中心,以使面板主体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壳体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40),以形成于面板主体的下方部的转动轴(43)为中心,以使支撑于壳体的第二支撑轴能够位移的方式与壳体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壳体以如下方式连接:转动轴与第一支撑轴平行,并且如果面板主体的下方部向壳体的外侧方向位移,则第二支撑轴从第一支撑轴分离。

Description

操作面板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等电气设备中所设置的操作面板单元以及具有该操作面板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设置的操作面板单元。在该操作面板单元中,在面板主体的上方部具有相对于面板表面的宽度方向成为平行轴的支撑部件,将支撑部件安装于壳体的轴承部,以通过用户将面板主体的下方部拉到近前侧,面板主体以上述平行轴为中心转动而保持于所希望的角度。
在操作面板单元的面板主体处于倾斜的状态时,担心用户握持面板主体从而进行搬运装置或者挪动装置的位置等粗率地操作。
如果握持面板主体而抬起装置,则即便轴承部周围不破损,在面板主体中负荷也不被分散,其结果是,存在显示器、触摸面板等破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面板主体的破损的操作面板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涉及的操作面板单元,轴支撑于作为操作对象的电气设备中所设置的壳体,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向上述壳体的外侧方向倾斜,上述操作面板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面板主体,安装有上述电气设备的用户界面;第一连接部,设置于上述面板主体的上方部,以支撑于上述壳体的第一支撑轴为中心,以使上述面板主体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壳体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以形成于上述面板主体的下方部的转动轴为中心,以使支撑于上述壳体的第二支撑轴能够位移的方式与上述壳体连接,其中,上述第二连接部(40)与上述壳体(70)以下述方式连接:上述转动轴与上述第一支撑轴平行,并且如果上述面板主体的下方部向上述壳体的外侧方向位移,则上述第二支撑轴从上述第一支撑轴分离。
技术方案2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连接部具有连接面部,该连接面部包括以上述第二支撑轴以及上述转动轴为上边以及下边的连接面。
技术方案3涉及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部为突出设置于上述面板主体的上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第一支撑轴的第一支撑部件,上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支撑部件,突出设置于上述连接面部的上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第二支撑轴;以及转动部件,突出设置于上述连接面部的下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转动轴。
技术方案4涉及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在上述连接面部的两侧端朝向上述面板主体竖立设置的肋部,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以及上述转动部件为形成于上述肋部的突部。
技术方案5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引导槽,引导在上述第二连接部中作为上述第二支撑轴的第二支撑部件,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与上述面板主体以上述第一支撑轴为中心的转动联动,并且沿着上述引导槽位移。
技术方案6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三连接部,以使上述面板主体能够保持于上述角度范围内的预先设定的多个倾斜角度的方式与上述壳体连接,上述第三连接部具有限制超过上述角度范围的上述面板主体的转动的限制部。
技术方案7涉及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部为突出设置于上述面板主体的上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第一支撑轴的第一支撑部件,上述第二连接部具有:连接面部,包括以上述第二支撑轴以及上述转动轴为上边以及下边的连接面;第二支撑部件,突出设置于上述连接面部的上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第二支撑轴;以及转动部件,突出设置于上述连接面部的下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转动轴,上述第三连接部具有:固定部件,固定于上述壳体;以及卡合部件,从上述面板主体的下方中央部朝向上述固定部件延伸设置而与上述固定部件卡合。
技术方案8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主体具有在上述第一支撑轴、上述第二支撑轴以及上述转动轴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容纳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容纳部。
技术方案9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主体具有引导连接线缆的线缆引导部,该连接线缆将设置于上述壳体内且控制上述电气设备的动作的控制基板与上述用户界面电连接,上述线缆引导部配置于接近上述第一支撑轴以及上述第二支撑轴的位置。
技术方案10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气设备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方案11涉及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以及操作面板单元,在相对于上述壳体被容纳的容纳状态与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倾斜的起立状态之间移动,上述操作面板单元具有:面板主体;第一连接部,设置于上述面板主体的上方部,以支撑于上述壳体的第一支撑轴为中心,以使上述面板主体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壳体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以形成于上述面板主体的下方部的转动轴为中心,以使支撑于上述壳体的第二支撑轴能够位移的方式与上述壳体连接,在上述操作面板单元处于上述容纳状态时,上述第一支撑轴、上述转动轴以及上述第二支撑轴从与轴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位于一条直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复合机中操作面板单元倾斜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复合机中操作面板单元倾斜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复合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5是从后侧观察操作面板单元的第一立体图。
图6是从后侧观察操作面板单元的第二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复合机的主视图的A-A剖面中操作面板单元附近的剖视图。
图8(a)及(b)是表示图3所示的复合机的主视图的B-B剖面以及C-C剖面中操作面板单元附近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3所示的复合机的主视图的D-D剖面中操作面板单元附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具体的例子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复合机的结构]
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复合机1除了具有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打印功能),还兼具其他功能(例如,扫描功能,复印功能等)。此外,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复合机1所具有的各部分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利用图中标注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各方向。
复合机1具有打印单元2、装配于打印单元2上部的扫描单元3。在打印单元2的前部上侧,设置有由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面板单元10。另外,在操作面板单元10的下方,形成有将印刷后的记录介质排出的排出口5,而且在其下方部安装有容纳印刷前的记录介质的供纸盒6等,在该下方部的左右两端形成有用于用户抬起复合机1的框体握持部11。
另外,在打印单元2内设图像形成部7(参照图4),该图像形成部7在从供纸盒6或ADF12(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自动输稿器)送来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并将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送出到排出口5或排出托盘(未图示)。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部7,采用从记录头的喷嘴吐出墨水液滴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公知的喷墨打印机,但也可以是例如激光打印机等。
扫描单元3具有平板型的盖体部8、配置于打印单元2的上面以及盖体部8的下面的图像读取部9(参照图4)。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部9,采用公知的图像扫描仪,该图像扫描仪从光源向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照射光,通过电动机使将其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向左右方向往复扫描,但也可以不限于此。
用于接收以上说明的复合机1的各部分中至少来自操作面板单元10(具体而言为后述的触摸面板25)的输入从而控制图像形成部7、图像读取部9、ADF 12以及显示器20(后述)的动作的控制基板15(参照图4)设置于复合机1的框体内部。此外,在控制基板15中至少安装有执行用于实现复合机1的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以及复印功能等的各种处理的微型计算机15a(参照图4)。
[操作面板单元的结构]
在操作面板单元10的主体10a(以下称为“面板主体10a”)的前表面,作为用于在复合机1与其使用者之间传递信息的用户界面,安装有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20、和遍及包含显示器20的面板主体10a前表面的大部分区域而配置且接收使用者的操作的触摸面板25。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器20,采用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但也可以是例如有机EL显示器。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25,采用静电电容方式,但也可以是例如矩阵开关方式、电阻膜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中任一种。
另外,操作面板单元10成为如下结构:被容纳为防止从复合机1的框体前面凸出(参照图1),在复合机1的使用时能够以用户容易操作的角度使面板主体10a倾斜(参照图2)。
接着,说明具体的操作面板单元10的结构。图5以及图6是从后侧观察操作面板单元10的立体图。此外,在图5以及图6中标注的上下前后方向是与之前的图1,图2以及图3中标注的上下前后方向对应,左右方向是表示从后侧观察操作面板单元10的方向,因此完全相反地表示。
首先,如图5所示,在面板主体10a的后部上侧的右方设置有线缆引导部60(后述),该线缆引导部60作为将与位于面板主体10a的前部的显示器20以及触摸面板25(参照图4等)连接的FFC65(连接线缆的一例)向面板主体10a的后方引导的路径而形成。
此外,FFC65是柔性扁平线缆(Flexible Flat Cable)的略称,具有被平型的绝缘体覆盖的多个导体线,为了在用户界面与复合机1的主体侧的微型计算机15a之间进行各种信号的收发,各导体线的一端与显示器20以及触摸面板25的各部分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基板15(参照图4)的各部分连接。
而且,在面板主体10a的后部上侧的左右两端分别沿着上下方向并列设置有两个凸状部件,其中上侧的凸状部件(以下称为“第一凸状部件30”)与面板主体10a一体地形成,下侧的凸状部件(以下称为“第二凸状部件41”)设置为能够容纳于面板主体10a的侧面的缺口部31。
其中,第二凸状部件41与重叠于面板主体10a的后表面的板状部件45一体地形成,并且在该板状部件45的上部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另外,在板状部件45的下部的左右两端各突出设置一个转动部件43,上述转动部件43分别轴支撑于面板主体10a的下部的左右两端。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45采用由丙烯酸树脂构成的薄型的部件,具有可挠性且表面被加工为容易滑动。
而且,在面板主体10a的后部下侧的中央部附近设置有朝向面板主体10a的后方延伸的弯曲部件51。弯曲部件51在相比中央部靠一端侧设置有支轴,可转动地支撑于面板主体10a的下部,在相比支轴靠近面板的一侧形成有由用户握持的握持部。弯曲部件51的另一端形成为朝向上方弯曲的钩爪状,并且该钩爪状的顶端部卡定于后述的固定部件53。弯曲部件51通过未图示的弹簧向顶端部与固定部件53卡定的方向施力。
接着,如图6所示,由操作面板单元10的各部分中第二凸状部件41、转动部件43以及板状部件45一体地形成的连接盖体部40构成为:以通过转动部件43轴支撑于面板主体10a的下部而形成的轴(以下称为“下部转动轴”)为中心,相对于面板主体10a在前后方向上能够转动。其中,在面板主体10a的下部形成有用于自由转动地支撑转动部件43的轴承部17(参照图8)。
另外,在连接盖体部40的左右两侧端部朝向面板主体10a分别竖立设置一个肋部47。肋部47对板状部件45的左右两侧端部进行加强,并且至少具有防止使用者从左右两侧方向接触FFC65以及线缆引导部60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面板主体10a的后部两端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容纳肋部47的容纳槽33,而且在面板主体10a的中央部设置有相对于面板主体10a的上部向前方向凹陷而形成的容纳面35。如果连接盖体部40相对于面板主体10a向前方向转动,板状部件45与容纳面35抵接(即,如果连接盖体部40关闭),则上述容纳槽33以及容纳面35防止板状部件45相对于面板主体10a的上部向后方向凸出,而且肋部47容纳于容纳槽33(容纳部的一例)。
此外,第二凸状部件41以及转动部件43分别在肋部47的左右外侧面的上部以及下部朝外突出设置,如果像上述那样关闭连接盖体部40,则第二凸状部件41容纳于缺口部31,在该状态下,第一凸状部件30、第二凸状部件41、以及转动部件43这三个部件沿着上下方向排列而配置(参照图5)。
另外,在固定部件53设置有多个卡定槽55(后述),以随着弯曲部件51的后上方向的位移多阶梯地卡定弯曲部件51的顶端部。
[壳体内的结构]
接着,说明操作面板单元10安装于作为复合机1的框体的壳体70的结构。图7、图8(a)、图8(b)以及图9是表示图3所示的复合机1的主视图中的A-A剖面、B-B剖面、C-C剖面、以及D-D剖面中操作面板单元10附近的剖视图。此外,这些图中标注的上下前后方向与之前的图5以及图6中标注的上下前后方向对应。
首先,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在壳体7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轴支撑第一凸状部件30的轴承部71。对此,操作面板单元10构成为:以通过第一凸状部件30轴支撑于轴承部71而形成的轴(以下称为“上部转动轴”)为中心,面板主体10a相对于壳体70在前后方向上能够转动。
另外,在轴承部71的正下方设置引导槽73,该引导槽73以使第二凸状部件41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并且限制第二凸状部件41的前后方向的位移的方式形成。对此,在操作面板单元10中,第二凸状部件41与面板主体10a以上部转动轴为中心的转动联动,以面板主体10a的下部转动轴为中心,通过第二凸状部件41支撑于引导槽73而形成的轴(以下称为“上部滑动轴”)在上下方向上位移,由此板状部件45转动。此外,引导槽73形成为在面板主体10a倾斜到后述的最大倾斜角度的状态下限制第二凸状部件41向下方向的移动的长度。
此时,上部转动轴、下部转动轴以及上部滑动轴处于如下关系: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平行,并且伴随面板主体10a向前侧上方向的转动,下部转动轴以从上部转动轴分离的方式向下方向位移,伴随面板主体10a向后侧下方向的转动,下部转动轴以与上部转动轴接近的方式向上方向位移。
另外,上部滑动轴以及下部转动轴处于如下关系:属于板状部件45的一部分,在板状部件45的板面上分别表示上边以及下边。即,在板状部件45的上边部中的左右两侧端的同一位置各突出设置一个的第二凸状部件41成为上部滑动轴(第二支撑轴的一例),在板状部件45的下边部中的左右两侧端的同一位置各突出设置一个的转动部件43(参照图5)成为下部转动轴(转动轴的一例)。对此,在面板主体10a的上部中的左右两侧端的同一位置各突出设置一个的第一凸状部件30成为上部转动轴(第一支撑轴的一例)。
接着,如图7所示,在固定部件53设置由螺丝固定于壳体的固定部57,而且在固定部57的前侧下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定槽55。
多个卡定槽55具有卡合弯曲部件51的顶端部的齿轮的作用,并且分别具有阻挡弯曲部件51的顶端部向后方向自发地移动的壁面55a。对此,如果由用户操作握持部而转动,则弯曲部件51的顶端部越过上述壁面55a而能够向后方向或前方向移动。即,通过面板主体10a向前侧上方或后侧上方位移,在面板主体10a的倾斜角度成为用户所希望的角度的状态下,如果用户的手离开握持部,则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弯曲部件51的顶端部卡定于固定部件53的卡定槽55。由此,弯曲部件51以及固定部件53能够以预先设定的多个倾斜角度保持面板主体10a。
此外,设定卡定槽55的形状以及弹簧的作用力,以使在面板主体10a被用户向前方向拉拽的情况下,卡定槽55的卡定被解除从而弯曲部件51向前方向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主体10a向前方向的移动被容许,但向后方向的移动被阻碍。其原因是:假设通过触摸面板、键盘操作等,面板主体10a向后方被按压,因此如果向后方的移动变得容易,则用户的操作性变差。
另外,在固定部件53的前侧端设置有限制弯曲部件51的顶端部的前方向的移动的限制部59。限制部59在下方向上具有大于壁面55a的高度的限制面,即使是弯曲部件51转动而顶端部向下方向位移的状态,也防止越过上述限制面而向前方向移动。换言之,形成限制部59,以使在面板主体10a的倾斜角度成为预先设定的最大倾斜角度的状态下,即使面板主体10a被用户向前方向拉拽,通过弯曲部件51的顶端部相比限制部59的下端位于上方也能够防止向前方向转动。即,弯曲部件51以及固定部件53能够限制面板主体10a超过预先设定的最大倾斜角度的向前侧上方向的转动。
最后,如图9所示,在面板主体10a的后部上侧设置线缆引导部60。线缆引导部60通过与壳体70的后侧内部卡合而被固定,如前述那样具有FFC65的引导路径的作用。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线缆引导部60与面板主体10a分体设置,以避免阻碍在上述角度范围内的面板主体10a的转动。
[作用]
在安装有上述操作面板单元10的复合机1中,如果使用者将面板主体10a的下方部拉向前侧上方,则首先,弯曲部件51的顶端部因重力而向下方向位移,从而处于能够越过固定部件53的壁面55a而向后方向移动的状态,通过面板主体10a的下方部向前侧上方位移,面板主体10a以面板主体10a的上部转动轴为中心转动。
而且,如果面板主体10a的下方部向前侧上方位移,则与该位移联动而连接盖体部40的上部滑动轴沿着壳体70的引导槽73向下方位移,由此连接盖体部40以面板主体10a的下部转动轴为中心转动。
接着,如果使用者在将面板主体10a倾斜到容易观察的角度的状态下使手离开,则通过弯曲部件51的顶端部卡合于后方向最近的卡定槽55,面板主体10a保持于预先阶梯式设定的多个倾斜角度中使用者的所希望的角度。
由此,在面板主体10a倾斜的状态下,在使用者使复合机1移动时,本来是抓住并抬起复合机1的框体握持部11,但假设代替框体握持部11而抓住并抬起面板主体10a的下部。
由此,如果使用者抬起面板主体10a的下部,则面板主体10a转动到最大倾斜角度。之后,弯曲部件51的位移被限制部59限制,从而面板主体10a保持于最大倾斜角度。此外,此时连接盖体部40的上部滑动轴卡定于壳体70的引导槽73的最下端部。
[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操作面板单元10中,在面板主体10a倾斜的状态下,支撑于壳体70的内部的面板主体10a和连接盖体部40以壳体70的内部为底边呈三角形,因此如果使用者施加抬起面板主体10a的下部的负荷,则该负荷被分散到面板主体10a和连接盖体部40。
由此,即使使用者握持面板主体10a而搬运复合机1或者挪动复合机1的位置等粗率地操作的情况,也能够抑制面板主体10a自身破损,其结果是,能够保护触摸面板25、显示器20等并且防止破损。特别是,板状部件45具有面部,在面板主体10a被握持的状态下,负荷作用于板状部件45,以使该面部被伸展。由此,板状部件45在面伸展的方向上具有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分散负荷。
另外,在操作面板单元10中,在连接盖体部40中突出设置于左右两端且分别在壳体70的引导槽73中滑动的两个第二凸状部件41与板状部件45连接,因此两个第二凸状部件41联动,从而能够使连接盖体部40的转动顺利地进行。
此外,在连接盖体部40中,在板状部件45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形成有肋部47,因此在面板主体10a倾斜的状态下,使用者的手既不能从下方向也不能从左右方向进入到面板主体10a与连接盖体部40的间隙。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接触被面板主体10a的线缆引导部60引导到壳体70的FFC65。
而且,在操作面板单元10中,在面板主体10a倾斜的状态下,通过固定于壳体70的内部的固定部件53与从面板主体10a朝向固定部件53延伸设置的弯曲部件51卡合而成的卡合部50(参照图6)也分散上述负荷。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面板单元10的可用性。
[与发明的对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状部件30为第一支撑部件以及第一连接部的一例,连接盖体部40为第二连接部的一例,板状部件45为连接面部的一例,第二凸状部件41为第二支撑部件的一例,卡合部50为第三连接部的一例,弯曲部件51为卡合部件的一例。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方式。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弯曲部件51固定于离面板主体10a的后部下侧的中央部些许偏差的位置,但也可以固定于例如面板主体10a的后部下侧的中央部。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在操作面板单元10中,通过第一凸状部件30轴支撑于壳体70的轴承部71而形成上部转动轴,但也可以与之相反,将凸状部件设置于壳体70,将代替第一凸状部件30的轴承部设置于操作面板单元10,凸状部件轴支撑于轴承部,由此形成上部转动轴。基于同样的理由,也可以将代替第二凸状部件41以及转动部件43的轴承部分别设置于操作面板单元10,形成上部滑动轴以及下部转动轴。
此外,第一凸状部件30未必设于面板主体10a的端部,也可以设置于根据面板主体10a的形状所确定的位置。另外,第二凸状部件41以及转动部件43也不限于板状部件45的端部,也可以设置于根据板状部件45的形状所确定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操作面板单元10适用于复合机1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例如洗衣机、电冰箱等各种的电气设备。

Claims (11)

1.一种操作面板单元(10),轴支撑于作为操作对象的电气设备(1)中所设置的壳体(70),在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内向上述壳体(70)的外侧方向倾斜,上述操作面板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
面板主体(10a),安装有上述电气设备(1)的用户界面;
第一连接部(30),设置于上述面板主体(10a)的上方部,以支撑于上述壳体(70)的第一支撑轴为中心,以使上述面板主体(10a)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壳体(70)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部(40),以形成于上述面板主体(10a)的下方部的转动轴(43)为中心,以使支撑于上述壳体(70)的第二支撑轴(41)能够位移的方式与上述壳体(70)连接,
其中,上述第二连接部(40)与上述壳体(70)以如下方式连接:上述转动轴(43)与上述第一支撑轴平行,并且如果上述面板主体(10a)的下方部向上述壳体(70)的外侧方向位移,则上述第二支撑轴(41)从上述第一支撑轴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接部(40)具有连接面部(45),该连接面部(45)包括以上述第二支撑轴(41)以及上述转动轴(43)为上边以及下边的连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部(30)为突出设置于上述面板主体(10a)的上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第一支撑轴的第一支撑部件,
上述第二连接部(40)还具有:第二支撑部件,突出设置于上述连接面部(45)的上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第二支撑轴(41);以及转动部件,突出设置于上述连接面部(45)的下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转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接部(40)还具有在上述连接面部(45)的两侧端朝向上述面板主体(10a)竖立设置的肋部(47),
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以及上述转动部件为形成于上述肋部(47)的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70)具有引导槽(73),引导在上述第二连接部(40)中作为上述第二支撑轴(41)的第二支撑部件,
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与上述面板主体(10a)以上述第一支撑轴为中心的转动联动,并且沿着上述引导槽(73)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10),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三连接部(50),以使上述面板主体(10a)能够保持于上述角度范围内的预先设定的多个倾斜角度的方式与上述壳体(70)连接,
上述第三连接部(50)具有限制超过上述角度范围的上述面板主体(10a)的转动的限制部(5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部(30)为突出设置于上述面板主体(10a)的上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第一支撑轴的第一支撑部件,
上述第二连接部(40)还具有:连接面部(45),包括以上述第二支撑轴(41)以及上述转动轴(43)为上边以及下边的连接面;第二支撑部件,突出设置于上述连接面部(45)的上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第二支撑轴(41);以及转动部件,突出设置于上述连接面部(45)的下边部中的两侧端而成为上述转动轴(43),
上述第三连接部(50)还具有:固定部件(53),固定于上述壳体(70);以及卡合部件(51),从上述面板主体(10a)的下方中央部朝向上述固定部件(53)延伸设置而与上述固定部件(53)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板主体(10a)具有在上述第一支撑轴、上述第二支撑轴(41)以及上述转动轴(43)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容纳上述第二连接部(40)的容纳部(3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板主体(10a)具有引导连接线缆(65)的线缆引导部(60),该连接线缆(65)将设置于上述壳体(70)内且控制上述电气设备(1)的动作的控制基板(15)与上述用户界面电连接,
上述线缆引导部(60)配置于接近上述第一支撑轴以及上述第二支撑轴(41)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面板单元(10),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气设备(1)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
11.一种电气设备(1),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70);以及
操作面板单元(10),在相对于上述壳体(70)被容纳的容纳状态与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倾斜的起立状态之间移动,
上述操作面板单元(10)具有:
面板主体(10a);
第一连接部(30),设置于上述面板主体(10a)的上方部,以支撑于上述壳体(70)的第一支撑轴为中心,以使上述面板主体(10a)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壳体(70)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部(40),以形成于上述面板主体(10a)的下方部的转动轴(43)为中心,以使支撑于上述壳体(70)的第二支撑轴(41)能够位移的方式与上述壳体(70)连接,
其中,在上述操作面板单元(10)处于上述容纳状态时,上述第一支撑轴、上述转动轴(43)以及上述第二支撑轴(41)从与轴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位于一条直线上。
CN201210374554.9A 2011-10-31 2012-09-27 操作面板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0959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9261 2011-10-31
JP2011239261A JP5821533B2 (ja) 2011-10-31 2011-10-31 操作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5949A true CN103095949A (zh) 2013-05-08
CN103095949B CN103095949B (zh) 2016-08-03

Family

ID=4820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4554.9A Active CN103095949B (zh) 2011-10-31 2012-09-27 操作面板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21533B2 (zh)
CN (1) CN10309594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6929A (zh) * 2016-01-28 2016-04-20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CN109581835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操作盘支撑装置及信息终端装置
CN111605308A (zh) * 2019-02-22 2020-09-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WO2020223852A1 (en) * 2019-05-05 2020-11-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elescopic mounts for imaging devices
CN114801475A (zh) * 2021-01-29 2022-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5291B2 (ja) * 2016-09-30 2021-02-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パネル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3654A1 (en) * 2005-06-30 2007-01-18 Takamitsu Kawai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271647A (zh) * 2007-03-19 2008-09-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包括显示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01557449A (zh) * 2008-04-09 2009-10-14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角度调整装置及使用其的图像读取系统
CN101598915A (zh) * 2008-06-05 2009-12-09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0816U (zh) * 1987-02-20 1988-08-26
JPH01112078U (zh) * 1988-01-22 1989-07-27
JPH0726745Y2 (ja) * 1989-10-18 1995-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部付き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JP2010208191A (ja) * 2009-03-11 2010-09-24 Brother Ind Ltd 電気装置
JP2011102020A (ja) * 2009-11-12 2011-05-26 Seiko Epson Corp チルトパネル及び記録装置
JP2011135541A (ja) * 2009-12-25 2011-07-07 Brother Industries Ltd 操作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3654A1 (en) * 2005-06-30 2007-01-18 Takamitsu Kawai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271647A (zh) * 2007-03-19 2008-09-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包括显示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01557449A (zh) * 2008-04-09 2009-10-14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角度调整装置及使用其的图像读取系统
CN101598915A (zh) * 2008-06-05 2009-12-09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6929A (zh) * 2016-01-28 2016-04-20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CN105506929B (zh) * 2016-01-28 2018-06-29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CN109581835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操作盘支撑装置及信息终端装置
CN111605308A (zh) * 2019-02-22 2020-09-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US11072186B2 (en) 2019-02-22 2021-07-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11605308B (zh) * 2019-02-22 2022-02-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WO2020223852A1 (en) * 2019-05-05 2020-11-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elescopic mounts for imaging devices
CN114801475A (zh) * 2021-01-29 2022-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4801475B (zh) * 2021-01-29 2023-07-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21533B2 (ja) 2015-11-24
JP2013095038A (ja) 2013-05-20
CN103095949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5949A (zh) 操作面板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66895B (zh) 液压挖掘机
CN103158354A (zh) 记录设备
US8393615B1 (en) Document position-limiting mechanism
US9300067B2 (en) Connector
US8262048B2 (en) Display support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such display supports
CN102035973A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2009157165A (ja) 表示パネル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CN113873092A (zh) 图像处理装置
KR20080072433A (ko) 도킹시스템과 이를 갖는 휴대용 컴퓨터
JP2013244862A (ja)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EP3437889B1 (en) Operation panel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is
CN104750170A (zh) 可导引转向的支撑装置
KR102571093B1 (ko) 차량용 파워시트 스위치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차량용 파워시트 스위치 모듈
US20030228168A1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CN102079275A (zh) 车辆用显示器装置
JP2009011750A (ja) 刺繍機用カバー、ミシン用補助テーブル及びミシン
CN11391079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KR20130075674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14801475A (zh) 印刷装置
CN210038439U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单元
KR20210082941A (ko) 디스플레이 조립체
US9584692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10924618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5280412A (zh) 开关装置改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