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2150A - 有效的气溶胶罐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有效的气溶胶罐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2150A
CN103092150A CN2012104784536A CN201210478453A CN103092150A CN 103092150 A CN103092150 A CN 103092150A CN 2012104784536 A CN2012104784536 A CN 2012104784536A CN 201210478453 A CN201210478453 A CN 201210478453A CN 103092150 A CN103092150 A CN 103092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station
production line
production
line part
discontinuous 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784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林登
B·乌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ll und Herla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all und Herla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ll und Herlan GmbH filed Critical Mall und Herla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092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2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02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binding or wrapp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57/04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binding or wrapp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and operating to control, or to stop, the feed of such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1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078Several machines and several buffers, storages, conveyors, robo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65Waiting, queue time, buff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一种带有以生产速度(产品/单位时间)加工产品的加工站的生产线,其中,该生产线有一个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一个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并且在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与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之间有一个第一产品缓冲区而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之间有一个第二产品缓冲区。

Description

有效的气溶胶罐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以生产速度(产品/单位时间)加工产品的生产线,其中,该生产线有一个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一个连接在所述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生产线在背景技术中已经为人所熟知并用于例如制造和/或加工容器,如气溶胶罐,饮料罐或软管。 
这种生产线的常用生产速度为50至2500个容器/分钟(以下简称cpm),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在批量制造饮料罐时生产线速度大于500cpm,在制造特种容器,如铝质软管时生产线速度小于100cpm。气溶胶罐生产线的设计生产速度在100cpm至500cpm之间,优选在150cpm至250cpm之间。 
待制造的容器典型地按所谓的“批次”合并,其中,一个批次定义容器的数量,即,一个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在两次改装该加工站之间所加工的容器的数量。如果是制造气溶胶罐,典型的批量大小是10,000至100,000个容器。 
在改装期间,其中改装例如是更换一个装饰站的装饰(Dekorwechsel),除了要改装的加工站本身,一个连接在该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以及一个连接在该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也停止运行。 
为了弥补因这种停机造成的生产率降低,一个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和一个连接在所述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或一个在连接在所述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通常被设计成明显高于不需要改装的生产线的生产速度。 
本发明包含以下认识,在背景技术中由于整个生产线的生产速度设计得较高,这个生产线的费用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个带有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并且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实现高生产率的生产线。 
该技术问题将通过一条生产线如下地解决:在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与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产品缓冲区而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之间则设置一个第二产品缓冲区,并且生产线与控制生产线的控制装置相连接,使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在该加工站中断生产之后一直以一个相对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提高了的生产速度工作,直到起初已填满的第一产品缓冲区被清空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和/或起初已清空的第二产品缓冲区被填充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 
在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线中,当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在中断生产时,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可以继续工作,直到起初已清空的第一产品缓冲区被填充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和/或起初已填满的第二产品缓冲区被清空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因此,与背景技术中的可比较的生产线部分相比,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能够有一个较低的速度,而整个生产线的生产速度不会因此而很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含以下认识,即,至今的生产改进措施针对的是提高生产速度。也认识到,与高的生产速度伴随而来的是高废品率,这又意味着有效地降低了生产率。所制造产品的质量可通过下述方法得以明显提高,即,只提高一个加工站——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的最大生产速度并对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生产速度进行限制。 
不连续在这里指的是,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时间上不能以其真正的生产速度工作,而是部分地中断生产,其中,中断时不一定伴随着生产速度的骤变,例如,从高的生产速度到停机(在生产中断时)。不连续工作方式相反意味着,生产速度从停机过渡到另一个生产速度,并且不会发生速度突变。 
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其它优选的结构形式进行补充。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优选的结构形式进行说明。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结构形式中,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是一个装饰站,利用可分别更换的装饰对产品进行装饰。更换装饰需要一定的改装时间,从而造成装饰站相应地中断生产。各生产缓冲区拥有一个分别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这样地相匹配的缓冲能力,使得在这个生产速度下填满第一产品缓冲区所需的填充时间和/或清空第二产品缓冲区所需的清空时间大于等于改装时间。 
只要一个批次的待加工的产品的数量仍大于等于第一产品缓冲区在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下的清空时间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的乘积,就让控制装置这样地控制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使得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以它们的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工作,从而最佳地利用生产线。 
只要一个批次的待加工的产品的数量小于第一产品缓冲区在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的前面和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清空时间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的乘积,控制装置就可以使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以一个低于它们的最大生产速度的生产速度工作。尤其是,这使可靠的生产,尤其是小批量生产能够实现。 
尤其是为了最佳地满足气溶胶罐生产的需求,在一个优选的结构形式中,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生产速度被设计为200个产品/分钟。在一种替代的结构形式中,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的最大生产速度被设计为250个产品/分钟。在另一个优选的结构形式中,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生产速度被设计为250个产品/分 钟。 
为了保证生产线特别有效地运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生产速度可以高于150个产品/分钟且低于300个产品/分钟。为了能够特别均匀地填充和清空产品缓冲区,控制装置可以这样地控制控制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使得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相同。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结构形式中,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有一个挤压机,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有一个翻边站。因为这种形式的站通常特别昂贵,限制它们的最大生产速度对整个生产线的投资成本具有特别有利的影响。 
装饰站可以由涂层单元、装饰单元、喷漆单元和所属的干燥炉组成。在一种替代的结构形式中,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形成装饰干燥炉。 
在另一种优选的结构形式中,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含有一个深拉装置和/或一个延展装置。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可以具有一个组合的深拉-延展装置。在一种特别优选的结构形式中,深拉装置是一个“Cupper(冲杯机)”。延展装置可以是一个“Bodymaker(罐体拉伸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通过一种生产线运行方法解决,其中,该生产线具有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位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之间的第一产品缓冲区和位于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之间的第二产品缓冲区。 
所述方法规定,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在该加工站中断生产之后一直以一个高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工作,直到起初已填满的第一产品缓冲区被清空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和/或起初 已清空的第二产品缓冲区被填充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 
当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中断生产时,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可以继续工作,直到起初已清空的第一产品缓冲区被填充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和/或起初已填满的第二产品缓冲区被清空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结构形式中,该方法规定对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进行改装,其中,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是一个利用可分别更换的装饰对产品进行装饰的装饰站,且改装意味着利用所述更换时间之一更换装饰,从而造成装饰站相应地中断生产。各生产缓冲区拥有一个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相匹配的缓冲能力,使得在这个生产速度下填满第一产品缓冲区所需的填充时间和/或清空第二产品缓冲区所需的清空时间大于或等于改装时间。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结构形式中,只要一个批次的待加工的产品的数量仍大于或等于第一产品缓冲区在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下的清空时间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的乘积,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就以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工作。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结构形式中,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相对于它们的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借助附图中所示的示例实施形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不同的技术特征可以如上述实施形式中所述地任意相互组合。 
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线的示例实施形式在马上要开始改装之前的稳定的生产状态; 
图2以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线的示例实施形式在刚开始改装之后的生产状态; 
图3以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线的示例实施形式在改装期间的生产状态; 
图4以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线的示例实施形式在改装马上要结束之前的生产状态; 
图5以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线的示例实施形式在改装刚结束后的生产状态; 
图6以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线的示例实施形式在改装明显结束后的生产状态; 
图7以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线的示例实施形式在马上要达到稳定的生产状态之前的生产状态; 
图8以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线的示例实施形式在稳定的生产状态下的生产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8中的生产线100具有一个以生产速度v1工作的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的前面连接有一个生产线部分2且后面连接有一个生产线部分3。生产线部分2以生产速度v2工作,生产线部分3以生产速度v3工作。 
在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和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之间安置一个具有缓冲水平p4的第一产品缓冲区4,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之间布置有一个具有缓冲水平p5的第二产品缓冲区5。待加工的产品是以传送速度v6从第一产品缓冲区4传送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待加工的产品是以传送速度v7从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传送到第二产品缓冲区5。缓冲水平p4在每分钟的变化被称作v4,缓冲水平p5在每分钟的变化被称作v5。v4或v5的正号表示一个上升的缓冲水平,负号表示一个下降的缓冲水平p4或p5。 
至于图1至图8中所述的生产线100的结构形式,确定改装时间T为30分钟。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被设计成最大生产速度为200cpm,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被设计成最大生产速度为250cpm。 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持续地以其最大生产速度200cpm运行。 
在给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改装期间,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持续地以其最大生产速度200cpm继续运行,它们在30分钟的改装时间内各加工6000个容器(200cpm×30分钟)。因此,为了保持持续生产,需要产品缓冲区4和5具有6000个容器的缓冲容量。改装之后,产品缓冲区4增加到6000个容器,产品缓冲区5清空。 
6000个容器这个数量相当于产品缓冲区4或产品缓冲区5的预先给定的填充程度,0个容器这个数量相当于产品缓冲区4或产品缓冲区5的预先给定的清空程度。缓冲容量相当于6000个容器。 
为了下一个批次必需的改装,缓冲水平p5必须恢复到其初始程度p5=6000个容器,缓冲水平p4必须恢复到其初始程度p4=0。因为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的最大生产速度被设计为250cpm,因此超出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的最大生产能力约50cpm,从而获得120分钟的时间把产品缓冲区5完全填满或清空产品缓冲区4。 
在120分钟的时间里,有24000个容器通过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以及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120分钟×200cpm)。24000个容器这个数量仿佛是一个最小的批量大小,在达到这个批量大小之前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可以持续工作。 
上述确定值针对的是本实施形式且不失一般性。此外,专业人士应该清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确定值不可能精准地被遵守,它们通常受到技术波动或其它生产技术因素的影响。 
图1显示的是一个在稳定生产状态、稳定模式下的生产线。整个生产线100以统一的生产速度200cpm(v1=v2=v3=v6=v7=200cpm)运行。第一产品缓冲区4处于清空状态(p4=0),而第二产品缓冲区5则相反,它包含6000个容器(p5=6000)。 
图2至图4显示的是在改装过程中、改装模式下的生产线。在这段时间,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停止运行(v7=0)。从第一产品缓冲区4传送至加工站1的产品与从加工站1传送至第二产品缓冲区4的产品一样少,即传送速度v7或v6为0cpm。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以生产速度200cpm运行,由此,它们在改装期间各加工6000个容器(200cpm×30分钟)。这个数量确定保持持续生产必需的缓冲要求。 
随着改装模式(图2)的开始,产品缓冲区4的缓冲水平p4以200cpm速度升高和产品缓冲区5的缓冲水平p5以200cpm速度下降。经5分钟的改装时间后,产品缓冲区4含有1000个容器(p4=1000),产品缓冲区5具有5000个容器(p5=5000)的缓冲水平。 
在改装模式期间(图3),15分钟后,产品缓冲区4含有3000个容器(p4=3000),产品缓冲区5同样含有3000个容器(p5=3000)。 
在改装模式马上要结束之前(图4),28分钟后,产品缓冲区4含有5600个容器(p4=5600),产品缓冲区5具有400个容器(p5=400)的缓冲水平。 
随着改装模式的结束,30分钟后,产品缓冲区4含有6000个容器(p4=6000),而产品缓冲区5是空的(p5=0)。 
图5至图7显示的是在把产品缓冲区4填满过程中、重新填充模式下的生产线。在紧跟着改装模式发生的重新填充模式,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以一个提高的生产速度(v1=250cpm)运行。因此,分别以一个提高的传送速度进行把产品从第一产品缓冲区4传送至加工站1以及从加工站1传送至第二产品缓冲区4,即,传送速度v7或v6分别为250cpm。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继续以生产速度200cpm运行。对于产品缓冲区4产生一个-50cpm的差额(v2-v6),即,缓冲水平p4下降,缓冲水平p5上升50cpm(v7-v3),即,缓冲水平p4上升。因为缓冲水平p5必须恢复到其初始程度p5=6000,产生一个120分钟长的重新填充模式(6000/50cpm)。 
重新填充模式开始5分钟之后(图5),第二产品缓冲区5含有250个容器(p5=250),第一产品缓冲区4含有5750个容器(p4=5750)。 
在重新填充模式期间(图6),即,在重新填充模式开始60分钟之后, 第二产品缓冲区5含有3000个容器(p5=3000),第一产品缓冲区4同样具有3000个容器(p4=3000)的水平。 
在重新填充模式快结束之前(图7),即,在重新填充模式开始110分钟之后,产品缓冲区5含有5500个容器(p5=5500),第一产品缓冲区4具有500个容器(p4=500)的缓冲水平。 
随着重新填充模式的结束,120分钟后,第二产品缓冲区5完全填满(p5=6000),第一产品缓冲区4不再有容器(p4=0)。 
图8显示出,生产线100重新恢复到稳定生产状态,所述稳定生产状态发生在图5至图7所述的重新填充模式刚结束之后。整个生产线100以统一的生产速度200cpm运行(v1=v2=v3=v6=v7=200cpm)。第一产品缓冲区4是清空状态(p4=0),而第二个产品缓冲区5则相反,含有6000个容器(p5=6000)。 
下表清楚地总结了上述实施形式的特征值。 
附图标记/生产状态 稳定模式(图1、图8) 改装模式(图2至图4) 再填充模式(图5至图7)
p4(c=容器) 0 0~6000 6000~0
v4(cpm) 0 200 -50
p5(c=容器) 600 6000~0 0~6000
v5(cpm) 0 -200 50
v6(cpm) 200 0 250
v7(cpm) 200 0 250
v1(cpm) 200 0 250
v2(cpm) 200 200 200
v3(cpm) 200 200 200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在120分钟的时间内,即,在相当于把第二产品缓冲区5完全填满或清空第一产品缓冲区4所需时间内,分别由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加工了24000个容器(120分钟×200cpm)。这意味着,整个生产线在120分钟的时间内加工了24000个容器-——一个批次。24000个容器是在生产气溶胶罐时一个典型批次的数量,仿佛是一个最小的批次,在达到这个数量之前, 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以及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能够以其最大生产速度200cpm连续工作。 
前述实施形式所基于的设计参数可以超越该具体实施形式具有普遍性地设定。 
为了列举另一个示例,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2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3可以——取决于待处理的批量大小和改装时间——具有例如最大生产速度150cpm且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1以一个提高的生产速度200cpm运行(150/200运行模式)。其它运行模式是,例如,150/180,250/300或250/350。 
下文所述的是所需的生产速度的差,即,为了使整个生产线能够持续生产,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的生产速度在该加工站中断生产之后必须根据批量大小和各自的改装时间超过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 
有如下的计算通式,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产品缓冲区具有相同的缓冲能力且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具有相同的生产速度。 
生产速度的差=改装时间×(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2/批量大小,其中, 
批量大小=产品缓冲区的清空时间×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 
产品缓冲区的清空时间=产品缓冲区的缓冲能力/(在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的提高的生产速度-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 
产品缓冲区的缓冲能力=改装时间×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 

Claims (11)

1.一种带有以一个生产速度加工产品的加工站的生产线,所述生产速度是产品/单位时间,其中,所述生产线具有
——一个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
——一个连接在所述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以及
——一个连接在所述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
并且具有
——在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与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之间的第一产品缓冲区,和
——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之间的第二产品缓冲区,和
其中,生产线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该生产线,
——使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在该加工站中断生产之后一直以一个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相比提高了的生产速度工作,直到起初已填满的第一产品缓冲区被清空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和/或起初已清空的第二产品缓冲区被填充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使得
——在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中断生产的情况下,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能够继续工作,直到起初已清空的第一产品缓冲区被填充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和/或起初已填满的第二产品缓冲区被清空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是一个装饰站,该装饰站利用可分别更换的装饰对产品进行装饰,其中,更换装饰需要一定的改装时间,从而造成装饰站相应地中断生产,且
——生产缓冲区拥有一个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相匹配的缓冲能力,使得在这个生产速度下填满第一产品缓冲区所需的填充时间和/或清空第二产品缓冲区所需的清空时间大于等于改装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控制装置这样地控制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使得
只要一个批次的待加工的产品的数量仍大于等于第一产品缓冲区在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下的清空时间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的乘积,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就以它们的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工作,并且
在不满足此条件时,
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就以一个相对于它们的最大生产速度降低的生产速度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生产速度被设计为200个产品/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生产速度被设计为250个产品/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控制装置这样地控制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使得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具有挤压机,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具有翻边站。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具有深拉装置和/或延展装置或一个组合的深拉-延展装置。
9.一种生产线的运行方法,该生产线具有
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
连接在所述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
连接在所述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
位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与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之间的第一产品缓冲区和
位于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之间的第二产品缓冲区,
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使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在该加工站中断生产之后一直以一个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相比更高的生产速度工作,直到起初已填满的第一产品缓冲区被清空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和/或起初已清空的第二产品缓冲区被填充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使得,
当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在中断生产时,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能够继续工作,直到起初已清空的第一产品缓冲区被填充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和/或起初已填满的第二产品缓冲区被清空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程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方法步骤:
改装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其中,加工站是一个装饰站,该装饰站利用可分别更换的装饰对产品进行装饰且改装意味着利用一个改装时间更换装饰,从而造成装饰站相应地中断生产,和
生产缓冲区拥有一个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或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分别这样地相匹配的缓冲能力,使得在此生产速度下填满第一产品缓冲区所需的填充时间和/或清空第二产品缓冲区所需的清空时间大于或等于改装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下述步骤:
只要一个批次的待加工的产品的数量仍大于或等于第一产品缓冲区在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下的清空时间与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的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的乘积,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后面连接的生产线部分就以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工作,
而在不满足此条件时,
使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前面的生产线部分和连接在所述时间上不连续工作的加工站后面的生产线部分的生产速度相对于它们的最大可能的生产速度降低。
CN2012104784536A 2011-08-10 2012-08-10 有效的气溶胶罐生产线 Pending CN1030921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80769A DE102011080769A1 (de) 2011-08-10 2011-08-10 Effektive Produktionslinie für Aerosoldosen
DE102011080769.1 2011-08-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2150A true CN103092150A (zh) 2013-05-08

Family

ID=46880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784536A Pending CN103092150A (zh) 2011-08-10 2012-08-10 有效的气溶胶罐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84148A1 (zh)
EP (1) EP2556904B1 (zh)
CN (1) CN103092150A (zh)
BR (1) BR102012020139A2 (zh)
DE (1) DE1020110807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79081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imized Production Scheduling Using Buffer Control and Genetic Algorithm
DE102015011010A1 (de) * 2015-08-21 2017-02-23 Kuka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Steuern einer wenigstens teilweise automatisierten Anlage
JP2017097631A (ja) * 2015-11-25 2017-06-0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稼働監視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2426A (en) * 1995-06-16 1997-01-15 I2 Technologies Inc Extensible model architecture for process planning
WO2001084468A1 (en) * 2000-05-04 2001-11-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ptimizing the availability of a buffered industrial process
US20040123441A1 (en) * 2002-12-31 2004-07-01 Truelove & Maclean, Inc. Process for continuously identifying drawn metal parts
DE102006048345A1 (de) * 2006-10-12 2008-04-17 Köra-Packmat Maschinenbau GmbH Transportverfahren
CN101211172A (zh) * 2007-12-25 2008-07-02 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缓冲模式的生产线实时数据采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9948A (en) * 1990-11-03 1993-07-20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of optimizing a serial manufacturing system
DE4106127C2 (de) * 1991-02-27 2003-05-28 Hauni Werke Koerber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Perforieren von Zigarettenhüllmaterial
CH683095A5 (de) * 1991-06-27 1994-01-14 Fera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Puffern von Druckprodukten in Schuppenformation.
WO1993015957A1 (en) * 1992-02-14 1993-08-19 Industrial Dynamics Company, Ltd. Can seamer apparatus having on-line monitoring of seamer head condition
JP3016308B2 (ja) * 1992-07-06 2000-03-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生産ライン工程着手制御方法
US6065390A (en) * 1998-11-24 2000-05-23 Florindez; Augusto Bakery pan index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NL1012032C2 (nl) * 1999-03-05 2000-09-06 Wavin Bv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buis van biaxiaal georiënteerd thermoplastisch kunststofmateriaal.
DE10113516A1 (de) * 2001-03-20 2002-09-26 Bmh Claudius Peter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Schüttgut
FR2820060B1 (fr) * 2002-02-20 2005-02-04 Chevalier Pierre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utilisation rationnelle d'adhesif a effet prolonge d'une part en usine et d'autre part lors d'usage personnel
JP4145594B2 (ja) * 2002-07-26 2008-09-03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断面楕円形金属チューブ、及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製造方法
KR100831108B1 (ko) * 2003-12-24 2008-05-20 신닛뽄세이테쯔 카부시키카이샤 생산·물류 스케줄 작성 장치 및 방법, 생산·물류 프로세스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 매체
DE102005028817A1 (de) * 2005-06-22 2007-01-11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ruckformen
ITBS20050140A1 (it) * 2005-11-18 2007-05-19 Santoni & C Spa Dispositivo di tiraggio per macchine tessili circolari
US7558638B2 (en) * 2006-02-22 2009-07-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pplying real-time control to a production system
JP2008112209A (ja) * 2006-10-27 2008-05-15 Omron Corp 稼働状態モニタリング装置、稼働状態モニタリン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1935821A1 (de) * 2006-12-18 2008-06-25 Müller Martini Holding AG Verfahren zum Bilden von Stapeln aus Druckerzeugnissen, insbesondere Büchern, Zeitschriften, Zeitungen und Broschuren und Einrichtung zu dessen Durchführung
ATE546768T1 (de) * 2007-08-28 2012-03-15 Univ Surrey Inverse kinematik
US7599756B2 (en) * 2007-10-04 2009-10-06 The Boeing Company Production moving line system and method
CA2661063C (en) * 2008-04-03 2016-06-21 Ferag Ag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reating a flow of flat products in a predefined sequence
US8448487B2 (en) * 2008-10-16 2013-05-28 The Coca-Cola Company Vessel forming station
US8349121B2 (en) * 2009-04-07 2013-01-0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placing a desired length of tape material onto a moving web of material in a transverse orientation
PL215734B1 (pl) * 2009-08-14 2014-01-31 Int Tobacco Machinery Poland Urzadzenie magazynujaco-transportowe dla podluznych elementów pretopodobnych
JP5463885B2 (ja) * 2009-12-07 2014-04-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バッチジョブ処理時間推定プログラム、方法及び装置
JP2011157168A (ja) * 2010-01-29 2011-08-18 Tokyo Kikai Seisakusho Ltd 新聞製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2426A (en) * 1995-06-16 1997-01-15 I2 Technologies Inc Extensible model architecture for process planning
WO2001084468A1 (en) * 2000-05-04 2001-11-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ptimizing the availability of a buffered industrial process
US20040123441A1 (en) * 2002-12-31 2004-07-01 Truelove & Maclean, Inc. Process for continuously identifying drawn metal parts
DE102006048345A1 (de) * 2006-10-12 2008-04-17 Köra-Packmat Maschinenbau GmbH Transportverfahren
CN101211172A (zh) * 2007-12-25 2008-07-02 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缓冲模式的生产线实时数据采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84148A1 (en) 2013-04-04
EP2556904B1 (de) 2016-05-25
DE102011080769A1 (de) 2013-02-14
EP2556904A2 (de) 2013-02-13
BR102012020139A2 (pt) 2014-07-08
EP2556904A3 (de)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2150A (zh) 有效的气溶胶罐生产线
WO2007136608A3 (en) Manufacturing process to produce a necked container
CN101397183B (zh) 精密模压成形用预成形件、成形模具、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98860B (zh) 一种硅胶3d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102716963A (zh) 一种金属板材背压拉深成形方法及模具
CN101050055B (zh) 一种烧杯杯体的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CN205511926U (zh) 一种食品糕点、月饼模具套件
CN105195658A (zh) 一种热镦模具及其上模
CN106142637A (zh) 一种自动粉末成型压力机
CN106348573A (zh) 先机吹后机压制作玻璃高脚杯工艺
CN103255684A (zh) 一种双模板、双气路控制的纸浆模塑成型机
CN204122594U (zh) 通讯芯片基板的挤压成型模
CN209504706U (zh) 一种方向盘真空发泡装置
CN104353733B (zh) 一种自动加油润滑的连续模
CN107487466A (zh) 一种可大范围调节灌装量的灌装机构
US3281230A (en) Glass blowing machine having controlled blow pressure
CN107252837B (zh) 一种球头对接桁内型面成形方法
CN202162941U (zh) 聚四氟乙烯凹面制品成形模具
CN207272080U (zh) 一种热摆辗模具
CN201940349U (zh) 溢流式蘸浆装置
CN207136198U (zh) 一种食品制球装置
JP5552385B2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光学素子及び光学機器
CN205393312U (zh) 一种翻边冲压模具
CN100572015C (zh) 布料装置
US507876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sing hollow blanks from gla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